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技术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55791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46.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技术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技术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技术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技术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技术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技术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技术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技术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技术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技术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技术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技术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技术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技术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技术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技术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技术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技术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技术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技术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技术方案.docx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技术方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技术方案.docx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技术方案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技术方案

 

龙泉花园凯旋大厦C段

基础底板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

1.1设计图纸:

北京威斯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石家庄分公司提供的龙泉花园凯旋大厦C段项目施工图。

1.2现行的国家和省、市的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高层建筑箱型基础与筏型基础技术规范(JGJ6-99)

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5、混凝土矿物掺和料应用技术规程(DBJ/T01-64-2002)

6、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107-87)

8、混凝土泵送技术规程(JGJ/T10-95)

9、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1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1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第二章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河北省鹿泉市上庄镇龙泉花园东区,总建筑面积为116491.42m2,地上共39层,标准层面积:

2850.17m2平方米,地上总建筑面积为110794.24平方米,地下共二层,建筑面积5697.18平方米。

工程结构设计为底部大空间框支剪力墙结构,基础设计为平板筏基,基础底板厚度为2500,由于结构超长,设计变形角度考虑在底板中间布置了二道宽800的后浇带,底板外轮廓东西长82.8米,南北宽由西向东分别为46.3米、32.3米和40.8米,基础底板底标高-9.75米、面标高为-7.25米,基础混凝土总量为6318.53立方米。

本工程基础底板采用自拌混凝土,整个基础划分为三个浇筑段进行混凝土浇筑。

浇筑段划分见图1。

图1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段划分图

各浇筑段基本情况见下表:

浇筑段

I段

II段

III段

混凝土量

2948.55m3

1065.28m3

2304.7m3

厚度

2500(集水坑5600)

2500(集水坑5600)

2500(集水坑5600)

计划浇筑时间

8月7日~8月11日

8月14日~8月18日

8月21日~8月26日

本工程底板混凝土为2500厚大体积混凝土,在“ISO9002”中属于“4.9.过程控制”中的特殊过程控制项目,系质量控制重要内容。

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特制定本施工方案,以资在施工中遵照执行。

 

第三章技术准备

基础底板的施工,除必须满足国家和地方有关规范、规定、标准的要求外,采取必要的预控措施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温度变化和收缩产生裂缝是施工技术准备的关键。

根据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机理,在抗裂验算的基础上从原材料、降低混凝土的温差(入模温度、水化热温升)、减小地基的约束、控制降温速率以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应力松弛特性、延长养护期、表面二次抹压、加强施工过程控制等几个方面综合安排抗裂技术措施。

3.1对原材料的要求

拌制混凝土的各种原材料除了必须满足相关国家规范和石家庄市地标外,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3.1.1水泥:

1、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不低于42.5Mpa

2、采用低水化热水泥,水泥的7天水化热指标不高于275kJ/k。

3、水泥的碱含量须满足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的总碱量不大于2.25kg。

3.1.2粉煤灰:

粉煤灰的级别不低于II级,不得使用高钙粉煤灰。

3.1.3粗骨料:

宜采用5~31.5mm级配均匀的机碎石,含泥量不得大于1%。

3.1.4细骨料:

为减小混凝土的后期收缩,宜采用中粗砂,细度模数2.5~3.0。

砂的含泥量不得大于3%。

3.1.5外加剂

1、外加剂应采用低碱、低水化热的外加剂。

掺量不大于水泥质量的5%。

2、不得具有早强性能。

3、使用高效减水剂。

3.2对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

除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外,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3.2.1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要求为C40(P8)R60。

3.2.2水胶比控制0.45以下。

3.2.3砂率控制在44%以内。

3.2.4为保证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兼顾施工要求,混凝土的入泵塌落度宜控制在160mm之内,误差上限+20mm,下限-40mm。

3.2.5缓凝时间宜为8~10小时。

3.2.6混凝土的总含碱量不大于3kg/m3。

3.3对现场原材料的要求

3.3.1本工程底板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均安排在气温较高的8月,此时大气温度高出混凝土的入模温度,长时间的间隔对混凝土的温度和浇筑层之间结合都非常不利。

必须对原材料自身的温度进行控制。

3.3.2添加剂放进仓库、砂石须遮盖,避免阳光直射,并保持通风,在拌和前将碎石洒水降温;

3.3.3拌和水使用地下水;

3.3.4散装水泥必须提前进料降温,保证拌和时的温度在35oC以下;

3.4主要技术措施

1、经设计、建设单位同意采用60d混凝土强度评定混凝土等级,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控制在不少于280Kg。

2、采用“曲寨”牌普通硅酸盐水泥。

3、采用双掺法,即在混凝土中同时掺加I级粉煤灰和复合高效缓减水剂,以保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同时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

4、在满足泵送要求的条件下,降低砂率,防止混凝土因收缩产生裂缝。

5、遵循抗、放结合的原则,为减小地基的水平阻力对底板的约束作用,在底板SBS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层上干铺一层350油毡作为滑动层。

6、由于底板浇筑时间正在最炎热的8月份,气温远高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浇筑时采取斜面分层,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浇筑方法。

浇筑过程中必须做到上浇筑层覆盖下浇筑层,上下层混凝土浇筑间隔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混凝土的缓凝时间为8-10小时),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500,混凝土自然流淌形成斜面的坡度宜控制在1:

6左右,避免形成施工冷缝。

7、混凝土入槽前,对槽内四壁及底板钢筋和槽底洒水降温。

8、混凝土终凝前,待混凝土表面收水后,用铁滚筒滚压再用木抹子搓平两次,以消除混凝土由初凝到终凝过程中,由于收水硬化而产生表面裂缝的最大可能性。

整个二次抹压应控制在混凝土终凝前完成,以闭合混凝土的收水裂缝。

9、加强养护,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松弛特性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应力。

混凝土的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差及表面温度与外界温度差可控制在30度以内。

混凝土的早期降温速率较快,不易控制,根据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降温开始3天内降温速率控制在5度/天。

为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松弛特性,降温开始3天后每日降温速率宜控制在1.5~2度。

1)浇筑完成后14天内,采用蓄水养护,蓄水深度为150。

因底板面积较大,宜采用分格蓄水,沿设计后浇带两侧用砖砌蓄水围堰,高度不低于200。

2)二次抹面压实后立即盖一层塑料薄膜,同时随浇筑进度分格砌筑蓄水围堰。

3)蓄水养护至第15天时,根据测温情况和当时天气情况再决定是否撤销养护或撤销蓄水养护改为浇水养护。

4)后浇带的养护:

基础底板后浇带侧模采用3015小钢模和φ48钢管龙骨。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拆除钢管龙骨,保留3015小钢模(带模养护有利保住后浇带侧面水份),钢模的拆模时间,同样在第15天根据测温情况决定。

10、做好浇筑后的测温工作,设专职测温工,将测温结果输入预先编好的表面进行计算,根据计算混凝土表面温差确定是否调整蓄水的深度。

3.5混凝土的配合比

根据本章3.1、3.2条确定的原则,经试验室试配,确定混凝土单方主要材料用量(公斤)如下:

水泥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299kg/m3;

Ⅰ级粉煤灰:

155kg/m3。

混凝土配合比见下表

强度等级

C60(60R)

水胶比

0.41

砂率

41%

水泥

I级粉煤灰

砂子

碎石

外加剂(3%)

295kg/m3

155kg/m3

725kg/m3

1050kg/m3

185kg/m3

13.5kg/m3

3.6测温方案

3.6.1测温仪器采用JDC-2建筑电子测温仪。

仪表为手持式数字显示仪,具备高低温报警功能。

3.6.2测温点布置

1、距混凝土表面1.5米高度、露天、不易破坏处设三个普通温度计测量大气温度,气温取读数的平均值。

2、在混凝土输送泵口用测温探头测量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3、各段测温点的布置见图2、3、4。

图2测温点平面布置图

4、混凝土浇筑前在选定的测温点上予埋测温线和测温探头,测温线和探头用胶带固定在φ12的钢筋上,探头用塑料布包裹,与钢筋之间用绝缘胶布隔离。

测温线另一端的插头依据编号贴上标签,插头在浇筑混凝土前要用塑料布包裹好,防止被污染或破坏。

5、测温线引出高度应高于混凝土面1米。

图32500厚底板测温点垂直方向布置图

图4集水坑部位基础底板测温点垂直方面布置图

3.6.3测温时间

1、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开始测温,第1~4天每1小时测温1次。

2、第5~15天每2小时测温1次

3、第16~30天每4小时测温1次

4、第31~60天每12小时测温1次

5、原则上,在混凝土中心温度低于入模温度后可停止测温

3.6.4测温数据的管理

1、利用计算机对测温数据进行信息化实时管理。

2、预先编制好温度曲线的描绘程序,及时整理录入测温数据,描绘出温度曲线,计算出混凝土表面温差,根据计算结果决定是否调整蓄水的深度。

3、设置专人负责测温工作,并在施工前对测温人员进行详细的交底,保证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4、测温注意事项

1)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支撑钢筋是否牢固,测温点标高是否准确,探头、插头是否包严。

2)使用探头测混凝土入模温度时,不得在流动的混凝土中探测。

探头插入混凝土约一分钟左右后读数,每次使用完毕应将探头擦试干净。

3)测温仪主机为精密仪表,使用时应小心轻放,严禁摔碰,使用完毕及时关机。

4)严密监测混凝土的温升情况,根据温度记录,调整蓄水深度。

控制大体积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小于30℃。

当大体积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超过30℃时,可增加蓄水深度。

5)是否停止保温、测温,必须听从本项目技术部门指令,不得擅自停止测温。

第四章施工部署

4.1自拌混凝土

4.1.1原材料准备

1、原材料必须按本方案的第3.1、3.2要求以及浇筑段的用量组织进场,根据场地情况,砂石、水泥、粉煤灰分批组织进场必须满足浇筑的进度要求。

2、添加剂存放在仓库内,砂石表面覆盖绿色密止网,不露天存放,避免阳光直射,并在拌和前对碎石洒水降温;拌和水使用地下水;要求水泥供应商提供温度较低的水泥,保证拌和时的温度在35oC以下。

4.1.2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1、原材料检验及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必须在施工前报监理单位审批同意后方允许投入施工。

2、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经监理审批同意后,对现场的砂石含水量进行测试,计算出施工配合比。

填写混凝土配合比申请单和配合比通知单。

3、开盘鉴定:

在开盘前由技术负责人、计量员、试验员对搅拌混凝土的配合比、材料拌和用量等进行鉴定,合格后组织甲方、监理进行开盘鉴定,检查合格后各方负责人在开盘鉴定书上签字确认,开始混凝土搅拌。

4.1.3混凝土搅拌

1、混凝土搅拌的质量控制

1)计量

水泥计量:

水泥计量偏差≤±2%。

砂、石计量:

调整好斗门关闭的提前量,以保证计量准确。

砂、石计量偏差≤±3%。

骨料含水率检测每一个工作班不少于一次。

雨天施工时,应增加测定次数,及时调整材料用量,确保坍落度及配合比符合要求。

2)投料

a每次班前搅拌第一盘混凝土时,先用水充分湿润搅拌斗后,将剩余积水倒净。

b搅拌第一盘时按每立米混凝土配合比中的胶凝材料和砂以及外加剂的用量投料搅拌砂浆,润滑输送泵管确保混凝土顺利泵送。

c从第二盘开始,按给定的配合比投料。

d投料顺序一般为:

石子、水泥(粉煤灰在投料前加入水泥中)、砂、水。

3)搅拌时间控制

混凝土搅拌时间控制不少于90s(系指从全部材料装入搅拌筒起,到开始卸料止的时间)。

4)出料

出料时先少许出料,目测拌合物的外观质量,合格后方可出料。

每盘混凝土拌合物必须出尽。

2、混凝土拌制的质量检查

1)检查拌制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用量,每一工作班不少于一次。

2)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和易性,每一工作班检查不少于一次。

检查拌合物是否搅拌均匀;颜色是否一致;是否有良好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是否泌水、离析等。

不符合要求时,应查找原因,及时处理。

3)下雨等其它原因可能影响砂、石料的含水率时,应及时调整每盘材料用量,以保证混凝土的配合比符合要求。

4)搅拌时间的检查:

对混凝土搅拌时间进行抽检,每一工作班抽检不少于两次,并做好抽检记录。

3、搅拌站正常运转保证措施

1)各种机械定期检修,并现场配备维修工,发现隐患,及时消除。

2)搅拌用材料现场准备充足。

3)水、电确保畅通,并经常联系有关部门,了解停水、停电信息。

4.2商品混凝土

4.2.1对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管理

1、本工程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采用河北四方混凝土公司的商品混凝土。

基础底板以上300高导墙是C60高强混凝土。

2、申请:

浇筑前一天填写混凝土申请单,混凝土申请单上要注明混凝土强度等级、碎石最大粒径、抗渗等级、坍落度等相关要求。

3、混凝土供应做到及时、连续、匀速、保质。

需方提前与供方约定大致浇筑时间、强度等级、浇筑数量、浇筑部位。

并在浇筑前1小时通知开盘。

4、发货小票:

要求供应商品混凝土的每车发货小票上,必须注明出厂时间、技术要素等。

5、要求混凝土供应商随供货派出现场一名质量员驻场,随时反馈工地混凝土的质量并及时调整。

6、混凝土进场检查、监督:

商品混土进场时,检查运货单上的技术要素、出厂时间,出罐时混凝土是否有离析现象,发现问题及时与供应商联系处理。

7、混凝土的全部间歇时间:

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至浇筑完成的全部间歇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8、测坍落度:

混凝土到现场后由项目试验室人员与搅拌站共同对混凝土的塌落度进行测试。

当坍落度有损失时严禁往混凝土内加水,应加减水剂进行调整。

9、监理现场抽查:

砼开盘鉴定、配合比通知单随第一车混凝土进场后,由资料员向监理报审,并通知监理抽混凝土质量情况。

10、评估:

对混凝土小票进行收集、整理,并进行评估。

4.2.2商品混凝土供货

1、混凝土运输

运输途中,拌筒以1~3r/min运行,以防止混凝土离析。

混凝土罐车到工地现场卸料前,应使拌筒以8~12r/min速度转运1~2min,然后再反向转动卸料。

2、商品混凝土试验

商品混凝土应提供商品混凝土书面资料,即提供:

原材料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商品混凝土配合比申请通知单;商品混凝土开盘鉴定书;商品混凝土出厂合格证;商品混凝土抗压试验报告、抗渗试验报告等。

1)混凝土试块的取样方式

现场取样时,以搅拌车卸料1/4后至3/4前混凝土为代表。

2)商品混凝土坍落度测试

交货地点的坍落度与出站前坍落度允许偏差≯20mm。

浇筑现场进场第一车和中间每5车检查一次坍落度。

3、保证混凝土质量措施

1)严格原材料的进场检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2)严格混凝土的开盘鉴定,保证开盘混凝土的原材料相符,计量符合规定,混凝土的和易性满足要求。

4)出场的混凝土车严格检查,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不准出厂。

4.3混凝土浇筑施工安排

本分项工程施工安排指导思想是在《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下,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按混凝土工程“拌(和)—运(输)—浇(筑)”3大过程即施工工艺流程进行作业,以期完成质量目标和工期目标。

4.3.1施工段及施工顺序

按设计后浇带将整个底板分成I、II、III三个施工段,施工段划分见图1。

根据+0.00以下施工进度计划,确定基础底板浇筑的施工顺序如下:

Ⅲ施工段→Ⅱ施工段→Ⅰ施工段

4.3.2浇筑前的准备

1、接管:

泵管必须牢固架设,输送管线宜直,转弯宜缓,接头加胶圈,以保证其严密,泵出口处要设一定长度的水平管,浇筑前先用混凝土减石砂浆湿润泵管。

垂直方向采用钢管搭设脚手固定泵管,其脚手架搭设成塔式,靠近护坡桩的立杆放在护坡桩与槽钢锚梁之间,水平斜撑用短钢管与护坡桩边的锚梁相连接牢固,垂直方向泵管架设详见图5。

图5混凝土输送泵管重直方向固定详图

在底板板钢筋表面的泵管水平方向用100×100架设,间距6米。

2、浇筑前项目部排定各班作业的各岗位人员名单。

按照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使所有参加人员都知晓自己的岗位职责。

3、对模板内的杂物用高压空气吹干净,钢筋上如有油污,则用棉纱蘸着稀料擦洗。

4、混凝土浇筑实行“浇筑令”制度,浇筑前对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和预埋件、预留洞口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且经过业主、监理的隐蔽验收签字认可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5、在墙、柱钢筋上必须抄出50水平控制线,并用红油漆划上红色三角做标记,现场备有水准仪,对集水坑等标高重点控制,以便随时抄平,控制标高正确性。

4.3.3浇筑混凝土的器械准备

基坑底板仓内准备插入式振捣器、铁锹、抹子等工器具。

为与混凝土来量相吻合,须配置5根φ50插入式振捣器和相应数量的振动棒。

因底板柱交接局部钢筋密集,尚需准备φ30插入式振捣器2根。

浇筑过程中要始终保证机具使用状态良好,并配备备用机具。

4.3.4底板混凝土浇筑各项工作的人员安排

1、管理人员按排

项目经理部对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各项工作做出总部署,配备两套人员,管理、监督控制混凝土的施工过程、施工顺序、底板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底板混凝土施工管理人员安排

序号

管理职责

值班时间(白班)

值班时间(夜班)

1

施工总指挥

项目经理

2

现场协调

1人

1人

3

安全、质量负责

各1人

4

质检员

1人

1人

5

试验员

1人

1人

6

测温记录

1人

1人

7

标高、轴线测量

2人

2人

8

现场临时电工

1人

1人

2、施工人员的按排

施工人员两班制作业。

每班交接班工作提前半小时完成,人不到岗不准换班,并明确接班注意事项,以免交接班过程带来质量隐患。

各施工段每班施工人员组成见下表

序号

工作内容

I段

II段

III段

1

混凝土搅拌站

5

5

5

2

装卸泵管

3

3

3

3

混凝土振捣

5

5

5

4

平仓抹平压实

6

6

6

5

现场电工

1

1

1

6

机械修理工

1

1

1

7

合计每班人数

21

21

21

底板混凝土浇筑工程系重点作业项目。

施工时要求各个工种顾全大局,服从调度,保证项目经理部灵活有效地调度全体施工力量,确保混凝土浇筑保质保量连续施工。

4.3.5技术交底

混凝土工长在底板混凝土浇筑前向作业班组进行混凝土操作规程和安全施工的技术交底,做好人员安排。

4.4底板混凝土浇筑施工条件

4.4.1前期工序通过隐检、预检验收

基础底板、集水坑钢筋及内外墙体、独立柱、暗柱等的插筋安装完毕,外墙上口内模及后浇带模安装、固定完毕,后浇带水平分缝止水钢板安装完毕,以上诸分项工程经过隐检、预检报验,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质监单位等会同验收通过。

4.4.2浇筑高程控制

在内外墙体、柱钢筋上适当部位标出50水平线和基础底板上皮线,以此控制底板混凝土浇筑高程。

并准备φ20塑料管50cm长的标尺,随时检测底板混凝土面的标高。

外墙墙体混凝土一次浇至水平止水缝处H=0.3m,在框支柱立筋上做好100水平线进行控制。

4.4.3混凝土开盘鉴定与浇灌申请

混凝土及时做好混凝土开盘鉴定书、浇灌申请单等有关资料。

4.5混凝土试验

4.5.1准备坍落度桶,以便现场取样测定商品混凝土坍落度。

4.5.2准备混凝土试模,含标准抗压强度模具(正方体)和抗渗强度模具(圆柱体),以便现场取样,制备混凝土试块,经标准养护、同条件养护后用以测定混凝土实际强度等级、抗渗标号。

混凝土试块制备数量均须含有监理单位有见证取样30%。

4.5.3混凝土试块的留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规定。

2、抗压强度等级试块,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组(一组3块)。

同条件养护试块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3、抗渗混凝土试块,连续浇筑混凝土每500m3应留置一组抗渗试块(一组为6块),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2组。

采用预拌混凝土的抗渗试块留置组数应视结构的规模和要求而定。

4、每一施工段混凝土试块留置见下表

施工段

混凝土量m3

标准养护标

抗压试块

同条件养护抗压试块

600°d

标准养护抗渗试块

标准养护

备用试块

见证取

样试块

Ⅰ施工段

2948.55

15

2

6

2

5

Ⅱ施工段

1056.28

6

1

2

1

2

Ⅲ施工段

2304.7

12

2

5

2

4

合计

33

5

13

5

11

4.5.4混凝土试块采用人工振捣法制备。

4.6底板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流程

验筋、验模→清仓→铺浆、灌注→摊平振捣→做外墙水平施工缝→压实抹光→养护

第五章混凝土浇筑

5.1浇筑方法

5.1.1整个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分按施工流水段划分三次进行浇筑。

第Ⅰ段由西南角开始往北推进浇筑;第Ⅱ段由最南边的中间开始往北推进浇筑;第Ⅲ段由东南角开始往北推进浇筑。

5.1.2基础底板为自拌C40P8混凝土,泵送混凝土前应先搅拌1-2m3与混凝土同配比的减石水泥砂浆润滑泵管。

5.1.3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采取“斜面分层,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浇筑方法”(图7)。

浇筑过程中必须做到上浇筑层覆盖下浇筑层,上下层混凝土浇筑间隔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混凝土的缓凝时间为8-10小时),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500,混凝土自然流淌形成斜面的坡度宜控制在1:

6左右,避免形成施工冷缝。

图6基础底板分层浇筑示意图

5.1.4分层浇筑宜于混凝土的振捣,且混凝土的暴露面小,冷量损失小,有利于降低基础底板混凝土的最高温升。

保证上下混凝土浇筑停歇时间不超过初凝时间,交界面分界处不漏振,这种自然流淌形成的斜面的浇筑方法,能较好的适应泵送工艺,避免混凝土输送管道经常拆除、冲洗、接长,从而提高泵效率,简化混凝土的泌水处理,保证上下层混凝土浇筑不超过初凝时间。

5.1.5每个施工段配备5台直径50的插入式振捣器,2台在出料口,其余布置在坡中和坡角。

出料后先振捣出料点混凝土,促成流坡,在呈阵列自下而上全面振捣。

振捣时严格控制振动棒的移动距离,特别要注意混凝土的入仓振捣,防止离析和漏振。

另配2台直径30的插入式振捣器,专振钢筋密集难以振捣的框支柱脚以及剪力墙脚。

5.2泌水处理

对浇筑过程中如出现的大量泌水,采用以下措施。

5.2.1后浇带两侧的模板采用3015小钢模,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形成的泌水,通过模板水平缝自然流进后浇带。

后浇带垫层按千分之三的坡度施工,间隔一定的距离设集水井,垫层坡向集水井内,集水井内的水通过潜水泵排水。

5.2.2在浇筑最后的阶段,改变浇筑方向,与早些浇筑时的坡面形成积水坑,用潜水泵加软管抽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