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63650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教学设计.docx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教学设计.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教学设计.docx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教学设计

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和思路

 九江市教研室  张青云

 【考点解说】

命题作文是根据所出示题目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方式。

(一)从结构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

1.词语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词或者是词语。

如《尝试》《肩膀》《愿景》等等。

2.短语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短语,该短语可能是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并列式等等,如《北京的符号》《诗意的生活》(07湖南)。

3.句子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我想握住你的手》《必须跨过这道坎》《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二)从形式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两种类型:

1.完全式命题作文

只给命题与写作要求,没有其他文字材料加以说明,是纯命题作文的样式。

2.材料式命题作文

这是“材料+命题”形式的命题作文,在命题前有文字材料加以引导。

如每天,我们都和语文打交道,无论课内还是课外。

在你记忆的深处,或许留有语文学习的难忘印象,或许有过关于语文的诸多感慨。

(三)从内涵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

1.观点型命题作文

命题就是我们文章要表达的观点,如《今年花胜去年红》、《人生处处是考场》。

2.论题型命题作文

命题提供的是一个观点所属的范围,具体的观点需要我们对论题进行分析和切《谈意气》

3.寓意型命题作文

命题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既有表面的意义,更有隐含意义,如《门》《路》。

人人头顶一方天。

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

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往。

请以“怀想天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4.关系型命题作文

命题采用两个或三个词语,中间用间隔号或“与”“和”等词连接,这几个词语或短语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实力与凭借》《机遇与坚持不懈的精神》《人与路》(06江苏)。

怎样使命题作文“符合题意”

  1.“命题作文”审题的三原则

(1)在限制中求准。

如《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限制相会在“爱”“不容易”,是写“爱”,但显然“不容易”是叙写的重点。

(2)在灵活中求新。

无论命题限制多么严,总有未加限制的方面。

如《我的一位老师》未限制哪位老师,只要在某方面值得学习,就都是“老师”,都可以写。

比如,青蛙是我游泳的“老师”……这样就会有更多更新颖的题材。

(3)在隐含中求实。

任何作文命题都有明言和隐含两个部分,如对《铺路石》、《桥》之类的题目,更要善于挖掘隐含于其中的比喻或象征意义。

  2、方法指导

(1)找题眼。

作文题目大都有一定的标记,如果我们能通过对“题眼”细加推敲,透彻理解作为标记的关键词语的涵义,就不难明确题目的要求和议论的对象,也就能有效地防止离题跑题。

  

①在偏正短语的题目中,中心词往往就是写作的对象,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往往体现了题目的特殊要求,它也往往就是题眼。

如“双赢的智慧””,题眼是“智慧”,。

②在动宾短语的题目中,宾语一般规定了写作的范围、对象,而动词一般是写作的重点所在,它也往往就是题眼。

如“看家乡”,题眼就是“看”,“看”是视觉的感受,题目规定了是从视觉写家乡,写出来的应该是自己眼中所见的家乡的独特的风土人情,或家乡的变迁。

文章中当然能写思索,但一定要是由“看”而引发的思索。

③在主谓短语的题目中,谓语部分常常是写作的重点,它也往往就是题眼。

如“我看课外阅读”,“看课外阅读”就是题眼,意为“对课外阅读的看法”。

因此,写出来的应该是自己对某种课外阅读现象的探讨,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作文审题训练

   请以“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注意:

1、自选角度,提炼观点。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

  我们可写的桥是广泛的,可以是实际的,也可以是虚拟的。

但我们写出的桥不应该仅仅是桥,而是“或许演绎着感人肺腑的故事,或许倾诉着令人难忘的情思,或许寓含着耐人寻味的哲理……”  

  

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三、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1、词语类。

析词义。

审读词语,我们要明确知道这个词语的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

如“读”,既可以平常的阅读书本,还可以是“欣赏”、“品味”、“感悟”等含义。

看词性。

如果是动词,可以添加宾语,如“读”的题目,立意角度为“读人生”,“读父母”,“读历史人物”等等。

如果是名词,可以添加动词或修饰语,如“肩膀”的题目,立意角度可以为“父亲的肩膀”,“寻找依靠的肩膀”等等。

用这种扩展的方法来审题立意,能使写作角度更具体,更有针对性,起到化大为、化虚为实的效果。

有些题目很宽、很大,学生往往不知如何下手,这类题目可大题小作,就是从小处来写,运用添加修饰限制成分的办法。

还可以运用修辞扩展法:

如“说‘安’”,可供发挥的余地相当大。

你可以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或联系当前的社会现象,以环境、心理、历史、现实等方面入手,也可以从文化传统、人类追求、思想境界等方面落笔。

可以扩展组词,从“安定”、“安全”、“安宁”、“安逸”中选择一个切入进来,也可以扩展成成语,如“安贫乐道”、“安分守己”、“安居乐业”等;还可以从联想其他有关“安”的名句,比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等。

对于“安”,可以褒扬,比如写“安”代表着面对困难内心沉稳;也可以贬斥,比如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必将丧失机遇。

2.短语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短语,该短语可能是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并列式等等。

如果是偏正结构,题眼一般是修饰语。

外于中心词位置上的词,直接规定写作内容与角度,而修饰成分的词语则往往影响选材。

如2006年北京题“北京的符号”,作文题中已经列举了一些,如天坛、故宫、天安门、胡同、长城等,你可以从这些符号中任选其一来写,也可以另外选择,但不管怎样,你必须选取北京的有代表性的建筑或事物来写。

如果是动宾结构,题眼一般是前面的动词。

如2005年天津题“留给明天”,题眼就在“留给”上。

“留给”的可以是具体的东西,也可是抽象的精神,给了我们很大的联想、想像空间。

可以是“我”要留给明天什么,可借此对自己的未来表态,回答自己的人生理想是什么;可以是我们这一代人要留给明天什么,也可以是历史上某位名人已留给明天什么;可以从到底该留“什么”给明天的层面思考:

把口碑留给明天,把美好留给明天,把微笑留给明天,把青山绿水留给明天等等。

如果是主谓结构,题眼一般是谓语,如“知足常乐”,题眼应在谓语“常乐”上。

“常乐”的“乐”前还有一个修饰语“常”,这也是审题时不能忽视的。

可以叙述自己或他人因知足而总是快乐的经历、感受,或者论述知足为什么总是快乐的道理。

如果是并列结构,在多数情况下,关键是找出并列词语之间的相互关系。

如“索取与贡献”,重点是让我们阐述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而不是索取,决不能单纯地议论什么是“索取”,什么是“贡献”。

再如,“勤奋和成功”是因果关系,“知识与能力”是相关关系,“欢乐与痛苦”是相反关系,“自尊与自强”是递进关系等等,只在在审题之意时抓住了这种关系,就是切合了题意。

3.句子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我想握住你的手”、“今年花胜去年红”。

对于这类题目审题之意时主要是抓住主谓宾中心词。

如2005年辽宁题“今年花胜去年红”此题目传达的最重要信息有:

①写作内容是“花”,是“红花”。

“花”在题中有比喻义,需要展开联想,思考它喻指什么。

它可喻指红红火火的现象、蓬勃繁盛的事业,也可喻指思想崇高、才学优秀、成绩突出的精英。

思考时要从不同角度把这些写作对象具体化,写感受最深的方面。

②题眼是“胜”,“胜”在题中是“超过”、“胜过”的意思,文章重心就应放在“今年”的“花”红上,在今年的巨大变化中体现出优秀人的涌现、社会面貌的变化或祖国事业的繁荣等。

综合起来看,命题作文审题思路有:

1、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有些命题比较具体实在,我们需要化实为虚,抽象概括;有些命题比较抽象,我们需要化虚为实,找到抓手;还有些命题可能虚实兼备,我们则需要虚实结合。

例如“肩膀”:

“肩膀”既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属于虚实兼备的形式。

实指时,我们可以通过添加语素的办法来确定立意,在它前面添加必要的定语,如“父亲的肩膀”写一曲亲情的颂歌。

如果“肩膀”虚指,则要理清它虚的内涵。

比如:

①依靠;②承担责任(“身肩重任”“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③团结协作(“并肩作战”);④基础(英国科学家牛顿说过“我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再如“我想握住你的手”:

命题中的“你”既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

实指时,“你”就必须是一个具体的、身边的事物或人物,如“父亲”“同桌”“友人”等,来抒写动人心魄的亲情、友情乃至书写美好纯真的爱情等。

虚指时,“你”就应该是一个抽象的事物,或超越时空限制的事物、人物。

如由虚处着墨,写想与某位历史名人握手,想握住某部文学名著主人公的手,或是握住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甚至外星人的手;也可以想握住节约的手、诚信的手或青春的手等等。

2.由表及里,揭示寓意

有些命题采用比喻、象征手法,审题时不能照字面意思去理解,而应该抛开表面意义去挖掘隐藏在背后的寓意。

例如“提篮春光看妈妈”这个题目,审题立意的关键在抓准其寓意,不能仅仅理解为写一次去看看妈妈的经过,那就太实了,难有好的立意,当然也就难得高分了。

“春光”可联想为相似的本体:

成绩、成就、收获;也可联想为:

报效之心、感恩之情、反哺之意等。

“妈妈”可以是“母亲”,也可是有恩于己的师长,还可是更宽泛更抽象的“社会”、“国家”、“民族”等。

“看”可置换为“回报、感激、感恩、报效”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审题过程中,以上几点往往需要我们综合运用。

3.要紧紧抓住题眼。

题眼,即文中暗示、透露的文章重点,是寓意的关键性字眼。

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就是命题作文的题眼。

扣住了题眼,也就抓住了重点,抓住了中心;吃透题目中的有效信息,就能确定好写作中心。

如2008年安徽高考作文试题是“带着感动出发”,写作时,可以将其分解成几个问题进行思考:

其一,带着什么出发?

感动。

其二,带着感动去干什么?

所以,作文的具体落脚点,也就是“题眼”,应该盯在“感动”和“出发”上。

特别是不能忽略“出发”这个词,它是一个泛指,具体到一个人,就是做事情,就是去生活,就是去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

4.添加语素,构成语境

有些命题,如词语或短语式命题,审题时,我们可以通过“添加语素,构成语境”的办法来完成审题,即在所给定的词语前或后添加词语或短语,丰满所给的词语,来显示自己要表达的主旨。

要尽可能多角度添加,以便自己有筛选的余地。

例如《尝试》:

可以在词语前面添加一定的内容:

危险的尝试、成功的尝试、失败的尝试、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一次难忘的尝试、……

可以在词语后面添加一定的内容:

尝试投稿、尝试游泳、尝试自立、……

再如《北京的符号》:

可以在短语前再添加内容,使命题更明确,如“留住北京的符号”“创新北京的符号”“设计北京的符号”“什么可以称为北京的符号”等;

也可以在短语后添加内容,使命题更具体,如“北京的符号是什么”“北京的符号有什么特点”等。

四、半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半命题作文是另一种重要的命题形式,它的审题立意选材等方面的要求跟命题作文大致相同,特殊之处在于要把题目补充完整。

可以这么说,半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的关键在于填补题目。

填补题目的原则是三个字:

合、真、新。

“合”就是要求所填补的字词符合作文提示,填补后的作文题目和出题者的命题意图不相矛盾,填补后作文题目搭配恰当,表达的意思明确完整;其次是尽量选自己最熟悉的、感悟最深的内容。

“要想感动别人,首先要感动自己”,只有“真”的经历体验和切身感悟,才能为你的记叙、抒情、议论等提供坚实的基础,让你表达得更自己、自信、自如;最后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大胆求“新”,尽量填补较为新颖的题目,让你的作文“独辟蹊径”,令人“耳目一新”。

例如,当你看到“如果我是 …… ”这样的半命题时,你会想到什么?

是班长、爸爸、还是老师等人物?

或许“我是一只鸟”、“如果我是一片云”、“如果我是奥运大使”等更能体现新颖独特。

示例:

走进自然,我们领略景色之美;亲近大师,我们感受哲理之美;享受亲情,我们体验生活之美;展现才华,我们成就青春之美……生活并不缺少美。

美,就在我们身边。

请以“__________________真美”为题,写一篇文章。

可以大胆想象,讲述故事,也可以抒发感情,发表议论。

要求: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自选。

文章不少于800字,

审题思路:

1、从内容上来看,要填补的是“美”的来源,解决“什么”真美的问题。

所要填补的是写作范围,“美”是写作重点。

假如填补的是“亲情”,那这篇作文写作的角度和范围就确定在“亲情”了,然后要从“亲情”中去发现美,挖掘出亲情美的特殊意义与内涵。

全文要把“美”当作核心来写,把“亲情”当作“美”的寄托。

2、从形式上来看,要填补的是主语,这个主语可以是名词,如作文材料中提示的“自然”、“大师”、“亲情”、“青春”等,也可以是带有动词性的短语,如“挑战自我”,“战胜困难”,“拥抱自然”,“走进乡村”等,还可以是形容词性的抽象词语,如“谦虚”、“纯洁”、“善良”等。

但落脚点仍然要指向“美”。

3、填补完整后,审题立意的思路就与全命题作文相同了。

▪传统上,审题要看作文类型,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包括半命题作文),审题方法个个不同。

其实,万法归宗,不管什么类型的作文,都需要凝练成一句话,找到这句话,就可以转化为命题作文来写作。

所以,我们以简驭繁,以命题作文为主,解剖审题。

一则作文题目,总会呈现哪些信息呢?

▪文体、字数、人称、范围、句式、情感、修饰词、关键词等等。

▪审查题目,分析这些信息,不是每处都仔细琢磨,得分个详略:

有些,只需瞄一眼,知道了,心中有数就成,时间控制在数秒以内;有些,则需要盯n眼,要推敲,思忖,花上一刻钟也不为过。

一、文体

▪中考作文命题已经好多年“文体不限”了,“文体不限”其实也不是什么文体都可以写,有时题目本身的规定性就把某些文体排除在外了。

▪如:

“十六岁的我”,最适合写什么文体呢?

▪最方便写洋溢青春激情的抒情文,叙事文,而议论文、说明文就不好写。

▪有些地区出于突出初中基础文体训练的考虑,不再笼而统之地“文体不限”,而是特别要求“写记叙文或议论文”“写一篇记叙文”

二、字数

▪字数是作文的一个重要指标,你少了50字,会被扣2分,少100字,基本上就会被划拨到最糟糕的作文里了。

▪一般是“不少于600字”或者“600字左右”。

▪从写的角度,应该比题目规定的字数下限略多写几十字,这样不仅内容更显得丰富,也可见你行文的优裕。

三、人称

▪中考作文命题更关注学生的自我成长与心灵世界,所以题目里往往有“我”,如“我眼中的色彩”“我依然——”。

▪再如:

“我最想依靠的人是你”“你误会了我”,这样的命题对叙述的口吻就有特别要求,强调倾诉性。

▪若题目里不是“我”,而是“我们”,如“我们这帮人”“那一刻,我们······”,这类作文你就不能太个人英雄主义,要突出“们”,突出群体。

 四、范围

▪范围就是给题材画个圈,圈内的你可以写,圈外的不能写。

最近两年,为了防范套作,命题者越来越倾向于在写作范围上加强限制,这一趋势,我们不能不察。

小练习:

▪以“你在我心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这道题目中的“我”可以怎么理解?

(既“我”的范围)

▪“请以初中生活为素材,以‘你在我心里’为题,写一篇文章”,这道题目中的“我”又该怎么理解?

刚才的题目是2008年江苏常州题“请以初中生活为素材,以‘你在我心里’为题,写一篇文章”,这道题目,如果没有“以初中生活为素材”的限制,选材可谓海阔天空,题目中的“我”就可以非作者自己。

比如可以虚拟“我”为项羽,项羽对虞姬说“你在我心里”;或者杜甫对李白说,树叶对树根说,白云对蓝天说······但“以初中生活为素材”,“我”就只能是“我”,非作者本人莫属了。

虚拟成别人,就跑到圈外了,会被红牌罚下。

再如“美丽的瞬间”,你写的内容就得是瞬间发生的,不能像“三年前······一年前······现在”这样娓娓道来。

再如“那一幕,我难以忘怀”,你就只能写一个场景,不能“家里······学校······街头”写上好几幕,我们写过的“一道风景线”也是如此。

请同学们特别注意题目里的时间词,如:

“一天”“冬天”;地点词,如“校园”“窗外”;数量词,如“那一刻”“一件事”“第二次”

 五、句式

▪题目如果是简单的词语,如“回家”“永远的歌声”,这项审查可略过。

题目里如果出现关联词语,或由两个小分句构成,就需要辨析其中的内部联系了。

是因果关系,条件关系,还是并列关系呢?

▪“生活因思考而精彩”

▪“失去后才知道可贵”

例如:

“我参与,我快乐”

因为“参与”所以“快乐”,我们可以理解为“参与”是“快乐”的原因,“快乐”是“参与”后必然的情绪反映。

你行文时,就需要既描述“参与”的过程和细节,也抒发“快乐”的情绪和感悟,两者缺一不可,只写一点,都不完整。

 六、情感

▪最近两年,中考命题老师都变成情种了,以往那种马克思主义老太太的淡漠不多见了。

你看这些题目,“你还会 吗”、“我最想依靠的人是你”、“让我握住你的手”,你得体会这里面的一往情深;再看这些题目,“向前,向前,向前”、“再小的力量也是支持”、“坚强起来”,你得领悟其中蕴含的积极、进取、不屈的精神力量。

而所有的体会、领悟,最后又得落实在你饱蘸情感的笔触里。

 七、副词

▪副词初看不起眼,其实极重要。

这两年出现较多的副词有“其”“然”“真”“也”“最”。

▪如“门其实开着” “——其实很快乐”

▪“其实”,包含着一个误会设计,起初认为是那样,后来因为某一际遇,明白是这样,行文必须把误会交代清楚。

▪如“我依然——”

▪“依然”,包含一种无怨无悔,即使错了,即使亏了,也不改初衷。

再如:

“下雨天,真好”“——,真有趣”“有时,我也想——”“——,最美的数字”“我最好的朋友”······

▪“真”,包含一种发自内心的意思,行文时少不得由衷的抒情;

▪“也”表明曾经没有想过,经历过,现在却想怎么样······

▪“最”,包含一种对比,比较后确定这才是“最”那不是“最”。

所以,要用“那些”来突出“这一个”。

 八、关键词

▪要善于锁定题目最关键的词语,找找下面题目的关键词。

▪“那一幕,我难以忘怀”

▪“温暖的时刻”

▪“我眼中的色彩”

▪要死盯着这些关键词,慢慢咂摸他们的“色香味”。

1、“那一幕,我难以忘怀”,

“难以忘怀”也就是印象深刻,为什么印象深刻呢,你得给出充分的理由,如果写的是泛泛的人和事,比如,在街上看到一个乞丐觉得可怜,在课堂上被老师表扬有爱心,就“那一幕,我难以忘怀”了,那就没写出这个题目应有的震撼度。

2、“温暖的时刻”,

“温暖”不仅是身体的,也应该是心灵的,而且重点应该放在后者。

3、“我眼中的色彩”,

“色彩”不能单纯地写成“赤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如果简单地写成“我看到了红色、绿色、黑色”,那会让人笑掉大牙。

你得琢磨其中的比喻意涵,比如黑色跟灾难往往联系在一起,绿色往往跟希望里联系在一起,从这个角度,可以写汶川地震,表现我们这个民族在灾难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

初中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审题就是在动笔之前,对作文题目做一番研究,彻底弄清题目含义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而且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性的一步文章的立意就是在审题的过程中确定的审题的具体任务,就是通过对作文题目的思考和分析,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弄清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明确立意,并确定文章的体裁。

 

一、考试中常见误区

 

(一)忽略指向:

不能整体把握、遗漏要素(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对题目的某一要素上,以偏概全,导致跑题如“今天真好”,忽略了“今天”这个时间限定范围,而只在“真好”上面做文章,素材不考虑时间)

 1.忽视背景语——背景语往往是命题者着意营造的某一种情境,不同的背景语引发的思维走向不同,只有审清了背景语的思维走向,才能保证写作中思维模式与文题内在的文脉相贯通。

例:

 在毕业告别晚会上,有位同学在纪念册上写了这样的一首诗:

 妈妈,我知道你爱我,可我长大了,总会离开你;老师,我知道你爱我,可我毕业了,总会离开你;朋友,我知道你爱我,可我升学了,总会离开你……

  亲爱的同学,读了这首诗,你想到些什么?

请你以“总有离开的时候”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提示和要求:

(1)自定角度作文;

(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3)字数不少于600;(4)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校名

 分析:

作文背景语提供了一个情境,“毕业告别晚会”,晚会本身已含有题目中的“离开”之意

 主体部分有三个并列的分句,分别提到了离开妈妈、老师、朋友,提醒我们可以书写亲情、师生情、友情省略号容易被我们忽视的因素,省略号提供了无限的思考空间,提醒我们关于离开的故事和思考,应该还有许多

 如果忽视背景语和题目的分析探究,对照材料一一道来:

离开母亲,离开老师,离开朋友,没有自己的构思,流于空谈,变成像扩写,又像问答,肯定很难深入

 2.忽略提示语:

话题作文在开放中又有所限制,这些限制多出现在提示语中。

例:

    人的一生总要与书打交道,在与书的接触过程中,一定会有某些故事发生,之后就会有一些属于自己的思考请以你与书的交往过程或对书的思考为内容范围写一篇文章。

分析:

提示语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你与书的交往过程”隐藏的限制至少有:

⑴要写自己的,不能写别人的;⑵要写出过程,最好是写成散文或记叙文“对书的思考”透露的信息则有:

⑴要以写对书的感悟、体验以及书对“我”的启示教益为主⑵文体上最好写随笔,杂感或议论文有了上述思考,就可以保证在审题中没有大的失误而有的同学偏偏离开了“我”的读书经历,“我”的读书体验,泛泛而谈书的作用和好处,写出诸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缺少个性的文章 

(二)游离中心:

不能辨明主次、突出重心(如“心灵的选择”,有的就详写“选择”,略写“心灵”,结果走进了喧宾夺主的误区)  

 修饰失度——《运动会花絮》指文题有时量、物量、动量的限制,而作者审题时注意不足,造成文章没有显示那些时量、物量、动量的限制,致使文间修饰不足或超出限度,不能恰到好处地满足题意要求如以《运动会花絮》为题作文,有位考生却只记叙了4×100米接力赛这一件事,详细描绘了,接力赛的精彩过程,显然离题了。

从文题看,似乎没有限量,其实是有的因为“花絮”一词是指各种比较有趣的零碎新闻,既然是“零碎”就不只一件了把握题意的“量度”,原有的400米角逐,文字可压缩,然后再选两三件运动会上的小事来记叙当然,这若干件事所组成的“运动会花絮”,还得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做统帅才是。

 (三)理解肤浅:

不能由表及里、化实为虚(只在“题目”的表面意义上做文章,把注意力放在对“题目”的表层意义的理解上,而置“题目”的比喻意义、引申意义、象征意义等寓意于不顾,导致跑题)

 在没有充分理解材料的基础上随意处理,这种现象在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中居多,往往造成跑题这样的重大失误有些作文的命题意图,并不在外表,而在深层或题外,考生要通过现象看本质,寻觅题外之意,倾听弦外之音,这种命题,一般文字比较简洁,没有什么提示,审题失误率也最高。

如《心愿》:

是谁的心愿?

是什么样的心愿?

是一个还是几个心愿?

可任选一个方面来写,但重点要写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愿,这才是深层内容,才是题外真意如果只静止写有一个什么样的心愿,极力渲染“心愿”变成现实的心情,对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愿的原因却写得很少,虽然也扣题,但只抓住外表,影响题目深度。

例:

《失败也美丽》

 失败,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有的人讨厌它,一味躲避,这样只能离它更近;而有的人在失败之后,从中吸取教训,不断努力,慢慢走向了成功对于这些人,失败是美丽的(写的不是“也”美丽的,而是“是”美丽的)

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