金融教程第四章汇率与 国际资本流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97325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7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教程第四章汇率与 国际资本流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金融教程第四章汇率与 国际资本流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金融教程第四章汇率与 国际资本流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金融教程第四章汇率与 国际资本流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金融教程第四章汇率与 国际资本流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金融教程第四章汇率与 国际资本流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金融教程第四章汇率与 国际资本流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金融教程第四章汇率与 国际资本流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金融教程第四章汇率与 国际资本流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金融教程第四章汇率与 国际资本流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金融教程第四章汇率与 国际资本流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金融教程第四章汇率与 国际资本流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金融教程第四章汇率与 国际资本流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金融教程第四章汇率与 国际资本流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金融教程第四章汇率与 国际资本流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金融教程第四章汇率与 国际资本流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金融教程第四章汇率与 国际资本流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金融教程第四章汇率与 国际资本流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金融教程第四章汇率与 国际资本流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金融教程第四章汇率与 国际资本流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教程第四章汇率与 国际资本流动.docx

《金融教程第四章汇率与 国际资本流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教程第四章汇率与 国际资本流动.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金融教程第四章汇率与 国际资本流动.docx

金融教程第四章汇率与国际资本流动

第四章汇率与国际资本流动

第一节汇率决定理论

在国际收支的调节中,汇率是最重要的一个变量。

它通过改变外贸水平和引导外汇市场上的资金流动,直接影响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金融项目的平衡。

然而,虽然外汇市场上的牌价是汇率的直观表现,但外汇市场上的资金流动和技术分析并不能完全解释汇率水平及其波动。

同时,汇率还会引发国内和国际经济的全局变动,影响国际收支的均衡。

所以,对汇率的研究就成为国际金融的重要课题。

一、外汇与汇率的理论界定

(一)外汇

外汇(ForeignExchange),是指外国货币或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能用来清算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

一种外币成为外汇有三个前提条件:

第一、自由兑换性,即这种外币能自由地兑换成本币;第二、普遍接受性,即这种外币在国际经济往来中被各国普遍地接受和使用;第三、可偿性,即这种外币资产是可以保证得到偿付的。

根据这三个标准,各国对外汇的范围有着不同的理解,并且这一概念本身也在不断发展中。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外汇的具体范围包括:

(1)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

(2)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3)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4)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5)其他外汇资产。

(二)汇率及汇率的表示

当一种商品或劳务参与国际交换时,就有一个把该商品或劳务以本国货币表示的价格折算成以外币表示的国际价格问题,这种折算是按汇率来进行的。

所谓汇率(ExchangeRate),就是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折算比价,也就是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相对价格。

汇率的表达方式有两种:

其一是固定外国货币的单位数量,以本国货币表示这一固定数量的外国货币的价格,这可称为直接标价法(DirectQuotation)。

另一种标价方式是固定本国货币的单位数量,以外国货币表示这一固定数量的本国货币价格,从而间接地表示出外国货币的本国价格,这可称为间接标价法(IndirectQuotation)。

英国就采用这种方法。

可以看出,在直接标价法下,汇率上升,意味着一定单位的外币可以兑换的本币数量增多,即本币贬值;在间接标价法下,这一关系则相反。

(三)汇率的种类

汇率的种类极其繁多,在这里,我们选择与理论、政策和货币制度有关的种类进行介绍。

1.基本汇率和套算汇率。

设有A、B、C等多种外币,一国在折算其本国货币汇率时,若先计算出本币与某一种外币(假定为A币)之间的汇率,再根据A币与B币、C币的汇率折算出本币与B币、C币的比价,则我们称本币与A币之间的汇率为基本汇率,本币与B币、C币等之间的汇率为套算汇率。

我国在计算人民币汇率时,曾长时间以美元为媒介来折算人民币与其他外币(比如英镑、日元等)之间的比价。

因此,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为基本汇率(BasicRate),而人民币与英镑、日元等等之间的汇率为套算汇率(CrossRate)。

2.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

固定汇率(FixedExchangeRate)是指政府用行政或法律手段选择一个基本参照物,并确定、公布和维持本国货币与该单位参照物之间的固定比价。

充当参照物的东西可以是黄金,也可以是某一种外国货币或某一组货币。

当一国政府把本国货币固定在某一组货币上时,我们就称该货币钉住在一篮子货币上或钉住在货币篮子上。

固定汇率不是永远不能改变的,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以及经济形势发生较大变化时,就需要对汇率水平进行调整(或升值或贬值)。

因此,纸币流通条件下的固定汇率制实际上是一种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或称为可调整的钉住(AdjustablePeg)。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固定汇率是指基本固定的、波动幅度在一定范围内的不同货币间的汇率。

浮动汇率(FloatExchangeRate)制是指汇率水平完全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决定、政府不加任何干预的汇率制度。

在当今世界上,由于政府力量的强大和对经济生活日益加深的干预,各国政府同样也或多或少地对汇率水平进行干预和指导。

我们将这种有干预有指导的浮动汇率称之为管理浮动汇率(ManagedFloatingExchangeRate)。

依照干预程度的大小,又可分为较大灵活性的管理浮动汇率或较小灵活性的管理浮动汇率。

在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初期,世界各国的货币间采取固定汇率的方式;而在此之后,大部分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均采用了浮动汇率;当然,在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与管理浮动汇率制之间,又有许多形形色色的折衷的汇率制度.

3.单一汇率与复汇率。

单一汇率(SingleExchangeRate)是指一种货币(或一个国家)只有一种汇率,这种汇率通用于该国所有的国际经济交往中。

复汇率是指一种货币(或一个国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汇率,不同的汇率用于不同的国际经贸活动。

复汇率(MultipleExchangeRate)是外汇管制的一种产物,曾被许多国家采用过。

双重汇率指一国同时存在两种汇率,是复汇率的一种形式。

4.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

即期汇率(SpotExchangeRate)和远期汇率(ForwardExchangeRate)是按时间来划分的。

即期汇率是指目前的汇率,用于外汇的现货买卖。

远期汇率是指将来某一时刻的汇率,比如1个月后的、3个月后的或6个月后的汇率,用于外汇远期交易和期货买卖。

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通常是不一样的。

以某种外汇汇率为例,当远期汇率高于即期汇率时,我们称该种外汇的远期汇率为升水(Premium);反之,当远期汇率低于即期汇率时,我们称该外汇的远期汇率为贴水(Discount);当两者相等时,则称为平价(ParValue)。

升水或贴水的幅度为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之差。

在市场经济国家中,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一般是由外汇市场的供需决定的,而在非市场经济国家,汇率水平则掺杂了许多政策和行政因素。

二、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及对经济的影响

(一)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作为一国货币对外价格的表示形式,汇率受到国内和国际因素的影响。

在纸币本位制下,现实的汇率是由两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的供求状况确定的,因此,汇率的变动常常捉摸不定,预测亦十分困难。

但外汇供求背后的决定因素又有哪些呢?

1.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收入和支出。

当一国的国际收入大于支出时,即为国际收支顺差。

在外汇市场上,如果一国国际收支顺差就表现为外汇(币)的供应大于需求,使本国货币汇率上升,外国货币汇率下降。

相反,当一国的国际收入小于支出时,即为国际收支逆差,在外汇市场上就表现为外汇(币)的供应小于需求,因而本国货币汇率下降,外国货币汇率上升。

必须指出,国际收支状况是否会影响到汇率,主要要看国际收支顺(逆)差的性质。

短期的、临时性的、小规模的国际收支差额,可以轻易地被国际资金的流动、相对利率和通货膨胀率、政府在外汇市场上的干预和其他等等因素所抵消。

不过,长期的巨额的国际收支逆差,一般必定会导致本国货币汇率的下降。

2.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一般会引起出口商品的减少和进口商品的增加,进而导致外汇市场上的本国货币和外国货币的供求变化,从而引起汇率的变动。

同时,由于一国货币对内价值是对外价值的基础,所以,对内价值的下降不可避免地影响其对外价值,削弱该国货币的国际信用,导致汇价下跌。

3.利率。

利率作为使用资金的代价或放弃使用资金的收益,也会影响到汇率水平。

当利率较高时,使用本国货币资金的成本上升,使外汇市场上的本国货币的供应相对减少;同时,利率较高也表示放弃使用资金的收益上升,将吸引外资内流,使外汇市场上的外币供应相对增加,从而影响汇率。

一般地说,一国利率提高,信用紧缩,将导致该国货币升值,外汇汇率下降;相反,降低利率,膨胀信用,将导致该国货币贬值,外汇汇率上升。

4.总需求与总供给。

总需求与总供给增长中的结构不一致和数量不一致也会影响汇率。

如果总需求中对进口的需求增长快于总供给中出口供给的增长,本国货币汇率将下降。

如果总需求的整体增长快于总供给的整体增长,满足不了的那部分总需求将转向国外,引起进口增长,从而导致本国货币汇率下降。

当总需求的增长从整体上快于总供给的增加时,还会导致货币的超额发行和赤字的增加,从而间接导致本国货币汇率下降。

因此,简单地说,当总需求增长快于总供给时,本国货币汇率一般呈下降趋势。

5.市场预期。

市场预期因素对汇率的影响是由其对资本流动的影响而产生的。

预期往往成为游资流动的直接决定因素。

资本在国与国之间的大规模流动,导致各国汇率的频繁变动。

6.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的增加或减少,也会影响汇率的变动方向。

财政赤字往往导致货币供应增加和需求增加,因此,赤字的增加将导致本国货币汇率的下降。

但和国际收支等其他因素一样,赤字增加对货币汇率的影响也并非是绝对的。

如果赤字增加的同时伴有利率上升,则其对货币汇率的影响就很难说了。

因为较高的利率会吸引资本流入,使货币趋向坚挺。

7.外汇储备。

较多的外汇储备表明政府干预外汇市场、稳定货币汇率的能力较强,因此,储备增加能加强外汇市场对本国货币的信心,有助于本国货币汇率的上升。

反之,储备下降则会引诱本国货币汇率下降。

以上,我们列举了影响货币汇率的七大因素。

必须指出:

第一,上述七条因素对汇率的影响不是绝对和孤立的。

它们本身可能反方向地交叉起来对汇率发生影响,加之汇率变动还受其他许多因素(包括政治和社会的因素)的影响,使分析汇率变动的任务困难化和复杂化。

上述七大因素对汇率的实际影响,只有在假定“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才能显示出来。

第二,从根本上讲,劳动生产率才是决定本国货币对外价值的基础。

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快速增长,使单位货币包含的价值相对增加,从而使本国货币的对外价值相应上升。

不过,劳动生产率对货币汇率的影响是缓慢而长期的,不易被马上察觉出来。

(二)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汇率变动受到诸多经济因素的影响,反过来汇率变动也影响经济的运行。

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进出口、非贸易活动、资本流动产生作用而形成的。

第一,汇率变动对进出口产生影响。

如果一国货币贬值,则本国商品价格相对外国商品价格下降,诱发国外居民增加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减少国内居民对外国商品的需求,从而增加出口、减少进口,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第二,汇率变动对非贸易活动产生影响。

如果一国货币贬值,外国货币的购买力相对提高,而本国的商品、劳务、交通、导游和住宿等费用都相对便宜,对外国游客增加吸引力。

但是汇率变动也可能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如一国货币贬值,将使侨民在保持本币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汇入该国的外汇数量减少。

2.对国内经济运行的影响。

汇率变动对国内经济运行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对产量的影响、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对物价变动的影响。

第一,汇率变动对产量产生影响。

如果一国存在着闲置的生产要素,该国货币贬值将带动出口,贸易收支得到改善,而贸易收支改善将通过乘数效应扩大总需求,进而导致生产产量的扩张。

第二,汇率变动对资源配置产生影响。

当一国货币贬值后,该国商品价格相对于外国商品价格下降,该国的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商品有了较强的竞争力,进而,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的生产部门或者扩大产量、或者会提高价格。

总之,贸易品和生产部门由于货币贬值而产生了较强的发展优势。

这就会使得国内资源的配置更倾向于效益较高的贸易品生产部门,甚至形成产业结构的贸易部门导向化。

第三,汇率变动对物价产生影响。

汇率变动在不同经济背景下,会对物价产生不同形式影响。

如当国内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货币贬值会导致增加出口,贸易收支改善通过乘数的效应扩大总需求,然而充分就业限制了产量的增长,结果必然是出现“需求拉动”型的物价上涨。

如果进口商品是资本品则加大国内生产的成本,形成了“成本推进”型的物价上涨。

3.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

其具体影响在于:

第一,主要工业化国家的货币贬值至少在短期内会不利于其它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收支。

第二,主要工业化国家的货币一般作为国际间计价手段、支付手段和储备手段,其汇率变动将引起国际金融业动荡,在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过程中,将要收进贬值货币的经济主体,其利益受到损失;而将要付出贬值货币的经济主体将从中获利。

第三,主要货币的汇率不稳,会给国际储备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带来严重影响。

目前国际货币多样化正是这种严重影响的必然结果。

由此可见,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和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是复杂的经济命题。

上文所阐述的论点反映了汇率的基本特征,即汇率水平和经济状况是相互影响的。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汇率已经成为经济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宏观变量,它不仅综合体现了货币数量、利率、总需求等方面的基本状况,还对这些变量产生复杂的影响。

因此,汇率水平的决定也就成为各国和国际经济组织最为关注的问题。

三、汇率决定理论及其发展

(一)不同货币制度下汇率的决定

1.金币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

在金币本位制度下,各国都规定金币的法定含金量。

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由它们各自的含金量对比来决定。

例如,在1925—1931年期间,1英镑的含金量为7.3224克,1美元所含纯金则为1.504656克,两者相比等于4.8665(7.3224÷1.504656),即1英镑等于4.8665美元。

这种以两种金属铸币含金量之比得到的汇价被称为铸币平价(MintParity)。

铸币平价是金平价(GoldParity)的一种表现形式。

所谓金平价,就是两种货币含金量或所代表金量的对比。

其汇率决定的基础是铸币平价。

实际经济中的汇率因供求关系而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但其波动的幅度受制于黄金输送点(GoldPoints)。

在金币本位制度下,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

如果汇价涨得太高,人们就不愿购买外汇,而要运送黄金进行清算了。

但运送黄金是需要种种费用的,如包装费、运费、保险费和运送期的利息等。

假定在英国和美国之间运送1英镑黄金的费用为0.02美元,那么,铸币平价4.8665美元加上运送费0.02美元就等于4.8865美元,这是美国对英国的黄金输出点。

如果英镑的汇价高于4.8865美元,美国债务人觉得购买外汇不合算,不如直接向英国运送黄金有利,于是美国的黄金就要向英国输出。

铸币平价4.8665美元减去运送费0.02美元等于4.8465美元,就是美国对英国的黄金输入点。

如果l英镑的汇价低于4.8465美元,美国的债权人就不要外汇,而宁可自己从英国输入黄金。

黄金输入的界限,叫做黄金输入点;黄金输出的界限,叫做黄金输出点。

汇价的波动,是以黄金输出点作为上限、以黄金输入点为下限的,它总是以金平价为中心,在这个上限和下限的幅度内摇摆。

黄金输出点和黄金输入点统称为黄金输送点。

以上说明,铸币平价加上黄金运送费,是汇价上涨的最高点;铸币平价减去黄金运送费,是汇价下跌的最低点。

这是汇率变动的界限。

由于黄金输送点限制了汇价的变动,所以汇率波动的幅度比较小,基本上是稳定的。

2.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

在金块本位制度下,黄金已经较少直接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金块的绝大部分为政府所掌握,其自由输出入受到了影响。

同样,在金汇兑本位制度下,黄金储备集中在政府手中,在日常生活中,黄金不再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输出入受到了极大限制。

在上述两种货币制度下,货币汇率由纸币所代表的金量之比决定,称为法定平价。

法定平价也是金平价的一种表现形式。

实际汇率因供求关系而围绕法定平价上下波动。

但这时,汇率波动的幅度已不再受制于黄金输送点。

因为,黄金输送点存在的必要前提是黄金的自由输出入,而在金块本位特别是金汇兑本位下,由于黄金的输出入受到了限制,黄金输送点实际上已不复存在。

在这两种削弱了的金本位制度下,虽说决定汇率的基础依然是金平价,但汇率波动的幅度则由政府来规定和维护。

政府通过设立外汇平准基金来维护汇率的稳定。

当外汇汇率上升,便出售外汇;当外汇汇率下降,便买进外汇,以此使汇率的波动限制在允许的幅度内。

显然,与金币本位制度时的情况相比,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下汇率的稳定程度已降低了。

3.纸币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

纸币是价值的符号。

在纸币与黄金脱钩的现代纸币制度下,纸币不再代表或代替金币流通,相应地,金平价(铸币平价和法定平价)也不再成为决定汇率的基础。

那么,在纸币本位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什么呢?

按马克思的货币理论,纸币是价值的一种代表,两国纸币之间的汇率便可用两国纸币各自所代表的价值量之比来确定。

因此,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是决定汇率的基础。

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由于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以及国际经济往来的日益密切和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加之信息

传递技术的现代化等等因素,使纸币本位制下的货币汇率决定还受其他多种因素影响。

自世界金本位制瓦解后,汇率动荡不已,我国和西方经济学家纷纷著书立说,来探讨纸币同黄金脱钩后货币汇率的决定,形成了形形色色的汇率理论。

(二)现代汇率决定理论

1.购买力平价说。

购买力平价说(TheoryOfPurchasingPowerParity,简称PPP)历史非常悠久,其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16世纪,瑞典学者卡塞尔(G.Cassel)于1922年对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其基本思想是:

货币的价值在于其购买力,因此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率取决于其购买力之比,也就是说,汇率与各国的价格水平之间具有直接的联系。

货币购买力实际上是一般物价水平的倒数,汇率由两国物价水平之比决定。

这个比率被称为购买力平价,用公式表示为:

绝对购买力平价γ=PA/PB

式中,PA为A国物价总指数;PB为B国物价总指数;汇率γ为两国物价总指数之比。

相对购买力平价γ1=γ0*PA1/PB1/PA0/PB0

式中,γ0为基期汇率;γ1为某一时期汇率;PA0、PB0和PA1、P1分别为A、B两国在基期和某一时期的物价指数。

购买力平价的结论是:

第一,购买力平价的理论基础是货币数量说。

在购买力平价中,一般假设单位货币的购买力是由货币的发行数量决定的。

在社会可供商品总量已定的情况下,货币的供应量越多,单位货币的购买能力就越低。

因此,货币数量通过决定货币购买力和物价水平从而决定汇率。

第二,由于汇率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物价的变动会带来名义汇率在相反方向上的等量调整,所以名义汇率在剔除货币因素后所得的实际汇率是始终不变的。

第三,购买力平价决定中长期内均衡汇率,或者其本身就是中长期均衡汇率。

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评价:

在所有的汇率理论中,购买力平价是最有影响的。

首先,它是从货币的基本功能(具有购买力)的角度分析货币的交换问题,非常符合逻辑、易于理解。

同时,它的表达形式也最为简单。

所以,购买力平价被广泛运用于对汇率水平的分析和政策研究。

另外,购买力平价理论中所牵涉到的一系列问题都是汇率决定中的非常基本的问题,始终处于汇率理论中的核心位置,是理解全部汇率理论的出发点。

它开辟了从货币数量角度对汇率进行分析之先河。

但是,购买力平价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汇率决定理论。

例如,对于汇率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即究竟是相对价格水平决定了汇率,还是汇率决定了相对价格水平,还是两者同时被其他变量所外生决定,并没有在购买力平价理论中阐述清楚,直至今天还存在着很大争论。

另外,对购买力平价说的前提——一价定律存在与否,也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2.利率平价说。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国家与外国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比商品市场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而国际资金流动的发展使汇率与金融市场上的价格——利率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从金融市场角度分析汇率与利率所存在的关系,就是汇率的利率平价说(TheoryofInteres卜RateParity)。

对利率平价说的简单评价:

首先,利率平价说从资金流动的角度指出了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密切关系,有助于正确认识现实外汇市场上汇率的形成机制。

由于现实的外汇市场上资金流动非常迅速而频繁,使利率平价(主要是套补的利率平价)的前提始终较好地成立,具有坚实的分析基础。

其次,利率平价说不是一个独立的汇率决定理论,它只是描述了汇率与利率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即:

不仅利率的差异会影响到汇率的变动,汇率的改变也会通过资金流动影响不同市场上的资金供求关系,进而影响利率。

更为重要的是,利率和汇率可能会同时受到更为基本的因素例如货币供求等的作用而发生变化,利率平价只是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利率与汇率之间的联系。

因此,利率平价理论与其他汇率决定理论之间是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对立的,它常常作为一种基本的关系式而被运用在其他汇率决定理论的分析中。

再次,利率平价说具有特别的实践价值。

由于利率的变动非常迅速,同时利率又可对汇率产生立竿见影的影响,利率与汇率间存在的这一关系就为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进行灵活的调节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即:

培育一个发达的、有效率的货币市场,在货币市场上利用利率尤其是短期利率的变动来对汇率进行调节。

例如,当市场上存在着本币将贬值的预期时,就可以相应提高本国利率以抵消这一贬值预期对外汇市场的压力,维持汇率的稳定。

3.国际收支说。

国际收支说就是从国际收支角度分析汇率决定的一种理论。

它的理论渊源可追溯到14世纪。

到了1861年,英国学者葛逊(G.L.Goschen)较为完整地阐述了汇率与国际收支的关系,他的理论被称为国际借贷说(TheoryofInternationallndebtedness)。

二战后,随着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分析被广泛运用,很多学者应用凯恩斯模型来说明影响国际收支的主要因素,进而分析了这些因素如何通过国际收支作用到汇率,从而形成了国际收支说的现代形式.

1国际收支说的早期形式—国际借贷说。

国际借贷说实质上可以概括为:

汇率是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的,而外汇供求是由国际收支引起的。

具体而言,商品的进出口、债券的买卖、利润、捐赠和旅游的收支、资本交易等等,都会引起国际收入和支出。

而只有已进入支付阶段和收入阶段的国际收支,才会影响外汇的供求。

当一国的流动债权(外汇收入)多于流动负债(外汇支出)时,外汇的供给大于需求,因而外汇汇率下跌;当一国的流动负债(外汇支出)多于流动债权(外汇收入)时,外汇的需求大于供给,因而外汇汇率上升。

葛逊的理论实际上就是汇率的供求决定论,但他并没有清楚地表明哪些因素会具体影响到外汇的供求,这就大大限制了这一理论的应用价值。

国际借贷说的这一缺陷在现代国际收支说中得到了弥补。

②现代国际收支说。

即假定汇率完全自由浮动,政府不对外汇市场进行任何干预。

在这一前提下,分析有哪些因素通过作用于国际收支而影响汇率的变动。

第一,国民收入的变动。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同),本国国民收入的增加将通过边际进口倾向而带来进口的上升,这导致对外汇需求的增加,本币贬值。

外国国民收入的增加将带来本国出口的上升,本币升值,外币汇率下降。

第二,价格水平的变动。

本国价格水平的上升将带来实际汇率的升值,本国产品竞争力下降,经常账户恶化,从而本币贬值(此时,实际汇率恢复原状)。

外国价格水平的上升将带来实际汇率的下降,本国经常账户改善,本币升值。

第三,利率的变动。

本国利率的提高将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本币升值,外币汇率下降。

外国利率的提高将造成本币贬值,外币汇率上升。

第四,对未来汇率预期的变动。

如果预期本币在未来将贬值,资本将会流出以避免汇率损失,这带来本币即期的贬值。

如果预期本币在未来将升值,则本币币值在即期就将升值,外币汇率下降。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对各变量如何影响汇率的分析是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得出的。

而实际上,这些变量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从而它们对汇率的影响是难以简单确定的。

对国际收支说的简单评价:

国际收支说是带有浓厚凯恩斯主义色彩的汇率决定理论,它是凯恩斯主义的国际收支理论在浮动汇率制下的变形。

对于国际收支说的评价主要有三点。

第一,国际收支说指出了汇率与国际收支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有利于全面分析短期内汇率的变动和决定。

第二,与购买力平价说及利率平价说一样,国际收支说也不能被视为完整的汇率决定理论。

因为,国际收支说并没有对影响国际收支的众多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其与汇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并得出具有明确因果关系的结论。

同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