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作文讲评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71887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首作文讲评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回首作文讲评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回首作文讲评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回首作文讲评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回首作文讲评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回首作文讲评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回首作文讲评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回首作文讲评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回首作文讲评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回首作文讲评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回首作文讲评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回首作文讲评教学设计.docx

《回首作文讲评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首作文讲评教学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回首作文讲评教学设计.docx

回首作文讲评教学设计

《〈回首〉写作讲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阅卷评析,学生了解本次作文审题立意的正确方向,进一步领会哲学思辨对审题立意的开掘意义。

2.通过范文阅读和点评,学生进一步明确“概念统一”和“观点与材料统一”的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运用“对立与统一”的哲学原理进行审题立意,增强深度立意的自觉性。

2.难点:

明确“概念统一”和“观点与材料统一”的要求并付诸实践。

【学情分析】

@作文题目:

我们常说,一切都要向前看,其实,有时“回首”也很有必要。

请以“回首”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1)不少于800字;

(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题目简析:

这是一篇典型的给材料命题作文。

前面的引言,既是一种限制,也是给“回首”指明了辩证思维的方向,考查学生思维的深度。

@写作概况:

年级均分分,班级均分**分。

由于高三阶段的写作重视用哲学思维让作文“有深度”,所以这个文题的写作,大部分同学是能够适应的,但是精彩的文章也很少。

@问题聚焦:

学生有辩证思维的意识但表述的严密性不够强、“回首”的概念不够统一、材料与观点不够一致等共性问题。

课时建议: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讲评

引导反思

1.发放学生作文。

2.引导学生细读作文,从对“回首”概念的把握及辩证立意方面反思自己作文的疏漏之处。

1.学生读自己的考场作文。

2.学生对自己的作文立意做出判断,共同探究立意的妥帖性。

经过考后一段时间的“冷却”,学生对自己的作文重新审视。

展示问题

分析概念

1.教师公布阅卷的基本标准:

基准分49-50;只谈“回首”而不提“向前看”最高不能进入60;作文题有改动的-2分。

2.教师展示“阅卷手记”,重点是对“回首”的理解,为学生讨论提供具体材料。

3.本题写作中,“回首”概念究竟该怎样界定?

1.学生对照自己作文寻找差距,总结得失。

2.关于“回首”的理解:

回首=回忆(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回首=质变一瞬(那人却在……);回首=回眸(站在现在,慨叹过去);回首=观照(唐太宗以史为鉴);回首=反复(爱迪生、袁隆平等科学家实验);回首=纪念(圆明园、卢沟桥)……

3.回首:

回望、回顾、回忆、回想

了解自己,为提升文章等级创造条件。

分析讨论,认识明晰概念对写作的重要性。

重新审题

激发思维

1.布置学生重新看题目,把握题目要求。

2.题目的写作范围怎样?

3.用什么样的哲学思辨加以分析能使立意深刻起来?

1.讨论:

区别“题目”与“话题”的不同要求;重视引导语的解读。

2.明确:

写作范围可大可小——大可历史风云,小可小我情怀。

言之成理,有自己的分析和思考:

“回首”是对过去辉煌的一种总结,为未来前进奠定基础,过去促进未来。

(优良传统、珍贵文化……);“回首”是对以往过失的一种反思和诊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避免重蹈覆辙。

(法西斯、文革……);“回首”是对曾经忽视的感情的一种体悟,告诫我们珍惜身边的每一点幸福;“回首”是在步履匆匆之后的一种调节,感受生活的美好,放飞心情,补充前进的能量……

3.结合题目要求,运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原理可以由浅入深。

结合此次写作,联系以前写作实践中感悟,在讨论中培养运用哲学思辨进行审题立意的习惯。

迁移阅读

领会原理

课前布置学生阅读“拥有和没有”的4篇写作例文。

从“对立与统一”角度判断审题立意的准确性和深刻性。

4篇例文的参考得分:

生有所息(28)

;珍惜过后是奋斗(45分);有无之幸(64);知足常乐(40)。

通过迁移阅读拓展思路,强化哲学思辨意识。

点评范文

取长补短

1.布置学生读4篇《回首》的范文。

2.讨论范文的审题立意和概念的把握是否恰当。

3.选取考场作文中运用材料的展示,讨论观点与材料的切合程度。

1.学生读范文,分析得分理由。

2.讨论明确:

A.“回首”的意义揭示非常明确。

B.围绕“回首”与“向前”的关系来谈。

C.结构明晰,逐层推进。

D.内容丰富,但前后概念不能完全吻合。

3.分析材料运用的妥帖性:

人物——刘伟、朱光亚、杨光、史铁生、苏珊大妈、胡哲、李娜等;事件——故居、中药、柯达、两个癌症患者和羊等;名言——吾日三省吾身、资治通鉴、温故而知新……

通过点评,学会辨别和借鉴。

增强观点材料契合度的感性认识,形成理性思考,与哲学思辨结合起来,培养审视自己写作的习惯。

设定目标

作业反馈

1.课堂总结,重审重点难点。

2.通过本次讲评,明确努力方向。

3.布置作业。

1.学生进一步了解本次作文讲评的要点所在。

2.了解努力方向:

看清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做题;审题要严密,概念要清晰;材料与观点要相契合,材料的叙述详简得当;文章前后要建立一定逻辑关系,避免论述的跳跃性。

3.学生就“环境与经济”、“考试与素质”等话题,尝试用辩证思维的角度进行立意训练,并选择适当的论述材料。

举一反三,形成写作的“类型”意识。

巩固练习,明确目标。

【思路点拨】

本次作文讲评,意在进一步适应材料命题写作的方式,养成哲学思辩的自觉性,在高考总复习阶段形成一种类型文。

因此,讲评不求面面俱到,而是突出思辨对审题的开掘意义,并进而引申到材料与观点的切合问题。

为了深化学生的印象,所以范文点评、同一类型作文的甄别是一种强化环节。

作业巩固可采用审题列提纲的方式,训练整体构思,把握概念,理顺文脉。

【拓展练习】

1.认真阅读课文《简笔与繁笔》,体会关系型议论文中辩证思维的运用以及概念的界定问题。

2.完成命题作文:

【板书设计】

回首

回顾(成功或失败)反思(肯定或否定)向前(激励或发扬)

(记叙)(议论)

【附1】

《回首》范文(印发资料)。

【附2】

“拥有与没有”例文。

生有所息(28)

人的生命是充满交织的。

生命的长河源远流长,我们每个人都努力的向上攀登,总是认为生命之中的绚丽美景在高山悬崖上,错过许许多多的快乐与幸福。

因此感谢生命之间应有所息,同时也应感谢我生命之间生生不息。

(两个分句前后应交换位子)

生命的可贵,需要让心灵驰骋于大漠,接受黄沙漫飞的洗礼,需要让心灵游弋于海洋,接受雪白浪花的冲击,需要让心灵翱翔于天空,接受和风细雨的吹打。

其实,人生永远也无永远,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敌不过时间,包括一切。

然而,我们并不能因此忙碌不止,还要学会在生命中有所止息,感谢我的生命之中有所止息,只有这样,在天空上飞翔的风筝才不会因此而断了线。

(过度自然,有辩证思想)

古代有建树的人不都是如此吗?

孔子在人生中看清事态的变迁,最终他名垂千古,功成名就。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是他的生命中“有所止息,”最终“苦心人,终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不再是神话。

先人尚且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呢?

如果你是一颗小草,不要妄想,一夜之间长成参天大树,而要生长的过程中静静地汲取养分。

如果你是一滴水珠,不要渴望一夜之间涌入苍茫大海,需要在奔流的路上停止脚步积累力量。

如果你是一条小鱼,不要奢望一跃成龙,需要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地等待时机。

(比喻论证)

生命是生生不息,人的一生却又是生有所息。

不要岁月的流逝让你成为匆匆忙忙的过客,也不要时间的推移让你变为冷漠不已。

而我,我认为我是个听话的孩子,手里推着快了的弦,学会忙里偷闲,这是我所感谢的生命之中生有所息,感谢我一直以来没有将所有的经历与实践都赔在工作和学习上,没有将休息的时间扼杀在启程的摇篮里。

因此我懂得生命之中应当需要宝贵的时间。

(能联系自我)

不知多少人曾向我抱怨高中生活的繁忙与单调,却要逼自己狠狠的看书,目的是受到掌声和鲜花。

然而,我告诉他们,没有人会鄙夷你对鲜花的向往,想想失意之后李白的理想破灭仰天大笑的豪迈,苏轼被贬之后“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超然,因为他们等待的是悠闲的自然生活,前半生他们忽忽走过,不收沾染,后半生他们可以轻松上阵。

(没有扣住“在生命中有所止息”去议论)

我欣赏庄周梦蝶一般的意境,妒忌李白仰天大笑的豪迈,佩服苏轼超然物外的乐观。

不信,你可驻足而看看地上的小草,他们是如何放肆地苍翠欲滴,连蜗牛都伸着懒腰,打哈欠,旁边窃窃私语的苍蝇依偎在一起,享受幸福的快乐。

(小草、苍蝇的例子不当)

生命之中需要有所息,而不是持续地奋斗与工作,感谢我所拥有的,感谢我所没有的,在空远万里的清晨或是黄花堆积的黄昏,我会对天空唱道:

“我需要这样的生活。

点评:

本文从构思、立意、内容、表达上看都可算是一片佳作。

但没有准确把握题意,是套题作文,全文主要写“学会在生命中有所止息”,只是在最后一段才提及材料,只能评为四类下。

珍惜过后是奋斗(45分)

惜时,是对现在的奋斗;惜逝,是对未来的奋斗;惜生,是对自己的奋斗。

于是便知道:

那些拥有的,教会我们我们珍惜;那些没有的,教会我们为之奋斗。

生活需被珍惜。

古人云: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许多事物在不经意间流逝,因此更需被珍惜。

苏轼曾说过:

“不珍惜自己生命的人,也不会珍惜他人的生命。

”于是便有了其友人做官后的残暴。

(此例用在此处不当)有些人总是望着未来与别人的东西而忽略了身边的事物,到头来甚至连自己的本性都不复存在了。

因此,珍惜所拥有的,才能遥望未来。

生活需存在奋斗。

“知足常乐”是一种好的心态,却并不是一个人真正该有的生活态度。

如果一味只安于现状,那也许一生平静,但却也失去了生活的真正意义。

乔布斯没有放弃梦想从而创造了“苹果”手机,虽然他逝世了,但却永存于世;迈克因为对音乐的执着从而成为“kingofthepop”。

他们都没有放弃,为梦想为自己奋斗。

因此,奋斗所没有的,才能更进一步。

然而,奋斗不意味着“强求”,珍惜不意味着“占有”。

学会放下的人,有时会笑到最后。

“占有”与“强求”有时更甚于毁灭。

于是便清楚,有些东西是及时放手也会走回来,那便是真正该珍惜的,而有些是放手了不再回来,那便是不需强求的。

只是清楚,奋斗之前需珍惜。

(具有辩证思维)

有人总认为,拥有的不需被珍惜,梦想的才值得奋斗。

然而却一次又一次失去,那是不珍惜的代价,也是一种警戒。

但在警戒中我们学会成长,学会长大。

于是便感谢我所拥有的,感谢我所没有的。

是它们伴随着我们成长,教会我们珍惜与奋斗。

(能从反面论证)

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从牙牙学语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以至于落日余晖。

回首、回首、再一次回首。

是否每一次都问过自己“珍惜了吗?

后悔了吗?

奋斗了吗?

逝去了吗?

”人本非圣贤,有许多事则该告诉自己:

当繁华落尽,千万别让自己后悔。

一年年花落,一次创意逝去,一段段回忆。

回首处,请清楚自己最需珍惜什么;一幕幕场景,一次次努力,一点点辛勤。

回首处,请握紧自己所拥有的。

没有点点滴滴的黄昏来悔时伤怀,只有带着经历与拥有去往前走。

更没有人生是完美的,却也只有对拥有的与不拥有的无奈与笑颜。

于是便清楚了,明了了。

留给自己的,更需自己去回味与创造。

珍惜过后是奋斗,便带着珍惜的“拥有”与奋斗的“没有”去笑对每一步走过的路……

 

点评:

本文基本把握题意,围绕“拥有和没有”,但是没有抓住“感谢”反而将“感谢”替换为“珍惜、奋斗”,稍有偏题,文中用“生活需被珍惜。

生活需存在奋斗。

然而,奋斗不意味着“强求”,珍惜不意味着“占有”。

有人总认为,拥有的不需被珍惜,梦想的才值得奋斗。

“珍惜了吗?

后悔了吗?

奋斗了吗?

逝去了吗?

”等作为分论点更显得偏离题意。

没能将“拥有和没有”两者联系起来思考,立意一般,对于当代社会等缺少思考,思想深度不够。

结构完整,选材较恰当,语言流畅、得体。

 

有无之幸(64)

感谢我所拥有的,无论何时何地,你们都在我左右,伴我一路前行;感谢我所没有的,不管是好是坏,你们都给予我动力,去追逐前路的未知。

拥有也好,没有也罢,都是人生的宝藏,都值得感谢。

鱼说:

因为有鳍,我才能在水中畅游,因为没有翅膀,我不能翱翔天空,但正因如此我才更珍惜海的宽广。

僧曰:

因为清心寡欲,我才能超脱物外,因为远离红尘纷扰,我不能有七情六欲,但正因如此,我才看得更透彻。

于拈花一笑间悟道。

有之我幸,失之我命。

我不怨,反而愈发感谢生命的馈赠和遗失的美好。

(比喻论证生动形象、运用禅语富有哲理)

在合欢树下,在地坛中,史铁生这个如钢铁般坚毅地活在这世上,用妙笔写下不朽篇章的人,若非不是感谢自己的心还能跳,手还能动,脑还能思索,上天只是封印了他的双腿,限制了他的行动,却还是赐予了他鲜活的生命,怎么能以无垠的心来看这人生,震撼世人,将自己有限的生命化为世代流传的名篇,永久延续呢?

(排比、反问语势强烈)

吟着“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柳永,才富五车,却只能做个奉旨填词的柳三变,落寞是有的,可更多恐怕是知己相伴的欣慰。

多少人在死后空余一抔黄土,但柳永不同,那么多人“春风吊柳七”,若当初投身官场,还有此等闲情雅致以词述衷肠,以心交知己吗?

拥有的便已经是最好的安排,没有的失去了也未必是缺憾。

(名人为例,一今一古)

拥有的得来不易,没有的有待追求。

事无绝对,没有人能拥有一切,总会有触碰不到的。

有些激励我们不断寻找,有些劝慰我们不要执念。

珍惜身边已有的。

并不是只能从拥有中得到,没有也蕴含着等待的幸福和知足的哲理,不论有无,都应该被感谢。

(两者联系起来思考,具有辩证思维)

人羡慕风自由,风羡慕人实在;云羡慕雾飘渺,雾羡慕云多彩;水羡慕山长久,山羡慕水灵动……你羡慕自己没有的,别人羡慕你拥有的,说不清到底是哪个好。

因为拥有了,所以被你轻视,疏远;因为没有你才盲目追求,最后什么也得不到。

不管拥有还是没有,在个人眼里都是珍宝,都有无与伦比的价值。

何必徒有羡鱼情?

不论有无,都应该被感谢。

(有中之无,无中之有,有之弊,无之利,很有思辩)

感谢我所拥有的,感谢我所没有的,得之失之,我之幸焉。

(呼应开头,结构严谨)

点评:

本文能准确把握题意,紧紧围绕“拥有什么,没有什么,为什么感谢”,得出“得之失之,我之幸焉”的结论,主旨明确,并能将“拥有和没有”两者联系起来思考,写出“有中之无,无中之有,有之弊,无之利”,很有思辩,立意较深。

总分总结构完整、严谨,以自然、名人、动物、僧人为例,选材广泛,内容充实,有较强的说服力。

能联系自我,感情真实,能思考当代社会,有思想深度。

能引经据典,语言流畅、得体。

排比、反问语势强烈,比喻论证生动形象、运用禅语富有哲理,语言优美,语势酣畅。

 

知足常乐(40)

草因沐浴阳光而快乐,花因适时开放而快乐,鸟因展翅翱翔而快乐,鱼因嬉戏池底而快乐……大自然中一切事物都因自己所拥有的而快乐,而不奢求更多自己所没有的。

人也一样,要学会感谢我所拥有的,感谢我所没有的(说话无根据),他便不会有想要感谢之意,更不会快乐之言。

(表达不清)

葛朗台,一个大家公认的“守财奴”,因贪婪于金钱,妻子因重病而故,女儿不能与心爱的人在一起,临死之前,都还不忘与金钱为伴。

可见,他并没有感谢它所拥有的财富,也没有感谢他所没有的的亲情(这需要感谢吗),继续追求其身外之物,——金钱,因此,他并不快乐,到死都是忧心忡忡,为金钱而担忧。

故为人还是知足些好,学会感谢自己所拥有,感谢自己所没有的,才会在生活中有所回报,得到快乐。

比尔·盖茨,曾是数万人仰慕的亿万富翁,他靠自己的双手换回了他所拥有的财富,感谢他本没有的助人为乐之德。

(表达不清,牵强生硬)他因此而快乐。

王菲、李亚鹏夫妇,他们的女儿李嫣患有兔唇这一很难治愈的疾病,两人知足于自己的财富,开启了“嫣然基金会”,帮助那些患有同样疾病的孩童。

这就是感谢,他们在感谢自己所获得的财富,也在感谢他们没有健全的女儿(牵强生硬),他们因此而快乐。

同样的基金会,同样的目的——感谢;同样的态度——知足。

他们正是因为在知足于自己所有的财富后,学会了感谢,感谢自己所拥有的财富,感谢自己所没有的(牵强生硬、空泛),因此,他们快乐,他们乐此不疲。

生活中的人们,只有像大自然中的花草鱼等生命一样,知足常乐,学会感谢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感谢自己所没有的,这样才能快乐的生活,并化更多的没有为拥有,得到更多。

忙碌于尘世的人们,知足些吧,停下你急促的脚步,回头感谢一下你所拥有,也感谢一下你所没有的,也许你会从忙碌寻找到几分快乐之感。

点评:

本文基本把握题意,围绕“拥有和没有”,但在分析“没有”明显力不从心,缺少事例,表述不清,牵强生硬。

没有抓住“感谢”反而将“感谢”替换为“知足常乐”,并且反复出现,更显得偏离题意。

没有很好的揭示“拥有和没有”的内涵,“感谢”的原因,没能将“拥有和没有”两者联系起来思考,立意较浅,对于当代社会等缺少思考,思想深度不够。

结构较完整,语言较得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