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数据库服务器搭建安装文档详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59388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Linux数据库服务器搭建安装文档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Linux数据库服务器搭建安装文档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Linux数据库服务器搭建安装文档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Linux数据库服务器搭建安装文档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Linux数据库服务器搭建安装文档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Linux数据库服务器搭建安装文档详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Linux数据库服务器搭建安装文档详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Linux数据库服务器搭建安装文档详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Linux数据库服务器搭建安装文档详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Linux数据库服务器搭建安装文档详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Linux数据库服务器搭建安装文档详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Linux数据库服务器搭建安装文档详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Linux数据库服务器搭建安装文档详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Linux数据库服务器搭建安装文档详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Linux数据库服务器搭建安装文档详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Linux数据库服务器搭建安装文档详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Linux数据库服务器搭建安装文档详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Linux数据库服务器搭建安装文档详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Linux数据库服务器搭建安装文档详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Linux数据库服务器搭建安装文档详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Linux数据库服务器搭建安装文档详解.docx

《Linux数据库服务器搭建安装文档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inux数据库服务器搭建安装文档详解.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Linux数据库服务器搭建安装文档详解.docx

Linux数据库服务器搭建安装文档详解

 

Linux服务器版本安装及

Oracle11g安装、建库

 

拟制人:

王伟

审核人:

批准人:

[2016年3月10日]

 

一、概述

由于用户要求在服务器上使用Linux系统,因此按照用户要求安装系统。

本文主要用于帮助用户了解系统服务搭建的过程,以及搭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办法,以便对今后运维工作提供帮助。

二、服务器上安装Linux系统

•系统环境要求

内存:

1GB及其以上

交换空间:

内存大小是1-2GB时,交换空间是内存的2倍,内存大小2-16GB时,交换空间等于内存大小;内存大小16G以上时,交换空间为16GB及其以上,最好是与内存大小设置一样。

磁盘空间:

最小20GB。

•安装Linux系统

用系统安装盘成功引导之后,出现如下界面:

界面说明:

Installorupgradeanexistingsystem安装或升级现有的系统

Installsystemwithbasicvideodriver安装过程中采用基本的显卡驱动

Rescueinstalledsystem进入系统修复模式

Bootfromlocaldrive退出安装从硬盘启动

Memorytest内存检测

这里选择第一项,安装或升级现有的系统,回车。

出现是否对CD媒体进行测试的提问,这里选择“Skip”跳过测试。

出现下面的界面

点击Next

选择语言为:

中文(简体),点击Next

键盘选择为:

美国英语式

点击Next

选择第一项,基本存储设备

点击Next

选择第一项:

是,忽略所有数据

点击Next

设置主机名,设置为自己所需的主机名,也可以使用默认的localhost,点击Next

时区选择:

亚洲/上海

取消“系统时钟使用UTC时间”前面的勾

点击Next

设置root密码,密码至少6位

注意:

如果你使用的密码过于简单,系统会自动提示,这里选择“无论如何都使用”

点击Next

选择最后一项,创建自定义布局

点击Next

可以看到硬盘的容量,现在自定义分区。

注意:

分区之前,自己先要规划好,怎么分区

我这里的分区如下:

硬盘总共

/4G

Swap1G(内存小于2G时,设置为内存的2倍;内存大于或等于2G时,设置为2G)

特别说明:

用于正式生产的服务器,切记必须把数据盘单独分区,防止系统出问题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比如可以再划分一个/data专门用来存放数据。

选中空闲分区,点创建,选择标准分区,再点创建,挂载点选择/boot,文件系统类型选择ext4

文件系统类型:

swap

大小:

1024

其他选项默认即可

确定

继续选中空闲分区,点创建

选择“标准分区”,点创建

挂载点:

/

文件系统类型:

ext4

选中“使用全部可用空间”

其他选项默认即可

确定

创建好分区之后,如上图所示,然后点“下一步”

点“格式化”

选择“将修改写入磁盘”

下一步

默认是:

基本服务器,这里选择数据库服务器,点击Next

检测软件包

安装完成后如下图所示:

点“重新引导”,系统自动重启

系统正在重新启动

重启后登录界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

至此,RHEL6.3安装(超级详细,图解教程)完成

3、配置Linux桌面环境

一、配置yum库

1.挂载镜像

[root@db01~]# mkdir/media/rhel

[root@db01~]# mount-oloop/dev/sr0/media/rhel

2.使镜像能开机自动挂载

在/etc/fstab的最下面添加下面一句

[root@db01~]# vi/etc/fstab

/dev/sr0/media/rheliso9660ro,loop00

3.新建一个本地repo文件

紫色的部分可以不要添加,只要黑体那部分就行了。

[root@db01~]# vi/etc/yum.repos.d/local.repo

[Server]

name=Server

baseurl=file:

///media/rhel/Server

enabled=1

gpgcheck=0

[HighAvailability]

name=HighAvailability

baseurl=file:

///media/rhel/HighAvailability

enabled=1

gpgcheck=0

[LoadBalancer]

name=LoadBalancer

baseurl=file:

///media/rhel/LoadBalancer

enabled=1

gpgcheck=0

//gpgcheck=1

//gpgkey=file:

///media/rhel/RPM-GPG-KEY-redhat-release

二、安装桌面

1.检查软件组

查看一下桌面在哪个软件组里,用如下的命令:

[root@db01~]# yumgrouplist

看显示结果中是否存在下面的软件组:

 Desktop

 XWindowSystem

有的话就准备安装桌面环境。

2.安装桌面

桌面在软件组desktop中,那么就开始安装桌面吧,但之前必须先安装Xwindow软件组

[root@db01~]#yumgroupinstall“XWindowSystem”

[root@db01~]#yumgroupinstall“Desktop”

3.启动X:

首先切换到普通用户

 [root@db01~]$startx

4.更改启动模式

这时如果重启的话还是会直接进入命令界面,所以必须调整开机进入桌面还是命令界面

[root@db01~]#vim/etc/inittab

#Systeminitializationisstartedby/etc/init/rcS.conf

#

#Individualrunlevelsarestartedby/etc/init/rc.conf

#

#Ctrl-Alt-Deleteishandledby/etc/init/control-alt-delete.conf

#

#Terminalgettysarehandledby/etc/init/tty.confand/etc/init/serial.conf,

#withconfigurationin/etc/sysconfig/init.

#

#Forinformationonhowtowriteupstarteventhandlers,orhow

#upstartworks,seeinit(5),init(8),andinitctl(8).

#

#Defaultrunlevel.Therunlevelsusedare:

# 0-halt(DoNOTsetinitdefaulttothis)

# 1-Singleusermode

# 2-Multiuser,withoutNFS(Thesameas3,ifyoudonothave

networking)

# 3-Fullmultiusermode

# 4–unused

# 5-X11

# 6-reboot(DoNOTsetinitdefaulttothis)

id:

5:

initdefault:

 将上面红字部分的 3改成5

 3为命令行界面 5为Xwindow图形界面

4、安装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

安装过程一般存在会在创建分区时会出现问题,要选中空闲分区进行分区的创建。

根分区是必须要分,/boot分区是用于系统启动文件的临时存放,swap分区相当于windows系统的虚拟内存,必须要创建,内存大小是1-2GB时,交换空间是内存的2倍,内存大小2-16GB时,交换空间等于内存大小;内存大小16G以上时,交换空间为16GB及其以上,最好是与内存大小设置一样。

二、Oracle11g--11.2.0.4数据库的安装

1、系统环境准备

Oracle服务端在安装时,需对Linux系统的基础环境进行检测,查看所依赖的环境是否满足。

•查看系统版本、内核版本、操作系统位数,内存及交换分区大小、文件系统空间、主机名、IP地址等,操作命令及显示如下:

[root@localhost~]#cat/etc/redhat-release  #系统版本

CentOSrelease6.7(Final)

[root@localhost~]#uname-a    #内核版本

Linuxarcgisserver2.6.32-573.el6.x86_64#1SMPThuJul2315:

44:

03UTC2015x86_64GNU/Linux

[root@localhost~]#getconfLONG_BIT   #操作系统位数

64

[root@localhost~]#free-m    #查看内存及交换分区大小,官方要求内存至少1G,建议2G以上;此处内存为1203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1203       515       687         0        41       297

-/+buffers/cache:

       176      1026

Swap:

        2247         0      2247    #交换分区大小,官方要求为内存的1.5倍以上。

内存大小为2-16G时,交换分区空间等于内存大小;超过16G内存,交换分区只设置为16G

[root@localhost~]#df-hT/dev/shm   #查看/dev/shm分区空间,官方要求至少1G

FilesystemTypeSizeUsedAvailUse%Mountedon

tmpfs900M467M434M52%/dev/shm

[root@localhost~]#hostname  #主机名,主机名可通过修改/etc/hosts和/etc/sysconfig/network进行修改(主机名随便起就行,不影响安装)

localhost.localdomain

[root@localhost~]#cat/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IP地址配置(根据实际情况修改)

DEVICE="eth0"

HWADDR="00:

0C:

29:

4D:

E6:

3D"

ONBOOT="yes"

BOOTPROTO="static"

IPADDR="192.168.223.130"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223.1"

DNS1="202.96.134.133"

DNS2="8.8.8.8" #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进行更改

关闭防火墙、禁用SELinux

[root@localhost/]#serviceiptablesstop

[root@localhost/]#chkconfigiptablesoff

[root@localhost/]#vi/etc/selinux/config  将SELINUX=disabled

对于关闭系统防火墙这个操作,我在安装的过程中是没有禁用的,安装完后,加了iptables端口放行后,重启iptables,就可以正常使用了,所以这个步骤非必做项,当遇到问题时可临时关闭以便排除问题。

确认依赖包安装情况

[root@localhost~]#rpm-qagccmakebinutilsopenmotifsetarchcompat-dbcompat-gcc-34compat-gcc-34-c++compat-libstdc++-libXpkshsysstatlibaioglibcelfutilsunixODBC

下面我截取的64位linux的依赖的安装包列表

binutils-2.20.51.0.2-5.11.el6(x86_64)

compat-libcap1-1.10-1(x86_64)

compat-libstdc++-33-3.2.3-69.el6(x86_64)

compat-libstdc++-33-3.2.3-69.el6.i686

gcc-4.4.4-13.el6(x86_64)

gcc-c++-4.4.4-13.el6(x86_64)

glibc-2.12-1.7.el6(i686)

glibc-2.12-1.7.el6(x86_64)

glibc-devel-2.12-1.7.el6(x86_64)

glibc-devel-2.12-1.7.el6.i686

ksh

libgcc-4.4.4-13.el6(i686)

libgcc-4.4.4-13.el6(x86_64)

libstdc++-4.4.4-13.el6(x86_64)

libstdc++-4.4.4-13.el6.i686

libstdc++-devel-4.4.4-13.el6(x86_64)

libstdc++-devel-4.4.4-13.el6.i686

libaio-0.3.107-10.el6(x86_64)

libaio-0.3.107-10.el6.i686

libaio-devel-0.3.107-10.el6(x86_64)

libaio-devel-0.3.107-10.el6.i686

make-3.81-19.el6

sysstat-9.0.4-11.el6(x86_64)

unixODBC-2.2.14-11.el6(x86_64)orlater

unixODBC-2.2.14-11.el6.i686orlater

unixODBC-devel-2.2.14-11.el6(x86_64)orlater

unixODBC-devel-2.2.14-11.el6.i686orlater

上面的列表中有些问题还是比较奇怪的,64位系统下安装了一些32位的包,如果你直接去光盘上找,可能有些是找不到的。

如果缺失依赖包,可使用以下命令进行安装:

yuminstallgcc*gcc-*gcc-c++-*glibc-devel-*glibc-headers-*compat-libstdc*libstdc*elfutils-libelf-devel*libaio-devel*sysstat*unixODBC-*pdksh-*

配置系统内核参数,以root用户登录,修改在/etc/sysctl.conf文件,在该文件中添加以下参数:

使用sysctl-p生效

#useforora11g

fs.aio-max-nr=1048576

fs.file-max=6815744

kernel.shmall=2097152

kernel.shmmax=536870912

kernel.shmmni=4096

kernel.sem=25032000100128

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900065500

net.core.rmem_default=262144

net.core.rmem_max=4194304

net.core.wmem_default=262144

net.core.wmem_max=1048586

#这一段内核参数的设置与官方指引是一致的,上面提到的那个链接的内容,比较详细。

创建安装数据库时所需要使用的用户组dba及ora11用户,并将ora11用户加入到dba组

[root@localhost/]#groupadddba            #创建dba组

[root@localhost/]#useradd-m-gdbaora11 #设定ora11用户为dba用户组的成员

[root@localhost/]#passwdora11           #设定ora11用户的密码

以root用户身份登录系统创建Oracle系统的安装目录和数据库文件存放的目录。

例如:

/ora11,及改变以上目录的属性

[root@localhost/]#mkdir-p/ora11/product/       #创建数据目录

[root@localhost/]#chown-Rora11:

dba/ora11     #设定目录所属的用户组和用户

[root@localhost/]#chmod-R775/ora11            #设定目录的读写权限

以ora11用户身份登录系统,配置ora11用户环境变量,修改ora11用户下的.bash_profile文件

[root@localhost/]#su-ora11

[ora11@localhost~]$vi.bash_profile  #执行vi命令来修改.bash_profile

#.bash_profile

 

#Getthealiasesandfunctions

if[-f~/.bashrc];then

       .~/.bashrc

fi

 

#Userspecificenvironmentandstartupprograms

 

PATH=$PATH:

$HOME/bin

 

exportPATH

exportORACLE_BASE=/ora11/product

exportORACLE_HOME=$ORACLE_BASE/11.2.0/db_1

exportORACLE_SID=ora11#oraclesid实例名

exportLD_LIBRARY_PATH=$ORACLE_HOME/jdk/jre/lib/i386:

$ORACLE_HOME/jdk/jre/lib/i386/server:

$ORACLE_HOME/rdbms/lib:

$ORACLE_HOME/lib:

$LD_LIBRARY_PATH

exportPATH=$ORACLE_HOME/bin:

$PATH

exportNLS_LANG=American_America.ZHS16GBK

由于安装过程需要使用到GUI界面,可以直接使用GUI界面安装,若是远程安装,还需要增加一个环境变量

exportDISPLAY=172.18.2.38:

0.0

#解释下上面这个环境变量的设置方法,前面的这个IP地址是你将让安装过程中GUI界面显示的主机的IP地址。

[ora11@localhost~]$source.bash_profile  #使用source命令使环境变量文件生效

也可以用exit退出,然后再以su-ora11进入。

若是远程安装,客户机是windows的,还需要安装一个应用程序来接收GUI的显示,这里推荐两个:

xmanager,xming

两个工具都差不多,xmanager是商业版本的,可以试用30天,xming是开源的,我安装的时候用的是xmanager,后来用的时候又改为xming了,这两个安装完后,也不怎么需要配置,只是xming有可能需要修改下启动参数

自动生成的xming的启动参数是:

 "D:

\ProgramFiles\Xming\Xming.exe":

0-clipboard–multiwindow

需要改为"D:

\ProgramFiles\Xming\Xming.exe":

0-clipboard-multiwindow–ac

通过添加host也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选择一种即可。

如果是想远程安装,还需要验证下上面设置的显示环境变量是否能正常工作,官方指引里面建议用xclock这个应用来验证

在ora11用户下输入xclock,若能正常显示出时钟的图形程序界面,就代表验证成功.关闭即可。

以root用户修改/etc/security/limits.conf,否则数据库安装时系统检查不能通过

[root@localhost~]#vi/etc/security/limits.conf

#@student       -      maxlogins      4

ora11          hard   nproc         16384

ora11          soft   nofile        1024

ora11          hard   nofile        65536

ora11          soft   stack         10240

ora11          soft   nproc        10240

到oracle官网注册一个账号,下载ora11gR2安装介质(linux.x64_11gR2_database_1of2,linux.x64_11gR2_database_2of2,均为免费下载),并拷贝到/ora11下解压,修改解压后的database安装文件目录权限及属组属主

[root@localhostora11]#unziplinux_x64_11gR2_database_1of2.zip

[root@localhostora11]#unziplinux_x64_11gR2_database_2of2.zip

[root@localhostora11]#chmod-R775database/

[root@localhostora11]#chown-Rora11:

dbadatabase/

备注:

安装包上传到服务器上可通过ftp或者samba进行操作

2、Oracle 11g安装

使用ora11用户登录,或直接从root切换到ora11用户

[root@localhostinstall]#su-ora11

在自己的主机上打开Xmanager-Passive

[ora11@localhost~]$exportDISPLAY=192.168.163.62:

0.0#此处IP为客户端运行X-window的机器,如我的笔记本

[ora11@localhost~]$cd/ora11/database/

[ora11@localhostdatabase]$xclock #执行xclock后可调出时钟,若时钟不能调出,则会影响图形化安装

[ora11@localhos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