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工程技术交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74586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固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加固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加固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加固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加固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加固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加固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加固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加固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加固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加固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加固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加固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加固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加固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加固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加固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加固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加固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加固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固工程技术交底.docx

《加固工程技术交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固工程技术交底.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加固工程技术交底.docx

加固工程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记录

 

20003

□□□

 

 

分部(子分部)工程名称

加固工程

分项工程

外粘纤维复合材工程

施工单位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

谢昌盛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数

作业班组

加固作业班组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中国中核工业集团五〇四厂棚户区改造8#楼

交底内容:

本次交底内容为8#楼KL7a加固(粘贴碳纤维布法)

、交底部位简介:

本次加固工程为对KL7a(梁顶标高8.600~40.500米)两侧粘贴碳纤维布,粘贴碳纤维布前因楼面泡沫混凝土及水泥砂浆找平层已经施工结束,粘贴碳纤维布前需切除泡沫混凝土及水泥砂浆找平层。

二、施工准备

1、施工作业环境本次加固工程施工作业在楼层内进行,楼层内无其他交叉作业进行。

2、施工作业条件

2.1梁顶两侧楼面泡沫混凝土及水泥砂浆找平层切除完成。

2.2粘贴碳纤维布范围内的混凝土结构面层上的蜂窝等劣化部位已剔除,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泡沫混凝土、油污等杂质已经用角摩机除去并露出新面,新面已打磨平整。

2.3转角处圆弧状打磨完成。

2.4混泥土表面粉尘用吹风机和丙酮已清理干净。

2.5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已采用找平胶填补平整。

2.5上述工序经项目部施工部、质检部、技术部汇同监理单位验收合格。

3、材料准备

3.1碳纤维布:

单向织布高强Ⅰ型,采用300g/㎡,厚度0.167mm。

3.2丙酮:

用作提取剂,用来清理混凝土表面的粉尘、灰土等。

3.3胶料:

采用A级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其安全性检验指标应符合GB50367-2005的规定。

粘贴碳纤维和混凝土的胶粘剂,应采用由配套的底涂、修补/找平胶料、粘接胶料等三种胶粘剂组成,其安全性能均应符合GB50367-2005的规定。

所有胶料打开配好后应在1小时内使用完。

粘接剂应采用碳纤维配套树脂、找平树脂,须有合格证明及检验报告。

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碳纤维布,须有合格证明及检验报告。

4)防火涂料:

加固完成的梁上涂抹的防火涂料耐火时间1.5小时。

3、机具准备角磨机、吹风机、滚压机、射钉枪、电焊机、切割机、空压机、铁锤、剪刀等。

3、劳动力安排

水泥砂浆找平层切割1人,水泥砂浆找平层、泡沫混凝土层凿除1人,碳纤维布粘贴3人。

三、技术要求及工艺标准:

1、施工工艺流程:

框梁表面处理→涂刷底层树脂→修补整平→粘贴碳纤维布→涂防火涂料→验收。

2、施工方法:

2.1构件基底处理:

用切割机将梁顶两侧加固范围(须加固的梁应弹墨斗线明确加固长度)内的水泥砂浆找平层分块(约20mm*20mm大小)均匀切割,凿除水泥砂浆找平层及泡沫混泥土层,混凝土表面用角磨机、砂轮(砂纸)等工具,轻轻打磨即可,用吹风机将混凝土表面吹干净后,用脱脂棉沾丙酮摖拭表面,将其清洗一遍。

2.2涂刷底层树脂

2.2.1碳纤维配套树脂、找平树脂,粘接胶料等应按照产品说明书分别配制,根据配合比确定各种材料用量,配制好之后应充分混合后方可使用,配合比为主剂和固化剂2:

1的质量比在容器内混合至颜色均匀。

粘结剂开始搅拌时,由项目施工人员组织有关人员对材料进行检查验收。

2.2.2涂刷底胶:

粘结剂配制好后,用滚筒刷或毛刷将胶均匀涂抹于混凝土表面,在底层树脂表面指触干燥(树脂刚达到凝胶的状态,即在施工现场通过手指触摸树脂表面有凝胶的感觉,但不会粘附树脂的状态。

)到完全固化期间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涂抹底胶厚度不超过0.4mm。

2.3修补找平

2.3.1混凝土表面需找平部位应用刮刀采用填平胶料树脂整平。

2.3.2转角应用填平胶料树脂将其修补为光滑的圆弧,半径不小于20mm,整平胶料必

须固化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2.4粘贴碳纤维布:

按图纸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布。

配制、搅拌粘贴胶料,然后用滚筒刷均匀涂抹于粘贴部位,在搭接、拐角部位适当多涂抹一些。

用特别光滑磙子在碳纤维布表面沿同一方向反复滚压至胶料渗出碳纤维布外表面,但不允许来回反复滚动,以免损伤鳞纤维,影响粘接质量。

滚压的目的是为了除气泡,使碳纤维布充分浸透胶料,在碳纤维布的外表面涂抹一层粘结胶料。

2.5涂防火涂料:

碳纤维粘接料固化3d后,于加固表面涂刷防火涂料,耐火时间1.5小时。

2.6验收:

2.6.1采用碳纤维片材及配套树脂类粘结材料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修复时,应严格按规程有关条款进行各工序隐蔽工程检验与验收。

如施工质量不能满足规程有关条款要求时,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或返工。

加固用材料进场复试、加固工序的验收均应严格按照《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2010进行验收

2.6.2

l0mm。

碳纤维片材实际粘贴面积应不少于设计量,位置偏差应不大于

2.6.3碳纤维片材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质量可用小锤轻轻敲击或手压碳纤维片材表面的方法来检查,总有效粘结面积不应低于95%。

当碳纤维布的空鼓面积小于10000mm2时,可采用针管注胶的方式进行补救,空鼓面积大于10000mm2时,须将空鼓处的碳纤维片材切除,重新搭接贴上等量的碳纤维片材,搭接长度应不小于l00m。

四、质量保证措施及质量标准:

4.1粘贴碳纤维布所用的粘结剂、碳纤维布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施工前应对材料性能进行的合格证及出场检验报告进行检查,进场材料见证取样后进行复检,复检报告结论合格后方可施工,以保证工程质量。

4.2粘结剂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必须符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4.3基本项目:

碳纤维布的粘结密实度不得有空鼓等缺陷。

4.4允许偏差项目:

锚固区有效粘结面积不应小于95%,非锚固区有效粘结面积不应小于85%。

4.5胶粘剂固化后严禁在粘贴构件上进行高温作业。

4.6必须按照工序工种交接检查制度进行施工及验收。

4.7施工现场的温度必须符合粘接材料的使用温度才能保证粘贴质量,如果不能满足要

求,必须采取措施使其满足要求后再进行粘贴。

4.8当环境湿度超过70%时,考虑到环境湿度对树脂固化的影响,应停止施工。

4.9施工时应综合考虑施工速度与环境温度来控制粘接材料的每次拌合量,以保证粘接材料在规范要求的1.0个小时内使用完。

4.10粘贴碳纤维布的环境温度宜在23℃-60℃。

4.11在房间内操作时应无灰尘、且不受日晒、雨淋和化学介质污染。

五、检验和检查要求:

1、施工应执行工序、工种交接检手续,每一道工序施工完毕须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时应由质检部门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2、当环境湿度超过70%时,停止施工。

3、接材料配合后须搅拌均匀,每次拌合量应保证1个小时内使用完。

4、碳纤维片材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总有效粘结面积不应低于95%。

当碳纤维布的空鼓

面积小于10000mm2时,采用针管注胶的方式进行补救,空鼓面积大于10000mm2时,须将空鼓处的碳纤维片材切除,重新搭接贴上等量的碳纤维片材,搭接长度应不小于l00m。

五、施工记录内容和要求:

1、对碳纤维布施工部位的湿度和温度进行监测,做好监测记录。

2、做好碳纤维布隐蔽验收记录并将资料存档。

3、不定期抽查作业班组配合好的粘接材料使用时间。

4、严格按技术交底2.6.3要求检查碳纤维片材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总有效粘结面积。

六、成品保护:

6.1在碳纤维加固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胶料及电焊机等严禁作业过程中损坏已施工完成的墙体抹灰工程、楼地面泡沫混凝土垫层、水泥砂浆找平层及水电暖管线等。

6.2涂刷找平胶、粘接材料及防火涂料时,应对楼地面等采取铺彩条布接漏的方式进行防护。

6.3严禁在楼层的墙体上涂刷找平胶、粘接材料及防火涂料。

七、绿色施工要求:

7.1碳纤维布粘贴配套的树脂胶原料应密封储存,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7.2树脂胶料的配制和使用场所,应选在通风良好的地点。

7.3现场施工人员应采取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

7.4加固作业时,应对所使用的自制马蹬等工具的支腿进行包裹防止破坏楼地面砂浆层。

7.5使用完的胶料桶、碳纤维布边角料应及时回收集中处理。

7.6在加固施工时严禁吸烟、或是使用带明火的工器具。

7.7在注胶时应采取对楼地面砂浆层的保护措施,防止污染已施工完成的楼地。

7.8胶料用完后的容器应集中回收处理,严禁随意丢弃。

八、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8.1碳纤维布应存放在凉爽干燥的处所,保持布面整洁,避免露天堆放与日晒雨淋。

8.2碳纤维布严禁出现附着灰尘、扭曲、和弯折现象,否则会大大降低性能。

8.3碳纤维布为导电材料,施工时应注意用电安全。

8.4树脂的配制和使用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

8.5施工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

序号

检验项目

合格标准

检验方法

频数

1

碳纤维布粘贴位置与设计要求位置相比

中心线偏差≤10mm

钢尺测量

全数

2

碳纤维布的粘贴量

≥设计数量

根据测量计算

全数

3

粘结剂厚度

2mm+0.1mm

钢尺测量

每构件3处

4

粘贴质量

A、单个空鼓面积<10000mm2允许胶修复;单个空鼓面积10000mm2割除修补

锤击法

全数

B、空鼓面积之和与总粘结面积之比小

于5%

九、安全保证措施:

7.1施工前,必须对工作人员进行进场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及其安全技术交底,严格

执行我公司的安全生产评价标准中所要求的所有关于安全管理方面的制度及各项安全措

施。

7.2在楼层中施工时,所使用的活动脚手架或是自制马蹬,都应固定牢固、放置稳定避免因站立不稳而失足掉下。

7.3施工过程中应配套好安全帽、安全带及口罩等安全防护措施。

7.4施工中所使用的丙酮、胶粘剂碳纤维布等剩余的散料要归类存放,严禁洒落在楼面上。

7.5在加固施工过程中,涂抹粘接剂时应在梁底楼面上铺上彩条布防止粘接剂等洒落在楼面上。

7.6作业人员带班要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避免工序相互干扰,凡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会产生损伤或污染的要对上道工序采取保护或覆盖措施。

7.7施工作业时,必须做好室内成品保护工作。

7.8严禁作业人员在楼内大小便,大声喧哗,作业人员须加强施工环保意识,减少各类污染源。

7.9每天下班时作业人员要有序的进入施工电梯,严禁超载(限员12人),须有序向楼下转移。

7.10施工完毕后,工完场清,施工垃圾集中制指定地点。

交底人:

项目技术负责人:

项目经理:

接受交底负责人:

甘肃省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编制(版权所有不准翻印)2013年月日

技术交底记录

20003□□□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中国中核工业集团五〇四厂棚户区改造1#楼

分部(子分部)工程名称

加固工程

分项工程

外粘纤维复合材工程

施工单位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

谢昌盛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数

作业班组

加固作业班组

交底内容:

本次交底内容为1#楼LL2、LL4、KL5、KL7加固(粘贴碳纤维布法)一、交底部位简介:

本次加固工程为对LL2(5.700、8.600)、LL4(8.600)、KL5(26.900、29.900、32.900)、KL7(14.900、17、900)顶面、侧面及地面粘贴碳纤维布,粘贴碳纤维布前因楼面泡沫混凝土及水泥砂浆找平层、梁底填充墙砌体、墙体抹灰及部分墙体保温已经施工结束,粘贴碳纤维布前需切除泡沫混凝土及水泥砂浆找平层、拆除梁底填充墙砌体、墙体抹灰及部分墙体保温。

二、施工准备

1、施工作业环境本次加固工程施工作业在楼层内进行,楼层内无其他交叉作业进行。

2、施工作业条件

2.1梁顶两侧楼面泡沫混凝土及水泥砂浆找平层切除完成,梁底填充墙砌体、墙体抹灰及部分墙体保温拆除完成。

2.2粘贴碳纤维布范围内的混凝土结构面层上的蜂窝等劣化部位已剔除,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泡沫混凝土、油污等杂质已经用角摩机除去并露出新面,新面已打磨平整。

2.3转角处圆弧状打磨完成。

2.4混泥土表面粉尘用吹风机和丙酮已清理干净。

2.5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已采用找平胶填补平整。

2.5上述工序经项目部施工部、质检部、技术部汇同监理单位验收合格。

3、材料准备

3.1碳纤维布:

单向织布高强Ⅰ型,采用300g/㎡,厚度0.167mm。

3.2丙酮:

用作提取剂,用来清理混凝土表面的粉尘、灰土等。

3.3胶料:

采用A级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其安全性检验指标应符合GB50367-2005的规定。

粘贴碳纤维和混凝土的胶粘剂,应采用由配套的底涂、修补/找平胶料、粘接胶料等三种胶粘剂组成,其安全性能均应符合GB50367-2005的规定。

所有胶料打开配好后应在1小时内使用完。

粘接剂应采用碳纤维配套树脂、找平树脂,须有合格证明及检验报告。

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碳纤维布,须有合格证明及检验报告。

4)防火涂料:

加固完成的梁上涂抹的防火涂料耐火时间1.5小时。

3、机具准备

角磨机、吹风机、滚压机、射钉枪、电焊机、切割机、空压机、铁锤、剪刀等。

3、劳动力安排

水泥砂浆找平层切割1人,水泥砂浆找平层、泡沫混凝土层凿除1人,碳纤维布粘贴3人。

三、技术要求及工艺标准:

1、施工工艺流程:

框梁表面处理→涂刷底层树脂→修补整平→粘贴碳纤维布→涂防火涂料→验收。

2、施工方法:

2.1.1构件基底处理:

用切割机将梁顶两侧加固范围(须加固的梁应弹墨斗线明确加固长度)内的水泥砂浆找平层分块(约20mm*20mm大小)均匀切割,凿除水泥砂浆找平层及泡沫混泥土层。

梁下已砌筑好的加气块砌体拆除1000mm高,长度同待加固梁的长度,为碳纤维布施工凿除一定的工作面。

凿除砌体时应人工采用手持电锤坐在钢筋焊接的马镫上操作。

LL2侧面的保温层沿梁底向上通长铲除,铲除至楼面底部。

混凝土表面用角磨机、砂轮(砂纸)等工具,轻轻打磨即可,用吹风机将混凝土表面吹干净后,用脱脂棉沾丙酮摖拭表面,将其清洗一遍

2.2涂刷底层树脂

2.2.1碳纤维配套树脂、找平树脂,粘接胶料等应按照产品说明书分别配制,根据配合比确定各种材料用量,配制好之后应充分混合后方可使用,配合比为主剂和固化剂2:

1的质量比在容器内混合至颜色均匀。

粘结剂开始搅拌时,由项目施工人员组织有关人员对材料进行检查验收。

2.2.2涂刷底胶:

粘结剂配制好后,用滚筒刷或毛刷将胶均匀涂抹于混凝土表面,在底层树脂表面指触干燥(树脂刚达到凝胶的状态,即在施工现场通过手指触摸树脂表面有凝胶的感觉,但不会粘附树脂的状态。

)到完全固化期间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涂抹底胶厚度不超过0.4mm。

2.3修补找平

2.3.1混凝土表面需找平部位应用刮刀采用填平胶料树脂整平。

2.3.2转角应用填平胶料树脂将其修补为光滑的圆弧,半径不小于20mm,整平胶料必

须固化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2.4粘贴碳纤维布:

按图纸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布。

配制、搅拌粘贴胶料,然后用滚筒刷均匀涂抹于粘贴部位,在搭接、拐角部位适当多涂抹一些。

用特别光滑磙子在碳纤维布表面沿同一方向反复滚压至胶料渗出碳纤维布外表面,但不允许来回反复滚动,以免损伤鳞纤维,影响粘接质量。

滚压的目的是为了除气泡,使碳纤维布充分浸透胶料,在碳纤维布的外表面涂抹一层粘结胶料。

2.4.1粘贴碳纤维布的加强部位:

LL2、LL4加强时,为抗剪加强,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沿梁的纵向每隔100m的间距粘贴1200长×100宽的碳纤维布,将梁每隔100mm包裹一道。

第二层沿着梁的两侧纵向紧贴砼楼板底面,粘贴150mm宽,1500mm长的碳纤维布一道。

其中KL7根据3-3剖面将150mm宽的碳纤维布绕过剪力墙连续布置,长为3.0m。

2.5涂防火涂料:

碳纤维粘接料固化3d后,于加固表面涂刷防火涂料,耐火时间1.5小时。

2.6验收:

2.6.1采用碳纤维片材及配套树脂类粘结材料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修复时,应严格按规程有关条款进行各工序隐蔽工程检验与验收。

如施工质量不能满足规程有关条款要求时,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或返工。

加固用材料进场复试、加固工序的验收均应严格按照《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2010进行验收。

2.6.2碳纤维片材实际粘贴面积应不少于设计量,位置偏差应不大于l0mm。

2.6.3碳纤维片材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质量可用小锤轻轻敲击或手压碳纤维片材表面的方法来检查,总有效粘结面积不应低于95%。

当碳纤维布的空鼓面积小于10000mm2时,可采用针管注胶的方式进行补救,空鼓面积大于10000mm2时,须将空鼓处的碳纤维片材切除,重新搭接贴上等量的碳纤维片材,搭接长度应不小于l00m。

四、质量保证措施及质量标准:

4.1粘贴碳纤维布所用的粘结剂、碳纤维布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施工前应对材料性能进行的合格证及出场检验报告进行检查,进场材料见证取样后进行复检,复检报告结论合格后方可施工,以保证工程质量。

4.2粘结剂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必须符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4.3基本项目:

碳纤维布的粘结密实度不得有空鼓等缺陷。

4.4允许偏差项目:

锚固区有效粘结面积不应小于95%,非锚固区有效粘结面积不应小于85%。

4.5胶粘剂固化后严禁在粘贴构件上进行高温作业。

4.6必须按照工序工种交接检查制度进行施工及验收。

4.7施工现场的温度必须符合粘接材料的使用温度才能保证粘贴质量,如果不能满足要求,必须采取措施使其满足要求后再进行粘贴。

4.8当环境湿度超过70%时,考虑到环境湿度对树脂固化的影响,应停止施工。

4.9施工时应综合考虑施工速度与环境温度来控制粘接材料的每次拌合量,以保证粘接

材料在规范要求的1.0个小时内使用完。

4.10粘贴碳纤维布的环境温度宜在23℃-60℃。

4.11在房间内操作时应无灰尘、且不受日晒、雨淋和化学介质污染。

五、检验和检查要求:

1、施工应执行工序、工种交接检手续,每一道工序施工完毕须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时应由质检部门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2、当环境湿度超过70%时,停止施工。

3、接材料配合后须搅拌均匀,每次拌合量应保证1个小时内使用完。

4、碳纤维片材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总有效粘结面积不应低于95%。

当碳纤维布的空鼓

面积小于10000mm2时,采用针管注胶的方式进行补救,空鼓面积大于10000mm2时,须将空鼓处的碳纤维片材切除,重新搭接贴上等量的碳纤维片材,搭接长度应不小于l00m。

五、施工记录内容和要求:

1、对碳纤维布施工部位的湿度和温度进行监测,做好监测记录。

2、做好碳纤维布隐蔽验收记录并将资料存档。

3、不定期抽查作业班组配合好的粘接材料使用时间。

4、严格按技术交底2.6.3要求检查碳纤维片材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总有效粘结面积。

六、成品保护:

6.1在碳纤维加固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胶料及电焊机等严禁作业过程中损坏已施工完成的墙体抹灰工程、楼地面泡沫混凝土垫层、水泥砂浆找平层及水电暖管线等。

6.2涂刷找平胶、粘接材料及防火涂料时,应对楼地面等采取铺彩条布接漏的方式进

行防护。

6.3严禁在楼层的墙体上涂刷找平胶、粘接材料及防火涂料。

七、绿色施工要求:

7.1碳纤维布粘贴配套的树脂胶原料应密封储存,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7.2树脂胶料的配制和使用场所,应选在通风良好的地点。

7.3现场施工人员应采取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

7.4加固作业时,应对所使用的自制马蹬等工具的支腿进行包裹防止破坏楼地面砂浆层。

7.5使用完的胶料桶、碳纤维布边角料应及时回收集中处理。

7.6在加固施工时严禁吸烟、或是使用带明火的工器具。

7.7在注胶时应采取对楼地面砂浆层的保护措施,防止污染已施工完成的楼地。

7.8胶料用完后的容器应集中回收处理,严禁随意丢弃。

八、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8.1碳纤维布应存放在凉爽干燥的处所,保持布面整洁,避免露天堆放与日晒雨淋。

8.2碳纤维布严禁出现附着灰尘、扭曲、和弯折现象,否则会大大降低性能。

8.3碳纤维布为导电材料,施工时应注意用电安全。

8.4树脂的配制和使用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

8.5施工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

序号

检验项目

合格标准

检验方法

频数

1

碳纤维布粘贴位置与设计要求位置相比

中心线偏差≤10mm

钢尺测量

全数

2

碳纤维布的粘贴量

≥设计数量

根据测量计算

全数

3

粘结剂厚度

2mm+0.1mm

钢尺测量

每构件3处

4

粘贴质量

A、单个空鼓面积<10000mm2允许胶修

2

复;单个空鼓面积10000mm2割除修补

锤击法

全数

B、空鼓面积之和与总粘结面积之比小

于5%

九、安全保证措施:

7.1施工前,必须对工作人员进行进场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及其安全技术交底,严格执行我公司的安全生产评价标准中所要求的所有关于安全管理方面的制度及各项安全措施。

7.2在楼层中施工时,所使用的活动脚手架或是自制马蹬,都应固定牢固、放置稳定避免因站立不稳而失足掉下。

7.3施工过程中应配套好安全帽、安全带及口罩等安全防护措施。

7.4施工中所使用的丙酮、胶粘剂碳纤维布等剩余的散料要归类存放,严禁洒落在楼面上。

7.5在加固施工过程中,涂抹粘接剂时应在梁底楼面上铺上彩条布防止粘接剂等洒落在楼面上。

7.6作业人员带班要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避免工序相互干扰,凡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会产生损伤或污染的要对上道工序采取保护或覆盖措施。

7.7施工作业时,必须做好室内成品保护工作。

7.8严禁作业人员在楼内大小便,大声喧哗,作业人员须加强施工环保意识,减少各类污染源。

7.9每天下班时作业人员要有序的进入施工电梯,严禁超载(限员12人),须有序向楼下转移。

7.10施工完毕后,工完场清,施工垃圾集中制指定地点。

交底人:

项目技术负责人:

项目经理:

接受交底负责人:

甘肃省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编制(版权所有不准翻印)2013年月日

技术交底记录

20003□□□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中国中核工业集团五〇四厂棚户区改造5#楼

分部(子分部)工程名称

加固工程

分项工程

外粘或外包型钢工程

施工单位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

谢昌盛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数

作业班组

加固作业班组

交底内容:

本次交底内容为5#楼LL3加固(严格按1#、2#、6#楼技术交底进行),YJZ6(-0.600~

2.900/-0.600~5.900),YYZ1(-0.600~2.900),角柱加固采用湿法外包角钢方式进行。

一、交底部位简介:

本次加固工程交底为对YJZ6(-0.600~2.900/-0.600~5.900),YYZ1(-0.600~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