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专业实习工作报告最新范本.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36477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学专业实习工作报告最新范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地质学专业实习工作报告最新范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地质学专业实习工作报告最新范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地质学专业实习工作报告最新范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地质学专业实习工作报告最新范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地质学专业实习工作报告最新范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地质学专业实习工作报告最新范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地质学专业实习工作报告最新范本.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地质学专业实习工作报告最新范本.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地质学专业实习工作报告最新范本.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地质学专业实习工作报告最新范本.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地质学专业实习工作报告最新范本.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地质学专业实习工作报告最新范本.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地质学专业实习工作报告最新范本.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地质学专业实习工作报告最新范本.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地质学专业实习工作报告最新范本.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地质学专业实习工作报告最新范本.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地质学专业实习工作报告最新范本.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地质学专业实习工作报告最新范本.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地质学专业实习工作报告最新范本.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质学专业实习工作报告最新范本.docx

《地质学专业实习工作报告最新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学专业实习工作报告最新范本.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质学专业实习工作报告最新范本.docx

地质学专业实习工作报告最新范本

  地质学专业实习工作报告最新范本1一、实习目的实习的主要任务:

1、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外力地质作用的观察分析。

  2、初步对三大类岩石、地质构造和矿产进行观察认识,了解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状况。

  3、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手标本采集、地质现象观察和描述记录等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

  二、实习情况时间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小组成员王XX王XX王XX吴XX武XX薛XX实习路线

  20XX年XX月XX日星期四晴河南省XX市辉县市上八里乡薄壁镇鸭口村20XX年XX月XX日星期五晴河南省焦作市龙洞乡XX村后沟20XX年X月XX日星期六晴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常平乡向南100米左右

  三、实习内容

  1、认识实习区常见的矿物和岩石,学会区分三大类岩石。

  2、认识实习区地层剖面,了解地层划分,对比方法,熟悉地层时代。

  3、认识实习区地质构造学会识别方法。

  4、学会使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产状。

  5、学会做标准的野外地质记录。

  6、编写实习报告第二章地层地层:

是地壳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层状岩石的总称,包括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

地层可以显示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因此它和一定得时间含义相联系。

所以在底层形成以后,老地层在下,新地层在上,此种顺序称为正常层序。

  区域内出露与发育的地层由老到新主要有:

太古界变质岩系、元古界震旦系、下古生界寒武~奥陶系、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新生界第三~第四系,其中,二叠系下统,为区内主要含煤地层。

  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新生界古生界为地球上首次大量出现生物的时期,距今约

  7.5亿年到

  2.3亿年前,主要包括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和二叠系。

在焦作地区因为地层遭到侵蚀,缺失了全部的志留系和泥盆系。

其中寒武系和奥陶系为整合接触;奥陶系和石炭系为平行不整合接触;石炭系和二叠系为整合接触。

  2.1太古界辉县市上八里乡鸭口盘山公路沿途的太古界可见底层为赞皇群,所观察到的地质现象为:

在盘山公路边可以看到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花岗片麻岩、混合岩及小型岩脉或岩墙侵入岩体。

  呈黑褐色及黄褐色,鳞片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为斜长石、黑云母和石英。

斜长石占55%左右,灰白色,玻璃光泽,风化后呈土状光泽,黑云母占15%~25%左右,呈片状。

石英占15%~25%左右,油脂光泽。

  角闪斜长片麻岩主要由斜长石、角闪石、石英及黑云母、透辉石、紫苏辉石等矿物组成。

明显的片麻状构造是由暗色矿物、浅色矿物相同排列的条带表现出来。

角闪斜长片麻岩,由中基性岩浆岩及富铁白云质泥灰岩经高级区域变质作用形成。

角闪石占50%~60%左右,呈柱状或粒状,斜长石占20%~30%左右,灰白色,玻璃光泽,风化后呈土状光泽。

石英占5%~10%左右,油脂光泽;

  花岗片麻岩,其矿物成分主要是正长石、石英、黑云母、粒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

可包括三种不同类型:

①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碱性长石片麻岩;

  ②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的花岗质混合片麻岩;

  ③与造山运动同时在强应力作用下,由压力结晶作用形成的片麻状花岗岩。

混合岩由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的岩石。

它是变质岩和岩浆岩之间的过渡岩类,混合岩的矿物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定向排列。

  在盘山公路观察到的混合岩:

含有一定数量近于平行的浅色长石英质或花岗质脉状体的混合岩,多呈厚度不等的层状特征特征,围岩中大量的侵入体与围岩组合在一起形成岩石,围岩称为基体,侵入岩称为脉体,主要有石英脉和长石英质岩脉。

岩浆沿着与岩层层面垂直或斜交的断面侵入,形成了规模较大,似墙状的岩体体,称为岩墙。

构成岩脉和岩浆的岩浆岩从酸性到基性都有。

  变质岩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是组成地壳的主要岩石类型之一。

  先期形成的岩石在地壳中受高温、高压及外来物质深入的影响下,引起其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的改变,而形成的新岩石,称为变质岩。

变质岩的主要特征是这类岩石大多数具有结晶结构、定向构造和由变质作用形成的特征变质矿物。

  2.2元古界元古界包括了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新元古代。

元古代中期发生了全球性的大冰期,世界各地都发现了冰川遗迹。

在元古代末期,开始出现了腔肠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但这些动物都没有坚硬的骨骼,所以化石上只是留下印痕等遗迹。

元古代也曾发生广泛的地壳运动,在前期是地球主要的造山时期。

在中国北方为吕梁运动。

元古代时期的地层中蕴藏有丰富的铁矿、铜矿和稀土金属矿物在辉县上八里镇盘山公路前进方向右侧可以看到元古界云梦山组的岩性组成和地层不整合接触现象。

云梦山组其下部颜色为红色、紫红色变质石英砂岩,上部颜色为浅色的厚层状结构。

以石英为主,硅质、铁质胶结,层理明显,大部分为中粗粒的结构,层面上有波痕和泥质龟裂纹,多形成陡峭的悬崖。

该地区的石英砂岩的厚度比较大,达到100m以上。

  在当地可以清楚的看到云梦山组与赞皇群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一致,呈一定角度斜交;两套地层岩石变质程度差异较大;缺失某年代地层,可以得出云梦山组与赞皇群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2.3古生界古生界分为下、上两界,下古生界海相沉积为主,其中寒武系、奥陶系砂岩、竹叶状灰岩和笔石页岩代表浅海相沉积。

上古生界陆相沉积大量发育,含煤沉积广泛分布。

其中石炭纪纺锤虫灰岩属较深的海相沉积,煤层属沼泽相沉积。

二叠纪的硬石膏层、石膏层、岩盐层、泥灰岩和红色砂岩均属泻湖相沉积。

  在中国华北及东北南部,下古生界由浅海相石灰岩为主的寒武系和中、下奥陶统组成,缺失上奥陶统、志留系和上古生界的泥盆系及下石炭统。

中上石炭统为海陆交互相的含煤沉积,二叠系以内陆盆地堆积为主。

在南方古生界是一套巨厚的浅海相石灰岩。

上二叠统早期夹有重要煤系。

在东北北部,古生界为巨厚的海相沉积和海陆交互相沉积并夹有中酸性火山岩和凝灰岩。

在西北古生界以巨厚的海相沉积为主,有大量火山岩和火山沉积岩。

  2.3.1寒武系寒武系是寒武纪形成的地层,分下、中、上三个统的7个地层单位,即下统的馒头组,中统的毛庄组、徐庄组、张夏组,上统的崮山组、长山组、凤山组。

  下统主要为灰黄色的钙质页岩,紫红色的钙质泥岩及薄层石灰岩。

主要为粘土类矿物,有一定的方解石。

由于页岩、泥质灰岩抗风

  化能力弱,容易风化破碎。

地貌上常为低山丘陵。

  中统主要为青灰色的石灰岩,呈厚层状,常有鲕状结构和豆结构,地形上构常为陡坎地形。

  上统白云质灰岩,风化面呈灰黑色或深灰色,新鲜面呈灰色,与奥陶系石灰岩正好相反。

厚层状,矿物成分有方解石和白云石,以方解石为主。

当方解石含量大于90%是石灰岩;当方解石含量大于75%时,白云石含量大于20%时,为含白云质石灰岩,当方解石含量大于50%时,叫白云质灰岩,白云石大于50%时,叫钙质白云岩。

在野外判断时可以用稀盐酸来检验,反应剧烈的是石灰岩,反应缓慢的叫白云岩。

结构为隐晶质向显晶质过渡,典型的特征为风化面上有淋滤沟,又称披麻状结构或刀砍纹。

撞击时冒白烟,且有臭味。

可以作为冶金熔剂。

  2.3.2奥陶系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主要为青色、青灰色的石灰岩,以及方解石为主,质纯,性脆,呈厚层状。

层面上能够看到白色的方解石脉的充填,其风化面上由于受到风化故颜色较浅,新鲜面的颜色较深。

奥陶纪全球海洋较稳定,沉积平稳,此时期产生较厚的灰岩,新鲜断面有闪光,方解石晶粒的缘故。

  2.3.3石炭系自奥陶纪后,海水退出整个华北及东北南部地区,长期遭受风化剥蚀,直到晚石炭世时,海水才又重新侵漫到这一地区,形成一般不超过500米的海陆交替相的含煤沉积,所含动物群与华南相似。

东北北部区下石炭统以海相碎屑岩为主夹灰岩,时夹陆相碎屑沉积,厚度较大;上石炭统以海相灰岩为主,所含动物群与华南相似。

西北区的石炭系比较复杂,厚度大,所含动物群与华南相似。

石炭纪在全世界是最早的重要成煤时期。

在华北有本溪组和太原组,太原组是中国北部石炭系中最重要的煤系地层,其他沉积矿产有铁、锰、黄铁矿、铝土矿及石膏。

  2.3.3.1中统:

本溪组本溪组的岩性组成,主要是粘土岩、铁质岩、铝质岩、砂质岩。

  下部为紫红色的、褐红色的铁矿层,称为山西式铁矿,中部或中上部为灰色或青灰色的铝土质泥岩或铝土矿。

当铝的含量大于40%,铝硅比大于2:

1时为铝土矿,否则为铝土质粘土;上部为灰白色薄层状的粘土岩,高岭石含量高时可以作为耐火材料的原料。

本溪组的厚度为0~20m左右,一般为8~10m,沉积时基底不平行成鸡窝状或串珠状的赋存状。

  2.3.3.2上统:

太原组为灰黑色的中厚层状、厚层状的石灰岩,单层厚度比较薄,有8层左右,从上到下依次为L1~L8,石灰岩中含有黑色的燧石结核或燧石层,石灰岩中有化石,太原组中含有煤层,薄煤层,焦作仅有两层可采煤层一2和一5煤,石灰岩常构成煤层顶板,其底板由深灰色的或黑色的薄层状泥岩组成。

  2.4二叠系二叠系是指二叠纪时期形成的地层,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海相;

  另一种是以陆相为主为主。

二叠系以浅海相灰岩为主,底部常有煤系。

  2.4.1下统山西组山西组的岩层性质为灰色的砂质岩、泥质岩和深黑色、灰黑色的薄层泥岩,该组下部含主要煤层为二1煤,又称为大煤,平均厚度在6m左右,以中厚煤层为主,是焦作地区的主要开采煤层。

顶板为砂岩,其表面富含白云母,又称为大占砂岩,在焦作地区,大占砂岩不是很明显。

在钻井勘探中,遇到大占砂岩,就预示着将要接近煤层。

  2.4.2下统下石盒子组其岩性特征为:

主要由黄绿色、灰色砂岩及泥岩组成,偶夹紫红色团块状泥岩,厚2~140m,平均80m,本组以底部砂锅窑砂岩与山西组分界。

底部为灰白色、浅灰色厚层状含砾风化面呈灰黄色的中粒砂岩,俗称砂锅窑砂岩,厚

  0.5~

  9.3m,平均

  6.0m,是本组与山西组分界的主要标志。

下部为浅灰色、灰色泥岩、铝土质泥岩及铝土岩,具紫斑,局部含有鲕粒;中部为青灰色细长石英砂岩,含海绿石,其间夹青灰色铝质泥岩及黑色泥岩,上部由浅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和薄层状细砂岩及粉砂岩组成,与下伏山西组呈整合接触。

  下石盒子组的

  三、四、五煤段和上石盒子组的

  六、七、八煤段均形成于向浅水海湾进积的复合三角洲沉积体系,在小规模海平面升降的影响下,使三角洲各种亚环境向海、陆方向进行了多次交替演变。

  在上三角洲平原和靠分流河道的部位,煤层变薄甚至尖灭,整体厚度不稳定、变化大,仅局部可采,全硫量低,一般小于

  0.5%~

  1.0%,而灰分产率则一般大于25%~30%。

在下三角洲平原分流间湾充填淤平演化的泥炭沼泽环境中形成的煤层较厚,较稳定。

此地层在焦作地区不含煤或煤层为不可采煤层。

  2.4.3上统上石盒子组其岩性特征为:

主要由黄、黄绿色浅灰色的砂岩及泥岩组成,厚0~200m,平均50m。

该组遭受剥蚀严重,出露不全,与下伏石盒子组呈整合接触。

本地区晚二叠世晚期孙家沟组不含煤,为一套由细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及泥岩组成的湖泊沉积。

  第三章构造

  3.1褶皱在地壳运动的影响下,岩层受水平方向挤压力的长期作用发生塑性变形,形成波状弯曲,这种构造形态称为褶皱。

  3.2节理破裂面两侧的岩块未发生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

根据受力可以分为:

张节理和剪节理;根据构造成因可分为:

构造节理和非构造节理。

  张节理的描述:

张节理指岩石受张应力作用产生的节理,它的张口开裂,节理面粗糙不平,延伸不远,当穿过砾岩时,常绕开砾石,张节理常发生于脆性岩石中,并多被石英、方解石等充填。

剪节理的描述:

剪节理指岩石受剪应力作用产生的节理,它的张口紧闭,节理面光滑平直,节理面延伸较远,常有两组相互交叉同时出现,组成X型共轭节理。

  3.3断层构造运动产生的地应力超过组成地壳岩石的强度极限时,岩石便发生断裂,断裂后的岩块若沿破裂面发生相对位移,这种断裂构造称为断层。

它对矿产的开采及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均有影响。

在煤矿矿井地质工作中,对断层的研究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内容。

  本次地质实习所看到的是辉县上八里镇鸭口断层,断层的上盘为寒武系地层,岩石为石灰岩,下盘为震旦系地层,岩石为石英砂岩,该断层上盘下降,下盘上升,为正断层。

该大型断层附近有很多伴生的小型断层,且大部分为正断层。

由于断盘的岩性组成为石英砂岩,强度大,性脆,故断层面呈现出悬崖峭壁。

  3.4沁阳地堑断层:

上盘为二叠纪上统上石盒子组的砂岩和泥岩,下盘为奥陶纪马家沟组的石灰岩,上盘下降,下盘上升,为正断层。

走向近东西方向,走向43,倾向312,倾角62。

  沁阳地堑构造控煤的地质示意;

  走向43,倾向312,倾角62由上示意图可见,本地区的含煤层为二叠纪上统的山西组煤层,但是由于岩层的断层结构,F1断层为正断层,其下盘上升,其含煤层高出地表,被风化剥蚀掉,上盘下降,保留了含煤层系没有被剥蚀掉,F2断层为正断层,其上盘下降,与F1断层的上盘形成了沁阳地堑,保留了含煤层系,下盘上升,使煤层高出地表面,被风化剥蚀;由此可知该地区的煤层范围小,F1和F2断层之间的沁阳地堑间的煤层沟通了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O2石灰岩强含水岩层,故该煤层的矿井涌水量比较大,开采条件差。

  断层造成该地区煤层赋存条件差及煤炭质量不好的原因。

断层同样也是正断层,下盘上升,使煤层高出地表面,被风化剥蚀。

上盘下降,保留了部分煤层,但由于F3F断层的切割,保存煤层的范围很小,离地表较近,为风化氧化带,煤炭的质量不好,该煤层的深部煤由于断层的作用被抬升,被风化剥蚀掉,故未受风、样氧化的煤炭未能保存。

断层带附近,由于上盘下降,力的作用方向向下,上盘岩层向下弯曲,下盘上升,力的作用方向向上,下盘岩层向上弯曲,由此,可判断对盘岩层的运动方向。

  第四章矿产焦作矿产资源品种较多,储量较大,质量较好,经过普查的矿产资源有40余种,占全省已发现矿种25%,探明储量的有煤炭、石灰石、铝矾土、耐火粘土、硫铁矿等20多种。

  其中煤田东起修武,西至博爱,南接武陟,东西长65公里,南北宽20公里,保有储量

  32.4亿吨,为单一的优质无烟煤,是化工和钢铁工业的理想原料。

  耐火粘土主要分布于修武至沁阳一线的太行山南侧,埋藏浅,易开采,耐火度达1650~1770℃,是生产陶瓷、耐火材料的优质原料,已探明储量

  4686.9万吨,占全省保有储量的

  9.5%。

  铁矿主要分布于焦作和沁阳,保有储量2726万吨,工业储量

  740.6万吨,以磁铁矿为主,含铁量32%;硫铁矿保有储量

  3475.5万吨,占全省储量的41%,品位一般在16~20%左右,洗选性能良好,主要位于冯封矿区,矿体长3000米,宽300-600米。

  河南理工大学煤矿地质学实习报告

  石灰石分布广、储量大,工业储量33亿吨,远景储量100亿吨,厚度稳定在30米以上,含氧化钙52~54%,主要分布于北部山区,面积500平方公里,是生产纯碱、乙炔、水泥等产品的优质原料。

  此外,焦作还有铜、铁、石英、大理石、铝、锌、磷、锑等矿产资源。

  第五章结束语首先感谢各位导师,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和对我们的耐心指导。

  虽然天气很寒冷、环境比较的恶劣,但是指导老师们耐心细致地为我们讲解,我感悟到了老师们的勤恳的治学精神、不怕吃苦的精神、诲人不倦的为师之道,让我非常的感动。

地质学专业实习工作报告最新范本2

  一、实习目的

  1、为了熟悉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各种结构、构造特征,以及当地地质构造、河流地貌、岩溶地质作用等各种地质地貌,比如:

片麻岩、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等岩石的熟悉,识别节理、断层,层理、层面构造,河谷发育及形成等。

以及去武安的沿途出现的地质构造、河流地貌、岩溶地质作用、沉积岩构造等。

  2、通过野外实习,进一步了解地质学的基本内容,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了解和掌握地表形态及其发生、发展、结构和分布规律。

  3、通过对各种地质地貌的观察,认知并了解典型的地质地貌特征,能对野外的地质地貌构象作出基本的解释,并能正确地推算当地的地质演变历史。

  二、实习概况我们的这次地质实习从xx年xx月xx号开始到xx月xx号结束。

  xx月x号到xx月xx号为准备期,包括老师在教室给我们介绍本次实习的地点,实习目的以及实习时应该注意事项,例如注意安全,带够足够食物和水,并概况性地介绍京娘湖地区和莲花洞地区的地质情况,让我们对本次实习之地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以便在实习中留心观察;讲解完毕后我们搜索实习地点地质资料及图片以便更好完成实习。

  xx月xx号为野外实习期,我们在古武当山地区和莲花洞地区的天乳山中实习。

  xx月xx号为资料整理期,把自己记录内容整理成为实习报告。

  三、实习内容实习地区的地形地貌本次实习区域位于太行山东麓南段,西连太行山地,东接华北平原,为太行山与华北平原过渡带。

西部、西北部和中部鼓山为陡峻的断块山地,山峦起伏,向东逐渐过渡为丘陵、平原。

总的地势是西北、西部高,东南、东部低。

  1.古武当山古武当山位于河北武安市西北处,距邯郸市70公里,是一座道教历史名山。

山顶一唐代古碑上记载有古武当山字样,经专家考证认定是久为国内道教界寻找的著名的北方武当山,其历史早于国内其他武当山。

  古武当山自然风光秀美,文物古迹众多,山势奇特,五峰相望,顶顶有庙,峰峰插天,杆被繁茂,满山葱郁。

进入景区,您可先乘缆车直达山顶,上庙主峰海拔

  1437.7米,真武庙建在山顶处,庙内供着道大神真武大帝和太极宗师张三丰。

北顶老爷顶,南顶奶奶顶,中间有一天桥连接。

置身山顶,极目远望,遍山水云水,如入仙境,真是神在庙中坐,庙在云中行。

  2.京娘湖京娘湖位于河北武安市西北部,距邯郸约60公里,现为AAAA级风景区。

因宋太祖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发生在这一带,故得此名。

京娘湖亦称口上水库,位于武安市西北部山区的口上村北,距武安城30公里,现凭借其中山川水色开辟成为旅游风景区和避暑胜地。

  这里层峦叠嶂,川谷深幽,其风景各具特色。

有的为人工造就,气魄雄伟,巧夺天工;有的受自然造化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有的同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相交融,赋情于景,使人触景生情。

据史料记载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此外,京娘湖水库大坝,大坝横阻于门道川与常社川入口处。

为浆砌石重力坝,高81米,长185米,坝顶宽

  10.5米,水库容量3200万立方米,在溢流段上建有交通桥。

一坝雄踞,宛如银壁,雄伟壮观。

  还有京娘峡,原名三层门,后因此处所传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而改称现名。

这里峭壁高悬,若乘舟入谷,仰望蓝天一线,俯视碧水一带,大有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之感。

  3.天乳山美丽的天乳山位于武安市活水白云川井峪和宅清沟村之间,距离武安25多公里,该山雄伟壮丽,钟乳满山,森林茂密,天下奇景,这里的钟乳大约在一亿万千万年左右,形成了独特的钟乳奇观,这些钟乳石在人迹罕至的深山陡崖上,发现了大-片裸露在外的钟乳石,全国少有。

它们漫山遍野,成群成堆,形状各异,有的像佛,有的像人,有的似动物,有的似植物,天然形成,巧夺天工,从山脚至山顶分成三层,一层比一层精彩。

  京娘湖的实习10月20号早上7点,在xx等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前往武安京娘湖进行实习。

沿途观察到京娘湖的岩性和节理裂隙,层理等地质结构,并注意到沿途山脚下有大量的坡积物。

  1.京娘湖附近的主要岩性系震旦长城群大红峪组:

为本次实习见到的最古老的地层。

岩性为紫红或粉红色中厚层中粗粒石英砂岩及长石英砂岩,含铁质及海绿石。

层面清楚,交错层里和波痕发育,与上覆寒武系地层为假整合接触,平均厚度为18m。

  2.节理裂隙在京娘湖地区的道路两边垂直的峭壁上,可以看到由于岩石上部拉应力作用,产生的节理裂隙,裂隙有大有小,有些相互交错。

  节理裂隙是断裂构造的一类,指岩石裂开而裂面两侧无明显相对位移者。

节理是很常见的一种构造地质现象,就是我们在岩石露头上所见的裂缝,或称岩石的裂缝。

  这是由于岩石受力而出现的裂隙,但裂开面的两侧没有发生明显的位移,地质学上将这类裂缝称为节理,在岩石露头上,到处都能见到节理。

  以节理与岩层的产状要素的关系而划分为四种节理:

走向节理:

节理的走向与岩层的走向一致或大体一致。

  倾向节理:

节理的走向大致与岩层的走向垂直,即与岩层的倾向一致。

  斜向节理:

节理的走向与岩层的走向既非平行,亦非垂直,而是斜交。

顺层节理:

节理面大致平行于岩层层面。

  3.沉积岩层理构造及层面构造:

在道路两边随处可见由沉积岩形成的层理结构,层理分明,大部分有一定的倾斜度。

层理是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沉积环境的改变所引起的沉积物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或颜色在垂直方向发生变化而显示成层的现象。

层理是沉积岩中最重要的一种构造特征,是沉积岩区别于岩浆岩和变质岩的最主要标志。

  水平层理:

是由平直且与层面平行的一系列细层组成的层理。

它是在比较稳定的水动力条件下,从悬浮或溶液中缓慢沉积而成的。

  单斜层理:

是由一系列与层面斜交的细层组成的层理。

细层的层理向同一方向倾斜并大致平行。

它与上下层面斜交,上下层面互相平行。

它是由单向水流所造成的,多见于河床或滨海三角洲沉积中。

  交错层理:

是由多组不同方向的斜层理互相交错重叠而成的,是由水流的运动方向频繁发生变化所造成的,多见于河流沉积层中。

  层面构造:

指岩层层面上由于水流、风、生物活动等留下的痕迹,如波痕、泥裂、雨痕、流痕等。

  4.河流地质作用在去京娘湖的路上可见道路多数沿着河流方向而建,在路上随处可见河床中的由于搬运作用形成的较为大小均匀的鹅卵石,不过有的已经干涸,有的断断续续有些娟娟溪流。

  河流地质作用分为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

河流沉积作用主要发生在河流入海、入湖和支流入干流处,或在河流的中下游,以及河曲的凸岸。

但大部分都沉积在海洋和湖泊里。

河谷沉积只占搬运物质的少部分,而且多是暂时性沉积,很容易被再次侵蚀和搬运。

①侵蚀作用:

河流的侵蚀作用包括机械侵蚀和化学侵蚀两种。

河流侵蚀一方面向下冲刷切割河床,称为下蚀作用。

另一方面,河水以自身动力以及挟带的砂石对河床两侧的谷坡进行破坏的作用称为侧向侵蚀,而河流化学侵蚀只是在可溶岩地区比较明显,没有机械侵蚀那么普遍。

  ②搬运作用:

河水在流动过程中,搬运着河流自身侵蚀的和谷坡上崩塌、冲刷下来的物质。

其中,大部分是机械碎屑物,少部分为溶解于水中的各种化合物。

前者称为机械搬运,后者称为化学搬运。

河流机械搬运量与河流的流量、流速有关,还与流域内自然地理地质条件有关。

  ③沉积作用:

当河床的坡度减小,或搬运物质增加,而引起流速变慢时,则使河流的搬运能力降低,河水挟带的碎屑物便逐渐沉积下来,形成层状的冲积物,称为沉积作用。

  古武当山地区实习我们实习的第一站来到古武当山地区,我们看到的岩层属于震旦纪的阜平群,为邯郸地区最古老地层,也是本次实习见到的最古老的地层,岩性为具有片麻状构造或条带状构造,有鳞片粒状变晶的变质岩片麻岩,它主要由长石、石英和各种暗色矿物组成。

根据岩石的物质成分可分为富铝片麻岩、斜长片麻岩、碱长片麻岩和钙质片麻岩等。

  还可依所含矿物种类进一步分为角闪石斜长片麻岩、石榴子石斜长片麻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等。

其原岩类型比较复杂,可以是正常沉积岩,也可以是火山岩、火山碎屑岩或各种侵入岩。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可由区域变质作用或接触变质作用形成。

  天乳山实习本次实习的第二站来到美丽的天乳山,在这里认识和了解这里的

  岩性和相关的地质构造,在爬山的过程中,在山下随处可见大面积的石英状砂岩和层理结构,等到山腰上的平台上后出现了寒武纪馒头组的紫红色页岩,崮山组的竹叶状灰岩;沿途可以看到褶皱构造,路边岩石的溶蚀沟槽等现象。

等爬到牙口后我们下山休息时,在休息的地方的石块砌的墙体上可以看到毛庄组的豹皮灰岩,等休息完毕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