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6章质量与密度测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63709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0.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6章质量与密度测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6章质量与密度测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6章质量与密度测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6章质量与密度测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6章质量与密度测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6章质量与密度测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6章质量与密度测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6章质量与密度测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6章质量与密度测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6章质量与密度测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6章质量与密度测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6章质量与密度测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6章质量与密度测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6章质量与密度测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6章质量与密度测量.docx

《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6章质量与密度测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6章质量与密度测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6章质量与密度测量.docx

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6章质量与密度测量

6章质量与密度(测量)

一、选择题

1.只测一次,要求较准确的测出90cm3的酒精,请你在下列四种规格的量筒中,选出适当的量筒(  )

A.量程是100mL,分度值是1mL

B.量程是200mL,分度值是2mL

C.量程是50mL,分度值是1mL

D.量程是50mL,分度值是2mL

2.电子秤有“清零”功能,例如,在电子秤上放200g砝码,电子秤显示为200g,按清零键后,显示变为零;随后再放上100g砝码,电子秤显示为100g。

利用电子秤的这种功能,结合物理知识可测定玉镯的密度。

具体操作如下:

步骤a:

向烧杯内倒入适量水,放在电子秤上,按清零键,显示数变为零;步骤b:

手提细线拴住玉镯,浸没在水中,且不与烧杯底和壁接触,记下此时电子秤示数为m1;步骤c:

把玉镯接触杯底,手放开细线,记下此时电子秤示数为m2。

则下列判断中(  )

①玉镯的质量为m1②玉镯的质量为m2

③玉镯的密度为

④玉镯的密度为

A.只有①③正确B.只有①④正确C.只有②③正确D.只有②④正确

3.如图所示是小敏的爸爸送给妈妈的生日礼物——金手镯,为了了解金手镯是否是纯金制作,小敏利用学过的密度知识来判断,先用天平称量金手镯的质量,再测出金手镯的体积。

下列几种测量体积的器材中能够较精确测出金手镯体积的是(  )

A.量筒、烧杯、水B.溢水杯、小烧杯、量筒、水

C.溢水杯、小烧杯、天平、水D.弹簧测力计、烧杯、水

4.一个薄壁的瓶子内装满某种液体,已知液体的质量为m。

瓶底的面积为S,小明同学想测出液体的密度,他用刻度尺测得瓶子高度为L,然后倒出小半瓶液体(正立时近弯处),如图所示,测出液面高度

,然后堵住瓶口,将瓶倒置,测出液面高度

则液体的密度为(  )

A.

B.

C.

D.

5.在室温下,小明利用一个质量为300g的玻璃瓶,设计测量某液体密度的实验,其步骤如下:

①将玻璃瓶装满水(水的密度为1.0g/cm3),称得总质量为900g;②倒掉瓶中的水,待玻璃瓶干后,改装满某液体,称得总质量为1800g。

由上述实验步骤,可推算某液体的密度为()

A.1.5g/cm3B.2.0g/cm3

C.2.5g/cm3D.3.0g/cm3

6.小江进行了如下测量:

①用天平测石片的m质量;

②往烧杯中甲适量水浸没石片,在水面位置作上标记,取出石片,用量筒取水缓慢倒入烧杯,让水面升至标记处,如图所示。

量筒内倒出水的体积V即为矿石的体积;

③计算出石片的密度ρ。

根据以上步骤,测出的密度值会()

加水到标记取出石片再加水至标记

A.偏大B.偏小

C.无偏差D.无法确定

7.一同学为了测出一玻璃容器的质量和某种液体的密度,先后进行了四次实验,四次实验的有关数据记录在如下的表中。

在实验中该同学忘记记录第三次液体的体积V3及第四次玻璃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4。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是

次数

1

2

3

4

液体体积V/cm

5

12

V3

25

玻璃容器和液体

总质量m/g

29

34.6

37

m4

A.玻璃容器的质量为30g

B.液体的密度为1.0×103kg/m3

C.第三次液体的体积V3=20cm3

D.第四次玻璃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4=45g

8.用天平和量筒测某品牌牛奶的密度(先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牛奶并测得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106g),下列的操作正确是

A.测量前指针位置如图甲,应向右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B.将烧杯中部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乙,体积为40L

C.如图丙,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为60.2g

D.若不慎有少量牛奶附着在量筒内壁上,测得的牛奶密度将会偏大

9.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下列情况中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A.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右侧就开始测量

B.读游码时以其右端的刻度为准

C.使用已严重磨损的砝码

D.调节天平平衡时,忘记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

10.量筒内原有50毫升水,往里面放入一木块后发现它的半浸入水中,此时量筒的读数为56毫升.该木块的体积为

A.6cm3B.0.6dm3

C.12dm3D.12cm3

二、解答题

11.朱文英同学想测量一块小石块的密度,实验操作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1)用已经调节平衡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测量时______(选填“小石块”或“砝码”

应放在天平的右盘内;

(2)若加减砝码都不能使天平平衡时,则应该______;

(3)天平平衡后盘内砝码情况及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该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

(4)然后用量筒和水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小石块放入量筒前后,量筒内水面高度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该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g/cm3。

本实验中系着小石块的线会使测量的密度结果______真实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2.小明在测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

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

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端调节。

(选填“左”或“右”)

(2)将金属块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改变右盘中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右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g。

(3)将金属块放入装有40mL水的量筒内,水面上升后的位置如图丙所示。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3。

13.小明为了测量煤油的密度,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左侧,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

(2)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煤油的总质量为173.4g,现把烧杯中的煤油倒一部分到量筒中,再把烧杯和剩余的煤油放到天平上,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可知倒入量筒中煤油的质量为______g,且由如图乙所示得到,倒出去的煤油的体积为______cm3;

(3)根据测量结果可知煤油的密度ρ为______kg/m3。

(4)小明采用下面方法,也能测出煤油的密度:

他用弹簧测力计通过绳子拉着一块已知质量为m、密度为ρ铁的铁块,使它浸没并静止在煤油中,此时绳子受到的拉力为F,如图丙所示,则煤油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请用m、ρ铁、F、g等物理量符号表示)。

14.同学们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酸奶密度:

(1)进行实验前,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时,发现天平指针偏左,调节方法是______。

(2)同学们依次进行甲、乙、丙三次测量,如图所示.同学们设计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如下表所示,请结合同学们的实验过程,将相关数据填入表中空白处。

空烧杯的质量/g

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g

酸奶的体积V/mL

酸奶的密度ρ/(

______

______

40

______

(3)这种测量密度的方法,会使测量的密度值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在不增加实验步骤的前提下,应该按照______(填图中的序号)的顺序测量。

(4)小明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制成了一个简易密度计,如图丁所示。

他想用这个简易密度计测量酸奶的密度,于是进行了如下测量,请你将小明的测量过程补充完整(假设简易密度计在液体中始终竖立):

①向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倒入适量的水和酸奶,将简易密度计放入水中,静止时测得密度计浸入水中的深度为______;

②取出简易密度计并擦干,______

③酸奶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用已知量和测量量的符号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

15.小明非常喜欢喝可乐,于是他在实验室测量了可乐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

(1)小明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小明担心整罐可乐会超过天平的称量,于是喝掉一部分。

再放在已经调好的天平上,向右盘放砝码时,应先放_____(填“大”或“小”)的砝码,再通过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称得可乐与罐的总质量为87g,然后她将可乐倒入量筒中一部分,示数如图乙所示,他再把剩余的可乐放在已经调好的天平时,正确测量后示数如图丙所示,其质量为_____g,则该可乐的密度为_____kg/m3。

(3)实验中小明发现量筒中可乐液面下的内侧筒壁上附有大量的小气泡,这会造成可乐密度的测量值_____(填“偏大”或“偏小”)。

16.小欣为了测量液体A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

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

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端移动;

(2)将液体A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A的体积为_____cm3;

(3)将量筒中的液体A全部倒入空烧杯中,把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的左盘中,当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时,天平横梁再次水平平衡,则烧杯和液体A的总质量为_____g;

(4)实验中测得所用空烧杯的质量为40g,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液体A的密度为_____kg/m3。

实验测得的密度值_____(选“偏大”或“偏小”)

17.在劳动实践活动中,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大豆、核桃、花生等食材制作营养豆浆,并测量营养豆浆的密度。

(1)小明的实验过程:

①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豆浆的总质量,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总质量为_____g;

②把烧杯中的豆浆倒入量筒中一部分,如图乙所示,记下量筒中豆浆的体积为_____cm3;

③测出烧杯和剩余豆浆的质量为30g。

根据以上数据,计算豆浆的密度为_____kg/m3。

(2)小亮的方法;

①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

②向空烧杯中倒入适量豆浆,测量烧杯和豆浆的总质量

③将烧杯中的豆浆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豆浆的体积V。

你认为_____(填“小明”或“小亮”)的实验方法所测密度误差较大,理由是_____。

(3)测量结束后,小明把核桃放入水中,发现核桃漂浮在水面上,他想测量核桃的密度,于是挑选了一个不透水的核桃(如图丙),却发现无法放入量筒中。

聪明的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小桶、细线、细铁丝、装满水的溢水杯,也测出了核桃的密度。

实验步骤: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所受的重力G;

②_____;

③_____。

请补全主要步骤,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写出核桃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18.小王同学为了测量雪的密度,设计了“根据雪地上的脚印深度进行估测”的方法,他采用的方法是:

(1)利用一块平整地面上的雪,用脚竖直向下踩在雪上,形成一个向下凹的脚印。

测量积雪原来的厚度

,然后用脚用力踩,踩后雪变为冰,冰的密度

已知,测量从雪面到脚印的深度h,由此可估测雪的密度,推导得出雪的密度计算表达式为______;

(2)大雪过后,会造成路面积雪和积冰,危及交通安全,为了尽快消除路面积冰,可以通过撒盐和铺设防滑物以及组织扫雪等措施,下表反映的是盐的浓度(盐水中盐的质量与总质量的比)与凝固温度之间的关系,利用这一表格,请你估计当桥面上积冰的厚度达到2cm,环境温度为-3℃时,撒盐车应在每平方米的冰面上至少撒盐质量为______kg,才能去除桥面上的积冰?

盐的浓度(%)

0

5

10

15

20

凝固温度(℃)

0

-3

-7.5

-12

-17

19.小彤想利用一架天平(没有砝码),一个量筒,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一只滴管,一些水测出一些小玻璃球的密度,请你补充她的实验步骤并写出表达式,已知水的密度为

)实验步骤: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节横梁使其平衡;

②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托盘上,其中一个烧杯中放若干玻璃球,另一个烧杯中用滴管缓慢加水,直至天平平衡;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将玻璃球放入量筒中,使其完全浸没水中,体积记为

)待测玻璃球密度的表达式

__________;(用题中符号表示)

)在读数无误的情况下,小彤测出的玻璃球的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0.一位地质工作者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块很大的矿石的密度时,他的操作步骤如下:

A.用天平测出小矿石的质量,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B.将天平放水平,调节天平平衡

C.将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读出并记录水面对应的刻度,将小石块浸没在盛有水的量筒中,读出并记录水面对应的刻度

D.计算出小矿石的体积

E.计算出小矿石的密度

请将以上操作顺序合理排序:

______

 

答案

1.A

2.C

3.C

4.D

5.C

6.B

7.D

8.D

9.A

10.D

11.砝码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58g2.9小于

12.右743.7

13.右31.2400.78×103

14.将平衡螺母向右调33.482

偏大乙、丙、甲H将简易密度计放入酸奶中,静止时测得密度计浸入酸奶的深度为h

15.游码归零,再向右移动平衡螺母大60.61.02×103偏小

16.右60940.9×l03偏小

17.71.640

小亮烧杯中会残留一些豆浆,导致体积的数据不准确,产生误差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核桃所受的重力

用细铁丝将核桃缓慢压入水中,直至核桃浸没水中,用小桶接住从溢水杯溢出的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小桶和溢出的水的总重力

18.

0.95

19.将烧杯听水全部倒入量筒,测得水的体积为

20.BACD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