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县第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26338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盱眙县第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盱眙县第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盱眙县第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盱眙县第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盱眙县第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盱眙县第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盱眙县第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盱眙县第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盱眙县第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盱眙县第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盱眙县第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盱眙县第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盱眙县第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盱眙县第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docx

《盱眙县第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盱眙县第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盱眙县第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docx

盱眙县第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盱眙县第三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执笔人:

张召永

一、课程开发的目的与背景

(一)开发的目的

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的总的目的是:

一是学会交往,在合作中学习;二是学会自信,养成自我认同感和坚毅的品质;三是学会探究,至少学习一门综合或探索性课程;四是掌握一项健身技能和一项闲暇技能;五是具有现代中国人的意识。

(二)开发的背景

1、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素质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全面推进素质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的根本性任务。

课程改革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历史性的必然选择,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班状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国家课程在推进公民素质教育界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国家课程不可能完全涵盖所有的教育资源,因而,校本课程开发就显得非常有意义。

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校自2001年9月起,实施《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对我们来说,新课程确实为我们提供了创新的机遇与挑战。

2、学生及社会需求

对学生、社会、教师的需求评估是确定课程结构和内容的主要依据。

我校在确定校本课程前,首先在学生、家长、社区、教师中进行了问卷调查。

我们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如下分析:

第一,学生有巨大的潜能和独特的个性。

从1116份学生调查问卷来看,平均每位学生喜欢4种统一性校本活动课程,每位学生都喜欢参加校本活动,并且希望学校开设更多更丰富的活动课程。

这说明我们校本课程开发是可行的。

第二,家长、社区对开发校本课程表示赞同,他们普遍认为我校可在活动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校本课程设置,我们必须把学生、家长、社会对课程的要求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凭借和依据,精选课程。

第三,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有浓厚的兴趣。

从问卷中可以看出教师对自然、社会、科学、科技制作、电脑、英语、音乐等知识信息有广泛兴趣。

3、校内外的课程资源条件

我校地处革命老区,有丰富的历史资源、人文资源、生态资源、科技资源等。

如,有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革命烈士陵园、铁山寺国家级森林公园、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观测台、有明代第一陵明祖陵。

我校位于县城,城内有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场地,有健身房,有县书法协会、棋社等组织。

我校与之有广泛的联系。

学校内部有校园广播系统、网络资源、计算机室,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知识面宽广的教师队伍。

这些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另外,我校还与南京大学附中结成共建学校,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二、开发过程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01.12~2002.3),建立了研究组织,明确了人员分工。

1、成立了校本课程研究领导工作小组。

组长:

杨万铭(校长),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决策人和负责人,负责技术课程的总体策划,宏现调控及全面研究和实施。

副组长:

吴长顺(副校长)、戴维俊(支部副书记),袁珠荣(副校长)、张召永(教科室副主任)负责组织实施领导小组的决策,指导、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评估、检查。

成员:

刘广洲(教务处主任),主管校本课程的教师培训工作和相关问题的具体研究。

成员:

陈霞(教科室副主任),主管校本课程的档案管理工作。

成员:

寻乃兵(政教处主任),主管反馈学生接受校本课程教育的情况。

成员:

张玉生(教科室主任),主要负责调查、分析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情况。

成员:

欧明彩(教务处副主任),主管检查评估教师对校本课程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2、确定本阶段的主要工作:

(1)学习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意见和理论资料。

(2)开展“校本课程之我见”、“校本课程纲要制定”等培训交流活动。

(3)在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中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的问卷调查和整理的基础上,分析、调查、提炼,明确了校本课程开发内容。

(4)制定课题实验方案、实验实施管理办法及课程实施的管理制度。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2002.3~2003.3)。

1、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和研究细则,培训教师。

按照方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2、组织教师编写校本课程开发案例,形成开发方案。

3、通过组织观摩、研讨、讲座、汇报等活动,反馈校本课程实施情况,交流实施经验,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总结改进实验工作。

4、通过典型引路,全面铺开,实施课程开发。

5、随时总结,做好实施过程的分析和管理,提炼实验结果。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2003.3~2003.6)。

1、将全面总结实验经验,撰写实验研究报告。

2、形成我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意见和纲要文本。

三、内容框架

我校在认真调查了解、分析综合我校教育教学资源及学生装实际,充分挖掘学校本身及周边现有的教育资源,从人文历史、社会经济、人际交往、学习生活等多方面思考,寻找收集与校本课程开发基本原则相适应的材料,丰富和充实课程内容。

具体有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知识延伸类,如学科竞赛辅导,写作辅导,英语角。

2、特长类,如鼓号学习与演奏、书法练习,棋类练习,手抄报制作、摄影蓝月亮合唱、三人制篮球训练。

3、探究类,校史研究、社会调查的学习、摸拟法庭。

4、心理辅导类,初一新生入学心理调适,青春期心理,代沟与沟通

5、生活技能类,家常菜烹制,家政礼仪培养

6、人文素养类,古诗诵读,文学欣赏,口语与交际,文学社

7、科学素养类,天文学知识,生物学知识

8、现代信息类,网页制作、FLASH,PHOTOSHOP。

 

各类课程与安排见下表:

类别

项目

课时安排

周 次

学 分

要求

知识延伸类

学科竞赛辅导

2课时/周

周一

周三

2分/每节

 

1、每位学生限报2门课程

2、每位学生三年所学课程的最低总学分为36分

写作辅导

英语角

特长类

鼓号学习与演奏

1课时/周

周二

2分/每节

书法练习

棋类练习

手抄报制作

蓝月亮合唱

三人制篮球训练

探究类

校史研究

1课时/周

周三

2分/每节

社会调查的学习

摸拟法庭

心理辅导类

初一新生入学心理调适

1课时/周

周四

2分/每节

青春期心理

代沟与沟通

生活技能类

家常菜烹制

1课时/周

周四

2分/每节

家政礼仪培养

人文素养类

古诗诵读

1课时/周

周五

2分/每节

文学欣赏与文学社

口语与交际

科学素养类

天文学知识

1课时/周

周五

2分/每节

生物学知识

现代信息类

网页制作

1课时/周

周三

2分/每节

FLASH

PHOTSHOP

 

四、组织与实施

(一)校本课程的设计

1、确定课程目标。

我们给活动课程分为八大类,确定每类课程的总目标和每类课程的子目标,总目标力求“清晰、合理”,子目标力求“低层次、具体化、可操作化”。

如科学素养,类课程总目标是“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和科学的态度,提高实践能力和造能力”。

子课程“标本制作课”培养目标是“会制作动植物标本,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精神,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

2、组织内容、编写课程纲要。

确定课程目标之后,我们又组织教师根据课程目标组织内容、编写课程纲要。

我们先后编写了《心理辅导》系列《自主发展》系列《文字社教材》、《鼓号教程》等校本课程纲要等。

在编写校本课程纲要过程中,我们做到如下凡点:

(1)注重开发本上知识,如对家乡历史、人文、物产资源系列调查研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2)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注重搜集学生熟悉的或亲身经历的内容。

(3)选择学生生存发展必要的知识、技能,如计算机知识等。

3、研究教学方式、学习方式。

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是达成教学目的的手段和方法,我们要求教师选择教学方式要依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生经验、学生兴趣、学习条件。

在教学方式上,我们确定几个策略:

(1)在理念和机制上,教师首先要成为一个研究者。

尊重学生的权利和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内在机制,逐步养成自我反思,从事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2)拿出可行性意见和操作方案,为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和总结提供依据。

教师要成为一个策划者,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根据学科特点,创造、利用校内外一切可利用的空间,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社会实践能力。

(3)在学习内容上,教师要成为一个服务者,设计的内容要不断地系统化、深刻化。

(4)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教师要成为一个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有学习的自主权、选择权、决策权、组织权,教师是辅导者、设计者、指导者、协助者、评价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互相合作,倾听、交谈、沟通、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教学氛围。

(5)在传授知识的方法上,教师是一个促进者。

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元认知能力,来鼓励学生共同参与课程实施,努力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

在学习方式上确定了几个要求:

(1)全面、和谐的发展。

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探究知识,又要学会技能,既要掌握学习方法,又要有积极的学习情感和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合作学习和交往。

(2)自主性的发展。

积极参与校本课程活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认真实践和总结,并能把教育目标、任务,转化为个体的自觉要求和创造性行为,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自主学习、自觉锻炼、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达到自我教育的境界。

(3)有个性的发展,根据个体的独特性,积极参与竞争,张扬个性;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善于观察、分析、发现问题,提出合理化、个性化的建议和方案。

(二)组织管理与实施

对校本课程的管理是一件较复杂和困难的事情。

要想使教师、学生、社会在观念上接受校本课程,在行动上积极实施和推动校本课程,就必须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选择有效途径,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校本课程管理。

1、统一认识,加强宣传和领导。

建立“三个四”的宣传领导机制,即做好“四方面”宣传:

加强对家长和社会方面的宣传,向家长和社会发送宣传单,让校本课程走进社会和家庭;加强对学生的宣传,组织、指导学生自主确定和选择课程;加强对教师的宣传,对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背景、开发理念、实施和操作办法、教学方法等辅导讲座,提高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

开好“四个会”:

开好“家长委员会会议”,利用家长会和学校教育委员会会议宣传校本课程有关知识;开好领导小组工作会议,把校本课程开发纳入到重要议事日程;开好“教师会”,每月每周的教师工作会议都要总结校本课程实施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促进校本课程发展;开好“学生会”,利用晨会、班队会、大表彰大会,激发学生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热情和积极性。

加强“四级管理”:

加强课程专家组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加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的研究和管理工作,对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的每个环节都加强管理和指导;加强教研组的教学研究,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教学观摩、研讨交流。

2、成立组织机构,制定规章制度。

建章立制是规范课程管理的前提。

在宣传发动、调查摸底、分析课程开发内外环境的同时,我们确定了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成立了课程开发组织机构,制定课程开发规章制度,对组织机构、责任分工、课程性质。

课程计划、教学原则要求、学习要求、课程评价、课程调控、研究制度、考核制度、培训制度、责任制度、档案管理、课程推广、经费保障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使课程实施过程具有规范性。

3、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校本课程要求教师有多种多样的本领。

学校为教师的多向多维发展创造机遇、搭建平台。

(1)帮助教师设计个人成长规划。

(2)帮助教师设计专业和综合能力规划,如帮助教师确立专业年档发展轨迹。

(3)培养与发掘教师的兴趣、特长。

学校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发展兴趣爱好和特长。

(4)为教师搭建展示才华、品味成功、实现自我的舞台。

4、加强对课程实施的指导和监控。

重点加强对备课、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记录和总结的指导与监控,每周总结一次。

关注教师对校本课程的教学态度、工作责任心、教学观念。

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方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5、建立课程推广机制。

加强对课程的推广,在研讨交流中推广,在课堂教学观摩中推广,在成果展示活动中推广。

通过开展“诊断课”、“研究课”、“典型引路课”、“示范课”等教学现摩研讨活动,贯彻和完善教学策略,推广教学经验和方法。

充分利用团队活动阵地、校内外实践活动基地开展特色活动和成果展示活动全面汇报、总结、表彰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教师取得的成果,评选优秀课程推广他们的成果和事迹。

加强对外宣传和报道,向电台、电视台,报刊、杂志发送信息,宣传校本课程改革。

接受各级领导、兄弟学校的参观、视导,不断促进课程改革深入发展。

6、加强课程档案建设。

对课程开发过程中的所有档案,包括文字、软盘、音像带、光盘等进行积累、保存。

归类、整理,并由专人负责保管。

加强对测试数据的分析、研究。

7、制定校本课程管理的规章制度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形成办学特色,确保校本课程有序的进行,特制定规章制度如下:

(1)成立开发校本课程的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责任到人。

(2)校本课程由学生、家长、社会、教师、学校共同确定,学生、教师、学校是校本课程的主要实施者。

校长是主要责任人和管理者,校本课程开发要满足学生和社区的发展需要,要体现课程多样性、差异性、开放性、民主性的特点。

(3)学校每学年必须审定一次校本课程,对校本课程的开展方向、资源状况、培养目标、开发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等进行有效调控,采取有效对策解决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完善课程建设。

(4)学校要依据市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和学校的具体情况,每学年制定一次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合理安排校本课程的分类、课时计划,制定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构建发展性、多元性评价体系。

(5)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相关人员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知情权和参与决策权,学校要定期向他们发布校本课程质量信息,进行跟踪问卷调查,获取他们对校本课程的评价与建议。

(6)学校要加强对校本课程的动态管理,实行例会制、学习制。

每月召开一次关于校本课程的工作会议,安排一次以校本课程为专题的业务学习,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关于校本课程的研讨会、观摩会。

交流会。

(7)学校要把校本课程的实施纳入到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中,定期检查考核、评估各部门的工作,教导处定期检查、考核、评估教师的校本课程实施情况,并与学校效益奖励挂钩,与教师评先。

评优挂钩。

(8)学校要对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培训,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开阔教学视野。

教师要利用业余时间发挥特长、培养兴趣,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促进专业发展。

(9)任课教师每学期要编写自己承担课程的《课程纲要》,制定教学活动的计划及学生的活动计划,对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的组织、学生的质量评定有专业自主权,对课程目标的实现、学生的发展承担主要责任。

(10)任课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种灵活的、有助于探索的学习环境。

(11)学生对校本课程有选择权利与作出评价的权利,有对自己所学的课程提出建议的权利,学生也应该主动配合教师完成课程任务,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

(12)学校要进行校本课程的信息搜集,掌握最新的动态,及时向教师传递校本课程最前沿的信息和经验,建立健全校本课程档案,做到有序保管、分项归档。

(13)学校每年至少举行两次大型的成果汇报、演出活动,向学生、家长、社会汇报校本课程的开发成果,编著学生成果专辑,办好学校校报,利用校报宣传校本课程,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

(14)有效利用学校一切教育空间,展览学生作品,展示学生才华,使学生品尝成功的乐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学校办成儿童的乐园、创造的殿堂。

(15)学校要设专项基金用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合理配置各种教学设备,为校本课程的管理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五、评价方法

1、对学生的评价

(1)校本课程的日常考核与评估由教务处负责。

教务处负责管理和监控。

(2)学生校本课程成绩评定采用学分制,每位学生三年所学课程的最低总学分为36分。

其中限选课为10学分,任选课为20学分。

任选课学分包括人文素养类8分,科学素养类8分,身心健康6分,生活技能类4分。

(3)学分制的管理采用《学分卡》,学生凭卡上课,任课教师负责学分 制的执行和落实,根据学生上课的出勤和表现填写《学分卡》,第一学期末由教务处统一登记并存档管理。

(4)教务处对学生的上课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

(二)对教师的教学评价

(1)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教师的自我评价和学生评价以及学校课委会和教务处对教师的课程资料评价。

(2)教师的自我评价主要通过撰写教历等形式进行课后反思和自我评价。

一份完整的教包括一般项目说明、课前计划、课堂教学描述、课的反思等项内容,其中教学教程的记载可以有详式和简式两种不同的方法,教师可根据情况加以运用。

(3)学生是教师教学最直接的感受者,他们最有权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这些评价信息通常可以通过座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来获取,由职能部门负责组织,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并存档。

项目与权重

等级

得分

1、认真填写《学分卡》并按时报送(20%)

A

(1)

B(0.8)

C(0.6)

D(0.4)

2、按规范要求完成《课程纲要》并按时报送(20%)

3、高质量完成一课时“教历”并按时报送(20%)

4、建立学生学习成绩评价档案、成果资料及汇总并报送(30%)

5、提交其他课程资料(10%)

总分

(4)课程建设的相关资料是校要课程开发的重要物化成果,也是对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和质量进行评价的重要依据。

课程资料主要是课程管理的档案性资料,教师撰写的《课程纲要》是其中的重点。

对于课程资料的评价,一看是否规范,二看是否有质量。

我校校本课程档案资料工作评价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