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给排水施工工艺标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53216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宅给排水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住宅给排水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住宅给排水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住宅给排水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住宅给排水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住宅给排水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住宅给排水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住宅给排水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住宅给排水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住宅给排水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住宅给排水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住宅给排水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住宅给排水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住宅给排水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住宅给排水施工工艺标准.docx

《住宅给排水施工工艺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宅给排水施工工艺标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住宅给排水施工工艺标准.docx

住宅给排水施工工艺标准

住宅给排水施工工艺标准

给水部分

室内配水管道安装工艺

工艺流程

安装准备预制加工安装试压冲洗

1.安装准备:

认真熟悉图纸,根据施工方案决定的方法和技术交底的具体措施做好准备工作。

2.预制加工:

按设计图纸画出管道分路、管径、变径、预留管口、阀门位置等施工草图,放线定位,按标记分段量出实际的安装尺寸,记录在施工草图上,按照测得的实际尺寸预制加工。

3.安装:

将预制好的管道按照定位线敷设好,找平找正后用管卡固定,卫生器具的预留给水口安装丝堵。

4.试压:

室内给水管道的水压试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未注明时,各种材质的给管道系统试验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

检验方法:

金属及复合管给水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观测10min,压力降不应0.02Mpa。

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应不渗不漏;塑料管给水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得超过0.05Mpa,然后在工作压力的1.15倍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得超过0.03Mpa,同时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渗漏。

安装方法

管道井内配水管道安装工艺

工艺流程

安装准备预制加工安装试压冲洗

1.安装准备:

认真熟悉图纸,根据施工方案决定的方法和技术交底的具体措施做好准备工作。

2.预制加工:

按设计图纸画出管道分路、管径、变径、预留管口、阀门位置等施工草图,放线定位,按标记分段量出实际的安装尺寸,记录在施工草图上,按照测得的实际尺寸预制加工。

3.安装:

将预制或成品管卡按照定位线安装固定好,然后将预制好的管段临时固定,校核预留甩口的高度和方向是否正确,校核完成后固定立管,支管甩口安装临时丝堵。

4.试压:

水压试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未注明时,各种材质的给管道系统试验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

检验方法:

金属及复合管给水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观测10min,压力降不应0.02Mpa。

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应不渗不漏;塑料管给水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得超过0.05Mpa,然后在工作压力的1.15倍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得超过0.03Mpa,同时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渗漏。

安装方法

设备房内管道、设备安装工艺

工艺流程

安装准备设备基础设备吊装安装就位找正

设备固定设备配管及支架安装设备调试

1.安装准备:

1)熟悉泵房图纸及设备安装使用说明等技术文件。

2)检验土建施工时预留的空洞、孔槽及各类预埋件的位置、尺寸、数量是否符合安装要求,基础尺寸、砼强度是否符合厂家的技术文件的规定。

3)施工前要熟悉安装现场情况,安装前应检验规格型号、配管与接口位置和质量,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4)合理安排管路走向,绘制管路及设备(水泵)安装草图。

设备就位后,根据设备所在准确位置设备接口开始准确测量,在草图上注明。

5)水泵单机试运转前,应将水泵控制柜安装完毕,用电符合要求,并通电试验无误。

2.设备基础:

1)根据设备用房平面图和基础图放安装基准线,如有多台设备时应一次放出基准线。

主要设备必须预留出检修通道,距离墙、顶、设备之间应有合理的检修距离。

2)设备基础必须按照实际到场的设备尺寸及设备基础图尺寸要求进行施工,设备基础高度除应符合设备稳定的要求外,还应根据连接设备的进出水管道的标高,附属装置的使用要求来确定。

3)设备就位前,应对设备基础进行预检,合格后方可进行安装。

基础砼强度、坐标、标高、尺寸和螺栓位置必须符合厂家技术要求,表面平整、外观质量较好,不得有蜂窝、麻面、裂纹、空洞等缺陷。

4)在设备基础上应用墨斗弹出设备的纵横基础线,做出安装位置的记号,成排设备中心线应在同一条直线上。

3.设备吊装:

1)根据设备大小选用叉车、装卸车拉到设备泵房处,卸车时将设备放在滚杠上,通过人力牵引或者人工的方式搬运到基础旁,可用人太抬式或者架设三脚架用倒链吊装到基础上就位。

2)在吊装时注意吊装的绳索必须挂在设备专用的吊环上,不得挂在埋件盘管设备接管等部位,设备拆装组合一般应由厂家进行。

4.就位找平找正:

1)找平:

a)隔震器及联结板安装,根据基础上已弹好的线将隔震器与联结板安装好,初步就位,用水平尺在联结板上从纵横两个方向检查水平度。

b)用水平尺在水泵底座上从纵横两个方向上检查水泵是否水平,不水平时应在联结板底下轻轻打入斜垫铁找平。

2)找正:

a)中心线找正:

按照水泵安装平面布置图示尺寸及水泵上的纵横中心线与基础的纵横中心线重合,找中心线的方法,一般以基础纵横中心线为基础,采用挂钢丝的方法调整设备的位置,从而达到找正的目的。

b)标高找正:

根据施工图和基准点来调整设备的标高,调整水泵底座下垫铁的厚度,使其符合要求,达到所规定的位置高度。

c)垂直度找正:

用吊线锤、钢尺检查进出口法兰的上下部的距离,来调整水泵垂直度。

5.设备固定:

二次灌浆:

在地脚螺栓内灌注细石砼并捣实,细石砼配比(体积比)为水泥:

粗砂:

细石=1:

2:

3,二次灌浆应保证地脚螺栓与基础结合为一体,待养护完全凝结后(约4周)复测设备中心标高,并拧紧螺栓。

6.设备配管及支架安装:

1)吸水和排出管路的直径不应小于泵入口和出口直径,当采用变径时,变径管的长度不应小于大小管径差的5-7倍,吸入管应采用偏心异径管。

2)所有与设备连接的管道均应设置独立、牢固的固定支架,且应靠近管道与设备接口,有减震要求的设备,应做到不影响减震效果。

3)设备机房内管道的支架安装应参照各自所属系统进行,管道转向处应适当加强,必要部位应设置固定支架,顶板上的卡架不宜采用膨胀螺栓进行安装、固定。

排水部分

安装准备→预制加工→排出管安装→立管安装→支管安装→卡件固定→封口堵洞→闭水试验→通球试验

1.安装准备:

认真熟悉图纸,根据施工方案决定的方法和技术交底的具体措施做好准备工作。

2.预制加工:

按设计图纸画出管道分路、管径、变径、预留管口、阀门位置等施工草图,放线定位,按标记分段量出实际的安装尺寸,记录在施工草图上,按照测得的实际尺寸预制加工。

3.排出管安装:

1)排出管穿过地下室墙或地下构筑物的墙壁处,应设置防水套管;

2)排出管穿承重墙或基础处,应预留孔洞,管顶上部净空不得小于建筑物的沉降量,且不小于150mm;

3)与室外排水管检查井连接时,排出管管顶标高不得低于室外排水管管顶标高,其连接水流流槽不得小于90°当落差大于300mm时可不受角度限制;

4)排出管可经尺量法或比量法下料、预制成整体管段,穿过墙体预留洞或套管,经调整排出管位置、标高、坡度,满足设计要求后固定;

5)铸铁管应辐射敷设在原土上,若敷设在回填土上应分层夯实,防止因沉降而折断管道,采用塑料管材敷设除满足上述条件外,应在管底部铺一层厚度为150~200mm细砂;

6)排出管在隐蔽前必须做灌水试验,其灌水高度不低于底层卫生器具的上口边缘或底层地面高度。

检验方法:

满水15min水面下降后,再灌满观察5min,液面不降,管道连接处无渗漏为合格。

4.立管安装:

1)准确测量各层排水管道和关键的长度,以此确定确定各层横支管与立管连接的管件位置。

如果该层立管上装有检查口,应测量出检查口管件长度,确定它在立管上的位置。

2)各层安装前,可将测量的长度及管件位置进行预安装,待完全确定无误后,进行切管、管件组装并固定在安装位置处。

3)核对预留孔尺寸有无差错,若偏小则需剔凿。

4)按规定用吊线及水平尺找出各支架位置,将预制好或成品支架固定好,支架安装完成后可进行立管安装。

5)立管安装时承口向上,安装时需两人上下配合,一人在上层从管洞口投下绳头,下面人将预制好的立管上半部栓牢,上拉下托将立管下部插口插入下层管道承口内。

6)立管插入承口后,下层的人将帅口和立管检查口的方向找正,上层的人用木楔将管与楼板洞处临时固定,复测立管垂直度,合格后将其固定。

5.支管安装:

1)横支管末端应安装清扫口或堵头。

2)管道连接应采用45°/90°斜三通。

3)

坡度及支吊架间距应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安装方法

消防部分

工艺流程

安装准备→干管安装→立管安装→消火栓、消防水泵、高位水箱、水泵结合器安装→管道试压→管道冲洗→各系统通水调试

1.安装准备:

认真熟悉图纸,根据施工方案决定的方法和技术交底的具体措施做好准备工作。

2.干管、立管安装:

1)按照图纸确定的标高、位置及坡度测放位置线。

2)施工图纸对管道的标高和平面尺寸无标注时,应按有关规定要求定位、放线。

3)按核对无误的管道单线图,实测管线标高、走向、支架位置,选择正确的支、吊、托架形式,按国标图集制作。

4)支、吊、托架应在预埋件上焊接或采用膨胀螺栓固定。

5)按设计要求的管道坐标、标高、坡度确定管架的位置安装管架。

6)按顺序将管道安装固定。

3.消火栓箱安装:

1)消火栓箱的规格、型号、及左右进管,左、右开门,暗装、明装等应按设计图纸核准无误后,再进行订货、安装。

2)消火栓支管与立管的接口要以栓阀的坐标、标高定位,箱体找正稳固后再将栓阀与支管连接。

3)暗装消火栓箱体时,应与电气、装修密切配合,保持整体美观。

明装消火栓箱体时,要按标准图集要求固定箱体,如果墙体为轻质隔墙应做固定支架。

4)消火栓阀门与启泵报警按钮应布置在靠近开门的一侧。

5)消火栓箱内的水带、水枪及快速接头等绑扎好后,应根据箱内构造将水带挂好在箱内的挂钉、托盘或支架上。

消防水箱安装:

1)消防水箱间的主要通道宽度不小于1.0m;钢板消防水箱四周应设检修通道,其宽度不小于0.7m;消防水箱顶部至楼板或梁底的距离不得小于0.6m,消防水箱底部距地面不小于0.4m。

2)消防水池、消防水箱的溢流管、泄水管不得与生产或生活用水的排水系统直接相连。

3)管道穿过钢筋混泥土消防水箱或消防水池时,应加设防水套管;对有振动的管道还应采用焊接,焊接处应做防锈处理。

4)水箱组装完后应做灌水试验。

5)消防水泵、水泵接合器安装按照相关工艺标准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