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3 windows 经典应用指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13177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K3 windows 经典应用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K3 windows 经典应用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K3 windows 经典应用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K3 windows 经典应用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K3 windows 经典应用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K3 windows 经典应用指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K3 windows 经典应用指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K3 windows 经典应用指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K3 windows 经典应用指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K3 windows 经典应用指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K3 windows 经典应用指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K3 windows 经典应用指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K3 windows 经典应用指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K3 windows 经典应用指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K3 windows 经典应用指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K3 windows 经典应用指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K3 windows 经典应用指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K3 windows 经典应用指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K3 windows 经典应用指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K3 windows 经典应用指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K3 windows 经典应用指南.docx

《K3 windows 经典应用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3 windows 经典应用指南.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K3 windows 经典应用指南.docx

K3windows经典应用指南

 

 

K/3_Windows2003高级应用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系统集成部

 

K/3_Windows2003高级应用

简介

自Windows2003推出以来,金蝶K/3基于该平台的应用验证了其强大的优势,为了让金蝶K/3系统性能安全得到更合理的应用部署,本文就现有的典型客户应用模型详细介绍。

1K/3在Windows2003面临问题

1)微软公司从2004年5月份开始,已经不销售Windows2000,开始全面销售Windows2003系列产品,那么如何应对Windows2003操作系统环境问题?

2)为什么K/3在Windows2003默认安装环境下,K/3中间层无法运行?

3)数据库和K/3中间层服务器,如果两服务器分别安装在Windows2003操作系统中,且均为非域成员时,如何确保系统正常?

4)Windows2003有那几种版本可以作为K/3系统平台使用?

5)Windows200364位与K/3那些部件可以使用,对K/3将有那些影响?

6)Windows2003网络负载均衡与K/3中间层组合成K/3大型高级应用,如何解决?

2K/3系统在Windows2003上的优势

Windows2003在K/3中间层组件服务应用中,提供以下Windows2000不具备的功能优势:

1)组件多进程池设置。

金蝶K/3中间层组件包EBO*,目前已经达到40多个,一般情形下,不要随意更改该组件包的其它属性,除非本文档中有介绍可以使用以外,否则,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K/3中间层在默认情形下,Windows2003与Windows2000一样,要求手工添加进程数量,一般如果操作系统剩余内存比较充足,建议进程池数量为2个,特别充裕时可以设置为3个甚至更高。

2)应用程序回收时间限制。

系统默认不限制。

K/3系统在Windows2000环境下最大的性能问题,其中就包括组件进程“死锁”,至今仍然没有一个较好的解决办法。

而在Windows2003操作系统下,略做组件服务设置,那么可以基本上解决上述“死锁”问题。

一般来说,该“死锁”问题解决,那么数据库中的记录“死锁”,相应也大大缓解。

可以这样理解:

同样服务器硬件条件下,在Windows2003做上述进程池设置和应用程序回收时间限制,其综合性能指标比Windows2000要优越很多。

也许有人会问,如果某单一业务处理时间(例如40分钟),如何操作回收时间限制?

其实系统不会强制关闭您正在运行处理的业务请求,直到完成后该进程将自动关闭。

简略设置如下图所示:

特别说明:

A、某些客户在可能由于基础资料特别大,达到几万条,在按F7功能健时,特别慢,一般要求对Ebopublic和Ebosystem服务两个组件包“生成时间限制”要大,一般设置为240分钟或更大。

B、如果某些模块非常慢,可以找到相对应的EBO组件包,调整生存时间限制。

例如EBOK3一般要求调整大于60分钟以上.

C、应用程序池大小,对业务压力比较大的模块或经常使用而又不会出现“死锁”的模块,可以应用程序池大小调正到4~7个,例如Ebopublic和Ebosystem和EBOK3

如下图所示:

3)Windows2003中IIS6.0进程管理。

相比Windows2000中IIS5.0,同样存在进程管理的优点。

经典案例:

“金蝶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即金蝶数字神经系统中的HR.,往年金蝶员工清楚记得在做绩效评估时,要求员工分部门,按照不同时段去完成,而且即使这样还无法保证系统不“死机”,而自从HR2004年初更换为Windows2003操作系统后,还没有发现过上述现象。

系统非常稳定。

 

3K/3中间层Windows2003下配置步骤

3.1可用操作系统版本:

1)WindowsServer2003EnterpriseEdition(32bit),中文/英文版本。

2)WindowsServer2003StandardEdition(32bit),中文/英文版本。

3)WindowsServer2003WebEdition(32bit)英文版本(暂无中文版)。

3.2配置步骤:

1)安装应用程序服务——“启用网络COM+访问”和启用网络DTC访问。

安装步骤如下图所示,控制面板→添加或删除程序→添加或删除Windows组件→应用程序服务器。

如果没有安装该服务,也就是我们平常为何安装K/3中间层无法正常运行的关键原因。

2)安装应用程序服务——“ASP.net”和“Internet信息服务(IIS)”。

安装步骤同上。

如果没有安装该服务,也就不能安装K/3HR和K/3Web。

3.3MSDTC安全设置

一般安装好上述Windows组件后,如果未安装SP1,也同样要求检查MSDTC安全设置是否正常,其操作步骤如下:

进入组件服务->我的电脑->MSDTC->安全配置,默认选项如下图

3.4EBO组件包安全设置

在Windows2003环境中安装K3中间层,特别是早期版本,要求对EBO包属性中安全设置部分进行修改,其默认设置如下图所示:

(默认设置)设置前

强烈要求安装红色标记部分进行修改,否则K/3系统运行不稳定.

设置后

重要说明:

如果客户端采用K3域用户账户登录方式,则要求对EBOsystem、EBOPUBLic设置为默认方式,否则不能登录,如下图所示。

3.5Windows2003+SP1组件安全设置

由于Windows2003安装SP1后,MSDTC的安全机制有了改变,要求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设置方可正常

Windows2003+SP1MSDTC服务设置要求按照以下步骤完成方可正常。

步骤一:

进入组件服务->我的电脑->MSDTC->安全配置,如下图所示:

设置前

设置后

Windows2003安装SP1后,MSDTC安全配置发生了变化,需要在按照上图中的参数选项进行修改。

步骤二:

COM安全的安全设置

进入组件服务->我的电脑->COM安全->启动和激活权限的编辑限制,可以看到对于EveryOne默认是不允许远程启动和远程激活的。

我们需要设置其对于EveryOne允许远程启动和远程激活。

如下图:

设置后,K/3系统可正常使用。

3.6中间层组件信任注册

说明:

此项设置为可选项,详细配置见附录2。

应用场景:

a)没有域服务器;

b)客户端在不同域(域服务器之间建立双向信任关系);

c)域服务器配置低;

d)域服务器为WindowsNT4.0或更低版本。

3.6K/3的防火墙应用设置

中间层与防火墙(高端应用要求)应用设置:

详细配置见附录3。

4Windows2003与K3应用场景设置对照表

项目

WindowsServer2003EnterpriseEdition

(中英文)

WindowsServer2003StandardEdition

(中英文)

WindowsServer2003WebEdition(英文)

数据库(SQL)

1、SQL2000Enterprise

2、SQL2000Standard

3、MSDE

1、SQL2000Enterprise

2、SQL2000Standard

3、MSDE

仅支持MSDE

A.英文操作系统特别强调要求安装SQL之前区域预置中文语言为默认选项。

A.英文操作系统特别强调要求安装SQL之前区域预置中文语言为默认选项。

无要求

.支持64位服务器

.支持SQL群集(32/64位)

仅支持32位服务器?

仅支持32位服务器

非域成员要求修改注册表:

非域成员要求修改注册表:

中间层

.支持网络负载均衡

.支持组件负载均衡

.建议使用组件信任注册,以提升安全性或降低域服务器负载

.支持网络负载均衡

.支持组件负载均衡

.建议使用组件信任注册,以提升安全性或降低域服务器负载

.支持网络负载均衡

.支持组件负载均衡

.建议使用组件信任注册,以提升安全性或降低域服务器负载

.账套注册支持Windows身份验证和SQL身份验证

.MSDTC不支持克隆操作系统—当数据库和中间层服务器采用克隆方式,也就是常见的Ghost方式,常见于服务器预装系统等等。

.账套注册仅支持SQL身份验证

.MSDTC不支持克隆操作系统

.账套注册支持Windows身份验证和SQL身份验证

.MSDTC不支持克隆操作系统

客户端

支持K3GUI客户端终端访问。

注意系统默认“限制每个用户使用一个会话”,如要变动,打开终端服务配置中“服务器设置”修改相应设置即可。

提供120天临时终端服务

不支持终端服务

说明:

插入的文件Msdtc.reg,使用鼠标右键即可保存.

其内容如下:

WindowsRegistryEditorVersion5.00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MSDTC]

"TurnOffRpcSecurity"=dword:

00000001

也可以通过手工方式创建。

重新启动SQL服务器中Msdtc服务方可生效

5Windows2003与K/3网络负载均衡高级应用

在网络应用中,如果一台服务器不能满足客户端的要求时,通过使用Windows2003中的网络负载平衡群集,同样可以满足客户端的需求。

网络负载均衡为共同工作且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机群集的Web服务器,提供了高度可用性和可伸缩性。

由于互联网用户在使用单一的IP地址(或一个多主机的一组地址)访问群集时,不能将单一服务器从群集中区分开来,所以服务器程序不能识别它们正在运行的一个群集。

由于网络负载均衡群集即使在群集主机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仍能提供不间断的服务,故而它与运行单一服务器程序的单一主机大相径庭。

与单一主机相比,群集还能对客户需求做出更迅捷的反应。

网络负载均衡通过在主机发生故障或脱机的情况下,将网络通讯量重新指定给其它工作群集主机来提供高度的可用性。

这样,在与脱机主机现存的连接丢失的情况下,互联网的服务仍然处于可用状态。

在大多数情况下(就Web服务器而言),用户软件会自动重试发生故障的连接,而且用户仅需几秒的延迟即可得到响应。

网络负载均衡使用全面分布式的算法,从统计意义上将引入的客户映射到基于IP地址、端口和其它信息的群集主机上。

在检查收到的数据包时,所有主机均同步执行这种映射,以迅速决定哪个主机应处理该数据包。

除非群集主机数量发生变化,这种映射会保持不变。

网络负载均衡也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其效果比软件更好,下面就Windows2003实现网络负载均衡步骤进行说明

环境要求:

A、Windows2003EnterpriseEdition(中/英)+SP1

B、服务器2台,双网卡(1G),100~1G交换机

实现步骤

a.IP地址设置

a)设置要求:

内网IP,外网IP,数据库服务器IP同内网IP一致,防止客户端访问内网以确保数据库安全.

b)内网:

10.10.10.5/255.255.255.0,外网:

192.168.14.5/255.255.255.0

c)群集IP:

192.168.14.234/255.255.255.0

b.从管理工具中打开“网络负载平衡管理器”,鼠标右键新建群集,并输入群集IP地址确认

c.按“下一步”继续

d.按照默认方式继续“下一步”操作

e.输入作为群集成员的服务器

f.“下一步”操作后,选择优先级

g.点击“完成”后,等待数秒钟,其结果如果

h.同样方法,将第二、第三台服务器添加到该群集中

i.其操作步骤略

j.验证:

关闭任何一台服务器,Ping群集IP:

192.168.14.234均正常。

销售一空说明:

群集成员之间的IP已经关闭Ping包,所以在下一个步骤中K/3系统服务重定向,要求使用内网IP地址,否则将出现错误。

k.说明:

如果没有双网卡,绑定多IP地址也可以实现,但效果不理想,特别是启动群集服务的时候,会中断。

l.K/3中间层系统服务设置

a)一般说来K/3用户加密卡只有一个,那么对中间层只有一个加密卡如何处理?

方法比较简单:

1.如果是K3v10.1以下的版本,打开组件服务→Dcom并找到KdSvrMgr.clsAct属性后(有的版本可能为8005BBB8-E3B0-11D5-9FA1-00E04C54B3B6同样可以)

2.上述IP地址就是有加密卡的服务器IP地址

3.如果是K3V10.2版本,则使用下列方法来实现:

从客户端拷贝一个kdsvrmgr.vbr到中间层,用clireg32.exe手工注册该组件到另外一台有加密卡的中间层(内网IP)

m.验证:

客户端K3注册群集IP地址,停止任何一台计算机中COM+服务是否正常,当然如果有2个加密卡则关闭任何一台均正常

附录1:

K3&SQL2000(64位)解决方案

为确保金蝶K3产品线支持SQLServer2000EnterpriseEdition(64位),自2003-12月底实现了K3V9.0以上版本的数据库支持,以实现客户业务数据量激增的需要。

一、环境要求

a)CPU:

IntelItaniumProcessorFamly,建议配置4~8个以上;

b)内存:

最小4G以上,简易配置16G以上;

c)WindowsServer2003EnterpriseEdition(64位)+SPn

d)Raid配置

二、高级应用环境(可选项)

a)SQLServer2000EnterpriseEdition(64位)群集支持(视硬件厂商是否支持);

b)支持接点N+1,合理配置:

SQL2+1群集,即两节点在线,一节点待机;

c)具体安装步骤和说明,由厂家提供。

三、K3数据库服务装机步骤

a)将系统添加到域,并以域用户账号登录;

b)安装K3数据库服务部件

c)检查系统环境,如下图所示,否则系统将不正常。

d)手工创建组件包,例如K3SQL

i.安装新组件PKDAc64.dll,类似于K3组件打补丁报包做法;文件下载:

ii.在下图中的角色位置,添加中间层登录(Windows域用户)账号,

iii.重新启动服务器

四、中间层账套管理测试

a)用户管理、账套备份、账套恢复均正常

b)高级应用(可选)

i.确保系统未登录操作系统情形时,可采取以下措施和方法

1.采用自动登录;

2.或在DcomConfig对PKDACNEW属性进行设置,具体方法类似与中间层信任注册,仅将常规选项授权级别更改为无,标识(Identity),修改为本地用户账号,或域用户账号。

如下图所示。

 

五、

K3数据库服务装机步骤(非域用户情形)

1、启用Guest用户

2、创建COM+应用程序组建包,添加用户Everyone

3、修改Dcomcnfg属性、PKDACNEW属性、类似与信任注册。

具体步骤如下图所示:

 

附录2:

附录3:

K/3中间层组件信任注册

1应用目的

Ø中间层信任客户端注册安全身份验证多选择方式。

Ø扩充广域网应用灵活性,避免因域用户、同名账号所引发的设置操作难度。

Ø提高系统性能。

2应用方式

Ø传统认证方式:

域用户验证确认,是通过第三方域用户特权账户(DomainAdmin)确认来获取相关权限。

Ø新增认证方式:

在网络安全区内,允许信任访问。

Ø新增认证方式,主要解决应用环境问题:

中间层允许客户端非同域时能够正常注册访问。

3应用背景

传统认证方式:

即同域验证确认,是依靠第三方域用户特权账户(DomainAdmin)确认。

一般情况下,过多的身份验证,或由第三方进行身份验证,是靠牺牲网络性能为代价换来的,如果大量的数据包均要求第三方进行身份验证,则从某种程序上来说,降低了系统的性能,所以新增认证方式性能上肯定有所提高,但安全上局部有所下降,但可以依靠本地安全策略来控制,在本篇幅中不做说明。

该技术主要应用于跨网段非域用户情形。

例如:

DDN、VPN等环境。

减少因域用户权限认证减少系统资源利用,最终提高一定速度;其次,减少不必要的添加到域的麻烦;即使在域用户情形,也可以确保降低域服务器负载,最重要的一点是,即使域服务器出现故障时,也可确保K/3业务正常运行而不受其影响。

4设置步骤

4.1中间层COM属性设置

4.1.1账号设置

Ø修改本机账号:

将Administrator  账号修改成其他名称,例如Admin。

Ø添加本地系统管理员账号,例如K3srv及密码,以便在K/3信任注册中使用。

 

注:

如果不修改Administrator账号,则在客户端注册时,可能会出现KdSvrMgr、TransXmlLib无法通过。

4.1.2Dcomcnfg信任设置

操作系统

账号要求

Dcomcnfg

设置

说明

Windows2000

方法1

(推荐)

中间层:

◆Guest:

启用并修改名称,例如Guest_kd

◆Administrator:

修改名称,例如Admin

◆新增组件服务专用账号,例如K3Srv

保留默认“连接”、“标识”(客户端默认方式)

可以实现系统服务重定向

方法2

(不推荐)

中间层:

◆Guest禁用

◆Administrator:

修改名称,例如Admin

◆新增组件服务专用账号,例如K3Srv

默认属性:

“无”“标识”(含客户端)

系统服务不能重定向

客户端改动量大,不推荐使用该方法

Windows2003

◆Guest:

启用并修改名称,例如Guest_kd

◆Administrator:

修改名称,例如Admin

◆新增组件服务专用账号,例如K3Srv

保留默认“连接”、“标识”(客户端默认方式)

可以实现系统服务重定向

运行:

Dcomcnfg.exe,设置如下图。

图1:

采用方法2时Windows2000Dcomcnfg设置图

.KdSvrMgr.clsAct/TransXmlLib.clsXml属性设置

仅将身份表示由原默认启动用户更改为“指定用户”,并输入本地系统管理员用户名和密码,见下图所示。

图2

图3

指定用户后,可以实现中间层服务器不登录操作系统同样可以确保K/3客户端正常连接使用。

设置完成后,注销操作系统重新登录。

4.2中间层组件包设置

4.2.1方法A,使用“注册中间层组件”工具方法:

在注册中间层组件界面点击“高级”按钮,进入中间层组件运行属性设置界面。

图4

在上图中,一般输入本地系统管理员账号及密码,例如上表中的K3srv账号。

如果客户端注册正常,但在操作某些模块异常错误,例如EBSlegder等等错误,则只要重新使用MtsSpins.exe工具即可(一般此类问题是在安装K/3SP补丁引起某些OCX文件未注册。

按照客户的不同选择对中间层组件包设置不同的属性。

若选择“信任注册方式”,还需执行以下几步。

4.2.2方法B:

K/3组件包手工设置

(一般情况下,建议采用上述工具进行设置)

特别说明:

原K/3V9.3.1以前版本,在WindowsSP2环境下,采用上述工具系统运行正常,但安装WindowsSP3后,需要前图中的“默认模拟级别”从原“匿名”状态修改成“标识”状态,否则,系统CPU将达到100%不下降,具体修改方法如下。

在下图中,直接在组件服务工具中,对K/3组件包全选后,将相应设置更改成下图所示的方式,即在中间层按照默认方式安装完毕后,手工修改,无需重新按照方法A,可能要注册相当一段时间。

图5

客户端设置

⏹Windows20000(任意网络身份登录)

⏹Windows98环境

以网络身份登录即可。

附录3:

K/3系统与防火墙配置

1名词解释

防火墙(FireWall)——是通过创建一个中心控制点来实现网络安全控制的一种技术。

通过在专用网和Internet之间的设置路卡、防火墙监视所有出入专用网的信息流,并决定哪些是可以通过的,哪些是不可以的。

安全的防火墙意味着网络的安全。

端口(Port)——计算机用于通讯所使用的通道,如web用的端口80,开放的端口越多,则越容易被非法入侵。

TCP——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的简称,是Internet上广为使用的一种计算机协议。

UDP——UserDatagramProtocol的简称,WindowsNT常使用的协议。

DCOM——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

2配置步骤

由于安全性的问题,防火墙只允许通过Internet信息数据交换使用特定端口(如web用80),而DCOM创建对象时使用的是1024-65535之间的动态port,并且由于防火墙的IP伪装特性,这使DCOM在有防火墙的服务器上是不能进行正常连接的,为解决此问题,需如下处理:

2.1K/3数据库端口设置

由于开放Port越多,则安全性越差,一般防火墙都关闭了大量端口,以防止非法入侵,但DCOM要使用大量的Ports,要解决二者的矛盾,可通过统一的RPC管理(远程过程调用),(由RPC统一进行创建DCOM对象所需的port的映射处理)所以需在防火墙服务器上打开RPC端口135。

具休操作如下:

1)运行DCOMCNFG.EXE

如下图所示,选择默认协议→面向连接的TCP/IP→属性→添加端口范围(至少5个以上),例如:

4000-4005,当然如果使用其他连续5个端口也可以,最后确定保存并重新启动计算机。

2)为数据库开放的端口:

a)TCP端口:

135(RPC)、1433(数据库)、4000、4001、4002、4003、4004、4005(COMInternet端口范围)

b)UDP端口:

3)重新启动服务器即可。

4)测试(可选项):

打开网卡属性→TCP/IP→高级→选项,重新启动,使用中间层藏套管理测试是否正常。

如下图所示:

2.2K/3中间层端口设置

具休操作如下:

1)运行DCOMCNFG.EXE

如下图所示,选择默认协议→面向连接的TCP/IP→属性→添加端口范围(至少35个以上,有多少个组件包,就必须设置开放相同数量连续端口),例如:

4000-4035,当然如果使用其他连续35个端口也可以,最后确定保存并重新启动计算机。

2)为中间层开放的端口:

A、TCP端口:

135(RPC)、4000、4001、4002、…、4035(COMInternet端口范围)

B、UDP端口:

3数据库服务器与中间层服务器操作系统相关设置

A、非域用户情形

约定:

登录中间层账号A_count属于本地系统管理员组,密码为99999

则:

数据库服务器需创建本地账号为A_count,密码为99999,同时务必将该账号属性USERS组删除。

测试:

账套备份和恢复立即正常

建议:

不要使用administrator账号登录。

防止可能性的计算机病毒由于账号和密码完全一样,且均为系统管理员组,造成病毒蔓延。

B、数据库服务器信任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