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问答手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36189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问答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广东省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问答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广东省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问答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广东省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问答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广东省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问答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广东省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问答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广东省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问答手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广东省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问答手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广东省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问答手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广东省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问答手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广东省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问答手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广东省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问答手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广东省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问答手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问答手册.docx

《广东省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问答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问答手册.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问答手册.docx

广东省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问答手册

2012年广东省麻疹疫苗查漏补种

活动问答手册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2年2月

 

目录

第一部分麻疹的危害是什么3

第二部分我省消除麻疹的策略是什么?

4

第三部分为何要进行麻疹疫苗查漏补种?

5

第四部分在确保麻疹疫苗接种安全方面,政府有哪些针对性举措?

7

第五部分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如何接种?

8

第六部分在接种麻疹疫苗之前,家长应该做什么?

9

第七部分在接种麻疹疫苗之后,家长应该做些什么?

12

 

第一部分麻疹的危害是什么

1-1什么是麻疹?

麻疹是严重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传染病之一。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

麻疹传染性极强,超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感等,儿童是主要易感人群。

麻疹病毒主要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途径,由飞沫传播。

麻疹的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的情况。

通常病人在出疹前4天到出疹后4天均有传染性。

麻疹发病早期症状有发热、结膜炎、流涕、咳嗽等,红色斑丘状皮疹首先见于面部,而后遍及全身,大约持续4~7天,皮疹消退后有时会伴有脱屑现象。

麻疹危害严重,常见并发症包括中耳炎、喉气管支气管炎、肺炎,罕见并发症有腹泻和脑炎等,特别当儿童营养不良时,常常因合并并发症导致死亡,病死率可高达10%。

1-2我省的麻疹流行情况?

麻疹在我省的流行情况与疫苗接种情况密切相关。

广东省自1951年开始对麻疹进行疫情报告,麻疹发病处于自然流行状态,发病率波动在45.11~1538.90/10万之间。

1967年开始在部分地区推广应用液体剂型麻疹疫苗,大部分地区只在冬春季进行突击接种,发病下降不明显,仍在179.40~714.80/10万之间波动;1979年实施计划免疫,实施常规接种,1979~1986年,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波动在57.19~383.02/10万。

1986年,麻疹疫苗开始全部改为有效期较长的冻干疫苗,1987年全省实现冷链运转,1987~1999年,麻疹得到了有效控制,发病率控制在1.32~10.65/10万之间,1999年发病率(1.32/10万)较1978年下降了99.7%。

2004年,全省开始实施麻疹网络直报,当年麻疹报告发病率8.65/10万,之后麻疹发病率一路攀升,到2007年上升到21.20/10万,发病数和发病率均位居全国首位,为近20年发病率的最高点。

2008年,部分地区采取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工作,疫情有所下降。

2009年3~4月对1995万8月龄~14周岁儿童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2010年9月份,在全省范围内对8月龄~4周岁的儿童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

2011年,全省报告麻疹病例308例,发病率为0.30/10万,比2010年下降了55.74%,降至历史最低点。

2006年,我国所在的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确定了到2012年实现消除麻疹目标,将麻疹发病率降到0.1/10万以下,消除本土麻疹病毒传播。

2011年我省麻疹发病水平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消除麻疹目标尚有一定差距。

第二部分我省消除麻疹的策略是什么?

2-1为什么能够消除麻疹?

消除麻疹从技术上可行。

虽然麻疹病毒有多个基因型,但血清型只有一个,且抗原性稳定。

人是麻疹病毒的唯一宿主,目前我们有可靠有效的疫苗可以预防,疫苗接种后所产生的血清抗体可以保护各种基因型麻疹病毒的感染。

消除麻疹从操作层面也是可行的。

国际经验证明,消除麻疹是可以实现的,如美洲区从2002年11月起就实现了消除麻疹目标;国内消灭天花和脊灰的经验也证明,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是可以控制、消除、甚至消灭的。

2-2我省消除麻疹的策略是什么?

我国消除麻疹的策略与世界其他大多数国家基本相同。

为实现消除麻疹目标,参考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我国制定了《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提出了综合性消除麻疹策略,这一综合性消除麻疹策略的核心是免疫接种,即通过常规免疫和对重点人群定期开展麻疹强化免疫活动,形成覆盖全人群的免疫屏障。

查漏补种作为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的一项重要补充工作内容,及时发现零剂次免疫和未全程接种的儿童,并予以补种。

综合性消除麻疹策略还包括开展疾病监测、加强疫情控制、控制风疹、控制医院感染、加强健康促进等。

我省按照国家要求开展麻疹消除工作。

我省经济发展不平衡,免疫规划工作不平衡,在一些相对贫困的地区,麻疹疫苗常规接种率还没有达到消除麻疹的需要;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由于流动人口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和具体困难,在学校、托幼机构、医院等人口密集的场所容易加速麻疹的传播,不时出现麻疹的暴发或流行。

此外,由于多年来易感人群不断积累,全人群尚未形成免疫屏障,不能有效阻断麻疹病毒在全省的传播。

在全省范围统一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是为了更有效地消除麻疹,确保民众健康,尤其是儿童健康而采取的针对性策略。

第三部分为何要进行麻疹疫苗查漏补种?

3-1什么是麻疹疫苗?

麻疹疫苗是用麻疹病毒减毒株制成的减毒活疫苗,用于预防麻疹。

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麻疹病毒有多个基因型,但血清型只有一个,我国与世界上其它国家一样,使用的麻疹疫苗株均为A基因型麻疹病毒制成的减毒活疫苗,疫苗接种后所产生的血清抗体可以保护各种基因型麻疹病毒的感染。

我国曾对国内外麻疹减毒活疫苗进行了为期25年的免疫持久性对比研究观察,结果表明,我国生产的疫苗与国外生产的疫苗在免疫原性及免疫持久性方面没有任何差别。

3-2麻疹疫苗应该接种几次?

分别在什么年龄/阶段?

国家规定的常规免疫接种为两剂次,分别在8月龄和18-24月龄接种。

3-3此次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开展的时间、对象、范围?

为加速麻疹消除进程,经省政府同意,我省定于2012年3月13日~19日在全省范围内(8个采取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县区除外)对2005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

未按免疫程序完成麻疹疫苗接种的8月龄及以上的儿童,无论其居住地与出生地,无接种禁忌者一律接种1剂次麻疹疫苗。

各市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扩大查漏补种人群范围或实施强化免疫。

3-4麻疹疫苗接种一次,可以保护孩子多久?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在麻疹疫苗免疫成功的前提下,抗体可以持续很长时间,至少能够维持26-33年(具体可参见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关于麻疹疫苗立场文件)。

我国观察结果表明,接种麻疹疫苗后25年,还有85%以上的人有保护性抗体。

但由于个人体质的原因,麻疹疫苗接种后也有可能发生没有产生抗体的情况,这部分人在周围有麻疹流行的情况下仍有可能被感染。

3-5如果我的孩子已经得过麻疹了,还用接种么?

如果是经实验室确诊得过了麻疹,理论上不需要再接种麻疹疫苗。

但很多情况下,麻疹的诊断是医生临床诊断,未经实验室的严格病毒检测,也可能是其它发热出疹性疾病被当做麻疹。

所以,就本次查漏补种而言,如果您的孩子没有按免疫程序完成麻疹疫苗的接种,建议您的孩子再接种一剂麻疹疫苗。

3-6此次查漏补种收费么?

本次查漏补种对儿童家长不收取任何费用,疫苗及注射器费用均由国家财政负担。

3-7此次查漏补种,我的孩子只能接种统一规定的疫苗么?

能否选择自费疫苗?

本次查漏补种期间,各接种点按规定只提供省统一配发的、经过国家严格检测的免费麻疹疫苗。

第四部分在确保麻疹疫苗接种安全方面,政府有哪些针对性举措?

4-1如何保障疫苗的质量安全?

疫苗的质量安全管理有一系列的保障措施。

在疫苗的生产制造过程中,我国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对企业的生产、制造标准都有明确要求,疫苗在获得注册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并在疫苗上市使用前实施严格的批签发制度。

此外国家药品监管部门还会对已经上市的疫苗进行抽检。

4-2如何保障疫苗的运输安全?

基层接种点是否有完善的冷链设备?

麻疹疫苗要求在2~8℃的条件下避光储存和运输。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明确规定了疫苗冷链储存、运输和冷链监测的要求。

各级疾控机构和接种单位,通过冷链设备建设和有效管理,确保疫苗在规定的温度条件下冷链储存、运输。

基层接种点主要通过冰箱、冷藏包等设备,来保证疫苗的冷链储存、运输和使用。

4-3此次查漏补种活动时间短、任务重、强度大,如何保障接种人员规范接种?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经过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承担预防接种工作。

接种人员须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本次查漏补种的技术方案要求,规范接种服务。

此次查漏补种时间短、任务重、强度大,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开展查漏补种活动前,已制定了详细的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实施计划,并对相关人员开展了针对性培训,确保查漏补种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4-4如何了解疫苗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厂家信息等信息?

《生物制品包装规程》对生物制品的包装及说明书进行了规定:

批号和有效期应用打码机直接打印在包装箱上,瓶签上注明有效期,每个最小包装盒上应附有药品说明书,说明书上注明有效期。

接种时家长可咨询接种医生。

第五部分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如何接种?

5-1我的孩子在本地没有户口,可以接种吗?

是否需要回老家接种?

预防接种实行居住地管理,也就是说,不管孩子有没有本地户口,均可以在现居住地接种,不必回老家接种。

5-2家长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如何接种?

当儿童家长在外务工时,可由其他儿童监护人带领儿童去居住地接种单位按时接种疫苗。

5-3对于特殊情况的孩子,能否上门接种?

符合哪些条件,可以申请上门接种?

向谁申请?

手续是怎样的?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对入户接种有明确规定:

边远山区、海岛、牧区等交通不便的地区,可采用入户巡回方式进行预防接种;当实施群体性接种、应急接种等工作时,接种人员也可根据当地接种方案的安排,开展上门接种或查漏补种。

第六部分在接种麻疹疫苗之前,家长应该做什么?

6-1麻疹疫苗的接种禁忌是什么?

预防接种前,请家长务必了解孩子的身体健康状态并如实告知接种医生。

如果您的孩子有以下情况,不能接种麻疹疫苗:

(1)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以及抗生素过敏者(如对硫酸庆大霉素或硫酸卡那霉素过敏);

(2)曾患过敏性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阿瑟氏反应、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严重过敏性疾病;

(3)正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或处于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

(4)有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

(5)曾患或正患多发性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脑病、癫痫等严重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

如果您的孩子有以下情况,暂时不能接种麻疹疫苗,可在以后条件适宜时予以补种:

(1)3个月内接种过免疫球蛋白;

(2)近期注射过麻疹疫苗或其他减毒活疫苗,需间隔1个月后补种;

(3)强化免疫期间有感冒、发热等症状,待恢复健康后进行补种。

6-2我的孩子是过敏体质,能不能接种?

如果您的孩子对麻疹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及抗生素(硫酸庆大霉素和硫酸卡那霉素)过敏则不能接种。

如果对麻疹疫苗所含成分不过敏且无其它禁忌证,通常可以接种,需注意加强观察。

曾患过敏性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阿瑟氏反应、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严重过敏性疾病者不能接种。

对过敏物不详的过敏体质者,由于存在对麻疹疫苗过敏的可能性,请家长在带孩子接种麻疹疫苗前仔细核实过敏史,再决定是否接种麻疹疫苗。

具体情况也可咨询接种人员。

6-3我的孩子有慢性疾病,能不能接种?

若您的孩子患有严重慢性疾病、或处在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时都不能接种。

轻度慢性病或慢性病患者稳定期可以接种麻疹疫苗,但应排除其他麻疹疫苗接种禁忌证。

6-4我的孩子免疫功能低下,能不能接种?

麻疹疫苗是减毒活疫苗,免疫功能低下者接种后,疫苗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均会增加,因此明确诊断为免疫功能低下者不能接种麻疹疫苗。

一般而言,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患感染性疾病(如经常患感冒、肺炎等),家长借此可大致判断孩子是否免疫功能低下,必要时可到要医院做免疫功能检查。

6-5我的孩子有神经系统疾患,能不能接种?

曾患或正患多发性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脑病、癫痫等严重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本次强化免疫中不能接种。

6-6我的孩子之前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很剧烈,能不能接种?

如果您的孩子既往接种含麻疹成分的疫苗(如麻疹疫苗、麻疹-风疹联合疫苗、麻疹-腮腺炎联合疫苗、麻疹-风疹-腮腺炎联合疫苗)曾发生异常反应,则不能接种麻疹疫苗;以前接种含麻疹成分的疫苗曾有一般反应的儿童,恢复后可以接种;如果儿童接种非麻疹成分疫苗后曾发生不良反应,接种麻疹疫苗不一定会发生不良反应,因此,只要不属于麻疹疫苗接种禁忌证,通常可以接种。

6-7接种疫苗对人体都有哪些影响,是否会影响孩子生长发育?

少数儿童接种麻疹疫苗后可能出现发热、注射部位红肿等一般反应,通常1~2天内便会自愈,必要时对症治疗也可完全恢复;接种麻疹疫苗引起的异常反应极为罕见,一旦怀疑及时就医也可康复。

接种麻疹疫苗不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6-8如果我的孩子处于发热期/过敏期,错过了查漏补种,如何补种?

如果您的孩子由于发热或过敏等原因错过了查漏补种集中接种的时间,应当在症状消除、恢复健康后尽快去当地预防接种门诊或指定地点补种。

但对麻疹疫苗过敏者不能接种麻疹疫苗。

家长可电话咨询接种点询问补种安排。

6-9我的孩子刚刚接种过其他疫苗,可否马上接种麻疹疫苗?

麻疹疫苗如需与其它免疫规划疫苗同时接种,应在不同部位接种。

麻疹疫苗不可与其它疫苗混合吸入1支注射器内接种。

麻疹疫苗与其它减毒活疫苗如未同时接种,应至少间隔一个月再接种。

6-10接种两剂次麻疹疫苗至少应间隔多长时间?

为了保证麻疹疫苗的接种效果,接种两剂次麻疹疫苗之间至少间隔1个月。

6-11常用的减毒活疫苗种类

卡介苗

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

风疹减毒活疫苗

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

麻疹减毒活疫苗

麻疹腮腺炎联合减毒活疫苗

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

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

水痘减毒活疫苗

口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

第七部分在接种麻疹疫苗之后,家长应该做些什么?

7-1接种后,我的孩子可能出现哪些反应?

为什么孩子接种后会产生不良反应?

发生不良反应后如何处理?

同所有药物一样,疫苗对人体而言毕竟是一种异物,绝大多数健康人接种后不发生任何不良反应,只有极少数因个体差异在接种后发生不良反应,麻疹疫苗也是如此。

少数人接种麻疹疫苗后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

(1)常见不良反应:

接种疫苗后24小时内,在注射部位可出现疼痛和触痛,多数情况下于2~3天内自行消失;接种疫苗后1~2周内,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其中大多数为轻度发热反应,一般持续1~2天后自行缓解;接种疫苗后6~12天内,少数儿童可能出现一过性皮疹,一般不超过2天可自行缓解。

(2)罕见不良反应:

重度发热反应。

(3)极罕见不良反应:

过敏性皮疹,一般接种疫苗后72小时内出现;过敏性休克,一般注射疫苗后1小时内发生;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如果孩子接种后,出现发热在37.1~37.5℃时(腋温),应加强观察,适当休息,多饮水,防止继发其它疾病;当发热超过37.5℃,或37.5℃以下并伴有其它全身症状、异常哭闹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诊治;对于红肿直径小于1.5厘米的局部反应,一般不需任何处理;对于红肿直径1.5厘米至3厘米的局部反应,可用干净的毛巾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对于红肿直径大于3厘米的局部反应,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是一项公共卫生措施,在保护人群健康的同时,极个别人因个体差异承担了发生异常反应的风险。

对麻疹疫苗接种后出现的严重疑似异常反应,遵照“先临床救治、后调查诊断”的原则,做到早期、正规、系统的治疗。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经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调查诊断专家组进行调查诊断后,如果认定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按照省级人民政府制订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对受种者给予一次性补偿。

7-2一般而言,麻疹疫苗的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的发生率各是多少?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含麻疹成分疫苗(麻疹/麻风/麻腮风疫苗)的不良反应的研究结果,其一般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局部疼痛、肿胀、红晕约为10%,发热大于38℃为5~15%,烦躁、不适和全身症状(包括轻度皮疹或结膜炎、关节痛)为5%;其他异常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热性惊厥330/100万剂次、血小板减少症30/100万剂次、不伴休克的急性过敏反应10/100万剂次、过敏性休克1/100万剂次、脑病小于1/100万剂次。

7-3如果我的孩子发生不良反应,我该怎么办?

(去哪里,找谁?

什么程序?

家长一旦怀疑自己的孩子接种麻疹疫苗发生了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应及时咨询当地接种单位或疾控机构,报告反应的发生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进行临床诊治。

请家长在接种时主动向接种医生索取当地接种单位或疾控机构的联系方式。

7-4接种疫苗之后,孩子以前的病(如肺炎)会复发吗?

儿童接种麻疹疫苗后通常不会导致以前的疾病复发或者加重,但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除外,这些严重神经系统疾患属于麻疹疫苗的接种禁忌之一。

7-5多次接种麻疹疫苗,会不会对我孩子的身体健康有影响?

会不会增大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多次接种麻疹疫苗,不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有负面影响,不会增大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也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

7-6假如发生了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由谁做出最权威的结论?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原因比较复杂,因此我国法律规定,接种任何疫苗(包括麻疹疫苗)出现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通常由县级疾控机构组织专家进行调查诊断;对于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重大社会影响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由市级或省级疾控机构组织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进行调查诊断,判断反应的发生原因,是否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任何医疗机构和个人不能做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调查诊断结论。

受种方、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结果有争议时,可按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有关规定,向所在地的市级、省级医学会申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鉴定;省级医学会做出的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7-7什么是偶合症?

偶合症是指受种者在接种疫苗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这种疾病发作,与预防接种仅在时间顺序上形成了巧合关联,但并无实质关联。

当受种者存在某些基础疾病(自身或其家长对病史并不了解或未向接种医生提供病史),接种时巧合发病(急性复发或加重),也属于偶合症,此时预防接种可能是基础疾病的刺激因素,但疫苗本身不是基础疾病发作的根本原因。

预防接种中最常见的偶合症是偶合急性传染病、内科疾病等。

例如,麻疹强化免疫过程中出现的群体性不明原因发热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所致。

最严重的偶合症为猝死,但比较罕见。

预防接种后突发死亡可能与受种者本身潜在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有关,或因窒息、感染等因素造成。

麻疹疫苗接种后偶合症所涉疾病的发生概率取决于疫苗的接种率及所涉疾病在受种人群中的基础发生率。

7-8如何避免心因性反应的发生?

预防接种心因性反应实际上是指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或接种后因受种者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群体反应。

心因性反应不是由于疫苗固有性质引起的,与疫苗本身无因果关系,而与受种者的精神或心理因素有关,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心因性反应主要发生在处在生理发育期的儿童中,特别是小学生和初中生中,因此在给小学生和初中生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时要注重群体性心因性反应的防范,其防范对策及措施如下:

①宣传教育,预防为主。

平时要做好预防接种的宣传教育工作,特别应讲清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其处理原则,使接种者心理上有所准备,避免出现反应后思想紧张和恐惧。

注射时避免一过性刺痛而引起的晕针,避免让受种者在空气流通不畅的场所或在饥饿、疲劳时进行接种。

②排除干扰,疏散病人。

一旦发生群体性心因性反应,应及时疏散病人,隔离治疗,避免相互影响或暗示造成连锁反应,尽量缩小反应面。

③避免医疗行为的刺激,无需补液者应避免输液。

④疏导为主,暗示治疗。

正面疏导,消除恐慌及顾虑心理,稳定情绪可辅以药物治疗,应用小剂量镇静剂,也可采用暗示疗法,暗示受种者不过度关注预防接种及机体反应。

⑤仔细观察,处理适度。

群体反应人员复杂,个体差异较大,应注意接种反应之外的合并症,并及时报告家长及学校,要求积极配合做好治疗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