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ppt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3612200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PPTX 页数:45 大小:39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ppt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ppt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ppt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ppt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ppt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ppt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ppt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ppt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ppt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ppt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ppt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ppt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ppt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ppt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ppt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pptx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ppt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pptx

,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辨识,一危害因素辨识,1、活动和过程的选择2、危害因素性质、分类3、危害因素的辨识4、危害因素风险评价,选择活动或过程,危害因素是组织的作业活动、生产过程、工作场所中存在的可能引发事故或职业病的因素。

为充分识别这些危害因素,首先要对组织的作业活动、生产过程、工作场所进行分析,编制作业清单或过程清单。

典型的作业活动、生产过程、工作场所包括:

(1)生产工艺;

(2)维修保养或施工;(3)生产操作;(4)设备运行;(5)车辆运输;(6)油品储存;(7)化验分析等。

选择活动或过程,对上述活动、过程和场所进行分析,编制作业清单或过程清单。

选择的尺度、划分的层次要适当,以便对其进行验证,有利于危害因素的识别和确定。

选择活动或过程,危害因素性质、分类,危害因素产生的原因:

所有的危险、有害因素,尽管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但从本质上讲,之所以能造成有害的后果,都可归结为存在危险有害物质、能量,以及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失去控制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并导致危险有害物质的泄漏、挥发和能量的意外释放的结果。

因此,存在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和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失去控制是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根本原因。

危险有害因素主要体现在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缺陷等三个方面,危害因素性质、分类,危害因素性质、分类,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分类:

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2、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3、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4、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5、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6、其他危险、有害因素,危害因素性质、分类,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操纵器缺陷、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等);

(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等);(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等);(4)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等);(5)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危害等);,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6)电磁辐射(电离辐射:

包括X射线、射线、粒子、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

包括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等);(7)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坠落物、反弹物、土、岩滑动)、料堆(垛)滑动、飞流卷动、冲击地区、其他运动物危害等。

)(8)明火;(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液体、高温固体、其他高温物质等);(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温液体、低温固体、其他低温物质等);,危害因素性质、分类,危害因素性质、分类,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11)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12)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缺氧、通风不良、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等);(13)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等);(14)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晰、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等);(15)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危害因素性质、分类,2、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1)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等);

(2)自燃性物质;(3)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等);(4)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等);(5)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危害因素性质、分类,3、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

(1)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性微生物等);

(2)传染病媒介物;(3)致害动物;(4)致害植物;(5)其他生物危险和有害因素。

危害因素性质、分类,4、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1)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

(2)健康状况异常;(3)从事禁忌作业;(4)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5)识别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识别错误、其他识别功能缺陷);(6)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危害因素性质、分类,5、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

(1)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

(2)操作错误(误操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错误);(3)监护错误;(4)其他错误;(5)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危害因素性质、分类,

(1)搬举重物;

(2)作业空间狭小;(3)工具不合适;(4)通道和道路有缺陷等。

6、其他危险、有害因素,1、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的步骤,划分作业活动,识别危害因素,确定风险,确定风险是否可接受,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计划,评审措施计划的适宜性,划分风险等级,审查改善,维持管理,否,是,持续改进,检查纠正,风险评价,危害识别,可接受风险?

改善或制定控制措施,2、风险管理的过程是一个PDCA循环过程,PLAN,DO,CHECK,ACTION,1、危害因素辨识应考虑:

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和六(七)种类型。

(1)三种时态:

过去:

以往危害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

如:

泄漏事件造成的土地污染。

现在:

正在进行或产生的危害因素和影响。

如:

油罐储存油品、工业废水排放等。

将来:

在将来可能产生的危害因素。

如: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中涉及的危害因素。

(2)三种状态正常:

日常连续运转状态,如:

设备的正常运转及生产。

异常:

可合理预期的非正常状态:

开机、停机、检修。

紧急:

不可预期的突发性事件:

火灾、爆炸、环保设施的突然失效、危险化学品的泄漏等。

(3)六种形式或七个方面六种形式:

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生物性因素、生理和心理性因素、行为性因素及其他因素等六大类(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具体见附录1)七个方面:

向大气排放;GB16279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的应加以控制的SO2、NOX等33种大气污染物。

向水体排放;生活废水、工业废水的排放等。

土地污染;固体废物处置;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建筑垃圾、包装物、危险固体废物等。

噪声污染;自然资源、能源消耗;地方性环境问题;,矩阵法作业场所危险性评价法(LEC)火灾爆炸指数法,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矩阵法风险评价图,注:

a)0-4级为可承受风险(低度);b)5-6级为需关注风险(中度);c)7-9级为不可承受风险(高度),

(1)矩阵法,附表1:

判据对人的危害,附表2:

判据财产损失,附表3:

判据环境影响,附表4:

判据公司声誉,作业危险性是三个因素的乘积,这三个因素为: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的时间-E;发生事故后可能产生的后果-C。

某项作业的一项风险可表示为:

作业风险值:

D=LEC,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评分标准表,

(2)作业场所危险性评价法(LEC),E-人员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评分标准表,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评分标准表,D-风险值风险分值级评定表,例:

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的缺陷或不符合,而由此潜在的风险为重大风险;b)历史上发生过事故和重大未遂事故和险情,但目前防范措施仍未到位由此潜在的风险为重大风险;c)矩阵法评价风险值7的风险为重大风险;d)作业场所危险性评价法评价分值在160的风险为重大风险,(3)重大风险的评价准则,(4)确定风险等级,将计算结果与提供的判别准则对比,评价风险程度,确定风险等级,并填写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台帐。

风险控制:

是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提出并实施风险控制措施。

制定方案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风险削减和控制措施包括管理类与技术类措施。

管理类措施主要包括:

补充、修订现有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应急预案,开展员工培训,实施监督检测,及时维护保养及检修设备设施等。

此类措施通过体系文件化及运行控制实施完善。

技术类措施主要包括:

技术改造项目,隐患整改,设备或防护用品的新增和更换,需要投入一定资金的措施。

1、风险管理是HSE管理的核心内容,风险评价是削减风险的依据,任何活动和设施的风险都应该进行评价,采取削减风险的行动和措施。

2、应鼓励全员参与危因素辨识、评价等风险管理活动。

3、危害因素辨识具有预防性(主动的)、前瞻性,而不是反应性(被动的),等发生了事故或事件再确定是危害因素。

4、在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表中的“削减措施和控制措施”应具体、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5、为了确保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有效,应将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过程形成文件,通过培训、下发风险告知书等多种形式传达到岗位员工,并定期更新有关信息6、在正常情况下,应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对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过程的有效性进行评审,并根据需要进行改进;当相关方有强烈投诉时,出现重大事故时,法律、法规有重大变化时,工艺流程发生变化时,设备更新时,作业环境发生变化时等应及时进行风险辨识与评价。

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应注意的问题,二、环境因素的辨识,一.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方法和步骤二.环境因素识别的方法三.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1、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步骤,第一步选择活动、过程、产品、服务,第二步识别与所选择的活动、过程、产品、服务的有关环境因素,第三步识别每个环境因素的有关环境影响,第四步评价每个环境影响的重要程度,第五步确定重要环境因素,排定优先次序,识别环境因素需考虑“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和“七种类型”a.三种时态-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过去时:

指以往产生的环境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

现在时:

正在进行的活动、产品、服务中的环境因素及其影响。

将来时:

规划中的活动、产品、服务,将来可能产生环境影响。

b.三种状态-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正常状态:

常规的运行状态。

异常状态:

可以合理预期的非正常状态。

紧急状态:

不可合理预期的突发事件。

c.七种类型-水体排放、大气排放、噪声排放、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土地污染、能源资源的使用、其他环境问题水体排放:

生活废水、工业废水的排放。

大气排放:

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33种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的排放。

噪声排放:

指各种作业活动、生活娱乐活动产生的噪声。

固体废弃物的管理:

含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危险固体废弃物的管理。

土地污染:

含各种化学物质、各种油类、有害物质、各种重金属对土地的污染。

能源资源的使用:

能源资源的使用和消耗,必然伴随着对环境的影响,节能降耗是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

其他环境问题:

各种放射性、各种辐射的污染;地方、社区的环境问题;相关方的环境问题等。

环境因素识别方法,过程分析法(投入产出法)产品生命周期(LCA,从摇篮到坟墓)现场观察问卷调查专家咨询头脑风暴查阅文件和记录,接转站危害识别及控制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