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18.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27617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1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1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1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1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1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18.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18.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18.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18.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18.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18.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18.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18.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18.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18.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18.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18.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18.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18.docx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1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18.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18.docx

浙江省杭州市高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18

2018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3分)(原创)

A、时髦的梦已被那颗欲动的心俘(fǔ)获,伴着记忆上的纷争,使逃出霓虹堵截的现代人只剩下一颗平淡之心。

不知为何?

回眸里人已过半,弹指间,生活又为这梦添了一道浓浓的年轮。

B.秋天是个浪漫的季节,既有成熟的风韵,又有洒脱的禅意,浇灌出一颗玲珑的心,飒飒(sà)秋风吹过,凉意淡淡袭来,看落叶的静美,那是如此的曼妙,落叶在风中翩翩起舞,做出最美的告别,有谁能说这不是一种涅磐呢。

C.秋风起,月季花开了满院。

这一大片的月季花海,随秋风轻轻摇摆,一浪接一浪,一波接一波,那般姹(chà)紫嫣红,那般流光溢彩,那般神奇炫目,飘来阵阵甜蜜的幽香。

D.寂寥(liǎo)的街灯拉长了寂寞的影子,可总有一些人蜇伏在黑暗中,望着寂寂星空,褪去白天伪装的坚强,独自在黑暗中泛滥起忧伤。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和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

【能力等级】A

【难度系数】0.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原创)

林间陌上,尽染秋色,晨晖透过枝梢叶隙射进缕缕光束,在淡淡的蒸蔚中泛着暖暖的氤氲。

桃树早谢春红,摇曳着孤戚的身影;【甲】栗榛凋落青翠,垂下“华盖”、“流苏”,荆丛则睡意朦胧,眯着枝尖上凝结的露眼,默念着昨天的故事;唯有那栌木婆娑,着一身紫裳,炫酷拉风。

  两只山雀啁啾没唤起我雅赏,倒是林地上那烂漫的金菊情锁我的双睛。

【乙】蓦然想起宋人张孝祥的那句“冉冉寒生碧树,盈盈露湿黄花,”不禁肃然。

古人总是赞赏菊的玉节光华,抚慰初始的清纯。

时光抛人,命途多舛,追思那流逝的不在,谁说只是词砌不是心音呢!

  “却怕黄花相尔汝”,“休说当年功纪柱”。

稼轩因为人爽朗侃快,词作也别出风采。

何必居功自傲,不怕黄花看笑吗!

在他心中,秋菊也是顶天立地的英雄!

思绪到此,我也着实敬佩。

“可意黄花人不知。

黄花标格世间稀”。

人都向往万紫千红的春天,谁把青春作秋同呢!

菊花气质则异,凌寒不凋、傲霜挺立。

在萧瑟秋风中开放,在初寒微凉中洒香,不追求功高伟岸,不攀比环境优良,“宁肯枝头抱香死”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不是美人又是什么呢?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3分)

A.氤氲B.婆娑C.因为D.万紫千红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正确的一项()(2分)

A.甲B.乙C.丙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识正确运用词语与标点符号的能力。

【能力等级】A

【难度系数】0.8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3分)(原创)

A.宁波博物馆于2008年正式对外开放,展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2016年,来宁博观展的游客数量就达百万,对于一个成立不足十年的年轻博物馆,这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

B.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食品安全欺诈行为查处办法》,其中一大亮点是规定了以网络、电话、电视、广播、讲座、会议等方式宣传食品,若包含明示、暗示具有功效或特殊医学用途的,或使用“可治疗”、“可治愈”等医疗术语的情形,均属于食品宣传欺诈。

C.衡量一个城市是否具有博大胸怀、是否具有包容性,人口结构是最直观的维度,特别是容纳外地人、广纳四方豪杰,是判断一个城市包容能力的最核心标准。

D.据相关部门分析,造成兰州大气污染的成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由于不尽合理的产业和能源结构。

二是由特殊的地理地貌和不利气象条件造成的。

三是因为脆弱的生态环境。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

【能力等级】B

【难度系数】0.7

5.阅读下面一则寓言,写出寓意,不超过50字。

(3分)(原创)

“我只是雏菊丛中的一朵小花。

”一朵雏菊伤感地叹息,“与这么多雏菊生长在一起,我的美丽完全被淹没了,根本不会有人注意到我。

”一个天使听见了雏菊的心声,规劝它说:

“但是你真的很美丽!

”“我想成为唯一的一朵,身旁不要有任何同类!

”不想再听到雏菊的埋怨,天使把它带到了城市广场。

几天之后,市长带着一位园艺师来对广场进行改造。

“把土壤翻一翻,种上天竺葵吧!

”“等一等!

”雏菊大叫,“你那样做我会死的。

”“如果这里还有一些和你一样的雏菊花,会对广场起到非常好的美化作用。

”园艺师回答,“但是在你的周围找不到任何你的同类,你自己不可能形成一座花园。

”说完,园艺师把雏菊从地上连根拔起。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标对语段(寓言)的理解、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能力等级】C

【难度系数】0.7

6.“飞花令”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时的一个文字游戏,源自古人的诗词之趣,得名于唐代诗人韩翃《寒食》中的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

请从“月”“花”“春”“酒”四个诗歌常见意象中选取其中一个,写出含有此意象的一句古诗(7字或以内),并结合此诗句,展开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再现它的意境。

要求:

①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②100字左右。

(6分)(原创)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古诗文积累及扩展语句和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的能力。

【能力等级】C

【难度系数】0.7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

前不久,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有关负责人在北京宣布,书法“申遗”的正式文本已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义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

这标志着具有中国文化代表性的书法,踏上了申请成为“人类口头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旅程。

中国是书法艺术的母国,如果以殷商的甲骨文为发轫,已有3000多年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而流派纷呈,名家辈出而佳作荟萃。

书法,可以说是中国艺术最经典的表现形式,体现着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本质精神。

中国书法的笔墨元素、线条符号、结构造型及章法图式等艺术元素,拥有走向国际的物化形态和审美要素,欣赏功能和解读意趣。

当年毕加索在博物馆见到中国书法时震撼不已,他沉浸在那“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的点画纵横中,在“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的墨色气象中,发出了“这是艺术中的艺术”的惊叹。

而日本书法艺术界把中国书法称为“思想与造型的艺术”。

日本早在我国汉代时,即派遣使者来学习汉字书法和儒学。

日本书法史上的第一块里程碑——圣德太子所书的《法华义疏》,就直接取法我国隋朝书法。

及至唐代,来中国学习书法的遣唐使更是众多,日本书法史上的一代大师空海即是其中的代表。

朝鲜、越南、马来西亚等国也派遣过来中国学习书法的使者。

然而,由于中国书法的历史过于悠久,艺术资源过于深厚,名篇佳作过于丰富,由此产生出一种书法文化“老祖母”心理,自认为是最老的、最正宗的,别人肯定会尊重的。

于是对外交流趋于封闭,对外展示趋于停滞,对外宣传趋于低迷。

这种心理阻碍了中国书法向世界推广发展的前景,遮蔽了中国书法向世界辐射传播的空间。

而日本却在书法国际化方面做了很大努力和积极开拓。

结果,不少欧美人认为书法是日本的艺术。

先前我国书法界对书法艺术国际化缺少作为,以致中国书法在国际上的影响有时是缺席的。

而近些年,我们依然没有让中国书法走向世界的强烈意识和心理准备,去国外办的书法展既不多,又主要集中在东南亚,而对艺术人气颇高、注重多元创作的欧美很少光顾,所以,我国不少名气很大、功力精深的书法大家如沈尹默、吴湖帆、丰子恺、马公愚等在欧美鲜为人知。

于是,日本对其当代书法在国际上的地位颇为自信、自足;而韩国,尽管政府没有把书法“申遗”的打算,但一些民间团体或个人却可能提出这种主张。

如今,中国书法“申遗”的步子已经跨出,但这仅是良好的开始,我们在书法教育、书法传承、书法创作乃至书法保护上更有许多具体的工作要做。

同时,推动中国书法国际化,我们既要有扎实的推介措施,又要有系统的策展计划,要多搞一些国际性的交流展和巡回展。

这样才能达到提升中国书法艺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地位,使古老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中国书法在国际艺苑上光彩照人的目的。

7.下列对“中国书法艺术”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原创)

A.中国书法艺术“老祖母”的心理是由于中国书法历史过于悠久,艺术资源过于深厚而产生的。

B.中国是书法艺术的母国,中国的书法文化是最老的,最正宗的,别人肯定会尊重的。

C.中国书法艺术如果以殷商的甲骨文为发轫,已有3000多年历史,它可以说源远流长,流派纷呈,名家辈出,佳作荟萃。

D.日本书法艺术界把中国书法称为“思想与造型的艺术”,早在我国汉代时,即派遣使者来学习汉字书法和儒学,汉代是我国书法艺术的颠峰时期。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能力等级】C

【难度系数】0.75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改编)

A.中国书法“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的点画纵横和“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的墨色气象就具有符合国际审美的物化形态和审美要素,欣赏功能和解读意趣,所以让毕加索的震撼不已。

B.日本书法艺术界高度评价中国书法,日本和朝鲜、越南、马来西亚在历史上一直派遣使者来中国学习书法。

C.中国书法艺术“老祖母”心理阻碍了中国书法向世界推广发展的前景,遮蔽了中国书法向世界辐射传播的空间,直接导致了不少欧美人认为书法是日本的艺术。

D.先前我国书法界对书法艺术国际化缺少作为,以致中国书法在国际上的影响是缺席的。

而近些年,我们依然没有让中国书法走向世界的强烈意识和心理准备,导致我国很多书法大家在欧美鲜为人知。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

【能力等级】B

【难度系数】0.7

9.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如何让中国书法艺术在国际艺术苑上光彩照人。

(4分)(原创)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辨别、筛选、整合、归纳信息的能力。

【能力等级】C

【难度系数】0.7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20分)

绳子的故事

莫泊桑

这是个赶集的日子。

戈德维尔的集市广场上,人群和牲畜混在一起,黑压压一片。

整个集市都带着牛栏、牛奶、牛粪、干草和汗臭的味道,散发着种田人所特有的那种难闻的人和牲畜的酸臭气。

布雷村奥士纳大爷正在向集市广场走来。

突然他发现地下有一小段绳子,奥士纳大爷具有诺曼底人的勤俭精神,他弯下身去,从地上捡起了那段细绳子。

这时他发现自己的冤家对头马具商马朗丹大爷在自家门口瞅着他,颇感丢脸。

他立即将绳头藏进罩衫,接着又藏入裤子口袋,然后很快便消失在赶集的人群中去了。

教堂敲响了午祷的钟声,集市的人群渐渐散去。

朱尔丹掌柜的店堂里,坐满了顾客。

突然,客店前面的大院里响起了一阵鼓声,传达通知的乡丁拉开嗓门背诵起来:

“今天早晨,九、十点钟之间,有人在勃兹维尔大路上遗失黑皮夹子一只。

内装法郎五百,单据若干。

请拾到者立即交到乡政府,或者曼纳村乌勒大爷家。

送还者得酬金法郎二十。

午饭已经用毕,这时,宪兵大队长突然出现在店堂门口。

他问道:

“奥士纳大爷在这儿吗?

”坐在餐桌尽头的奥士纳大爷回答说:

“在。

”于是宪兵大队长又说:

“奥士纳大爷,请跟我到乡政府走一趟。

乡长有话要对您说。

乡长坐在扶手椅里等着他。

“奥士纳大爷,”他说,“有人看见您今早捡到了乌勒大爷遗失的皮夹子。

马具商马朗丹先生,他看见您捡到了啦。

老人明白了,气得满脸通红。

“啊!

这个乡巴佬!

他看见我捡起的是这根绳子,您瞧!

”他在口袋里摸了摸,掏出了那一小段绳子。

但是乡长摇摇脑袋,不肯相信。

他和马朗丹先生当面对了质,后者再次一口咬定他是亲眼看见的。

根据奥士纳大爷的请求,大家抄了他的身,但什么也没抄着。

最后,乡长不知如何处理,便叫他先回去,同时告诉奥士纳大爷,他将报告检察院,并请求指示。

消息传开了。

老人一走出乡政府就有人围拢来问长问短,于是老人讲起绳子的故事来。

他讲的,大家听了不信,一味地笑。

他走着走着,凡是碰着的人都拦住他问,他也拦住熟人,不厌其烦地重复他的故事,把只只口袋都翻转来给大家看。

他生气,着急,由于别人不相信他而恼火,痛苦,不知怎么办,总是向别人重复绳子的故事。

第二天,午后一时左右,依莫村的长工马利,把皮夹子和里面的钞票、单据一并送还给了曼纳村的乌勒大爷。

这位长工声称确是在路上捡着了皮夹子,但他不识字,所以就带回家去交给了东家。

消息传到了四乡。

奥士纳大爷得到消息后立即四处游说,叙述起他那有了结局的故事来。

他整天讲他的遭遇,在路上、在酒馆里、在教堂门口讲。

不相识的人,他也拦住讲给人家听。

现在他心里坦然了,不过,他觉得有某种东西使他感到不自在。

人家在听他讲故事时,脸上带着嘲弄的神气,看来人家并不信服。

他好像觉得别人在他背后指指戳戳。

下一个星期二,他纯粹出于讲自己遭遇的欲望,又到戈德维尔来赶集。

他朝一位庄稼汉走过去。

这位老农民没有让他把话说完,在他胸口推了一把,冲着他大声说:

“老滑头,滚开!

”然后扭转身就走。

奥士纳大爷目瞪口呆,越来越感到不安。

他终于明白了,人家指责他是叫一个同伙,一个同谋,把皮夹子送回去的。

他想抗议。

满座的人都笑了起来,他午饭没能吃完便在一片嘲笑声中走了。

他回到家里,又羞又恼。

愤怒和羞耻使他痛苦到了极点。

他遭到无端的怀疑,因而伤透了心。

于是,他重新向人讲述自己的遭遇,有了更加有力的抗议,更加庄严的发誓。

然而他的辩解越是复杂,理由越是多,人家越不相信他。

他眼看着消瘦下去。

将近年底时候,他卧病不起。

年初,他含冤死去。

临终昏迷时,他还在证明自己是清白无辜的,一再说:

“一根细绳……乡长先生,您瞧,绳子在这儿。

”(有删改)

10.分析首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4分)(原创)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鉴赏语段作用的能力。

【能力等级】D

【难度系数】0.7

11.小说中导致奥士纳老人含冤而死的原因有哪些?

请逐条分析。

(6分)(改编)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探究文中信息的能力。

【能力等级】C

【难度系数】0.75

1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原创)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作品语言的能力。

【能力等级】D

【难度系数】0.7

13.有人建议把标题“绳子的故事”改为“奥士纳大爷”,你认为哪一个合适?

谈谈你的看法。

(6分)(改编)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小说标题的探究能力。

【能力等级】F

【难度系数】0.75

三.古诗文阅读(共40分。

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

(20分)

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

少时为人舍长。

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

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

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

“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

”扁鹊曰:

“敬诺。

”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

“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

”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

忽然不见,殆非人也。

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

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

为医或在齐,或在赵。

在赵者名扁鹊。

当晋昭公时,诸大夫强而公族弱,赵简子为大夫,专国事。

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於是召扁鹊。

扁鹊入视病,出,董安于问扁鹊,扁鹊曰:

“血脉治也,而何怪!

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而寤。

寤之日,告公孙支与子舆曰:

“我之帝所甚乐。

吾所以久者,适有所学也。

帝告我:

“晋国且大乱,五世不安。

其后将霸,未老而死。

霸者之子且令而国男女无别。

”公孙支书而藏之,秦策于是出。

夫献公之乱,文公之霸,而襄公败秦师于崤而归纵淫,此子之所闻。

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间,间必有言也。

居二日半,简子寤,语诸大夫曰:

“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心。

有一熊欲援我,帝命我射之,中熊,熊死。

有罴来,我又射之,中罴,罴死。

帝甚喜,赐我二笥,皆有副。

吾见儿在帝侧,帝属我一翟犬,曰:

“及而子之壮也以赐之。

”帝告我:

“晋国且世衰,七世而亡。

嬴姓将大败周人於范魁之西,而亦不能有也。

”董安于受言,书而藏之。

以扁鹊言告简子,简子赐扁鹊田四万亩。

扁鹊名闻天下。

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雒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

随俗为变。

秦太医令李醯自知伎不如扁鹊也,使人刺杀之。

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选自《扁鹊仓公列传》有删改)

1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3分)(原创)

A、间与语曰间:

偶然间

B、血脉治也治:

正常

C、帝属我一翟犬属:

嘱托,托付

D、闻贵妇人贵:

重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文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能力等级】C

【难度系数】0.75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原创)

A、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以勇气闻于诸侯

B、血脉治也,而何怪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C、寤之日蚓无爪牙之利

D、晋国且世衰吾属皆且为所虏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能力等级】C

【难度系数】0.8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3分)(原创)

A、长桑君将怀中藏着的药给扁鹊,告诉扁鹊说,必须要用上好清澈的池水送服才行。

B、扁鹊吃了长桑君给的药,三十天后,视力好很多,就能看见墙边站着的人了。

C、晋国将要大乱,五代不安,之后将要成就霸业,不久霸主就会死去,他的儿子会下令让国家内的男女没有差别,平等对待。

D、扁鹊到洛阳时,听说当地人尊敬老人,就注意研究耳聋眼花和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法。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中的句子含义的能力。

【能力等级】C

【难度系数】0.7

1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原创)

1.夫献公之乱,文公之霸,而襄公败秦师于崤而归纵淫,此子之所闻。

(3分)

2.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心。

(5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能力等级】E

【难度系数】0.65

18.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3分)(原创)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

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钟而之龠转而相之岂有既乎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能力等级】C

【难度系数】0.65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9-20题。

(8分)

春夕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①烟景有谁争?

【注】①五湖:

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归隐之处。

这里诗人指他的家乡浙江桐庐一代的大好山水。

19.赏析画线句子。

(4分)(改编)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能力等级】D

【难度系数】0.65

20.请简要分析本诗中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

(4分)(改编)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诗歌情感的能力。

【能力等级】D

【难度系数】0.65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

(6分)

材料一:

公西华曰:

“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

”子曰: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诲人不倦》)

材料二:

孔子观于周庙,有敧器焉。

孔子问于守庙者曰:

“此谓何器也?

”对曰:

“此盖为宥座之器。

”孔子曰:

“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则正,有之乎?

”对曰:

“然。

”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

孔子喟然而叹曰:

“呜呼!

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韩诗外传》)

21.这两则材料都体现了孔子的思想。

(2分)(原创)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孔子哲学思想识记理解的能力。

【能力等级】A

【难度系数】0.85

22.请结合现实生活事例,谈谈你对这一思想的看法。

(4分)(原创)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评价传统文化经典的能力。

【能力等级】D

【难度系数】0.7

(四)古诗文默写。

(6分)(原创)

2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子曰:

“不愤不启,。

,则不复也。

”(《论语》)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形影相吊。

(《陈情表》)

(3)披绣闼,,山原旷其盈视,。

(《滕王阁序》)

(4)淇则有岸,。

总角之宴,。

(《氓》)

(5),。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高考古诗词背诵篇目的识记和正确书写的能力。

【能力等级】A

【难度系数】0.8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原创)

年轻人,没有一段工作是不委屈的,没有一段人生是不曲折的,没有一段未来是注定光亮的。

朱光潜先生一生曾三次立座右铭,这三段座右铭激励着他走过人生的重要阶段。

他曾说:

“年轻人,你要温和地坐在黑暗里。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②标题自拟。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评价语段以及写作表达的能力。

【能力等级】E

【难度系数】0.65

 

2018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答案】:

C(A项俘获fúB项涅磐改为涅槃D项寥liáo,蛰伏)(3分)

2.【答案】:

C(因为表示因果关系,而前后文应该是递进关系,所以应改为“不仅”)(3分)

3.【答案】:

C(A项双引号之间不用顿号;B项部分引用,逗号应在引号外)(2分)

4.【答案】:

B(A主客体颠倒,应改为“于对于一个成立不足十年的年轻博物馆来说”;C搭配不当,改为能否容纳外人,能否广纳四方豪杰,否则两面对一面;D、句式的杂糅或语意的重复,把“由于”“由……造成”“因为”去掉,与前面的成因重复。

)(3分)

5.【答案】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大家团结友爱,万众一心,才会产生无穷的力量,才会有更大的收获!

(3分)

6.【答案】:

意象在选择范围内,符合情境,展开合理的想象3分;合理运用两种修辞手法2分;语言优美,富有文采1分。

7.【答案】:

C(A以偏概全,原文中原因有三:

由于中国书法的历史过于悠久,艺术资源过于深厚,名篇佳作过于丰富,由此产生出一种书法文化“老祖母”心理;B原文中是中国书法自认为最老最正宗;D最后一句无中生有。

)(3分)

8.【答案】:

A(B“一直派遣使”说法有误,是到唐代;C“直接导致了不少欧美人认为书法是日本的艺术”,说法错误,这种心理只是间接原因;D、“影响是缺席的”,原文中是有时是缺席的。

)(3分)

9.【答案】:

①中国虽是书法艺术的母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资源和丰富的名篇,但我们却不可有着“老祖母”心理,不可对封闭外交流,不可停滞对外展示、对外宣传。

②要有让中国书法走向世界的强烈意识和心理准备,推动中国书法国际化,要多去国外办书法展,并打开地域限制,不光要在东南亚,更要走艺术人气颇高、注重多元创作的欧美地区,要多搞一些国际性的交流展和巡回展。

③中国书法“申遗”的步子已经跨出,同时,我们在书法教育、书法传承、书法创作乃至书法保护上更有许多具体的工作要做。

(答出一点给1分,两点3分,三点4分)

10【答案】①首段环境描写,渲染了喧闹的氛围,展现了一个嘈杂、酸臭的集市的环境特点,导引人物出场;②为下文奥士纳大爷有勤俭的精神,从地上去捡起了绳子做铺垫。

(2点共4分)

11【答案】①小说中置奥士纳大爷于死地的力量一是马具商的诬告。

在这场逼死奥士纳大爷的围攻中,马具商是发难者;②二是乡政府的审问。

乡政府的审问,代表官方压制,加剧了整个社会的猜测与不信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③三是周围群众的奚落。

致使奥士纳大爷忧郁而死的第三方面力量是众人的嘲笑和奚落。

致使奥士纳大爷忧郁而死的第三方面力量是众人的嘲笑和奚落。

④这三股力量汇集在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