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三项措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18161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工程三项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电力工程三项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电力工程三项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电力工程三项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电力工程三项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电力工程三项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电力工程三项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电力工程三项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电力工程三项措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电力工程三项措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电力工程三项措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电力工程三项措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电力工程三项措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力工程三项措施.docx

《电力工程三项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工程三项措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力工程三项措施.docx

电力工程三项措施

XXXXX有限公司

10KV变配电工程

Xxxx安装公司

编制依据

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主要依据是:

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国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4.《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96

5.DL5009.2-199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电缆线路部分)

6.GB/TI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7.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电发【2000】589

号)

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7-90)

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

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1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1-192)

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90)

1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

14.《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工程质量检验评价标准》(GB50150-91)

15.《工程测量规范》

16.其他相关的规程、规范

一、组织措施

为使该工程能顺利完成,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实现创优质工程的目标,专门组建本工程组织机构,下设现场管理、安全技术、质量检验、材料管理等负责人,对工程施工进行统一指挥,并对施工质量、安全、进度等进行全面控制,以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和效益指标。

1、施工组织结构:

本工程实行项目管理,成立以施工总负责人为主,以后勤保障、安全质量、工程技术、工程施工、材料供应为组成部分的领导小组、对工程施工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与管理。

组织结构网络见图一。

图一:

组织结构图

2、施工组织结构、管理职责与权限

(一)施工组织

本工程由山东国能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施工,施工管理人员及主要工作职责如下:

1、施工总负责人:

XXX

对本工程的施工安全、质量、工期及人员组织、调配、协调等负全面

责任

2、技术总负责人:

XXX

对本工程的技术、安全、质量等全面负责。

3、施工安全负责人:

XXX

对本工程的施工安全及安全措施的监督实施负责。

4、后勤、材料负责人:

XXX

对本工程的车辆、机械、绞磨使用维护,施工器材运输供应和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负责。

5、现场施工负责人:

XXX

对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质量、进度和协调工作负责。

6、现场技术负责人:

XXX

对工程施工现场的技术工作、质量管理工作负责。

二、技术及质量措施

第一节:

施工准备

1、施工图纸审查

1.1为了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减少返工及差错,必须对施工图纸进行仔细的审查。

审查的主要内容为:

施工图纸是否齐全,施工图与相关联的施工图是否一致。

1.2施工材料表与施工图纸及实际使用量是否一致。

设计的变压器等设备及电缆的型号、规格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2、技术准备

2.1进行电缆线路沿线调查,重点是障碍物的情况调查。

2.2编写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措施。

进行培训和技术交底。

2.3对变压器、配电柜及电缆的质量进行复验

3、材料准备

3.1施工前必须做好材料准备工作,其内容包括:

编制施工的装置性材料和消耗性材料计划。

根据施工材料表,核对已到货数量并检查质量。

如果缺少,应与供方落实交货日期后再开始施工。

3.2所有材料必须有出厂产品合格证明书,对到货材料应对型号、规格、数量与设计图纸和材料表是否相符。

3.3对到货的设备及电缆等进行外观检查,是否与设计规定相符,外观质量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4、机具准备

4.1根据确定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方案,编写工程的机具清册,按机具清册清点现有机具和补充机具,确保机具数量满足施工需要。

4.2施工机具应按要求进行检修、保养和实验,以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4.3常用的起重工具,如钢丝绳、起重滑车、手扳葫芦等应进行外观检查、变形、裂纹、磨损及锈蚀严重者不得使用。

4.4电气绝缘工具,如验电器、绝缘棒、绝缘绳、绝缘手套、绝缘靴等必须定期试验、无实验合格证者严禁使用。

第二节:

保证安全施工的技术措施

1、设备安装1.1设备基础制作安装1.1.1基础的制作应严格按设计院图纸的安装尺寸下料,型钢在制作前应平直和除锈,制作完毕后应进行防腐处理,同时进行垫铁下料。

1.1.2基础安装前,应先清理预埋件,核对预埋件的标高、位置及电缆孔洞的位置,无误后方可进行基础安装。

1.1.3基础安装应在地面进行二次抹面前进行,对固定式盘的基础要求与地面标高高出10-20mm,对小车式盘柜的基础要求与地面平齐。

1.1.4安装时以竣工后地面的标高为准,用水平仪找平,不平的地方用不同厚度的垫铁进行调整、垫牢,最后用电焊加固。

基础焊完后进行接地线安装,基础应至少有两点接地,接地线应焊牢。

1.1.5基础槽钢的安装标准:

(1)允许不直度:

每米w1mm全长w5mm

(2)允许水平度:

每米w1mm全长w5mm

(3)中心线误差:

士5mm

1.2搬运与开箱就位

1.2.1设备到现场后,为避免设备损坏,应尽量减少搬运次数。

1.2.2设备到现场后,有技术员按安装位置、屏的型号根据图纸作好标记,以便运输,到达起吊地后,用吊车卸车,一切操作应缓慢平稳。

1.2.3设备开箱应在安装地点附近开箱,并应有建设单位、后勤、材料负责人、厂家人员在场,开箱后核对设备型号及数量并做好记录。

同时检查技术资料及合格证件应齐全完整、设备外表工艺无损伤、附件齐全。

对于明显的设备缺陷,应及时填写设备缺陷单并经现场各方人员签字认可。

1.3设备柜体就位找正及调整1.3.1根据设计的施工图确定每块设备的安装位置并按顺序就位。

132设备柜体就位后,用磁力线坠吸附在盘面上,在线坠稳定后,测量盘面上下端到垂线的距离,不一致时用垫铁加以调整,水平面拉白线绳进行观察、调整,调整好后进行固定。

134根据施工图纸选择固定方式:

螺接或焊接;在采用焊接方式时,

可在底部四角进行焊接,焊缝长度20-40mm,焊接后采用防腐措施;

柜体之间采用螺接时,螺栓的露扣长度为2-3扣。

135盘、柜及盘、柜内设备与各构件间连接应牢固。

主控制盘、继电保护盘和自动装置盘等不宜与基础型钢焊死。

136成套柜、抽屉式配电柜、手车柜的安装应符合国家标准规范中的有关规定的要求。

1.4二次回路接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1.4.1按图施工,接线正确。

1.4.2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宜为1根,不得超过2根。

对于插接式端子,不同截面的两根导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对于螺栓连接端子,当接两根导线时,中间应加平垫片。

1.4.3二次回路接地应设专用螺栓。

1.4.4引入盘、柜内的电缆及其芯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1.4.5引入盘、柜内的电缆应排列整齐,编号清晰,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固,不得使所接的端子排受到机械应力。

1.4.6铠装电缆在进入盘、柜后,应将钢带切断,切断处的端部应扎

紧,并应将钢带接地。

147强、弱电回路不应使用同一根电缆,并应分别成束分开排列

2、电缆线路的施工

2.1电缆线路的施工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

2.2电缆的敷设

2.2.1电缆敷设可用人力拉引或机械牵引。

采用机械牵引可用电动绞磨或托撬(旱船法)。

电缆敷设时,应注意电缆弯曲半径应符合规范要求。

2.2.2电力电缆在终端头与接头附近宜留有备用长度。

2.2.3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

电缆上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

2.2.4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加以固定,并及时装设标志牌。

2.2.5电缆进入电缆竖井、建筑物、盘(柜)以及穿入管子时,出入口应封闭,管口应密封。

2.3电缆终端和接头的制作

2.3.1电缆终端和接头的制作,应由经过培训的熟悉工艺的人员进行。

2.3.2电缆终端与电气装置的连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2.3.3塑料绝缘电缆在制作终端头和接头时,应彻底清除半导电屏蔽

2.4接地装置的施工241接地装置的安装应按以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2.4.2接地装置的安装应配合建筑工程的施工,隐蔽部分必须在覆盖前会同有关单位做好中间检查及验收记录。

2.5接地装置的敷设

2.5.1按地体顶面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角钢及钢管接地体应垂直配置。

除接地外,接地体引出线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装置焊接部位应作防腐处理。

2.5.2每个电气装置的接地应一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连接,不得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电气装置。

2.5.3名副接地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应便于检查。

敷设位置不应妨碍设备的拆卸与检修。

b接地线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离地面距离宜为250~300mm接

地线与建筑物墙壁间的间隙为10~15mm.

2.5.4接地体的连接

2.5.4.1接地体(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必须牢固无虚焊。

接至电气设备上的接地线,应采用镀锌螺栓连接;有色金属接地线不能采用焊接时,卡采用螺栓连接。

2.5.4.2接地体(线)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其搭接长度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a扁钢为其宽度的2倍(且至少3个棱边焊接)。

b圆钢为其直径的6倍。

c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

2.6铺砂盖砖:

261电缆敷设完毕、应请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质检员共同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2.6.2隐蔽工程验收合格,电缆上下分别铺盖100mm沙子或细土,然后用砖或电缆盖板将电缆盖好,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5cm。

使用电缆盖板时,盖板应指向受电方向。

2.6.3回填土。

回填土前,再做一次隐蔽工作检验,合格后,应及时回填土并进行夯实。

2.6.4埋标桩:

电缆在拐弯、接头、交叉、进出建筑物等地段应设有明显方位标桩。

直线段应适当加设标桩。

标桩露出地面以15cm为宜。

2.6.5电缆进入电缆沟、竖井、建筑物以及穿入管子时,出入口应封闭,管口应密封。

2.7挂标志牌

2.7.1标志牌规格应一致,并有防腐性能,挂装应牢固。

2.7.2标志牌上应注明电缆编号、规格、型号及电压等级。

2.7.3直埋电缆进出电缆井及电缆终端头、电缆中间接头处端应挂标

志牌。

2.7.4敷设电缆在其首端、末端,分支处应挂标志牌。

三、一般安全措施

1、工程施工严格执行: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电业安全生产方针。

本工程成立以安装公司经理为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监督、检查、落

实安全措施的实施情况

安全管理结构网络图

安全保证控制系统图

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生

 

产考核制度。

3、加强职工安全生产意识教育和安全工作规程的学习,全面掌握《电力建设安全工程规程》、《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所有施工人员要经过安全规程考试合格,特殊工种要持证上岗。

登高作业人员应经体检合格。

施工人员应经安全规程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临时佣工

4、外包工也必须通过安全知识培训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

工程分包商必须通过供电公司安监部安全资质的审查,资质审查通过后方可分包任务。

第一节:

安全施工的一般要求

1、重要临时设施、重要施工工序(设备安装、敷设电缆等)、特殊工序、多工种立体交叉作业等必须编制单独的施工安全措施,安全措施经专职安全员审查批准后执行。

2、建立健全工程机具管理制度,设立设备台账,明确设备专责人。

施工工器具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场,检验后的工器具应附有许用荷载标志,施工中不得超期、超负荷使用。

使用前必须进行外观检查,不合格者严禁使用,并不得以小代大。

3、强化工地安全建设,消除装置性违章。

施工人员要树立安全至上的思想,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杜绝习惯性违章和作业性违章。

工程管理人员杜绝指挥性违章。

各职能部门人员要认真履行本工作职能,坚决查处各种违章现象,把违章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努力建设无违章工地。

4、施工现场周围应设置安全围栏和警告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施

工场地。

夜间易造成行人危险的场地应设置警示灯或照明灯。

施工现场用电应使用电源箱,配置漏电保安器。

刀闸保险丝匹配,严禁使用其他导体作为保险丝。

导线绝缘良好,设备接地良好。

5、加强工程交通、工地运输的安全管理,强化司机安全行车思想。

禁止病车及手续不全的车辆上路。

外雇车辆应签订用车合同,明确安全责任。

6、施工前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向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已交底

的措施未经技术负责人同意不得擅自变更。

7、施工人员严禁违章作业,不得影响他人安全作业,有权限制他人违章作业。

8施工人员严禁酒后作业。

9、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

10、施工人员应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第二节:

施工机械、工器具的安全规定

1、一般规定

1.1机具由了解其性能并熟悉使用知识的人员操作,机具应按出厂说

明书和铭牌的规定使用。

机具应由专人维护,定期试验。

1.2机具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严禁使用变形、破损、故障等不合格的机具。

1.3机具的各种监测仪表,以及制动器(刹车)、限制器、安全阀、闭锁机构等安全装置必须齐全、完好。

1.4机具在运行中不得进行检修或调整。

检修、调整或工作中断时,

应将其电源断开。

2、在机械动力未完全停稳时不得换挡或改变转动方向。

3、工器具

3.1采购的钢丝绳应具有符合国家标准和产品检验合格证。

插接的环绳或绳套,其插接长度应不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5倍,且不得小于

30cm,断股和锈蚀严重者不得使用。

3.2棕绳作为辅助绳索使用,其允许拉力不得大于098kN/mm2

(100kgf/cm2),用于捆绑或在潮湿状态下使用时应按允许拉力减半

计算。

霉烂、腐蚀、或断股者不得使用。

3.3滑车的吊钩或吊环变形、轮缘破损或严重磨损、轴承磨损以及滑轮转动不灵者不得使用。

3.4在受力方向变化较大的场合或在高处作业时应采用吊环式滑车,如采用吊钩式滑车,必须对吊钩采取封口保险措施。

使用开门式滑车必须将门扣锁好。

4、链条葫芦的使用应遵守下列规定:

4.1使用前应检查吊钩、链条、转动装置及刹车装置。

刹车片严禁沾

染油脂。

4.2吊钩、链轮或倒卡变形,以及链条磨损达直径的15%者严禁使用。

4.3起重链不得打扭,并不得拆成单股使用,使用中如发生卡链,应将受力部位封固后方可进行检修。

4.4手拉链或扳手的拉动方向应与链轮槽方向一致,不得斜拉硬扳,

操作人员不得站在葫芦的正下方。

4.5不得超负荷使用,不得增人强拉。

4.6带负荷停留较长时间时,应将手拉链或扳手绑扎在起重链上,并采取保险措施

四、监督措施

1、本工程的施工程序复杂,施工总负责人、技术总负责人、安全总负责人和施工队长一定要加强监督,检查安全工作的安排和落实情况,对不按安全要求和不能保证安全的措施提出改正意见并令其返工。

2、工程技术负责人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编写出各分部工程的安全和监督措施交给施工队施行。

安全员要随时检查施工队所做的安全措施是否完备和有操作性,及时纠正违章作业。

保证本工程“零违章、零事故”,不发生任何事故。

3、工程技术负责人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编写出工程的操作步骤、各关键工序的施工方法,制定事故预测方案,在施工期间到位监督和指导施工,及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难题。

4、施工队长要全面了解范围内的工程概况和工程量,合理安排施工

人员和工器具。

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按施工步骤逐项检查工作内容。

5、施工人员要熟悉自己工作范围内的安全内容,按要求做好安全措施,在施工中密切配合、相互监督、相互提醒、服从指挥,积极完成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