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整理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21900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7.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牧草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牧草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牧草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牧草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牧草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牧草整理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牧草整理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牧草整理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牧草整理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牧草整理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牧草整理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牧草整理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牧草整理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牧草整理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牧草整理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牧草整理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牧草整理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牧草整理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牧草整理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牧草整理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牧草整理版.docx

《牧草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牧草整理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牧草整理版.docx

牧草整理版

1.饲草是发展畜牧业生产的重要植物资源,是饲料作物和牧草的统称。

2.饲料作物一般指的是人们有意识栽培作为家畜饲用的各种作物,如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南瓜、燕麦、豌豆、饲用瓜类、饲料甜菜和胡萝卜等。

 

3.蛋白质饲料:

是指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丰富(超过20%)的一些饲料。

如豆科种子,含蛋白质在22%以上,油饼类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

4.精饲料:

富含能量,体积小,消化能在10878.4kJ/kg以上,称为精饲料。

常见的有大米、玉米、小麦、米糠、麸皮等。

精饲料能够满足畜禽对能量的需要,但蛋白质含量低,一般不超过10%,含钙少,维生素不全面,一般缺少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

精饲料单纯作日粮,常引起畜禽生长发育不良,甚至引起疾病。

 

5.简述各种饲料的优缺点?

饲料作物种类繁多,按其来源、营养特性和含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精饲料:

富含能量,体积小,消化能在10878.4kJ/kg以上,称为精饲料。

常见的有大米、玉米、小麦、米糠、麸皮等。

精饲料能够满足畜禽对能量的需要,但蛋白质含量低,一般不超过10%,含钙少,维生素不全面,一般缺少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

精饲料单纯作日粮,常引起畜禽生长发育不良,甚至引起疾病。

(2)粗饲料:

体积大、含粗纤维18%以上、营养价值较低的饲料,称为粗饲料。

粗饲料是反刍动物的主要饲料来源。

常见的粗饲料有干草、收获籽实后的农作物茎叶、秸秆与秕壳等。

粗饲料数量多,分布广,营养价值低。

(3)青绿饲料:

凡植物在开花之前的茎叶部分,可供家畜放牧采食或青割舍饲的饲料均为青绿饲料。

青绿饲料属植物性饲料,主要包括野生青草、蔬菜类饲料、作物茎叶、幼嫩枝叶及水生植物等。

青绿饲料的特点是含有丰富的各种营养物质,幼嫩多汁,适口性好,消化率高。

但青绿饲料含水量高,一般为70%~95%,不易贮存,易霉烂变质。

(4)蛋白质饲料:

是指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丰富(超过20%)的一些饲料。

如豆科种子,含蛋白质在22%以上,油饼类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

蛋白质饲料用于生长、泌乳、产蛋的畜禽,极为理想。

6.简述牧草栽培种与野生种在适应性和外部性状方面存在如下差异:

1.株体及各器官变大整个株型变高变粗,尤其在叶子大小和数量及分枝数量和枝条长度上更显著,这对于提高牧草产量和质量非常重要。

一般在花器上也有变化,主要在生殖枝数目、穗长、穗粒数、结实率和籽粒大小等产籽性能上有所提高。

2.可利用部分营养成分的含量变大牧草主要体现在茎叶中蛋白质含量及其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均有所提高,维生素、胡萝卜素及钙、磷含量也有所提高。

3.生育期和成熟期变得整齐集中野生种发育缓慢,成熟期极不一致,而栽培种经人为有意识地选择,已使成熟期变得相对集中以便于采收生产。

4.种子休眠性减弱或缩短野生种的种子休眠性一般很强,种子寿命达数10年,甚至上百年,上千年,以便于繁衍其种类。

而栽培种因生产的需要,要求种子发芽快而整齐,因此在驯化选育过程中,人为地缩短了休眠期或破除了休眠性。

5.防护功能减退野生种的机械保护组织特别发达,一般株体具有纤毛或乳汁,种子具有长芒或表面为皱褶,这些性状有利于繁衍后代和适应苛刻的生存条件。

而栽培种因生存条件的改善,这些性状因长期不用而逐渐自行废退。

6.自行传播繁衍的功能退化野生种为便于传播扩散,各自有其固有的传播方式,野生麦类成熟时穗轴断裂,分裂成一个个带芒的小穗而随风传播;野生豆类成熟时荚果爆裂,弹出的种子随风飘移。

所有这些共同的特点就是落粒性强,种子小,易飘动。

反过来看,这些特点不利于草籽采收和生产。

为此,在驯化选育时有意识除去这些不良性状,使自行传播繁衍功能逐渐退化。

7.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范围变窄野生种为繁衍其种的延续,经长期的自然选择有比较宽的适应区域。

但栽培种自引人引种地后,经长期的自然和人为选择仅具有当地环境特性的适应性,因而在综合抗逆性上远不如野生种。

7.简述牧草的四个起源中心?

1.欧洲(不包括地中海气候带)中心起源于该中心的牧草有一年生黑麦草和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和红三叶、紫花苜蓿、草木樨、鸡脚草、高羊茅、猫尾草、黑麦、燕麦、羽扇豆、百脉根、红豆草,以及无芒雀麦、鸭茅、冰草、狗牙根、苕子等。

虽然这些牧草中有部分或大部分并不是真正的欧洲当地种,但由于早在新石器时代(距今6000~7000年前)就已散布在欧洲,故有充分的时间可以驯化,使其能够适应温带夏雨的气候环境。

2.地中海盆地和近东(冬霜地带)中心该地区冬季温暖多雨,夏季气候干燥,石灰和钙质土壤分布广泛,是地三叶、埃及三叶、波斯三叶、绛三叶、蜗牛苜蓿、刺荚苜蓿、羽扇豆和野豌豆等一年生豆科牧草及紫花苜蓿、草木樨、红豆草、白三叶、冰草、无芒雀麦、狗牙根、鸡脚草等多年生牧草的起源中心。

3.非洲萨王纳(热带干草原)中心这是大黍、象草、珍珠粟、俯仰马唐、盖氏虎尾草、狗牙根、狗尾草、纤毛蒺藜草、臂形草等热带禾本科牧草的起源中心。

另外,像罗顿豆、扁豆、威蒂大豆、肯尼亚三叶草、有爪豇豆等豆科牧草极耐铝和其他金属,在污染区有很大利用潜力。

4.热带美洲中心该地区豆科牧草占绝对优势,柱花草属、矩瓣豆属、大翼豆属、山蚂蝗属、毛蔓豆属、合欢草属、合萌属、银合欢属、落花生属和菜豆属等属的种类资源非常丰富,因而是热带豆科牧草的起源中心。

此外,巴哈雀麦、毛花雀麦和扁穗雀麦等禾本科牧草也有分布。

8.简述以传统草本和灌木为主的世界草地类型?

本节重点讲解以传统草本和灌木为主的草地类型(任继周,2004)。

1.温带草地

在北半球温带,天然草原几乎是连续分布在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连接介于森林地带与荒漠地带之间的辽阔平原、高原和台地上,构成一个完整的欧亚—北美环球草原带。

在南半球温带地区,南美洲的南部和非洲,草地也占有一定面积。

温带草地是温带主要的天然植被类型之一,分布在南北纬20°~55°之间,在各大洲以不同的名称绵延数千里,其中最主要的有欧亚大陆的斯太普(Steppe)、北美洲的普列利(Prairie)、南美洲的潘帕斯(Pampas)和非洲的维尔德(Veld)。

欧亚草原,统称为斯太普(Steppe),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天然草原。

自欧洲多瑙河下游起,呈连续带状往东延伸,经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哈萨克丘陵、蒙古高原,直达中国东北松辽平原,东西绵延110个经度,构成世界上最宽广的欧亚草原区。

根据区系地理成分和生态环境的差异,欧洲部分也称普斯塔(Puszta)。

草原植被主要以旱生禾本科植物为主,主要是针茅属、狐茅属、冰草属、雀麦属、披碱草属、赖草属和菊科、藜科的种,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灌木和半灌木。

北美草原,统称普列利(Prairie),分布在北纬30°~60°和西经89°~107°,是世界是面积最大的禾草草地,它从加拿大南部起,纵贯美国中西部,直到墨西哥中部与牧豆树(Prosopis)萨王纳相接,东起伊利诺斯西部和俄克拉荷马州落叶林西缘,西至落基山脉。

土壤深厚而肥沃,是世界上草原经营现代化、生产效率最高的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之一。

普列利主要的植被成分为针茅属、冰草属、须芒草属等。

南美草原,统称潘帕斯(Pampas),分布在南纬29°~39°之间,主要分布在亚马逊河以南,从大西洋海岸到安第斯山脉的广大地区。

潘帕斯的优势植物为早熟禾、针茅、孔颖草、三芒草属、臭草属、须芒草属、雀稗等。

大型丛生禾草,如针茅属及臭草属占有较大比重。

特征种潘帕斯草,高3m,叶片长达1.8m,巨大的白穗长达60cm,成大丛生长。

丛生小乔木呈小岛状分布于大草原,为其特征景观。

潘帕斯土层深厚,牧草丰美,为传统的印第安牧牛人养牛基地。

维尔德(Veld)或称南非草原。

Veld源自荷兰语,意指各种类型的南非开阔地带。

Veld主要分布在南非高原的东部与南部地区,大致从林波波河以南到南部的海岸地带,这里自然地理上的特色主要是高原的高度较大,从而形成了较为温和与夏季多雨的温带草原气候,因而是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古陆。

2.热带草地

热带草地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无霜,年平均气温在22℃以上,日照10~14h。

在赤道两侧,即南北纬0°~10°之间,由于有恒定的高温、低压、上升的气流和丰富的降水,植被类型为赤道雨林(热带雨林)。

赤道雨林两侧尽管为全年高温,但冬季温度仍较低,最冷月的平均温度也可降低至18℃。

夏季是低压,具有大量的降水,为湿季;冬季是高压,降水量显著减少,为干季。

根据降水、气流和湿度,热带可以分为不同的生态气候带,其中包括萨王纳(Savannah)草地,热带次生草地和卡帕拉(Chaparral)草地,每一类草地都表现为特定的草地生态系统。

萨王纳(Savannah)汉译为热带稀树草原,大致均匀散布高大乔木、灌木和小树的同类热带草地。

萨王纳广泛分布于拉丁美洲、中部非洲(特别是东非)、澳大利亚北部、印度、东南亚和中国海南省的热带和部分亚热带地区。

年降水量500~1500mm,每年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的交替。

植物以阳性、高温、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而稀疏地散布有耐旱、矮生的乔木植物。

热带次生草地是指热带森林被消除以后所形成的次生草地。

其中一部分已经变为永久性农田或人工草地。

部分草地因坡度太大或石块过多、土层过薄,而不宜建立农田和半人工草地。

在游耕、游牧的农业体系下,防止了树林的滋生,保存了草地景观。

这类草地牧草成分复杂,禾草大多植株高大,易于粗老,不易充分利用。

卡帕拉(Chaprral)是指栎属占优势的北美夏旱常绿硬叶灌丛,这一类型的灌丛草地典型地分布在墨西哥和美国西南部。

卡帕拉年降水量为200~700mm,每年有一个明显的旱季。

常绿硬叶灌木含有较多芳香油,在该地区旱季雷电引起的火灾非常频繁。

3.寒带和高山草地

寒带和高山是地球上生境最严酷的地区之一。

寒带的地带性植被称为冻原;与寒带气候相似的高山带除了有高山冻原之外,还有其他一些类型的植被。

冻原位于北方森林带与极地之间,寒带和高山带的年平均温度低于0℃,最热月的平均温度不超过10℃,生长季为2~4个月,降水量较少。

冻原(Tundra)是由耐寒的北极—高山成分和北温带成分为主的藓类、地衣、小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构成的低矮植被,藓类和地衣较发达为其群落组成的显著特点。

高山草地在世界各大洲的高大山系都有分布,我国的青藏高原为世界上最大的高山草地,欧洲阿尔卑斯山(Alps)的高山草地,由于人们早期的研究成果和其独特的高山草地畜牧业而著称于世。

高山带共同的生态条件特点是寒冷、昼夜温差大、强风、辐射强烈、空气稀薄、O2与CO2含量少,首次降雪时间和冬季有无雪被,对于植物的生长与植被类型的存在和分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荒漠草地

荒漠由超旱生植物构成群落,作为一种自然地理景观,它的特点是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极端干旱,强烈的大陆性气候,土壤粗瘠或盐碱化,多风沙,植被稀疏甚或无植被,但是荒漠最本质的特点是干旱—物理干旱或生理干旱。

荒漠在地球上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0°~40°之间的地区,以及沿岸有冷洋经过的大陆西岸,其主要原因是这里的空气以下沉运动占优势,降水量特别贫乏。

例如,在非洲大陆的西南部有纳米布荒漠,再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起,经阿拉伯荒漠、伊朗—吐兰荒漠、哈萨克—准葛尔荒漠、塔里木荒漠、柴达木荒漠、阿拉善—额济纳荒漠,一直到蒙古荒漠;在印度分布有塔尔荒漠,巴基斯坦分布有信德荒漠;澳大利亚西部大部分为荒漠,在新大陆的北美洲,荒漠分布于美国西部和墨西哥西部;在南美洲,荒漠分布于秘鲁和智利北部的安第斯山以西的滨海地区。

9.论述中国草地类型与分布规律。

1.中国草地的水平分布规律性

1.中国东半部森林区,生长着各类森林,森林遭受自然或人为因素破坏后,在热带、亚热带形成次生的热性灌草丛或热性草丛,在暖温带形成暖性灌草丛或暖性草丛类草地,在中温带和寒温带形成山地草甸。

平原区草地分布呈纬向地带性规律。

2.中国西北部,草地分布与水分状况的地带性变化相一致,基本沿东北一西南走向的数条年均等雨线,自东北向西南呈倾斜的经向地带性分布。

①年均等雨线350~500mm(南段350~450mm之间)为温性草甸草原类草地。

②年均等雨线250~350mm(南段350~450mm之间)为温性草原类草地。

③年均等雨线200~250mm(南段200~350mm)为温性荒漠草原类草地。

④年均等雨线180~200mm(南段150~200mm之间)为草原化荒漠类草地。

⑤年均等雨线<100~150mm以西进入辽阔的温性典型荒漠类草地地带。

中国荒漠地带,大致从北疆准噶盆地木垒至青海一线为界,其西为中亚荒漠,其东包括南疆、东疆、甘肃、青海柴达木盆地、内蒙古西部为亚洲中部荒漠。

二者在气候与植物区系成分上均有明显差别。

亚洲中部荒漠气候更加干旱,草群更为稀疏。

3.青藏高原草地的水平分布规律,体现特殊的高原地带性分布特点。

整个高原面以高寒和强大陆性气候为主,水分状况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草地类型的分布则相应呈现出由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递变的趋势。

2.草地垂直分布的规律性

1.草地垂直带与草地纬度带的相似性

在北半球任何一个地方的山地,如果达到一定高度,且垂直带谱完整,则从山麓到山顶草地垂直分布的垂直带谱与山地所在地到北极的草地水平地带分布相近似,但并不完全相等,也不完全相同。

产生这种相似状况的主导因素是由于随山地高度的增加和随着纬度的增加,其热量变化(由高到低)的一致性。

2.任何山地的草地垂直带的基带与其所在的水平带草地类型相同或相近

如内蒙古中部的大青山草地山地垂直分布的基带与其所在的水平地带性类型相同,都是温性草原类草地。

又如亚热带地区山地垂直带谱中基带与水平地带的类型相似,常常为常绿阔叶林破坏后形成的次生热性灌草丛类草地。

3.同一水平地带的山地草地垂直带谱随山体的特征不同而有区别

新疆天山北坡山体比准噶尔西部山地高大而干旱,其垂直带谱组成更丰富;相同类型草地分布的宽度也比准噶尔西部山地宽。

4.距海洋远近不同的草地,其湿润度和相适应的植物种不同

距海洋愈近愈湿润,距海洋愈远愈干燥,相同海拔高度的草地类型,亦由湿润草地向干旱草地过渡。

如从东北到内蒙古西部,其山地草地垂直带的基带由草甸到草原再到荒漠更替出现。

同样,海拔较高的青藏高原,从东南向西北,草地类型由高寒草甸、高寒草原更替到高寒荒漠。

而距海洋远近相同且相似的山地,草地的垂直带谱也相似,其中牧草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如四川凉山州的布拖、乐山的眉山、雅安的宝兴、阿坝州的理县等山地,距海洋远近和山体基本相似,这些山地的鸭茅多分布在海拔1500~2800m之间,羊茅大体在2800~3000m开始分布。

5.在同一纬度热量带内,山地垂直带在经度方向上也有差异

总规律是由东向西,垂直带谱随干旱程度加重而使旱生性、高寒性草地类型比重加大。

东北山地草地以草甸草原为主,内蒙古阴山山地以草原、荒漠草原为主。

而在新疆天山北坡以北,由于大气环流影响,存在由西向东愈干旱的特殊性,阿尔泰山则以山地荒漠草原、山地草原、山地草甸和高寒草甸相结合,草甸草原极为次要。

6.处于垂直带上不同海拔高度的草地,其产量和营养物质含量也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以亚热带西部山地为例:

基带热性草丛每公顷产干草2463kg;向上,暖性灌草丛1767kg;向上,山地草甸1468kg;再向上,高寒草甸882kg。

牧草的粗蛋白质含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加,粗纤维素的含量则随海拔升高而下降。

根据云南省草地资源调查资料,粗蛋白质含量,在低海拔地区热性灌草丛平均为7.12%,向上,山地草甸为7.57%;而粗纤维素分别为32.99%和28.60%。

3.非地带性草地的分布规律

所谓非地带性草地是指地带性草地分布区域内出现的隐域性草地,它不是适应地带性气候的产物,也不随地带性气候呈相应的地带分布,是适应在地带性的气候条件下,由于地质构造、地形、土壤基质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形成不同于地带内的水、热和土壤矿物营养状况而发生、分布的草地,并具有相当的连片面积,镶嵌于地带内的非地带性类型。

但它们的的分布也有一定规律,概言之,不同隐域性草地的分布主要随土壤水、盐变化而相应地分布,同时在植物区系成分上,常常反映出所在地带的烙印。

在干旱地区,由于土壤水分变化的巨大作用,隐域性草地分布更为普遍。

属于隐域性草地的主要有两类,即低地草甸类草地和沼泽类草地。

10.跟蘖:

有一类植物主根较短,一般在5~30cm之间,由主根生出水平根,在水平根上形成更新芽,更新芽生长发育后伸出地面形成新的枝条,这种类型的根称为根蘖型

11.试述禾本科牧草的几种、分枝类型?

1.密丛型草类

密丛型草类的分蘖节位于地表面或地表附近。

节间非常短,由分蘖节上生长出的枝条彼此紧贴,几乎垂直于地面生长,因而形成了紧密的株丛(图2-26)。

株丛的直径随年龄而增加,成年株丛中心在衰老的同时,往往发生死亡,只有株丛外围才保持有活力的枝条,因而往往形成“秃顶”的株丛。

这类株丛能在通气性不良或完全厌气的土壤上正常生长发育。

这是由于其分蘖节在地表之上,枯死的有机质包围在分蘖节的附近,保持水分,既可供给枝条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又便于分蘖节处通气,还可防御低温的影响。

这类草生长缓慢,产草量不高,但耐牧性极强,生长年限较长时可形成高大的株丛。

属于此类植物的主要有芨芨草、马蔺、羊茅以及针茅属的各种针茅。

2.疏丛型草类

疏丛型草类的分蘖节位于地表下1~5cm深处,枝条从分蘖节上以锐角的形式伸出地面,形成不甚紧密的株丛(图2-27),如多年生黑麦草、苇状羊茅、象草、鸭茅等。

这类草丛与丛之间缺少联系,因此,虽能形成草皮,但不结实,极易破碎。

在放牧过重时,丛间下凹形成很多小土丘,对草地和家畜有害,所以放牧时不宜过重,水分过多时不宜放牧。

疏丛型草类的分蘖,一般从株体的边缘部分开始,老的株丛中央部分常积累有大量的枯死残余物,这些残余物不仅直接影响草丛的生长,同时也降低牧草的产量。

在管理上应该用耙把草丛中央积累过多的残余物耙出,并施以有机肥料、草木灰或松土覆盖、火烧等,以刺激植物的生长。

这类草对土壤通气性的要求较根茎型低,在通透性好的黏壤土、腐殖质的土壤上生长发育最好。

3.匍匐茎型饲草

这类植物的分蘖节生长发育后形成匍匐于地面的匍匐枝,匍匐枝的节间较直立枝长,节上可生叶、芽和不定根,与整体分离后能长成新的株体独立生活,匍匐茎的繁殖能力强,在地面上纵横交错形成致密的草层。

故适宜于进行营养繁殖(图2-28)。

此类草多分布于气候湿润地区,在利用方面由于茎匍匐地面生长,产草量低,又不易刈割和调制干草,但耐践踏性强,适于放牧利用。

优质饲草中匍匐型饲草有白三叶、狗牙根、马唐等。

4.根茎型饲草

此类禾本科饲草分蘖从地下分蘖节发生,位于地表以下5~20cm处,水平方向生长,为地下横走茎,称为根茎。

根茎型饲草的根茎由若干节和节间组成,节上常见小而退化的鳞片状叶,叶腋处的腋芽向上长出垂直枝条,伸出地面后形成绿色的茎和叶,茎节向下长出不定根(图2-29),如羊草、赖草、无芒雀麦、芦苇等。

根茎型草类适宜生长在通气性和透水性良好的疏松土壤上,并且具有很强的营养繁殖能力,往往能在一处形成连片的株丛,但不形成草皮。

所以在根茎型草类的草地上放牧利用时,土壤结构易被破坏,很快被家畜踏实,牧草产量便会下降。

因此,在进行放牧时,家畜数量应有一定限制,不能大量集中,不能连续而长久地在一处放牧,土壤潮湿时也不宜放牧。

5.根茎疏丛型

根茎疏丛型草类的分蘖节位于地表以下,形成的株丛本身为疏丛型,株丛具有短根茎,短根茎生长发育后可产生许多新的株丛,株丛与株丛之间由短根茎相连,形成稠密的网状,因此,这类植物是根茎型和疏丛型的混合类型(图2-30)。

由根茎疏丛型植物形成的草地,草皮最富弹性,坚韧,极耐践踏,土壤结构不易被破坏,也不易形成草丘,是最为理想的放牧草地。

属于这类草的饲草有草地早熟禾、紫羊茅、大看麦娘、无脉苔草等。

12.简述土壤微生物对土壤的作用?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物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指土壤中肉眼无法分辨的活有机体,只能在实验室中借助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

一般以微米或纳米作为测量单位。

土壤微生物对土壤的形成发育、物质循环和肥力演变等均有重大影响。

土壤微生物在土壤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

①作为土壤的活跃组成分,土壤微生物的区系组成、生物量及其生命活动对土壤的形成和发育有密切关系。

同时,土壤作为微生物的生态环境,也影响微生物在土壤中的消长和活性。

②参与土壤有机物质的矿化和腐殖质化过程;同时通过同化作用合成多糖类和其他复杂有机物质,影响土壤的结构和耕性。

土壤微生物的代谢产物还能促进土壤中难溶性物质的溶解。

微生物参与土壤中各种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对营养元素的有效化也有一定作用。

③参与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循环,包括碳素循环、氮素循环和矿物元素循环,促进植物营养元素的有效性。

④某些微生物有固氮作用,可借助其体内的固氮酶将空气中的游离氮分子转化为固定态氮化物。

⑤与植物根部营养关系密切。

植物根际微生物以及与植物共生的微生物如根瘤菌、菌根和真菌等能为植物直接提供氮素、磷素和其他矿质元素的营养以及各种有机营养,如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生长刺激素等。

⑥能为工农业生产和医药卫生事业提供有效菌种,培育高效菌系,如已在农业上应用的有根瘤菌剂、固氮菌剂和抗生菌剂等。

⑦某些抗生性微生物能防治土传病原菌对作物的危害。

⑧降解土壤中残留的有机农药、城市污物和工厂废弃物等,降低残毒为害。

⑨某些微生物可用于沼气发酵,提供生物能源、发酵液和残渣。

土壤中存在着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微生物类群,这些微生物起着分解和合成有机物的作用,它们的活动直接影响着土壤的温度和养分,而且还分泌一些对作物生长有益或有害的物质,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在饲草生产中,常通过各种耕作栽培措施调节微生物的活动,促进其对生产有利的一面,抑制其不利的一面,以调节土壤的温度及养分的转化和供应。

13.简述不同波长的太阳光谱对牧草的影响?

不同波长的太阳光谱成分对植物的作用不同,其中波长为380~760nm之间的光(即红、橙、黄、绿、青、蓝、紫)是太阳辐射光谱中具有生理活性的波段,称为光合有效辐射。

而在此范围内的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植物同化作用吸收最多的是红光,其次为黄光,蓝紫光的同化效率仅为红光的14%;红光不仅有利于植物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还能加速长日植物的发育;相反蓝紫光则加速短日植物发育,并促进蛋白质和有机酸的合成;而短波的蓝紫光和紫外线能抑制茎节间伸长,促进多发侧枝和芽的分化,且有助于花色素和维生素的合成。

因此,高山及高海拔地区因紫外线较多,所以高山花卉色彩更加浓艳,果色更加艳丽,品质更佳。

14.土壤耕作:

土壤耕作,就是根据饲草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土壤环境的要求,采用机械或人工田间作业,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建立适宜的耕作层,消灭杂草及病虫害,为饲草的播种、出苗、根系良好生长发育创造一个松、净、暖、平、肥的土壤环境。

15.种用价值:

播种材料的种用价值=(净度×发芽率)×100%

16.举例说明如何估算土壤施肥量?

饲草计划施肥量的估算式如下:

计划施肥量(kg)=

计划产量所需养分量(kg)-土壤供肥量(kg)

肥料的养分含量(%)×肥料利用率(%)

饲草计划产量所需养分量见表3-8。

土壤供肥量通过无肥区饲草产量试验获得。

如一般中等肥力下,无肥区玉米产量大致为100~150kg。

有机肥料的养分含量可由表3-3获得。

化学肥料的养分含量见本节中肥料的种类。

肥料利用率一般为,氮肥30%~60%,磷肥10%~15%,钾肥40%~70%。

有机肥料的氮素利用率较低,腐熟较好的厩肥或绿肥的利用率约为30%,质量较差的土壤或泥肥,其氮素利用率不足10%。

有机肥料中磷钾肥的利用率较氮素高。

估算实例:

某农户种植玉米,计划种子产量指标为6000kg/hm2。

土壤供肥能力为1800kg/hm2。

现有化学肥料为碳酸氢铵,有机肥料主要为猪圈粪,则需用肥料量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