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对口升学语文高考适应性考试试题六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38728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对口升学语文高考适应性考试试题六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浙江省对口升学语文高考适应性考试试题六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浙江省对口升学语文高考适应性考试试题六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浙江省对口升学语文高考适应性考试试题六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浙江省对口升学语文高考适应性考试试题六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浙江省对口升学语文高考适应性考试试题六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浙江省对口升学语文高考适应性考试试题六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浙江省对口升学语文高考适应性考试试题六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浙江省对口升学语文高考适应性考试试题六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浙江省对口升学语文高考适应性考试试题六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浙江省对口升学语文高考适应性考试试题六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浙江省对口升学语文高考适应性考试试题六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浙江省对口升学语文高考适应性考试试题六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浙江省对口升学语文高考适应性考试试题六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浙江省对口升学语文高考适应性考试试题六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对口升学语文高考适应性考试试题六含答案.docx

《浙江省对口升学语文高考适应性考试试题六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对口升学语文高考适应性考试试题六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对口升学语文高考适应性考试试题六含答案.docx

浙江省对口升学语文高考适应性考试试题六含答案

2013浙江省对口升学语文高考适应性考试试题六(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绷裂(bēng)殷红(yān)轧棉花(yà)掎角之势(jǐ)

B.缄默(jiān)症状(zhēng)倒栽葱(dào)果实累累(léi)

C.通缉(jī)荫庇(yìn)压轴子(zhòu)为虎作伥(wèi)

D.锃亮(cèng)叨扰(tāo)迫击炮(pǎi)悄声细语(qiǎo)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屏气摒弃并蒂莲秉烛夜谈

B.翌日游弋溢洪道逸兴遄飞

C.驼绒滂沱拓荒者脱颖而出

D.棘手际遇极乐鸟集腋成裘

3.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披览缕析远见灼识细嚼出滋味

B.寒碜偿试杀一儆百礼尚往来

C.平添骁勇秣马厉兵路遥知马力

D.吆喝贻误改弦更章理屈词穷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它蕴含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人世间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

B.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C.时间真如行云流水,申奥成功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距离我们已经不到一百天了。

D.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降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5.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2011年5月,故宫送给北京市公安局的一面锦旗上,其上有“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之语。

B.外交部负责人发表谈话,表示中方高度关注叙利亚局势发展,坚定主张通过政治对话和平、妥善地化解当前危机,并为此做出了不懈努力。

C.7月,杭州钱江三桥发生部分坍塌事故,不少媒体将事故原因归结为大桥在施工中“过分强行合拢”。

D.一年之际在于春。

在经历了春节后的短暂沉寂之后,旅游市场也伴随着清明小长假重新恢复了火热,到处的花红柳绿让人们走出户外的愿望格外强烈。

6.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大家都非常同情他的境遇,也很想帮他,可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人们渐渐明白,帮助别人也不是那么一件容易的事。

B.最近他们两人总有些不对劲,就说庆祝“元旦”吧,一个说组织一场球赛,另一个偏要反弹琵琶,非要组织一次文艺演出不可。

C.地理条件严重制约了我们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于是经过全体村民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有必要另找一个地势平坦的地方安土重迁、重建家园。

D.每年一度的杭州西湖博览会烟花晚会让整个西湖的夜空流光溢彩,如果苏东坡也能看上一眼,说不定又能为我们留下许多美妙的诗句。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现代医学一再证明,当一个人精力衰退、对事物缺乏好奇心与兴趣时,循环系统功能也会跟着退化。

B.来自海内外4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内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800多位闽籍工商界精英汇聚福州。

C.昨日,市文物局组织了39名专家赶到重建的龚滩古镇,对已经完工的工程通过了验收。

D.漫步小径,风送来一阵扑鼻的香味。

环顾四周,我看见一枝露出高墙的腊梅正在那里释放幽香。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5日凌晨宣布,对全国50%选票的统计结果显示,总统候选人、现任总理普京以64.39%的得票率在总统选举中保持绝对领先。

B.如何让雷锋精神在诞生将近五十年后仍能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光大?

这是每一个雷锋精神的继承者都必然要搞清楚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追随这位先行者的脚步,与他的崇高精神无限地接近。

C.浙江省气象台发出今年首个暴雨黄色预警,指出近日浙北部分地区将有大雨到暴雨,浙西局部大暴雨,提请有关地方注意防范泥石流等暴雨引起的地质灾害。

D.列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的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异地高考”改革方案将很快面世,现在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古往今来的画家,可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画社会认为最好的画;第二类,;第三类,。

第一类人,;第二类人,;第三类人,与道合而为一。

①“朝闻道夕死可矣”

②置好坏于度外,受不朽的力量驱动作画

③终身勤于斯而不闻道

④画自己认为最好的画

A.②④①③      B.②④③①      C.④②①③      D.④②③①

二、古代诗文阅读(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18分)

吴起者,卫人,仕于鲁。

齐人伐鲁,鲁人欲以为将,起取齐女为妻,鲁人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大破齐师。

或谮之鲁侯曰:

“起始事曾参,母死不奔丧,曾参绝之。

今又杀妻以求为君将。

起,残忍薄行人也。

起恐得罪,闻魏文侯贤,乃往归之。

文侯问诸李克,李克曰:

“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弗能过也。

”于是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②粮,与士卒分劳苦。

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

不久,魏文侯薨,太子击立,是为武侯。

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谓吴起曰:

“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

”对曰:

“在德不在险。

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皆敌国也。

”武侯曰:

“善。

魏置相,相田文。

吴起不悦,谓田文曰:

“请与子论功,可乎?

”田文曰:

“可。

”起曰:

“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

”文曰:

“不如子。

”起曰:

“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

”文曰:

“不如子。

”起曰:

“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向,韩、赵宾从,子孰与起?

”文曰:

“不如子。

”起曰:

“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

”文曰:

“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子乎,属之我乎?

”起默然良久,曰:

“属之子矣。

久之,魏相公叔尚主

而害吴起。

公叔之仆曰:

“起易去也。

起为人刚劲自喜,子先言于君曰:

‘吴起,贤人也,而君之国小,臣恐起之无留心也,君盍试延以女?

起无留心,则必辞矣。

’子因与起归而使公主辱子,起见公主之贱子也,必辞,则子之计中矣。

”公叔从之,吴起果辞公主。

魏武侯疑之而未信,起惧诛,遂奔楚。

楚悼王素闻其贤,至则任之为相。

起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要在强兵破游说之言从横者于是南平百越北却三晋西伐秦诸侯皆患楚之强而楚之贵戚大臣多怨吴起者。

楚悼王薨,贵戚大臣作乱,攻吴起;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击起之徒因射刺起,并中王尸。

既葬,肃王即位。

使令尹尽诛为乱者,坐起夷宗者七十余家。

[注]

尚主:

娶公主为妻。

(节选自《资治通鉴第一卷》有删略)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谮之鲁侯曰谮:

造谣,中伤

B.属之子乎,属之我乎属:

委托,交付

C.起易去也去:

离开

D.捐不急之官捐:

除去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请与子论功,可乎落霞与孤鹜齐飞

B.臣恐起之无留心也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C.子因与起归而使公主辱子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起无留心,则必辞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解除别人的疑惑以明志,吴起杀死了妻子。

但他对又非常关爱士兵,能亲自吮吸士兵的疮脓。

可见吴起的性情中暴戾与亲和兼而有之。

B.魏武侯在乘船出行时说,险固的山河是魏国的护国之宝,而吴起则直言认为君王的德政才是治国之宝,其率真的性格可见一斑。

C.吴起刚毅劲直,自信心强,友人便利用他的这个性格特点设计陷害,吴起果然中计,表现出战国时期魏国政治内部充满了凶险于勾心斗角。

D.吴起得道楚悼王的重用,在相位上大显身手,严明法纪,实施改革,展示了治国的多种才能。

因为受到贵族大臣的怨恨与攻击,吴起及其宗族七十余家被杀。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19分)

乌有先生者,中山布衣也。

年且七十,艺桑麻五谷以为生,不欲与俗人齿,毁誉不存乎心,人以达士目之。

海阳亡是公,高士也,年七十有三矣,惟读书是务。

朝廷数授以官不拜曰边鄙野人不足充小吏公素善先生而相违期年未之见已因亲赴中山访焉。

二叟相见大说。

先生曰:

“公自遐方来,仆无以为敬,然敝庐颇畜薄酿,每朔望辄自酌,今者故人来,盖共饮诸?

”于是相与酣饮,夜阑而兴未尽也。

翼日,先生复要公饮,把酒论古今治乱事,意快甚,不觉以酩酊醉矣。

薄莫,先生酒解,而公犹僵卧,气息然,呼之不醒,大惊,邻医脉之。

医曰:

“殆矣!

微司命,孰能生之?

愚无所用其技矣。

”先生靡计不施,迄无效,益恐,与老妻计曰:

“故人过我而死焉,无乃不可乎!

雅闻百里外山中有子虚长者,世操医术,人咸以今之仓、鹊称之。

诚能速之来,则庶几白骨可肉矣。

惟路险,家无可遣者,奈之何!

”老妻曰:

“虽然,终当有以活之。

妾谓坐视故人死,是倍义尔,窍为君不取也。

夫败义以负友,君子之所耻。

孰若冒死以救之?

”先生然之,曰:

“卿言甚副吾意,苟能活之,何爱此身?

脱有祸,固当不辞也。

”遂属老妻护公,而躬自策驴夜驰之山中……

进,山益深,失路。

先生缘鸟道,披荆棘,援藤葛,履流石,涉溪涧;越绝壁,登之弥高,行之弥远,力竭而未克上。

忽见虎迹,大如升,少顷闻巨啸,四山响震,林泉战栗。

声裁止,而饿虎见于林莽间,眈眈相向。

先生自为必死,叹曰:

“不意今乃捐躯此兽之口!

”……

及反,亡是公犹未醒。

长者诊之,曰:

“是非疾也,困于酒耳。

酒出中山,一醉千日。

若习饮之,故无异;此翁,他乡客,安能胜此杯杓也?

”取针刺血数处,又然艾灸之。

须臾,公觉,谢曰:

“蒙长者生我,再造之功也,恶能报?

”长者曰:

“公本无疾,老朽何功之有?

”先生以金帛奉长者,辞不受,曰:

“吾家世业医,止济世活人耳,何以金帛为?

余岂好货贾哉?

”遗药数剂,不索直而去。

亡是公复留兼旬而后别,惟不敢纵饮矣。

(张孝纯《乌有先生历险记》节选)

1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艺桑麻五谷以为生艺:

种植。

B.海阳亡是公,高士也亡:

通“无”。

C.微司命,孰能生之?

生:

使……活下去。

D.须臾,公觉,谢曰觉:

觉察。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惟读书是务问今是何世

B.今者故人来,盖共饮诸投诸渤海之尾

C.不意今乃捐躯此兽之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先生以金帛奉长者。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15.下列对节选文字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写乌有先生是中山一个普通百姓,不愿为官;亡是公向来与先生友善,分别一年了,乌有先生就跑去拜访亡是公。

B.第二段写两个老头相见后非常高兴,亡是公喝得酩酊大醉呼之不醒;乌有先生无计不施,最后和妻子合计,要亲自去请子虚长着来救治。

C.第三段写子虚长着乌有先生行进途中遇虎情形。

D.第四段写子虚长着来到病人跟前,救治亡是公十分有效。

亡是公从此不敢不加节制地喝酒了。

16.请给下面这段话断句,用“/”标出来。

(3分)

朝廷数授以官不拜曰边鄙野人不足充小吏公素善先生而相违期年未之见已因亲赴中山访焉

1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卿言甚副吾意,苟能活之,何爱此身?

脱有祸,固当不辞也。

(4分)

答:

(2)吾家世业医,止济世活人耳,何以金帛为?

余岂好货贾哉?

(4分)

答: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6分)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白居易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18.谁在“计程”?

谁“今日到梁州”?

(2分)

答:

19.据白居易的文章记载,首句原为“春来无计破春愁”。

与现在的首句“花时同醉破春愁”比较,你认为哪句好?

请作简要赏析。

(4分)

答:

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

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攲,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20.有人认为“寒声碎”的“寒”“碎”两字用得极妙,你同意吗?

请简述理由。

(3分)

21.请从“情”和“景”交融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3分)

 

三.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7.1)

子曰:

“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9.15)

22.“窃比于我老彭”,孔子把自己比作名气远不如自己的“老彭”,怎么理解?

(2分)

答:

23.孔子对文化采取述而不作的态度。

有人说,这种做法不利于创新;有人说,这种做法有利于传承……请说说你对孔子这个态度的看法。

(3分)

答: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24~25题。

(5分)

子贡曰: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何如?

”子曰:

“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

“《诗》云: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

”子曰:

“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1.15)

       子曰: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①;虽多,亦奚以为?

”(《论语》13.5)

【注】①专对:

独立应对。

24.从上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的教育观。

(2分)

甲:

乙:

25.上面的两种教育观之间有什么联系,试作简要分析。

(3分)

子曰: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①之,不处②;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③成名?

君子无终食④间违仁,造次⑤于是,颠沛⑥于是。

【注】①道;指正当手段。

②不处:

不要。

③恶:

怎么。

④终食:

吃完一顿饭。

⑤造次:

仓促之中。

⑥颠沛:

危急困难的时候。

26.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文中可以看出,孔子主张人们要仁义,但也承认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

B.孔子认为,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

C.孔子主张,富与贵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

D.这一文字说明仁是取舍一切的标准,是人在颠沛流离的时候应该遵守的道德。

27.孔子对“富与贵”的相关主张,今天还有价值吗?

请简要说出你的理由。

(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

6分)

(1)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

(2)其为人也,,,不知老之将至。

(3)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论语》)

五、作文(60分)

  2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张晓风在随笔《遇合》中曾这样写到:

“生命是一场大的遇合。

一个民歌手,在洲渚的丰草间遇见关关和鸣的睢鸠,于是有了诗;夫子遇见泰山,李白遇见黄河,陈子昂遇见幽州台,米开朗基罗在浑炖未凿的大理石中预先遇见了少年大卫,生命的情境从此就不一样了。

我渴望生命里的种种遇合不管是怎样的情节,我一直在等待着种种发生。

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以“遇合”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择角度,明确立意。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答案】:

C【解析】:

A绷裂bèngB症状zhèngD锃亮zèng

2,B(B项都读作yìA项并蒂莲读作bìng其它读作bǐngC项驼绒滂沱读作tuó

拓荒者读作tuò脱颖而出读作tuōD项际遇读作jì其它读作jí)

【解析】本题考查都是常见字的读音,其中“屏”是多音字。

这些常见字在必修教材中都出现过,学生并不生疏。

“滂沱”的“沱”、“游弋”的“弋”、“翌日”的“翌”容易造成习惯性误读。

此题考查“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难度比“注音正确的一组”有所降低。

3.C(项“远见灼识”“灼”应为“卓“。

B项“偿试”的“偿”应为“尝”.D项“改弦更章”的“章”应为“张”。

【解析】本题属于单纯考察错别字,难度不大,且都属于必修教材的内容。

4.B“涣然冰释”指像冰块融化一样完全消散。

比喻疑难或误会全部消除。

而题目中却用来指烦恼被消除,显然成语的使用不符合语境。

“行云流水”意思是像行动着的云何流动着的水。

比喻洒脱自然,毫无拘束。

多指文章,句中用来比喻时间是不对的。

“叹为观止”意思是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不符合语境。

5.B(撼—捍拢—龙际—计)

6.D(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比喻这一方面有情,那一方面无意,多指男女恋爱。

反弹琵琶,来自敦煌壁画中的一种舞姿造型。

喻指突破常规的思维和行为;从反面看问题,与常规事物对着干。

安土重迁:

在家乡住惯了,很不愿意搬迁。

 

7.AB项概念不清,不合逻辑,“海内外”指的是国内和国外,与后面的“国内”重复,应删去“海内外”。

C项主谓搭配不当,修改为“专家……进行了验收”。

D项搭配不当,“看见……释放的幽香”动宾搭配不当。

8.C(A.宾语残缺,“领先”后加“地位”或“优势”。

B.“这样”表意不明,应改为“只有搞清楚这个问题”D.主谓搭配不当,“面世”改为“出台”。

9.D注意三类人的递进关系和“人”与“道”的对应。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10.C去:

除去(3分)

11.B近三年虚词的考查情况:

2011年:

所以于因,2010:

其而焉于,2009年:

以而为之。

据此设计此题B.均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跟,和,介词;和,连词C.于是;通过D.连词,就,那么;连词,表转折,却。

(3分)

12.D“吴起及其宗族七十余家被杀”有误,应该是因射吴起之事而被灭族的贵族就有七十多家。

13.D(醒)

14.C(A.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判断动词B.之乎,兼词/之于,兼词

C.竟,竟然,副词D.拿、用,介词/凭……身份,介词)

15.A.(应该是“亡是公就跑到中山去拜访乌有先生”)

16.朝廷数授以官/不拜/曰/边鄙野人/不足充小吏/公素善先生/而相违期年未之见已/因亲赴中山访焉

17

(1)您的话很符合我的想法,如果能救活他,我为什么吝惜自己这把老骨头?

即使有什么灾祸,那本来就是我义不容辞的。

(2)我家世世代代以医病为职业,只不过想济世救人而已,还要金钱做什么呢?

我难道是一个贪爱钱财的商人吗?

(二)(6分)

18.(2分)白居易(或作者与李十一);元九(元缜、“故人”)

19.“醉”为下文“醉枝”铺垫,使起句与次句联系紧密,且“花”开时节与“醉”酒折枝相映(衬托)成趣;

20.同意。

“寒”意为寒冷,“碎”意为破碎(解释词1分)。

表现秋寒时节,秋叶纷纷坠地的无奈(1分)。

体现了自己的孤寒处境的感受,渲染出寂夜中的悲凉寂寥的心情。

(1分)

21.这首词上片描写秋夜寒寂景象,下片抒写孤眠愁思的情怀,由景入情,情景交融。

(1分)作者从夜静叶落写起,因夜之愈静,故越觉寒声之碎。

“真珠”五句,极写远空皓月澄澈之境。

“长是人千里”,可见作者久羁之苦。

(1分)下片即从此生发,步步深入。

酒未倒,已先成泪,情更凄切(1分)。

“残灯”两句,写屋内暗淡情景,与上片月光呼应,倍增伤感,末三句愁更难堪,情更凄切。

(1分)

(2分)首句为三、四句“忽忆”伏笔,可见转句波澜之美。

(1分)

(三)(4分)

22.

(1)表现孔子的“孙(逊)以出之”的君子之风,在文化传承上的谦逊向学的品德。

(2)“周监于二代

”,老彭为商代贤者。

此语表现孔子在“克己复礼”上的文化自觉性。

(另外解说,能自圆其说,亦可)

23.(自圆其说,酌情给分。

但一定有明确观点,分析理由或依据。

24.举一反三或者讨论启发学以致用

25.举一反三是学以致用的基础。

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才能学会类推,学会融会贯通,学到的才是活的知识,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讨论启发有助于学以致用。

学习中通过老师的启发和与同学的讨论,有助于获得能力,进而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工作中去。

26.D“在颠沛流离的时候”说法有误,应该是不管处在什么时候都须臾不可或离的道德。

27.孔子认为富与贵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这个主张今天还非常有价值。

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商品社会,钱权交易、买官卖官等社会丑恶现象屡禁不止,严重损害党的形象和社会的公平。

因此,提倡孔子的这种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干部队伍的建设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文言文参考译文】乌有先生是中山一个普通百姓。

他年龄将近七十岁,以种植桑麻五谷来维持生活,不愿和庸俗的人为伍,别人对他的毁谤与赞美全都不放在心上,人们都把他看作通达事理的人。

海阳亡(读“无”音)是公,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年纪已经七十三岁了,致力于读书做学问。

朝廷多次拿官职授予他,他都不上任,他说:

“我只是边远小邑镇一个乡村平民,不能够胜任一个跑腿的小吏,(还能做什么官呢?

)无是公向来与先生友善,却互相分别整整一年没有见到他了,因而亲自赶到中山来拜访他。

两个老头相见后非常高兴。

乌有先生说:

“你打老远的地方来(看我),我没有什么可用来表达敬意的,可是寒舍略微储备了些薄酒,每当初一十五(我)总是独自一人喝,现在老朋友光临,为什么不把它拿出来一起喝呢?

”于是一起畅快地喝起来,夜色将尽还没有尽兴。

第二天,乌有先生再次邀请无是公喝酒,端着酒杯,评说从古至今天下太平与混乱的事情,心里痛快极了,不知不觉已经酩酊大醉了。

傍晚,乌先生酒意已消,可是亡是公还倒卧在地,气息微弱,叫他他都不醒,(乌有先生)非常惊慌,请来邻近的医生为他把脉诊断。

医生说:

“危险啦!

如果没有司命之神,谁能救活他?

我已无处施展自己的医术了。

”乌有先生没有什么办法不用,最终还是没有任何效果,(先生因此)越发害怕,与老伴商议道:

“老朋友前来拜访我而死在这里,恐怕不行吧?

(我)常常听说百里外的山中有(一位)子虚长者,辈辈代代从事医生这一职业,人们都拿“现在的太仓公和扁鹊”称赞他。

如果真能请他来治,那就一定能起死回生了。

只是道路艰险,家中又没有可以派遣的人,拿这件事怎么办呢?

”妻子说:

“虽然这样,我们终究一定有法救活他。

我认为,坐视老朋友死(而不想办法),这是违背道义的行为,我个人认为您不应该采取这种做法。

既损害道义又对不起朋友,这是君子感到耻辱的事。

哪里比得上拼死去救他好呢?

”乌有先生觉得妻子的话很正确,(他对妻子)说:

“您的话很符合我的想法,如果能救活他,我为什么吝惜自己这把老骨头?

即使有什么灾祸,那本来就是我义不容辞的。

”于是吩咐老伴看护亡是公,自己亲自策驴连夜飞快地赶往山中。

(乌有先生继续)往前走,山越来越深,最后迷了路。

先生顺着高峻无路处往上爬,拔开荆棘,攀着藤葛,踩着流石,趟过溪涧;翻过峭壁,越登越高,越走越远,人已精疲力竭却仍然没能登上山顶。

忽然看见了老虎的脚印,像升子那么大;不一会儿,只听见一声巨大的虎啸声,四面山谷回声震荡,树林山泉都战栗起来。

声音刚刚停止,一只饿虎出现在树林草丛间,贪婪凶狠地瞪着他。

先生暗想这次必死无疑了,(于是)长叹道:

“没想到今天竟然死在这野兽的嘴里!

等到(乌有先生)返回中山,亡是公还没有醒转来。

子虚长者为他诊断后说:

“这不是病,只是被酒醉倒了。

(这种)酒产于中山,喝醉一回千日不醒。

你经常喝这种酒,所以没有什么异常反应;这个老头是外地人,怎么能够受得了这种酒呢?

”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