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人教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39250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人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人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人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人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人教版.docx

《小学二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人教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二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人教版.docx

小学二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人教版)

 

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到郊外去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做回音游戏。

 

2.欣赏管弦乐合奏《出发》.河北民歌《放风筝》。

 

3.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认识小节.小节线。

4.学唱歌曲《郊游》.表现郊游的情景。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放牛放到小河边》《郊游》。

 

2.欣赏《出发》《放风筝》。

 

3.聆听音乐《出发》.随着歌曲《郊游》进行表演。

 

4.认识小节线和小节。

 

5.参与“回音”游戏和多声部节奏组合《春天交响曲》活动。

 

教材分析:

 

1.《山谷回音真好听》歌曲简洁.朴实.描绘了孩子们眼中的大自然景象.刻画了孩童的好奇心理.生动模仿了声音在山谷间回荡的自然现象。

 

2.《出发》1949年10月.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儿童创作了一套儿童交响组曲《冬天的篝火》.这套乐曲共分八段.以苏联诗人马尔夏克的诗句作为标题.在乐曲间通过朗诵来叙述少先队员假日郊外旅行的生活故事.包括《出发》《窗外的雪花》《冰上圆舞曲》《篝火》《行军》《归来》等。

这是普罗科菲耶夫继《儿童音乐》和《彼得和狼》之后.为儿童和青年创作的又一优秀作品。

音乐描绘更加具体.更能为儿童所喜爱。

 

民歌有山歌.小调.劳动号子等.《放风筝》属小调.也称小曲。

这首《放风筝》使用了江南优秀曲牌“码头调”的曲调.来歌唱当地民俗生活.既有南方的秀丽委婉.也有北方的爽朗.内柔外刚.南北交融.与南皮的另一首民歌《茉莉花》一样.是“南歌北唱”的成功范例。

 歌曲节拍为2/4.在节奏和速度处理上十分多样.抒情优美.适宜用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中速演唱。

 

3.《放牛放到小河边》这是一首流传在江西萍乡一带的民歌.属于民歌体裁形式中的山歌。

歌曲表现了在种田之余儿童在河边草地上放牛的情形。

歌曲中蓝天.青草.小河.耕牛.与小牧童融为一体。

 

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放牛放到小河边》《郊游》 

2.随音乐《出发》或《郊游》

教学难点:

 

1.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指导学生不要过分夸张。

2.学唱《放牛放到小河边》歌曲唱名.做到唱名与音高一致。

 

3.聆听音乐《出发》或随着歌曲《郊游》进行表演时.要做好组织工作。

 

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做回音游戏。

 

教学目标: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

2.引导学生积极创编回音游戏。

 

教学过程:

 

一.聆听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

1.师生问好.交流寒假见闻。

引入春天的话题。

听一首与春天到郊外去郊游相关的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

 

2.引导学生倾听歌词.关注歌曲中模仿回音的两句旋律.启发学生思考歌曲运用什么方法再现大自然中的回音现象。

 

3.教师即兴呼唤.请学生用稍弱的力度模仿教师的声音.表现回音效果。

 

4.教师穿插一至两首练声曲.让学生用稍弱一些的力度来模仿。

 

例如:

1=C 4/4 

1    2 3 —|1 2 3 —|54 32 54 32 |1———‖ 

师:

呜       呜     轰隆隆隆隆隆隆隆 隆。

 

生:

呜      呜      轰隆隆隆隆隆隆隆 隆。

 

二.教师引导学生模仿歌曲中的一句.由一句模仿.引入整首歌曲的模仿。

1.教师演唱歌曲中的第二句:

    

学生跟唱:

 

12 34 |5 —|              12 34 |5 —| 

啊                                  啊 

2.教师一句一句演唱全曲.学生一句一句跟唱.注意用稍弱的力度演唱。

 

3.全体跟琴演唱歌曲。

 

4.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注意第二句演唱力度的变化。

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演唱歌曲.另一组在第十一小节处模仿回音。

 

三.引导学生做回音游戏。

 

将学生分成两组.领头的学生可以用以下几种方式创编声音.让另一组的学生模仿.比一比哪组模仿得像。

 

1.呼唤。

如:

喂—.我来了—.大山你好—.等等。

 

2.节奏。

如:

XX X.XX. XX XX X.等等。

 

3.唱名音高。

如:

mi—sol—mi等等。

 

4.旋律片段。

 

5.歌曲片段。

 

四.教师带领学生演唱《山谷回音真好听》.结束本课。

随笔:

学会演唱本歌曲.能按歌曲要求表现强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管弦乐合奏《出发》.河北民歌《放风筝》。

 

教学目标:

 

1.听辨和感受乐曲《出发》中火车行驶的节奏.并随音乐律动。

 

2.感受河北民歌《放风筝》的情绪.了解歌曲的内容和一般特点。

 

3.听辨和感受《出发》和《放风筝》在音乐表现手法和音乐情绪方面的差异。

4.参与多声部节奏组合活动:

《春天交响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听音乐.初步感受乐曲《出发》的节奏。

 

提出问题:

乐曲中描写了什么交通工具?

 

 作曲家运用哪些音乐手段来描写这种交通工具?

 

2.教师介绍定音鼓和小鼓对火车均匀行驶节奏的模仿.小号对火车汽笛声的模仿。

 

3.听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出发》的情绪。

 

提出问题:

乐曲中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是怎样的心情?

 

作曲家在乐曲中运用两支旋律以及不同的音色.表现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的心情。

 

4.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中的两个主题。

 

二.听乐曲《出发》.随音乐律动。

 

1.教师将学生组织成一列或几列长队.仿佛是火车的车厢.随音乐有节奏地律动.特别提醒学生表现火车出站.进站时.渐快与渐慢的节奏变化。

 

2.提醒学生注意律动时队形的变化.以及队形行驶方向的变化.应随音乐中旋律的不同.音色的改变而有所变化。

 

3.介绍作曲家和乐曲创作背景。

三.聆听河北民歌《放风筝》。

 

1.聆听中国风格的音乐。

 

 提问:

《放风筝》与前面刚听过的乐曲《出发》有什么不同?

 

鼓励学生从音乐情绪.风格.音乐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

2.听歌曲歌词.提问:

歌曲中唱了哪些内容?

 

三月—姐妹穿着—放风筝—风筝飞翔—回家 

3.介绍这首民歌的音乐特征:

在人民群众中流传.传唱.不同地域《放风筝》的音乐也不一样.同一首民歌.不同的人唱得也不一样。

介绍歌曲之中的衬词.装饰音以及旋律等特点。

 

4.请学生跟着录音哼唱歌曲。

 

四.多声部节奏组合活动:

《春天交响曲》 

1.引导学生展开关于春天的想象.将春天能发出声音的事物列举出来.将这些事物发出的声音模仿出来。

 

2.组织学生对各种声音依次模仿和表演。

 

3.教师选取其中的几种声音填入如下表格中.进行节奏设计.组织学生按节奏念读。

全体学生顺序表演。

启发学生进一步联想.思考哪些声音应该用强力度来表现.哪些声音应该用弱的力度来表现.哪些声音应该渐强.哪些则应该渐弱。

(1)春雷    轰隆.    轰隆.    轰隆.    轰隆.   ……

(2)春风    呜         —    呜         —   ……

(3)春雨    沙沙沙    沙沙沙    沙沙沙    沙沙沙  ……

(4)山泉    叮 咚    叮 咚    叮 咚    叮 咚   ……

(5)布谷鸟    布谷 O    布谷 O    布谷 O    布谷 O ……

(6)……                    

4.然后将学生分组.分别担任不同的节奏声部.先依次表演各自的声部.然后两个.三个声部.直至所有声部都组合在一起.创作出一首《春天交响曲》。

5.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思考.还有哪些春天的声音可以组合到《春天交响曲》中来.可以用什么节奏来表现.等等。

 

五.教师总结本课。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认识小节.小节线。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能有表情地演唱。

 

2.学唱歌曲的歌谱。

 

3.认识小节.小节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活动《春天交响曲》。

 

二.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

 

1.教师描绘春天的景象.请学生读歌词.引导学生区分歌词与衬词.注意衬词应轻读。

 

2.教师范唱.学生跟唱.学生跟琴独立演唱。

 

3.完整地演唱歌曲。

 

4.教师范唱唱名.学生跟唱唱名。

请个别同学唱.小组唱.同学互相评价并纠正。

 

三.学习小节线.小节。

 

1.教师介绍什么是小节与小节线。

 

2.请学生说说《放牛放到小河边》有几个小节.几条小节线。

 

3.请学生数数学过的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中.有几个小节.几条小节线.在哪几个小节中需要用稍强的力度演唱.哪几个小节需要用稍弱的力度演唱。

 

4.请学生设计演唱《放牛放到小河边》的强弱力度变化.做到有表情地演唱。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郊游》.表现郊游的情景。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郊游》。

 

2.随着音乐表演郊游情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二.学唱歌曲《郊游》。

 

1.听录音。

 

2.教师教唱.学生跟唱。

 

3.跟琴演唱。

 

4.学唱歌曲.了解歌曲相同懂得部分。

 

三.听音乐.创编郊游的动作。

 

春天里.可以坐火车出发.去踏青.放风筝.放牛.还可以开展许多有益的活动。

 

一组表演坐火车.一组表演放风筝的情形.其他组同学分别表演划船.穿山洞.过小桥.还请一组同学开动脑筋想想.我们郊游还开展了哪些活动?

用动作表演出来。

 

四.边唱边表演郊游动作。

在相同旋律部分做相同的动作。

 

五.结束全课。

第二单元  进行曲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1.唱歌《小号手之歌》.《米老鼠进行曲》。

 

2.欣赏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管弦乐曲《土耳其进行曲》.《进行曲》。

 

3.音乐活动:

少先队《出旗》音乐表演 

4.少先队鼓号队演奏。

 

5.进行曲的初步总结。

 

教学目标:

 

1.学会《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第一段歌词和《小号手之歌》《米老鼠进行曲》。

 

2.听赏《土耳其进行曲》《进行曲》.能随音乐列队行进或击出节奏。

 

3.在《出旗》这一音乐活动中进行综合性音乐表演。

 

4.能区分XX.XX..X—.XXX.XXXXXXXX等节奏。

 

教材分析:

 

1.《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这首歌由周郁辉作词.寄明作曲.原为儿童故事片《英雄小八路》的主题歌(原名《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作于1962年。

 

2.《出旗》这是少先队鼓号队演奏曲中的一首。

用于少先队员们集合仪式中出队旗的场合.由于队号只能奏出“5135”这四个音.故全曲仅用这四个音构成.由于上句落在“5”.下句落在“1”.使两乐句具有动静对比.且有可循环性。

3.《小号手之歌》这是动画片《小号手》的主题歌.黎汝清作词.金复载作曲。

金复载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专职作曲家.曾为五十多部电影作曲.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小号手》《三个和尚》《哪吒闹海》《济公》等。

 

4.《土耳其进行曲》这是贝多芬为德国剧作家科策布的剧本《雅典的废墟》所作配乐的片断.后被改编成钢琴曲.成为家喻户晓和学琴者必弹的世界名曲(与此齐名的还有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全曲结构为A+B+A+B+A+尾声。

5.《进行曲》(选自芭蕾舞剧《胡桃夹子》)1892年.52岁的柴可夫斯基为两幕舞剧《胡桃夹子》谱写了优美的音乐.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后来作者将其中的音乐改编成管弦乐组曲.取名为《胡桃夹子组曲》.全曲共分三个乐章.由八首乐曲组成。

6.《米老鼠进行曲》这是1955年出品的美国动画片《米老鼠俱乐部》的主题歌.由此奠定了米老鼠在美国动画片中的特殊地位。

 

教学重点:

 

1.在唱歌和听赏音乐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和理解进行曲的特点。

 

2.在各项音乐活动中.注意动作与音乐的协调。

 

3.在各项音乐活动中.继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难点:

 

1.随录音学唱《队歌》有一定困难.因为《队歌》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演唱.低年级学生唱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2.随《土耳其进行曲》作队列行进时.要求按课本上的图示作队列变化会有一定困难.且场地难以保证。

可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3.由于《进行曲》兼有舞曲特点.中段音乐形象有所改变.音乐语言也不为学生所熟悉.故听赏时会有一定困难。

 

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2.少先队鼓号队演奏。

 

教学目的:

 

1.对《队歌》产生亲切感.并初步学唱第一段歌词。

 

2.学会演唱《出旗》音乐的乐谱。

 

3.大致了解少先队队歌的历史变革。

 

教学过程:

 

1.从少先队的历史引出少先队队歌的历史。

 

2.听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录音两遍(出示队歌的全部歌词)。

 

3.听赏由马思聪作曲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录音并简介作曲家马思聪。

4.跟着《队歌》的录音轻声学唱第一段歌词。

 

5.边轻唱《队歌》边在原位踏步.体会进行曲的节律。

 

6.随《队歌》的音乐分组表演高举队旗的行进姿态。

 

7.欣赏少先队鼓号队演奏的录音或录象。

 

8.随教师学唱《出旗》的乐谱.提醒学生注意乐谱中只用了“513”四个音。

9.随《出旗》的音乐踏步或分组列队行进.同时即兴模仿吹对号的动作.也可模仿演奏队鼓及镲的动作。

 

10.边唱《出旗》的乐谱.边列队走出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小号手之歌》。

 

2.音乐活动:

少先队《出旗》音乐表演。

 

教学目的:

 

1.学唱《小号手之歌》的歌词.并能初步唱出进行曲的特点来。

 

2.在音乐活动少先队《出旗》表演中做到节拍统一.配合密切.并具有一定创造性。

 

教学过程:

 

1.听赏《小号手之歌》.提示这是一首雄壮有力的进行曲。

 

2.简介革命老区人民当年艰苦斗争的情景和儿童团员们机智勇敢斗敌人的小故事.使学生对当年的儿童团员产生亲近感。

歌词中提到的“白匪”是指当时的地方反动武装。

 

3.随录音轻声学唱《小号手之歌》。

 

4.引导学生注意歌谱中的休止符.并用对比的方法讲述休止符在这首歌曲中的重要作用.要求学生在学唱时注意将这些休止符“唱”出来。

 

5.随《小号手之歌》的录音分组列队前进.并一边即兴表演各种动作。

 

6.复习少先队《出旗》的音乐。

 

7.加入大小队鼓几镲的演奏.可分步骤按课本中出示的节奏进行教学。

 

  少先队的出旗号声可用先期的录音代替。

 

8.分组进行列队表演.边唱《出旗》旋律.边演奏各种打击乐器。

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本课的学习。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小号手之歌》。

 

2.欣赏管弦乐曲《土耳其进行曲》。

 

3.节奏听辨练习。

 

教学目的:

 

1.能背唱《小号手之歌》。

 

2.初步熟悉《土耳其进行曲》的旋律.能用打击乐器为其伴奏并随音乐行进。

3.在听辨节奏练习中进一步熟悉节奏谱.并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小号手之歌》.要求吐字清楚.节奏正确.唱出进行曲的特点.最后背唱歌曲。

 

2.按课本的插图为小号手的五个动作配上象声词.这一过程由学生完成.教师可适当作些提示.注意每个动作都可有几个象声词.不要搞标准答案。

 

3.教师可根据五个动作的节奏创作五段短小的音乐。

 

吹号:

1=G2/4  55533│5552│5556│2225│ 

走步:

1=G2/4  15│15│15│5—│31│31│25│1—│ 

打枪:

1=G2/4  55553333│55552222│33336633│11111111│ 

挥刀:

1=G2/4  55.│66.│77.│ii.│ 

刺杀:

1=G2/4  5—│6—│3—│5—│2—│5—│3—│1—│ 

4.让学生熟悉这五段音乐.再强化对这五种不同节奏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动作.将这五段音乐描绘的情景表现出来。

 

5.教师任意弹奏五段音乐中的一段.要求学生听辨边表演。

 

6.简介《土耳其进行曲》.同样曲名的《土耳其进行曲》有两首最为有名.一首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写的.另一首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写的。

 

7.简介土耳其在我们亚洲的最西边.与欧洲相连.是一个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国家。

他们的国旗是在红旗上画一弯月亮和一颗星星。

 

8.听赏《土耳其进行曲》.听第二遍时可请学生随节拍拍手或原地踏步.还可选用各种不同的打击乐器伴奏。

 

9.教师在钢琴上弹奏两个主题让学生听辨记忆。

 

10.随音乐进行列队行进的练习.先是方队进行.再是菱形队进行.最后是旋转十字形的进行.从而引起学生兴趣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进行曲》。

 

2.唱歌《米老鼠进行曲》。

 

3.进行曲的初步总结。

 

教学目的:

 

1.能随《进行曲》的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初步理解这首进行曲中所具有的童趣特点。

 

2.初步学会《米老鼠进行曲》.唱好连续符点节奏的旋律进行。

 

3.对进行曲的特点有初步认识。

 

教学过程:

 

1.从《土耳其进行曲》过渡到《进行曲》.同样是进行曲.前者是雄壮坚定的.后者是轻巧灵活的.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节奏鲜明.使人能随其节拍行进。

 

2.《进行曲》是俄国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中的一段音乐.描写一群孩子们在圣诞树前的嬉戏情景.他们有时一个一个走过来领取圣诞礼物.有时牵着手围着圣诞树跳舞.所以这段音乐是灵巧活泼的。

 

3.听赏两遍《进行曲》后要求学生随音乐奏出X XXX X X│X X X0│和X.X X.X X.X X.X的节奏。

 

4.教师可随音乐即兴表演动作.以加深学生对这段音乐的认识。

 

5.简介芭蕾舞剧。

 

6.学唱《米老鼠进行曲》时可由美国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引出。

 

7.让学生随《米老鼠进行曲》的音乐走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进行曲的认识。

 

8.师生共同总结什么是进行曲.使学生了解声乐和器乐曲中都有进行曲.进行曲大多是雄壮有力的.也有的活泼矫健.只有少数是速度较慢.情绪悲伤的。

第三单元 劳动最光荣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1.唱:

《劳动最光荣》.《理发师》.《风车依呀呀》。

 

2.欣赏:

《狩猎波尔卡》.《森林中的铁匠》.《猴子蒸糕》。

 

3.根据音乐设计适当的表演.律动。

 

4.合作创编.表演《猴子蒸糕》 

教学目标:

 

1. 理解歌曲内容.能较正确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风车依呀呀》《理发师》。

2.理解《劳动最光荣》的词意.熟悉歌曲旋律.能初步模唱歌曲。

 

3.欣赏乐曲《狩猎波尔卡》《森林中的铁匠》.感受音乐活泼.乐观的情绪和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积极展开想象。

 

教材分析:

 

1.《劳动最光荣》这是美术片《小猫钓鱼》的主题歌.曾在1954年“全国文艺创作评奖”中获奖。

歌曲生动活泼.形象鲜明.赞美了“劳动最光荣”。

歌曲为五声宫调式.带变化的两段体。

 

2.《风车依呀呀》这是一首农村儿童生活题材的歌曲。

它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反映了农村孩子从小爱劳动.关爱父母的好品质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曲调欢快.活泼.富于儿童情趣。

歌曲为不规则的一段体.由五个乐句构成。

其中.第五乐句和反复后的结束句为扩充乐句.用衬词“依呀呀”的多次重复进一步展现了儿童天真.纯朴的形象和热爱劳动的美好心灵。

 

3.《狩猎波尔卡》这是著名作曲家—奥地利的约翰•施特劳斯1875年的管弦乐作品。

该作品于同年10月5日首次演出。

乐曲为复三部曲式。

4.《森林中的铁匠》这是德国作曲家米夏埃利斯创作的管弦乐作品。

有人曾将此曲与艾伦贝格的《森林水车》和奥尔特的《钟表店》并列为三首著名的描绘性标题乐曲。

 

5.《理发师》这是一首热情.欢快的澳大利亚民歌.生动地表现了理发师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把理发师为他人服务时的愉快心情表现得栩栩如生。

歌曲为大调式.单乐段.由四个乐句构成。

 

6.《猴子蒸糕》这是一首根据壮族民歌音调编曲而成的叙事性表演唱歌曲。

歌曲叙述了猴子想磨米.蒸糕.去请小狗帮助时.未能得到小狗的帮助.便自己动手解决了问题。

当猴子蒸好糕时.小狗想吃糕.受到小猴的阻拦和“嘲笑”。

教学重点:

 

1.积极创设.营造教材主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艺术实践.逐步领悟.形成“劳动最光荣”的价值观.培养“热爱劳动”.“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的情感.态度。

2.继续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用自然.圆润的声音.连贯流畅地演唱歌曲.表达感情。

 

3.在创设的情境中欣赏器乐作品.积极展开想象.感受作品塑造的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

 

歌曲《风车依呀呀》第11-16小节音区偏高.容易出现喊唱的毛病.应从情感表达和美感的角度加以引导。

 

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劳动最光荣》。

 

2.歌曲《理发师》。

 

教学目标:

 

1.了解《劳动最光荣》的内容.熟悉歌曲音调.初步模唱歌曲。

 

2.能较准确而有表情地演唱《理发师》.并随伴奏进行表演。

 

3.在实践活动中领悟“劳动最光荣”之道理.树立“爱劳动”.“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的意识;培养大胆表现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导入《劳动最光荣》。

 

2.播放范唱录音。

 

3.按歌曲节奏带领学生分句朗读歌词.引导学生了解词意。

 

4.播放范唱录音.引导学生再次完整倾听后.组织学生随范唱录音轻声跟唱。

5.学生随伴奏录音轻声演唱.教师在必要时加入提示性的演唱。

 

6.小结.谈话导入《理发师》。

 

7.创设情景.观看表演:

以小品形式作《理发师》范唱表演。

 

8.组织讨论.让学生说说看到的情境。

 

9.教师朗读歌词一遍后.分句带领学生朗读。

 

10.用稍慢速度伴奏.学生轻声唱词两遍。

 

11.跟随伴奏带演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风车依呀呀》。

 

2.用自选的乐器或效果声模仿风车声插入演唱作伴奏。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唱《风车依呀呀》.并通过演唱及表演活动.感受歌曲的风格.情趣。

 

2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并在演唱表演的过程中.促进“劳动光荣“.“关爱父母”的情感态度。

 

教学过程:

 

1.随伴奏复习《劳动最光荣》《理发师》演唱。

 

2.联系上两首歌曲表现的内容.设计话题导入《风车依呀呀》。

 

3.播放歌曲范唱录音。

 

4.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体会音乐情绪.了解歌曲表现的内容和情感。

 

5.再次播放录音范唱。

 

6.组织讨论.引导学生结合歌曲找答案.谈感受。

 

7.带领学生分句朗读歌词两遍。

 

8.随伴奏琴声.分句模唱歌词二至三遍。

 

9.随伴奏轻声.完整地演唱歌曲。

 

10.结合歌曲情绪.指导唱好结束句。

 

11.启发思考.让学生在演唱中适当地加入“模仿的风车声”。

 

12.小组商量.设计表演唱的方案后.以小组形式表演唱。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狩猎波尔卡》。

 

2.欣赏《森林中的铁匠》。

 

3.根据音乐设计适当的表演.律动。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进一步培养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

 

2.感受本课两首作品的情绪和不同乐器的音色。

 

3.随音乐展开想象.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

 

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狩猎波尔卡》的欣赏。

 

结合乐曲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