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规划复习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34211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镇规划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城镇规划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城镇规划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城镇规划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城镇规划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城镇规划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城镇规划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城镇规划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城镇规划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城镇规划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城镇规划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城镇规划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城镇规划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城镇规划复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城镇规划复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城镇规划复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城镇规划复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城镇规划复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城镇规划复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城镇规划复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镇规划复习题.docx

《城镇规划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镇规划复习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镇规划复习题.docx

城镇规划复习题

名词解释

城市:

当前社会对城市的判断上的共识:

城市是非农人口集中,以从事工商业等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

城市规划:

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城乡规划:

是“城乡规划是各级政府统筹安排城乡发展建设空间布局,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社会公正与公平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公共政策的属性。

城镇体系:

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

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城市详细规划:

是以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为依据,对一定时期内城镇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空间环境和各项建设用地指标作出具体安排。

控制性详细规划:

是城市、镇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使用强度等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

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

是指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中涉及区域协调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管理、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修建性详细规划:

是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中心镇:

指县域城镇体系中,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中发挥中心作用,且对周边农村具有一定社会经济带动作用的建制镇,是带动一定区域发展的增长极核,在区域内的分布相对均衡。

集镇:

包括“乡、民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县人民政府确认的由集市发展而成的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的非建制镇”两种类型,不是一级行政单元。

城市规划实施:

就是将预先协调好的行动纲领和确定的计划付诸行动,并最终得到实现,包括了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所有建设行为。

城市规划实施的管理:

指对城市建设项目进行管理,及对各项建设活动实行审批或许可、监督检查以及对违法建设行为进行查出等管理工作。

 

简答

1、城市与乡村的区别与联系

答:

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区别:

1、集聚规模的差异——首要差别2、生产效率的差异3、生产力结构的差异4、职能的差异5、物质形态的差异–文化观念的差异

城市与乡村的基本联系:

小村——村落——小城镇——城市——大城市——乡村——转型带——城市1、景观连续性2、聚落连续性3、经济社会连续性

2、如何理解城镇化的内涵

答:

城镇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也可以认为是非农业人口和非农活动在不同规模的城市环境的地理集中过程,以及城市价值观、城市生活方在乡村的地理扩散过程。

3、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答:

(1)农村剩余贡献——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

(2)工业化推进(3)比较利益驱动。

决定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转移规模的两种基本力:

城市的拉力和乡村的推力。

(4)制度变迁促进(5)市场机制导向(6)生态环境诱导与制约的双重作用(7)城乡规划调控

4、我国城镇化的现状、发展趋势

答:

中国城镇化的现状(1)城镇化过程进入了持续、加速和健康发展阶段(2)城镇化总体上东部快于中西部,南方快于北方(3)在各级城市普遍得到发展的同时,区域中心城市及城市密集地区发展加速(4)部分城市正逐步走向国际化。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趋势

(1)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总体快于中西部地区,但中西部地区将不断加速

(2)以大城市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城镇化道路将成为我国城镇化战略的主要选择(3)城市群、都市圈等将成为城镇化的重要空间单元(4)在沿海一些发达的特大城市,开始出现了社会居住分化、“郊区化”趋势。

5、田园城市理论的核心内容

答:

(1)城市的“磁性”城市人口过于集中是由于城市具有吸引人口聚集的“磁性”,如果能控制和有意识地移植城市的“磁性”,城市便不会盲目膨胀。

提出“城市—乡村”结合的田园城市理论。

(2)空间结构和功能分区:

一系列同心圆(3)社会城市当任何城市达到一定规模时,应该停止增长,其过量的部分由邻近的另一个城市来接纳。

因而居民点就象细胞增殖那样,在绿色田野的背景下,呈现为多中心、复杂的城镇聚集区,霍华德称这种多中心的居民点为“社会城市”。

6、“光辉城市”规划方案要点

答:

城市应该是高密度和集中的,只有集中城市才有生命力•拥挤带来的城市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改造城市而得到解决。

技术手段之一是设施齐备的高层建筑,技术手段之二是立体高效的城市交通体系,由于住宅的空中发展腾出地面,可扩大绿地和花园。

7、卫星城镇规划经历了那几个发展阶段?

答:

(1)卧城:

只居住,没有服务设施。

(2)半独立卫星城:

除居住建筑外,还设有一定量的工厂、企业和服务设施。

(3)卫星新城:

有多种就业机会。

新城的概念更强调了其相对独立性,它基本上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中心城市,为其本身周围的地区服务,并且与中心城市发生相互作用,成为城镇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涌入大城市的人口起到一定的截流作用。

8、《雅典宪章》的主要内容及其局限性是什么?

答:

要点:

(1)城市要与周围影响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2)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要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功能(3)城市发展中应保留名胜古迹及古建筑(4)按全民意志进行规划,以区域规划为依据,以国家法律形式保证规划实施。

9、《马比丘宪章》比《雅典宪章》有哪些改进?

答:

(1))《雅典宪章》仍然是这个时代的一项基本文件

(2)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3)私人车辆服从公共客运交通系统的发展(4)必须努力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5)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要求“城市规划师和政策制定人必须把城市看作在连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的一个结构体系(6)公众参与对城市规划极端重要。

10、熟悉《周礼》、《管子》、《商君书》关于城市规划的思想。

答:

(1)周礼——规整式布局、追求中轴对称、等级秩序

(2)管子——因天时、就地利(3)风水理论——背山面水、负阴抱阳(4)道家——道法自然(5)儒家——天人合一

儒家提倡的礼制思想——皇权至上(6)《周礼考工记》——规矩思想

•以管子、老子为代表的自然观——自然至上——”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变通

11、古希腊、古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城市的典型格局

答:

(1)古希腊特点:

城市以城市广场和公共建筑为中心,体现了民主和平等的城邦精神。

(2)古罗马时代(公元1—3世纪)城市大规模发展。

布局模式:

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中间十字形街道,交点附近为露天剧场或斗兽场与官邸建筑群形成的中心广场。

大量建造公共浴池、斗兽场和宫殿等奴隶主享乐设施。

城市还成了帝王宣扬功绩的工具,广场、铜像、

凯旋门和纪功柱成为城市空间的核心和焦点。

(3)文艺复兴时期特点:

古典风格和构图严谨的广场和街道。

12、我国城乡规划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

答;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是城乡规划法规体系的主干法和基本法

•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

13、制定城乡规划的基本原则和程序(此题仅供参考)

答:

原则:

(1)必须遵守并符合国家《城乡规划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2)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政策,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

(4)应当考虑人民群众需要,改善人居环境。

(5)应当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

程序:

(一)制定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程序:

1、组织编制机关对现有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对原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并向审批机关提出修编的申请报告2、经审批机关批准同意修编,开展规划编制的组织工作3、组织编制机关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承担具体编制工作4、规划草案公告三十日以上,组织编制单位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5、规划方案的修改完善6在政府审查基础上,报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7、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8、审批机关组织专家和有关部门进行审查;–组织编制机关及时公布经依法批准的城镇体系规划。

(二)制定城市、镇总体规划的基本程序:

1.前期研究——对现行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各专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对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和建设条件做出评价;针对存在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从土地、水、能源和环境等城市长期的发展保障出发,依据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着眼区域统筹和城乡统筹,对城市的定位、发展目标、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等战略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

2.提出进行编制工作的报告——组织编制直辖市、省会城市、国务院指定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应当向国务院建设。

主管部门提出报告;组织编制其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应当向省、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提出报告。

3.编制工作报告经同意后,开展组织编制总体规划的工作。

4.组织编制机关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承担具体编制工作。

5.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6.组织编制机关按规定报请总体规划纲要审查——组织编制直辖市、省会城市、国务院指定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应当报请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审查;组织编制其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应当报请省、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审查。

7.根据纲要审查意见,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方案。

8.规划方案编制完成后由组织编制机关公告三十日以上,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9.规划方案的修改完善。

10.在政府审查基础上,报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镇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11.根据规定报请审批机关审批。

12.审批机关组织专家和有关部门进行审查。

13.组织编制机关及时公布经依法批准的城市和镇总体规划

(三)制定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程序1、城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镇人们政府根据城市和镇的总体规划,组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确定规划编制的内容和要求等。

2、组织编制机关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承担具体编制工作。

3、在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中,应当采取公示、征询等方式,充分听取规划涉及的单位、公众的意见。

对有关意见采纳结果应当公布。

4、组织编制机关将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公告时间不得少于30日。

5、规划方案的修改完善;6、规划方案报请审批。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县人民镇府所在地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报县级人民镇府,其他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

7、组织编制机关及时公布经依法批准的城市和镇控制性详细规划。

14、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的基本规律

答:

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来看,城镇体系存在着一个形成——发展——成熟的过程。

(1)前工业化阶段(农业社会),以规模小、只能单一、孤立分散的低水平均衡分布为特征;

(2)工业化阶段,以中心城市发展、集聚为特征的高水平不均衡分布为特征;

(3)工业化后期至后工业化阶段(信息社会),以中心城市扩散,各种类型城市区域的形成,各类城镇普遍发展,区域趋向于整体性城镇化的高水平均衡分布为特点。

15、城镇体系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答:

(1)必须控制开发的区域。

包括:

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草)地区、大型湖泊、水源保护区、分滞洪地区,以及其它生态敏感区。

(2)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

包括:

高速公路、干线公路、铁路、港口、机场、区域性电厂和高压输电网、天然气门站、天然气主干管、区域性防洪、滞洪骨干工程、水利枢纽工程、区域引水工程等。

(3)涉及相邻城市的重大基础设施布局。

包括:

城市取水口、城市污水排放口、城市垃圾处理场等。

16、城市性质的概念、确定依据和方法。

答:

概念:

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担负的主要职能,由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的特点所决定,由该因素组成的基本部门的主要职能所体现。

确定依据:

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

•一是从城市在国民经济中所承担的职能去认识•二是从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因素去研究、认识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

方法:

1、不能就城市论城市,应把城市放在一个大区域背景中进行分析2、一般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性分析为主的方法。

17、城市人口构成和素质应从哪些方面分析?

(1)年龄构成

(2)性别构成(3)劳动构成(4)家庭构成(5)职业构成(6)文化构成

(7)流动人口

18、会使用职工带全眷系数法和递推法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规划期内城市人口发展规模=带眷职工人数*(1+带眷系数)+单身职工

例题:

某新建矿业城市确定规划期末职工人数为27000人,其中单身职工人数占2/3,带眷职工人数占1/3,带眷系数为2,计算规划期内城市人口发展规模。

(递推法)规划期末城市人口规模=现状人口数+规划期内自然增长人口数+机械增长人口数=现状总人口数×(1+自然增长率)n+机械增长人口数=现状总人口数×(1+自然增长率+机械增率)n

某城市2008年年底人口为7000人,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近期规划年限为5年,5年内本城因新建项目需从外地调入职工及家眷共15000人根据历年情况,预计规划期内城市人口发展规模。

19、地质条件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答:

工程地质条件建筑地基:

了解建设用地范围内不同的地基承载力,对城市用地选择和建设项目的合理分布以及工程建设的经济性,都非常重要。

◇滑坡1)建设用地尽量避开不稳定的坡面2)必须选用有滑坡可能的土地时,采取

具体工程措施。

◇崩塌应分析冲沟的分布、坡度、活动与否,以及弄清冲沟的发育条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地震影响城市用地选择、规划布局、具体的建筑布置,以至于各项工程的抗震设防。

20、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答:

水文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1)地表水情要素影响城市用地规模和布局形式。

(2)河流洪水位高低影响城市建设用地的安排

水文地质条件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A)地下水储量影响城市选址、规模和工业项目的确定B)地下水质影响一些行业的布局,如饮料、酿酒等C)地下水过度开采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地面下沉,影响城市建设。

D)地下水流向和风向等其他自然条件一起决定城市工业区和居住区的相对位置。

E)地下水埋深影响建筑物的布局。

21、风向、风速条件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答:

风向:

1、影响各功能区位置的选择2、影响道路走向和绿地分布

风速:

在分析、确定城市盛行风向和进行用地分布时,特别要注意微风与静风的频率。

①一般地静风频率>47%,不宜布置工业;②30%<静风频率<47%,如果布置工业,应采取补救措施。

22、城市用地适宜性评定中可把城市用地分为哪几类?

(做到给出用地的自然条件要会综合分析评定用地类别)

答:

评价因素:

地基承载力、地形坡度、地下水位、洪水淹没、内涝、工程地质。

一类用地——适于建设用地:

地形坡度在10%以下;土质能满足建筑物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地下水位低;没水淹和不良地质现象

二类用地——采取工程措施后适于建设用地:

土质较差;地下水位浅;属洪水轻度淹没区,洪水淹没深度不超过1.5米;地形坡度较大;地表积水;有轻微不良地质现象

三类用地——不适于建设用地:

地基承载力极低;地形坡度超过20%;经常被洪水淹没,深度超过1.5米;不良地质地区;丰产农田、矿藏、水源保护区、永久性设施和军事设施等。

23、居住用地的规划布局原则及分布方式?

居住用地布局原则:

(1)整体性原则

(2)以人为本原则(3)生态原则(4)规范性原则(5)管理原则

分布方式:

(1)集中布置城市规模不大,有足够的用地且在用地范围内无自然或人为的障碍

(2)分散布置地形等自然条件,产业分布和道路交通设施的限制(3)轴向布置居住用地依托交通干线(如快速路、轨道交通线等),在适宜的出行距离范围内,赋以一定的组合形态,并逐步延展。

24、工业在城市中布局的形式?

1、布置在生活居住区的小型工业用地:

(1)生产用地面积较小、运输量小、无污染、与居民生活关系密切的工业

(2)对居住区无影响的小型精密仪器、仪表、服装鞋帽等,可以布置在居住区的独立街坊。

2、布置在城市边缘地带的工业区:

对城市稍有影响的工业区,布置在城市的一侧或几个相对集中的区域。

按街坊整块布置。

3、布置在城市外围地区的独立工业区:

在大城市中,大型工业企业对城市的影响很大,应与城市有一定距离,用绿化隔离。

钢铁、化工、机械制造(其中工业园区是城市建设区的一部分:

根据工业园区的性质:

市区、城市边缘、远离城市)

4、独立的工业城镇:

大型工业企业北京燕山石化、上海金山卫石化•开发区、工业园区北京亦庄

25、城市公共设施分布规划应考虑哪些方面?

1、公共设施项目要合理地配置、配套齐全;等级分布、系统构成合理;局部地区成套;专业设施集聚配置2、按照与居民生活的密切程度确定合理的服务半径,方便、经济、合理;

3、要结合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考虑

(1)大型体育场馆、展览中心:

与城市干道连接

(2)大中型商业服务设施:

配置足够面积的停车场

(3)大中城市市级服务设施:

适当规模、集中布置,与步行街联系较好

(4)幼儿园、小学、门诊等社区机构:

与步行系统结合

4、根据其本身特点及对环境的要求布置5、考虑城市景观组织的要求6、考虑合理的建设顺序并留有余地7、充分利用城市原有基础

26、城市绿地规划布置的目标和原则?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的总目标是:

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满足城市居民的户外游憩需求,满足卫生和安全防护、防灾、城市景观的要求。

原则:

(1)整体性原则

(2)匀布原则(3)自然原则(4)地方性原则

27、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原则包括哪几个方面?

1.交通流畅、快速安全,体系完整2.利于环境,美化城市3.结合现状,节约用地

28、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包括什么?

(1)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划定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湿地、水源保护区和水系等生态敏感区以及基本农田,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等市域内必须严格控制的地域范围。

(2)规划期限内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根据建设用地评价确定的土地使用限制性规定;城市各类绿地的具体布局。

(3)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包括:

城市主干路的走向、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走向、大型停车场布局;取水口及其保护区范围、给水和排水主管网的布局;电厂与大型变电站位置、燃气储气罐站位置、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位置;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等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

(4)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包括: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的具体控制指标和规定;历史文化街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群、重要地下文物埋藏区的保护范围和界线等。

(5)城市防灾减灾。

包括:

城市防洪标准、防洪堤走向;城市抗震与消防疏散通道;城市人防设施布局;地质灾害防护;危险品生产储存设施布局等内容。

29、编制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原则

答:

编制原则:

(1)处理好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条件的关系,注重生态环境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与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协调,符合资源、环境、财力的实际条件,并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3)坚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维护公共利益,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改善人居环境。

(4)严格依据城市总体规划,不得违背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30、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内容

答:

基本内容:

以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内容,明确近期建设的时序、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

(1)确定近期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确定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和布局。

(2)确定近期交通发展策略,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和主要道路交通设施布局。

(3)确定各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公益设施的建设规模和选址(4)确定近期居住用地安排和布局。

(5)确定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风景名胜区等的保护措施,城市河湖水系、绿化、环境等保护、整治和建设措施。

(6)确定控制和引导城市近期发展的原则和措施。

3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一)规划地段各个地块的土地主要用途;

(二)规划地段各个地块允许的建设总量;(三)对特定地区地段规划允许的建设高度;(四)规划地段各个地块的绿化率、公共绿地面积规定;(五)规划地段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的规定;(六)历史文化保护区内重点保护地段的建设控制指标和规定,建设控制地区的建设控制指标。

32、修建性详细规规编制的基本内容

①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②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

③对住宅、医院、学校和托幼等建筑进行日照分析。

④根据交通影响分析,提出交通组织方案和设计。

⑤市政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管线综合。

⑥竖向规划设计。

⑦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33、镇规划的原则

(1)人本主义原则

(2)可持续发展原则(3)区域协同、城乡协调发展原则(4)因地制宜原则(5)市场与政府调控相结合原则

34、镇规划文本的内容

1.总则2.发展目标与策略3.产业发展与布局引导4.镇村体系规划5.城乡统筹发展与新农村建设6.规模、结构与布局7.社会事业及公共设施规划8.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9.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10.交通规划11.公用工程设施12.防灾减灾规划13.城镇特色与村庄风貌14.近、远期发展与实施政策

35、公共性设施开发的特征、过程以及公共性设施开发与城市规划实施的关系

答:

特征:

(1)公共性设施是指社会公众所共享的设施,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学校、医院等,也包括城市道路和各项市政基础设施。

(2)公共性设施是典型的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3)在城市建成环境中,公共性设施的开发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4)公共性设施投资是政府财政安排的结果。

过程:

1.项目设想阶段:

弥补性的、发展型的2.可行性研究阶段:

项目决策的关键性步骤3.项目决策阶段4.项目实施阶段:

项目设计阶段和项目施工阶段5.项目投入使用阶段

关系:

公共性设施开发建设是典型的政府行为,是政府运用公共资金来满足社会公众的使用需求。

就城市规划而言,一方面,公共性设施的开发建设是政府有目的地、积极地设施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另一方面公共性设施的开发建设对私人的商业性开发具有引导作用,通过特定内容的公共性设施的开发建设,也规定了商业性开发的内容和数量,从而保证商业性开发计划与城市规划所确定的内容相一致,从整体上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

36、商业性开发与城市规划实施的关系

答:

尽管商业性开发以私人利益为出发点城市规划关注的核心是公共利益,但不可否认的是,商业性开发同样是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城市规划中的大量内容也需要依靠商业性开发才能得到最终的实现。

就整体而言,城市规划的重要作用就是要通过开发控制等手段,将对个人的、私人的利益追求引导到对城市发展和公共利益的贡献上啦,既保证私人利益的实现,同时又不造成对公共利益的侵害。

 

选择题

1、(多选):

城市所具备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

(ABDE)

A.城市具有系统性B.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C.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D.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

E.城市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

2、(多选):

城市和乡村作为两个相对的概念,存在的基本区别主要包括(ADE)。

A.生产效率的差异B.文化差异C.物质形式差异D.职能差异E.集聚规模的差异

3、城市与区域的关系(ACD)。

A.相互联系B.相互对立C.相互促进D.相互制约

4、决定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转移规模的两种基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