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盐系列产品生产建设项目.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61983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5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铅盐系列产品生产建设项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铅盐系列产品生产建设项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铅盐系列产品生产建设项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铅盐系列产品生产建设项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铅盐系列产品生产建设项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铅盐系列产品生产建设项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铅盐系列产品生产建设项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铅盐系列产品生产建设项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铅盐系列产品生产建设项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铅盐系列产品生产建设项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铅盐系列产品生产建设项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铅盐系列产品生产建设项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铅盐系列产品生产建设项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铅盐系列产品生产建设项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铅盐系列产品生产建设项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铅盐系列产品生产建设项目.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铅盐系列产品生产建设项目.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铅盐系列产品生产建设项目.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铅盐系列产品生产建设项目.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铅盐系列产品生产建设项目.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铅盐系列产品生产建设项目.docx

《铅盐系列产品生产建设项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铅盐系列产品生产建设项目.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铅盐系列产品生产建设项目.docx

铅盐系列产品生产建设项目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

[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铅盐系列产品生产建设项目

英德市世昌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铅盐系列产品生产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

英德市世昌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

荆门市环境保护研究所

二○○六年十月

第1章总则

评价由来

略。

评价目的

略。

编制依据

环境功能区区划

1.4.1水环境功能区划Ⅲ类。

1.4.2大气环境功能区划二类。

1.4.3声环境功能区划2类。

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

略。

评价标准

1.6.1质量标准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I类标准;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修改单的通知》;

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2类标准;

4.《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

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GBZ1-2002)。

1.6.2排放标准

《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

《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二级新建标准;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的Ⅱ类标准;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1.7.1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三级评价,评价范围为项目选址北江及下游长约3km河段。

1.7.2环境空气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三级评价,评价范围为建设项目选址所在地主导风向为主轴,长约4km,宽约2km的矩形内。

1.7.3声环境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三级评价,声环境评价范围厂区边界外一米包络线以内的范围。

评价因子

专题设置及评价重点

略。

第2章拟选址周围环境概况

略。

第3章产业政策和厂址选择论证

产业政策符合论证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05年版),本项目属于鼓励类第八类有色金属第9条“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开发及应用”和第十类建材第9条“高新技术和环保产业需求的高纯、超细、改性等精细加工矿物材料生产及其技术装备开发制造”。

因此,项目符合国家最新产业政策。

项目属于《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2004)》鼓励发展的产品目录第三类石油化工第14条“新型精细无机化工产品”、第十一类其它第20条“铜、铅、锌深加工产品”、第23条“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新型合金材料”。

因此,项目符合广东省产业政策。

根据《中共清远市委、清远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广东省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的若干规定》,清远市正积极发展工业经济。

因此,本项目符合清远市产业政策。

厂址选择合理性论证

1.项目选址英德市连江口镇大樟生态工业园,项目选址为规划的工业用地,没有占用基本农田及生态公益林地,符合国家现行的土地使用政策。

2.项目选址英德市连江口镇大樟生态工业园以发展化工、建材等产业为主,项目选址符合该工业园规划、当地工业布局和发展规划。

3.项目选址地区交通运输条件良好,公路运输条件优良。

供电、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条件较好,不需要在基础设施方面投入大量资金。

4.项目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可以做到生产废水的零排放,不会造成对北江的水体污染。

5.经过治理,项目污染物的排放可完全达标,也符合总量控制指标。

经过预测,项目投产后对大气、地表水、声环境的影响皆很小,不会改变环境功能现状。

6.当地政府及相关各部门对项目建设基本持支持、肯定态度。

综上所述,项目选址是合理的。

第4章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

英德市世昌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2.建设性质:

新建,C2613无机盐制造

3.建设地点:

英德市连江口镇大樟生态工业园

4.项目投资:

总投资2900万,其中环保投资约149万元

5.占地面积:

70000平方米

6.劳动定员与生产制度:

项目职工人数300人,每天三班制共生产24小时,年生产约300天。

7.经济产值:

年总产值亿元,年创利税1800万元。

8.建设及投产期:

计划2006年10月开工建设,2007年3月投产。

产品方案与工艺路线

4.2.1产品方案与规模

本项目生产是将以铅作为主要原料,生产电解铅、氧化铅、硅酸铅、三盐基硫酸铅(以下简称三盐)、二盐基亚磷酸铅、无尘复合盐等精铅或铅盐产品,产品质量和档次较高。

产品根据客户要求和定单加工,其中30%出口国际市场。

表4-1产品方案与规模

产品

用途

产量(吨/年)

产品标准(%)

电解铅*

电缆的绝缘

5000

Pb≥,Cu≤,Fe≤,Ag≤,Bi≤

氧化铅*

颜料、玻璃陶瓷、橡胶、油漆催干剂、塑料稳定剂

5000

PbO≥,Pb≤,PbO2≤,H2O≤,筛余物≤

硅酸铅

玻璃、电视机显象管、玻壳

2000

PbO

H2O≤

三盐

塑料工业稳定剂

1000

PbO88-90,H2O≤,筛余物≤

二盐

4000

PbO89-91,HPO39-11,H2O≤,筛余物≤

无尘复合盐

热稳定剂、抗氧剂、内外润滑剂

2000

企业标准及用户标准

注:

*本项目生产的电解铅、氧化铅主要供本厂内部使用,少量外售。

4.2.2工艺路线选择

略。

厂区平面布置及厂界周围环境

4.3.1厂区平面布置

项目占地面积为70000m2,总建筑面积12500m2,主要建筑物有生产车间、公辅设备用房、仓库、废水处理站、办公及生活楼等。

厂区平面布置见图4-1。

建筑指标见表4-2。

表4-2主要建筑指标

总用地面积

建筑占地面积

道路占地面积

绿化面积

建筑总面积

生产建筑面积

70000m2

12500m2

9000m2

48500m2

12500m2

4500m2

容积率:

;建筑密度:

%;绿化率:

%

4.3.2厂界周围环境

项目东、北面两侧均为荒山,西面为木材加工厂、南面为工业园道路,道路对面为工业园预留工业用地;北江位于项目的西面约1公里的位置,厂界周围500米内无居民点,距离本项目最近的大樟村位于项目西北约1公里处。

工程内容及规模

略。

生产工艺流程及原辅材料能源消耗

4.5.1生产工艺

本项目有六种产品,其中三盐和二盐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完全一样,只有第一步反应过程中用到的酸不同,以下分别叙述各生产工艺。

 

图4-1电解铅生产工艺流程及污染物产生环节示意图

 

图4-2氧化铅生产工艺流程及污染物产生环节示意图

 

蒸汽

催化剂

 

图4-3三盐、二盐铅生产工艺流程及污染物产生环节示意图

返回生产工序使用

催化剂

 

图4-4硅酸铅生产工艺流程及污染物产生环节示意图

 

蒸汽

催化剂

 

图4-5无尘复合铅生产工艺流程及污染物产生环节示意图

4.5.2主要原辅材料及水电能源消耗

1.主要原辅材料

根据工程分析和建设方生产经验,项目生产使用的主要原辅材料见下表。

表4-3主要原辅材料用量及来源

序号

名称

规格

性状

年用量吨

来源及贮存方式

1

/

块状

10000

国产、堆放贮存

2

硫酸

工业级

液体状

240

国产、贮罐车运输

3

亚磷酸

工业级

液体状

240

国产、桶装

4

冰醋酸

工业级

液体状

3

国产、桶装

5

硬脂酸

工业级

固体状

40

国产、袋装

6

氢氟酸

工业级

液体状

15

国产、桶装

7

稀土

/

固体状

25

国产、袋装

8

石蜡

/

固体状

100

国产、袋装

9

环氧大豆油

/

液体状

100

国产、桶装

10

石英砂

/

固体状

3000

国产、袋装

11

其它

/

/

200

/

本项目使用的粗铅的纯度在93%左右,其它杂质包括锡约3%,银~3%,其它金属如金、铜、铁等1~%。

2.主要原材料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分析

项目生产中使用的部分药剂具有一定危险性,根据《危险化学品档案库》及《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准》,本项目主要的危险原料及有关性质见表4-4。

表4-4主要有毒有害原辅材料理化性质及毒理毒性

名称

硫酸

亚磷酸

冰醋酸

硬脂酸

氢氟酸

国标编号

81007

81502

80601

/

81013

分子式

H2SO4

H3PO3

CH3COOH

CH3(CH2)16COOH

HF-H2O

外观及性况

纯品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无臭

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有蒜味,易潮解

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酸臭

带有光泽的白色柔软小片

无色透明至淡黄色冒烟液体

熔、沸点(℃)

10.5℃沸点:

330.0℃

熔点73.6℃

熔点:

℃沸点:

熔点℃。

沸点℃(分解)

熔点℃,点℃

溶解性

与水混溶

易溶于水、醇

溶于水、醚、甘油,不溶于二硫化碳

微溶于冷水,溶于酒精、丙酮,易溶于苯、氯仿、乙醚、四氯化碳、二硫化碳、醋酸戊酯和甲苯等

与水混溶

相对

密度

相对密度(水=1);相对密度(空气=1)

相对密度(水=1)

相对密度(水=1);相对密度(空气=1)

相对密度(水=1)

相对密度(水=1)(75%);相对密度(空气=1)

危险标记

20(酸性腐蚀品)

20(酸性腐蚀品)

20(酸性腐蚀品)

20(酸性腐蚀品)

20(酸性腐蚀品)

稳定性

稳定

稳定

稳定

稳定

稳定

毒理毒性

毒性:

属中等毒性。

急性毒性:

LD5080mg/kg(大鼠经口);LC50510mg/m3,2小时(大鼠吸入);320mg/m3,2小时(小鼠吸入)

有腐蚀性。

受热分解产生剧毒的氧化磷烟气。

燃烧(分解)产物:

磷烷、氧化磷。

毒性:

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

LD503530mg/kg(大鼠经口);1060mg/kg(兔经皮);LC505620ppm,1小时(小鼠吸入);人经口kg,最低中毒量,出现消化道症状;人经口20~50g,致死剂量。

无毒

急性毒性:

LC501276ppm,1小时(大鼠吸入)

3.水电及能源消耗

表4-5能源及水消耗

序号

名称

年用量

1

新鲜水

31050m3(其中27000吨为生活用水)

2

250万度

3

2160吨

4.5.3主要生产设备

表4-6主要生产设备清单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或能力

数量

工作时间

产地

1

熔铅炉

1Gr18Ni9Ti

4

24h/d

国产

2

制粉炉

1Gr18Ni9Ti

4

24h/d

国产

3

旋风脉冲收尘器

A3

8

24h/d

国产

4

氧化炉

1Gr18Ni9Ti

4

24h/d

国产

5

粉碎机

/

6

24h/d

国产

6

反应釜

1Gr18Ni9Ti

6

24h/d

国产

7

压滤机

10m2

2

24h/d

国产

8

不锈钢水泵

1Gr18Ni9Ti

6

24h/d

国产

9

烘房

4m2

15

24h/d

国产

10

燃煤锅炉

2T

1

24h/d

国产

11

硫酸罐

A3

1

24h/d

国产

12

焙烧炉

/

1

24h/d

国产

13

搅拌机

/

1

24h/d

国产

14

扒料机

1Gr18Ni9Ti

1

24h/d

国产

15

滚动烘干机

1Gr18Ni9Ti

1

24h/d

国产

16

筛选机

1Gr18Ni9Ti

1

24h/d

国产

17

胶体磨

/

1

24h/d

国产

18

双轴釜

500L

1

24h/d

国产

19

捏合机

800L

1

24h/d

国产

20

压片机

/

1

24h/d

国产

21

铜排

电解铜

2

24h/d

国产

22

铜棒

电解铜

1

24h/d

国产

23

整流器

/

1

24h/d

国产

24

行车

/

1

24h/d

国产

25

30T大锅

/

2

24h/d

国产

26

电解槽

/

100

24h/d

国产

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分析

4.6.1废气源分析

1.铅蒸汽

液态的铅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在熔化时会挥发产生铅蒸汽,由于本项目熔化的铅主要为原料铅(粗铅),融化过程中其它金属如银、铜、铁等漂浮在铅液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使铅的实际挥发量不大,本项目产生铅蒸汽的环节有两个,一是电解铅生产过程中铸电极板熔铅过程产生的铅蒸汽,二是氧化铅生产过程中制粉前熔化铅产生的铅蒸汽。

由于氧化铅的生产是利用负压抽送铅粉,所以氧化铅制粉前的熔铅炉内为负压,除投料口外全部为密封状态,投料口兼进气口,炉内铅蒸汽不会挥发除炉体,全部转移进入制粉炉,因此铅蒸汽不考虑该工序。

本项目产生铅蒸汽的主要环节为铸阳极板,一般情况下,只要在将铅加热至至400~5OO℃时,即有大量铅蒸气逸出,并在空气中迅速氧化成氧化亚铅,而凝集为烟尘,由于项目铸阳极板工序温度控制在330℃左右,仅略高于铅的熔点(铅的熔点为327℃),远远未达到其沸点(铅的沸点为1620℃),并且表面有其它金属形成的保护膜组织了铅蒸汽的产生,因此铅蒸汽的产生量不大,熔铅设备上方蒸汽的浓度低于m3,项目采用旋风除尘器对物料进行回收,收尘效率大约为75%,经过处理后粉尘的排放浓度约为mg/m3,由车间内的排气管排出,排气管高度为15米。

2.含铅粉尘(G1)

①产生源

本项目有四条生产线有含铅粉尘产生,分别为氧化铅、三盐、二盐、硅酸铅生产线,产污环节分别为:

氧化铅生产线——制粉工序、粉碎工序;三盐、二盐——粉碎工序;硅酸铅——混合搅拌工序、烘干工序、筛选工序。

②产生情况

Ⅰ、氧化铅生产工序(设1条排气筒)

制粉工序

由于项目的制粉工序是采用高速旋转的方式制粉,所以,该工序产生的粉尘量最大,本项目有两条生产线,粉尘由制粉炉转移至氧化炉是通过引风机形成负压吸收粉尘至收尘器内,经收尘器底部管道,由绞龙输送粉料。

所以,制粉过程的粉尘初始浓度可以通过物料衡算得到,据本项目的生产能力(2500t/a·线)和引风机风量(5000m3/h)计算,初始粉尘浓度可以达到m3,项目采用旋风-旋风-布袋-布袋收尘系统收集含铅尘的气体,收尘效率为99.%,经过处理以后,粉尘的排放浓度约为m3。

分别由车间的高约15米的烟囱排放。

粉碎工序

氧化铅车间的两条生产线共用一套粉碎设备,物料在粉碎的过程中产生含铅粉尘,根据同类厂家的调查数据,铅粉的初始浓度在150-250mg/m3之间。

项目采用旋风-旋风-布袋收尘系统收集产生的粉尘,收尘效率大约为%,经过处理以后粉尘的排放浓度约为,由车间内的粉碎收尘系统排气管排出,排气管高度为15米。

Ⅱ、三盐、二盐生产工序(设1条排气筒)

粉碎工序

三盐、二盐车间的粉碎工序与氧化铅车间的情况基本类似,都是将干燥的物料由大颗粒粉碎成细粉,污染物产生浓度也基本相同,根据同类厂家的调查数据,铅粉的初始浓度在150-250mg/m3之间。

项目采用旋风-旋风-布袋收尘系统收集产生的粉尘,收尘效率大约为%,经过处理以后粉尘的排放浓度约为,由车间内的粉碎收尘系统排气管排出,排气管高度为15米。

Ⅲ、硅酸铅生产工序(设1条排气筒)

混合搅拌

由于硅酸铅生产的主反应为固相反应,为确保反应的充分进行,需要首先将物料混合均匀,在搅拌机内充分进行搅拌。

混合搅拌过程中会产生粉尘,据同类厂家的类比数据,粉尘的浓度约为50-60mg/m3。

项目采用旋风-布袋收尘系统收集产生的粉尘,收尘效率大约为%,经过处理以后粉尘的排放浓度约为

m3,由车间内排气管排出,排气管高度为15米。

烘干

由于本项目最终的产品为粉料状,因此必须将扒料后物料中约35%的水分烘干,由于本项目采用滚动烘干机烘干水分,物料与热风是逆向运动,由于物料含水率比较高,并且在尚未完全烘干时就离开烘干机,利用余温自然烘干,所以在烘干的过程中产生的铅粉浓度不高,初始浓度约mg/m3,项目采用旋风除尘器对物料进行回收,收尘效率大约为75%,经过处理后粉尘的排放浓度约为mg/m3,由车间内的排气管排出,排气管高度为15米。

筛选

为将水淬箱中产生的大颗粒硅酸铅进行分离,需要用筛选机对混合料筛选一遍,该过程同样需要进行收尘,铅粉初始浓度在50-60mg/m3之间,项目采用旋风-布袋收尘系统收集产生的粉尘,收尘效率大约为%,经过处理以后粉尘的排放浓度约为,由车间内排气管排出,排气管高度为15米。

3.酸雾(G2)(电解车间、三盐二盐车间和复合盐车间各设1条排气筒)

本项目产生的酸雾主要为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氢氟酸、硫酸和冰醋酸,亚磷酸和硬脂酸的挥发性很弱,基本不会产生酸雾。

⑴氟化氢

①氟化氢产生情况

电解车间的电解液中需要加入一定比例的氢氟酸使电解液有更好的活性,由于氢氟酸有比较强烈的挥发性,在电解过程中会有氢气分子在电解液中聚合,形成较小气泡;小气泡互相靠拢,组成较大气泡;大气泡迅速上升,携带氟化氢逸出酸蚀槽,释放到空中,形成酸雾污染。

依据同类厂家的调查结果,约有2%的氟会挥发出来。

根据原料用量,年排放量约吨,以每年300天,每天生产24小时计,则HF小时产生量为0.021kg,电解槽上方氢氟酸的浓度约为3mg/m3。

②氟化氢治理及排放情况

由于氟化氢具有很强的毒性,对环境(主要是车间环境)存在较大影响,项目通过在电解槽上加装集气罩强制抽风来收集含氢氟酸的气体,然后通过水喷淋吸收的方法吸收含酸气体,由于氢氟酸易溶于水,采用该方法可去除约70%的氟化氢,年排放量减少到吨,排放浓度可以降低至m3,可大大减少对车间内工人的影响。

⑵硫酸雾

①硫酸雾产生情况

电解铅、三盐、复合盐的生产过程都需要使用硫酸,硫酸的挥发性不强,发烟硫酸会挥发出黄色的酸雾,本项目为使反应顺利进行,需将硫酸稀释至60%使用,可以大大降低酸雾的产生量,但由于反应过程中,尤其是三盐和复合盐的反应过程需要进行加热,增加了酸雾的产生量,根据同类厂家的调查结果,硫酸雾的挥发量约吨/年(三个环节平均每个环境挥发量为吨/年),以每年300天,每天生产24小时计,则硫酸小时产生量为0.042kg,电解槽或反应釜上方硫酸的浓度约为2mg/m3。

②硫酸雾治理及排放情况

由于硫酸雾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对环境(主要是车间环境)存在较大影响,项目通过在电解槽上加装集气罩强制抽风来收集含硫酸的气体,然后通过水喷淋吸收的方法吸收含酸气体,由于硫酸易溶于水,采用该方法可去除约80%的硫酸雾,年排放量减少到吨,排放浓度可以降低至m3,可大大减少对车间内工人的影响。

⑶乙酸雾

乙酸雾产生情况

项目在生产三盐和二盐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乙酸,因使用量比较小,且调制的浓度比较低,因此醋酸的挥发量不大,年排放量约吨。

②乙酸雾治理及排放情况

项目对乙酸雾同样采取加装集气罩收集酸性气体,再用水喷淋吸收的方法,经过处理,乙酸雾的排放量大大降低。

4.锅炉燃烧废气

①烟气污染物的产生情况

项目配备有一台2吨蒸汽锅炉,为三盐、二盐以及复合盐的反应加热,项目使用的燃煤%以下的低硫煤,按照锅炉的相关资料,锅炉小时耗煤量为300kg,年耗煤量为2160吨,锅炉配套的引风机风量为11000m3/h,按照煤的含硫量80%转换为SO2来确定SO2的产生量,参考《实用环境统计》中每燃烧一吨煤产生79公斤烟尘来计算烟尘的排放量,经过计算,项目锅炉年产生吨,初始排放浓度为m3,年产生烟尘吨,初始排放浓度为mg/m3。

②烟气污染物的治理及排放情况

根据锅炉烟气的产生情况可以看出,项目如不处理直接排放将出现烟尘浓度超标的情况,因此项目拟采取目前治理锅炉烟气比较普遍采用的二级麻石水膜除尘装置对烟气进行治理,除尘装置设计脱硫能力为20%,设计除尘能力为94%,经过治理项目年排放吨,排放浓度为m3,年排放烟尘吨,排放浓度为m3。

5.食堂油烟废气

项目员工共300人。

职工食堂炉灶液化石油气,属清洁燃料,无污染。

排放的油烟量按3个灶头计算,每个灶头废气排放量按2000m3/h,油烟含量约20mg/m3,一天使用5个小时,计算含油烟废气产生量约为3×104m3/d,油烟产生量约d。

项目拟采用高效静电油烟净化器处理后引至楼顶排放,油烟处理效率约90%,可实现达标排放。

项目废气污染物产生及排放统计见表4-7。

4.6.2水污染源分析

1、生产废水

项目年消耗生产用水约4050t,主要应用于锅炉水膜除尘器(300t/a)、车间卫生用水(150t/a)和生产用水(3600t/a,其中三盐、二盐的生产过程中消耗掉1500t/a,硅酸铅的生产过程中消耗掉2100t/a),其中生产用水全部消耗在物料中或自然蒸发掉,完全不排放。

①水膜除尘废水

项目采用麻石水膜除尘的方式处理锅炉燃煤产生的烟气,经过喷淋,烟气中的烟尘等污染物转移到水中,使除尘废水呈现悬浮物浓度高、PH值低的特点,经过同类厂家类比调查的结果,除尘废水中悬浮物的浓度可以到达1800mg/L,COD浓度较低,约150mg/L,PH值一般维持在3-5之间。

本项目对锅炉除尘废水采取絮凝沉淀的方式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废水循环利用,不排放,每天的循环水量约10t。

由于除尘过程中接触高温烟气,除尘水部分会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随烟气一起排放,损耗量约1t/d,因此需要定期补充用水,预计年需补充水量为300t。

②车间卫生用水

为保持生产车间内的卫生,项目需要定期对车间进行清洁,产生的污水经过集水沟收集后流入车间卫生废水处理系统,经过絮凝沉淀处理后回用于卫生用水,不排放。

车间卫生用水日用量约5吨,损耗约吨。

车间卫生废水处理系统的入水浓度大致为:

悬浮物—1000mg/L,COD—200mg/L,经过处理后可以满足本项目车间卫生用水的需要,车间卫生用水年需补充水量150t。

综上所述,项目可以作到生产用水零排放,厂区内不需要设生产废水排放口。

2.生活污水

项目有员工300人,厂内吃住,按照每人每天用水300升计算,则每天需消耗生活用水约90吨;排水按用水量的80%计,则生活污水量约72吨/天。

生活污水拟经过SBR生物法处理后排放。

生活污水的产生及排放情况见表4-8。

表4-8项目废水产生及排放情况表

产生工序

污染物

名称

污染物产生量

治理

措施

污染物排放量

执行

标准

(mg/l)

排放

去向

浓度(mg/l)

产生量(kg/d)

浓度(mg/l)

排放量(kg/d)

锅炉喷淋除尘废水

废水

/

9t/d

除尘废水

处理

/

0(循环)

不排放,循环使用

PH

3-5

/

/

/

SS

1800

/

/

COD

150

/

/

车间卫生用水

废水

/

d

卫生用水处理站

/

0(循环)

/

不排放,循环使用

SS

1000

/

/

COD

2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