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自机电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34959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2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自机电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机自机电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机自机电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机自机电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机自机电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机自机电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机自机电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机自机电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机自机电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机自机电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机自机电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机自机电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机自机电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自机电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

《机自机电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自机电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自机电课程设计说明书.docx

机自机电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设计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目录

一、任务书…………………………………………………………………1

二、前言……………………………………………………………………2

三、设计题目………………………………………………………………3

四、设计内容………………………………………………………………3-8

五、小结……………………………………………………………………9-10

六、参考文献……………………………………………………………11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指导思想

课程设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尤其在掌握机电传动控制技术时,仅仅了解工作原理和控制的指令系统是远远不够的。

为最大限度的满足生产工艺和机械设备的要求,就需要结合机电传动控制和应用技术的特点,进行初步的工程训练。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机电传动控制得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某个简单的自动化生产设备、某条简单的自动化生产线、某些简单的工艺过程的调查研究,使学生明确生产工艺对电气控制提出的各项要求。

根据这些要求,进行基本的原理设计、工艺设计设计,使学生在课程设计的全过程中,进一步明确设计任务中的各项要求,建立设计工作的整体概念,从工程环境、实现手段和操作方式的各个环节入手来设计控制系统,通过不断的调试和完善软硬件设计,最终能够满足这些要求。

课程设计以培养工程应用能力为主,在独立完成设计任务的同时,还要进行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毕业设计以及毕业后的工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课程设计以学生独立工作为主,教师的辅导为辅。

要充分调动学生得积极性,培养学生得自主性和创新意识。

学生要独立完成的工作:

(1)明确设计任务,详细了解各种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

(2)确定设计方案,明确设计内容;

(3)拟定工作进度计划;规定时间内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4)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

四、课程设计任务

1.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要求完成电机基本控制的设计,包括控制原理设计,元器件选型,控制柜设计等内容。

2.设计要求完成控制原理图、元件选型、元件布置图、柜体设计、设计说明书等。

3.课题要求及主要参数

序号

4级电机

控制对象(单位:

kw)

柜体型式

备注

1

3路

160+15+4

立柜

2

3路

132+18.5+5.5

立柜

3

3路

110+22+7.5

立柜

4

3路

75+30+11

立柜

5

3路

55+37+3

立柜

6

3路

55+45+11

卧柜

7

3路

75+37+5.5

卧柜

8

3路

90+30+0.75

卧柜

9

3路

132+22+1.5

卧柜

10

3路

160+18.5+2.2

卧柜

注:

任务序号和学号尾数相同。

前言

要能胜任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工作,按要求完成好设计任务,仅仅掌握电气设计的基础知识是个够的,必须经过反复实践,深入生产现场,不断积累经验.课程设计正是为这一目的而安排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它是一项初步的工程训练。

通过集中1~2周时间的设计工作,了解一般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课程设计题目不要太大,尽可能取自生产中实用的电气控制装置。

机电传动(又称电力传动或电力拖动)是指以电动机为原动机驱动生产机械的系统之总称。

它的目的是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实现生产机械的启动、停止以及速度调节,满足各种生产工艺过程的要求,保证生产过程正常运行。

在现代工业中,为了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的要求,机电传动不仅包括拖动生产机械的电动机,而且包括控制电动机的一整套控制系统。

也就是说,现代机电传动是和由各种控制元件组成的自动控制系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从现代化生产的要求出发,机电传动控制系统所要完成的任务,从广义上讲,就是要使生产机械设备、生产线、车间甚至整个工厂都实现自动化;从狭义上讲,则专指控制电机驱动生产机械,实现产品数量的增加、产品质量的提高、生产成本的降低工人劳动条件的改善以及能源的合理利用。

例如,一些精密机床要求加工精度达百分之几毫米,甚至几微米;重型镗床为保证加工精度和控制表面粗糙度,要求能在极慢的稳速下进给,即要求能在很宽的范围内调速;轧钢车间的可逆式轧机及其辅助操作频繁,要求在不到一秒的时间内疚能完成从正转到反转的过程,即要求能迅速地启动、制动和反转;对于电梯和提升机,要求启动和制动平稳,能并能准确地停止在给定的位置上;对于冷、热连轧机以及造纸机的各机架或各部分,要求它们的转速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以便进行协调运转;为了提高效率,要求对由数台或数十台设别组成的生产自动线实行统一控制和管理。

诸如此类要求,都是靠电动机及其控制系统和机械传动装置来实现的。

由整个发展过程,不难看出,随着机械加工要求不断提高,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复杂度也在不断增加。

本课程的重点在与控制部分,如何利用电气元件或计算机控制电气来拖动机械实现所要求的功能。

在设计控制系统时,就要求设计人员对执行元件(电动机)、控制元件的熟练掌握与运用,同时也要求对控要求进行了解。

另外,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还应学会如何设计主回路、控制回路以及辅助回路。

同时,在回路的总体连接上,要熟悉设计的技巧。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除了复习掌握已学过的电气知识外,还应熟悉控制系统的设计流程与设计方法,从而增加自己的阅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三、课程设计题目

1、课程设计之序号应和学号尾数相同,所控电机按顺序编排序号。

2、要求采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机的启停。

控制电压380v,频率50hz。

四、设计内容

1.电机控制原理

根据电机功率大小选择不同的启动方法(通常55kw及以上采用自耦变压器启动,11kw及以下采用直接启动,之间采用星-三角)。

绘制主电路及控制电路原理图、安装接线图(用CAD绘制)。

列出元件清单。

2.元件选型根据电机功率确定电流大小,依据电流选择元件型号(推荐采用正泰电器)。

3.元件布置根据元件型号所确定元件外形尺寸及安装尺寸,排列元件位置,画出安装平面图。

可以采用三维设计手段。

4.柜体设计根据元件排列尺寸设计柜体。

画出柜体设计图纸。

5.设计说明

编制设计说明书

功率160kw,15kw,4kw分别选用M1,M2,M3三款电动机

(一)160kwM1选用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

(1)原理图

(2)控制方式

1.合上空气开关,QF1接通三相电源

2.按下启动按钮SB2,交流接触器KM1线圈通电吸合并自锁,其主触头闭合,将自耦变压器线圈接成星形。

同时,由于KM1辅助常开闭合,使得接触器KM2线圈通电吸合,KM2的主触头闭合由自耦变压器的低压三相电源的65%接入电动。

3.KM1辅助常开触点闭合,使时间继电器KT线圈通电,并按以调整好的时间开始计时,当时间达到后,KT的延时常开触点闭合,使中间继电器KA线圈通电吸合并自锁。

4.由于KA线圈通电,其常闭触点断开,使KM1线圈断电,KM1常开触点全部释放,主触点断开,使自耦变压器线圈星端打开,同时KM2线圈断电,其主触头断开,切断自耦变压器电镀KA的常开触点闭合,通过KM1已复位后,常闭触点使KM3线圈得电吸合,KM3主触头接通电动机在全压下运行。

5.KM1的常开触点断开也使时间继电器KT线圈断电,其延时闭合触点释放,也保证了在电动机启动任务完成后,使时间继电器KT可处于断电状态。

6.欲停车时,可按SB1,则控制回路全部断电,电动机停转。

7.电动机过载保护由保护继电器JD完成。

(3)元件选择

元件名称

符号

型号

接触器

KM1,KM3

NC2-400AC220

接触器

KM2

NC2-300AC220

断路器

QF1

NM1-400S/3300400A

断路器

QF2

NM1-400S/33002400A

时间继电器

KT1

JS14P-21AC220

中间继电器

KA1

J27-44

保护继电器

JD

JD-5/400AC380V

按钮

SB1

NP4-01BN/4

SB2

NP4-10BN/3

熔断器

FU2

RT16-3560

自藕变压器

QZB-J-160

指示灯

L1

ND16-22B/4AC220

(二)15kw电动机采用星-三角形降压启动

(1)原理图

(2)控制过程

上图所示为一种星-三角形降压启动控制线路,这个线路是靠时间继电器KT2实现星-三角形转换的。

按下按钮SB4,接触器KM4、KM6同时得电,其主触点闭合,控制线路使电动机接成星形。

经过一段时间延时后,接触器KM6断电,其主触点打开,同时接触器KM5得电,KM5主触点闭合,则电动机就实现降压启动,而后再自动转换到正常速度运行。

KM5和KM6的动断触点是保证接触器KM5与KM6不会同时通电,以防电源短路,KM5的动断触点同时也使时间继电器KT2断电。

(3)元件选择

元件名称

元件符号

元件型号

接触器

KM4

CJX2-4011

接触器

KM5

CJX2-4011

接触器

KM6

CJX2-4011

断路器

QF3

DZ47-60D50A3PDC25

热继电器

FR1

JR36-63

时间继电器

KT2

JS14P-21AC220

熔断器

FU2

RT28(N)-63/40

按钮

SB3

NP4-01BN/4

SB4

NP4-10BN/3

指示灯

L2

ND16-22B/4AC220

(三)4KW电机采用直接启动

(1)原理图

(2)控制过程:

按下SB6,接触器KM7通电,KM7实现自锁闭合,电动机转动;按下SB5,接触器KM7断电,电动机停止。

(3)元件选择

元件名称

元件符号

元件型号

接触器

KM7

CJX2-18A10

短路器

QF3

DZ47-60D15A3PDC25

按钮

SB5

NP4-01BN/4

SB6

NP4-10BN/3

熔断器

FU3

RT28(N)-32/16

热继电器

FR2

JR36-20

指示灯

L3

ND16-22B/4AC220

 

小结

机电传动控制这门课,是以电机为被控对象,控制为核心的一门课程。

所以,我们不仅要掌握现代工业的各种控制方法,同时也应了解电机的原理以及特性。

在学习这门课时,我们主要将重点放在了控制这一部分。

这次的机电控制所设计的控制系统由于时间比较短,所以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并且有很多的设想并没有在这次的设计中实现,例如在制动的时候如果要求电机有很高的停止精度就必须要有非常精确的制动系统等等。

在这次设计的时候如果要加入电机的反转功能和制动功能就会使这个系统更有他的实用价值,当然在柜体方面的设计还有不足,例如在安装元件的安装板的设计上没有完美的考虑到各个元件的安装尺寸,使得安装板的尺寸有很多的变化不便于柜体的加工,希望下次的设计中能考虑到这些问题。

另外,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总共经历了控制要求的分析、原理图的设计、元器件的选型、接线图的设计以及设计资料整理等过程。

在每个过程中我们都学到了很多的知识,积累许多经验,并了解了整个设计的流程。

在原理图的设计上,我们学会了如何灵活利用“起保停”电路来实现我们所需的控制要求。

另外我们还学会了如何分工,将整个原理图划分为主回路、控制回路、辅助回路等3个部分,然后分别进行设计。

而在控制回路中,我们还可以划分为电机控制回路和液压控制回路等两个模块。

这样,经过细分后的原理图,就变的简单明了,设计起来就很容易明确目的,快速的完成任务。

同时,为了实现半自动半手动控制的生产线要求,我们利用万能转换开关,在设计自动回路时,同时也添加了手动控制按钮,这样就更方便手动调节。

在元器件的选型上,我们学会了如何查资料,查询电工手册。

通过查手册中的元器件性能指标表格,我学会了如何筛选自己所需要的元器件。

同时,我们在资料中查到了许多经验公式,利用这些经验公式,我们计算出工业中一些额定电流的裕度。

最后,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的各个过程,我们经历了许多困难坎坷。

我们通过重重困难,最终完成了整个设计任务。

对于我们而言,这就像是真正的工作一般,组员们通力合作。

这个过程,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因为,我们从中汲取的经验将受用一生。

 

参考文献

[1]郝用兴、苗满香等,机电传动控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1

[2]邓星中等,机电传动控制(第四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7

[3]李正吾、赵文瑜等,新电工手册(上册),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

[4]周小群等,简明电工使用手册,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