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教案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34075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教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教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教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教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教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教案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教案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教案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教案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教案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教案doc.docx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教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教案doc.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教案doc.docx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教案doc

教案

课程名称财务会计专业教学时数1周次教师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教学内容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目标与要求

1.理解四种折旧方法的原理。

2.掌握四种折旧方法计算公式。

3.熟练运用计算公式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重点

运用四种折旧方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

教学难点

运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讲授法、启发法、练习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插页NO1

教学过程

备注

关于固定资产折旧,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它的定义、性质,以及影响固定资产折旧计算的因素、折旧范围。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演示]幻灯片: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问:

不同的折旧方法计算的折旧额是不同的,那么选择折旧方法的依据是什么呢?

请大家思考:

用幻灯片显示答案: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应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选择。

注意: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可选用的方法有:

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讲解:

其中,年限平均法与工作量法是平均折旧法,而双倍余额递减法与年数总和法则是加速折旧法。

[演示]幻灯片:

年限平均法

讲解:

年限平均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

采用此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相等。

计算公式: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插页NO2

教学过程

备注

=原价×年折旧率

年折旧率=年折旧额/原值

=(1-预计净残值/原价)/预计使用年限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用幻灯片显示例题:

某企业一幢厂房,原价800000元,预计可使用20年,预计净残值率4%,使用年限平均法计算该厂房的年折旧率、月折旧率、月折旧额。

请同学们思考计算过程和结果。

用幻灯片显示答案:

年折旧率=(1-4%)/20=4.8%

月折旧率=4.8%/12=0.4%

月折旧额=800000×0.4%=3200(元)

[演示]幻灯片:

工作量法

讲解: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插页NO3

教学过程

备注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教师用幻灯片显示例题:

某企业的一辆运货卡车原价120000元,预计总行驶里程250000公里,预计报废时的净残值率5%,本月行驶3500公里。

计算本月应提的折旧额。

请同学们思考计算过程和结果。

用幻灯片显示答案: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120000×(1-5%)/250000

=0.456(元/公里)

该项固定资产本月折旧额=3500×0.456=15969(元)

老师总结:

直线法和工作量法的区别:

直线法的特点是每期折旧额相等;工作量法是单位工作量折旧额相等。

[演示]幻灯片:

双倍余额递减法

讲解: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账面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插页NO4

教学过程

备注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注意: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应在预计使用年限的最后两年改按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

特点:

(1)早期折旧率不变,折旧基数在变。

(2)最后两年改成直线法后,要考虑预计净残值。

(3)前期折旧多,后期折旧少

用幻灯片显示例题:

某项固定资产,原值为5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00元。

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

用幻灯片显示答案:

[演示]幻灯片:

年数总和法

讲解:

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

插页NO5

教学过程

备注

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特点:

(1)先扣残值

(2)基数不变=(原值-残值)

(3)折旧率递减

(4)前期折旧多,后期折旧少

用幻灯片显示例题:

某项固定资产,原值为5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00元。

要求采用年数总和法计算每年折旧。

用幻灯片显示答案:

插页NO6

教学过程

备注

[演示]幻灯片:

双倍余额递减法与年数总和法比较

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数总和法

(1)净残值

不考虑

考虑

(2)折旧基数

变小

不变

(3)折旧率

不变(2/n)

变小

注意:

(1)折旧年度不等于会计年度。

(2)加速折旧只是年折旧额的加速,同一折旧年度内月折旧额是相等的。

[演示]幻灯片:

课堂练习

1.某企业一台设备,原价100000元,预计可使用10年,预计残值9000元,预计清理费用5000元,计算该设备的年折旧率、月折旧率和月折旧额。

2.甲公司的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800000元,预计生产产品产量为4000000个,预计净残值率为5%,本月生产产品40000个。

请用工作量法计提该项固定资产的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和该月的折旧额。

3.2014年3月份增加的固定资产120万元,预计净残值30万元,预计可使用4年。

请分别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计算14年折旧额和15年折旧额。

 

插页NO7

教学过程

备注

[演示]幻灯片:

答案

1.净残值率=(9000-5000)/100000×100%=4%

年折旧率=(1-4%)/10=9.6%

月折旧率=9.6%/12=0.8%

月折旧额=100000×0.8%=800(元)

或者:

年折旧额

=[100000-(9000-5000)]/10=9600(元)

年折旧率=9600/100000=9.6%

2.单位工作量折旧额=800000×(1-5%)/4000000

=0.19(元/个)

该固定资产本月折旧额=0.19×40000=7600

3.双倍余额递减法:

第一个折旧年度(08.4—09.3)

120×(2÷4)÷12=5(万元)

第二个折旧年度(09.4—10.3)

(120-5×12)×(2÷4)÷12=2.5(万元)

所以:

08年5×9=45

   09年5×3+2.5×9=37.5

 

插页NO8

教学过程

备注

年数总和法:

第一个折旧年度

(120-30)×(4÷10)÷12=3(万元)

第二个折旧年度

(120-30)×(3÷10)÷12=2.25(万元)

08年:

3×9=27

09年:

3×3+2.25×9=29.25

[演示]幻灯片:

小结

1.使用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计算折旧额。

2.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计算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的折旧基数、折旧率的区别。

教案底页

复习要点与思考题

1.使用四种折旧方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2.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计算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的折旧基数、折旧率的区别。

预习提示

第六章固定资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节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节固定资产清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后记(教学的主要经验、效果、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等)

填表日期: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