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设备安装基本规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15750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设备安装基本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动设备安装基本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动设备安装基本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动设备安装基本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动设备安装基本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动设备安装基本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动设备安装基本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动设备安装基本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动设备安装基本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动设备安装基本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动设备安装基本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动设备安装基本规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动设备安装基本规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动设备安装基本规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动设备安装基本规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动设备安装基本规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设备安装基本规范.docx

《动设备安装基本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设备安装基本规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动设备安装基本规范.docx

动设备安装基本规范

动设备安装规

1、施工前应具备的条件

1.1安装前施工现场,应具备的条件

1.2设备基础应具备的条件

1.3开箱检查和保管

2、放线就位和找正调平

3、地脚螺栓、垫铁和灌浆

3.1地脚螺栓

3.2垫铁

3.3灌浆

4装配

5、试运转

6工程验收

7、项目管理知识与动设备施工管理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7.1施工安全控制事例

7.2施工进度控制事例

7.3施工成本控制事例

7.4施工质量控制事例

1、施工前应具备的条件

1.1安装前施工现场,应具备的条件

1.1.1安装的机械设备、主要的或用于重要部位的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和产品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明。

1.1.2设备安装中采用的各种计量和检测器具、仪器、仪表和设备,应符合国家现行计量法规的规定,其精度等级,不应低于被检对象的精度等级,并向建立单位或建设单位做好报验准备。

1.1.3X程施工前,应具备设计和设备的技术文件;对大中型、特殊的或复杂的安装工程尚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1.1.4工程施工前,对临时建筑、运输道路、水源、电源、蒸汽、压缩空气、照明、消防设施、主要材料和机具及劳动力等,应有充分准备,并作出合理安排。

1.1.5X程施工前,其厂房屋面、外墙、门窗和部粉刷等工程应基本完工,当必须与安装配合施工时,有关的基础地坪、沟道等工程应已完工,其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5%;安装施工地点及附近的建筑材料、泥土、杂物等,应清除干净。

1.1.6当设备安装工序中有恒温、恒湿、防震、防尘或防辐射等要求时,应在安装地点釆取相应的措施后,方可进行相应工序的施工。

1.1.7当气象条件不适应设备安装的要求时,应釆取措施。

釆取措施后,方可施工。

1.1.8利用建筑结构作为起吊、搬运设备的承力点时,应对结构的承载力进行核算;必要时应经设计单位的同意,方可利用。

1.1.9对所有参加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安全。

1.2设备基础应具备的条件

1.2.1设备基础的位置、几何尺寸和质量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的规定,并应有验收资料或记录。

设备安装前应按相关规要求(表一)的允许偏差对设备基础位置和几何尺寸进行复检。

表-1、设备基础出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

序号项目允许偏差(nun)1基础坐标位置(纵、横轴线)±20

2不同平面的标髙-20

3平面外形尺寸±20

4凸台上平面外形尺寸-20

5凹穴尺寸+20

6平面的水平度

(包括地坪上需安装设备的部分)每米5全长107垂直度每米5全长108预埋地脚螺栓孔中心位置±10深度+20

孔壁铅垂度每米109预埋活动地脚螺栓锚板标髙+20中心位置±5水平度(带槽的锚板)每米5

水平度(带螺纹孔的锚板)每米2

1.2.2设备基础表面和地脚螺栓预留孔中的油污、碎石、泥土、积水等均应清除干净;预埋地脚螺栓的螺纹和螺母应保护完好;放置垫铁部位的表面应凿平。

1.2.3需要预压的基础,应预压合格并应有预压沉降记录。

1.2.4基础使用前必须办理中间交接,基础交接验收时应提供下列资料:

施工质量合格证书及中心、标髙、外形尺寸实测记录;

1.2.4.2基础混凝土强度检验报告。

1.2.4.3基础测振资料——应使基础的固有频率避开机器的振动频率;

1.2.4.1基础沉降值检查记录。

1.2.4按照国家及部颁发的有关验收规,以及制造厂商提供的说明书和验收规,由土建和安装单位按照机组安装平面布置图、土建基础图共同对基础进行验收,在验收结束后,双方签办中间交工证书。

1.3开箱检查和保管

1.3.1机组清点验收应由建设单位负责,各相关单位和厂家参加,按照图样、技术资料和装箱清单进行外观检查和数量清点,主要进行下列工作:

1.3.2检查设备的随机资料是否齐全,有无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1.3.3核对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包装箱数量;

1.3.4检查设备的外观有无明显的缺陷,如表面凹凸不平、裂纹、气孔、夹渣、缺焊等质量问题;

1.3.5检查随机配件的外观及规格、品种、数量;检查随机附件、专用工具是否齐全;

1.3.7电气、仪表等设备、配件由各专业人员验收。

1.3.8验收结束时,应认真整理验收检查的资料,并妥善保管,对检查出的问题要做好记录,参加验收的各方代表应在验收记录上签字。

检查完毕后,应重新将包装箱封上。

1.3.9对于在检查中发现的有轻度缺陷时,应立即采取措施以免缺陷进一步恶化,对于缺陷比较严重的情况应由有关方面共同协商解决后再处理。

1.3.10机组的部检查及外观难以发现的细微缺陷,可待解体、清洗之后进行检查,当解体后发现较为严重的缺陷时应由有关各方共同研究和分析产生缺陷原因,由责任方妥善解决,并记录备查。

2、放线就位和找正调平

2.1设备就位前,应按施工图和有关建筑物的轴线或边缘线及标高线,划定安装的基准线。

2.2互相有连接、衔接或排列关系的设备,应划定共同的安装基准线。

必要时,应按设备的具体要求,埋设一般的或永久性的中心标板或基准点。

平面位置安装基准线与基础实际轴线或与厂房墙(柱)的实际轴线、边缘线的距离,其允许偏差为土20mmo

2.4设备定位基准的面、线或点对安装基准线的平面位置和标高的允许偏差,应符合相关规的规定。

2.5设备找正、调平的定位基准面、线或点确定后,设备的找正、调平均应在给定的测量位置上进行检验;复检时亦不得改变原来测量的位置。

2.6条设备的找正、调平的测量位置,当设备技术文件无规定时,宜在下列部位中选择:

2.6.1设备的主要工作面;

2.6.2支承滑动部件的导向面;

2.6.3保持转动部件的导向面或轴线;

2.6.4部件上加工精度较髙的表面;

2.6.5设备上应为水平或铅垂的主要轮廊面;

2.6.6连续运输设备和金属结构上,宜选在可调的部位,两测点间距

离不宜大于6m。

2.7设备安装精度的偏差,宜符合下列要求:

能补偿受力或温度变化后所引起的偏差;

2.7.2能补偿使用过程中磨损所引起的偏差;

2.7.3不增加功率消耗;

2.7.4使转动平稳;

2.7.5使机件在负荷作用下受力较小;

2.7.6能有利于有关机件的连接、配合;

2.7.7有利于提高被加工件的精度。

3、地脚螺栓、垫铁和灌浆

3.1条埋设预留孔中的地脚螺栓应符合下列要求:

3.1.1地脚螺栓在预留孔中应垂直,无倾斜。

3.1.2地脚螺栓任一部分离孔壁的距离应大于15mm;地脚螺栓底端不应碰孔底。

3.1.3地脚螺栓上的油污和氧化皮等应清除干净,螺纹部分应涂少量油脂。

3.1.4螺母与垫圈、垫圈与设备底座间的接触均应紧密。

拧紧螺母后,螺栓应露出螺母,其露出的长度宜为螺栓直径的1/3〜

2/3o

3.1.6应在预留孔中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拧紧地脚螺栓,各螺栓的拧紧力应均匀。

3.2垫铁

3.2.1找正调平设备用的垫铁应符合各类机械设备安装规、设计或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

3.2.2当设备的负荷由垫铁组承受时,垫铁组的位置和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3.2.2.1每个地脚螺栓旁边至少应有一组垫铁。

3.2.2.2垫铁组在能放稳和不影响灌浆的情况下,应放在靠近地脚螺栓和底座主要受力部位下方。

3.2.2.3相邻两垫铁组间的距离宜为500〜lOOOmmo

3.2.2.4每一垫铁组的面积,应根据设备负荷,按下式计算:

3.2.2.5设备底座有接缝处的两侧应各垫一组垫铁。

3.2.3每一垫铁组宜减少垫铁的块数,且不宜超过5块,并不宜采用薄垫铁。

放置平垫铁时,厚的宜放在下面,薄的宜放在中间且不宜小于2mm,并应将各垫铁相互用定位焊焊牢,但铸铁垫铁可不焊。

3.4毎一垫铁组应放置整齐平稳,接触良好。

设备调平后,每组垫铁均应压紧,并应用手锤逐组轻击听音检查。

对髙速运转的设备,当采用0.05nm)塞尺检查垫铁之间及垫铁与底座面之间的间隙时,在垫铁同一断面处两侧塞入的长度总和不得超过垫铁长度或宽度的1/3O

3.3.5条设备调平后,垫铁端面应露出设备底面外缘;平垫铁宜露出10〜30mm;斜垫铁宜露出10〜50mm。

垫铁组伸入设备底座底面的长度应超过设备地脚螺栓的中心。

3.3.6条设备釆用无垫铁安装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3.3.6.1应根据设备的重量和底座的结构确定临时垫铁、小型千斤顶或调整顶丝的位置和数量。

3.3.6.2当设备底座上设有安装用的调整顶丝(螺钉)时,支撑顶丝用的钢垫板放置后,其顶面水平度的允许偏差应为l/lOOOo

3.3.6.3釆用无收缩混凝土灌注应随即捣实灌浆层,待灌浆层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方可松掉顶丝或取出临时支撑件,并应复测设备水平度,将支撑件的空隙用砂浆填实。

3.3灌浆

3.3.1预留地脚螺栓孔或设备底座与基础之间的灌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的规定。

3.3.2预留孔灌浆前,灌浆处应清洗洁净;灌浆宜采用细碎石混凝土,其强度应比基础或地坪的混凝土强度髙一级;灌浆时应捣实,并不应使地脚螺栓倾斜和影响设备的安装精度。

3.3.3当灌浆层与设备底座面接触要求较高时,宜采用无收缩混凝土或水泥砂浆。

3.3.4灌浆层厚度不应小于25mmo仅用于固定垫铁或防止油、水进入的灌浆层,且灌浆无困难时,其厚度可小于25mmo

3.3.5灌浆前应敷设外模板。

外模板至设备底座面外缘的距离不宜小于60mmo模板拆除后,表面应进行抹面处理。

3.3.6当设备底座下不需全部灌浆,且灌浆层需承受设备负荷时,应敷设模板。

4装配

4.1一般规定

4.1.1装配前应了解设备的结构、装配技术要求。

对需要装配的零、部件配合尺寸、相关精度、配合面、滑动面应进行复查和清洗处理,并应按照标记及装配顺序进行装配。

4.1.2当进行清洗处理时,应按具体情况及清洗处理方法先釆取相应的劳动保护和防火、防毒、防爆等安全措滋。

4.1.3设备及零、部件表面当有锈蚀时,应进行除锈处理,其除锈方法按相关规选用。

4.1.4装配件表面除锈及污垢清除宜采用碱性清洗液和乳化除油液进行清洗。

碱性清洗液和乳化除油液应符合相关规规定。

4.1.5设备加工表面上的防锈漆,应采用相应的稀释剂或脱漆剂等溶剂进行清洗。

4.1.6在禁油条件下工作的零、部件及管路应进行脱脂,脱脂后应将残留的脱脂剂清除干净。

脱脂剂宜符合相关规规定。

4.1.7设备零、部件经清洗后,应立即进行干燥处理,并应釆取防返锈措施。

4.1.8清洗后,设备零、部件的清洁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4.1.8.1当釆用目测法时,在室白天或在15〜20WH光灯下,肉眼观察表面应无任何残留污物。

4.1.&2当采用擦拭法时,用清洁的白布(或黑布)擦拭清洗的检验部位,布的表面应无异物污染。

4.1.&3当釆用溶剂法时,用新溶液洗涤,观察或分析溶剂中应无污物、悬浮或沉淀物。

4.1.9设备组装时,一般固定结合面组装后,应用0.05mniin塞尺检查,插入深度应小于20mm,移动长度应小于检验长度的1/10;重要的固定结合面紧固后,用0.04mn)塞尺检查,不得插入;特别重要的固定结合面,紧固前后均不得插入。

4.1.10设备上较精密的螺纹连接或温度高于200°C条件下工作的连接件及配合件等装配时,应在其配合表面涂上防咬合剂,防咬合剂应符合相关规的规定。

4.1.11带有腔的设备或部件在封闭前,应仔细检查和清理,其部不得有任何异物。

4.1.12对安装后不易拆卸、检查、修理的油箱或水箱,装配前应作渗漏检查。

4.2螺栓、键、定位销装配

4.3联轴器装配

4.4离合器、制动器装配

4.6具有过盈的配合件装配

4.7滑动轴承装配

4.8滚动轴承装配

4.9传动皮带、链条和齿轮装配

4.10密封件装配

4.11液压、气动和润滑管道的安装

4.12管道的酸洗、冲洗、吹扫和涂漆

5、试运转

5.1条设备试运转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5.1.1设备及其附属装置、管路等均应全部施工完毕,施工记录及资料应齐全。

其中,设备的精平和几何精度经检验合格;润滑、液压、冷却、水、气(汽)、电气(仪器)控制等附属装置均应按系统检验完毕,并应符合试运转的要求。

5.1.2需要的能源、介质、材料、工机具、检测仪器、安全防护设施及用具等,均应符合试运转的要求。

5.1.3对大型、复杂和精密设备,应编制试运转方案或试运转操作规程。

5.1.4参加试运转的人员,应熟悉设备的构造、性能、设备技术文件,并应掌握操作规程及试运转操作。

5.1.5设备及周围环境应清扫干净,设备附近不得进行有粉尘的或噪音较大的作业。

5.2设备试运转应包括下列容和步骤:

5.2.1电气(仪器)操纵控制系统及仪表的调整试验。

5.2.2润滑、液压、气(汽)动、冷却和加热系统的检查和调整试验。

5.2.3机械和各系统联合调整试验。

5.2.4空负荷试运转,应在上述一〜三项调整试验合格后进行。

5.3电气及其操作控制系统调整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5.3.1按电气原理图和安装接线图进行,设备部接线和外部接线应正确无误。

5.3.2按电源的类型、等级和容量,检查或调试其断流容量、熔断器容量、过压、欠压、过流保护等,检查或调试容均应符合其规定值。

5.3.3按设备使用说明书有关电气系统调整方法和调试要求,用模拟操作检查其工艺动作、指示、讯号和联锁装置应正确、灵敏和可靠。

5.3.4经上述一〜三项检查或调整后,方可进行机械与各系统的联合调整试验。

5.3.5润滑系统调试应符合下列要求:

5.3.5.1系统清洗后,其清洁度经检查应符合规定。

5.3.5.2按润滑油(剂)性质及供给方式,对需要润滑的部位加注润滑剂;油(剂)性能、规格和数量均应符合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5.4机械和各系统联合调试应符合下列要求:

5.4.1设备及其润滑、液压、气(汽)动、冷却、加热和电气及控制等系统,均应单独调试检查并符合要求。

5.4.2联合调试应按要求进行;不宜用模拟方法代替。

5.4.3联合调试应由部件开始至组件、至单机、直至整机(成套设备),按说明书和生产操作程序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5.4.3.1各转动和移动部分,用手(或其他方式)盘动,应灵活,无卡滞现象。

5.4.3.2安全装置(安全联锁)、紧急停机和制动(大型关键设备无法进行此项试验者,可用模拟试验代替)、报警讯号等经试验均应正确、灵敏、可靠。

5.4.3.3各种手柄操作位置、按扭、控制显示和讯号等,应与实际动作及其运动方向相符;压力、温度、流量等仪表、仪器指示均应正确、灵敏、可靠。

5.4.3.4应按有关规定调整往复运动部件的行程、变速和限位;在整个行程上其运动应平稳,不应有振动、爬行和停滞现象;换向不得有不正常的声响。

5.4.3.5主运动和进给运动机构均应进行各级速度(低、中、高)的运转试验。

其启动、运转、停止和制动,在手控、半自动化控制和自动控制下,均应正确、可靠、无异常现象。

5.5设备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5.5.1应按5.4规定机械与各系统联合调试合格后,方可进行空负荷试运转。

5.5.2应按说明书规定的空负荷试验的工作规和操作程序,试验各运动机构的启动,其中对大功率机组,不得频繁启动,启动时间间隔应按有关规定执行;变速、换向、停机、制动和安全连锁等动作,均应正确、灵敏、可靠。

其中连续运转时间和断续运转时间无规定时,应按各类设备安装验收规的规定执行。

5.5.3空负荷试运转中,应进行下列各项检查,并应作实测记录:

5.5.3.1技术文件要求测量的轴承振动和轴的窜动不应超过规定。

5.5.3.2齿轮副,链条与链轮啮合应平稳,无不正常的噪声和磨损。

5.5.3.3传动皮带不应打滑,平皮带跑偏量不应超过规定。

5.5.3.4一般滑动轴承温升不应超过35°C,最髙温度不应超过70°C;滚动轴承温升不应超过4CTC,最髙温度不应超过8CTC;导轨温升不应超过15匸,最高温度不应超过10CTC。

5.5.3.5油箱油温最髙不得超过60°Co

5.5.3.6润滑、液压、气(汽)动等各辅助系统的工作应正常,无渗漏现象。

5.5.3.7各种仪表应工作正常。

5.5.3.8有必要和有条件时,可进行噪音测量,并应符合规定。

5.6空负荷试运转结束后,应立即作下列各项工作:

5.6.1切断电源和其他动力来源。

5.6.2进行必要的放气、排水或排污及必要的防锈涂油。

5.6.3对蓄能器和设备有余压的部分进行卸压。

5.6.4按各类设备安装规的规定,对设备几何精度进行必要的复查;各紧固部分进行复紧。

5.6.5设备空负荷(或负荷)试运转后,应对润滑剂的清洁度进行检查,清洗过滤器;需要时可更换新油(剂)。

5.6.6拆除调试中临时的装置;装好试运转中临时拆卸的部件或附属装置。

5.6.7清理现场及整理试运转的各项记录。

6工程验收

6.1安装工程竣工后,应按相关规和各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进行工程验收。

6.2X程验收时,应具备下列资料:

6.2.1竣工图或按实际完成情况注明修改部分的施工图;

6.2.2设计修改的有关文件;

6.2.3主要材料和用于重要部位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和检验记录或试验资料;

6.2.4重要焊接工作的焊接试验记录及检验记录;

6.2.5隐蔽工程记录;

6.2.6各重要工序的自检和交接记录;

6.2.7重要灌浆所用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强度试验记录;

6.2.8试运转记录;

6.2.9重大问题及其处理的文件;

6.2.10其他有关资料。

7、项目管理知识与动设备施工管理相结合的实践经验作为施工项目负责人必须明确自己的施工围及情况,再结合项目的具体条件对从项目管理的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控制与合同管理五个方面对大工程项目进行控,而在五个方面之中,安全管理又是重重之中。

7.1施工管理的安全控制:

严格遵循渤海石化工程公司(BHEC)的HSE承诺,遵守和服从建设单位的有关安全规章制度,认真做好施工前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正确、合理地评估风险的影响程度,制定严密的防措施,通过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地严格监控,最低限度地减少和降低事故和污染发生的频率和次数,保证全员的身体健康,具体安全措施如下:

7.1.1所有进入现场人员必须劳保着装,戴好安全帽,髙空作业系好安全带;

7.1.2设备基础处理时,戴好防护眼镜,防止崩伤眼睛并注意周围环境。

设备基础处理过程中、设备就位前和拆卸、安装施工过程中基础周围可敷设钢板支架或脚手架,行走时防止脚下绊倒、坠落,必要时拉警戒绳;

7.1.3施工用垫铁搬运时抓牢,避免砸伤或坠落发生意外;

7.1.4拆卸过程中,注意脚下残留润滑油,避免滑倒摔伤;

7.1.5安装机身地脚螺栓时,下方配合人员安装锚板时,要抓牢拿稳,防止掉落砸伤;

7.1.6施工现场尚未清理干净,行走时,注意脚下和人身安全;

7.1.7尽量避免交叉作业,在必须进行交叉作业时,注意上下层的坠落物,加强现场的HSE监督工作,严格按照“三不伤害”的原则施工;

7.1.8施工现场要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7.1.9设备就位、找正、找平过程中,基础上无法站立时,搭设脚手架,防止踩空坠落;需要在设备上站立工作时,抓牢物件,必要时系好安全带,小心滑倒摔伤;

7.1.10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持身体检查合格证办理高处安全作业票,方能上岗。

作业时,必须戴好安全带、安全帽,必要时作业处下方要设置安全网。

禁止上下抛掷工具或物件,并设专人监护。

7.1.11吊装区域拉设警戒带,闲杂人员不得随意出入;

7.1.12吊装设备时,起重指挥信号必须明确、上下人员协调一致;就位时,钳工、起重工密切配合;指挥人员,注意吊装物与周围环境,避免碰伤(坏)或坠落伤人;在起重吊装作业前对使用的索具要进行仔细检查。

吊车周围设置警示标志(如警戒带、警灯等),并设专人监护严格执行SYB-4112-80《起重工操作规程》和大型设备吊装作业指导书;

7.1.12吊装时,设备下、起重臂下面严禁施工、站人;无关人员远离吊车和设备,避免发生人身伤害;严格执行SYB—4112—80《起重工操作规程》;

7.1.13吊装安放垫铁过程中,手严禁放在设备下面,防止压伤和挤

伤;

7.1.14安装设备时,与专业的起重人员配合,防止砸伤或挤伤;

7.1.15安全、消防设施齐全,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和防火管理规定,坚决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章施工,现场安全标牌醒目;

7.1.16施工中使用的油品应统一存放,严格看管,制定防火措施,由防火负责人负责,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

7.1.17需要动火时,必须开具各种作业票据,避免发生危险和意外;

7.1.18动火时,认真查看现场情况,严格按照“三不动火”的有关规定执行;不得随意对二类压力容器或设备本体动火;

7.1.19动火完毕后,仔细检查动火部位是否存有火灾隐患;

7.1.20设备拆卸时,做好必要的标记和标识,拆卸下来的零配件、部件存放整齐、有序,并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滋和保安措施;

7.1.21设备、零配件在运输过程时,捆绑结实、牢固;运输时,慢速行驶,避免速度太快发生剧烈晃动甚至颠覆,使设备、零配件跌落、损坏造成损失;

7.1.22设备、材料进入现场,必须按规定摆放,做到成方成线,上盖下垫,标牌准确。

特殊材料和设备要采取防潮、防腐等措施;

7.1.23机动车辆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严格执行《车辆安全十大禁令》,办理进入装置许可证及占道票,戴好防火帽,才能进入现场;

7.1.24临时用电设施或照明应符合电器安全技术和安全要求;

7.1.25夜间施工时,必须有足够的照明;

7.1.26施工过程中需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作业,应严格遵守《手持式电动工具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必须选择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15毫安、动作时间小于0.1秒的漏电保护器。

不许用两个线头直接插在插座孔使用;

7.1.27现场临建工具棚、休息室等按施工总平面摆放,做到整齐干净。

施工中使用的水、电、汽、风等临时设施要整齐安全;

7.1.28小型机具要妥善保管,摆放整齐,建立严格的发放、回收、维护制度;

7.1.29班前、班中严禁喝酒,工作时间必须集中思想,不准打闹、不准乱串;

7.2施工进度控制

施工进度是施工组织的又一个重要方面,怎样合理安排工期,按时将工程交给建设单位,体现了施工项目负责人的智慧。

7.2.1项目开始之前确定详尽的施工网络计划,并将工作分解,确定施工步骤,合理安排工序,找到所有工序中的关键工序,关键工序的进度安排必须充分考虑。

7.2.2仔细考察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做到所有施工人员进场即可施工,否则不进场,因为建设单位给我们留的施工时间一般都是有限的,基本上是从施工人员、设备进场开始。

7.2.3进入施工状态后,各个工序的进度情况必须时时与计划进行比较,若与进度计划比较,无论靠前还是靠后都要认真分析原因,好的反方面在下次施工中借鉴,不好的方面及时解决,不要影响施工进度。

7.2.4充分利用工序之间的停顿时间合理安排工作,例如往复式压缩机的安装,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