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中心消防招标文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62463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艺术中心消防招标文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文化艺术中心消防招标文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文化艺术中心消防招标文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文化艺术中心消防招标文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文化艺术中心消防招标文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文化艺术中心消防招标文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文化艺术中心消防招标文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文化艺术中心消防招标文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文化艺术中心消防招标文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文化艺术中心消防招标文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文化艺术中心消防招标文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文化艺术中心消防招标文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文化艺术中心消防招标文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文化艺术中心消防招标文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文化艺术中心消防招标文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文化艺术中心消防招标文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文化艺术中心消防招标文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文化艺术中心消防招标文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化艺术中心消防招标文件.docx

《文化艺术中心消防招标文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艺术中心消防招标文件.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化艺术中心消防招标文件.docx

文化艺术中心消防招标文件

中山文化艺术中心消防系统技术规格书

1.工程概况

中山文化艺术中心是中山市政府投资兴建的市属重要工程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山市的一个重要文化设施。

同时也是一个表现高雅艺术的殿堂,为推广高雅艺术,提升人民文化素质提供基础条件。

它由演艺中心、培训中心两栋主体建筑和一个能容纳3000人左右的露天文化广场组成,整个工程占地面积102亩地,建筑面积43431.42平方米。

其中演艺中心23481平方米,培训中心22950平方米。

演艺中心由画廊、咖啡厅、大剧场、多功能小剧场、办公室、设备室等组成;培训中心设有地下车库,地下人防电影院、商场、美食广场、培训教室、办公及设备用房等。

本次招标的系统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紧急广播和背景音乐系统、气体灭火控制系统。

本工程承包范围包括上述各系统的深化设计、供货、项目管理、工程施工、安装、调试、培训、试运行、文档移交及售后服务工作,并于工程实施过程中移交相关文件资料。

标准和规范(国家最新版本标准规范)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16-9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0修订版)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

《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4716-84

《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4716-93

《火灾报警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GB4717-93

《消防联动控制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16838-1997

《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汽车库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0修订版)

《消防通讯指挥系统设计规范》GB50313-2000

其它现行的国家和行业最新标准规范

2.标准和规范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16-9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0修订版)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

《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4716-84

《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4716-93

《火灾报警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GB4717-93

《消防联动控制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16838-1997

《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汽车库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0修订版)

《消防通讯指挥系统设计规范》GB50313-2000

其它现行的国家和行业最新标准规范

3.系统的技术要求

运行环境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要设备,包括控制中心的图文显示终端计算机、图形监测计算机、维修检测中心计算机、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探测器、监视及控制模块、警铃和手动报警按钮等,都应满足以下运行环境的要求。

设备运行环境:

工作温度:

0℃~+49℃

月最大平均相对湿度:

0%-95%(非冷凝状态)

工作电源:

三相交流380V±10%,50Hz±5%,三相五线制

单相交流220V±10%,50Hz±5%

直流12-36V

气候条件:

海洋性气候、盐雾腐蚀

3.1 火灾报警控制机:

3.1.1应采用控制中心型智能火灾报警控制机。

3.1.2控制机应为模块化结构:

CPU主板、回路卡、网络卡、通讯接口卡、显示卡、电源卡等均应具备通用性,能方便扩展或拆换。

3.1.3控制机单机容量:

≥1024点。

3.1.4回路总线应采用2总线环路制,总线距离≥2000米。

3.1.5回路响应时间≤1秒。

3.1.6控制机应拥有完整的自我检测功能,应能够明确报告控制机内的各功能模块(卡)的故障和故障类型。

3.1.7控制机应拥有完整的回路总线监视功能,应能够明确报告回路总线开路和短路故障、报告开路故障位置。

3.1.8控制机应具备抗回路短路能力和故障回路隔离功能。

3.1.9回路总线上的设备故障故障,不允许影响该回路上的其它设备的正常通讯和报警;某个回路发生线路开路或短路故障,不允许影响控制机上的其它回路的正常通讯和报警。

3.1.10控制机应拥有完整的总线智能探测器、智能手动报警按钮、监控模块的通讯和状态监视功能。

应能够明确报告设备的故障、故障类型和故障点位置。

3.1.11控制机应能够设置多级别密码保护功能,至少应满足:

值班员、值班管理员等不同使用级别的密码。

3.1.12控制机应具备历史事件记录查询功能,投标方应阐述其控制机的历史事件的最大存储数目。

3.1.13控制机面板上应具备一个专用的可编程火警确认按钮,做为人工确认火警报警的操作按钮。

3.1.14控制机应具备完整的系统复位、回路复位、报警复位等复位功能。

3.1.15应能够通过控制机屏蔽、恢复某个(或整个一个区域)的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监视或控制模块。

3.1.16应能够通过控制机模拟某个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监视模块的报警,模拟、控制模块输出。

方便系统检测。

3.1.17应能够通过控制机读取某个智能探测器当前工作状态值。

3.1.18通过控制机应能够自主设定智能探测器的灵敏度参数,并应有3个或以上的灵敏度级别设定。

3.1.19应能够通过控制机的程序设定,根据现场使用要求,对不同区域的智能探测器按照“白天/夜晚”的时段变化,自动变换预先设置的不同的报警灵敏度,以减小因环境造成的火警误报警。

3.1.20控制机应能够通过面板键盘、外接PC机和网络等多种方式进行编程,应能够进行设备离线和在线编程。

3.1.21控制机面板应有完整的、意义明确的各类工作和报警状态显示LED。

同时应具备LED、蜂鸣器、液晶屏等的检测功能。

3.1.22控制机面板的LED和按键的标识、液晶屏的文字显示等应完全为简体中文。

3.1.23控制机液晶显示屏应不低于8行×40字符,在同一屏上应能完全显示一条完整的信息。

3.1.24控制机内应包含免维护备用电池组,电源卡工作时应具备给蓄电池组充电功能,并且应具备备用电源过压、失压等监视功能。

备用电源应至少满足系统正常监视24小时、报警工作30分钟不间断运行。

3.1.25火灾报警控制机的火警报警工作模式:

当火警报警设备报警后,值班人员通过闭路电视或现场核查,如果确系火灾发生,当按下控制机的火警确认按钮后,控制机应立即执行火警联动程序:

启动相关消防联动设备、切换消防广播发出紧急疏散广播;如果现场无火灾情况,值班人员可以复位报警点设备、或通过输入密码后屏蔽报警点设备,火警联动程序不被启动。

3.2气体灭火控制器

3.2.1应采用智能型气体灭火控制器,通过回路总线连接气体保护间的智能感烟探测器和智能感温探测器。

3.2.2气体灭火控制器应为模块化结构:

CPU主板、回路卡、通讯接口卡、显示卡、电源卡等均应具备通用性,能方便扩展或拆换。

3.2.3应采用2线环路制总线,总线距离≥2000米。

3.2.4环路地址点预留余量≥15%,整台控制器地址点预留余量≥25%。

3.2.5回路响应时间≤0.85秒。

3.2.6控制器应具备完整的系统复位、回路复位、报警复位等复位功能。

3.2.7气体灭火控制器应拥有完整的自我检测功能,应能够明确报告控制机内的各功能模块(功能卡)的故障和故障类型。

3.2.8控制器应拥有完整的回路总线监视功能,应能够明确报告回路总线开路和短路故障、报告开路故障位置。

3.2.9控制器应具备抗回路短路能力和故障回路隔离功能。

3.2.10回路总线上的设备故障,均不允许影响该回路上的其它设备的正常通讯和报警;回路线路开路或短路故障等、均不允许影响控制机上的其它回路的正常通讯和报警。

3.2.11气体灭火控制器应拥有完整的总线智能探测器、监控模块的通讯和状态监视功能。

应能够明确报告总线设备的故障、故障类型和故障点位置。

3.2.12气体灭火控制器应能够设置多级别密码保护功能,至少应满足:

值班员、值班管理员和系统高级维护主管等不同使用级别的密码。

3.2.13气体灭火控制器应拥有历史事件记录查询功能,投标方应阐述其控制机的历史事件的最大存储数目。

3.2.14应能够通过控制机屏蔽、恢复某个(或整个一个区域)的探测器。

3.2.15应能够通过控制机读取某个智能探测器当前工作状态值。

3.2.16应能够通过控制机设定智能探测器的灵敏度参数。

3.2.17应能够通过面板键盘、外接PC机等多种方式进行编程,应能够进行设备离线和在线编程。

3.2.18气体灭火控制器面板应有完整的、意义明确的各类工作和报警状态显示LED和功能键盘与开关。

蜂鸣器的鸣叫方式应区分火警报警与故障报警或其它类型报警。

同时应具备LED、蜂鸣器、液晶屏等的检测功能。

3.2.19气体灭火控制器面板上应有“手自动转换开关”和手动、自动状态指示LED。

用于自动灭火模式和手动灭火模式的转换。

3.2.20控制器应对应每个气体保护间(防护区)提供一路独立的延时可编程有源输出,最大输出电流为24VDC/2A,延时时间10~60S应能够通过编程设定。

用于启动相应防护区的电磁阀。

3.2.21气体灭火控制器面板上,对应每一个气体保护间,必须分别配置有独立的的“一级报警”和“二级报警”LED。

当某一个气体保护间发生一级报警时,在面板上表示该气体保护间的“一级报警”LED动作、蜂鸣器动作;当发生二级报警时,在面板上表示该气体保护间的“二级报警”LED动作、蜂鸣器动作。

3.2.22气体灭火控制器面板的LED和按键的标识、液晶屏的文字显示等应完全为简体中文。

3.2.23气体灭火控制器液晶显示屏应不低于8行×40字符,在同一屏上应能完全显示一条完整的信息。

3.2.24气体灭火控制器应自带免维护备用电池组,电源卡工作时应具备给蓄电池组充电功能,并且控制机应具备备用电源过压、失压等监视功能。

备用电源应至少满足系统正常监视24小时、报警工作30分钟不间断运行。

投标方应提供免维护备用电池组容量计算说明。

3.2.25气体自动灭火系统的智能探测器的点报警信息、故障信息等应能够实时传递到火灾报警控制机和图文显示终端上。

3.2.26自动灭火(无人职守)工作模式:

3.2.26.1当气体灭火控制机的手自动转换开关和设置于气体保护间外的手自动转换开关均处于自动位置时,系统应处于自动灭火(无人职守)模式。

3.2.27手动灭火(有人职守)工作模式:

3.2.27.1当气体灭火控制器面板上的手自动转换开关、或者设置于气体保护间外的手自动转换开关,其中的任何一个处于手动位置时,系统均应处于手动灭火(有人职守)模式。

3.2.27.2控制机应自动接收火灾报警信息、自动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但不能自动启动电磁阀。

只有当按下气体保护间外的紧急释放按钮时,才能进入灭火过程。

由紧急释放按钮启动灭火系统时,系统将不经过延时而被直接启动,释放灭火剂。

3.3图文显示工作站

3.3.1图文显示工作站应具备友好的界面,文字的显示、打印等均应为简体中文。

3.3.2应能够存储各层或各区域的模拟平面图。

3.3.3在每层平面图上,以具有显著区别的不同类型的图标表示不同类型的设备和设备安装位置;同一类型的设备应有不完全相同的图标来分别表示该设备的正常、报警、故障、动作反馈、屏蔽等状态。

3.3.4在同一界面应具备(或应能方便地打开)文字窗口,显示当前系统告警文字信息。

3.3.5应具备专门设计的、方便快捷的图层和设备查找方式。

3.3.6应具备声响报警功能。

通过报警确认操作后,实现报警声响消音。

3.3.7打印机同步打印图文显示工作站接收收到的各类信息。

3.3.8当火灾报警系统及气体灭火控制系统中发生各类告警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火警报警、反馈信号、故障信息、屏蔽信息等等)时,图文显示工作站应自动弹出告警设备平面图、告警设备通过相应图标表示出点的位置、设备类型。

3.3.9通过图文显示工作站,通过鼠标在图形上的简单操作,至少应能够直接完成对火灾报警系统的设备进行下述操作:

3.3.9.1读取任意选定的智能探测器的当前工作参数,以便系统维护管理人员借以判断该探测器的状况。

3.3.9.2应能够通过密码输入复位或屏蔽系统内任意选定的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监视模块、控制模块等设备。

3.3.9.3应能够直接启动任意选定的控制模块输出,从而启动某个设备;或复位某个模块的输出,停止已启动的设备。

3.3.10图文显示工作站的火灾报警工作模式:

3.3.10.1当火灾报警系统或气体灭火控制系统发生火灾报警状况时,图文显示工作站必须优先处理火警报警信息。

自动弹出并自动锁定报警层的平面图,平面图上的报警设备图标应立即转换为明显的火警状态图标,并发出报警音响,同时应弹出文字告警窗口,明确显示发生灾害的报警位置名称、报警设备类型、报警时间等文字信息,打印机同步打印该信息。

3.3.10.2图文显示工作站对火警事件的响应时间应≤2秒。

3.3.10.3当火警情况处理完毕后,应能够通过鼠标操作直接复位报警设备。

3.3.11图文显示工作站的非火警类型报警的工作模式:

3.3.11.1当火灾报警系统或气体灭火控制系统发生设备故障、设备运行反馈、设备屏蔽等类型的告警状况时,图文显示工作站应自动弹出该层的平面图,平面图上的设备图标应转换为代表相应事件类型的状态图标,并发出报警音响,同时应弹出文字告警窗口,明确显示发生状况的报警位置名称、报警设备类型、报警时间等文字信息,打印机同步打印该信息。

3.3.11.2当多条非火警信息产生于不同层时,系统管理人员应能够根据文字告警窗口的信息,方便地查找报警设备具体位置的平面图层。

3.3.11.3应能够直接复位或通过密码输入屏蔽系统内任意选定的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监视模块、控制模块等设备。

3.3.11.4应能够直接启动任意选定的控制模块输出,从而启动某个设备;或复位某个模块的输出,停止已启动的设备。

3.3.12图文显示工作站应具备多重不同级别登录的密码保护功能,不同级别人员对系统的查阅、不同类型的操作、直到改变系统参数和程序,拥有不同权限,必须具备严格限制的保护功能。

至少有二级可以选择。

3.3.13应自动记录各级别人员的登陆信息,便于系统的管理。

3.3.14为防止非系统高级管理员的人员,人为退出工作程序,对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系统应具备非相关级别登陆密码不能退出(包括不能试图通过Windows平台强行关闭等方式)的程序执行保护措施。

3.3.15图文显示工作站应能在硬盘数据库中实时记录火灾报警系统和气体自动灭火系统所发生的各类信息(应包括各个级别的密码登陆信息),一条信息应包括但不限于:

事件类型、设备类型、设备地址、事件时间等方面的内容。

数据库存储条目应不小于2000条记录。

3.3.16历史记录数据库的备份:

用户系统高级管理员应能够通过相应的操作,将历史记录数据库备份刻录到光盘上,以便存档及后期分析使用。

3.3.17图文显示工作站的硬件配置:

工控机应配置品牌原装机,基本配置应不低于下述要求:

PentiumⅣ/2GHZ以上CPU;

256M内存

80G以上硬盘

3.5”软驱

24/10/40X 以上CD-RW 光盘刻录机

Windows兼容键盘和鼠标

21”液晶显示器

HPDeskJet-630型系列打印机

配置1台在线式UPS电源。

3.3.18软件基本配置:

3.3.18.1软件工作平台应为简体中文Window平台,版本应不低于WinNT。

3.3.18.2除图文显示工作站专用软件以外,应安装MS-OFFICE文字/电子表格/数据库处理软件、病毒防火墙软件等。

3.3.18.3全部平台软件和应用软件必须提供原装正版安装光盘。

3.3.18.4提供系统启动恢复光盘及全部相应设备驱动程序光盘。

3.3.18.5应提供2套程序编制完成后的全套软件备份光盘。

1.3.18.6应提供和BA系统的接口,使BA系统能显示火灾信息。

3.4智能感烟探测器和智能感温探测器

3.4.1本技术规格书对智能探测器的技术要求,适用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气体自动灭火系统中所采用的感烟和感温探测器。

3.4.2使用光电型感烟探测器。

3.4.3感温探测器应采用差定温智能感温探测器。

3.4.4探测器应具有足够的灵敏度和可靠性,具备环境自动补偿能力

3.4.5探测器灵敏度可多级调整,具备白天和夜晚自动调节灵敏度功能。

3.4.6应具备环境分析和适应能力,有较强的火灾识别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3.4.7应具备多重故障判断功能。

3.4.8应具备污染程度分析功能,报告探测器污染水平。

3.4.9具有良好的抗潮湿、防粉尘污染性能,并应便于安装和维修、保养。

3.5探测器底座:

3.5.1探测器底座方便安装、拆卸。

3.5.2底座应具备感烟、感温探测器互换性。

3.5.3底座不应带电路板。

3.5.4探测器底座接触极镀层良好,反复拆装探测器后,接触极镀层不脱落。

具备抗电腐蚀、盐雾腐蚀能力。

3.6手动报警按钮

3.6.1手动报警按钮采用破玻式按钮,并应以简体中文标明“火警时击碎玻璃”等字样。

3.6.2应具有报警LED,击碎玻璃报警后LED长亮。

3.6.3应采用低功耗设计。

3.6.4手动报警按钮应配有报警测试钥匙。

3.6.5应方便安装和维修拆卸。

3.6.6应具有良好的抗潮湿、防粉尘污染性能。

3.6.7同一个防火分区内的全部手动报警按钮并联连接到一个监视模块,共用一个地址。

3.7回路隔离模块和监控模块:

3.7.1模块应采用低功耗设计。

3.7.2模块应具备状态指示LED。

3.7.3应方便安装和维修拆卸。

3.7.4应具有良好的抗潮湿、防粉尘污染性能。

3.7.5回路隔离模块动作灵敏可靠,当发生回路总线短路时,短路点二侧临近的隔离模块自动启动隔离继电器,使短路点脱离总线。

3.7.6监视模块和控制模块都应具备信号线和控制线开路/短路监测功能。

3.7.7控制模块继电器动作灵敏可靠。

3.8消火栓破玻按钮

3.8.1消火栓破玻按钮应自带24VDC水泵启动指示灯。

消防泵启动后,该指示灯应长亮。

3.8.2同一个防火分区内的全部消火栓破玻按钮并联连接到一个监视模块,共用一个地址。

3.8.3消火栓破玻按钮应具备良好的防水功能。

3.9警铃:

3.9.1安装于公共区域和气体防护区外。

3.9.2工作电压DC24V,10~20mA。

3.9.3警铃的声压级90~100db

3.10手自动转换开关:

3.10.1手自动转换开关应布置于气体灭火保护间门外侧,应使用带锁开关。

转换开关上应具有自动、手动、火警、放气指示LED。

3.10.2开关处于自动位置时自动指示LED长亮;当通过钥匙将开关旋转到手动位置时,手动指示LED长亮,此时系统应处于手动灭火工作状态。

3.10.3当某个气体防护区发生一级报警时,火警指示LED长亮。

当压力开关动作后,放气指示LED长亮。

3.10.4转换开关面板应有中文标志。

3.11紧急释放按钮:

3.11.1紧急释放按钮应布置于气体灭火保护间门外侧,应使用红色破玻按钮。

3.11.2在紧急状态下击碎玻璃时应能直接释放气体灭火剂(电控)。

3.11.3按钮表面上有明确的中文标识。

3.12紧急停止按钮

3.12.1紧急停止按钮应布置于气体灭火保护间门外侧,应使用黄色可复位式按钮。

3.12.2紧急停止按钮按下后,应立即终止放气延时继电器的延时记时,终止尚未发生的气体释放灭火过程。

3.12.3按钮表面上有明确的中文标识。

3.13声光报警器:

3.13.1工作电压DC24V

3.13.2报警光度在15cd~75cd之间

3.13.3声压级为50~70db

3.14放气指示灯:

3.14.1放气指示灯面板应有中文标誌,工作电压DC24V。

3.15联动控制柜

3.15.1采用通过中国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测、并获得公安部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颁发的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3C认证证书的标准型联动控制柜。

3.15.2联动控制柜具备手自动转换开关、设备启动/停止按钮、设备状态指示LED,显示设备的启动运行、停止、故障状态。

3.15.3当手自动转换开关置于“自动”时,该设备仅受控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控制模块;当手自动转换开关置于“手动”时,该设备仅受控于联动控制柜的启动/停止按钮。

该设备的启动运行、停止、故障等状态,通过设备状态指示LED直接反映。

3.15.4联动控制柜自带备用24V/DC电源,并应配备满足24小时监视、30报警使用的备用免维护蓄电池组。

3.15.5导线电缆

系统所选择的导线除硬线联动控制部分为耐火电缆外,其余为低烟无卤阻燃电线,且应能防白蚁咬。

3.15.6消防电话

3.15.6.1固定消防电话应选用红色。

3.15.6.2电话插孔可以是手动报警按钮自带,也可以单独配置。

电话插孔上应有消防电话字样。

3.15.7背景音乐系统主要设备的技术要求

3.15.7.11.公共广播输出控制机

容量:

至少具有8个模块化空间

输入阻抗:

-60dBm,线路600ohms平衡式/0dBm,线路100kohms平衡式

输出:

-20dbv,10kohms

频率响应:

30~20KHz,±1dB

失真系数:

小于0.3%

音调控制:

高、中、低段可调

输入灵敏度:

-20dbv

输出阻抗:

600ohms平衡式

LED输出显示

输出控制,音调控制

2.数字式AM/FM接收调谐器

选用数字式调谐器,采用数字式频率合成技术和调频数字解调,实现自动调谐和寻台功能,并具有预先,存储等功能。

3.激光唱机

选用多碟式,或自动或手动翻碟。

4.双卡座连续放音机

选用自动倒带连续循环放音的机型,具有杜比降噪系统,铬带,金属带和普通磁带选择键。

频率响应:

50~15000Hz

谐波失真:

<3%

信噪比:

>60dB

抖晃率:

不大于0.2%

5.功率放大器

具有输出短路保护及输入瞬时过载保护

输出电压高阻抗70V或100V平衡输出

频率响应:

40Hz~16000Hz±2dB/±3dB

总谐波失真:

<1%(50Hz~15000Hz)

输入灵敏度:

0dBv

输入阻抗:

100KQ

一组节目源及优先权输入

6.扬声器

额定功率:

3W/6W

输入电压:

100V(由扬声器或音箱生产厂配置定压式输送变压器)

频率响应:

100~16000Hz

圆形天花板嵌顶喇叭

阻抗可调变

7.紧急广播控制机

按矩阵控制方法,可由消防控制信号控制,通过编程可实现在几路输出组合接受紧急广播信号。

选用微机控制,目前按20分区设置区域回路,并留有一定的扩充余地,以便需要时可扩充。

应具有输出线路监测功能,任一广播线路短路或断线均可迅速显示故障,亦可手动控制,实现特定区域的切换。

紧急广播具有最高优先权,即使该区正在播放音乐或该区之扬声器被关闭,均能强制切换,播放紧急广播,且能以最大音量传输至所需广播区。

紧急广播,由主机内部产生,由主机根据需要选择输出区域和内容。

即,在紧急广播前预先发出引入注意的预告音频信号:

在紧急疏散广播中,发出强烈的警示声音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