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第9章压强第1节 压强学案+教学设计+教案付28.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33438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53.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第9章压强第1节 压强学案+教学设计+教案付2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第9章压强第1节 压强学案+教学设计+教案付2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第9章压强第1节 压强学案+教学设计+教案付2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第9章压强第1节 压强学案+教学设计+教案付2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第9章压强第1节 压强学案+教学设计+教案付2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第9章压强第1节 压强学案+教学设计+教案付28.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第9章压强第1节 压强学案+教学设计+教案付28.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第9章压强第1节 压强学案+教学设计+教案付28.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第9章压强第1节 压强学案+教学设计+教案付28.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第9章压强第1节 压强学案+教学设计+教案付28.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第9章压强第1节 压强学案+教学设计+教案付28.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第9章压强第1节 压强学案+教学设计+教案付28.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第9章压强第1节 压强学案+教学设计+教案付28.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第9章压强第1节 压强学案+教学设计+教案付28.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第9章压强第1节 压强学案+教学设计+教案付28.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第9章压强第1节 压强学案+教学设计+教案付28.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第9章压强第1节 压强学案+教学设计+教案付28.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第9章压强第1节 压强学案+教学设计+教案付28.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第9章压强第1节 压强学案+教学设计+教案付28.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第9章压强第1节 压强学案+教学设计+教案付28.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第9章压强第1节 压强学案+教学设计+教案付28.docx

《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第9章压强第1节 压强学案+教学设计+教案付2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第9章压强第1节 压强学案+教学设计+教案付28.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第9章压强第1节 压强学案+教学设计+教案付28.docx

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第9章压强第1节压强学案+教学设计+教案付28

一、学案

第1节压强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压强的概念。

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了解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

2.过程与方法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

现象采集的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

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压强的概念和压强的公式。

教学难点:

压强公式的应用。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讲演与练习法

教学用具:

小桌、泡沫塑料、砝码等

学习过程

一、学前反馈

1.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重力的定义,重力的方向。

重力的作用点。

重力的大小

二、创设情境

请同学们观察自己的书包带子。

想一想平时背书包时,觉得宽带子好,还是细带子好,为什么?

对以上问题,可能同学们现在还不能得出正确结果,自己猜的是否正确,要经过事实来检验。

同学们学习了本课的知识,就会得到满意的回答,引出课题。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四、展示汇报

⒈压力

①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对表面的压力示意图。

 

②学生画完后,讲评学生作图情况,错误的进行纠正,并用红色粉笔把压力突出出来。

让同学们思考后举手回答,以上图中物体对受力表面的压力有什么共同特点?

总结:

在物理上,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受力面.

压力并不一定由重力产生,只有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才等于重力.

自学指导

1.实验: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在这个实验中,再次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实验步骤如下:

(1)把小桌腿朝下放在泡沫塑料上,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

(2)在腿朝下的小桌上放一个砝码,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

(3)把小桌翻过来,将同一砝码放在桌面木板上,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

分析:

步骤

(1)和

(2)中,让小桌腿朝下是保持____________不变,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步骤

(2)和(3)中,把砝码放在桌面木板上是保持_________不变,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

观察课本图示,由甲图和乙图可以得出: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塑料泡沫被压下的深度越_____,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__有关;由乙图和丙图可以得出:

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塑料泡沫被压下的深度越______,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_有关.综合可以得出:

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有关

2.阅读课本上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并通过理解定义去理解公式是怎样写出的.

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压强.在物理上用字母____表示压强,____表示压力,_____表示物体的受力面积,计算压强的公式是________,其中压力的单位是_____,受力面积的单位是_____,压强的单位是_____,为了纪念___国科学家_______,压强

还有一个专用单位叫________,简称______,符号是______.1Pa=______N/m2。

压强单位除了帕斯卡外,还有千帕(KPa)、兆帕(MPa)。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MPa=103KPa=106Pa=106N/m2。

课堂练习:

单位换算

(1)1.56MPa==Pa;

(2)78000Pa==KPa

介绍压强的物理意义:

以成年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1.5×104Pa的含义是:

1米2的地面受到的压力约1.5×104牛顿。

注意事项:

使用此公式进行计算时,一定要注意统一单位,并要确定准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就是两物体相互接触的

面积).除了会计算压强外,还要会用此公式计算压力(F=P

S)和受力面积(S=F

/P)

 

3.仔细学习例题,学会解题步骤,然后做下面的例1.

典型例题

例1:

桌面上平放着一本字典,字典受到的重力为5N,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2.5×10-2m2,计算这本书对桌面的压强.

 

 

例2.你坐在

家中的沙发上与坐

在硬板凳上相比教,哪种情况感到舒服些?

为什么?

思路引导:

两种情况中,人对板凳的压力大小都等于人的______,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两种情况下人受到的压力是一样的,但是人坐在沙发上比坐在硬板凳上时受力面积要_____,由P=F/S

可知,在压力不变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_____,所以坐在沙发上舒服些

五、达标提升

1.判断一下下列各图中,表面受到的压力的大小,已知物体A的重力GA=10N,物体B的重力GB=20N,F=20N,F1=15N

甲图乙图丙图丁图戊图

甲图中地面受到的压力是______N;乙图中地面受到的压力是______N;丙图中地面受到的压力是_____N;丁图中地面受到的压力是_____N;戊图中顶面受到的压力是______N.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有关.

3.某物体对桌面的压强是1×104Pa,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有一瓶没有开启的汽水,瓶内二氧化碳给瓶盖一个14N的力,若瓶盖的面积为7cm2,则瓶盖受到的压强是()

A0.5×10-4PaB2PaC200PaD2×104Pa

5.如图所示是研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

 

(1)比较甲、乙两个实验可知,压力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

关系.

(2)比较甲、丙两个实验可知,压力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系.

6.一个物体的质量是3kg,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00cm2,计算这个物体对地面的压强.(g=10N/kg)

 

7.一个正方体木块的边长是10cm,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计算它对桌面的压强.(已知木块的密度是0.6×103kg/m3;g=10N/kg)

 

课后记:

压强(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教学难点:

会判断压强是如何增大和减小的

教学方法:

练习法

学习过程

1、学前反馈

1.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压强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其中压力的单位是______,受力面积的单位是_____,压强的单位是_______,压强的专用单位是_________.

3.由压强公式可以得出:

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小.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大.

二、创设情境

人走在雪地里会陷入雪中,如何不让人陷入雪中?

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四、展示汇报

自学指导

阅读课本上的“想想议议”部分的插图,讨论一下各图中哪些是要增大压强,哪些是要减小压强,它们各自采用了什么方法?

并填写下面的空格:

推土机具有宽大的履带是通过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______压强的(填“增大”或“减小”下同),而它锋利的土铲是通过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_______压强的;斧头具有很窄的刃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________压强的;铁轨铺在一根根枕木上是通过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_________压强的.蝉是通过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______压强的,从而能使它的口器很容易插入树皮;骆驼

具有宽大的脚掌,是通过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________压强的,从而不会陷入沙中很深.

总结得出:

增大压强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减小压强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

例1.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常见到以下事例:

①有“森林卫士”之称的啄木鸟有细长而坚硬的尖喙,便于啄开树皮;②铁路的铁轨要铺在枕木上;③书包带要做得宽些,背在肩上才舒服;④要把图钉按进较硬的木板,需要加更大的力.其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哪一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例2.一个长方体木块平放在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为P,若将它竖直切去1/2,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为(),若将竖直切下的1/2放到另外1/2上面,则木块对桌面的压强是();若将它水平切开,把上面部分拿走,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为()

AP/2BP/4C

PD2P

例3.如图所示,物体A的重力为20N,物体B的重力

为30N,已知A的底面积为2×10-2m2,B的底面积为4×10-2m2,求:

(1)物体A对B的压强

(2)物体B对地面的压强.

 

课堂达标

1.下列事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书包带很宽B铁轨铺在枕木上C刀磨得很薄D推土机安装履带

2.你购买纸包饮料时,一般配有一根塑料吸管,吸管一端是斜面的,一头是平的,正确的使用方法是()

A将平面一头插入饮料管孔B将斜面一头插入饮料管孔

C将任意一头插入饮料管孔均可D不用塑料管也可以

3.我们在用螺丝固定物体时,往往在螺丝下面垫上一个垫圈,这样做的目的是()

A美观B减小摩擦C减小压强D增加硬度

4.大型运输车装有很多车轮,是为了()

A减小重力B减小压强C增大摩擦D增大稳定性

5、达标提升

1.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常会见到如下现象,其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①削铅笔的小刀刀刃磨得很薄②滑雪板做得很宽很长③往墙上钉钉子时,要用力击打④用订书机订书本时,订书机的柄较宽.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一块砖平放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1,若将其侧放,对地面的压强为P2,那么()

AP1>P2BP1=P2CP1

3.将一均匀长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若沿虚线切开拿走上面一半,则长方体的密度,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力及压强的变化情况是()

A密度不变,压力减

小,压强不变B密度变小,压力减小,压强减小

C密度不变,压力减

小,压强减小D密度变小,压力减小,压强不变

4.如图所示,物体A的重力为20N,物体B的重力为30N,已知A的底面积为2×10-2m2,B的底面积为4×10-2m2,求:

(1)物体B对A的压强

(2)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

课后记:

 

第1节压强

自主学习、课前诊断

一、温故导新

1.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2.什么叫重力?

重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重力的方向如何?

3.茫茫白雪中,体重差不多的两个人,脚踩雪橇的可以稳稳地站在雪地上,而另一位却深深地陷了下去,这是为什么?

 

二、设问导读

阅读课本29-32页,完成下列问题

1.茫茫白雪中,体重差不多的两个人,我们可以认为他们对雪地产生的压力相差不多,那么,压力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力?

压力是否就是重力呢?

试着从力的三要素角度认识什么是压力?

2.做一做:

①如图所示,用手指将一端削尖的铅笔夹紧,逐渐改变手指的用力,感觉会有什么不同,这个现象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②不管用多大的力压铅笔的两端,拇指和食指的感觉会相同吗?

是两只手指受到的压力大小不同,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继续猜想:

当我们坐在板凳上,时间久了感觉臀部压的很疼,而坐在沙发上却感觉舒服多了。

看来,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③小结: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___________有关。

物理学中,用物理量_______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3.物理学中,压强的概念是什么?

压强越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压强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压强的符号及单位是什么?

阅读例题了解压强的计算方法。

5.马路上,我们经常看到越是载重型的汽车,轮胎越是宽大且轮胎的数量越多,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

再举些类似的实例证明你的观点。

削铅笔的小刀刀刃做的很锋利;图钉的钉尖做的很尖。

这种设计的意图又是什么呢,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设计?

请你说说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有哪些?

三、自学检测

1.物理学中,压强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______(填“明显”或“不明显”)。

2.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压强大小)的因素有________和_______。

3.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4.水平桌面上放有一底面积为0.8m2的正方体物块,重为8N,求它对桌面的压强?

 

互动学习、解决问题

1.同桌同学逐题交流在前面的学习的收获、感悟

2.请你帮助我(四人小组共同解决同桌无法解决的问题)

3.老师和你一起学(哪些知识同学们无法解决,需要同学、老师的帮助)

学以致用、能力提升

一、巩固训练

1.一名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约1.5×104Pa。

这句话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下图中,正确表示压力的是(  )

3.如图所示的下列措施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4.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压住铅笔的两端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

B.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

C.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D.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5.如图说说,小方桌分别放入砂盘中,通过观察____________可以判断压力产生的作用效果。

由图

(1)与图

(2)相比,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图

(2)与图(3)相比,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

 

6.已知某河面上的冰能承受的压强是3×104Pa,一个人的质量是60kg,每只鞋底的面积都是150cm2。

通过有关计算回答问题:

(1)此人站在冰上是否有危险?

(2)此人能不能从冰上走过河?

(取g=10N/kg)。

(3)如果不能从冰面走过,可采取什么措施安全到达对岸?

 

二、拓展延伸

1.一质量分布均匀的砖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p,若任意把它截去二分之一后仍放在地面上。

关于剩下砖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有三位同学作如下判断:

甲认为有可能为p/2,乙认为有可能仍为p,丙认为有可能为2p,以上判断中()

A.只有甲正确B.只有乙正确

C.甲和乙正确D.甲、乙、丙都正确

2.在海滩发案现场留下了罪犯清晰站立的脚印,公安人员立即用蜡浇注了如图所示的鞋模,测量蜡鞋模的平均厚为3cm,质量为675g;又经测试达到脚印同样深度压强为1.5×104pa,罪犯体重为多少?

(蜡的密度ρ=0.9×103kg/m3)

 

课堂小结

 

第1节压强

自学检测

1.压力的作用效果明显

2.压力大小受力面积

3.B4.10pa

巩固练习

1.每平方米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位1.5×104N2.C3.D4.D

5.桌脚陷入砂中的深度受力面积一定,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力大小一定,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控制变量法

6.

(1)2×104Pa<3×104Pa此人站在冰上没有危险  

(2)4×104Pa>3×104Pa不能从冰上走过河 (3)通过爬行通过冰面

拓展延伸

1.D2.750N

二、教学设计

第1节 压强

课题

第1节 压强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探究实验,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2.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理解物理中的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控制变量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2.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精神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压强概念。

教学难点:

比值定义法定义压强。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实验法、列举实例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一头削尖的铅笔、四角小桌、海绵

教学过程

引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实验

提出问题

两个手指的受力有什么不同?

两个手指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观察两个手指的凹陷有什么不同?

和这个实验类似的情况生活中还有很多,我们再看一个图片。

两个人对雪地的压力是差不多的,但压力的效果相同吗?

你觉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带领学生分析

引导

上面这些现象都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有关。

板书

第九章压强

第一节压强

 

参与实验

 

思考回答

根据力的平衡,两个手指受力相同。

尖的一端手指觉得更疼。

尖的一端手指凹陷的更多。

 

不相同。

与压力作用面积、压力大小有关。

 

聆听

 

让学生亲身感受,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兴趣。

 

进一步展示现象,说明这种现象的普遍性。

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

 

引出课题。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首先让我们用实验来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根据刚才的分析,你觉得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什么?

 

那我们要用什么方法,来分别研究两个因素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呢?

 

我们把压力作用面积叫做受力面积。

提供的器材有:

小桌、海绵、砝码。

PPT展示实验过程,引导学生得到实验结论

 

板书

一、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引导:

 

学生思考,并回答:

压力的大小;

压力作用面积大小。

控制变量法。

具体说:

在压力相同时,改变压力作用面积,看物体形变多少。

在压力作用面积相同时,改变压力大小,看物体形变多少。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

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锻炼分析能力。

 

掌握控制变量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锻炼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

 

 

 

 

从刚才的分析可知,如果要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大小,怎么办?

 

那要是压力和受力面积都不相同,怎么办?

在前面的学习中有没有能借鉴的方法。

非常好。

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比值可以定量的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我们给他起个新名字叫压强。

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板书

二、压强

1.定义:

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

用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

压强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面积所受的压力,压强越大,压力产生的效果越明显。

提出问题

根据压强的公式,压强的单位应该是什么?

 

为了纪念科学家帕斯卡在物理学,特别是压强知识上的贡献,我们把N/m2用一个专用名称代替:

帕斯卡。

板书

2.压强的单位:

国际单位:

帕斯卡,简称:

帕,符号:

Pa。

将一张报纸对折一下,平铺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Pa。

1Pa表示物体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

 

思考回答:

相同受力面积比较压力大小。

相同压力比较受力面积大小。

可以求比值。

类似于速度的定义。

 

聆听

 

思考回答

压力的单位是N。

面积的单位是m2。

所以压强的单位应该是N/m2。

聆听

 

感受1Pa的大小

对知识的应用

 

培养知识点迁移能力

掌握科学的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完整学习有关压强的知识。

 

使学生对物理单位大小有基本的认识。

 

PPt展示例题

水平桌面上放一本书,书所受的重力为3N,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10-2m2,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

引导学生完成计算,纠正计算过程中错误(过程略)

提出问题

拖拉机在泥泞的田里工作,为了不陷进土里,我们用了什么办法减小它对地面的压强的?

类似的事例你还知道哪些?

展示各种减小压强的事例,带领学生分析

(具体内容略)

板书

三、减小或增大压强

1.减小压强可以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

提出问题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坐软沙发比坐硬板凳要舒服呢?

 

展示各种增大压强的事例,带领学生分析

(具体内容略)

板书

2.增大压强可以增大压力或者减小受力面积。

 

思考计算,完成练习

 

思考回答

拖拉机的履带很宽,受力面积大,压强小,所以不陷进土里。

 

讨论、交流

 

学生思考回答

那是因为沙发受力形变后,与人体的接触面积大;板凳不怎么形变,与人体的接触面积小。

根据压强的知识可知,沙发对人体的压强小,所以人感觉舒服。

 

知识的应用。

 

培养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拉近知识与生活的关系。

 

培养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拉近知识与生活的关系。

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本节课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了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进而形成压强的概念,并讨论了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和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事例。

聆听

梳理压强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记忆。

反馈练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如图所示,A、B、C三个实心物体的体积、密度均相同,它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A、FB、FC,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A、pB、pC。

则三个压力的大小关系是    ,压强自大到小的顺序是   。

 

2.人在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与人站立在地面时相比较()

A.压力不变,压强改变

B.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C.压力改变,压强改变

D.压力改变,压强不变

3.小丽买了一只西瓜,她用塑料袋提回家,走了没多远,就感到手被塑料袋勒得很痛,根据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请你帮助她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说明这样做的道理。

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学目标达标检测,及时反馈与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

 

针对学生在不同的问题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

板书设计

第九章压强

第一节压强

一、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二、压强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