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47523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docx

《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docx

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近几年,我国各类企业在日益成熟的市场环境下迅速崛起,这使得企业间的竞争也如

战争般激烈起来。

由于国家的基础建设投资迅速增长,以及国际市场需求的拉动,带动了

一批大中型制造企业走出困境,迎来了迅速增长。

在重型机械、机床等装备制造业,以及

重型汽车、工程机械等行业,很多企业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迎来了好年景。

例如,一家

大型重型机械制造企业 2006 年的营业额达就到了五年前的五倍。

产能不足成为这些企业面

临的重大挑战,而前几年效益不好,使得很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有所停滞。

在当前企业迅

速扩张的过程中,企业内部涌现出了对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求。

 

  企业是由一系列生产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

当企业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好地使用这些要

素完成某项工作时,企业就拥有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就拥有一定的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的

实质就是企业有效使用生产要素的能力。

竞争力的形式极其多样,如由掌握某种重要技术

专利而具有的技术方面的竞争力,由出色的市场营销经验和高效的市场分销网络形成的市

场营销方面的竞争力,等等。

对具体企业来说,不是每种竞争力都同样重要,如丰田公司

与中间商打交道的经验和能力,就远不及它在汽车发动机方面的专长重要。

企业竞争力中

那些最基本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就

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是由一系列生产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

当企业能够比竞争对手

更好地使用这些要素完成某项工作时,企业就拥有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就拥有一定的竞争

力。

 

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通过信息化建设增强其竞争力,充分发挥其在市场竞争中的

优势,是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增强整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基础。

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培育基

于信息化的企业竞争力,为企业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要建立健全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企业发展的保证机制,为促进企业信息化创造环境和条件。

本文针对企业

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重点分析了信息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1.企业竞争力的概述

《哈佛商业评论》首次提出竞争力的概念,他们认为“就短期而言,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性

能决定了公司的竞争力,但长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公司的竞争力”。

此观

点一提出,就得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认可。

并引起了企业家的高度重视。

 

  竞争力是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

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具有明显优势的能力。

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新产品研发、售后

服务等一系列营销过程和各种决策中形成的,具有自己独特优势的技术、文化或机制所决

定的巨大的资本能量和经营实力。

竞争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的基础。

竞争力

主要包括技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对外影响能力和应变能力。

其本质内涵是让消费者得

到真正好于、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产品、服务和文化。

其中创新是竞争力的

灵魂,信息化的新兴技术更是竞争力的精髓。

 

  尽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竞争力,但对企业竞争力基本涵义的理解却是基本一致的,

即企业为生存和发展在争夺所需资源时所表现出的一种综合素质,具体表现为企业在激烈

的市场竞争中以特有的竞争方式,在争夺市场份额、挑战竞争对手,寻找有利地位、扩张

经营领域实现经营效益等方面所表现出的一种状态和能力。

然而,拥有能力(competence)

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使一个企业具有竞争力(competitiveness),能力只是成功完成工作的全

部能量(capabihty)。

  企业竞争力应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长期导向,立足于长期绩效,而不是临时性的竞争优势(如降价购买市场份额);

第二,可控制性,企业的优异绩效与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的专有性(信息技术、创新能力、

营销能力)相关, 而不仅仅是由有利的外部环境导致的;第三,相对性,竞争力是一个相

对于同行业竞争者的概念,应采用相对性测量标准;第四,动态性,竞争力是一个由潜能

(potentia1)转化为结果(outcome)的动态过程。

 

  企业竞争力促成及获取是当前企业竞争力研究的核心命题。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

可以把影响企业竞争力的要素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外部环境因素,包括经济社会及政策环境、所在产业的状况、企业活动与国家

的关系、本企业与相关企业的关系、企业活动所处的国际经济关系,这些因素构成了企业

活动和成长的环境。

  第二,企业内部因素,指企业所拥有的或者可以获得的各种“资源”,可以使企业具

有某些优势。

这些企业特定因素通常包括财务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社会关系资源、

生产力、组织结构、文化、产品与服务、形象与声誉等。

 

  第三,企业家影响力,在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三个层次中,企业家影响力是最为核

心的内容,企业家往往决定着企业的投资决策、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形象定位、企业的

凝聚力、企业各项管理制度,而这些都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2.信息化建设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

 

  2.1 信息化建设的条件

 

  有了稳定、扎实的基本环境,才能进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程。

具体来说,最起码需

要保证有以下条件的成立。

 

  

(1)信息系统的开发不能孤立,应综合本公司实际需求,对开发的系统应做充分的调

研。

 

  

(2)信息来源必须是内部的和外部的。

对信息的收集、存储、共享、再利用,需通过

综合平台来支撑和管理。

 

  (3)网络安全方面。

一是利用硬件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二是域安全设置、本地安全

策略的实施、高级安全防范措施;三是通过管理制度来加强安全性。

 

  (4)建立内、外网站。

通过外网及时收集、得到来自互联网的过滤信息之后,经过加

工处理变为有价值的信息。

外网也是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

 

  (5)终端操作人员需要一定专业操作水平和系统使用能力。

 

  2.2 信息化建设的重点

 

  

(1)信息化建设要与体制、技术“两个创新”相结合

  要通过推进企业信息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引进现代管理理念,对计划经济时期形

成的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落后的经营方式、僵化的组织结构、低效的管理流程,进行全

面而深刻的变革。

如果不改革传统的管理体制、不整合优化原有的组织结构、不加快转变

落后的经营机制、不改造更新陈旧的设备,只是简单地采用了计算机,上了互联网,不仅

难以真正发挥信息化的作用,还可能会增加企业成本。

因此,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

与企业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结合起来,整体考虑,系统推进。

一是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互

为促进。

建立“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其四个方

面都需要现代信息技术提供有力的支持,而企业信息化建设,又是以现代企业制度为重要

基础的。

我们必须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信息化建设结合起来,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过程中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相互促进,提供及时而又准确的资产和生产经营等各方面信

息,更好地发挥现代企业制度的先进性。

二是促进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优化。

要按照企业

信息化的要求,调整优化企业组织结构,科学整合企业内部分工体系,精简管理层次,加

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协作,明确职能职责,增进沟通联系;再造业务流程,提高运行

效率,提高企业效益。

 

  

(2)企业信息化建设要与加强管理相结合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建设企业管

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为了加快企业内部信息的交流,提高运行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竞争

力。

因此,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与加强企业管理紧密结合,着力提高企业的素质。

是观念要更新。

推进企业信息化,难点不是技术,也不是资金,而是观念滞后的约束。

进企业信息化,实质是采用现代管理理念和方式的过程,也是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理念

与传统的管理思想、管理观念碰撞的过程。

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企业信息化

才能顺利推进,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才能尽快建立。

二是基础建设要强化。

特别是数据管

理,是搞好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也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条件。

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必须从数据管理这一最基础的工作抓起,进一步完善企业的计量、检测体系;加强定额管

理和标准化管理;建立统一、完整、操作性强的代码编制系统;确保数据采集的高效、真

实和统一,从而打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3)企业信息化建设要坚持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提高、完善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

这就要求在

推进企业信息化时,既要有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更要有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坚持从企业

的实际出发,兼顾企业当前与长远发展的需要,突出重点,量力而行,立足应用,讲求实

效。

要从解决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突出问题入手,找准切入点,紧紧围绕提高企业核心竞

争力做文章,实施重点突破,探索走出一条投入少、见效快的信息化建设路子。

坚持先进

适用、量力而行、系统建设的原则,处理好先进与实用、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选用合适的技术设备和进行网络建设,克服片面强调技术设备、功能越先进越好的倾向。

有效整合、配置用好企业现有的信息化人才、技术和装备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其在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

与此同时,要防止发生抛开现有基础,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的

现象,进一步提高企业信息化的投入产出效益。

  3.我国企业竞争力现状

 

  瑞士洛桑管理学院于 5 月 10 日发布了《世界竞争力年鉴 2007》。

根据世界竞争力评

价结果,2007 年,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在 55 个国家和地区中由上年的第 17 位升至第 15 位。

也是自 1994 年该报告首次收录中国以来,我国排名最前的一次。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看出,我国在改革开放的这段时间,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已经有

了长足的发展,国内企业的努力功不可没,但是各方面的不足和世界上先进国家的企业相

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尚未完成。

股份有限公司尚不普及是我国大中型企业难以成为

现代企业和跨国公司最大的制度性障碍。

  

(2)企业外生性扩张阻力过大。

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无一不是通过兼并联合而壮大起

来的,仅靠企业的自我积累既软弱无力又进程太慢。

我国却由于地区与部门之间的行政壁

垒过高,兼并机制不灵,与国际兼并趋势形成强烈的反差。

企业规模小,结构雷同,靠跨

区域部门的兼并联合来壮大竞争力的巨型企业难以脱颖而出。

由于优势企业不能按企业自

主意愿来实现扩张,结果还导致原有的竞争优势由于不能及时扩张而丧失。

(3)过度的贸易保护政策导致价格扭曲和产业竞争过度。

对国内企业竞争而言,由于行政

力量和价格扭曲的双重保护使相应的市场进入壁垒失效,如规模经济、资本、技术专利壁

垒等均失效,使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失灵,而真正有国际竞争力的大规模企业却无法出现。

(4)科技创新意识不强,机制不活,人才缺乏,投入不足。

我国企业产品几十年不变,科

技含量低,竞争力弱,尤其是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科技成果转化是发展高科技产业的重要

途径,是知识成为经济的重要环节。

然而,目前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应用

的新科技成果仅仅是我国科技成果的极少部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十分低下。

 根据有关资

料,我国专利技术的实施率仅仅为 10%,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并且取得规模效益的比例为

10-1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60-80%的水平。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仅占工业总产值的 8%左右,

也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 30-40%的水平,尽管我国也有一批从事高新科技产业的中小企业,

也有些企业形成气候,但大部分高科技中小企业处于艰难的经营之中。

中国科技人员占总

人口的比例、科技投入的比例、科技产出的比例、科技产出的状况,与发达国家都有很大

差距,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会越拉越大,对科技人才不够重

视,科技创新能力低是我国企业竞争力低的致命弱点。

(5)缺乏协同竞争意识。

我国大部分企业都缺乏协同竞争意识,比如:

家电行业的空调大

战、彩电大战,无非就是相互压价,你争我夺,靠降价争夺市场份额,实力大的坚持时间

长,规模小的挺不住退出,到头来多败俱伤。

企业在竞争中还往往容易忽视合作,我国多

数企业追求“大而全”,造成各地产业趋同,以致生产能力过剩和经济效益低下,再加上

地方保护主义造成条块分割,重复建设,既浪费资源,又难以形成民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6)企业过度多元化。

近年来,我国不少大企业、大集团为了实现其资产规模的扩张,在

本行业进行大规模收购兼并,将投资范围扩展到非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领域。

其状况是:

横向产业跨度过宽,纵向产业链过长,核心产业虚弱,母公司、子公司、孙公司、孙孙公

司层次过多、结构松散。

说起来企业块头很大、管起来四处跑冒滴漏、算起来没有多少能

赚钱,这样的企业无论是产品的质量,还是企业的竞争力都无法构成实质意义上的集团企

业。

这种不注重主营业务、培养核心产品的功能、过度多元化,必将成为引发此类企业破

产的直接根源。

 

  最近几年,由于国家的基础建设投资迅速增长,以及国际市场需求的拉动,带动了一

批大中型制造企业走出困境,迎来了迅速增长。

在重型机械、机床等装备制造业,以及重

型汽车、工程机械等行业,很多企业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迎来了好年景。

例如,一家大

型重型机械制造企业 2006 年的营业额达就到了五年前的五倍。

产能不足成为这些企业面临

的重大挑战,而前几年效益不好,使得很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有所停滞。

在当前企业迅速

扩张的过程中,企业内部涌现出了对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求。

 

  4.企业信息化对我国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企业信息化就是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领域,不断提高信息资

源开发效率,获取信息经济效益的过程。

企业信息化由于信息技术的大量采用,改进和强

化了企业物资流、资金流、人员流及信息流的集成管理,对企业固有的经营思想和管理模

式产生了强烈冲击,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

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的发展与融合,使企业竞

争战略管理不断创新,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

 

  4.1 推动业务流程重组,促进组织结构优化

 

  传统的组织结构存在多等级、多层次、机构臃肿、横向沟通困难、信息传递失真、缺

乏活力、对外界变化反应迟缓等弊端。

90 年代以后,由于市场竞争加剧,顾客需求多样化、

个性化及社会环境的变化,使我国企业面临日益复杂动荡的市场环境,传统的企业管理模

式已不能适应。

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组织收集、处理、利用信息的方

式,从而导致组织形式的巨大变革,推动了业务流程再造(BPR)乃至组织结构的重构。

有的塔型结构为精良、敏捷、具有创新精神的扁平化“动态网络”结构所取代。

在这种结

构中,一方面计算机系统将取代中层监督和控制部门的大量职能,加强决策层与执行层的

直接沟通,使

 

  中层管理的作用大为降低,从而减少了管理层次,削减了机构规模。

另一方面,各种

“工作小组”将成为企业的基本舌动单位,管理方式从控制型转为参与型,实现了充分授

权。

这种组织形式通过水平、对等的信息传递来协调企业内各部门、各小组之间的活动,

实现了动态管理,不仅使信息沟通畅通、及时,降低对科层的监督协调成本,使市场和周

围的信息同决策中心间的反馈更加迅速,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而且极大地

调动了组织成员的潜能和积极性,促进了相互间知识和经验的交流,形成学习型组织,从

而更好地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

 

  4.2 有效降低成本,扩大企业竞争范围

  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涉及整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它可以直接影响企业价值链任何一环

的成本,改变和改善成本结构。

首先,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不仅可以使企业降低新

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成本,还大幅度降低了对现有产品进行修改或增加新性能的成本。

其次,

由于柔性制造技术对库存管理具有替代效应,使信息化企业减少了库存量,降低了管理成

本。

另外,信息技术的应用尤其是迅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大大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从而

形成成本优势。

估息化企业成本的下降,其实质是通过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扩大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范围,使企业能以低信息成本实现共享管理戌本,并随着管理规模的扩

大形成规模管理效应,从而改变了企业的竞争方式,给企业提供了新的竞争空间,使众多

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能通过“虚拟企业”这种战略联盟方式赢得起常竞争优势。

一般地,

虚拟企业是一种由多家独立企业通过信息技术联系起来的临时性网络,网络中各成员充分

信任和相互合作,发挥各自的核心优势,共享技术,分摊费用,迅速将共同开发与制造的

产品推向市场,一旦市场机遇不存在,该虚拟企业就解体。

虚拟企业通过企业间的最佳动

态组合,不仅能迅速抓住市场,提供差别化的产品和服务,快速响应复杂多变的市场,而

且通过集成各成员企业的核心能力,发挥综合效应,充分利用成员企业现有的资金、技术、

设备、人力及信息资源,节约产品开发费用,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在最大

限度地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同时,促进了企业注重专精,培养核心能力。

此外,虚拟企业

改变了过去企业间你死我活的输赢竞争关系,代之以竞争合作式的双赢关系。

合作建立在

优势互补基础之上,极大地拓展了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的范围,并通过联盟双方的互相学习,

实现单一企业想实现而又难以实现的目标,从而扩大了经营范围,降低了风险。

竞争则提

高了企业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总之,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虚拟企业这种“战略

联盟”组织形式成为可能,实现了以最低的柔性成本对外部需求作出敏捷的组织变化,促

进了资源的最佳配置,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4.3 加快产品和技术创新,提高差别化

 

  一方面,由于 Internet 的发展,使全球信息获得前所未有的跨地区、跨国界流动。

息的流动创造了无限商机,尤其是随着电子商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广泛应用,缩短了企

业与消费者的距离,极大地提高了企业获取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新思路的效率,给

消费者和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消费与开拓市场的机会,使企业与供应商及客户建立起高

效、快速的联系,从而提高了企业把握市场和消费者了解市场的能力,使企业能迅速将消

费者的需求变化及时反映到决策层,促进企业针对消费者需求进行研究与开发活动,及时

改变和调整经营战略,不断向市场提供差别化的产品和服务,形成不易为竞争对手模仿的

独特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的结合所形成的各种企业信息技术,如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艺编制(CAPP)、柔性制造系统(FMS)、

敏捷制造(A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实现了企业开发、设计、制造、营销

及管理的高度集成化,使企业生产经营趋于并行、敏捷、智能和虚拟化,极大地增强了企

业生产的柔性、敏捷性和适应性,使之更为精良、灵活、高效。

此外,集成制造技术在产

品设计开发中的扩散和渗透,将稳定产品质量,大规模替代复杂工艺,使企业工业化大生

产升级为工业化精细生产。

其结果不仅使企业“个性化、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和服务

成为可能,而且使过去不能灵活转变的规模生产方式。

如汽车、彩电等面临退出历史舞台

的生产形式重新焕发了青春。

具有规模经济的制造业生产线现在可以根据顾客对产品的不

同要求,提供更快捷、更简单和更便宜的多样化产品。

信息技术的这一功能,与其说是迎

合了愈演愈烈的顾客独特需求趋势,不如说它创造了这种大规模生产的独特需求市场。

过来又促进了企业更高层次上的产品和技术创新。

  4.4 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信息技术实现了跨越地域的同步信息交换,尤其是随着 Internet/Intranet 的发展以

及各种决策工具如专家系统(ES)、决策支持系统(Dss)、群体决策支持系统(GDss)、

电子会议系统(EMS)等的应用,使企业在获取、传递、利用信息资源方面,更加灵活、快

捷、广域和开放,人的行为与经营流程组成了一个整体的人机系统,形成信息—— 决策—

—行为三者高度集成化,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决策者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方案评价选择能力,

拓展了决策者的思维空间,延伸了决策者的智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

性、随意性和主观性,增强了决策的理性、科学性及快速反应,提高了决策的效益和效卒。

此外,企业信息化不只是计算机硬件本身,更为重要的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

即在信息化

过程中通过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提高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建立良好的管理规范和管理

流程,构建扎实的企业管理基础,实行科学管理,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5.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的对策

  企业要想兴旺发展,必须依赖于创造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竞争力,而笔者认为更为关

键的是围绕着信息化技术所产生的发展模式,具体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5.1 开发核心技术

 

  企业应该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这样便如有了一个别人没有的制胜武器,也是自己企业

的特色所在。

一般来讲、一个企业至少有一个或若干个关键技能和技术,这是整个核心竞

争力系统中的主导和中枢,是企业独具的超越竞争对手的绝对优势。

正如一个著名的企业

家所说:

“企业一旦具备了正确的核心能力 ( 指关键技术和技术 ) ,就能够以闪电般的

速度推出新产品”,使业务突飞猛进地向前推进。

一般来讲、一个企业至少有一个或若干

个关键技能和技术,这是整个核心竞争力系统中的主导和中枢,是企业独具的超越竞争对

手的绝对优势。

正如一个著名的企业家所说:

“企业一旦具备了正确的核心能力 ( 指关键

技术和技术 ) ,就能够以闪电般的速度推出新产品”,使业务突飞猛进地向前推进。

 

  核心技术包括虽然公开,但受法律保护的专利技术以及一系列技术秘密。

 

  途径大致可分为:

(1)雇用专业知识扎实的员工;人员是技术与知识的载体,一切应

用的根本,有了优秀的人员资本才识一切的基石。

企业应当加强人才的搜罗,例如利用猎

头公司寻找优秀的员工,同时去各高校招聘可塑性良好的人才加以培养,以做储备。

(2)

加强早期开发;这一点是就市场的前景,企业提前作出对策,预先进行产品的早期开发和

研究,在产品成熟的时候,较同类其他企业占领市场。

(3)不断增强专业挑战;在相同的

领域里,想拥有领先的技术和威信,那么就得在专业里有过人之处。

对专业领域的研发,

对企业在同行业和市场中都会起到先机作用。

(4)评价与淘汰。

这个是要作好自我评价和

他人评价,听取企业基层对企业的建议和看法,同时做好市场调查,全方位剖析自己,错

误或者是不良的方面加以淘汰,将企业尽量做到最优化。

 

  5.2 建立先进的营销网络

 

  营销网络是通过一定的管理技术将配送中心、营销网点、信息体系和信息系统等联系

在一起,形成覆盖较大区域市场的营销网络。

是企业推销产品和服务的前沿阵地,其主要

功能是产品销售、市场调查、营销宣传、技术支持和市场开拓。

营销网络是通过一定的管

理技术将配送中心、营销网点、信息体系和信息系统等联系在一起,形成覆盖较大区域市

场的营销网络。

从企业竞争力的角度分析,企业一旦在消费者中形成了营销网络,将成为

后来者进入该市场的壁垒,从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获得超额利润;而后来者只有花费大量

的投入与先入企业进行广告和销售网的争夺战,才有可能在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

 

  在选择网络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