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届高三适应性测试物理试题详细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32969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5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届高三适应性测试物理试题详细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北京市届高三适应性测试物理试题详细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北京市届高三适应性测试物理试题详细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北京市届高三适应性测试物理试题详细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北京市届高三适应性测试物理试题详细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北京市届高三适应性测试物理试题详细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北京市届高三适应性测试物理试题详细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北京市届高三适应性测试物理试题详细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北京市届高三适应性测试物理试题详细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北京市届高三适应性测试物理试题详细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北京市届高三适应性测试物理试题详细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北京市届高三适应性测试物理试题详细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北京市届高三适应性测试物理试题详细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北京市届高三适应性测试物理试题详细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北京市届高三适应性测试物理试题详细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北京市届高三适应性测试物理试题详细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北京市届高三适应性测试物理试题详细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北京市届高三适应性测试物理试题详细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北京市届高三适应性测试物理试题详细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北京市届高三适应性测试物理试题详细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届高三适应性测试物理试题详细解析.docx

《北京市届高三适应性测试物理试题详细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届高三适应性测试物理试题详细解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市届高三适应性测试物理试题详细解析.docx

北京市届高三适应性测试物理试题详细解析

2020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适应性测试物理解析

本试卷共8页,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随液体的温度升高,布朗运动更加剧烈

C.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D.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的总和

答案:

B

解析:

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是花粉颗粒的无规则的运动,布朗运动间接反映了液体分子是运动的,选项A错误;随液体的温度升高,布朗运动更加剧烈,选项B正确,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大,故它的运动就越剧烈;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如果还要对外做功,则它的内能就不一定增加,选项C错误;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故选项D错误。

2、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则每个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速率都增大

B.若体积减小、温度不变,则器壁单位面积受气体分子的碰撞力不变

C.若体积不变、温度降低,则气体分子密集程度不变,压强可能不变

D.若体积减小、温度不变,则气体分子密集程度增大,压强一定增大

答案:

D

解析:

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并不是气体中每个分子的速率都增大,也有个别速度减小的,选项A错误;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满足

不变,若体积减小、温度不变,则压强增大,故器壁单位面积受气体分子的碰撞力也会增大,选项B错误;若体积不变、温度降低,则压强减小,故选项C错误;若体积减小、温度不变,则分子密集程度增大,压强一定增大,选项D正确。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E=∆mc2可以计算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

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C.目前核电站利用的核反应是裂变,核燃料为氘

D.目前核电站利用的核反应是聚变,核燃料为铀

答案:

A

解析:

根据∆E=∆mc2可以计算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式中∆m是核反应中的质量亏损,选项A正确;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选项B错误;目前核电站利用的核反应是裂变,核燃料为铀,选项CD错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导纤维传输信号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B.用三棱镜观测光谱是利用光的折射现象

C.一束单色光经由空气射入玻璃后速度不变,波长变短

D.光的干涉现象和光电效应都是光具有波动性的表现

答案:

B

解析:

光导纤维传输信号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光导纤维的内芯是光密介质,外层是光疏介质,故选项A错误;用三棱镜观测光谱是利用光的折射现象,选项B正确;一束单色光经由空气射入玻璃后速度变小,波长变短,因为v=c/n,选项C错误;光的干涉现象是光具有波动性的表现,光电效应是光具有粒子性的表现,选项D错误。

5、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在u=220

sin100πt(V)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接有R=55Ω的负载电阻,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4∶1,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220

W

B.电流表的读数为1A

C.电压表的读数为55V

D.通过电阻R的交变电流频率是100Hz

答案:

C

解析:

由于原线圈的交流电的有效值是220V,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4∶1,故副线圈上得到的电压为220V/4=55V,所以电压表的示数是55V,选项C正确;又由于电阻R=55Ω,故副线圈上的电流为I=55V/55Ω=1A,原线圈中的电流为1A/4=0.25A,选项B错误;原线圈输入的电功率P=220V×0.25A=55W,选项A错误,这里输入电功率也可以通过计算副线圈中的电功率得到;因为原线圈的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故副线圈中的交流电的频率也是50Hz,选项D错误。

6、如图是电子射线管示意图。

接通电源后,电子射线由阴极沿x轴方向射出,在荧光屏上会看到一条亮线。

要使荧光屏上的亮线向下(z轴负方向)偏转,在下列措施中可采用的是

A.加一电场,电场方向沿z轴负方向

B.加一电场,电场方向沿y轴正方向

C.加一磁场,磁场方向沿z轴负方向

D.加一磁场,磁场方向沿y轴正方向

答案:

D

解析:

由于电子带负电,要使电子向下偏转(z轴负方向),如果加电场的话需要加向上的电场,即沿z轴正方向的电场,故选项AB均错误;如果加磁场的话,由左手定则可知,四指需要指向x轴的负方向,大拇指向下,故磁场的方向是沿y轴正方向的,选项C错误,D正确。

7、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数十颗卫星构成,目前已经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相关服务。

设想其中一颗人造卫星在发射过程中,原来在椭圆轨道1绕地球E运行,在P点变轨后进入轨道2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轨道1与在轨道2运行比较,卫星在P点的加速度不同

B.在轨道1与在轨道2运行比较,卫星在P点的动量不同

C.卫星在轨道2的任何位置都具有相同的加速度

D.卫星在轨道1的任何位置都具有相同的动能

答案:

B

解析:

在轨道1与在轨道2运行比较,卫星在P点距地球的距离相等,受到的万有引力相等,所以产生的加速度相同,选项A错误;由于卫星在轨道1与在轨道2运行比较,轨道2的速度要大一些,否则就不会出现变轨,所以卫星在P点的动量不同,选项B正确;由于加速度是个矢量,卫星在轨道2的不同位置受到的万有引力的方向不同,故产生的加速度也不同,选项C错误;由于轨道1是个椭圆,卫星在椭圆的近地点与远地点的速度大小是不同的,所以卫星在轨道1的任何位置并不都具有相同的动能,选项D错误。

8、一简谐机械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周期为T,波长为λ。

若在x=0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右图所示,则该波在t=T/2时刻的波形曲线为

答案:

A

解析:

由振动图像可知,在x=0处质点在t=T/2时刻处于平衡位置,且要向下振动,又由于波的传播方向是沿x轴正方向传播,根据同侧法可判断出选项A是正确的;选项B的x=0处的质点要向上振动,而选项CD说明x=0处的质点一个在最低位移处,一个在最高位移处,故它们都是不对的。

9、“蹦极”运动中,长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绑在人身上,人从几十米高处跳下。

将蹦极过程简化为人沿竖直方向的运动。

从绳恰好伸直,到人第一次下降至最低点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绳对人的冲量始终向上,人的动量一直减小

B.绳对人的拉力始终做负功,人的动能一直减小

C.绳恰好伸直时,人的动能最大

D.人的动量最大时,绳对人的拉力等于人所受的重力

答案:

D

解析:

“蹦极”运动中,从绳恰好伸直,到人第一次下降至最低点的过程中,绳对人的拉力的方向始终向上,故绳对人的冲量始终向上,但是人的运动速度并不是一直在减小,而是先增大,到绳子的拉力与重力相等时,人的速度最大,然后再减小,故人的动量应该是先增大后减小,动能也是先增大后减小,选项AB都不对;人的动量最大时,也是人的运动速度最大时,就是当拉力与重力相等时,人受到的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故选项C错误,D正确。

10、木块甲、乙分别重50N和60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

夹在甲、乙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

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

现用F=1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乙上,如图所示。

力F作用后木块所受摩擦力情况是

A.木块甲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N

B.木块甲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N

C.木块乙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N

D.木块乙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N

答案:

C

解析:

由于弹簧被压缩了2cm,故弹簧的弹力F=kΔx=400N/m×0.02m=8N,对于甲来说弹簧对它的力是向左的,大小为8N,而甲的滑动摩擦力f甲=50N×0.25=12.5N,看来弹力小于摩擦力,故甲没有运动,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它受平衡力,故甲受到的摩擦力为8N,方向水平向右,选项AB均错误;对乙来说,它受向右的8N的弹力,还有向右的1N的拉力,故向右的合力是9N,对乙再计算其滑动摩擦力f乙=60N×0.25=15N,所以乙向右的合力也小于其滑动摩擦力,乙也不会滑动,而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故它受到的摩擦力也是9N,方向水平向左,选项C正确,D错误。

11、如图所示,其中电流表A的量程为0.6A,表盘均匀划分为30个小格,每一小格表示0.02A,R1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

,R2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4倍,若用电流表A的表盘刻度表示流过接线柱1的电流值,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4A

B.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2A

C.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6A

D.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1A

答案:

C

解析:

由于电流表A的每个最小格表示0.02A,当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电流表与电阻R1并联,当电流表中通过0.02A的电流时,根据并联分流的规律可知,R1的电阻小,所以它其中通过的电流要大,即为0.04A,故干路电流为0.06A,即此时每一小格表示0.06A,选项AB均错误;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电流表与电阻R1并联后再与电阻R2串联,当电流表中通过0.02A的电流时,R1中的电流是0.04A,故干路电流就是0.06A,所以通过接线柱1的电流值就是0.06A,所以它表示每一小格表示0.06A,选项C正确,D错误。

12、某同学为了验证断电自感现象,自己找来带铁心的线圈L、小灯泡A、开关S和电池组E,用导线将它们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

检查电路后,闭合开关S,小灯泡正常发光;再断开开关S,小灯泡仅有不显著的延时熄灭现象。

虽经多次重复,仍未见老师演示时出现的小灯泡闪亮现象。

你认为最有可能造成小灯泡未闪亮的原因是

A.线圈的电阻偏大

B.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偏大

C.电源的电动势偏小

D.线圈的自感系数偏小

答案:

A

解析:

图中的电路是一个灯泡与电感线圈并联再与电源、开关串联起来的电路,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灯泡和电感线圈中都有电流,当开关断开时,小灯泡仅有不显著的延时熄灭现象,说明开关断开后,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也没有显著增大,这是因为原来通过电感线圈的电流小于灯泡的电流,当断电后,电感最多会产生原来通过自己的等大的电流,原来的电流为什么不大,就是因为线圈的电阻偏大的缘故,所以选项A正确;该题容易错选D,自感系数小也是一个原因,但是你的自感再大,你也最多能产生与原来自己的等大的电流,所以最有可能造成小灯泡未闪亮的原因是A,选项D错误。

13、如图,若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位置,则该图像反映了某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位置与时间的关系。

若令x轴和y轴分别表示其它的物理量,则该图像又可以反映在某种情况下,相应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若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动能,则该图像可以反映某物体受恒定合外力作用做直线运动过程中,物体动能与时间的关系

B.若x轴表示频率,y轴表示动能,则该图像可以反映光电效应中,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之间的关系

C.若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动量,则该图像可以反映某物体在沿运动方向的恒定合外力作用下,物体动量与时间的关系

D.若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感应电动势,则该图像可以反映静置于磁场中的某闭合回路,当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增大时,闭合回路的感应电动势与时间的关系

答案:

C

解析:

图中的直线表示是一次函数的关系;对于A,若物体受恒定合外力作用做直线运动,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与时间图像是线性关系,那第速度的平方与时间的图像就不是线性关系了,所以动能与时间的图像也不是线性关系了,故选项A错误;对于B,在光电效应中,由于Ek=hγ-W0,说明动能与频率是一次函数的关系,但是当频率γ=0时,动能应该是负值,与现在的图像不相符,故选项B错误;对于C,若物体在沿运动方向的恒定合外力作用下,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与时间是线性关系,故其动量与时间也是线性关系,当时间为0时,其动量可能是正的某个值,故选项C正确;对于D,当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增大时,电动势的大小是不变的,所以选项D不对。

14、已知天然材料的折射率都为正值(n>0)。

近年来,人们针对电磁波某些频段设计的人工材料,可以使折射率为负值(n<0),称为负折射率介质。

电磁波从正折射率介质入射到负折射介质时,符合折射定律,但折射角为负,即折射线与入射线位于界面法线同侧,如图1所示。

点波源S发出的电磁波经一负折射率平板介质后,在另一侧成实像。

如图2所示,其中直线SO垂直于介质平板,则图中画出的4条折射线(标号为1、2、3、4)之中,正确的是

A.1B.2C.3D.4

答案:

解析:

由题意可知,负折射率的介质使得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均在法线的同一侧,现在让我们判断从S点发出的这条光线的折射光线,则光线1、2是不可能的,因为它们均在法线的另一侧,光线3、4是可能的,但是题意中又说明在另一侧成实像,即实际光线有交点,光线3在射出介质时,其折射乐线也会在法线的同一侧,这样它就不会与SO有交点了,而光线4却能够与SO有交点,故光线4是正确的,选项D正确。

第二部分(本部分共6题,共58分。

15.(10分)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安装好实验器材。

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长木板运动,重复几次。

b.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找一个合适的点当作计时起点O(t=0),然后每隔0.1s选取一个计数点,如图2中A、B、C、D、E、F……所示。

 

c.通过测量、计算可以得到在打A、B、C、D、E……点时小车的速度,分别记作v1、v2、v3、v4、v5……

d.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坐标纸上描点,如图3所示。

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在下列仪器和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有_____和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D.秒表

E.天平(含砝码)

(2)在图3中已标出计数点A、B、D、E对应的坐标点,请在该图中标出计数点C(v3=0.86m/s)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v-t图像。

;

(3)观察v-t图像,可以判断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v-t图像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

(4)某同学测量了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

OA=7.05cm,AB=7.68cm,BC=8.31cm,CD=8.95cm,DE=9.57cm,EF=10.20cm,通过分析小车的位移变化情况,也能判断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请你说明这样分析的依据是___________。

答案:

(1)AC;

(2)略;(3)小车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0.62;(4)相邻相等时间(0.1s)内的位移变化量均为0.63cm左右,在误差范围内相等,所以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

(1)图中打点计时器用的是50Hz交流电源而不是直流电源,故选项A正确,B错误;测量纸带上的点之间距离时,还需要用到刻度尺,故选项C正确;但是不用秒表,因为计时器的点间距能够说明间隔时间的问题,选项D错误;实验用不到天平,因为不用测量质量,选项E错误;

(2)先画出C点,即在时间为0.3s时找出对应的速度0.86m/s即可,然后将图中各点用直线画出来;

(3)因为它是一条直线,说明其加速度的大小是不变的,故说明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也可以说是因为速度的变化的相同时间内是相同的,其加速度的大小可以根据加速度的定义来计算得出a=

m/s2=0.62m/s2;计算加速度时需要在直线上取两个点,所取的点间距尽量大一些;

(4)由于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的变化量是相等的,故我们只需要验证这个运动是不是满足这个关系就可以;由于相邻点间的时间是相等的,又因为EF-DE=10.20cm-9.57cm=0.63cm,DE-CD=9.57cm-8.95cm=0.62cm,CD-BC=8.95cm-8.31cm=0.64cm,BC-AB=8.31cm-7.68cm=0.63cm,…;说明相邻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都是相等的,所以小车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16.(8分从下表中选出适当的实验器材设计一电路来测量电阻Rx的阻值。

要求方法简捷,得到多组数据,有尽可能高的测量精度。

器材(代号)

规格

待测电阻(Rx)

阻值约10kΩ

电流表(A1)

0~300μA,内阻约100Ω

电流表(A2)

0~0.6A,内阻约0.125Ω

电压表(V1)

0~3V,内阻约3kΩ

电压表(V2)

0~15V,内阻约15kΩ

滑动变阻器(R)

总阻值约50Ω

电源(E)

电动势3V,内阻很小

电键(S)

导线若干

(1)电流表应选用,电压表应选用。

(2)完成图中实物间的连线,并使闭合开关的瞬间,电压表或电流表不至于被烧坏。

接线错误

引起的后果

改正的方法

(3)在实验中,有的同学连成下图所示的电路,其中a,b,c,…,k是表示接线柱的字母。

请将图中接线错误(用导线两端接线柱的字母表示)、引起的后果、改正的方法(改接、撤消或增添),填在图右侧表格相应的位置中。

答案:

(1)A1;V1;

(2)连接电路如下图所示;(3)如下表:

接线错误

引起的后果

改正的方法

ce

不利于调节电压,调节不当,电源可能短路,损坏电源

撤消ce连线

 

解析:

(1)器材中的电源为3V,被测电阻约为10kΩ,故通过电阻的电流最大约为I=3V/10kΩ=0.3mA=300μA,刚好不超A1的量程,而A2的量程是0.6A就太大了;电压表就选3V量程的V1,因为V2的量程也是太大了;

(2)因为题中要求得到多组数据,所以用分压式较好,再说所给的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50Ω,它比被测电阻小多了,也不能用限流的方法连接,又因为需要尽可能高的测量精度,所以电阻测量需要用电压表外接法,因为被测电阻的电阻值较大,外接法的误差较小;又因为使闭合开关的瞬间,电压表或电流表不至于被烧坏,所以闭合开关前,应该使电压表的示数接近0,故电路的实物图如图所示;(3)接线错误的两个接线柱是ce,因为它接起来后,电压表与电源直接连接,变阻器的滑片如何滑动都不会影响电压表示数的变化了,当滑动滑片移动到最下端时,电源也可能短路,故是不可以的,应该将其去掉才行。

17.(9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下端与水平桌面相切,小滑块A和B分别静止在圆弧轨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

现将A无初速释放,A与B碰撞后结合为一个整体,并沿桌面滑动。

已知圆弧轨道光滑,半径R=0.2m;A和B的质量均为m=0.1kg,A和B整体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1)与B碰撞前瞬间A对轨道的压力N的大小;

(2)碰撞过程中A对B的冲量I的大小

(3)A和B整体在桌面上滑动的距离l。

答案:

(1)3N;

(2)0.1Ns;(3)0.25m。

解析:

(1)对物体A下滑的过程,利用机械能守恒:

mgR=

mv2,

下滑到最低点,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得:

FN-mg=m

;两式联立可得FN=3N,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

A对轨道的压力N=FN=3N;

(2)AB相碰,由动量守恒得:

mv=2mv′;

再对B利用动量定理得:

I=mv′=

mv=0.1Ns;

(3)对AB,利用动能定理得:

-2μmgl=0-

×2mv′2,解之得l=0.25m。

18.(9分)如图所示,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纸面内有一正方形均匀金属线框abcd,其边长为L,每边电阻为R,ad边与磁场边界平行。

从ad边刚进入磁场直至bc边刚要进入的过程中,线框在垂直磁场边界向左的拉力作用下以速度v匀速运动,求:

(1)线框中电流I的大小和方向;

(2)拉力所做的功W;

(3)ab边产生的焦耳热Q。

答案:

(1)

;方向是由a到d;

(2)

;(3)

解析:

(1)由于ad边向左切割磁感线,故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BLv;

故线框中的电流I=

;由右手定则判断出电流的方向是由a到d;

(2)由于线框匀速运动,故拉力F=F安=BIL=

;拉力做的功W=FL=

(注:

也可以用能量守恒来计算,W=Q=I2×4R×t=

×4R×

=

;)

(3)ab边产生的焦耳热Qab=

W=

19.(10分)如图所示,电子由静止开始经加速电场加速后,沿平行于板面的方向射入偏转电场,并从另一侧射出。

已知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加速电场极板间电势差为U0。

偏转电场极板间电势差为U,极板长度为L,板间距为d,偏转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电子所受重力可忽略。

(1)求电子射入偏转电场时的初速度v0和从偏转电场射出时沿垂直板面方向的偏转距离Δy;

(2)由问题

(1)的结论可知,电子偏转距离Δy与偏转电场极板间电势差U有关。

已知

0

L=1.0×10-1m,加速电场U0=500V。

当偏转极板间电压为随时间变化的交变电压u=22

sin50πtV时,在计算其中任意一个电子通过极板的偏转距离Δy时,仍可认为偏转极板间电势差是某一定值。

请利用下面所给数据,分析说明这样计算的合理性。

已知e=1.6×10-19C,m=9.1×10-31kg。

答案:

(1)v0=

;Δy=

(2)略。

解析:

(1)由U0e=

mv02得,v0=

Δy=

at2=

×

×

=

=

(2)因为粒子射出电场的时间t=

≈7.5×10-9s;

又因为交变电压的周期T=

=0.04s,因为T>>t,所以在计算其中任意一个电子通过极板的偏转距离Δy时,仍可认为偏转极板间电势差是某一定值。

20.(12分)对于同一物理问题,常常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个不同角度进行研究,找出其内在联系,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其物理本质。

(1)单个微小粒子撞击巨大物体的力是局部而短促的脉冲,但大量粒子撞击物体的平均效果是均匀而持续的力。

我们假定单位体积内粒子数量为n,每个粒子的质量为m,粒子运动速率均为v。

如果所有粒子都垂直物体表面运动并与其碰撞,利用所学力学知识,导出物体表面单位面积所受粒子压力f与m、n和v的关系。

(2)实际上大量粒子运动的速率不尽相同。

如果某容器中速率处于100~200m/s区间的粒子约占总数的10%,而速率处于700~800m/s区间的粒子约占总数的5%,论证:

上述两部分粒子,哪部分粒子对容器壁的压力

贡献更大。

答案:

(1)nmv2;

(2)速率大的粒子对容器壁的压力

贡献更大。

解析:

(1)设在Δt时间内有N个粒子与物体表面碰撞,则N=vΔt×S×n,

对每个粒子,利用动量定理得:

-F×Δt=-kmv,

(若粒子与物体表面的碰撞为完全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