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串联和并联》.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25502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串联和并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串联和并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串联和并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串联和并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串联和并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串联和并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串联和并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串联和并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串联和并联》.docx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串联和并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串联和并联》.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串联和并联》.docx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串联和并联》

《串联和并联》说课稿

吉县二中闫江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串联和并联》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主要教学内容一是通过探究认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二是通过了解生活中的实际电路反过来进一步加深对串并联电路特点的认识。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习其他电学知识的基础,对学生今后学习生活中的电路和研究电学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分析:

通过教材的正文来看,本节教学要让学生通过动手设计、画图、实际连接电路,知道串、并联两种连接方式;分析归纳两种连接形式(串联和并联)的特点。

课程教学完成后学生要能辩认实际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要能根据要求画出电路图或根据电路图连接实际电路。

通过教材的“想想议议”来看,要求学生能理解两种电路中电流的路径。

或者说要能根据电流的路径分析判断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

通过教材的练习来看,要求学生弄清开关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不同位置的控制作用(第1-3题),还应该要尝试设计简单的电路(如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5题)。

因此这节课的教学应该达到这样的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②理解串、并联电路连接特点。

学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③、初步尝试设计简单的电路。

      ⑵、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串、并联电路的连接、设计和画出电路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②观察串、并联电路,描述其主要特征。

③经历探究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的过程,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对电路的亲切感;促使他们能与同学交流与合作;体会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②.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主动找出串并联的特点和区分办法,体会学习的成就感。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通过探究发现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难点:

画出串并联电路图、动手连接和设计串并联电路。

二、教法分析:

这节课通过共同探究交流、学生分组实验、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对于生活中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认识,通过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增大课堂容量,拓展学生视野,体会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辩证关系。

这节课的内容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但是知识难度比较小。

根据初中生生性活泼好动、喜欢动手的特点,将教学内容绝大部分设计为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进行“灯泡实验”中,通过对不同连接情况下的灯泡的亮度的观察,感受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不同之处,从而产生探究生活中用电器的连接情况的愿望。

也因为这节课内容较多,时间紧,所以仅仅靠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探究过程而不明确提出“探究的步骤”。

三、学法指导:

本节课着力在调动学生参与热情,使学生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创新性设计,并抽取、归纳出本质性的结论。

让学生做科学的探求者,不做被动的接受者。

整节课要经历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⑴观察分析法、实验探究法。

⑵课堂交流,小组合作。

⑶归纳对比法。

四、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生学习评价指标

建议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探究兴趣(4分钟)

1、教师展示一个小灯泡,提问:

“你能画出一个电路图并连接电路,让这个小灯泡亮起来吗?

2、教师提问,“如果想让两个小灯泡同时亮,你能想出什么办法吗?

”让学生设计电路:

通过启发,尽可能在全班范围内出现两种不同方式,(让学生充分思考,将电路图进行修正)。

活动一:

分成四人学习小组,画出电路图开始连接基本电路;

 

 

活动二:

以组为单位设计电路,画在白纸上;反思如何正确规范地画出电路图。

 

能否迅速连接成基本电路;能否关注电路连接时的注意事项;

(主要是在上节课基础上进一步熟练连接电路时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为后面的实验能快速完成打基础);

 

能否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设计出两种不同的电路并画出规范的电路图。

通过比赛的方式进行以节约时间。

二、操作:

试着连接电路(4分钟)

1、屏幕展示学生所画的电路图,鼓励学生找出自己小组与其他小组的设计在连接方式上的不同(元件位置、顺序的不同可忽略,如果有学生提出,也可以经过分析归类);

2、对展示过的所有电路图进行分类。

并指导学生按两种电路图分别

连接电路,并观察亮度变化。

(亮度问题仅让学生意识到即可,不能在这节课深究)

活动三:

小组成员合作,按各自小组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并与其他小组比赛速度;

 

 

 

思考两种连接方式的不同.观察灯泡亮度。

 

 

能否迅速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

能否看出自己小组的连接方式与其他小组是不同的;

能否对两个小灯泡的连接方式问题进行比较和思考;

是否获得合作精神;

能否积极参与交流并评估自己或别组的问题。

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两种设计在效果上的不同和为什么效果不同。

三、探究两种电路在连接特点和电流路径上的不同,提出串联、并联的概念(5-7分钟)

1、提问:

“在你们所连接的电路中,试着取下其中一个灯泡,你发现了什么?

2、要求学生思考108页“想想议议”;

3、引导学生从“连接特点”、“电流路径”两方面区分串并联电路,给出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概念。

活动四:

从他们所连接的电路中,试着取下其中一个灯泡,观察现象;

活动五:

讨论交流:

从“连接特点”方面区分串、并联电路;

3、思考108页“想想议议”并画出图5.3-1乙、5.3-2乙中电流的方向,从“电流路径”方面区分串、并联电路。

能否说出两种连接方式的特点,并通过“在自己的电路图上画出电流的路径”的方式区分两者的不同;

 

是否对自己的探究或思考感到满意,得到成就感;

 

是否踊跃发言。

 

建议主要由学生发言说出“连接特点”和“电流路径”的不同,教师主要引导他们用物理的、电学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逐个顺次、并列”等字眼可在下面的总结时给出。

四、讨论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控制——开关的作用

(8分钟)

1、要求学生做课本109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第一题;

再发给每个小组一个(或两个)开关;

 

 

 

 

2、完成后提问:

在‘开关作用’和‘用电器之间关系’上,串并联电路有什么区别?

 

活动六:

分小组讨论自己的想法,合作解决(设计一个串联电路和一个并联电路,体会开关在串联电路的控制作用和并联电路不同位置控制作用的不同);(小组长领开关)

2、完成后各小组派代表展示交流。

 

 

能否根据要求设计相应的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能否正确设计开关的位置;

能否体会开关在串联电路中的控制作用和并联电路不同位置时控制作用的不同;

是否有检验电路无误后才闭合开关的意识;

是否获得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合作精神。

教师只提要求,不作指示,让学生自主解决,由学生说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对开关的需要是不同的;

相同的设计和实验,不必过多重复展示,以节约时间。

 

五、总结对比,强化理解(3分钟)

多媒体展示串并联电路区别表格,让学生整理思路,记录笔记。

活动七:

通过填写表格,总结探究的结论。

是否对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进一步理解强化并达成一致的认识。

结合实例对比。

六、串、并联电路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5分钟)

1、多媒体展示节日小彩灯、天安门城楼上灯泡勾画的轮廓、城市马路两旁成行的路灯等图片,问:

根据所学,猜猜他们是并联还是串联?

2、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

讨论交流:

对每幅画面上灯泡的连接方式作出判断,说出自己判断的理由,相互交流、评论。

能否积极思考作出正确的回答;

能否积极参与交流并评估自己或别组的问题;

能否发现就算灯泡的数量再多、电路再复杂,也不外乎串联和并联两种连接方式。

注意引导学生意识到:

电路无论多复杂,都可以用串联、并联的知识去识别它,并使学生意识到:

识别电路和根据需要设计电路并不太难,激发识别常见家庭电路的愿望和设计简单电路的愿望。

七、应用所学知识,练习识别电路

、连接电路和设计电路(10分钟)

结合生活,引导学生识别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动手动脑学物理”第二题图甲和第三题图);

引导学生利用串并联电路特点设计简单电路。

(“动手动脑学物理”第5题)。

活动八:

按要求判断图5.3-7甲的连接方式和各开关的作用,并连接实物;

活动九:

说出图5.3-8中哪些是串联,哪些是并联;(用学过的知识分析整个电路和电路的局部);

活动十:

通过讨论画出电路图(第五题)

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正确完成每项任务;

如果答案不正确,

能否及时明白自己作业中的错误并改正;

是否觉得有“难度”的设计是创造性的活动而兴趣高涨。

本环节难度较大,可视学生掌握情况适当提示;

必须强调实物连接要按电流的路径(方向一致)完成,是并联电路的,要找到电流“分支”和“会合”的节点。

八、课堂小结(1分钟)

用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的板书,让学生说出本节课学习的主要过程和主要知识

活动十一:

观看多媒体,说出本节课学习的主要过程和主要知识

能否说出本节课学习的主要知识;

能否说出本节课经历的探究过程;

是否对本节课的收获有认同感。

要让学生突出主要知识,不要过于强调“严谨”。

拓展(课后任务)

布置课后任务:

1、思考:

教室前面的两盏灯是由一个开关控制的,怎样检验这两盏灯是串联还是并联?

2、阅读“科学世界”

 

 

时间关系,放在课后处理。

五、板书设计:

三、串联和并联

一、串联电路:

1、定义:

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2、特点:

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流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也流过其他元件。

3、开关的作用:

控制整个电路,开关的位置改变了,它的作用不改变

二、并联电路:

1、定义:

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

2、特点:

干路的电流在分支处分成两部分,分别流过两条支路中的元件。

3、开关的作用:

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的开关控制所在的支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