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预防与控制分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144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预防与控制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预防与控制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预防与控制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预防与控制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预防与控制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预防与控制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预防与控制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预防与控制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预防与控制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预防与控制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预防与控制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预防与控制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预防与控制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预防与控制分析.docx

《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预防与控制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预防与控制分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预防与控制分析.docx

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预防与控制分析

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预防与控制分析

王起全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摘要】大型活动中人群拥挤踩踏事故是大型活动事故预防控制的重点。

本文首先对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的诱发原因进行因素分析,其次从风险管理角度,建立了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预防和控制程序。

提出了要明确划分大型活动场所的重点部位,对大型活动峰值容量实行分级管理;整体容量,重点部位容量要与项目目标之间进行互动分析;建立应急机制时,对项目本身资源评估的同时,要考量与外部资源互动的情况。

同时强调拥挤踩踏事故风险控制的基本要求要与目标之间进行替换性研究分析,剩余风险控制,对制度建立和实施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大型活动拥挤踩踏风险预防风险控制

1引言

近几年,我国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快速发展,大型活动数量迅速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由此引发的事故隐患及其产生的重大灾害事故也有所增加。

大型活动具有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强、环境特殊等特点,如组织和监管不力,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防止大型活动中人群拥挤踩踏事故是事故预防控制的重点。

实践调查发现,目前相关大型活动理论研究显著落后于实践的发展,大型活动安全研究相关的人和课题则更少,与其事故损失的严重性以及安保费用的昂贵性形成鲜明的对比。

国外对大型活动安全方面的研究很少,特别是针对大型活动特殊风险的分析与控制,对于预防和控制公共突发事件及大型活动安全问题的技术支持十分匮乏,国外把大型活动突发事故的研究纳入公共突发事件的研究体系中,停留在管理的控制方法和手段上[1]。

我国对大型活动的安全研究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研究对象停留在城市典型公共场所的环境安全隐患评价技术及控制对策研究和城市典型公共场所事故笼统的定性定量研究,在大型活动的安全监管和理论研究方面也缺乏系统的研究,只是停留在安全保卫与组织管理层面,缺少对大型活动本身系统风险全面地分析和了解。

本文从大型活动的风险管理角度,通过方案评估、静态评估、管控能力分析及应急能力等几个方面对大型活动拥挤踩踏风险进行分析,以实现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预防和控制。

2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诱发因素及因素分析

2.1大型活动概述

大型社会活动是指主办者租用、借用或者以其他形式临时占用场所、场地,面向社会公众举办的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展览展销、招聘会、庙会、灯会、游园会等群体性活动[2]。

拥挤踩踏是指人员密集场所中,由于现场秩序失去控制,发生拥挤、混乱,导致大量人员被挤伤、窒息或踩踏致死的事故。

2.2大型活动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特征

(1)诱因复杂:

拥挤踩踏事故往往是其他事故的连带产物,引发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的原因多种多样,火灾、建构筑物坍塌、自然灾害、骚乱等等都会引起拥挤踩踏事故。

(2)人员密集:

公共场所内部以及周围的人口密集,也是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又一特征。

(3)影响社会性:

拥挤踩踏事故往往会造成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事故灾害发生之后,公众的生活节奏被打乱,公众心理也会受到巨大冲击,可能引起城市居民不同程度的心理动荡及社会动荡。

2.3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诱发因素统计

笔者对近百年来国内外165起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进行了分析,对其诱发因素进行了统计和归类,如图。

图1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统计表

由以上统计可以看得出由于人员密集、火火、管理组织工作疏忽造成拥挤踩踏性事故相对较多。

本论文主要从大型活动中人群拥挤踩踏的原冈、分析和对策控制几个方面系统的阐述在大型活动中如何预防与控制拥挤踩踏事故,形成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风险管理控制的新思路。

2.4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诱发因素分析

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诱发因素有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具体因素分析见图2。

图2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诱发因素分析图

3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风险预防和控制程序

本文主要从方案评估、静态评估、管控能力分析及应急能力等几个方面对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进行预防和控制,具体程序见图3。

图3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预防控制流程图

4大型活动方案评估和静态评估

4.1大型活动方案评估

4.1.1澄清项目目标

大型活动首先应由主办方提出举办活动的场地范围、活动举办期间人群的容量、活动的方式(如集中式、分阶段式等)及为满足法定条件项目工程要求,并根据实际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委托机构,为实现项目的目标,提供技术服务和决策支持。

4.1.2风险扫描

针对举办大型活动的范围用风险分析的方法对可能发生事故的场地(新建场地、规划场地)、场所、道路设施等进行全面系统的危险辨识和分析。

辨识分析过程中充分考虑以往运行的经验及事故的案例;充分考虑法律法规、标准的符合性。

参考安全评价方法及危险辨识分析的方法(如预先危险性分析法、人的可靠性分析等)全面识别大型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危害因素,并结合《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及《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扫描分析可能产生事故的原因。

4.1.3大型活动评估单元的划分及评估方法选择

评价单元的划分应根据目标的需要及可能存在的事故类别来进行,同时考虑大型活动运行前的风险和运行后的主要危险因素。

大型活动场所整体、各规划大型活动场所、重点及有代表性的大型活动场所一般可参照如下单元进行风险分析评估,见表1。

表1大型活动评估单元划分表

序号

评估单元

1

总平面布置及周围环境单元

2

建筑单元

建筑施工单元(结构安全、质量安全、建筑电气、雷电安全等)

建成后建筑物

3

基础设施单元

(热力、电力、燃气、管网、供水、通信、大型活动场所架空线(动力线)等)

4

林区消防单元

5

交通运输单元

6

特种设备单元(包括游乐设施)

7

重大社会公共活动单元(交通流量、建筑物内容量等)

8

危险化学品单元(要求大型活动举办方提供)

9

重大危险源单元(要求大型活动举办方提供、是否有上报)

10

合同商管理单元

11

安全管理单元

大型活动安全评估既可以定性也可以定量。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方法是大型活动评估人员常用的分析方法。

定量的评估方法一般在大型活动中常用在人员疏散分析,如计算人员的流量,关键区域人员通行能力模拟计算等。

4.1.4提出风险控制的基本要求,并与目标之间进行替换性研究分析

在以上风险扫描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为实现大型活动目标,提出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风险控制基本要求。

即根据大型活动实际的需要、目标的要求及控制事故风险的需要,提出大型活动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在满足项目目标的前提下,如何有效地控制风险,需要对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并与项目的目标之间进行替换性研究。

即为了实现目标,同时有效地控制事故发生,需要主办方或者通过工程建设,满足目标的要求,或者主办方重新修改目标,使原有的条件满足修改后目标的基本要求。

4.2大型活动静态评估

大型活动静态评估主要是指固定场所与场地的评估,是以大型活动场所建成,但没有游人时的状态为基准,考查通过设计及工程建设,对给定风险的控制能力。

4.2.1法定要求满足情况

静态评估所涉及的风险中的若干对象,应遵循国家相应法规及标准的要求。

对于建筑物、消防、特种设备、防雷击等应符合法定合格性程序,而且满足过程控制及专业性检测的要求。

4.2.2重大危险的排查

大型活动静态评估,拥挤踩踏事故预防与控制对策等综合性工作的开展,应该在专项评价的基础上开展,就资质合格性,引用标准,规程适用性,结论合理性、时效性以及整改要求落实情况作为开始工作的基础,以现场发现来进行证实及充实纠正,这样就需要进行大型活动重大危险的排查,这项工作是

根据大型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的基本情况,结合大型活动的特点,对项目在运营后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风险识别分析。

大型活动运营的一般影响因素有场所建构筑物、运营设备设施、安全特性、外部环境、安全管理等[5]。

4.2.3重点部位分析与检查

图4大型活动重点部位分析图

4.2.4剩余风险分析及对规章制度建立的要求

除上述工作外,还要考察国家规定法定专项评价项目以外的风险,即进行剩余风险分析。

根据标准、以往事故案例和事故发生机理的知识,进行辨识、评价和控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相应的规章制度建立的要求。

为保证大型活动有序开展,大型活动新建工程完工后,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控制剩余风险,并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

4.2.5评估满足目标的情况分析

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前提下,通过开展项目自查,得出评估满足项目目标的结果。

5管控能力和应急能力分析

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预防与控制是在对活动场所的布局及静态评估后的基础上,用相应的管控措施和应急能力准备和必要情况下的实施来加以实现的[7],根据大型活动本身的特点界定风险的级别十分重要,一般来说把大型活动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风险级别定为4级,见表2,针对不同的级别确定可接受风险和不可接受风险分别进行管控。

表2大型活动危险性等级划分

序号

危险程度

可能导致的后果

1

安全的

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破坏。

2

临界的

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暂时不至于造成人员伤亡、系统破坏或降低系统性能,但应予以排除,并釆取控制措施

3

危险的

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破坏,必须立即采取防范措施。

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和系统

4

灾难性的

重大破坏的灾难性事故,必须予以果断排除,并进行重点防范。

5.1管控能力分析

5.1.1目标分析

大型活动主办方提出的举办大型活动的场地范围、活动举办期间人群的容量、活动的方式(如集中式、分阶段式)等目标,即是项目的管控能力需要实现的目标。

5.1.2机制、组织和规章制度分析

大型活动管控能力的体现在于对于多场地人员活动,要使人与物同时处于受控状态,当出现引起事故发生的任何问题时,都要及时有效地反映。

因此大型活动安全工作机制和运营组织的分析极为重要,对大型活动运营组织的分析又包括安全工作机构、安全工作力量配置、安全队伍及全体人员素质等情况的分析。

分析大型活动规章制度,就需对项目的安全管理方案、安全工作责任制及相关安全工作规定进行分析,使之不断改进。

5.1.3大型活动管控能力分析

大型活动管控能力分析,需要开展活动场所整体和相应部位及区域的管控能力的分析。

当出现引起事故发生的任何问题时,项目管控应能够及时有效地反映,并釆取有效的措施控制事故的蔓延,避免事故连锁反应。

例如:

建构筑物类中封闭及半封闭场所,需要分析的要素有:

容量、出入口及通道流量能力、疏散能力,限制性区域、部位防护、应急方案等w。

此外,交通管控,是安全管控工作的又一个重要内容,除分析人员,车辆的合格性外,还需分析其运行路线,作业规定,根据人流、容量情况等。

5.1.4管控能力评价

通过对大型活动管控能力的分析,得出大型活动管控能力评价结果,提出管控要求。

对大型活动场所正常景观容量、大型活动场所峰值容量(可以理解为最大允许容量),实行分级预警管理,见表3。

表3大型活动分级预警管理表

预瞀级别

分级标志

人群容量特征1

采取措施

第一等级

蓝色

正常景观容量以下

——

第二等级

黄色

超过正常景观容量,但未达到峰值容量

进入警戒状态。

这种情况下有可能要对人群、人流进行疏导

第三等级

橙色

达到峰值容量

采取限制,在出人口需施行应急措施

第四等级

红色

出现紧急状况

采取撤离行动

5.1.5管控与运行间的协调性分析

大型活动往往在运行一段时间后才能得出管控是否与实际的运行情况相协调。

大型活动的管控能力最初并未经过实践考验,而需要在运行中加以考验。

对于运行中存在可能出现的持续较长时间的高容量运行,很难避免出现较大风险的可能性。

因此,需要对大型活动进行管控与运行间的协调性分析。

5.1.6确定整体容量,重点部位容量与目标之间的互动

通过对大型活动管控与运行间的协调性分析,能够得出项目管控能力与项目目标之间是否匹配。

从而对考虑大型活动场所重点部位分析和大型活动场所容量分析的结果,作出有针对性的、具体的安排,或者修改最初项目目标。

因此,大型活动初期的峰值容量宜采取较为稳妥的方式取低限值。

待一段时间之后,安全管控能力得到实践检验,所暴露的问题得以解决,管控方案得以完善调整,安全工作与其他工作之间的协同,安全队伍自身及其与其他方面工作的运行经磨合已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再将峰值容量调到可以接受的状态,实现与项目目标的协同一致。

5.1.7试运行或以往类似情况的比较

大型活动管控能力的实现是逐步提高、循序渐进的过程。

管控能力如何,可以通过大型活动的试运行来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或者根据以往类似举办的大型活动的运营情况来进行改进。

通过大型活动试运行情况或者以往类似情况的比较,可以促使管控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5.2应急能力分析

当大型活动事故或灾害不可能完全避免的时候,建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组织及时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已成为抵御事故风险或控制灾害蔓延、降低危害后果的关键甚至是唯一手段。

5.2.1方案评估

对应急能力分析中,对方案再次进行评估是必不可少的。

应急能力中进行方案评估的目的是针对举办方提出的目标要求,有针对性地对方案中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重大事故的危险源制定相关的应急救援预案[9]。

方案评估中应考虑如下因素:

(1)该地区的地质、气象、水文等不利自然条件(如地震等)及其影响;

(2)该地区及国家上级机构已制定应急预案的情况;

(3)该地区以往灾难事故发生情况及周边重大危险可能带来的影响;

(4)重大危险源普査的结果,包括重大危险源数量、种类及分布,重大事故隐患情况等;

(5)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5.2.2项目资源评估

在项目应急资源评估中,信息与通信系统是最为重要的,构筑集中管理的信息通信平台是应急体系最重要的基础建设。

应急通信系统要保证所有预警、报警、警报、报告、指挥等活动的信息交流快速、顺畅、准确,以及信息资源共享;物资与装备不但要保证有足够的资源,而且还要快速、及时供应到位;人力资源保证包括专业队伍的加强、志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人员的培训教育;应急财务保障应建立专项应急科目,如应急基金等,以保障应急管理运行和应急反应中各项活动的开支。

针对预案分析中确定的主要危险,明确应急救援所需要的资源,列入可用应急力量和资源包括:

(1)各类应急力量的组成及分布情况;

(2)各种重要应急设备、物资的准备情况;

(3)上级救援机构或周边可用的应急资源。

5.2.3与外部情况互动情况评估

与外部互动情况的评估主要包括事故发生后,如何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借助于外部资源和力量,减少人员死亡和财产损失。

如医疗和卫生,对受伤人员采取及时有效的现场急救以及合理地转送医院进行治疗。

这就需要评估附近医院是否具备接受和护理火灾等大型事故发生的能力,是否与政府机构建立在紧急状态下的协调与资源分配的互动能力,是否与周边的企业或社区签订互助协议,得到在重大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援助。

事故应急能力的建设是一个制定预案、落实预案、演习、讲评总结,修正方案的过程。

仅仅是纸面方案和做了相应的资源配置,只能说是具备了基础,不能说是形成了能力,演习和总结是必需的环节。

6综合评估及应用实例

6.1综合评估

在方案评估、静态评估、管控能力分析、应急能力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估,指出大型活动整个过程的评估结果和结论,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和建议,为举办方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6.2应用实例

本文建立的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预防和控制程序在2006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下称“世园会”)得到了运用,世园会于2006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举行。

根据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预防和控制流程,世园会进行了方案评估,澄清了项目的目标,进行了风险的扫描,对评估单元进行了划分并选择了合适的评估方法,此阶段形成了相应的技术支持文件一一《事故预防与控制基本要求》;静态评估阶段,世园会已建成,在没有游人的状态下,考虑法定要求满足情况,进行了重大危险排查,以及重点部位的分析和检査,同时分析了剩余风险,在此阶段形成了相应的技术支持文件一一《园区安全验收评估报告》;管控能力分析阶段,对机制、组织和规章制度进行了分析,评价和分析了世园会的管控能力,对活动峰值容量实行分级管理,同时对管控与运行进行了协调性的分析,此阶段形成了世园会相应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应急能力分析阶段,对项目资源进行了评估,同时项目与外部情况互动的情况也进行了评估,此阶段形成了相应的技术支持文件——《园区事故应急总体预案》、《人员疏散研究报告》。

世园会运行操作按照风险控制流程,制定完善各类“公共安全应急预案”,针对世园会期间的大型活动和游客高峰时段,研究制定火灾、踩踏、交通以及恐怖事件的防范措施。

配备了警用直升机实施立体化巡逻和应急救援。

在世博园监控中心,下设3个指挥中心一一城市治安指挥中心、交通指挥中心和园区指挥中心。

同时,由200多个监控点构成的智能化监控系统,对园区实施全天24小时的监控,并与公安、消防指挥中心联网,确保对各种突发事件做出快速反应,同时园区的视觉导视系统为游客提供了明晰的游览路线和方位。

在世园会举办期间,先后有超过1200万人次参观游览,没有出现一次拥挤踩踏人身伤亡事故。

7结论

大型活动中人群拥挤踩踏事故是大型活动事故预防控制的重点。

笔者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预防和控制程序,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诱发因素较多,预防和控制拥挤踩踏事故必须考虑事前、事中、事后,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动态的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风险管理。

(2)明确划分大型活动场所的重点部位,对大型活动峰值容量实行分级管理,才能严格控制人群的聚集密度。

(3)整体容量,重点部位容量要与项目目标之间进行互动分析,才能对暴露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4)建立应急机制时,对项目本身资源评估的同时,要考量与外部资源互动的情况。

(5)拥挤踩踏事故风险控制的基本要求要与目标之间进行替换性研究分析,而控制剩余风险,则对制度建立和实施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