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牧童之歌》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10920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音乐《牧童之歌》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音乐《牧童之歌》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音乐《牧童之歌》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音乐《牧童之歌》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音乐《牧童之歌》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小学音乐《牧童之歌》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牧童之歌》学案.docx

《小学音乐《牧童之歌》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音乐《牧童之歌》学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音乐《牧童之歌》学案.docx

小学音乐《牧童之歌》学案

小学音乐《牧童之歌》学案

  教学设想:

  通过情景的教学,营造音乐课堂的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更大的兴趣。

通过看、听、动、用四个方面,让学生掌握音乐知识,拓展简单认识并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历史知识。

  教学目标:

  、通过演唱《牧童之歌》,了解牧童的生活。

  2、能用不同的方式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并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表演活动。

  教材分析:

  《牧童之歌》是一首欢快活泼的x疆民歌,它生动逼真地表现了牧童放牧时的喜悦心情,刻画出天真可爱的人物形象。

全曲由四个乐句组成,自然小调式。

前两个乐句节奏平稳,和歌词紧密结合,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色。

第三乐句和第四乐句基本上是一气呵成,特别是第三乐句以连续的xx

  x.x|xxx.x节奏和旋律三度模进,行程紧缩型的短句,于前面有着鲜明的对比,生动地描绘出小主人公骑马奔驰的形象。

  教学重点:

能创造性地表现歌曲《牧童之歌》

  教学难点:

《牧童之歌》中的连续的附点的演唱。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双响筒、竖笛、多媒体、钢琴

  教学对象:

小学四年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受生活:

  、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学生听音乐拍手进入教室(图片展示美丽的草原)2、以多媒体画面为情景引入课堂。

  师:

欢迎同学们进入愉快的音乐课堂。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副画,你们看画中画的是什么?

(对,有一位小牧童说要带我们去领略一下大草原那美丽的自然风光,你们想去吗?

  

(1)请同学告诉老师,你看到大草原,想到了什么。

你喜欢大草原嘛?

为什么?

  

(2)你还知道其他关于大草原的歌曲嘛?

请举例?

  设计意图:

利用情景教学,让孩子在直观的环境里带着问题找答案,用竞赛的方式、适当给予奖励,提高兴趣。

  二、歌曲教学:

  、播放《牧童之歌》

  师:

那可要竖起你的小耳朵听仔细了!

这个美丽的草原在什么地方?

  答案:

(1)天山

(2)教师加以介绍天山

  (师:

天山是一座著名的雪山,它蜿蜒起伏,重峦叠嶂,气势磅礴,仪态万千,那似水晶的雪岭冰崖,晶莹剔透。

山顶上的天池更是闻名于世,它处于海拔1910米的天山博格达峰山腰,四周群山环抱,绿草如茵,野花似锦。

湖面呈半月形,湖水清澈,晶莹如玉。

近距离的观察天池水,真的是清澈透底,从不同的角度和远近看,湖水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有的绿、有的蓝。

天山的雪融化成为甘甜的水流向山下的草原,抚育了草原上的牧民。

草原一望无际,牛儿、羊儿在快乐的奔跑着。

  (在《牧童之歌》伴奏乐中,边讲解边播放多媒体)

  2、听范唱

  师:

小牧童的生活环境是多么令人向往呀,他的放牧生活更是悠闲自得,让我们跟随着小牧童一起去感受他们幸福的放牧生活吧。

仔细听,歌中唱了哪些内容?

比一比,谁听得更认真!

(放歌曲)

  3、朗读歌词(多媒体展示歌词)

  师:

同学们回答得非常正确,下面听听老师是怎样朗读歌词的。

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地俺节奏齐读一遍。

(附点地方单独训练,可以加上手势。

  X

  X

  X

  |

  X

  X

  X|X

  X

  X

  X

  |X

  X

  X

  |

  红太

  阳

  从天

  上

  慢

  慢

  地

  爬

  上,

  X

  X

  |

  X

  X

  X

  |XX

  XX

  |X

  —

  |

  风

  吹

  绿

  草

  马儿

  把头

  扬。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

  骑上骏马

  挥着鞭,

  赶着牛羊

  下河滩,

  ……

  

(1)从刚才的朗读中,你感受到了小牧童怎样的心情?

  4、用“啦”延长歌曲旋律。

  师:

小牧童用歌声来表达了自己愉快的心情,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让我们带着欢快的心情,跟老师用“啦”来哼唱歌曲的旋律。

  5、轻声哼唱歌曲。

  师:

你们学得可真快,现在能不能跟着老师的琴声把歌词放进去唱一唱呢?

一起来试试吧。

  (琴伴奏慢)

  6、解决附点节奏的演唱XX

  X•X

  |XX

  X•X

  |XX

  X•X

  |XX

  X•X

  |

  

  骑上

  骏马

  挥着鞭,

  赶着牛羊

  下河滩,

  师:

唱得真不错,不过老师觉得你们还没有把小牧童骑在马背上放牧时高兴的心情完全体现出来,跟老师来唱一唱这两句!

(跟唱)

  师:

现在我们再来唱一唱这首歌曲,思考:

你感觉跟刚才有什么不同?

(琴伴奏稍快)

  (如果学生唱的还没达到老师的要求,教师可以夸张的模仿学生唱一唱,让他们直观的看到自己的不足)

  7、通过刚才的学习,我相信大家已经感受到了小牧童放牧时高兴的心情,让我们再次尽情地唱一唱这首歌吧!

(放伴奏录音演唱)

  8、指导多种方式演唱

  师:

刚才我们用了中速来演唱这首歌曲,给人欢快活泼的感觉,不知道用慢速来演唱效果怎么样?

我们来试试!

(放悠闲版的伴奏)

  师:

用慢速也很舒服,感觉悠闲自在。

同一首歌曲,不同的演唱速度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

唱得也不错,我从同学们的声音里、表情里都能感受到,小牧童快乐、高兴的心情。

在这美丽的草原上,除了小牧童快乐的歌声以外,还会有什么声音呢?

谁能模仿一下?

(风声、牛羊声、马蹄声、铃铛声)

  9、尝试各种处理方案

  师:

天山的小牧童骑的是马,我们学过的哪种乐器可以模仿马蹄的声音?

(学生选择乐器双响筒)

  

(1)(找学生试敲)敲得怎么样?

找几个敲得好得演奏。

  

(2)同学们表演的真棒!

要让我们的歌曲更欢快,还可以怎么做呢?

  (3)让在座的学生用竖笛伴奏,挑选几个同学用双响筒。

伴奏找一个学生。

领唱三四个。

(加活课堂氛围。

让学生有被重视的感觉。

从而让课堂教学效果升华,让学生各领域占据的才华得以发挥)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在演唱中主要解决学生对附点节奏的掌握: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

  骑上

  骏马

  挥着鞭,

  赶着牛羊

  下河滩,

  对歌曲熟唱后,再加以引申,让学生在每个小环节找到自己的长处,自己作主,也让学生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找到自信,提高兴趣。

  三、拓展:

  师:

在这草原上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你知道有哪些吗?

这些少数民族人民用他们勤劳的双手把草原装扮得如此美丽,让我们来欣赏欣赏他们的丰姿吧!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在了解了这个民族之后,教师拓展着介绍其他的少数民族。

已达到让学生对知识渴望的满足,达到音乐与人文德育结合的教学目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觉得快乐吗?

在快乐地学习中你学到了什么?

(认识了附点;知道了牧童是怎样放牧的;学会了《牧童之歌》这首歌曲,明白了同一首歌曲,不同的演唱速度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

  师:

今天,我们去了x疆的天山,和那里的小牧童共唱了欢乐的《牧童之歌》,最后让我们一起走上乡间的小路,挥起咱们的小手,一同回忆那快乐的歌儿吧!

让学生排小火车般,挥舞着小手,随着音乐走出教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