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系统先进集体推荐事迹材料汇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48153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业系统先进集体推荐事迹材料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林业系统先进集体推荐事迹材料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林业系统先进集体推荐事迹材料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林业系统先进集体推荐事迹材料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林业系统先进集体推荐事迹材料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林业系统先进集体推荐事迹材料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林业系统先进集体推荐事迹材料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林业系统先进集体推荐事迹材料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林业系统先进集体推荐事迹材料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林业系统先进集体推荐事迹材料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林业系统先进集体推荐事迹材料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林业系统先进集体推荐事迹材料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林业系统先进集体推荐事迹材料汇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林业系统先进集体推荐事迹材料汇编.docx

《林业系统先进集体推荐事迹材料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业系统先进集体推荐事迹材料汇编.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林业系统先进集体推荐事迹材料汇编.docx

林业系统先进集体推荐事迹材料汇编

《林业系统先进集体推荐事迹材料汇编》

摘要:

2013年,市委、市政府把造林绿化工作纳入对各县(市、区)的绩效考核,出台了《**市“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调整方案》、《**市乡村造林绿化行动计划(2013-2015)》和《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和改革的意见》,明确了“全面推进、适地适树、注重质量、全民参与、创新机制”五项原则,为高位推进全市林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主动作为,城乡同绿惠民生近五年来,我局着力推进“三边”造林、“十万乔木进雁城”、“天坑”造林、通道绿化、武广高铁沿线绿化和绿化增量提质攻坚等造林绿化工程,突出林业产业生态化,其中油茶造林59.5万亩,重点打造了“**百里油茶产业示范带”,取得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华容、湘阴持续开展“三年绿化”行动,平江县开展“三城”同创,临湘市、**县开展“森林进城”,汨罗市将“三边”造林向“五边”延伸,君山区、屈原管理区大力建设生态村庄,云溪区“天坑”造林、平江县“裸露地”绿化等成效明显

林业系统先进集体推荐事迹材料汇编

**市林业局现有干部职工88人,内设15个职能机构,下辖2个直属单位。

该局在省政府“湘林杯”林业建设目标管理考核中,已连续四年获得先进,其中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在**市委、市政府每年度的绩效考核中连续三年获得优秀,2013年被评为省级园林式单位,2014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市2013年获“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市”称号。

1.全方位多角度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2011年以来,在全市实施了大苗进城、“三边”绿化、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长珠江防护林建设、特色经济林建设、油茶基地建设、速生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等工程项目,完成人工造林及迹地更新259.2万亩,平均每年完成新造林面积50万亩以上,居全省第一。

新增城市绿地面积4.03万亩。

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社会融资等多元模式,共投入造林绿化资金128.23亿元。

积极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市“五大家”领导每年带头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两次以上,各县区、各市直单位、各乡镇机关纷纷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建立义务植树登记卡和跟踪制度,对每年参与义务植树的人员登记造册。

广泛开展了绿地认建、认养、认管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参与绿化活动。

全市共有892个单位、9632名个人参与活动,种植的树木挂牌标注个人姓名或集体名称,极大地调动了全社会参与城市绿化的积极性。

据统计,2011-2015年,全市义务植树累计适龄人数1638.09万人,实际参加1526.89万人,尽责率为93.31%。

截至2014年底,全市林业用地面积2320.53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68.9%;有林地面积1843.5万亩,森林蓄积量5644.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64.47%。

2.以提升科技水平为方向促进产业发展。

近年来,该局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要求,实现了产业和生态的共赢发展。

2014年全市林业产业实现总产值264.7亿元。

一产业致力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大力发展油茶、毛竹、银杏、山苍子等可持续利用树种和红豆杉、楠木等珍稀树种基地206万亩,建成12个万亩、20个5千亩和30个千亩连片示范基地,做到了少砍树、不砍树,保持良好生态的前提下,实现兴林富民。

二产业在巩固传统产业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致力打造油茶、毛竹、家具三个百亿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

全市现拥有国家级和省级林业产业龙头企业32家,中国驰名商标4个,湖南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6个。

三产业充分发挥我市丰富的森林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全市现有4A级景区4个,3A级14个。

同时积极发展林下经济,2014全市林下种养殖面积10.9万亩,年产值4.32亿元。

3.以完善管护体系为策略保护绿化成果。

作为全市绿化成果保护的业务主管单位,我局每年定期召开各项绿化成果保护专项行动严格打击毁林坏绿工作,得到了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

此外,我局还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先后建立和完善了《**市森林防火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制度》、《湖南**都庞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湖南东安舜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城市公园管理办法》和《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市林业生物灾害应急预案》等地方规章,逐步完善了我市城市绿化管护制度体系。

4.以创森工作为抓手打造生态**。

作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牵头单位,该局严格按照国家森林城市的标准先后组织编制和实施《湖南省**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2-2020)》、《中共**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的通知》(永办[2012]57号)、《中共**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攻坚会战方案的通知》(永办[2014]46号),先后通过开展联村建绿、通道绿化、大苗进城、裸露山地绿化、城市建成区创森精品亮点打造等工程累计完成新造林面积259.2万亩,封山育林面积179.4万亩,年造林面积占市域面积1.55%;新增城市各类公园绿地面积1.5万亩。

“四一(一核一江一水一带)四三(三山三区三林三屏)多点”的城市森林建设总体布局框架基本形成,国家森林城市的各项具体指标基本予以满足,我市生态环境得到巨大改善。

5.以自身建设为手段塑造部门形象。

该局机关大院占地面积46690平方米。

目前,该局机关大院已种植绿化苗木210种,植株近2万株,花卉盆景4000余盆,种植草坪1.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达2.5万平方米,单位院内绿化覆盖率达到55%以上,绿地率达到45%以上,该局单位职工义务植树尽责率每年都高达100%。

院内四季常绿、四季有花,鸟语花香、绿树成荫,成为一个绿化、美化、亮化、香化、净化的园林式单位。

近年来,连续被省、市评为卫生先进单位、绿化先进单位、文明标兵单位等。

市林业局主要事迹

**市现有林业用地面积1179.18万亩,有林地面积799.51万亩,分别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51.45%和34.81%。

近年来,我局在省林业厅的大力支持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总目标,以发展现代林业为总任务,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总动力,创造了通道绿化、森林防火、林地流转、依法治林、科技兴林等多项“**经验”,为推进“绿色**、美丽**”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五年,3次被省政府评为“湘林杯”林业建设目标管理考核优胜单位,同时,获得了市政府绩效考核先进单位、“省级园林单位”、“三星级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

1、强化领导,凝心聚力谋发展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对林业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经常在不同会议、不同场合反复强调和部署林业工作,多次批示督办解决涉林工作问题。

2013年,市委、市政府把造林绿化工作纳入对各县(市、区)的绩效考核,出台了《**市“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调整方案》、《**市乡村造林绿化行动计划(2013-2015)》和《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和改革的意见》,明确了“全面推进、适地适树、注重质量、全民参与、创新机制”五项原则,为高位推进全市林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直以来,我局领导班子团结合作,开拓进取,带领全局干部职工围绕“健康森林、美丽湿地、绿色通道和秀美村庄”四大主题,坚持生态建设和产业建设两个重点,扎实工作,大大改善了全市的生态环境。

截止2014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96%,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636.5万立方米,实现了林业“双增长”的目标。

目前,我市城区绿地面积达到4176.89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7.34%,绿地率为33.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9.18平方米,各项主要指标均超过国家园林城市标准,打造了“城在林中、道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宜居家园。

2、主动作为,城乡同绿惠民生近五年来,我局着力推进“三边”造林、“十万乔木进雁城”、“天坑”造林、通道绿化、武广高铁沿线绿化和绿化增量提质攻坚等造林绿化工程,突出林业产业生态化,其中油茶造林59.5万亩,重点打造了“**百里油茶产业示范带”,取得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

一是造林任务超额完成。

五年来,全市完成造林237.2万亩,净增森林面积151.79万亩,其中:

人工造林149.07万亩、无林地和疏林地封山育林88.25万亩,紫色页岩、“裸露山地”等困难地造林20.4万亩,创办造林示范基地300余个,示范面积22万余亩,造林质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一名。

2015年已完成造林32.36万亩,总投入3.47亿元,造林绿化再创历史最好成绩。

二是通道绿化稳步推进。

近年来,全市总投资2亿元,完成通道绿化0.8万公里,占全市道路总里程的75%,其中市本级财政投入7000余万元,实施通道绿化122公里,建设绿化林带119公里。

我局自筹资金160万元,对部分高速公路城区段实施绿化提质,建设林带5.3公里,绿化里程21公里。

高质量、高标准打造了“优良的生态线、靓丽的风景线和惠民的致富线”。

三是义务植树持续深入。

我局结合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大力倡导城市绿地认建、认领、认养等群众性绿化活动,近五年来,共兴建了“同心林”、“碳汇林”等义务植树基地60个,完成义务植树12万亩,植树造林6750万株,增长41.5%,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5%。

四是“秀美村庄”不断涌现。

我局制定了《**市城区联村建绿活动实施方案》,将城区147个行政村作为市直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和医院联村建绿单位。

现已创建“秀美村庄”1688个,950个行政村达到绿化标准,24个行政村进入全省绿化示范村行列。

中心城区完成村庄绿化242.5亩、道路绿化96.4公里、公共绿地绿化2221.8亩、庭院绿化741.2亩。

3、严格管理,多点发力保安全一是森林火灾严防有力。

在全省率先新成立了第一支武警森林灭火救援队,率先全面实施了森林火灾多发乡镇重点管理、野外用火审批和责任保证金制度,把森林防火工作纳入对各县(市、区)、乡(镇、街道)的绩效考核内容,有效遏制了森林火灾的高发态势。

2014年10月以来,全市未发生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仅发现卫星监测热点荒火3起,且即发即灭,火灾次数、受害面积、损失蓄积较去年同期均下降100%,实现了“三下降,零伤亡”,森林火灾年发生率和受害率均远低于省控指标。

二是资源管理严格有序。

近年来,我局认真开展了“林地管理年”活动和林地违法用地清理专项行动,严格落实林地用途管制和指标控制制度,强化森林保险服务工作,实现了林地管理、林政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在全省率先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下发了《**市林业生态红线保护规划》和《**市林业生态红线保护监督管理办法》,进一步保障了全市林业生态红线区域的生态安全。

森林采伐限额指标入村到户,及时率、公示率、到户率均达到100%。

规范了公益林管理,全市生态公益林总面积达到535.3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45%,年补偿资金达到8765.74万元。

完善了林权流转体制机制,出台了《关于加强森林资源流转工作的意见》,近几年,全市共流转林地面积114.70万亩,流转金额达8.74亿元,发放林权抵押贷款3.09亿元。

推进了无公害防治,林业有害生物受害率控制在4‰内。

三是涉林犯罪严惩不贷。

近年来,通过开展“春雷”、“蓝剑”、“飞鹰行动”、“百日会战”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了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犯罪活动,有力震慑了犯罪势头,确保了生态安全。

依法查处行政案件483起,刑事立案403起,打击涉林违法犯罪700余人次,全市未发生大面积占林、毁林和砍伐古树名木等重大恶性事件。

四是古树名木保护有方。

制订了《**市古树名木复查工作方案》和《**市古树名木调查操作技术规程》,依照统一技术要求进行了调查、鉴定、定级、登记、编号、挂牌、建档等古树名木复查工作,建立了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和责任单位(人)的四级管理体制,为保护管理和监督检查奠定了基础。

4、注重宣传,生态理念入人心近年来,我局广泛发动国土绿化宣传,全面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认真组织召开了《绿色湖南建设纲要》集中学习讨论会,在《湖南日报》、《三湘都市报》等省级媒体刊物上专题宣传报道“绿色**”建设成效,组织了“走进森林”宣传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

二是主动加强与电台、报刊、网络等媒介的衔接,开办“绿色**”建设专刊,为植绿护绿营造良好氛围。

三是以植树节、爱鸟周、湿地日等林业特色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认建认养、义务植树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公众绿化意识,提高了全民生态文明观念。

下阶段,我局将继续按照党和国家有关国土绿化的方针、政策,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全市林业工作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县林业局主要事迹

**县位于湖南省西部,是国家五强溪电站移民库区县、革命老区县和武陵山片区区域开发及国家级扶贫攻坚试点县。

全县土地总面积234.8万亩,林业用地185.4万亩,占总面积的79%。

近年来,该县委、县政府度十分重视林业建设,围绕“努力建设生态绿色**,全力保护森林资源”的思路,以生态为魂,以项目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全力推进荒山绿化,全县绿化事业有了长足发展5501。

该县荣获2014年湖南省绿化先进集体殊荣。

如今当人们辗转于**的崇山峻岭之中,漫步于**的林中小路之间,在茫茫林海之端体验到是遍地葱茏的美丽景色。

荒山开拓,山清水秀披绿装从**县麻溪口到浦市,从蚂蝗溪到长坪,一座座山头绿波涌动,一片片林海一望无垠。

“这里10年前还是一片片荒山秃岭,我们以长防林工程建设为突破口,把这里全部栽了树,封了山。

现如今是多树种混交,一片葱茏。

”该县林业局长杨政兴奋地介绍说。

9月7日,笔者驱车于该县白浦公路,展现在公路两侧的是一片片绿茵茵的树木,照映着滔滔的沅水,构成了一幅幅山清水秀绿装的美丽画图。

“没有项目就没有依托,没有投入就没有发展。

”近几年,该县充分运用石漠化治理工程、世行贷款森林恢复工程、长防林建设工程的实施,为昔日荒山披上了层层绿装。

“到了辛女溪,你就会感到**绿化的绿意。

”2012年**林业人在辛女溪怪石嶙峋中栽绿插绿向石漠化发起进攻、在高速公路洗溪段实施鱼鳞坑造林为湘西自治州率先做出示范。

去年在白沙镇红土溪千山红山上,新造1500亩枫香红叶树种,打造“千山红遍”示范林。

今年以县桐科所为造林样板点,打造县城白沙“绿色后花园”。

这些造林绿化不但充分凸显了生态功能,也兼顾了市民休闲锻炼效游的需要,取得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栽上一棵树,播种一片绿,为生态建设添一块砖,为环境保护献一点力。

”看得见的绿化成果、“言传身教”的宣传,义务植树、主动栽树成为市民的自觉行为。

每年的植树节活动人人参与,争先植绿,已经形成了一种新常态。

该县因势利导,在县城附近开辟造林基地,为市民植树造林提供平台。

现如今,到造林基地栽树,播种绿色已成许多市民自觉行动。

“年初栽一棵树,第二年来看看自己栽的树,看到片片绿色,很有成就感。

”市民戴春树发自肺腑地说。

2013年全县营造林总任务3.18万亩,实际完成4.8万亩,完成率150%;2014年全县总任务3.7万亩,实际完成了4.3万亩,完成率达116%;2015年春季造林总任务3.7亩,实际完成4.0万亩,完成率108%。

“我局认真履职,以造林绿化为抓手,连续三年超额完成造林任务,全县绿化高潮正在形成。

”这是县林业局长杨政对造林绿化工作如实总结的一番话。

“近三年来累计约10万人参加各地义务植树造林活动,完成义务植树数98万余株,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绿化事业的发展,加快了全县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我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8.18%,森林绿化率达到68.4%,林木蓄积量为229.7万立方米。

”县绿化办的数据见证着**的造林绿化的丰硕成果。

美化绿化,诗情画意生态美“打造宜居县城,聚集人气,为县域经济发展聚气提神。

”六车道和进城公路绿化、沅江风光带持续绿化为县城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为生态县城建设叫响的品牌。

今年春,该县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在这两个项目区实施绿化植苗128亩,绿化大苗品种多、规格高、线路长,双行排列,数量近7000余株,如绿色长龙,贯通了白武“双子城”。

六车道项目区为“319”国道白沙至武溪段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全长9.14公里。

进城公路项目区包括辛女广场至铁山河大桥头。

现在驱车其间,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成为络绎不绝八方游客进入**县的一张靓丽名片。

近年来,该县在白沙长堤边新造两百多亩,栽植桂花、樟树、棕榈等大苗5000余株,将大堤连接成一条绿色长龙。

如今,白沙城边绿树成林,浓荫蔽日,十里长堤,杨柳依依,成为城区居民漫步休闲锻炼娱乐的最佳场所,也成为四方游客来白沙必须一走的精品景点。

沅江风光带持续绿化将展现该县生态县城的精品建设。

在进行生态城镇建设时,县域生态建设也突飞猛进。

“绿色长廊”得到拓展延伸。

通过精心打造,初步形成“一带一圈”两条“绿色长廊”。

高速公路两侧、319国道省道两侧、沅江两侧植树造林11700亩。

“一带”(以潭溪—洗溪—武溪—白沙—浦市为主链条的“绿色长廊”带)、“一圈”(串通白沙、浦市、达岚、合水、兴隆场、小章、白羊溪、洗溪、武溪9个乡镇在内的呈圆形分布的县级公路“绿色长廊”圈)更加夯实。

城镇环境好了,农村环境怎么办?

“满眼碧绿绕乡村。

”已成为该县生态村庄建设亮点,也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3年来,**县建设生态村庄逐年增多,至今已有30个生态村庄。

我县生态村庄绿化面积累计近1000亩,投入近600万元,生态村庄得到美化绿化,不断呈现精品亮点,其中,浦市马王溪村、浦市新堡村,先后被评为省级新农村示范点、生态家园示范村,梁家潭芭蕉坪村被评为“湖南省少数名族特色文化村”;达岚镇岩门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被称为“千年古堡寨”。

白沙红土溪村被授予“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农业部授牌“生态家园示范村”。

“环境好不好,山上看树,湿地看水。

”武水国家级湿地公园的成功申报,成为全县湿地保护的里程碑。

武水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公园总面积2429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716.1公顷,湿地率70.65%。

2015年,是武水湿地公园建设的开局之年,现已初步建立健全了武水湿地公园建设和保护制度体系。

白鹭轻飞、野鸭嬉戏,如诗如画的一幕,经常是江边诗情画意动人的场景,湿地保护已呈现出了华丽转身的效果。

生态为魂,绿水青山变金山绿水青山是人们向往的。

如何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赢”?

**县委、县政府始终在坚持“以生态为魂”方略上进行了生动的成功实践。

“这里原来是一片荒山,在县林业局积极支持下,我们合作社通过租赁、入股、委托、合伙等方式与农户发展油茶产业,已高标准栽植优质油茶2000多亩,过几年就可挂果出效益。

既绿化荒山,还可使农民增收致富,更为我们合作社的长远发展打下原料供应基础。

”**县国富油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国富一语道破了**林业在引导林农增收致富的奥秘。

既要使山地绿化起来,又要让农民通过山地开发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如何做好“山地”文章,**县进行了卓有成效探索,找到一条造林绿化与产业发展相融合的新路子,为优化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一条新途径,实现绿色增长和经济增收双赢目标。

“神山神水出神果。

”椪柑始终是该县钟情的林经果业。

现在已引导农民开发椪柑30万亩。

其中,椪柑1万亩以上的乡镇10个,5000亩以上的乡镇有5个,1000亩以上椪柑专业村86个,全县50亩以上的开发大户达500户。

同时,积极推进示范园、标准园建设,共创建无公害椪柑标准化生产示范区11000亩,建成椪柑精品园22个,全县共有10万亩椪柑通过无公害产地认证。

近年来,该县椪柑产量保持在19万吨左右,年产值约2亿多元。

不但成功抢占了国内各大城市水果市场,还进了超市,出了国门,远销俄罗斯等10个国家和地区。

“东方橄榄油”——油茶又被“看”上了。

该县紧抓国家大力发展木本油料的契机,把油茶产业作为“产业富民”的又一支柱产业来抓,以现代农业油茶综合产业园为代表的油茶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全县已新栽优质油茶5000多亩,改造低产油茶林20000多亩,为油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油茶林每年为农民增收400万元,油茶产业正成为助农增收的又一支柱产业。

该县通过造林绿化与产业发展相融合等新林业理念,既有效增加森林面积,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优化融合。

该县潭溪万亩椪柑精品园、合水万亩油茶产业园正成为全县林经果业的靓丽名片。

椪柑、油茶、杜仲、种苗花卉群星并耀,成为林农增收奔小康的强力引擎。

2014年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取得成功,“绿色湘西”建设连续两年获州绿色湘西建设目标管理一等奖;2014年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考核中,**县被评为全国3个“生态质量变好县”之一。

“我们不会满足于取得的成绩,今后我们将不断以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大力推动我县绿化事业的发展,全力建设生态文明,始终走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生态化之路,为进一步振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县长向恒林总结掷地有声。

市林业局主要事迹

**市林业局,湖南省地级市林业行政主管单位,截止2015年8月,全局在职干部职工91人。

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挂靠市林业局,主管全市国土绿化工作;市林业局内设造林绿化科、退耕还林办主管全市造林绿化工作,办公室管理单位庭院绿化工作。

全局共有绿化专职人员18人。

每年在规划部署实施全市全民义务植树的同时,单位干部职工积极参与义务植树劳动。

近年来,该局党组班子团结,廉政勤政,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近三年来,林业局班子满意率和领导干部个人优秀率均为100%。

在市直单位满意度社会测评中,林业部门高居前列。

**市林业局在市委市政府和湖南省林业厅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致力于改善人民的生存环境,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活空间,大力推进区域绿化步伐。

通过开展消灭宜林荒山、全面绿化达标和绿化四年行动,造林绿化事业稳步推进,**的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和活立木蓄积量连续实现“四增长”,使**成为了“绿色明珠”。

2006年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2009年荣获省政府首届“湘林杯”,2011年荣获全省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一等奖、全省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先进单位,2012年再获“湘林杯”,2014年第三次荣获“湘林杯”,同时被评为**市绩效考核先进单位。

截止目前,**林地面积411007公顷,有林地面积332147公顷,森林覆盖率50.21%,活立木蓄积量1389.38万立方米。

**市林业局绿化工作主要事迹如下:

**市林业局历年来重视绿化工作,始终将绿化作为中心工作来抓。

近年来,以实施“绿化**四年行动计划”为契机,全面加快生态建设步伐,使全市绿化工作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全面开花,城乡绿化有声有色。

一是高位推动。

2012年绿化**四年行动开展以来,全市把绿化工作作为书记市长工程来抓,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

县市区书记、县市区长对本地绿化负总责,市直各部门各单位行政负责人对本系统本单位的绿化工作负总责,形成领导抓,抓领导,一级抓一级,上下齐抓共管的领导格局。

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绿化工作机制。

二是保障有力。

采取政府主导、财政投入、部门支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等多元化投入机制,多形式、多渠道筹措绿化资金。

市和各县市区财政每年预算安排500万元经费,专项用于城乡绿化以奖代补、奖励经费和工作经费。

各乡镇每年投入绿化资金10-50万元不等。

同时整合部门资金,积极吸纳社会资金。

在联村建绿工作中,有效整合部门项目资金,加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起靓丽的绿化美化景观。

全市财政虽然困难,但投入绿化的资金都在4亿元以上。

三是覆盖全面。

各级各部门认真履行绿化职能,主动做好境内各主要公路、铁路、水系的绿色通道建设和单位庭院绿化。

学校、医院等窗口单位力求达到市级园林式标准。

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积极动员村民、居民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共同建设好自己美丽的家园。

**市林业局带头做好了机关庭院绿化示范工作,组织干部职工亲自挖穴、运苗、修剪、栽植、施肥等工作,修建了庭园道路、凉亭,植物园,修建了体育设施。

绿地率超38%,绿化覆盖率40%以上,该机关庭院被社会誉为真正的“森林花园”。

四是氛围浓厚。

**市林业局十分重视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