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实务复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73878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会计实务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级会计实务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级会计实务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级会计实务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级会计实务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中级会计实务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中级会计实务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中级会计实务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中级会计实务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中级会计实务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中级会计实务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中级会计实务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中级会计实务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中级会计实务复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中级会计实务复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中级会计实务复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中级会计实务复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中级会计实务复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中级会计实务复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中级会计实务复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级会计实务复习题.docx

《中级会计实务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会计实务复习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级会计实务复习题.docx

中级会计实务复习题

内部真题资料,考试必过,答案附后

一、单项选择题

  1、计入存货成本的相关税费不应该包括()。

  A.可以抵扣的增值税税额

  B.消费税

  C.资源税

  D.不能抵扣的进项税额

  答案:

A

  解析:

相关税费是指企业购买、自制或委托加工存货所发生的消费税、资源税和不能从增值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等,不包括按规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税税额。

 2、在存货采购过程中,因遭受意外灾害发生的损失和尚待查明原因的途中损耗,应先计入()科目进行核算,在查明原因后再作处理。

  A.原材料

  B.待处理财产损溢

  C.管理费用

  D.营业外支出

  答案:

B

  解析:

因遭受意外灾害发生的损失和尚待查明原因的途中损耗,应暂作为待处理财产损溢进行核算,在查明原因后再作处理。

3、企业期末编制资产负债表时,下列各项应包括在“存货”项目的是()。

  A.已作销售但购货方尚未运走的商品

  B.委托代销商品

  C.合同约定购入的商品

  D.为在建工程购入的工程物资

  答案:

B

  解析:

ACD不能满足存货定义,不属于企业存货。

 4、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本月购入原材料150公斤,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900万元,增值税额153万元。

另发生运输费用9万元(运费抵扣7%增值税进项税额),包装费3万元,途中保险费用万元。

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为148公斤,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2公斤。

该原材料入账价值为()万元。

  答案:

B

  解析:

原材料入账价值=900+9?

(1-7%)+3+=(万元)。

  5、乙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

本月购进原材料200公斤,货款为6000元,增值税为1020元;发生的保险费为350元,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130元;验收入库时发现数量短缺10%,经查属于运输途中合理损耗。

乙工业企业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公斤()元。

    B.

  

  答案:

D

  解析:

购入原材料的实际总成本=6000350130=6480(元)实际入库数量=200?

(1-10%)=180(公斤)所以,乙工业企业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6480/180=36(元/公斤)。

  6、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外地购入原材料5000吨,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每吨100元,增值税税款为85000元,另发生运输费2000元(可按7%抵扣增值税),装卸费1000元,途中保险费为800元。

所购原材料到达后验收发现短缺20%,其中合理损耗5%,另15%的短缺尚待查明原因。

该材料应计入存货的实际成本为()元。

  A.435336

  B.432650

  C.503660

  D.428111

  答案:

D

  解析:

企业在存货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仓储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应直接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

原材料的总入账价值=100?

000+2000?

(1-7%)+1000+800=503660(元)。

采购过程中所发生的合理损失应计入材料的实际成本,尚待查明原因的15%的部分应先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所以应计入存货的实际成本=503660?

(1-15%)=428111(元)。

 7、甲企业委托乙企业A材料一批加工成应税消费品,加工完成直接对外销售,甲企业发出原材料实际成本为80000元,完工收回时支付加工费1000元,往返的运费是200元,A材料属于消费税应税物资,甲、乙企业均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是17%,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10%。

该材料甲企业已收回,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则该委托加工材料收回后的入账价值是()元。

  370

  200

  200

  370

  答案:

B

  解析:

甲企业收回后直接用于对外销售的,代扣代缴的消费税计入存货成本中。

同时,由于甲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所以交纳的增值税可以进行抵扣,不计入存货成本中。

消费税的计税价格=(80000+1000)?

(1-10%)=90000(元)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费税=90000?

0%=9000(元)应交增值税税额=1000?

7%=170(元)所以该委托加工材料收回后的入账价值=80000+1000+9000+200=90200(元)

  8、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10%.该企业委托其它单位(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加工一批属于应税消费品的原材料(非金银首饰),该批委托加工原材料收回后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

发出材料的成本为180万元,支付的不含增值税的加工费为90万元,支付的增值税为万元。

该批原料已加工完成并验收,其成本为()万元。

  

  

  

    答案:

A

  解析:

借:

委托加工物资180  贷:

原材料180  借:

委托加工物资9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30贷:

银行存款借:

原材料270贷:

委托加工物资270所以,该批原料已加工完成并验收成本为18090=270万元。

  9、甲企业发出实际成本为140万元的原材料,委托乙企业加工成半成品,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

甲企业和乙企业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甲企业根据乙企业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向其支付加工费4万元和增值税万元,另支付消费税16万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甲企业收回该批半成品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答案:

A

  解析:

由于委托加工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因此消费税不计入半成品的入账价值,而是计入应交税费,所以半成品入账价值=140+4=144(万元)。

会计分录为:

借:

委托加工物资140贷:

原材料140借:

委托加工物资4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交消费税16贷:

银行存款借:

原材料144贷:

委托加工物资144

 10、某公司使用A材料生产两种产品甲和乙,2008年3月,一共领用50吨的A材料(每吨成本为10000元),其中40%用来生产甲产品,60%用来生产乙产品。

生产甲产品和乙产品分别发生直接人工费用40000元和60000元,两种产品生产过程中共发生制造费用100000元。

假设两种产品均于当月完工,发生的制造费用按直接人工费用的比例进行分配,问甲产品的完工成本是()元。

  000

  000

  000

  000

  答案:

A

  解析:

50?

0000?

0%+40000+100000?

0%=280000(元)

  11、甲公司期末原材料的账面余额为5000元,数量为100件。

该原材料专门用于生产与N公司所签合同约定的50件A产品。

该合同约定:

甲公司为N公司提供A产品50件,每件售价110元(不含增值税)。

将该原材料加工成50件A产品尚需加工成本总额为510元。

估计销售每件A产品尚需发生相关税费元(不含增值税,本题下同)。

本期期末市场上该原材料每件售价为48元,估计销售原材料尚需发生相关税费元。

期末该原材料的应计提的减值准备为()元。

  A.20

  B.200

  C.190

  D.105

  答案:

A

  解析:

专门为销售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应按照产成品或商品的合同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

所以该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110?

0-510-50?

.2=4980(元)。

原材料成本5000大于其可变现净值4980,所以应计提减值准备5000-4980=20(元)。

  12、下列有关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基础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A.有销售合同的库存商品以该库存商品的合同售价为基础

  B.无销售合同的库存商品以该库存商品的估计售价为基础

  C.用于生产有销售合同产品的材料以该材料的市场价格为基础

  D.用于出售且无销售合同的材料以该材料的市场价格为基础

  答案:

C

  解析:

C选项:

用于生产有销售合同产品的材料,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应以该材料生产的产品的合同价格为基础。

  13、A公司期末存货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

2005年8月9日A公司与N公司签订销售合同,由A公司于2006年5月15日向N公司销售计算机5000台,每台万元。

2005年12月31日A公司已经生产出的计算机4000台,单位成本万元,账面成本为3200万元。

2005年12月31日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万元,预计销售税费为264万元。

则2005年12月31日计算机的可变现净值为()万元。

  

  

  

  

  答案:

C

  解析:

由于A公司生产的计算机已经签订销售合同,该批计算机的销售价格已由销售合同约定,并且库存数量4000台小于销售合同约定数量5000台,因此该批计算机的可变现净值应以约定的价格4000台?

.20=4800万元作为计量基础。

该批计算机的可变现净值=4800-264=4536(万元)。

  14、甲公司20?

年12月31日库存配件100套,每套配件的账面成本为12万元,市场价格为10万元。

该批配件可用于加工100件A产品,将每套配件加工成A产品尚需投入17万元。

A产品20?

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件万元,估计销售过程中每件将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万元。

该配件此前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甲公司20?

年12月31日该配件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

  

  万元

  万元

  万元

  答案:

C

  解析:

A产品的成本=(12+17)?

00=2900(万元),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万元),A产品发生减值。

所以配件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配件的成本为12?

00=1200万元,配件的可变现净值=万元),配件应计提跌价准备=1200-1050=150(万元)。

  15、某股份有限公司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在结转成本时结转。

该公司2004年年初存货的账面余额中包含甲产品1800件,其实际成本为540万元,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45万元。

2004年该公司未发生任何与甲产品有关的进货,甲产品当期售出600件。

2004年12月31日,该公司对甲产品进行检查时发现,库存甲产品均无不可撤销合同,其市场销售价格为每件万元,预计销售每件甲产品还将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万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该公司2004年末对甲产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万元。

  

  

  

  

  答案:

B

  解析:

⑴存货可变现净值=(1800-600)?

.26-(1800-600)?

.005=306(万元);⑵存货期末余额=(1800-600)?

(540?

800)=360(万元);⑶期末“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360-306=54(万元)⑷期末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54-4545?

00/1800=24(万元),注意销售时同时结转存货跌价准备。

 16、甲公司系上市公司,2003年年末库存乙原材料、丁产成品的账面余额分别为1000万元和500万元;年末计提跌价准备前库存乙原材料、丁产成品计提的跌价准备的账面余额分别为0万元和100万元。

库存乙原材料将全部用于生产丙产品,预计丙产品的市场价格总额为1100万元,预计生产丙产成品还需发生除乙原材料以外的总成本为300万元,预计为销售丙产品发生的相关税费总额为55万元。

丙产成品销售中有固定销售合同的占80%,合同价格总额为900万元。

丁产成品的市场价格总额为350万元,预计销售丁产成品发生的相关税费总额为18万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03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万元。

  

  

  

  

  答案:

C

  解析:

乙材料可变现净值=(900+1100?

0%)-300-55=765万元,乙材料应计提减值准备235万元(1000-765);丁产品本期应计提跌价准备=500-(350-18)-100=68万元;甲公司2003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35+68=303万元。

  17、东软股份有限公司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007年12月31日,该公司共有两个存货项目:

甲产品和乙材料。

乙材料是专门生产甲产品所需的原料。

甲产品期末库存数量有15000件,账面成本为525万元,市场销售价格580万元。

该公司已于2007年5月18日与乙公司签订购销协议,将于2008年8月23日之前向乙公司提供30000件甲产品,合同单价为万元。

为生产合同所需的甲产品,东软股份有限公司期末持有乙材料300公斤,用于生产15000件甲产品,账面成本共计450万元,预计市场销售价格为555万元,估计至完工尚需要发生成本230万元,预计销售30000个甲产品所需的税金及费用为130万元,预计销售库存的300公斤乙材料所需的销售税金及费用为30万元,则东软股份有限公司期末存货的可变现净值金额为(  )万元。

  

  

  

  

  答案:

B

  解析:

该公司的两项存货中,甲产成品的销售合同数量为30000个,库存数量只有一半,则已有的库存产成品按合同价格确定预计可变现净值,即万元。

乙材料是为了专门生产其余15000个甲产成品而持有的,在合同规定的标的物未生产出来时,该原材料也应按销售合同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础。

则乙材料的可变现净值应按合同价万元计算。

因此,两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

(15000?

.06-130/2)+(15000?

.06-230-130/2)=1440(万元)。

  18、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因意外灾害毁损库存原材料一批,该批原材料实际成本为15000元,收回残料价值550元。

保险公司赔偿7800元。

购入该批材料的增值税率为17%。

该批毁损原材料造成的非常损失净额为()元。

  100

  000

  000

  200

  答案:

D

  解析:

该批毁损原材料造成的非常损失净额=15000?

(1+17%)―550―7800=9200(元),所涉及到的分录:

批准处理前:

借:

待处理财产损溢17550贷:

原材料15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550批准处理后:

借:

原材料550其他应收款7800营业外支出9200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17550

  19、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因管理不善造成一批库存原材料毁损,该批原材料实际成本为30000元,收回残料价值2000元。

过失人赔偿1000元,保险公司赔偿8000元。

该企业购入材料的增值税税率为17%。

该批毁损原材料造成的净损失为()元。

  100

  400

  300

  100

  答案:

D

  解析:

该批毁损原材料造成的净损失=30000?

(1+17%)―2000―1000-8000=24100(元),所涉及到的分录:

批准处理前:

借:

待处理财产损溢35100贷:

原材料    3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5100批准处理后:

借:

原材料    2000  其他应收款  9000  管理费用  24100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35100

 20、对下列存货盘亏或损毁事项进行处理时,企业不应当计入管理费用的有()。

  A.由于定额内损耗造成的存货盘亏净损失

  B.由于核算差错造成的存货盘亏净损失

  C.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毁损净损失

  D.由于收发计量原因造成的存货盘亏净损失

  答案:

C

  解析:

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毁损净损失应该计入营业外支出。

  21、企业进行材料清查时,对于盘亏的材料,应先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待期末或报经批准后,对于应由过失人赔偿的损失计入()科目。

  A.管理费用

  B.其他应收款

  C.营业外支出

  D.销售费用

  答案:

B

  解析:

对于盘亏的材料应根据造成盘亏的原因,分情况进行处理,属于定额内损耗以及存货日常收发计量上的差错,经批准后转作管理费用。

对于应由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应作其他应收款处理。

对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原因引起的存货损失,应作营业外支出处理。

对于无法收回的其他损失,经批准后记入“管理费用”账户。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项目中,应该计入工业企业存货采购成本的是()。

  A.运输费扣除增值税的部分

  B.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C.途中合理损耗

  D.采购中发生的仓储费

  答案:

ABCD

  解析:

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如仓储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

 2、下列各项中,应计入存货实际成本中的是()。

  A.用于继续加工的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时支付的消费税

  B.一般纳税企业委托加工物资收回时所支付的增值税

  C.发出用于委托加工的物资在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

  D.商品流通企业外购商品时所发生的合理损耗

  答案:

CD

  解析:

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时支付的消费税,在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情况下应计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借方,不计入存货成本。

选项B,一般纳税人委托加工物资收回时所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不应计入存货成本。

选项C,发出材料用于委托加工,其在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部分,应作为委托加工物资成本的一部分加以计入。

选项D,商品流通企业外购商品所发生的合理损耗,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计入存货的成本。

  3、下列各项与存货相关的费用中,应计入存货成本的有()。

  A.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保险费

  B.材料入库前发生的挑选整理费

  C.材料入库后发生的储存费用

  D.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装卸费用

  E.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用

  答案:

ABDE

  解析:

选项C应计入管理费用

  4、对于存货采购过程中发生的物资毁损、短缺等,下列处理正确的是()。

  A.合理的损耗计入采购成本

  B.尚待查明原因的途中损耗,增加物资的采购成本

  C.应从供应单位收回的物资短缺或赔款,冲减物资的采购成本

  D.意外灾害发生的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溢

  答案:

AC

  解析:

因遭受意外灾害发生的损失和尚待查明原因的途中损耗,不得增加物资的采购成本,应暂作为待处理财产损溢进行核算,在查明原因后再作处理。

 5、下列项目中能引起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的金额发生变化的有()。

  A.购进一批工程物资

  B.发出一批原材料委托外单位加工

  C.工程完工以后有一批剩余的工程物资

  D.企业对外捐赠一批自产产品

  答案:

CD

  解析:

选项A,工程物资不属于存货,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所以不会引起“存货”项目的金额发生变化;选项B原材料和委托加工物资都属于企业的存货,发出时不会引起“存货”项目的金额发生变动;选项C在建工程的剩余工程物资应转入原材料,所以会增加企业“存货”项目的金额;选项D减少“存货”项目的金额。

  6、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管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应当()。

  A.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

  B.计入营业费用

  C.计入管理费用

  D.先进行归集,期末再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

  答案:

AD

  解析:

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管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应当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再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

  7、下列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A.为特定客户设计产品发生的可直接确定的设计费用计入相关产品成本

  B.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存货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

  C.以存货抵偿债务结转的相关存货跌价准备冲减资产减值损失

  D.非正常原因造成的存货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答案:

ABD

  解析:

对于因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转出的存货,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但不冲减当期的资产减值损失,应按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所以C选项是不正确的。

  8、下列情形中,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零有()。

  A.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B.已过期但是有转让价值的存货

  C.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D.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答案:

ACD

  解析:

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零。

  9、当存货出现下列哪种情况时,应将存货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A.市价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B.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C.由于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存货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D.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E.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答案:

BDE

  解析:

A与C不需将存货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只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10、下列项目中,计算为生产产品而持有的材料的可变现净值时,不会影响其可变现净值的因素有()。

  A.材料的账面成本

  B.材料的售价

  C.估计发生的销售产品的费用及相关税费

  D.估计发生的销售材料的费用及相关税费

  答案:

ABD

  解析:

用于生产产品的材料的可变现净值=用该材料生产的产品的估计售价-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加工成本-估计销售产品费用及相关税费。

材料的账面成本不影响可变现净值,材料的售价和估计发生的销售材料的费用及相关税费只影响直接用于出售的材料的可变现净值。

  11、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A.存货的成本

  B.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凿证据

  C.持有存货的目的

  D.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的影响

  答案:

BCD

  解析:

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

  12、计算存货可变现净值时,应从估计售价中减去的项目有()。

  A.出售前发生的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

  B.出售前进一加工将要发生的成本

  C.销售过程中发生的销售费用

  D.存货的账面成本

  答案:

BC

  解析: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13、下列有关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基础的表述,正确的有()。

  A.无销售合同的库存商品以该库存商品的估计售价为基础

  B.有销售合同的库存商品以该库存商品的合同价格为基础

  C.用于出售的无销售合同的材料以该材料的市场价格为基础

  D.用于生产有销售合同产品的材料以该材料的市场价格为基础

  答案:

ABC

  解析:

用于生产有销售合同产品的材料,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应以该材料生产产品的合同价格为基础。

  14、可变现净值中估计售价的确定方法有()。

  A.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通常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的合同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基础

  B.如果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的数量,超出部分的存货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的合同价格作为计量基础

  C.没有销售合同约定的存货,但不包括用于出售的材料,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的一般销售价格(即市场销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

  D.用于出售的材料等,应当以市场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

这里的市场价格是指材料等的市场销售价格

  答案:

A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