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呼吸系统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14899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0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节呼吸系统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五节呼吸系统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五节呼吸系统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五节呼吸系统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五节呼吸系统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五节呼吸系统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五节呼吸系统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五节呼吸系统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五节呼吸系统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五节呼吸系统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第五节呼吸系统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第五节呼吸系统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第五节呼吸系统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第五节呼吸系统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第五节呼吸系统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第五节呼吸系统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第五节呼吸系统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第五节呼吸系统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第五节呼吸系统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第五节呼吸系统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节呼吸系统教学设计.docx

《第五节呼吸系统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节呼吸系统教学设计.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五节呼吸系统教学设计.docx

第五节呼吸系统教学设计

第五节呼吸系统

教学目标

1.了解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呼吸频率、肺活量和人工呼吸;理解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了解肺的通气的概念;理解呼吸运动的原理。

2.通过观察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的模型、模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通过学会测定胸围差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通过人工呼吸原理和方法学习,进行关爱生命和助人为乐教育;通过测定胸围差和学习呼吸频率、肺活量知识,鼓励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4•了解肺泡内、组织里气体交换过程、原理;理解呼吸全过程;了解煤气中毒的原因及预防煤气中毒的常识。

5.通过做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实验,与用吸耳球向澄清的石灰水中打气作对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学生应用科学方法做对比实验,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6.通过分析煤气中毒原因和学习预防煤气中毒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关爱生命。

关心他人的教育,渗透爱惜生命、预防为主的生物学观点的教育。

7•了解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常识、体育锻炼和适宜的体力劳动有利于青少年呼吸系统的发育和加强,特别是了解吸烟和吸毒的危害。

&提高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初步懂得如何抢救煤气中毒者、溺水者。

9.通过参与调查、讨论等活动,了解吸烟危害人体健康,要做到不但自己不吸烟,还要劝家长、亲友戒烟。

了解吸毒误国、害民。

坑家庭、毁自己,下决心永远不沾毒品。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一是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以及理解呼吸运动的原理。

(1)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是基础,可使后面学习较易,体会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普遍现象。

(2)呼吸运动是呼吸全过程第一步,其原理与其它呼吸过程的原理均不相同是重点。

该原理需要通过在观察演示实验后经过推理,判断等思维过程才能理解,也是培养形式思维能力的重点。

2.重点二是体内气体交换的原理和呼吸的全过程。

因为:

(1)通过学习的呼吸运动,己经解决了人体外环境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问题。

接着是,肺泡与血液之间如何进行气体交换和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如何进行气体交换的问题。

要理解呼吸的全过程,体内气体交换的原理是关键,因而气体交换的过程和原理是重点。

(2)对人体的呼吸应该有整体的认识。

已学了血液循环系统,具备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的基础知识。

学了呼吸运动,理解了肺的通气。

学习了体内气体交换,就可以自己概括出呼吸的全过程。

呼吸的全过程均应作为重点

3.重点三是积极锻炼身体,养成卫生习惯和认识吸烟、吸毒的危害。

4.难点一是呼吸运动原理。

是基础知识、培养能力难点。

呼吸运动是负压呼吸,理解呼吸过程中空气是“压入”肺内而不是“吸人”肺内是很难的。

用模型演示呼吸运动与肋骨运动关系和呼吸运动与隔的运动的关系后

5.难点二是气体交换原理。

在物理课上还没学扩散作用,这个概念要从生物学的角度有困难的。

加上肺泡里气体。

血液中的气体、组织细胞里的气体都是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理解体内气体交换的原理也是有一定困难的。

从熟悉实际生活,感性地体验气体的散作用。

女口,在中喷洒带有茉莉香味的空气清新剂,体会气味传过来的过程,从而理解带香味的气体是从喷洒处扩散过来的。

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理解扩散作用。

在此基础上,参考教材插图制作教具、用剪贴图、制作活动的投影复合片、设计计算机软件,将体内气体交换过程呈现眼前,突破难点。

6.从全面素质要求看,认识体育锻炼重要性,养成锻炼的习惯应该是终身必需的。

同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也不是通过一节课就能做到的。

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正处于对吸烟好奇的时期,家庭,社会影响常常大于学校的教育作用,真正做到不吸烟,尤其是终身不吸烟则更难。

吸毒常自吸烟始。

必须让我们的青少年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人。

对家庭、对国家和对社会的巨大危害,使他们自觉地远离毒品,也是学生终身自我教育。

召开主题班会,做吸烟有害的调查,开展坚决不吸第一支烟的活动、与历史教师配合,看电影“林则徐”,了解鸦片战争的历史,学习林则徐的爱国精神;参观禁毒展览,了解我国目前打击制毒、贩毒的情况,使学生对禁毒有深刻的认识。

教学过程设计

一、肺的通气

1.复习:

营养物质的利用,注意三大类有机物均可分解,释放能量,供细胞利用,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2.引言:

三大类有机物的分解,都需要氧的参与。

人体细胞如何得到氧,是我们现在要学习的问题。

3.活动

(1):

体验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需要呼吸。

请学生像游泳时练憋气那样,吸上一口气,然后屏住呼吸,同时,读秒记时。

练习三次,看全班憋气时间最长的同学可以多长时间不喘气。

人体维持正常生活需要进食,如果因特殊原因,几天下进食,人体还能维持生命活动。

同样,人体维持正常生活需要呼吸,无论有什么原因,几分钟不呼吸,人体都会窒息甚至身亡。

可见,呼吸对人体有多么重要。

人体通过呼吸系统将外界的空气吸入体内,并将体内气体呼出,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系统完成的。

因此,先学习呼吸系统的组成。

(2):

呼吸系统的组成。

通过自学、讨论、巩固呼吸系统的组成,尤其是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

1对照书呼吸系统模式图自学呼吸系统的组成,对照人体模型,认识呼吸系统的组成;对照书上P・58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自学肺的结构。

注意两点:

一是看书、看模型要联系自己的身体,联想外界气体进入自己的肺部的通路和肺部气体从内到外的通路,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反复认识呼吸道的组成;

二是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是从完整的肺器官开始,先将与极细微的支气管一簇肺泡放大,再放大这簇肺泡中的一个。

学习这部分知识,要联系自己的身体,联想气体进出肺泡,联想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从大到小、从小(肺泡)到大(肺)反复认识肺的结构。

总之,学习人体结构、生理等知识都要联系自己的身体进行学习,感到所学知识能力自己的健康服务;提醒观察图、模型(或实物)有一定的顺序,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大到小、从小到大,按顺序观察可提高观察水平,使观察具有全面、完整、有条理和细致的特点。

观察猪肺(看实物)、显微镜下哺乳动物肺的永久切片,对肺和肺泡的结构有感性认识。

2讨论组成呼吸道器官主要功能,依据自己的生活常识,谈谈为什么呼吸道有清洁气体的作用?

通过呼吸道到达肺部的气体与身体外界的空气有什么不同?

肺泡哪些结构特点适于气体在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交换?

为什么?

小结,以肺泡的结构与其适于气体交换的功能相统一为例,强调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渗透结构与功能之关系的生物学观点。

从肺的主要功能是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过渡到肺的通气和呼吸运动。

活动

(3):

体验呼吸运动,理解肺的通气。

用猪肺做演示实验:

将玻璃吹管插入与肺相通的支气管内,向吹管吹气,再停止吹气,观察肺的扩张和回缩。

1做胸式呼吸动作。

用双手轻触自己胸侧的肋骨处,做深呼吸。

注意自己在吸气和呼气时,胸廓的变化,推测胸腔体积的变化。

2做腹式呼吸动作。

将手放在自己腹部,像在音乐课上练声时那样,深吸一口气,体验腹部的隆起;再渐渐呼气,体验腹部的恢复。

然后根据自己的体验,推测腹式呼吸是否会影响胸腔体积的变化以及会引起怎样的变化。

在体验呼吸运动的基础上,概括:

什么是肺的通气,什么是呼吸运动

4・小结[开放的]

应该重点掌握哪些知识?

有哪些收获?

最大收获是什么?

关于肺的结构与功能你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你还希望知道哪些关于呼吸的知识。

二、呼吸系统的组成、位置、结构和功能

联系自己的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思考问题,并对照模型或图回答:

(1)对照模型叙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对照挂图讲述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着重讲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

2•演示实验,分析呼吸运动的原理。

演示实验

(1)肋骨运动。

用模型模拟肋骨运动,介绍模型的哪些部件代表脊柱、肋骨,胸骨和肋间外肌。

联系自己的身体结构,分析肋骨运动。

通过模型的演示,了解肋骨的运动与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径的变化相关。

肋骨的运动与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径的变化如何相关?

讨论、归纳:

由于

肋间外肌的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反之,肋问外肌舒张,肋骨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

总之,肋间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牵引肋骨运动,从而引起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径的变化。

演示实验

(2)隔的运动。

用模型模拟隔的运动,介绍橡皮膜代表隔;两个气球代表肺;玻璃瓶代表胸廓。

手向下拉橡皮膜代表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上下径增大;反之,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上下径缩小。

总之,膈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上下径的变化。

通过观察、讨论,了解了由于肋骨、胸骨和隔的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和上下径扩大或缩小。

胸廓的扩大或缩小直接引起胸腔内肺的容积的变化,使肺被动地扩张和回缩。

由此,推测:

呼吸运动是怎样产生的?

上堂课我们做的胸式呼吸动作和腹式呼吸动作分别且主要体验胸廓的什么变化(指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和上下径的变化)?

总结:

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动作和呼气动作。

人在平静呼吸时,吸气动作的原理可以归纳为:

肋间外肌、隔肌等呼吸肌收缩,引起胸廓扩大,胸腔内容积增大,导致肺扩张,于是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进入肺泡。

反之,呼气动作的原理可以归纳为:

肋间外肌、膈肌等呼吸肌舒张,弓I起胸廓缩

小,胸腔内容积减小,导致肺回缩,于是肺内气压上升,肺泡内的气体呼出体外。

小结:

呼吸肌收缩与舒张引起呼吸运动;呼吸运动结果实现肺的通气。

依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对呼吸骤停的病人,在急救时常进行人工呼吸。

口对口吹气法,每分钟人工呼吸的次数应该与正常人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一样。

由此过渡到学习呼吸频率。

4.学生活动,学习呼吸频率、肺活量的概念,测定胸围差的方法。

活动

(1)请每个学生测定自己在平静状态下一分钟内呼吸的次数,并报告测定的数值。

请三、四个同学快速做10个下蹲起动作,马上测定一分钟内呼吸的次数,并报告测定的数值。

所测定的就是平静状态下和活动加强时自己的呼吸频率。

概括:

什么是呼吸频率?

为了测定人体的呼吸功能的强弱,常用肺活量和胸围差作测量指标。

活动

(2)【实验八】的要求与步骤,两人一组互相测定胸围差。

此活动用的时间较长,有些学生会不好意思在班上测量。

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此活动。

如找较开朗、大方的学生先做示范,再请同学们做实验;也可以由学生自愿结对进行实验;对个别内向型的学生,教师可以请其给自己测量,再由教师为其测量,帮其克服心理障碍;甚至可以允许个别学生回家完成测定胸围差的实验。

活动(3)与校医务室合作,进行肺活量的测定。

有的学校每年体检都测学生的肺活量,借用校医务室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如,男生与女生的平均肺活量的对比;喜欢吹奏乐的同学与同性别同学平均肺活量的对比;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同学与不常锻炼的同学肺活量的对比等。

若用本班同学的资料,请注意照顾肺活量低的同学的自尊心,不要公布姓名。

在活动后,用自己的话解释什么是肺活量,什么是胸围差?

它们为什么能反映肺的呼吸功能的强弱。

、体内气体的交换和运输

1、实验:

验证人体呼岀的气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吹气并看到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从而引出新课:

为什么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增多了?

我们的身体内怎样进行着气体交换?

采用旧足球胆“吹”的方法,看到球胆中的气“吹”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不变浑浊,再与人体呼出的气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而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作对比,加深理解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从人体呼出的,不经人体呼吸的气体(球胆的气体)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能进一:

理解气体在人体内进行了交换。

对比实验也可以用吸耳球来做。

将吸耳球中的气体挤人澄清的石灰水中,再从石灰中拿出挤瘪了的吸耳球,在空气中充气,就这样反复多次向石灰水中。

“吹气”并与人呼出气体作对照,实验的效果也很好。

增加这两个实验可解决:

经人体呼吸的气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不经人体呼吸的气体,如球胆或吸耳球中的气体则不含较多的二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通过实验,验证了人体呼出的气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引出:

为什么人体呼出的体中二氧化碳增多了?

过渡到:

体内的气体交换。

2.学生活动、讨论,理解气体交换的原理。

以熟悉的嗅到炒菜的香味为例,说明气体的扩散作用。

让主体验气味的扩散,进而理解气体交换的原理。

活动

(1)准备两种不同气味的空气清新剂,八口,一瓶茉莉香型的空气清新剂,一瓶青花香型的空气清新剂。

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用布条蒙上眼睛。

请另一位同学选一瓶空清新剂,在距前者2〜3米处喷洒少量这种空气清新剂,请被蒙上眼睛的同学猜一猜,刚才西的是哪种空气清新剂。

活动

(2)讨论以上活动所揭示的道理。

在投影片上写出一系列考题,供讨论作参考。

如,被蒙上眼睛的同学是怎样猜到空气清新剂的类型的?

若到教室最后面去喷洒少量空气清新剂,他还能不能猜对?

香味向怎样的方向扩散?

香味到什么时候就不再扩散了?

受此启发,你能不能猜猜人体内气体交换的原理是什么等。

活动(3)汇报讨论结果,概括气体扩散作用和人体内气体换的原理。

4.小结:

(1)分析该实验说明了什么?

(2)闻香味活动,分析气体扩散作用并推测人体内气体交换的原理。

5.设疑: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究竟是怎样进行的?

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包括哪些环节?

四、气体交换

新课:

外界空气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体内是怎样进行气体交换的?

影片:

关于气体交换的原理及呼吸全过程的内容。

后讨论,达到学习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的目的。

投影片: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活动示意图。

边演示边讲解。

另外“淋巴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借用该片中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之间的关系介绍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有利于理解组织里气体交换的过程。

血液循环电动和手动的演示仪:

“体循环”从左心室射出的动脉血,流

经身体各部分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包括气体交换。

并且,由于血液中的氧供给细胞利用,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使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肺循环”——肺泡中的氧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行了气体交换,使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回忆血液循环,并迁移到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中来。

三种方法,综合考虑。

指出:

呼吸是指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由此过渡到呼吸的全过程。

1•讨论、总结呼吸的全过程。

活动

(1)讨论题:

1呼吸的全过程包括哪些相互联系的环节?

2每个环节的原理是什么?

3呼吸意义?

呼吸全过程所包含的各个环节的生理意义是什么?

4呼吸系统与血液循环系统的生理功能有什么关系?

5呼吸系统与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有什么关系?

6为什么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比吸入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多?

为什

么人体呼岀的气体中氧比吸人的气体中氧少?

7在讨论、概括呼吸全过程,比一比哪个总结最准确、最简练。

活动

(2),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开展班级讨论。

请各组汇报结果。

对各组的文字总结进行评论。

通过讨论呼吸全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异常均会导致呼吸障碍,过渡到煤气中毒及其预防。

2•阅读和讨论,学习煤气中毒原因及其预防的知识。

先用2分钟时间看书P.66煤气中毒及其预防,然后议论,是否看到过或听说过煤气中毒的事件;自己或自己认识的人中是否曾有过煤气中毒的经历;是否注意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体对有关煤气中毒的事件的报道;煤气中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怎样预防煤气中毒等等。

3•小结:

请从呼吸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分析煤气中毒的原因。

(1)由于冬季用煤火取暖时,炉子不装烟筒或烟筒排气不良,室内一氧化碳浓度过高。

人体通过呼吸运动实现肺的通气,将含有大量一氧化碳的空气吸入肺泡内。

(2)进入肺泡的一氧化碳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扩散到毛细血管的血液中。

由于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大200多倍,并且结合以后再分离的速度极慢,于是,人体血液中会缺氧。

(3)含有大量一氧化碳的血液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运输到全身各处,造成全身缺氧。

(4)人体血液中缺氧,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受阻,全身各处组织细胞得不到氧,发生呼吸障碍,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五、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

为什么组织细胞里的氧含量低于动脉血?

为什么二氧化碳含量高于动脉血?

引入:

人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呼吸。

呼吸必须通过呼吸系统来完成,我们应该知道怎样搞好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

1.阅读、概括知识点、思考题。

1为什么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和适宜的体力劳动?

2讲究呼吸卫生应从哪些方面做起?

我们能够做到哪些、哪些我们暂时做不到,但应力争做到?

3吸烟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

4我国为什么明文规定“严禁吸毒”?

2.开展调查活动、讨论活动或角色扮演活动,深入理解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知识,并在班级。

校园、社区和家庭中宣传戒烟、禁毒。

活动

(1)自己设计与呼吸系统卫生保健有关的调查活动。

可以提示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调查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例如,至U体校同龄人班做调查,比一比肺活量。

胸围差的差异;至生室去查阅自己的历年体检表,看自己的肺活量、胸围差的变化;在学习后制订一个身体锻炼计划,征求体育老师的意见,坚持付诸实践,半年或一年后再来测定自己的肺活量、胸围差,与现在的肺活量、胸围差作对照,继续检验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2调查在公共场所能做到不随地吐痰的人在人群中所占的百分比。

利用双休日在学校或家庭附近的热闹的公共场所,如商店、公路,电影院等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计数,数单位时间内通过人数和随地吐痰的人数,计算单位时间内不随地吐痰的人数占通过的人数的百分比。

在同一地点设置不随地吐痰的宣传栏,再作如上统计,看统计结果,分析原因。

3调查家长吸烟的情况,为家长算一笔吸烟账。

调查有吸烟史的家长或其他长辈、亲友的“烟龄”O每天吸烟的量、平时吸烟的烟价。

算:

•这位家长用于吸烟的钱已经花了大约多少元?

•若从现在起开始戒烟,按平均寿命70岁计算,后半节省多少钱?

•以每年交300元可以资助一名贫困生读书计,这笔钱可以资助多少名失学的学生读书?

进一步设计并付诸实施。

若设计出更好的活动,应给予鼓励。

活动

(2)关心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先到图书馆、阅览室查阅资料、从网上获取资料。

在取得较多资料的基础上,设计一个情境,进行表演。

女口,人们明知吸烟有害于人体健康,特别是呼吸科医生,坚决反对吸烟,可是,为什么我国吸烟的人还是很多?

为什么工厂还要生产香烟?

为什么政府不明令禁止生产香烟?

他们都是怎样想的?

我们应该怎样做?

就这个问题,小组的每个组员扮演一个角色,用查到的资料,阐明自己扮演的角色对吸烟问题的看法,并提出可行性的策略方案与其他角色争论。

组员之间互相质疑,各自阐明角色的观点。

扮演的角色可以是:

①政府主管部门决策人;②肿瘤科医生、肺癌专家;③卷烟厂厂长;④中学教师且担任班主任工作;⑤中学生,学生会宣传部长等。

每个角色都应该用查阅到的资料,为自己扮演的角色阐明观点发。

做出决策。

如政府主管部门决策人应该说明:

烟草生产可以为国库增添利税,每年高达几百亿元人民币;卷烟厂为成千上万的公民提供就业机会;香烟名品出口可以创汇;虽然我国的《烟草专卖法》禁止大众媒体播放烟草制品广告,但是,各大跨国烟草公司资助了我国不少体育比赛……作为政府主管部门决策人应作何决策,要阐明理由。

肿瘤科医生、肺癌专家力主禁烟,其理由是:

1992年卷烟生产上缴利

税305亿元。

同年我国用于治疗吸烟所造成的疾病的费用和弥补劳动力丧失及早逝造成损失总额高达409亿元。

在我国的大城市中,近10年肺癌死亡率增加了5倍以上。

大约80%的肺癌患者是长期烟引起的。

吸烟的人比不吸烟的人发生肺癌的危险性多10〜20倍。

卷烟厂厂长则报告该厂每年向地方及国家纳税,利税是该地区第一大户。

厂内有2000多名职工正在加强科研,调整产品结构,研制新产品。

在2000年实现对老厂的改造,建成现代化的新型企业。

通过开展类似活动,增强参与意识,对学生的成长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有利的。

活动(3),组织参观活动,加深对呼吸系统卫生保健的认识。

1参观自然博物馆。

看到吸烟人的肺与不吸烟人的肺作对比的标本展览,学生触动很深。

2参观禁毒展览。

该展览列举了众多触目惊心的事实,使学生受到“远离毒品”的教育,是课堂教育的延伸和补充。

【板书设计】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1・呼吸道A.组成:

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左、右);

B.功能: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有清洁吸入的空气等作用。

2.肺

A.位置:

胸腔内,左、右各一个;

B.结构:

由众多肺泡构成,肺泡与树枝状的支气的细小分支相通;

C.肺泡特点:

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与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

D.功能:

主要呼吸器官;肺泡的功能是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肺的通气:

肺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1•呼吸运动及原理:

动作

呼吸肌

胸廓

肺内气压

气体进出肺泡

吸气

收缩

扩大

扩张

下降

外界气体进入肺泡

呼气

舒张

缩小

回缩

上升

肺泡内的气体排出体外

2•呼吸频率:

每分时间内呼吸的次数(次/分)

3•肺活量:

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4•测定胸围差

呼吸肌在肺气体交换过程的改变

平静吸气

平静呼气

肋间外肌

收缩

舒张

膈肌

收缩

舒张

肋骨

向上、向夕卜

向下、向内

胸骨

向上

向下

胸腔容积变化

增大

缩小

胸内压与外界大气压关系

胸内压小于大气压

胸内压大于大气压

、体内气体的交换和运输

1人体呼出的气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人体吸入的气体含有较多的氧。

体内的气体交换:

2•原理:

气体的扩散作用,从“浓度高”到“浓度低”直到平衡为止。

3•过程:

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之间):

静脉血变动脉血气体的扩散作用

2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

动脉血变静脉血

四、呼吸的全过程:

(1)肺的通气(呼吸运动)

(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扩散作用)

(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血液循环系统)

(4)组织内的气体交换(扩散作用)煤气中毒及其预防:

五、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和适宜的体力劳动讲究呼吸卫生

1•保持环境中空气的新鲜、清洁

2•平时用鼻呼吸

3・不随地吐痰

不吸烟;远离毒品

小资料

1.烟草的传入与传播:

烟草传人我国是在16世纪中叶。

中国史书中最早提及烟草的,是明末著名医师张介宾的《景岳全书》。

书中记载:

“烟草自古未闻。

近自我万历

(即1573〜1620年,编者注)时,出于闽广之间。

自后吴楚土皆种植之。

烟草传人中国的途径说法不一。

较普遍的说法是由航海水手从菲律宾的吕宋岛带到台湾,从台湾传至福建,继而传到其他地区。

尽管烟草的传播曾受到过包括皇帝在内的反吸烟者的抵制,但其传播速度还是十分惊人,吸烟之风遍及全国。

烟草初传入时,明朝皇帝明令禁烟。

明崇祯皇帝坚决禁烟:

“犯者论死”。

清朝前、中期历代皇帝对烟草均持否定态度。

然而当时的禁烟政策往往禁下不禁上,王公贵族吸烟者照旧吸烟。

农民种烟可获较高的利润(1亩

烟草等于40亩庄稼)。

烟草禁而不止,最后不得不开禁。

晚清时,慈禧、光绪均已嗜烟如命。

中国皇帝对烟草的先禁,后开禁,及至嗜好吸烟,客观上抬高了烟草的身价,助长了烟草的传播。

19世纪初期,英美等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