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苏教版讲义第四单元 细胞的增殖衰老分化和调亡 第12讲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13938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537.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苏教版讲义第四单元 细胞的增殖衰老分化和调亡 第12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苏教版讲义第四单元 细胞的增殖衰老分化和调亡 第12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苏教版讲义第四单元 细胞的增殖衰老分化和调亡 第12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苏教版讲义第四单元 细胞的增殖衰老分化和调亡 第12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苏教版讲义第四单元 细胞的增殖衰老分化和调亡 第12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苏教版讲义第四单元 细胞的增殖衰老分化和调亡 第12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苏教版讲义第四单元 细胞的增殖衰老分化和调亡 第12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苏教版讲义第四单元 细胞的增殖衰老分化和调亡 第12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苏教版讲义第四单元 细胞的增殖衰老分化和调亡 第12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苏教版讲义第四单元 细胞的增殖衰老分化和调亡 第12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苏教版讲义第四单元 细胞的增殖衰老分化和调亡 第12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苏教版讲义第四单元 细胞的增殖衰老分化和调亡 第12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苏教版讲义第四单元 细胞的增殖衰老分化和调亡 第12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苏教版讲义第四单元 细胞的增殖衰老分化和调亡 第12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苏教版讲义第四单元 细胞的增殖衰老分化和调亡 第12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苏教版讲义第四单元 细胞的增殖衰老分化和调亡 第12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苏教版讲义第四单元 细胞的增殖衰老分化和调亡 第12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苏教版讲义第四单元 细胞的增殖衰老分化和调亡 第12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苏教版讲义第四单元 细胞的增殖衰老分化和调亡 第12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苏教版讲义第四单元 细胞的增殖衰老分化和调亡 第12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苏教版讲义第四单元 细胞的增殖衰老分化和调亡 第12讲 Word版含答案.docx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苏教版讲义第四单元 细胞的增殖衰老分化和调亡 第12讲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苏教版讲义第四单元 细胞的增殖衰老分化和调亡 第12讲 Word版含答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苏教版讲义第四单元 细胞的增殖衰老分化和调亡 第12讲 Word版含答案.docx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苏教版讲义第四单元细胞的增殖衰老分化和调亡第12讲Word版含答案

第12讲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最新考纲] 1.细胞的减数分裂(Ⅱ)。

2.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Ⅱ)。

3.动物的受精过程(Ⅱ)。

4.实验: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考点一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5年6考)

1.减数分裂的概念

2.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

3.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

比较

精子形成过程

卵细胞形成过程

细胞质分裂方式

均等分裂

第一极体均等分裂,初、次级卵母细胞不均等分裂

是否变形

变形

不变形

结果

4.受精作用

1.细胞分裂过程中DNA数量加倍与染色体数量加倍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提示 DNA数量加倍的原因是DNA复制,发生在间期;染色体数量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点一分为二,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2.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哪类功能,其结构基础是什么?

提示 精卵识别体现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其融合则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3.若基因型为AaBb的一个卵原细胞,产生了一个Ab的卵细胞,请绘制与产生该卵细胞相关的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及第一极体后期分裂图像。

提示

 减数分裂过程及特点

【典例】(2017·全国卷Ⅱ,1)已知某种细胞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

其中表示错误的是(  )

[慧眼识图 获取信息]

答案 D

(1)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关键点比较

①减Ⅰ前的间期进行DNA复制,减Ⅱ不再进行DNA复制;

②减Ⅰ发生同源染色体分开,但着丝点不分裂,减Ⅱ发生着丝点分裂;

③减Ⅰ有同源染色体(且有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及同源染色体分开等行为),减Ⅱ无同源染色体;

④减Ⅰ子细胞为次级性母细胞及第一极体,减Ⅱ子细胞为精细胞及卵细胞和第二极体。

(2)依据细胞质的分配方式判断精卵形成过程图像(二倍体生物2n=4)

(3)据分裂图像快速确认动物性别,若为四分体平分为二,则一定为减Ⅰ后期,此时若细胞质均等分裂则动物性别一定为雄性,若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则动物性别一定为雌性。

注:

若为减Ⅱ后期,则细胞质均等分裂时,不能直接确认动物性别(此时需依据其他信息继续确认)。

【即学即练】

(2017·河北石家庄一模)下列有关玉米(2n=20)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减Ⅰ前的间期由于DNA复制,染色体数目加倍

B.四分体时期若发生交叉互换,一定会导致基因重组

C.减Ⅱ过程中发生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数目减半

D.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有10种形态、功能不同的染色体

解析 减Ⅰ前的间期,由于DNA复制,DNA数目加倍,但形成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仍由一个着丝点相连,故染色体数目并未加倍,A错误;四分体时期可发生交叉互换但不一定导致基因重组,如纯合二倍体AABB,若交叉互换发生在基因相同的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就不会导致基因重组,B错误;减Ⅱ后期着丝点分裂,两条染色单体随之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故染色体数目加倍,C错误;玉米是二倍体生物,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形成的配子中无同源染色体,因此10条染色体的形态、功能各不相同,D正确。

答案 D

 受精作用

1.(2015·四川理综)精子内的顶体由溶酶体特化而来。

精卵识别后,顶体膜与精子细胞膜融合,释放溶酶体酶使卵子外层形成孔洞,以利于精卵融合形成受精卵。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顶体内储存的溶酶体酶是在精子的溶酶体中合成的

B.精子游向卵子所需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C.顶体膜和精子细胞膜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D.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

解析 顶体内储存的溶酶体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在精子的核糖体上合成的,A错误;精子游向卵子所需能量由细胞呼吸产生的ATP供给,而细胞呼吸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正确;顶体膜和精子细胞膜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C错误;受精卵的染色体一半来自于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核基因父母双方各占一半,但受精卵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于母方,质基因也几乎全部来自于母方,D错误。

答案 B

2.(2017·河北保定月考)下列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中,正确的是(  )

①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于染色体 ②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 ③受精时精子全部进入卵细胞内 ④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合在一起成为4N条 ⑤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A.①②⑤B.③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③

解析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所以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于染色体,①正确;由于精子通过变形,几乎不含细胞质,所以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②正确;受精时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内,③错误;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合在一起成为2N条,④错误;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⑤正确。

答案 A

1.有性生殖后代多样性的原因

(1)配子的多样性:

一是减Ⅰ前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二是减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

(2)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具有随机性

2.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遗传物质来源的区别

受精卵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DNA;受精卵的细胞质中,如线粒体中也含有DNA,几乎全部来自母本,因此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并非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DNA,而是从母本获得的多一些。

考点二 实验: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5年2考)

1.实验原理

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2.实验流程

(1)装片制作(同有丝分裂装片制作过程):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2)显微观察:

(1)本实验宜选用雄性个体生殖器官,其原因是什么?

提示 ①雄性个体产生精子数量多于雌性个体产生卵细胞数;

②在大多数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排卵时排出的仅仅是次级卵母细胞,只有和精子相遇后,在精子的刺激下,才继续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

(2)制作形成的装片中可以观察到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有哪些?

提示 精巢内精原细胞既进行有丝分裂,又进行减数分裂,因此可以观察到的染色体数为n、2n、4n等不同的细胞分裂图像。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1.(经典题)一个班级分组进行减数分裂实验,下列操作及表述正确的是(  )

A.换用高倍镜时,从侧面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

B.因观察材料较少,性母细胞较小,显微镜视野应适当调亮

C.为观察染色体不同层面的精细结构,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

D.一个视野中,用10×物镜看到8个细胞,用40×物镜则可看到32个细胞

解析 由于高倍镜头与玻片的间距很小,故换用高倍镜时,应从侧面观察以避免镜头受损,A正确;视野是否需要调亮的依据是观察结构的清晰与否,而不是细胞的多少和大小,B错误;观察不同层次的结构时,需要调节的物距变化范围很小,因此应调节细准焦螺旋,C错误;显微镜观察时,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越少,D错误。

答案 A

2.(2017·辽宁铁岭第一次联考,39)下列关于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可用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观察减数分裂过程

B.用桃花的雄蕊比用桃花的雌蕊制成的装片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

C.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D.用洋葱根尖制成装片,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解析 蝗虫的精母细胞能进行减数分裂,可用来作为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A正确;观察减数分裂时选择植物雄蕊较雌蕊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B正确;联会现象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因此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C正确;洋葱根尖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不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D错误。

答案 D

易错·防范清零

[易错清零]

易错点1 对“四分体”的来龙去脉搞不清

点拨 图析如下

(1)不要混淆“联会”“四分体”的先与后,“联会”是减Ⅰ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行为,而“四分体”是“联会”行为造成的结果。

(2)“四分体”只存在于初级性母细胞中(减Ⅰ前期与中期),次级性母细胞及整个有丝分裂过程不存在四分体(有丝分裂时可存在同源染色体,但无联会行为,故不形成四分体)。

易错点2 误认为生殖器官中细胞只进行减数分裂

点拨 动物的精巢、卵巢以及植物的花药、胚珠中既进行有丝分裂,又进行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有三种情况:

N、2N、4N(假设亲代为二倍体)。

如原始的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本身的增殖是通过有丝分裂进行的。

易错点3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中的特例误判

点拨 

(1)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的细胞,可能含有同源染色体,如多倍体(四倍体的减数分裂)。

(2)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细胞可能没有同源染色体,如二倍体的单倍体的体细胞进行的有丝分裂。

易错点4 误认为同源染色体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在时间上存在“先后”

点拨 同源染色体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发生时间无先后,是“同时进行”的。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其上的等位基因也分离(此为基因分离定律基础),与此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其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此为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纠错小练]

1.(2017·福建省三校联考)下列有关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四条染色单体

B.经过复制的同源染色体都能形成四分体

C.四分体时期可能发生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

D.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每个时期

解析 四分体是由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的,因此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四条染色单体,A正确;经过复制的同源染色体只有在减数分裂过程才能形成四分体,B错误;四分体时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间相邻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C错误;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D错误。

答案 A

2.(2017·海南省乐东县模拟)下列有关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形成精子和受精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产生精原细胞与产生精细胞的细胞分裂方式不同

B.初级精母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次级精母细胞只含1个染色体组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

D.基因重组可发生在形成精子的过程,不发生在受精作用的过程

解析 产生精原细胞的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产生精细胞的分裂方式是减数分裂,A正确;初级精母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次级精母细胞只含1或2个染色体组(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含有1个染色体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2个染色体组),B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移向细胞同一极的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C正确;基因重组可发生在形成精子的过程,不发生在受精作用的过程,D正确。

答案 B

3.(2017·陕西西安一模,33)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某雄性动物体细胞有20对同源染色体,则该动物某次级精母细胞也可能含有20对同源染色体

B.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的DNA数目相同

C.1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最终只能形成2种类型的精细胞

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都有两个染色体组

解析 由于减Ⅰ后期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次级精母细胞不含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减Ⅱ前期细胞的DNA数目是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DNA数目的一半,B错误;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则1个精原细胞可能形成3或4种精细胞,C错误;减Ⅰ后期染色体数目没有加倍,该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减Ⅱ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此时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D正确。

答案 D

课堂小结

思维导图

晨读必背

1.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时期和原因是:

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

减数分裂中染色单体消失的时期和原因是:

减Ⅱ后期、着丝点分裂。

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特点是: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3.交叉互换发生的时期和部位是:

减Ⅰ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4.精原细胞的增殖方式有: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精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5.受精卵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其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

6.观察减数分裂最常用的动物材料和植物材料分别是:

精巢、花药。

随堂·真题&预测

1.(2017·海南卷,21)若要表示某动物细胞(2n)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形成的细胞,下列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解析 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实现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所以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形成的子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A、C错误;又因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没有着丝点分裂,所以刚形成的子细胞中应存在染色单体,D正确。

答案 D

2.(安徽卷)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1、C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1、S2)。

比较C1与C2、S1与S2细胞核中DNA数目及其贮存的遗传信息,正确的是(  )

A.DNA数目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B.遗传信息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C.DNA数目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D.遗传信息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解析 本题考查有关细胞分裂相关知识,C1、C2是细胞有丝分裂形成的,而有丝分裂重要特征是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持遗传物质的稳定性,所以C1和C2的遗传信息相同;而S1和S2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重要特征是同源染色体平均分配到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有染色单体,无同源染色体,所以遗传信息不同,且XY两条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同。

答案 B

3.(2015·天津卷,4)低温诱导可使二倍体草鱼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胞,此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发育成三倍体草鱼胚胎。

上述过程中产生下列四种细胞,下图所示为四种细胞的染色体行为(以二倍体草鱼体细胞含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其中可出现的是(  )

解析 根据题中信息可知低温可使二倍体草鱼的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即减数第一次分裂无法正常进行,同源染色体不能分离,仍存在于同一个细胞中,A错误;当细胞继续分裂时,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并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B正确;通过该过程形成的卵细胞中应该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C错误;根据题干信息,该三倍体的草鱼应含有三个染色体组,6条染色体,而D图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6条染色体,D错误。

答案 B

4.(2019·高考预测)回答与细胞生命历程相关的问题:

(1)在“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可根据各个时期内________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龙胆紫染液属于________(填“碱性”“酸性”或“中性”)染料,可对细胞内的________进行染色。

(2)下图为某学生进行上述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请你指出其操作步骤上的错误:

________________。

(3)将DNA分子双链用3H标记的某二倍体(染色体数目=2N)植物根尖移入普通培养液(不含放射性元素)中,再让细胞连续进行有丝分裂。

则第二次分裂结束所形成的某个子细胞中含3H标记的染色体的数目为________(个)。

(4)图甲和图乙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雄性二倍体生物一次减数分裂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图丙为染色体7的放大图。

据图可推测图甲为________(填细胞名称),其基因组成为________。

答案 

(1)染色体 碱 染色体(质)

(2)将步骤c、d的顺序进行调换

(3)0~2N (4)次级精母细胞 aaBb

教师独具

1.(2013·安徽,4)下列现象中,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均有关的是(  )

①人类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 ②线粒体DNA突变会导致在培养大菌落酵母菌时出现少数小菌落 ③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 ④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⑤卵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可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

A.①②B.①⑤C.③④D.④⑤

解析 ①人类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有关,与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无关;②线粒体DNA突变会导致在培养大菌落酵母菌时出现少数小菌落,这与有氧呼吸有关,与同源染色体联会无关;③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正是同源染色体不能正常联会的结果,和同源染色体联会有关;④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基因分离的结果,其本质在于联会后的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同源染色体联会有关;⑤卵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可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指的是有丝分裂过程,与同源染色体联会无关。

所以A、B、D错误,C正确。

答案 C

2.(2017·河北唐山二模,2)某二倍体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其中一个精细胞如图所示。

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4个精细胞中有一个不含A和a的精细胞

B.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

C.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4个精细胞中有两个基因型为Aa的精细胞

D.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解析 在正常情况下,1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细胞两两相同,且不含同源染色体。

题图所示的精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两条同源染色体上各自有一段不同颜色的片段,说明该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且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A和a所在的这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发生分离而进入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该次级精母细胞进行正常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了两个基因型为Aa的精细胞;与此同时产生的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不含A和a,当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时,产生了2个不含A和a的精细胞。

答案 C

3.如图

表示果蝇体内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某比值H(H=

)的变化曲线,F代表细胞分裂刚好结束。

回答有关问题:

(1)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CD段中,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________对;EF段中,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________对。

(2)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在________段既具有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又具有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

(3)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________段。

(4)CD段时,H的值为________。

此时,细胞内

的值会比H值________(填“大”“小”或“相等”)。

解析 

(1)果蝇体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CD段表示有丝分裂G2期、前期和中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CD段细胞内有4对同源染色体;EF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根据题干信息“F代表细胞分裂刚好结束”,EF段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因此有8对同源染色体。

(2)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CD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其中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具有同源染色体,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3)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于CD段。

(4)由图可知,CD段时,H的值为1/2,此时,由于细胞质中也含有少量的DNA分子,因此细胞内

的值会比H值小。

答案 

(1)4 8 

(2)CD (3)CD (4)

 小

(时间:

30分钟 满分:

100分)

1.(2017·山东师大附中一模,29)下列哪项不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发生的变化(  )

A.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

C.外界不利因素可导致染色体变异

D.存在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核DNA分子数目之比为1∶2∶2的时期

解析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会出现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的过程;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外界不利因素可以引发染色体变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存在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核DNA分子数目为1∶2∶2的时期。

答案 B

2.(2018·河南名校联盟高三适应性考试一,14)

某生物(2n=8)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Y,图示为该个体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图。

假设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发生变异。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的数目比例为1∶1

B.该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4对同源染色体

C.若染色体①上有基因B,则该细胞中不存在Y染色体

D.若②上有基因a,则与该细胞同时产生的另一细胞中含有基因A

解析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主要考查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图中所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没有姐妹染色单体和同源染色体,染色体与核DNA的数目相等,A正确,B错误;若染色体①上有基因B,说明该细胞中有X染色体,在该个体正常的分裂过程中,该细胞中不存在Y染色体,C正确;若②上有基因a,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发生变异,则与该细胞同时产生的另一细胞中含有基因A,D正确。

答案 B

3.(2017·襄阳五中月考)取一个精原细胞(2n=16),用15N标记细胞核中的DNA,然后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进行一次减数分裂。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每个细胞含15N的染色体和含14N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

A.8、16B.16、16C.16、8D.8、8

解析 一个含有8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用15N标记细胞核中的DNA,然后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后产生的两个细胞中,每个细胞中的16个DNA分子都有一条链是15N,一条链是14N;第二次进行减数分裂,间期DNA完成复制以后,细胞中的16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单体,每条单体上有一个DNA分子,其中一个DNA分子的一条链是15N,一条链是14N,另一条DNA分子的两条链都是14N,所以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一半含有15N,全部含有14N,即细胞中含有15N的染色体是8条,含有14N的染色体是16条。

答案 A

4.(2017·黑龙江牡丹江模拟,12)

如图为正在进行分裂的某二倍体生物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

B.分裂后每一个子细胞均具有生殖功能

C.该细胞含同源染色体2对、核DNA分子4个、染色单体0条

D.在此分裂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解析 图示细胞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且具有同源染色体,为初级卵母细胞,A错误;图示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其分裂后只有一个子细胞能成为次级卵母细胞,B错误;该细胞含同源染色体2对、核DNA分子8个、染色单体8条,C错误;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D正确。

答案 D

5.下图是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在该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为(  )

①交叉互换 ②基因突变 ③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④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染色体未分离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解析 基因型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