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学年高中历史重要微知识点第22课全面认识布雷顿森林体系测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77033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7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习题学年高中历史重要微知识点第22课全面认识布雷顿森林体系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习题学年高中历史重要微知识点第22课全面认识布雷顿森林体系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习题学年高中历史重要微知识点第22课全面认识布雷顿森林体系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习题学年高中历史重要微知识点第22课全面认识布雷顿森林体系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习题学年高中历史重要微知识点第22课全面认识布雷顿森林体系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习题学年高中历史重要微知识点第22课全面认识布雷顿森林体系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习题学年高中历史重要微知识点第22课全面认识布雷顿森林体系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习题学年高中历史重要微知识点第22课全面认识布雷顿森林体系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习题学年高中历史重要微知识点第22课全面认识布雷顿森林体系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习题学年高中历史重要微知识点第22课全面认识布雷顿森林体系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习题学年高中历史重要微知识点第22课全面认识布雷顿森林体系测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习题学年高中历史重要微知识点第22课全面认识布雷顿森林体系测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习题学年高中历史重要微知识点第22课全面认识布雷顿森林体系测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习题学年高中历史重要微知识点第22课全面认识布雷顿森林体系测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习题学年高中历史重要微知识点第22课全面认识布雷顿森林体系测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习题学年高中历史重要微知识点第22课全面认识布雷顿森林体系测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习题学年高中历史重要微知识点第22课全面认识布雷顿森林体系测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习题学年高中历史重要微知识点第22课全面认识布雷顿森林体系测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习题学年高中历史重要微知识点第22课全面认识布雷顿森林体系测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习题学年高中历史重要微知识点第22课全面认识布雷顿森林体系测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习题学年高中历史重要微知识点第22课全面认识布雷顿森林体系测试题.docx

《习题学年高中历史重要微知识点第22课全面认识布雷顿森林体系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习题学年高中历史重要微知识点第22课全面认识布雷顿森林体系测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习题学年高中历史重要微知识点第22课全面认识布雷顿森林体系测试题.docx

习题学年高中历史重要微知识点第22课全面认识布雷顿森林体系测试题

第22课全面认识布雷顿森林体系

1.美元是世界性货币,有时也把美元说成“美金”。

“美金”的说法应开始于(  )

A.罗斯福新政开始后

B.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时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署后

D.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时

解析:

B。

本题考查分析和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2.二战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  )

A.是二战后建立的世界货币体系

B.是二战后建立的国际贸易组织

C.是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

D.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总称

解析:

A。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布雷顿森林体系”只是一种世界货币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是这一货币体系的具体执行者。

3.下面是美国黄金储备在世界黄金储备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表:

上述数据说明(  )

A.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B.战后美国已经成为最大的债务国

C.美元成为黄金的代表,在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

D.战后世界银行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

解析:

A。

从图示反映的美国黄金储备在世界黄金储备总量的比重分析,战后美国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4.从世界历史研究发展的角度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所产生的重要历史意义是(  )

A.确立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

B.扩大了美国的对外经济扩张

C.较好地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D.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解析:

C。

本题考查理解能力。

A、B两项是说的对美国的作用,不是从世界历史研究发展的角度看,C项是其对世界的历史意义,D项是关贸总协定的作用。

5.它成立初期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后来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结合图片推断这一机构是(  )

A.世界贸易组织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D.关贸总协定

解析:

C。

结合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宗旨:

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可知答案为C。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又称世界银行。

6.(2017·福州高一检测)1973年3月欧洲再次出现了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风潮。

西方国家经过磋商,最后达成协议,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

这表明(  )

A.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解散

C.美国失去了资本主义经济霸主地位

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发生

解析:

A。

 材料中提及时间是1973年,结合“放弃固定汇率”,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7.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各国货币基本上没有遵守一个普遍的汇率规则,处于混乱的各行其是的状态。

为改变这一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西方大国作出的努力是(  )

A.加剧世界市场争夺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C.减少世界贸易份额D.制定公平竞争的原则

解析:

B。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为世界货币体系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标准和基础,结束了世界上货币混乱的局面。

8.(2018·山西太原高一下学期期中)有学者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实施国际汇兑金本位制代替古典金本位制,并使可以带来利息的美元把躺在葛朗台箱子里落灰的金子彻底挤出了流通领域。

这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  )

A.有助于建立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B.推动欧洲国家建立了欧洲统一货币

C.有助于推动国际资金自由流动

D.促使各国开始大幅降低关税税率

解析:

C。

根据材料“布雷顿森林体系实施国际汇兑金本位制”,可知推动了国际金融贸易的发展,故C项正确。

9.(2018·湖南永州高一下学期期中)20世纪90年代,国务院扶贫办向世界某机构申请长期贷款,成功实施了西南扶贫、山西扶贫、秦巴山扶贫等项目。

提供贷款的机构应该是(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C.世界贸易组织D.欧盟

解析:

B。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后来则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对成员国提供扶贫贷款属于发展援助,故B项正确。

10.(2018·河南平顶山高一下学期期中)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召开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目的之一就是帮助战后重建。

然而二战后推动欧洲经济快速恢复和增长的却是马歇尔计划,这说明(  )

A.马歇尔计划实际上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一部分

B.战后初期IMF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C.IMF正在忙于发展援助和技术支持

D.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阻挠

解析:

B。

由材料可知IMF成立的目的在于帮助战后重建,但二战后真正推动欧洲经济恢复的却是马歇尔计划,说明战后初期IMF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故B项正确。

11.(2018·河南洛阳高一下学期期中)下面是《世界当代史资料选辑》中记载的美国黄金外汇储备比重变化表(单位:

%)。

据此可知(  )

年份

1950

1960

1972

资本主义世界

100

100

100

美国

48.5

31.2

7.6

A.世界经济呈现多极化格局

B.美国资本出现严重外流现象

C.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瓦解

D.美国出现了严重的金融危机

解析:

C。

美国黄金外汇储备比重领先世界,这是二战后美国得以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最重要的经济和物质前提,这一基础条件的丧失就表明该体系面临着瓦解的风险,故C项正确。

12.图一到图二的历史变迁(  )

A.反映出国际货币关系从无序到有序  

B.确立了美国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

C.逐步建立起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D.构建了黄金本位的国际金融体系

解析:

A。

从图一到图二的历史变迁反映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国际货币关系从无序到有序,故A项正确。

13.(2018·雅安高一检测)有学者指出,在货币体制发展历史上,国际汇兑金本位代替了古典金本位,可以带来利息的美元把金子彻底挤出了流通领域。

这种变化(  )

A.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增长

B.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C.缩小了不同国家间的差距

D.确立了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

解析:

A。

布雷顿森林体系使美元成为世界货币,推动世界贸易的发展,故A正确。

14.20世纪40年代某国际会议通过的决议中写道:

“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和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取消经常账户交易的外汇管制等。

”这次会议召开的主要目的是(  )

A.确立美国经济优势地位

B.援助并发展西欧的经济

C.拓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筹建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解析:

D。

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就已经确立经济优势地位;援助并发展西欧的经济是马歇尔计划的目的,与材料无关;材料反映的会议是布雷顿森林会议,主要目的是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秩序,而拓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其客观效果。

所以答案选D项。

1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人民币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加入IMF的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

IMF建立的依据是(  )

A.雅尔塔协议B.《布雷顿森林协定》

C.关贸总协定D.多哈会议决议

解析:

B。

1944年,《布雷顿森林协定》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这两个国际货币金融组织,故B项正确。

16.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决定,人民币从2016年10月1日起成为“可自由使用货币”。

这是该组织“历史上首次”扩大作为特别提款权基础的货币篮子。

下列宗旨或使命与此举相吻合的是(  )

A.消除关税壁垒B.稳定国际汇兑

C.促进自由贸易D.与贫困作斗争

解析:

B。

稳定国际汇率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与提升人民币地位,人民币成为“可自由使用货币”的举动相一致,故B项正确。

17.下表为某国际经济组织对中国援助的概况。

该组织是(  )

年份

援助战略

主题展开

2002

农村/农村社会向城镇/工业社会转型

解决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问题

中国环境技术援助

推动环境的可持续性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改变商业环境以推动市场经济转型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解析:

A。

材料中的援助战略主要是针对基础建设和环境等长期发展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世界银行的宗旨是促进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故A项正确。

18.1965年,法国将其持有的数以亿计的美元兑换为黄金,在此影响下,欧洲其他国家和日本的私人投资者纷纷抛售美元,美国的黄金和外汇储备急剧下降。

据此可知,当时法国(  )

A.阻碍了欧洲一体化趋势

B.瓦解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C.破坏了经济全球化的局面

D.冲击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解析:

D。

依据材料“1965年,法国将其持有的数以亿计的美元兑换为黄金”“美国的黄金和外汇储备急剧下降”信息可知,当时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做法冲击了布雷顿森林体系,选择D项符合题意。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呈现出一种无政府状态。

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战”后,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

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

材料二 无论在华盛顿还是海外,人们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服务美国长远利益的初衷已不再有任何疑问,然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打消了疑虑,接受这样的思想:

这个体系造福美国的同时也造福世界。

——《环球时报》:

“布雷顿森林体系70年之痒”

(1)根据材料一,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产生的历史背景。

这一体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这个体系造福美国的同时也造福世界”?

解析:

(1)问,材料中“国际货币体系……呈现出一种无政府状态”“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战后,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得出布雷顿森林体系产生的历史背景;材料中“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说明该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2)问,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第二小问,从对美国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两个方面回答。

答案:

(1)历史背景:

二战前国际金融领域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二战后各国经济政治实力发生重大变化(或答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盟主,实力空前强大亦可);美国对外经济扩张企图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特征:

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2)内容:

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或:

美元与黄金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理解:

确立美国经济霸主地位(有利美国经济扩张);(稳定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

 

以下为赠送文件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测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9·济南高二调研)1965年5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载了文章《为什么美国的战略过时了》,认为中国在尖端科技上取得的某种突破,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它的全球战略。

该突破可能是指中国( A )

A.成功地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B.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C.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D.研制银河系列计算机

[解析] 题中的关键信息是“1965年”。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试爆是在1964年,这一事件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对当时世界格局产生了影响,故A项正确;中国掌握载人航天技术指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的发射成功,故B项错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是在1970年,故C项错误;成功研制出银河系列计算机是在1983年,故D项错误。

2.1958年,中国科学院把卫星研制列为全院第一项重大任务。

最终,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在( A )

A.12年后B.22年后

C.32年后D.42年后

[解析] “东方红一号”卫星是1970年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距1958年已经过去了12年,故A项正确。

3.“‘两弹一星’,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空前迸发。

在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攻关会战中,先后有26个部、委,20个省、市、自治区,包括900多家工厂、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参加,为原子弹的制造和试验研制出10万多种专用仪器,设备和原材料。

”以上材料不能说明( A )

A.开发“两弹一星”,最主要是为了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B.“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国家综合科技能力提高的体现

C.“两弹一星”同时带动了各类学科的研究和发展

D.“两弹一星”的研制体现了中国人民爱国奉献,自强不息,协同合作的精神

[解析] 开发“两弹一星”是为了增强国防力量,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增强民族凝聚力是客观上所起的作用,故选A项。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B、C、D三项都正确。

4.按照国务院签发的《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到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800万千瓦。

据悉,目前中国运行核电机组21台,装机容量1902万千瓦,在建的核电机组有27台,装机容量2953万千瓦,在全世界在建机组数排第一位。

下列有关我国发展原子能的表述错误的是( D )

A.1956年,我国把原子能列入全国科技发展远景规划

B.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1984年,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开工建设

D.大亚湾核电站是我国建成的第一座核电站

[解析] 秦山核电站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第一座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是中国建成的第二座核电站。

故选D项。

5.2004年,我国首个“飞天广场雕塑”在辽西最大的转盘广场——葫芦岛市新区飞天广场落成,由雕塑《飞》、某航天英雄塑像和中外航天史浮雕组成。

与此事件关系最为密切的科技事件应是( C )

A.第一颗氢弹爆破成功三十周年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和返航D.巨型计算机“银河-I号”研制成功

[解析] 关键信息是“2004年”“飞天”“航天”。

由“航天”可排除A、D两项;由“某航天英雄”“2004年”可排除B项。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和返航,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此雕塑即为庆祝此事件而设立。

答案为C项。

6.1965年9月,中国学者首先在世界上成功地实现了人工合成具有天然生物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关于这项成果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有利于人类揭示生命的奥秘

B.有利于促进生命科学的发展

C.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D.有利于改良动植物品种和药物的研究

[解析] D项所说属于基因工程技术的意义,并非结晶牛胰岛素的意义,故选D项。

7.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设立于2000年,用于奖励科技成就卓著、社会贡献巨大的公民,此后每年评审一次,次年年初公布结果并颁奖。

人们曾这样形容首届获奖者之一:

“一人干了两亿人的活。

”请问他是( D )

A.钱学森B.邓稼先

C.李四光D.袁隆平

[解析] 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

这种水稻单产一般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

故说袁隆平“一人干了两亿人的活”,D项正确,A、B、C三项与之不符。

8.(2018·江苏学业水平测试)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这一战略实施以来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是( D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C.杂交水稻“南优2号”选育成功D.“神舟五号”实现载人航天

[解析]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故A项错误;“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是在1970年,故B项错误;杂交水稻“南优2号”选育成功是在1973年,故C项错误;“神舟五号”实现载人航天是在2003年,是在90年代“科教兴国”战略提出后取得的成就,故D项正确。

9.(2019·焦作高二期末)“双百”方针一经提出,立即在知识界引起强烈反响,使学术文化事业出现了生气勃勃的发展景象。

这主要在于“双百”方针( A )

A.为知识分子创造了宽松环境B.有助于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

C.顺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D.被确立为长期性的国家方针

[解析] “双百”方针是指在文艺创作上,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不同手法的作品同时存在,自由发展,在学术理论上,提倡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互相争鸣,自由讨论,为知识分子发挥才能提供宽松的环境,促进学术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故A项正确;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不是“双百”方针推动学术文化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双百”方针顺应了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但与材料内容无关,故C项错误;“双百”方针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没有认真贯彻,被确立为长期性的国家方针与问题不符,故D项错误。

10.(2019·海南八校高二联考)1957年,王蒙的作品《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因批评官僚主义而被划为“右派”。

1962年,毛泽东对此说:

“反对王蒙的人提出北京没有这样的官僚主义,中央还出过王明、出过陈独秀,北京怎么就不能出官僚主义?

”由此可见当时( A )

A.中央对“左”倾思想曾予以纠正

B.“双百”方针得到了全面落实

C.党的工作重心是反对官僚主义

D.文艺领域彻底清算了“左”倾路线

[解析] A项与材料中“因批评官僚主义而被划为‘右派’。

1962年,毛泽东对此说”的表态相符,故A项正确;“双百”方针并未能坚持贯彻下去,由于政治运动的扩大化,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上升为阶级斗争问题,全面落实与材料中“因批评官僚主义而被划为‘右派’”不符,故B项错误;据材料不能得出反对官僚主义是党的工作重心,故C项错误;彻底清算了“左”倾路线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11.建国后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国的科学文化事业生机勃勃,表现在( A )

①出现大批文学作品 ②拍摄了一些文艺影片 ③学术界探讨问题的风气浓厚 ④学校教育有新的发展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D.①②④

[解析] 建国后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的科学、文艺等蓬勃发展,出现了大量文学作品、文艺影片,学术交流活跃,基础教育得到迅速发展。

故选A项。

12.197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以20世纪60年代初开发建设大庆油田为背景,以艰苦创业精神为主题的故事影片《创业》。

但这样一部影片却被诬为“毒草”,不许公演。

究其原因,合理的一项是( B )

A.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落伍B.与“左”倾文艺路线不相符

C.与“百花齐放”方针脱节D.“大跃进”已淡出历史舞台

[解析]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以政治斗争、阶级斗争为主流的“左”倾路线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展现20世纪60年代艰苦创业精神的影片《创业》被诬为“毒草”,B项正确。

A项表述不准确,没有联系当时的历史环境;70年代“双百”方针基本停止,而且《创业》并不与“百花齐放”方针脱节,C项错误;D项与材料内容无关。

13.新时期以来,邓小平强调:

“无论如何,思想理论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一定要坚决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这是三中全会决定了的,现在重申一遍,不允许有丝毫动摇”。

据此我们可以判断( C )

①“双百”方针得到恢复 ②新时期文化事业又走上了健康的轨道 ③“双百”方针具有长久性的指导意义 ④文化事业成为我党的工作重心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解析] 我党的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排除含④的选项即可。

故选C项。

14.“文革”结束后,文艺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

下列文艺作品属于“文革”后的是( B )

①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②电影《建国大业》

③京剧《智取威虎山》 ④电影《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⑤寓言诗《蝉的歌》

A.①②③B.②④

C.④⑤D.③④⑤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建国以来我国文艺作品的识记。

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寓言诗《蝉的歌》都是“文革”前的作品;京剧《智取威虎山》是“文革”期间的作品;电影《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以爱情为题材,显然属于“文革”后的作品;电影《建国大业》拍摄于建国60周年之际,亦属于“文革”后的作品。

故选B项。

15.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国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近几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等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反网络低俗化活动,这一活动与我国确立的“双百”方针( C )

A.互相矛盾B.没有任何联系

C.并不矛盾D.针锋相对

[解析] “百花齐放”并不是允许所有的“花”开放,而只允许“健康的、有益的、符合人民利益的花”开放,故反网络低俗化活动与“百花齐放”政策并不矛盾。

故选C项。

16.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的方针。

这说明当时的教育方针主要是( C )

A.全面教育 B.现代教育

C.人民教育D.义务教育

[解析] 注意时间限制“新中国成立初期”,根据材料信息“向广大工农开门”和“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可知当时教育方针为人民教育,故C项正确。

全面教育的内容围绕人的全面发展;现代教育是相对于传统教育而言;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要求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一定年限的教育,三者在材料中均无体现。

17.197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让高中学生参加高考,不再搞群众推荐,从此拉开了恢复高考的序幕。

其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 C )

A.否定了群众推荐制度B.实现了“学而优则仕”

C.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机会D.为下乡知识青年提供出路

[解析] 抓住关键信息“其最重要的现实意义”,A项是对题干的重复;B项说法错误;D项是恢复高考的意义但却不是最重要的现实意义。

故此题应选C项。

18.1983年国庆节前夕,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这“三个面向”的实质是( A )

A.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B.教育的发展要适合本国国情

C.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

D.教育的发展需要有前瞻性

[解析] “面向现代化”强调教育发展的目的在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面向世界”强调与世界接轨,“面向未来”强调教育要具有前瞻性。

“三个面向”的实质是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C、D两项说法不全面,B项说法没有体现。

19.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这一决定的核心主张是( C )

A.科技是第一生产力B.加强教育,提升民族素质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D.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增强国力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可以判断此决定的核心主张是“科教兴国”,C项正确。

20.邓小平说: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推进教育发展采取的重大举措和取得的成就有( D )

①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 ②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③颁布《义务教育法》 ④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 注意时间限制“改革开放以来”。

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而非“改革开放以来”,②错误;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是1983年,①正确;颁布《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③正确;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是1995年,④正确。

故选D项。

21.王军同学在整理父亲书房时,偶然发现书中夹着一份大学招生宣传册,其中介绍有某学校本科生在校人数,并设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等。

这份宣传册最早可能印制于( C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