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球竞赛规则电子版图文并茂.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55727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2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门球竞赛规则电子版图文并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门球竞赛规则电子版图文并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门球竞赛规则电子版图文并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门球竞赛规则电子版图文并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门球竞赛规则电子版图文并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门球竞赛规则电子版图文并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门球竞赛规则电子版图文并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门球竞赛规则电子版图文并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门球竞赛规则电子版图文并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门球竞赛规则电子版图文并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门球竞赛规则电子版图文并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门球竞赛规则电子版图文并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门球竞赛规则电子版图文并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门球竞赛规则电子版图文并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门球竞赛规则电子版图文并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门球竞赛规则电子版图文并茂.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门球竞赛规则电子版图文并茂.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门球竞赛规则电子版图文并茂.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门球竞赛规则电子版图文并茂.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门球竞赛规则电子版图文并茂.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门球竞赛规则电子版图文并茂.docx

《门球竞赛规则电子版图文并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门球竞赛规则电子版图文并茂.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门球竞赛规则电子版图文并茂.docx

门球竞赛规则电子版图文并茂

2015门球竞赛规则电子版图文并茂

LT

 

    四、自由区

    自由区设在限制线外,应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

    五、附属设施

    记分牌根据场地周边环境设置,以方便观看为佳。

  第二条  比赛器材

  一、球槌

    球槌由槌头和槌柄构成,呈T字形,重量及材质不限(图4)。

                 

 

  1.槌头长18~24厘米,材质坚硬,其外形不限(一般为圆柱体,直径为3.5~5厘米),槌头两端面为击球面。

  2.槌柄长度不少于50厘米,固定在槌头的中间。

  3.允许使用各种式样的球槌,但槌头不得装有任何附加物。

  二、球1.比赛用球是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的圆形球体(图5),球体直径为7.5厘米(±0.7毫米)、重230克(±10克)。

  

   2.球分红、白两色,各5个。

红底白字球为奇数球,号码为1、3、5、7、9;白底红字球为偶数球,号码为2、4、6、8、10。

号码字尺寸为5厘米×5厘米,标示在球面对称的两侧。

      三、器材的审定全国性门球比赛使用的器材,必须为中国门球协会年度审定的器材。

第二章  球队

  第三条  球队的组成每支球队由1名领队、1名教练和5--8名队员组成(其中含5名上场队员和最多3名替补队员,设一名队长)。

若领队、教练员兼任队员,应包含在队员名额内)。

  第四条  教练员和队长

  一、教练员的职责

  1.统领全队,并对全队的言行负责。

  2.比赛中担任指挥,或指定本队1名队员代行指挥。

  3.队长缺席时指定1名队员代理队长,并报告执场裁判员。

  二、队长的职责

  1.代表本队。

  2.选择先攻、后攻。

  3.提交击球顺序名单。

  4.申请替换队员、申请缺员比赛。

  5.比赛结束后代表本队在成绩记录表上签名。

  6.当教练员不在场时,代行其职。

  三、赛场询问队长或教练员对判罚结果有疑问时可向裁判员提出询问,但询问必须按照如下要求进行:

  1.只允许队长或教练员其中的一人提出询问,不能同时或分别询问同样的问题。

  2.询问只限于事发的当时,询问的内容要准确、用语要文明。

裁判员解答后,不得追问。

  3.询问只限于对判罚结果有疑义,对场上做出的认定事项不得进行询问。

  说明 :

认定事项为球是否停稳、出界、得分、撞击、以及对10秒钟及10厘米的判定。

  四、服装

  1.同队队员着装必须统一,须穿平底运动鞋(鞋体不得有附加物)。

  2.上场队员不得佩戴任何可能妨碍比赛的附属物。

  3.上场队员胸前必须佩戴号码标识,号码标识不得小于10厘米×10厘米,颜色、字体不限。

  4.队长和教练员须在上臂佩戴身份标识或徽章。

  五、教练员和队员基本守则

  1.遵守门球竞赛规则。

  2.本着公平竞赛的原则对待对手,尊重队友及观众,文明参赛,友好交流。

  3.服从裁判员的判罚4.杜绝违反体育道德的行为。

  4.杜绝违反体育道德的行为。

第三章  比赛准备

  第五条  比赛准备

  一、选攻赛前,由主裁判员召集双方队长以“掷币”方式确定进攻顺序,猜中方优先选择先攻或后攻。

  二、击球顺序名单选攻后,双方队长应向主裁判员提交击球顺序名单(包括队名、上场队员、替补队员,以及队长、教练员)。

  三、赛前检查裁判员根据双方提交的击球顺序名单、核实上场队员、替补队员,以及队长、教练员,并检查球槌和着装。

第四章  比赛方法

  第六条  比赛方法

  一、比赛形式

  1.比赛在两队之间进行,每队5人,每人1球,球号与队员号码、击球顺序一致。

  2.先攻方使用红球,后攻方使用白球。

  3.比赛按1~10球号顺序依次交替击球,直到比赛结束。

  说明 :

自球以外的9个球均称为“他球”。

  二比赛时间每场比赛时间为30分钟。

  三、比赛开始

  1.比赛开始前,上场队员按击球顺序,沿开球区至第四角方向从1号到10号依次排列(图6)。

  

  2.比赛在总记录台或主裁判员宣布“比赛开始”后开始。

  比赛结束

  1.比赛时间到,应遵循以下方式结束比赛:

  

(1)如先攻方击球员正在击球,则在下一号后攻方队员完成击球后,比赛结束。

  

(2)如后攻方击球员正在击球,则在其完成击球后,比赛结束。

  (3)当裁判员呼号与时间终了同步时,呼号有效。

  2.“比赛结束”由主裁判员宣布。

  五  队员替换

  1.允许替补队员替换场上队员。

  

(1)队员替换应在主裁判员呼叫该球号前,由教练员(或队长)向记录员申请,记录员在审核并办理完替换手续后向主裁判员报告。

  

(2)主裁判员呼叫到该号时,如果此时替换队员还没有佩戴好号码标识,则本轮不予替换,主裁判员可直接呼叫下一号队员进场比赛。

  (3)不得替换击球员。

  说明:

  ●提交击球顺序名单后,允许名单上的每位替补队员有一次替换机会。

  ●替补队员上场须继续使用被替换队员的号码标识,并佩戴好。

  2.替换犯规替换犯规是指未办理替换手续的替补队员上场参加比赛。

发生替换犯规时,裁判员应宣布击球无效,并令该替补队员退到场外,将所移动的球恢复原位后,再呼叫下一号队员进场比赛。

如果无法恢复到犯规前的状态,则比赛行为无效,并取消该号替换犯规时的得分。

待该替补队员正式履行替换手续后,其在场上的行为方为有效。

  六、缺员比赛

  1.比赛期间,一方因故出现缺员时比赛可以继续进行,但教练员或队长须及时报告裁判员。

  2.缺员比赛时,缺员的球应保留,其他队员使其移动、得分等均有效。

一旦该球成为界外球,则不能再进场。

四、第五章 胜负

  第七条  胜负的判定

  一、得分及胜负

  1.有效移动球通过一门、二门、三门各得1分,撞中柱得2分。

队总分,总分多者获胜。

   2.有效撞击中柱后的球可重新进一门继续比赛,得分累计。

   说明 :

自球撞中柱后须等下一轮次才能重新进一门,他球撞中柱后则按正常轮次顺序重新进一门。

重新进一门时,须将自球放置在开球区左端线上开球。

   3.比赛结束时,各队每名队员所得分值相加即为该二、平分时胜负的判定

   两队得分相等时,按以下顺序判定胜负。

 

   1.从结束球号的下一组开始,一对一分别通过一门、二门决定胜负,并以此类推。

   2.当仍不能决出胜负时,抽签决定胜负。

   3.通过平分决胜和抽签决定胜负的,在胜队总分上加1分。

说明:

  ●比赛结束时缺员或被取消比赛资格的队员,不允许参加平分决胜。

   ●平分决胜可将自球放置在开球区内任意位置开球。

  第八条  取消比赛资格 

   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时,该队即被取消该场比赛资格,判对方队获胜。

  一、弃权

   1.比赛开始时,球队宣布放弃比赛。

   2.比赛开始时球队不足5名队员。

  二、拒绝比赛:

   裁判员宣布继续比赛时,一方拒不执行。

  三、违规上场:

   1.未列入球队参赛名单者,或虽列入参赛名单但未列入击球顺序名单者。

   2.使用或穿着赛前检查不合格的器材或服装上场比赛。

   3.被替换下来的队员再次上场参加比赛。

   4.不符合竞赛规程规定的参赛者(如年龄、职业、性别、跨队等)

   说明:

球队被取消比赛资格后,均判对方球队10:

0获胜,个人得分分别填写为:

3、2、2、2、1。

第六章 比赛通则 

  第九条  击球员

  一、击球员及击球权

   1.呼号后,获得击球权的队员称为击球员。

   2.击球员击球后,当自球无撞击、无过门,或出界、撞中柱、犯规时,击球权即告结束,该队员应快速退场。

  二  超时

   1.击球员必须在10秒内完成击球或闪击。

   2.10秒计时起止于:

   

(1)裁判员第一次呼号时起,至该号击球时止。

   

(2)获得闪击权时起(撞击后各球静止),至闪击击球时止。

   (3)获得续击权时起(进门后球停稳,以及被闪他球停稳、出界、撞中柱),至续击击球时止。

   3.击球员超过10秒钟未击球或闪击,判超时犯规。

   说明:

超时犯规由裁判员认定,裁判员计时为最终计时,比赛队员均须服从。

   4.击球员超时犯规,取消其击球权,被移动的球放回原位。

若在闪击过程中超时犯规,按闪击犯规处理。

  三、比赛中击球员可以请求确认的事项

   1.球与球是否接触。

   2.停在球门线上的球是门前球还是门后球。

   3.闪击时所放的他球是否与球门线或中柱接触

   4.成功撞击的球号。

   5.成功过门的球号。

   说明:

  ●如果击球员未申请确认,以裁判员的认定为准。

   ●确认所需时间不包含在裁判用时内。

  第十条  有效和无效比赛行为

  一、有效比赛行为

   有效比赛行为是指按规则规定进行的比赛行为,包括正当比赛行为和犯规比赛行为。

   1.正当比赛行为是指击球员的比赛行为符合规则规定,比赛可以继续进行。

   2.犯规比赛行为是指击球员的比赛行为违犯了规则规定,需经裁判员判罚后,比赛才可继续进行。

  二、无效比赛行为

   无效比赛行为是指在裁判员用时、暂停、犯规等期间,击球员或其他队员的比赛行为。

  第十一条  球体移动

   一、有效移动

   有效移动是指击球员合法击球(或闪击)使球产生的移动。

   说明:

  ●当自球成功通过一门时,碰撞一门后的球造成的移动为有效移动。

  ●有效移动的球触及球门或中柱,造成与该球门或中柱接触的球发生的间接移动为有效移动。

  ●若出现与有效移动无关的犯规行为,该球的移动仍然有效。

  ●如果一个有效移动的球被一个无效移动的球碰撞,则该球移动仍然有效。

   二、无效移动

   无效移动包括以下情形(被移动的静止球须恢复原位):

  1.因犯规行为使球产生的移动。

  2.因无效比赛行为使球产生的移动。

  3.自球通过一门时,碰撞一门前的他球造成的移动。

  4.击球员身体、球槌及界外球进场触及球门或中柱,造成与该球门或中柱接触的球发生间接性移动。

  5.未能进入场内的界外球的移动。

  6.球撞中柱后的移动,以及撞柱后造成的他球移动。

   【示例】如图7所示:

①球撞中柱后又碰到③球并使其产生移动,③球移动无效,放回原位。

                

   7.闪击过程中造成自球或他球的移动。

说明:

[本款7举例]

   ●撞击后,被撞击的球与自球或他球接触,或重新放置他球时,因捡拾被撞击的球,使与之接触的球产生的移动。

   ●撞击后,自球与数个他球接触时,在临时移开其中一个他球时,使自球或另一个他球产生的移动。

   ●闪击时,自球在脚下(未脱离控制)的移动。

  8.其他由裁判员认定的无效移动.

说明:

[本款8举例]

   ●出界球碰撞了界外球而使其产生的移动。

   ●由于天气、比赛线、开球区地形,以及其它无效移动球的碰撞等原因,使静止球产生的移动。

   ●击球员的服装或其携带物掉下后,碰到静止球而使其产生的移动。

  第十二条 击球

  一击球

   1.击球是指击球员用手臂挥摆球槌,使击球面击打自球的行为。

  2、允许放弃击球。

说明:

  ●放弃击球时,击球员申请“放弃”即可,不需要动作表达。

   ●击球时,如果槌头击球面先触及地面后再击到自球亦为合法击球。

  二、开球

  1.开球时,击球员必须用手将自球放置在开球区内(图8)。

 

 

  说明:

在开球区内击球员可以改放自球,但必须用手。

  2.击球员可以向裁判员申请暂时移开妨碍通过一门的他球(图9)。

  说明:

本条所指他球是停在一门前的球和一门后未超过7.5厘米的球。

  三、续击权

  下列情况下,待场内球静止时续击权产生:

   1.自球有效通过球门后停在界内,获得1次续击权。

   2.闪击完成后(不论闪击几个他球),获得1次续击权。

   3.自球在成功通过二门或三门过程中,如果在门前或门后又撞击了他球,则闪击完成后获得2次续击权(通称双杆球)。

   4.每场比赛只限双方各使用1次双杆球(以闪击完成为判定标准)。

  四、击球犯规

   1.出现下列行为时,判击球犯规。

   

(1)开球时,自球未放置在开球区内。

   

(2)用脚踢槌柄或槌头、或手握槌头击球。

   (3)推球、连击或使用槌头击球面以外的部位击球。

   (4)撞击后,他球未停稳时击打自球。

说明:

  ●推球是指击球面与球体接触呈同步伴送状态推进。

   ●连击是指一次击球动作中,槌头击球面两次触及自球。

   (5)击球时,错击了他球。

   (6)闪击完成后,他球尚未静止而击打自球。

   (7)球槌碰到正在移动的自球或他球。

   (8)获得闪击权后没有闪击而击球。

   (9)闪击成功后,踩球脚抬起时移动了自球。

   2.击球犯规,取消击球权,并作如下处理:

    

   

(1)属于本款1.中的

(1),由击球员拿回自球。

   

(2)属于本款1.中的

(2)(3)(4)(5)(9),将移动的球放回原位。

   (3)属于本款1.中的(6)(8),将自球放到界外。

   (4)属于本款1.中的(7)将自球放到界外,他球放回原位。

  第十三条  过门

  一、球过门

   1.球从球门前方经有效移动后,整体通过球门线移动至球门后方(图10)。

 

 

  说明:

球是否通过或停在球门线及边线上,应依据球的投影来判断。

   2.球应按逆时针方向依次通过一门、二门、三门。

   3.从球门后向球门前移动并停在球门线上的球(通称门后球),在以后的有效移动中通过球门,过门无效。

   4.从球门前向球门后移动并停在球门线上的球(通称门前球),在以后的有效移动中通过球门,过门有效。

   5.闪击他球过门时,若他球被放置在球门线上,过门无效。

   6.界外球进场过门无效,若界外球从门前方通过球门时停在球门线上,即使在随后的有效移动中通过了球门,过门依然无效。

   7.球有效通过球门后出界,过门有效。

  二、球过一门的规定

   当自球过一门后出界,过一门有效,将该球放置在出界点外10厘米处,失去续击权。

   1.自球未能成功过一门,无论在一门前或一门后碰撞他球,撞击均无效,造成的他球移动也无效,放回原位。

  【示例】如图11所示:

⑦球未成功过一门,⑧、⑨球移动无效,球放回原位。

  2.自球成功通过一门时,碰撞一门前的他球或位于球门线后未超过7.5厘米处的他球,撞击无效,造成他球的移动无效,放回原位。

   【示例】如图12所示:

①球成功过一门,②球移动无效,放回原位。

            

  3.自球成功通过一门时,碰撞一门后7.5厘米外的他球,他球移动有效,但不算有效撞击;若自球、他球停在界内,自球在续击时可以撞击该球。

   【示例】如图13所示:

①球成功过一门,③球移动有效,(图13-(a)①球为界内球、(b)①球为出界球)。

    第十四条 撞击中柱

  撞击中柱是指已成功通过三门的球,经有效移动后触及中柱。

   1.闪击他球撞中柱,在放置他球时,他球与中柱接触,则撞中柱无效。

   2.若已过三门的界外球进场撞击中柱,则撞中柱无效。

若与中柱接触,其他有效移动球碰柱造成该球间接移动,则贴柱球得分。

   3.撞中柱的球应立即拿出场外,放置在限制线外待进一门的位置。

  第十五条  撞击

  一、撞击

   撞击是指合法击出的自球移动后触及他球。

   说明:

自球与他球接触时,经裁判员确认后只需击打自球,无论他球是否移动均为有效撞击。

未经裁判员确认,他球须有动感才为有效撞击。

  二、闪击权

   1.撞击后,自球与被撞击的他球均停在场内,即获得对该球的闪击权,如果被撞击的他球(已过三门)撞中柱或出界时,则失去对该球的闪击权。

   2.撞击数个他球后,可获与留在界内他球数量相同的闪击权。

   3.获得多个闪击权时,应对被撞击的球逐个进行闪击,其顺序与撞击的次序无关。

   4.待所有闪击完成后才能获得续击权。

  三重复撞击

   重复撞击是指在续击中,自球再次撞击被闪击过的他球。

   1.重复撞击犯规后,自球拿出界外,被移动的他球放回发生重复撞击时的位置。

   2.重复撞击之前,自球和他球的移动为有效移动。

  第十六条  闪击和闪击过程

  一、闪击

   闪击是指踩住自球,将被撞击的他球放置于自球旁,通过击打自球产生的震动使他球移动。

   1.被撞击的他球必须放在界内进行闪击。

   说明:

向边线外闪击时,要预先指示闪击方向。

   2.闪击成功后,所产生的球的移动均为有效移动。

  二、闪击过程

   闪击过程是指从撞击后各球静止开始,到闪击成功后场上球静止获得续击权为止。

   闪击过程结束即为闪击完成。

  1.闪击过程的程序如下:

   

(1)捡拾被撞击的他球。

   

(2)用单脚踩住自球。

   (3)放置他球与自球贴靠。

   (4)移开放球手。

   (5)击打自球使他球移动。

  2.闪击过程中允许以下行为

   

(1)先踩自球后再捡拾他球。

   

(2)踩住自球后,脚可以旋转或抬脚改踩。

   (3)自他呈接触或贴靠状态时,直接踩住自球、他球(视为已放他球)。

   (4)放他球时手触及到自球。

   (5)重新改放他球。

   (6)击打自球的同时击到踩球脚。

   (7)自球在踩球脚下移动,但未脱离脚的控制。

   说明:

当自球在踩球脚下移动时,如果裁判员认为其移动后对撞击、过门、撞中柱等有利,则必须将球恢复原位后,击球员才能击球。

  3.同时撞击数个他球后,如果自球静止时与这些球接触,击球员可暂时移开第二次及以后需要闪击的球,再依次进行闪击。

   【示例】如图14所示:

自球与A、B两球接触,击球员可暂时移开B球。

 

  【示例】如图15所示:

自球与A、B、C3球接触,击球员可暂时移开B球和C球。

 

     【示例】如图16所示:

自球与A、B两球接触,击球员可暂时移开B球。

如果裁判员认为暂时移开的B球影响闪击A球时,由其将B球再次移开。

如果闪出的A球碰撞了暂时移开的B球,则碰撞后的移动均为无效移动,裁判员将闪出的A球放在碰撞时的位置。

    【示例】如图17所示:

自球与A、B两球接触,击球员将B球暂时移开后,如果发生闪击犯规,裁判员要将A球、B球都放回撞击后的位置,再将自球拿出界外。

     三、闪击成功

  踩住自球,被闪击的他球移动超过10厘米。

   说明:

闪击成功后,被闪击的球将另一个待闪击的球碰撞出界,视为一次闪击完成两次闪击任务,不影响续击权。

  四、闪击犯规

   1.有以下闪击行为时,判闪击犯规:

   

(1)被撞击的球经捡拾后脱手,触及了场内的自球和他球(不包括踩在脚下的自球)。

   

(2)闪击过程中自球脱离开脚下。

   (3)放球的手未离开他球时,击打自球。

   (4)将被撞击的球放在边线外闪击。

   (5)同时对多个他球进行闪击。

说明:

   ●捡起一个要闪击的球后,又改换另一个被撞击的球进行闪击。

    ●同时捡起多个被撞击的球(可以暂时自行移开的球除外)。

    ●自球与一个被撞击的球接触,却捡起另一个未与自球接触的被撞击的球。

   (6)被闪击的他球移动后距离自球不足10厘米。

   (7)闪击时,只击打到踩球脚为闪击犯规。

  说明:

如果被闪击的他球移动后距离自球达到10厘米及以上,同时又碰上诸如球门之类的障碍物反弹回来停在不足10厘米处时,则闪击成功。

但如果停止时与自球接触,则为闪击犯规。

   2.闪击过程中出现犯规,取消击球员的闪击权和续击权,自球拿出界外,他球作如下处理。

   

(1)如果犯规发生在放球前,则他球放回撞击后停止的位置。

   

(2)如果犯规发生在放球后、则他球放在放球位置。

   (3)如果犯规发生在闪击成功后,则他球移动有效。

   (4)如果被闪击的球反弹回来停止后与自球接触,则他球位置不变。

   (5)当被撞击的球放在边线外进行闪击时,他球放回撞击后停止的位置。

  第十七条  界内球和界外球

  一、界内球

   1.界内球是指成功通过一门后仍停在场内的球。

   2.界外球被击打进入场内静止时,则成为界内球。

  二、界外球

   界外球是指由于球出界或犯规而被裁判员放到边线外的球。

   说明:

球是否出界,可据图18所示判定。

图中①、②、③球是界内球,④球是界外球。

 

  1.界外球应放在出界点或距离犯规地点最近的边线外10厘米处(图19)。

 

  2.当界外球妨碍击球时,击球员可以向裁判员申请暂时移开该界外球(图20)。

 

  说明:

妨碍击球是指妨碍站位、妨碍挥杆、妨碍击球方向。

  三、界外球进场

  1.击打界外球进入场内为界外球进场。

  2.如果击球员击打界外球进入场内后,球又滚出边线,则该球成为新出界点的界外球。

  四、界外球进场犯规

  1.界外球在进场的过程中触及他球。

  说明:

此处他球是指场内球和其它界外球,不包括无效移动的球。

  2.界外球进场犯规按以下方式处理:

    自球放到界外,被移动的他球放回原位。

  第十八条触球犯规

  一、除竞赛规则允许的行为以外,击球员触及了界内球和界外球,为触球犯规。

触球犯规包括下列情形:

  1.开球时,用脚放置自球。

  2.球槌掉下触及到球。

  3.用球槌拖动被撞击的球。

  4.身上携带物(指与比赛无关的物品)掉下触及球。

  说明:

击球员的服装或佩戴的号码标识、眼镜掉下后触及静止球不犯规。

  二、触球犯规取消击球权,并作以下处理:

  1.触及静止球,被触及球放回原位。

  2.触及移动的自球,自球放到界外。

  3.触及移动的他球,他球放回触球位置,自球放到界外。

  第十九条  违反体育道德行为任何影响比赛正常进行的行为,均视为违反体育道德行为。

当教练员或队员出现违反体育道德行为时,主裁判员可以酌情采取以下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