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电脑技术大百科.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34142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06 大小:96.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笔记本电脑技术大百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笔记本电脑技术大百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笔记本电脑技术大百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笔记本电脑技术大百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笔记本电脑技术大百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笔记本电脑技术大百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6页
笔记本电脑技术大百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6页
笔记本电脑技术大百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6页
笔记本电脑技术大百科.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6页
笔记本电脑技术大百科.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6页
笔记本电脑技术大百科.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6页
笔记本电脑技术大百科.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6页
笔记本电脑技术大百科.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6页
笔记本电脑技术大百科.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6页
笔记本电脑技术大百科.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6页
笔记本电脑技术大百科.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6页
笔记本电脑技术大百科.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6页
笔记本电脑技术大百科.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6页
笔记本电脑技术大百科.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6页
笔记本电脑技术大百科.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6页
亲,该文档总共10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笔记本电脑技术大百科.docx

《笔记本电脑技术大百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笔记本电脑技术大百科.docx(10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笔记本电脑技术大百科.docx

笔记本电脑技术大百科

AC'97规范

由于声卡越来越贵,CPU的处理能力越来越强大,所以Intel于1996年发布了AC97标准,它把声卡中成本最高的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给去掉了,而通过特别编写的驱动程序让CPU来负责信号处理,它工作时需要占用一部分CPU资源。

ACPI(AdvancedConfigurationandPowerInterface)

高级配置和电源管理界面。

ACPI是1997年推出的电源管理标准,目的在于通过操作系统而不是BIOS来有效管理电源,从而节省更多的电源。

因此,所采用的芯片必须为操作系统提供标准的注册接口,能让操作系统对不同芯片进行电源中断及恢复的动作。

ACPI提供了瞬间软件电源开关来控制电源状态,大多数情况下配合ATX电源系统一起使用。

ACR(AdvancedCommunicationRiser:

高级通讯插卡)

是CNR的升级产品,它可以提供局域网、宽带网、无线网络和多声道音效处理功能,而且与AMR兼容。

AGP插槽(Accelerated-Graphics-Port:

加速图形端口)

它是为提高视频带宽而设计的总线结构。

它将显示卡与主板的芯片组直接相连,进行点对点传输。

但是它并不是正规总线,因它只能和AGP显卡相连,故不具通用性和扩展性。

其工作的频率为66MHz,是PCI总线的一倍,并且可为视频设备提供528MB/S的数据传输率,所以实际上就是PCI的超集。

AGP1X/2X/4X

AGP1X的总线传输率为266MB/s,工作频率为66MHz;AGP2X的总线传输率为532MB/s,工作频率为133MHz,电压为3.3V;AGP4X的总线传输率为1.06GB/s,工作频率为266MHz,电压为1.5V。

AGP2.0规范

①AGP主内存的增强协议采用了流水线操作,减少了内存的等待时间,传输率也有所提高;②采用多路信号分离技术,通过边带寻址SBA总线来提高随机内存访问速度;③采用更低电平,使数据传输率达到266MHz。

AGPPro插槽

是AGP标准的制定人Intel推出的,AGPPro首先解决了显卡电源的供应问题和显卡的散热问题。

它和AGP插槽的主要区别为:

①其长度要比AGP多出一级,也就意味着AGPPro显卡比AGP显卡同一时间传递更多的数据、定义更多的管脚信号;②需要占用与AGPPro插槽相邻的2根或3个PCI插槽。

IrDa(InfraredData:

红外数据传输)

是利用红外线方式实现电脑之间的数据传输。

它也需要一个界面,即红外线接口,它可以省去电缆连线。

AI-BIOS

梅捷公司独家开发的技术,它是以预防为主来保护BIOS的,通过软件与硬件双重保护,防止不明资料的入侵或把错误写入BIOS。

AI-BIOS软件技术包括:

①BOOT-BLOCKMechanism针对BIOS内最重要的开机区块进行保护,防止本区域因不明资料写入而受损;②Checksum即时分析比对,针对BIOS资料的Checksum进行比对分析,只有比对正确的结果下,新的BIOS资料才能被写入。

AMR(Audio/ModemRiser:

声音/调制解调器插卡)

是一套开放的工业标准,它定义的扩展卡可同时支持声音及Modem的功能。

采用这样的设计,可有效降低成本,同时解决声音与Modem子系统目前在功能上的一些限制。

ASUS插槽

是华硕公司在其生产的主板上别出新裁的一个设计。

其结构是在PCI插槽后又增加了一个短槽,以配合华硕自己生产的配套声卡使用。

AT板型

也就是"竖"型板设计,即短边位于机箱后面板。

它最初应用于IBMPC/AT机上。

AT主板大小为13×12英寸。

AT电源

是由P8和P9两组接口组成,每个接口分别有六个针脚,支持+5.0V,+12V,-5V,-12V电压,它不支持+3.3V电压。

ATX(ATeXternal)板型

是Intel公司提出的新型主板结构。

它的布局是"横"板设计,就象把Baby-AT板型放倒了过来,这样做增加了主板引出端口的空间,使主板可以集成更多的扩展功能。

ATX电源

ATX电源是ATX主板配套的电源,为此对它增加了一些新作用:

一是增加了在关机状态下提供一组微电流(5V/100MA)供电;二是增加3.3V低电压输出。

AutoCPUThrottlingFunction

当CPU的温度上升到极限时,它会自动把CPU的温度调低。

Baby-AT板型

随着电子元件和控制芯片组集成度的大幅提高,也相应的推出了尺寸相对较小的BabyAT主板结构。

BabyAT大小为13.5×8.5英寸。

BIOS(BasicInput&OutputSystem:

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直译过来后中文名称就是"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它的全称应该是ROM-BIOS,意思是只读存储器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其实,它是一组固化到计算机内主板上ROM芯片上的程序,它保存着计算机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程序、系统设置信息、开机上电自检程序和系统启动自举程序。

BIOSRecovery(BIOS恢复)

是Intel公司的技术,就是当主板上的FlashBIOS被病毒感染了,可以利用这个功能来清除BIOS中的病毒,并恢复BIOS的原始状态。

BootEasy

为了加快电脑的启动速度,联想公司于2000年11月推出了BootEasy技术。

CACHE

就是缓存,它分为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

它是为内存和CPU交换数据提供缓冲区的。

之所以大部分主板上都有CACHE芯片或插槽,是因其与CPU之间的数据交换要比内存和CPU之间的数据交换快得多。

CE

表示它的安全性已经通过欧洲共同体标准化组织的认证,可以在欧洲地区销售使用。

CMOS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一种大规模应用于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上的原料。

有时人们会把CMOS和BIOS混称,其实CMOS是主板上的一块可读写RAM芯片,用来保存BIOS的硬件配置和用户对某些参数的设定。

CMOS可由主板的电池供电,即使系统掉电,信息也不会丢失。

CMOSRAM本身只是一块存储器,但只有数据保存功能。

而对BIOS中各项参数的设定要通过专门的程序才能进行。

BIOS设置程序一般都被厂商整合在芯片中,在开机时通过特定的按键就可进入BIOS设置程序,方便地对系统进行设置。

因此BIOS设置有时也被叫做CMOS设置。

CNR(CommunicationNetworkRiser:

通讯网络插卡)

是AMR的升级产品,从外观上看,它比AMR稍长一些,而且两者的针脚也不相同,所以两者不兼容。

CNR能连接专用的CNR-Modem,还能使用专用的家庭电话网络(HomePNA),具有PC2000即插即用功能,比AMR增加了对10/100MB局域网功能的支持。

COM端口

一块主板一般带有两个COM串行端口。

通常用于连接鼠标及通讯设备(如连接外置式Modem进行数据通讯)。

ConcurrentRDRAM

属于第二代RDRAM,在处理图形和多媒体程序时可以达到非常高的带宽,即使在寻找小、随机的数据块时也能保持相同的带宽。

作为RDRAM的增强产品,它在同步并发块数据向导、交叉传输时更有效,在600MHz频率下可达到每个通道600MB/s的数据传输率。

另外,它还与前一代产品兼容。

ConcurrentPCI

并发PCI总线技术,它实际是PCI的一种增强型结构。

用于提高CPU与PCI、CPU与内存之间并处理能力,是Intel最先在440FX中投入使用的。

CPU(CentralProcessingUnit:

中央处理器)

通常也称为微处理器。

它被人们称为电脑的心脏。

它实际上是一个电子元件,它的内部由几百万个晶体管组成,可分为控制单元、逻辑单元和存储单元三大部分。

其工作原理为:

控制单元把输入的指令调动分配后,送到逻辑单元进行处理再形成数据,然后存储到储存器里,最后等着交给应用程序使用。

CRC(CyclicalRedundancyCheck:

循环冗余检查)

就是在每个数据块(称之为帧)中加入一个FCS(FrameCheckSequence,帧检查序列),FCS包含了帧的详细信息,专门用于发送/接收装置比较帧的正确与否。

如果数据有误,则再次发送。

Die-HardBIOS技术

是建基公司的技术,和技嘉公司的双BIOS技术一样,就是它在下一次启动时需要先设置跳线。

DIMM(DualInlineMemoryModules)

是一种新型的168线的内存插槽。

要比SIMM插槽要长一些,可以插下容量不超过64MB的单条SDRAM。

并且它也支持新型的168线EDO-DRAM存储器。

DIP开关

就是用手动开关进行跳线。

DirectRDRAM

是RDRAM的扩展,它使用了同样的RSL,但接口宽度达到16位,频率达到800MHz,效率更高。

单个传输率可达到1.6GB/s,两个的传输率可达到3.2GB/s。

DMA(DirectMemoryAccess:

存储器直接访问)

这是指一种高速的数据传输操作,允许在外部设备和存储器之间直接读写数据,既不通过CPU,也不需要CPU干预。

整个数据传输操作在一个称为"DMA控制器"的控制下进行的。

CPU除了在数据传输开始和结束时做一点处理外,在传输过程中CPU进行其它的工作。

这样,在大部分时间里,CPU和输入输出都处于并行操作。

因此,使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效率大大提高。

DMA/66

比ULTRADMA/33更加先进,它的带宽是ULTRADMA/33的二倍。

ATA100接口

就是拥有100MB/秒的接口传输率,使用80针接口电缆,其中有40根地线,可以避免数据收发时的电磁干扰的一种接口标准。

ATA100完全向下兼容传统的IDE,包括PIO、ATA/33、ATA/66等。

DMI(DesktopManagementInterface)

桌面管理界面,它可以通过BIOS将系统资源(内存、板卡等),传递给应用程序,并能随时将工作状态报告给用户。

用户根据DMI提供的信息,很容易发现系统故障。

Dr.LED

建基公司的故障诊断技术,Dr.LED用8个不同的发光二极管来对应主板上的部件,可以知道各个部件的运行情况。

Dr.Voice

建基公司的语音提示技术,我们可以知道系统出现的问题是不是由于主板和主板上的部件引起的。

DRAM(DynamicRAM)

动态随机存储器。

需要用恒电流以保存信息,一断电,信息即丢失。

其接口多为72线的SIMM类型。

虽然它的刷新频率每秒钟可达几百次,但是由于它采用同一电路来存取数据,存取时间有一定的间隔,因此导致了它的存取速度不是很快,在386、486时期被普遍应用。

ECC(ErrorCheckingandCorrecting)

就是检查出错误的地方并予以纠正。

ECP(ExtendedCapabilitiesPort)

扩展并行口。

它是由Microsoft和Hewlett-Packard公司开发的。

它具有和EPP一样高的速率和双向通信能力,在多任务情况下它能使用直接存储器访问,缓冲区也不需要太大,性能也很稳定。

EDODRAM(ExtendedDataOutputRAM)

扩展数据输出内存。

是Micro公司的专利技术。

有72线和168线之分、5V电压、带宽32bit、基本速度40ns以上。

传统的DRAM和FPMDRAM在存取每一bit数据时必须输出行地址和列地址并使其稳定一段时间,然后才能读写有效的数据,而下一个bit的地址必须等待这次读写操作完成才能输出。

EDODRAM不必等待资料的读写操作完成,只要规定的有效时间一到就可以准备输出下一个地址,由此缩短了存取时间,效率比FPMDRAM高20%~30%。

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因为它的存取速度比FPMDRAM快15%,而价格才高出5%。

因此,它成为中、低档Pentium级别主板的标准内存。

EIDE(EnhancedIDE:

增强性IDE)

是Pentium以上主板必备的标准接口。

主板上通常可提供两个EIDE接口。

在Pentium以上主板中,EDIE都集成在主板中。

EISA总线(ExtendedIndustryStandardArchitecture:

扩展工业标准结构)

是EISA集团为配合32位CPU而设计的总线扩展标准。

它吸收了IBM微通道总线的精华,并且和ISA总线兼容,传输率达到32MB/S,最大时钟频率8.3MHz。

EPP口(EnhancedParallelPort)

增强并口,它是由Intel、Xircom、Zenith和其它一些公司开发的,用来和外部设备进行通讯。

FCC

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是检验电磁波讯号、电子设备的组织。

它将计算机分为两个等级CLASSA和CLASSB。

A级别的产品产生的电磁波会干扰电视机,不适合在家中使用;B级别的主板产生的电磁波不会干扰微波讯号,适合家庭使用。

FDD

比IDE插槽稍短一点,专门用来插软驱。

FLASH(FLASH-MEMORY:

快擦型存储器)

它是Pentium以上主板用来存储BIOS程序的。

FlashROM

闪速存储器,本质上属于E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

通常情况下FlashROM与EPROM一样是禁止写入的,在需要时,加入一个较高的电压就可以写入或擦除。

因此,其维护与升级都很方便。

BIOS升级的程序盘一般由主板厂商提供,也可以到Internet网上去下载。

为预防用户误操作删除了FlashBIOS中的内容导致系统瘫痪,一般的主板厂商都在FlashBIOS中固化了一小块启动程序(BootBlock)用于紧急情况下接管系统的启动。

FPMDRAM(FastPageModeRAM)

快速页面模式内存。

是一种在486时期被普遍应用的内存。

72线、5V电压、带宽32bit、基本速度60ns以上。

它的读取周期是从DRAM阵列中某一行的触发开始,然后移至内存地址所指位置,即包含所需要的数据。

第一条信息必须被证实有效后才存至系统,才能为下一个周期作好准备。

这样就引入了"等待状态",因为CPU必须等待内存完成一个周期。

随着性能/价格比更高的EDODRAM的出现和应用,它只好渐渐退出市场。

I/O地址

I/O地址中I是input的简写,O是output的简写,也就是输入输出地址。

每个设备都会有一个专用的I/O地址,用来处理自己的输入输出信息。

因此这是绝对不能够重复的。

如果这两个资源有了冲突,系统硬件就会工作不正常。

I/O芯片

在486以上档次的主板,板上都有I/O控制电路。

它负责提供串行、并行接口及软盘驱动器控制接口。

ICH(I/OControllerHub)

输入/输出控制器中心,负责连接PCI总线、IDE设备、I/O设备等。

IDE(IntegratedDeviceElectronics)

一种磁盘驱动器的接口类型,也称为ATA接口。

是由Compaq和Conner共同开发并由WesternDigital公司生产的控制器接口,现已作为一种接口标准被广泛应用。

它最多可连接两个IDE接口设备,允许最大硬盘容量528兆,控制线和数据线合用一根40芯的扁平电缆与硬盘接口卡连接,数据传输率为3.3Mbps-8.33Mbps。

IEEE1349

它是一种新型的高效串行接口。

它是用一根六芯的连接线(含两根电源线和两对传输信息的双绞线)实现连接的。

最大传输电流是1.5A,而传输时的直流电压可以在8-40V之间变换。

它所规定的总线模式为:

能使用12.5Mbps、25Mbps、50Mbps传输速率的Backplane模式和使用100Mbps、200Mbps、400Mbps的Cable模式。

IRQ(InterruptReQuest:

中断请求)

电脑上需要连接很多设备,如声卡、打印机、Modem等。

这些设备可以通过中断请求的方式与CPU进行数据交换。

当一个设备需要CPU来处理它的数据时,可以向CPU发出中断请求信号,让CPU暂停正在执行的工作,转而处理该设备的操作请求,处理完毕后,再返回执行原来的工作。

当一个设备向CPU发出中断请求时,通过IRQ值来告知CPU到底是哪一个外围设备需要服务,因此每个设备都会占用一个IRQ值。

在计算机中,一共可连接16条中断,即IRQ的值共有16个(0~15),在使用IRQ值时,需把握一条原则,即一个IRQ值只能给一个设备使用,例如:

通常鼠标使用了IRQ4(COM1),此时IRQ4就不能再给其他硬件设备使用了。

ISA

IndustryStandardArchitecture(工业标准总线)。

ISA是IBM公司为它的PC/AT电脑而制定的总线标准,也称为AT标准,是16位体系结构,仅支持16位的I/O设备。

由于存在着数据传输速率低、缺乏技术规范、不能支持多处理器系统、不支持自动配置等缺点,因此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系统速度提高的"瓶颈"。

ISA总线(IndustryStandardArchitecture:

工业标准体系结构)

是Intel公司IEEE和EISA集团联合开发的,为16位体系结构,数据传输率是16MB/S,最高时钟频率为8MHz。

VL局部总线(LocalBus:

局部总线)

是VESA组织设计的一种开放性总线结构。

它的宽度是32位,工作频率是33MHz,数据传输率为132MB/S。

但是它的定义标准不严格,兼容性不好,并且负载能力相对来说比较低,所以已经被PCI代替。

ISO9002

是一个专门制定国际标准的机构,总部在瑞士日内瓦。

jumperfree

使用者可以用软件设定CPU时钟、外频、倍频、电压等,也可以采取手动方式,由主板上的跳线设置。

LED

警示灯技术,也就是电源指示灯。

LM75

温度感应器。

主机可以随时要求LM75读取温度,当温度超过可设定的温度时,系统会自动将电脑电源关闭。

支持从3.0V至5.5V的电压,供应低电流。

LM78

是一个多功能芯片,内建一个片载温度传感器,五个输入端可测正电压,二个输入端可测负电压,三个输入端可测风扇转速,来监视电源的电压、温度、以及风扇转速等。

LogoEasy

是联想公司的技术,1997年11月推出,它能够在自己的PC产品上打自己的LOGO(标识)。

ManageEasy

是联想公司的技术,1998年4月15日推出,用来支持客户/服务器的管理软件。

MCA(MicroChannelArchitecture)

微通道体系结构,MCA是IBM公司专为代替ISA总线而制定出来的32位标准,总线速度10.33MHz,带宽40MB/秒,支持总线主控,但它和ISA不兼容。

MCH(MemoryControllerHub)

内存控制器中心,负责连接CPU、AGP总线和内存。

Micro-ATX板型

是Intel公司在97年提出的主板结构,主要是通过减少PCI和ISA插槽的数量来缩小主板尺寸的。

NLX(NewLowProfileExtension)板型

是Intel提出的一种新型主板架构。

它将强电、扩展槽等一些最容易损坏的部分设置在一块扩展竖板上来提高主板的可靠性。

PC133

因为IntelPIII支持133MHz外频,需要有与其相适应的内存带宽,所以就出现了PC133,它的时钟频率达到133MHz,数据传输率为1.066GB/S。

PC150

由于PC133内存带宽不足,在运行一些比较大的程序时会成为系统性能上的瓶颈,所以PC150规范作为一种过渡性规范应运而生了,可它并没有得到其他厂商的支持,只能说它是一个不成熟的规范。

PC99技术规格

就是主板的接口都用彩色标识,方便用户使用。

PCB

也就是主板线路板。

它由几层树脂材料粘合在一起的,内部采用铜箔走线。

一般的PCB线路板分为四层,最上和最下的两层是信号层,中间两层是接地层和电源层,将接地和电源层放在中间,这样便可很容易的对信号线作出修正。

而好的主板线路板可达到六层,这是由于信号线必须相距足够远的距离,以防止电磁干扰,六层板可能有三个或四个信号层、一个接地层、以及一个或两个电源层,以提供足够的电力供应。

PCI总线(PeripheralComponentInterconnect:

外部设备互连)

属于局部总线,是由PCI集团推出的总线结构。

它具有133MB/S的数据传输率及很强的带负载能力,可支持10台外设,同时兼容ISA、EISA总线。

PCI(PeripheralComponentInterconnect:

外围设备互连总线)

PCI总线是一种与CPU隔离的总线结构,能与CPU同时工作,支持突发读写操作,定义了32位数据总线,且可扩展为64位,其最大传输率为132MB/s,支持即插即用。

PCI总线推出后,一个系统可以允许多条总线存在,这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系统负载能力。

PlugandPlayBIOS

用来确定开机自检时需要的一些基本设备。

如:

键盘,显示器等。

PnP(PlugandPlay:

即插即用)

它的作用是自动配置(低层)计算机中的插卡和其他设备,然后告诉对应的设备都做了什么。

PnP的任务是把物理设备和软件(设备驱动程序)相配合,并操作设备,在每个设备和它的驱动程序之间建立通信信道。

换种说法,PnP分配下列资源给设备和硬件:

I/O地址、IRQ、DMA信道和内存段。

POST(PowerOnSelfTest:

上电自检)

是BIOS功能的一个主要部分。

它负责完成对CPU、主板、内存、软硬盘子系统、显示子系统(包括显示缓存)、串并行接口、键盘、CD-ROM光驱等的检测。

PowerEasy

是联想公司的技术,1997年推出,可以支持CPU更新时的不同电压值(2.0-3.5V)。

PS/2接口

是一种鼠标/键盘接口,一般说的是圆口鼠标,就接在PS/2接口。

RAID

一般称为磁盘阵列,其最主要的用途有两个,一个就是资料备份(Mirroring)或称资料保全,另一个用途就是加速存取(Stripping)。

一般常听到RAID1就是指备份这个功能,而RAID0就是加速功能,RAID0+1就是两者兼具,通俗一点来说,指的就是备份与加速功能。

RDRAM(RambusDRAM)

是美国RAMBUS公司在RAMBUSCHANNEL技术基础上研制的一种存储器。

用于数据存储的字长为16位,传输率极速指标有望达到600MHz。

以管道存储结构支持交叉存取同时执行四条指令,单从封装形式上看,与DRAM没有什么不同,但在发热量方面与100MHz的SDRAM大致相当。

因为它的图形加速性能是EDODRAM的3-10倍,所以目前主要应用于高档显卡上做显示内存。

SCSI(SmallComputerSystemInterface)

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它是由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公布的接口标准。

SCSI最初的定义是通用并行的SCSI总线。

SCSI总线自己并不直接和硬盘之类的设备通讯,而是通过控制器来和设备建立联系。

一个独立的SCSI总线最多可以支持16个设备,通过SCSIID来进行控制。

SDRAM(SynchronousBurstRAM)

同步突发内存,是168线、3.3V电压、带宽64bit、速度可达6ns。

是双存储体结构,也就是有两个储存阵列,一个被CPU读取数据的时候,另一个已经做好被读取数据的准备,两者相互自动切换,使得存取效率成倍提高。

并且将RAM与CPU以相同时钟频率控制,使RAM与CPU外频同步,取消等待时间,所以其传输速率比EDODRAM快了13%。

SDRAM采用了多体(Bank)存储器结构和突发模式,能传输一整数据而不是一段数据。

SDRAMII

二倍数据速度,也叫DDR(Dou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