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复习化学平衡教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15650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复习化学平衡教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二复习化学平衡教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二复习化学平衡教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二复习化学平衡教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二复习化学平衡教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复习化学平衡教学案.docx

《高二复习化学平衡教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复习化学平衡教学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复习化学平衡教学案.docx

高二复习化学平衡教学案

高二复习化学平衡教学案[1500字]

高二化学复习课学案:

化学平衡编辑:

孙惠林审核:

韩守国使用时间:

2014年10月15日【考纲要求及学习目标】①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②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③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④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基础知识梳理】总结到整理本上,上课时展示1、化学平衡特点2、条件对平衡的影响3、平衡常数表达式及其判断规律4、什么是转化率?

请总结随着条件的改变转化率怎样变化?

考点一、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例1、在一定温度下,向a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气体和2mol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

X(g)+2Y(g)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容器内压强和密度不随时间变化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

2:

2D.单位时间消耗0.1molX同时生成0.2molZ规律总结:

1、对于在恒温、体积不变的容器里mA(g)+nB(g)pC(g)+qD(g)当m+n=p+q时,反应初总压、密度、总物质的量、平均分子量就是的,所以总压、密度、总物质的量、平均分子量是不能作为判断依据的。

反之,若m+n不等于p+q时,若总压、密度、总物质的量、平均分子量则可以说明已经达到平衡了。

2、V(A):

V(B):

V(C):

V(D)=m:

n:

p:

q是反应中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基本规律,与是否达到平衡。

3、一个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判断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用同种物质浓度变化表示的相等,或用不同种物质浓度变化表示的相当(其比值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的化学计量之比);二是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保持不变;三是浓度商平衡常数。

4、一句话概括:

如果是一个量不变了,就能判断平衡状态变式训练1:

一定条件下2A(g)+2B(g)3C(g)+D(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生成2nmolA,同时消耗nmolDB、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C、容器内混合气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D、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B,同时生成1.5nmolC变式训练2:

在一定温度下A(气)+3B(气)2C(气)达平衡的标志是()A.物质A、B、C的分子个数比为1:

3:

2B.单位时间内生成A、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2C.单位时间内生成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3D.反应速率1考点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例2:

一定温度下,反应C(s)+H2O(g)CO(g)+H2(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下列措施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①增加C的物质的量②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③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⑤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一倍A.①②B.②③C.①④⑤D.③④⑤规律总结:

例3:

在一个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2O4有可逆反应:

N2O4(g)2NO2(g)△H>0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达新平衡时颜色变浅的是()A.将容器的体积减小一半B.保持体积不变,再充入1molN2O4气体C.保持体积不变,再充入2molNO2气体D.保持压强不变,再充入1molHe气规律总结:

例4:

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2B(g)3C(g)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恒容时,通入A气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B的转化率都增加B.恒压时,按照1:

2再充入A和B,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的体积分数增大C.恒压时,再充入3molC,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减小D.恒容时,按照1:

2再充入A和B,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的体积分数不变规律总结:

例5:

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发生反应:

xA(g)+yB(g)zC(g)平衡时测得C的浓-1度为1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1倍,再达到平衡时,测得C的浓度为0.6-1mol·L,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x+y>z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B的转化率降低D.A的体积百分含量减小规律总结:

考点三、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例6:

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

A(g)+3B(g)2C(g);△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它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下列关系图:

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Ⅰ时间ⅡA.图Ⅰ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B.图Ⅱ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C.图Ⅱ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D.图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变式训练3:

反应2A(g)+B(g)2C(g);△H<0,下列图象正确的是()2变式训练4:

对于可逆反应:

A2(g)+3B2(g)2AB3(g);△H<0,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考点四:

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及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例7:

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12A(气)+B(气)2C(气),若经2s(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1·s-1-1-1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s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1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例8、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

(2)该反应为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容器中压强不变混合气体中c(CO)不变c.v正(H2)=v逆(H2O)d.c(CO2)=c(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

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______℃。

规律总结:

化学平衡常数1、K的求算:

列出FeO(s)+CO(g)Fe(s)+CO2(g)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2、K只受影响:

温度升高,吸热反应K,放热反应K。

3、Qc>KcVV逆,平衡移动。

Qc=KcVV逆,平衡移动。

Qc<KcV正V逆,平衡移动。

变式训练5:

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20.0%,与反应前的体积相比,反应后体积缩小的百分率是...()A、16.7%B、20.0%C、80.0%D、83.3%变式训练6:

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C、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0%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g)+Y(g)Z(g)变式训练7: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降低温度,该反应K值____________,二氧化硫转化率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速度____________(以上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是________。

(4)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用文字表达)10min到15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填写编号)。

a.加了催化剂b.缩小容器体积c.降低温度d.增加SO3的物质的量4化学平衡课堂强化训练一、选择题1、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molX和1molY进行反应:

2X(g)+Y(g)Z(g),经60s达到平衡,生成0.3mol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mol/(L·s)B.将容器体积变为20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1/2C.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

H>02、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

X(g)+Y(g)Z(g)+W(s);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ΔH增大3、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达平衡的可逆反应2A(g)2B+C(△H>0),若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和C可能都是液体B、B和C肯定都是气体C、B和C可能都是固体D、若C为固体,则B一定是气体。

4、下列方法中可以说明2HI(g)H2(g)+I2(g)已达到平衡的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H2的同时生成nmolHI;②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③百分组成ω(HI)=ω(I2);④反应速率υ(H2)=υ(I2)=1/2υ(HI)时;⑤c(HI):

c(H2):

c(I2)=2:

1:

1时;⑥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⑦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⑧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⑩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A、②③⑤B、①④⑦C、②⑦⑨D、⑧⑨⑩5、对于反应2X(g)+Y(g)2Z(g)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Z)和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1<T2,p1<p2,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T1<T2,p1>p2,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T1>T2,p1>p2,正反应为放热反应D、T1>T2,p1<p2,正反应为吸热反应6、在密闭容器中进行X2(g)+4Y2(g)2Z2(g)+3Q2(g)的反应,其中X2、Y2、Z2、Q2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0.1mol/L、0.4mol/L、0.2mol/L、0.3mol/L,反应达到平衡,各物质的浓度不可能为:

()A、c(X2)=0.15mol/LB、c(Y2)=0.9mol/LC、c(Z2)=0.3mol/LD、c(Q2)=0.6mol/L7、在一密闭容器中,aA(气)bB(气)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D、化学计量数关系a>b8、在10L密闭容器中,1molA和3mol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A(气)+xB(气)2C(气),2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共3.4mol,生成0.4molC,则下列计算结果不正确的是:

()A、平衡时,物质的量比A:

B:

C=2:

11:

4B、x值等于4C、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mol/(L?

min)D、A的转化率20%二、填空题9、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

mA+nBpC达到平衡,若:

(1)A、B、C都是气体,减少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m+n和p;

(2)A、C是气体,若增加B的量,平衡不移动,则B应为态;5(3)A、C是气体,而且m+n=p(4)加热后,可使C(选填―放热‖或―吸热‖)。

10.在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g)+B(g)3C(g)+D(g),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ω。

若保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以下配比作为起始物质:

①4molA+2molB②2molA+1molB+3molC+1molD③3molC+1molD④1molA+0.5molB+1.5molC+0.5molD⑤3molA+1molB

(1)达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ω的是________________。

(2)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小于ω的是________________。

(3)若发生的反应为2A(s)+B(g)=3C(g)+D(g),即A的状态,由气态改为固态,其他条件不变,则C的体积分数为ω的是________________。

(4)若起始时加入amolA、bmolB、cmolC、dmolD,要使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仍为ω,则a、b、c、d应满足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

(5)若将题中―保持体积和温度不变‖改为―保持压强和温度不变‖,则C的体积分数为ω的是___________。

11、

(1)化学平衡常数K表示可逆反应的进行程度,K值越大,表示_________________,K值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是:

温度升高,K值___________(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或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2)在一体积为10L的容器中,通人一定量的CO和H2O,在850℃时发生如下反应:

CO(g)十H2O(g)CO2(g)十H2(g)十Q(Q>0)CO和H2O浓度变化如下图,则0—4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mol/(L·min)(3)t℃(高于850℃)时,在相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上表。

①表中3min—4min之间反应处于_________状态;C1数值_________0.08mol/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反应在4min—5min问,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单选),表中5min—6min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单选)。

a.增加水蒸气b.降低温度c.使用催化剂d.增加氢气浓度6荐上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全套荐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很实用)荐化学教学设计范例荐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案例与反思(3000字)荐初三化学教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