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章末练习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75606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7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章末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章末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章末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章末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章末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章末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章末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章末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章末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章末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章末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章末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章末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章末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章末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章末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章末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章末练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章末练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章末练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章末练习题.docx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章末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章末练习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章末练习题.docx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章末练习题

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一、选择题

1.对密度公式p=m/V的理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物体,质量大的物体密度就大

B. 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物体,体积大的物体密度就小

C. 同种物质组成的实心物体,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D. 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它的体积成反比

2.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这句话的实际意义是,与木块相比铁块具有更大的(  )

A. 重力                                     B. 质量                                     C. 体积                                     D. 密度

3.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过程中向左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  )

A. 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 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C. 往右盘增加砝码           

D. 往右盘减少砝码

4.如下图所示的四种测量器具中,不能直接测量物体质量的器具是(  )

A. 托盘天平

      

B.  电子天平

C. 弹簧测力计

​               D. 案秤

5.有四个容量均为200mL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植物油和酒精,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酱油>ρ纯水>ρ植物油>ρ酒精)(     )

A. 纯水                                    B. 酱油                                    C. 酒精                                    D. 植物油

6.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体育考试中使用的实心球重约2N                        

B. 成年人的体积约为60cm3

C. 空调的电功率约为200W                                     D. 一元硬币的直径大约是2.5cm

7.四位同学做一道单位换算题,其中计算过程正确的是( )

A. 25.64cm=25.64cm×

m=0.2564m           

B. 25.64cm=25.64×

cm=0.2564m

C. 25.64cm=25.64×

m=0.2564m                

D. 25.64cm=25.64cm×

cm=0.2564m

8.在一节物理实验课上,老师让同学们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小铁块的质量,细心的晓天发现,当他先把铁块放在左边托盘内时,天平的指针会随着他向右边托盘内放入砝码的多少发生左右偏转,此时,影响指针运动方向的是(  )

A. 力的方向                            B. 力的大小                          C. 力的作用点                          D. 以上都是

9.通常说的铁比棉花重,它的实质是指(  )

A. 铁的体积比棉花的体积小                                    

B. 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

C. 铁受到的重力比棉花受到的重力大                      

D. 铁的质量比棉花的质量大

10.一根杠杆两端挂有等重的实心铜块和铁块,当它们都浸没在水中时,杠杆恰好平衡,现将铜块和铁块同时从水中取出,则杠杆将(   )

A. 铜块端向下运动             

B. 铁块端向下运动             

C. 杠杆仍然平衡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1.小刚用刻度尺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只写了数字17,忘写了单位,则这个数字的单位应该是(  )

A. 米                                      

B. 厘米                                      

C. 千米                                      

D. 毫米

12.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 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大

C. 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D. 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

二、填空题

13.铁的密度是7.9×103kg/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如果将此实心铁球分成大小相等的两块,则小铁块的密度是________g/cm3.

14.如图所示,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图1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cm,图2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cm.

15.一个2.5L的瓶子里装满食用调和油,油的质量为2kg,由此可知这种油的密度约为________ kg/m3.当它用了一半,剩余油的密度是________ kg/m3.

16.在测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先用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如图甲所示),小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 g,再用量筒测小石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测小石块的密度ρ1=________g/cm3;小丽做实验时,先用量筒测小石块的体积,再用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测得的小石块的密度为ρ2,则ρ2________ρ1.

17.在宇宙飞船上,每增加1g有效载荷必须为它耗费不少的动力。

因此太空飞行对宇宙飞船和宇航员的质量都有着严格的限制。

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________、性能优良的新材料制造。

从近900名初选入围者中挑出来的我国第一个太空人杨利伟质量为65________、飞船内的气体的密度约为1.40________。

18.质量是27g的铝块,体积是10cm3,则铝块的密度是________g/cm3,将这个铝块削去一半,剩余铝块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19.一个瓶子能盛1kg水,用这个瓶子能盛________ kg水银.(水银密度13.6×103kg/m3)某实心正立方体金属块的质量是m,边长是a,则金属块的密度ρ=________(用m、a表示).

20.一铁块的体积是2m3,质量是15.8×103kg,则它的密度是________,若将它截去

,剩余部分的密度是________.人们常说“铁比棉花重”,实际上是指铁的________比棉花大.

21.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它的卵有1.5kg,合  ________ g;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它的卵只有0.35g,合  ________ mg,铁的密度是7.9×103kg/m3,合  ________ g/cm3.

22.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要控制________相同进行探究.同时应选用________(选填“一种”或“多种”)物质进行多次实验.“测物质密度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23.小明同学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所示,它的错误有

(1) ________

(2) ________.

24.用天平和量筒测某种矿石的密度。

(1)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如图所示偏向分度盘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

(2)用天平称矿石的质量。

把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矿石质量为________g。

(3)如图所示,用量筒量出矿石的体积为________cm3.由此可知,矿石的密度ρ=________g/cm3.

25.小芳同学为了测量盐水的密度,进行了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再调节____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

(2)接下来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项操作: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________ (填字母代号).

(3)下列记录数据表格中?

处应填写的项目和单位是________.

烧杯和盐水的

总质量m1(g)

量筒中盐水

的质量m(g)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cm3)

盐水的密度

ρ(g/cm3)

      

      

      

      

      

(4)该实验测得的盐水的密度是________ kg/m3.

四、综合题

26.一个用铁制作的球形工件,质量为790g,体积为150cm3.求:

(1)该工作是否为实心的?

若为空心,其空心体积为多少?

(ρ铁=7.9×103kg/m3)

(2)为减轻工件的质量,将其全部用铝等体积替换原来的铁,替换后该工件的质量较原来减少了多少?

(ρ铝=2.7×103kg/m3)

27.春节期间,小华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壶盖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g.(g取10N/kg)则:

(1)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时,所受的浮力多大?

(2)壶盖的体积是多少?

(3)请你帮小华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公式表示就是ρ=m/V,该公式表达的意义是:

对于同种物质而言,体积增大几倍,质量也跟着增大几倍,即质量与体积总是成正比的,所以密度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都无关,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分析】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2.【答案】D

【解析】【解答】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是指相同体积的铁比木头重,也就是说铁的密度比木头大。

故答案为:

D。

【分析】铁比木头重,指的是相同的体积铁比木头的质量大,密度是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3.【答案】D

【解析】【解答】解:

托盘的原理是杠杆原理,因此称量物体质量时,使天平的横梁平衡,可以向右盘中添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向右移动砝码相当于向天平的右盘中增加砝码;反之向左移动游码相当于减少右盘中的砝码.

故选D.

【分析】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之前,要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称量物体质量时,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往右盘增加砝码或移动游码.

4.【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BD、托盘天平、案秤、电子天平都是生活中用来测量质量的工具,故ABD不符合题意;

C、弹簧测力计是用来测量力的工具,不是直接用来测量质量的工具,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要弄清楚各种测量工具的用途再作出判断,测量质量的工具有托盘天平、物理天平、杆秤、台秤、磅秤、电子称等,实验室常用的是托盘天平

5.【答案】B

【解析】【解答】由ρ=m/V得:

m=ρV,又因为分别装满,体积都等于瓶子的容积,故V相同,已知ρ酱油>ρ纯水>ρ酒精>ρ汽油,所以密度大的质量大,可知酱油的质量最多,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分析】当体积相同时,密度越大,质量越大.

6.【答案】D

【解析】【解答】A、体育考试中使用的实心球质量为2kg,重约20N,A不符合题意;

B、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几乎相等,成年人的质量约为60kg,体积约为60000cm3,B不符合题意;

C、空调的电功率约为2019W,C不符合题意;

D、一元硬币的直径大约是2.5cm,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理解物理量的单位和大小,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分析.

7.【答案】C

【解析】【解答】A、“25.64cm×

m”得到的单位不存在,A不符合题意;

B、“25.64cm×

”得到的单位不是“m”,B不符合题意;

C、过程及进率正确,C符合题意;

D、“25.64cm×

cm”得到的单位不是“m”,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长度单位换算的理解和掌握,注意原单位和目标单位之间的进率和解题格式的规范.

8.【答案】B

【解析】【解答】解:

根据天平的使用规则可知,称量物体质量时将物体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加减砝码,使得右盘所受压力大小发生变化,故此时影响指针运动方向的是力的大小,故B正确。

故选:

B。

【分析】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结合杠杆平衡条件分析解答。

9.【答案】B

【解析】【解答】生活中说铁比棉花重,此时默认的前提是:

在铁和棉花的体积相同相同的情况下,铁比棉花质量大、重力大,故选项A、C、D错误;

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铁的质量比棉花的质量大,即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故B正确.

故选B.

【分析】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该物质的密度,“铁比棉花重”指的是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本题从一句生活中的常用语展开,让学生利用物理知识来分析,从中加深学生对密度知识的理解.

10.【答案】B

【解析】【解答】F铜=G铜-F浮铜=G铜-

水gV铜……①

F铁=G铁-F浮铁=G铁-

水gV铁……②

根据密度关系可得:

V铜=

V铁=

代入①、②两式可得:

F铜=G铜-F浮铜=G铜(1-

)……③

F铁=G铁-F浮铁=G铁(1-

)……④

铜块与铁块浸没在水中时杠杆平衡,则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F铜L1=F铁L2.

由③式与④式可知,∵G铜=G铁,r铜>r铁.

∴F铜>F铁.因此L1<L2即铜块的力臂小于铁块的力臂.

则由水中取出铜块和铁块,在不受浮力作用时:

G铜(1-

)L1<G铁(1-

)L2.

说明铁块这端应向下转动.

答案选B。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

“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11.【答案】B

【解析】【解答】一只铅笔的长度约为17cm,而17m、17km、17mm都不符合实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分析】一支铅笔的长度大约为十几厘米,也可以在17后面试着添加其他长度单位,看是否与实际相符.

12.【答案】D

【解析】【解答】A、由表中信息可知酒精和煤油的密度相同,但是是不同物质,所以不同物质的密度不一定不相同,A不符合题意;

B、由表可知冰块和干松木(固体)比水、水银(液体)密度小,B不符合题意;

C、冰块和水都是由水构成的,但是密度不同,这是因为密度与物质状态有关,C不符合题意;

D、因为铜的密度大于铝块密度,由

可知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的体积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分析】A、不同物质的密度不一定不同;B、一般情况下,固体物质的密度比液体物质大;C、同种物质的密度不一定相同;D、根据V=

知,当m相同时ρ越大,V越小。

二、填空题

13.【答案】1m3的铁的质量是7.9×103kg;7.9

【解析】【解答】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体积的体积,铁的密度是7.9×103kg/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m3的铁的质量是7.9×103kg.密度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如果将此实心铁球分成大小相等的两块,则小铁块的密度保持不变,仍为7.9×103kg/m3=7.9g/cm3.

故答案为:

1m3的铁的质量是7.9×103kg;7.9.【分析】密度表示单位体积的质量的多少,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质量无关.

14.【答案】4.7;4.70

【解析】【解答】解:

由图知:

①图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物体左侧与2.0cm对齐,右侧在6cm和7cm之间,估读为6.7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6.7cm﹣2.0cm=4.7cm;

②图2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1mm;物体左侧与2.00刻度线对齐,右侧在6.70cm处,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6.70cm﹣2.00cm=4.70cm.

故答案为:

4.7;4.70.

【分析】根据刻度尺的使用方法读数;用刻度尺右端所对的刻度值减去左端所对的刻度值,即为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包括数值和单位,数值又包括准确数字和估计数字.

15.【答案】0.8×103;0.8×103

【解析】【解答】解:

装满食用调和油时,食用调和油的体积:

V=2.5L=2.5dm3=2.5×10﹣3m3,

则这种油的密度:

ρ=

=

=0.8×103kg/m3;

当它用掉一半后,油的质量、体积都减少了,但油这种物质没变,故油的密度不变,剩余油的密度还是0.8×103kg/m3.

故答案为:

0.8×103;0.8×103.

【分析】

(1)已知瓶子的容积2.5L,装满食用调和油时,则食用调和油的体积为2.5L;又知油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ρ=

求出这种油的密度;

(2)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密度的大小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16.【答案】24;2.4;大于

【解析】【解答】解:

(1)由图知,小石块质量:

m=20g+4g=24g,

小石块的体积:

V=70ml﹣60ml=10ml=10cm3,

小石块的密度:

ρ=

=

=2.4g/cm3;

(2)先用量筒测小石块的体积,再用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小石块的体积测量准确,但这样石块上附有水,使得测量出的质量变大,由ρ=

可知测量的密度变大,所以则ρ2>ρ1.

故答案为:

24;2.4;>.

【分析】

(1)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石块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读游码时,以左边为准);小石块的体积等于量筒中液面的两次读数之差;最后用密度公式算出小石块的密度;

(2)先用量筒测小石块的体积,再用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这样石块上附有水,使得测量出的质量不准确,据此分析密度变化.

17.【答案】小;kg;kg/m3

【解析】【解答】解答:

为了减小飞船的质量,制造飞船应采用密度小的材料;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成年人的质量比中学生大一些,所以杨利伟的质量应为65kg;地球表面空气密度在1.40kg/m3左右,飞船内环境模拟地面环境,飞船内气体的密度略高于地面附近气体密度,约为1.40kg/m3.

故答案为:

小;kg;kg/m3.

【分析】物质的密度越小,同体积的物体的质量越小;体重较小的成人的体重大约为65kg;密度的单位是kg/m3.

18.【答案】2.7;2.7×103

【解析】【解答】解:

铝块的密度:

ρ=

=

=2.7g/cm3;

因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所以,将这个铝块削去一半,剩余铝块的密度不变,仍为2.7g/cm3=2.7×103kg/m3.

故答案为:

2.7;2.7×103.

【分析】

(1)已知铝块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铝的密度;

(2)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物种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19.【答案】13.6;

【解析】【解答】解:

(1)因瓶子的容积一定,即盛满水时水的体积和盛满水银时水银的体积相等,水银,由ρ=

可得:

=

,即

=

解得:

m水银=13.6kg;

(2)正立方体金属块的体积:

V=a3,

正立方体金属块的密度:

ρ=

=

故答案为:

13.6;

【分析】

(1)瓶子的容积一定,盛满水时和盛满水银时液体体积相等,根据密度公式得出等式即可求出装满水银时水银的质量;

(2)知道正立方体金属块的边长可求体积,又知道质量,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密度.

20.【答案】7.9×103kg/m3;7.9×103kg/m3;密度

【解析】【解答】解:

(1)铁块的密度:

ρ=

=

=7.9×103kg/m3,

因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体积和质量的大小无关,

所以,若将它截去

,剩余部分的密度仍为7.9×103kg/m3不变;

(2)生活中人们习惯说“铁比棉花重”,本意是相同体积的铁和棉花,铁的质量大,所以这句话的正确说法应该是铁的密度大于棉花.

故答案为:

7.9×103kg/m3;7.9×103kg/m3;密度.

【分析】

(1)知道铁块的体积和质量,根据ρ=

求出铁块的密度;密度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2)铁比棉花重是指:

相同体积的铁比棉花重,也就是说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大.

21.【答案】1500;350;7.9

【解析】【解答】解:

1kg=1000g,1.5kg=1500g;1g=1000mg,0.35g=350mg;1g/cm3=1×103kg/m3,7.9×103kg/m3=7.9g/cm3.

故答案为:

1500;350;7.9.

【分析】质量单位t、kg、g、mg相邻单位间为103进制,g/cm3与kg/m3之间也为1000进制.

22.【答案】物质种类;多种;ρ=m/V;待测物质的质量和体积

【解析】【解答】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要控制物质种类相同进行探究.同时应选用多种物质进行多次实验.“测物质密度实验”的原理是ρ=m/V,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待测物质的质量和体积.

故答案为:

物质种类;多种;ρ=

;待测物质的质量和体积.

【分析】探究物质质量与统计的关系实验是得出密度概念的基础,为了使结论更具普遍性,应选用不同的物质进行实验;密度是指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公式为ρ=

,因此要测量密度,需测量质量m及体积V.

三、实验探究题

23.【答案】

(1)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被测物体了

(2)测量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了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