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安全教育常规标准版本.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73313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安全教育常规标准版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安全教育常规标准版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安全教育常规标准版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安全教育常规标准版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安全教育常规标准版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安全教育常规标准版本.docx

《小学安全教育常规标准版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安全教育常规标准版本.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安全教育常规标准版本.docx

小学安全教育常规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

RHD-QB-K7122

小学安全教育常规标准版本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

XXXXXX

查核:

XXXXXX

时间:

XXXXXX

小学安全教育常规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

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为进一步加强小学安全教育,培养小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提高小学生面临突发安全事件自救自护的应变能力,根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国办发[2007]9号)和省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常规。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小学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使广大小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意识,具备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

  小学安全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学生认知特点,注重实践性、实用性和实效性。

坚持专门课程与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知识教育与强化管理、培养习惯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国家统一要求与地方结合实际积极探索相结合;自救自护与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相结合。

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养成习惯。

  二、主要内容

  小学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等。

重点是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保护个体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知识和法律法规,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正确处理个体生命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了解保障安全的方法并掌握一定的技能。

开展学校安全教育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做到分阶段、循序渐进地设置教育内容。

对不同学段的具体教学内容设置,可以根据地域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1.小学一至三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了解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的危险和危害;了解并遵守各种公共场所活动的安全常识;认识与陌生人交往中应当注意的安全问题,逐步形成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

  2.小学四至六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认识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或事件的危害和范围,不参与影响和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自觉遵守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以及公共场所的安全规范;学会应对可疑陌生人的方法,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了解应对敲诈、恐吓、性侵害的一般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1.小学一至三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了解基本公共卫生和饮食卫生常识;了解常见的肠道和呼吸道等常见疾病的预防常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行为及饮食习惯。

  2.小学四至六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加强卫生和饮食常识学习,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的饮食习惯;了解常见病和传染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初步了解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的危害,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逐步形成远离烟酒及毒品的健康生活意识;初步了解青春期发育基础知识,形成明确的性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

  1.小学一至三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学习道路交通法的相关内容,了解出行时道路交通安全常识;初步识别各种危险标志;学习家用电器、煤气(柴火)、刀具等日常用品的安全使用方法;初步具备使用电梯、索道、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的安全意识;初步学会在事故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求生的简单技能;学会正确使用和拨打110、119、120电话。

  2.小学四至六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培养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形成主动避让车辆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了解私自到野外游泳、滑冰等活动的危害;学习预防和处理溺水、烫烧伤、动物咬伤、异物进气管等意外伤害的基本常识和方法;形成对存在危险隐患的设施与区域的防范意识,了解与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学会有效躲避事故灾害的常用方法和在事故灾害发生时的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初步了解与学生意外伤害有关的基本保险知识,提高学生的保险意识。

  (四)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

  小学四至六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初步认识网络资源的积极意义和了解网络不良信息的危害;初步学会合理使用网络资源,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防止沉迷网络游戏和其他电子游戏。

  (五)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1.小学一至三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了解学校所在地区和生活环境中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及其危险性;学习躲避自然灾害引发危险的简单方法,初步学会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简单技能。

  2.小学四至六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了解影响家乡生态环境的常见问题,形成保护自然环境和躲避自然灾害的意识;学会躲避自然灾害引发危险的基本方法;掌握突发自然灾害预警信号级别含义及相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六)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小学一至三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与同学、老师友好相处,不打架;初步形成避免在活动、游戏中造成误伤的意识;学习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听从成人安排或者利用现有条件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方法。

  三、实施方式

  学校安全教育的形式在小学以游戏和模拟为主。

  

(一)自20xx年秋季开学起,我校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要按照《福建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必修课程课时安排表》和《福建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传统文化和人生规划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要求,调整课程安排,将安全教育作为必修地方课程,并要开足开好。

  

(二)学校要在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安全教育内容。

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挖掘隐性的安全教育内容,与显性的安全教育内容一起,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按照要求,予以贯彻落实。

  (三)对无法在其他学科中渗透的安全教育内容,可以利用地方课程的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

要充分利用班队、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等方式,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安全教育。

  (四)安全教育可以针对单一主题或多个主题来设计教学活动。

通过游戏、实际体验、影片欣赏、角色扮演等活动,也可以运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探索寓教于乐、寓教于丰富多彩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增强安全教育的效果。

  (五)学校要建设符合安全教育要求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安全意识,促进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生存技能,认识、感悟安全的意义和价值。

  (六)学校要与公安、消防、交通以及卫生、地震等部门建立密切联系,聘请有关人员担任校外辅导员,根据学生特点协调承担安全教育的内容,并且协助学校制订应急疏散预案和组织疏散演习活动。

  (七)安全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学校要采取积极措施帮助家长强化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意识,指导家长了解和掌握安全教育的科学方法,主动寻求家长和社会对安全教育的支持和帮助。

  四、保障措施

  

(一)学校要保证安全教育的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不同学段的课程方案和本常规的要求,采用课程渗透和利用地方课程时间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完成本常规中规定的教学内容,并要安排必要的时间,开展自救自护和逃生实践演练活动。

  

(二)要加强教学资源建设,积极开发安全教育的图文资料、教学课件、音像制品等教学资源。

凡进入小学校的自助读本或相关教育材料必须按有关规定,经审定后方可使用。

大力提倡学校使用公用图书经费统一购买,供学生循环借阅;重视和加强安全教育信息网络资源的建设和共享。

  (三)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把安全教育列入全体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系列和教师校本培训计划,分层次开展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开展安全教育的水平。

  (四)要重视对安全教育活动的评价和督导。

重点应注重学生安全意识的建立、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安全行为的形成,以及学校对安全教育活动的安排、必要的资源配置、实施情况以及实际效果。

把教师开展安全教育的情况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

这里写地址或者组织名称

WriteYourCompanyAddressOrPhoneNumberHer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