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医疗设备维修维护保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77516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5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医疗设备维修维护保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常见医疗设备维修维护保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常见医疗设备维修维护保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常见医疗设备维修维护保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常见医疗设备维修维护保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常见医疗设备维修维护保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常见医疗设备维修维护保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常见医疗设备维修维护保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常见医疗设备维修维护保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常见医疗设备维修维护保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常见医疗设备维修维护保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常见医疗设备维修维护保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常见医疗设备维修维护保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常见医疗设备维修维护保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常见医疗设备维修维护保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常见医疗设备维修维护保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常见医疗设备维修维护保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常见医疗设备维修维护保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常见医疗设备维修维护保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常见医疗设备维修维护保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见医疗设备维修维护保养.docx

《常见医疗设备维修维护保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医疗设备维修维护保养.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常见医疗设备维修维护保养.docx

常见医疗设备维修维护保养

常见医疗设备维修、维护、保养

一、医用光学类

1、腹腔镜

维护和保养

(1)器械宜轻取轻放,不得摩擦、相互碰撞及同时一手拿多样器械,保持轴节灵活尖端合拢良好、锐利器械刃而锋利。

(2)注意镜面的保护。

(3)导线清洁后存放时,不可拆迭,盘旋弯曲度应大于90度,以防止光纤折损,影响使用效果及缩短使用寿命。

(4)对各类钳子要经常检查,活动关节,注意钳端的闭合情况,关节处涂上专用润滑剂。

(5)锐利器械保存应套上橡皮保护套。

(6)戳卡、转换器、旋切器上的密封圈如有老化、裂口是应及时更换,以免造成术中漏气影响气腹效果。

(7)冲洗器上的阀门,应定期拆卸进行清洁、上油、以保持阀门的灵活性。

(8)所有器械在使用、清洗、保养过程中,关节不应强扳,尖端不能碰及硬物,器械小部件不能丢失。

(9)光源和摄像头在分离前应先确定主机电源关闭方可拔出。

(10)关机后的15分钟内不宜重启腔镜系统。

(11)内窥镜的灭菌优先考虑低温或等离子消毒法,若用高压灭菌法,一定要让镜子自然冷却,禁止用冷水冷却,不然会导致镜头的破裂,目前,不提倡用戊二醛浸泡灭菌,因为浸泡后镜面接口处的液体不易擦净,使用过程中会产生雾状的蒸汽影响镜面的清晰度,尽量不要经常变换镜子的灭菌方法,这样对镜子的密封有好处。

(12)镜子与手术器械要分开清洗,镜面用湿的脱脂棉球沿一个方向擦干净后,以擦镜纸擦干,镜身可用湿软布擦净,禁止用超声波清洗镜子,尽量不用生理盐水清洗镜子,否则容易产生锈迹。

2、消化内镜

维护和保养

(1)检查病人后,应立即进行床侧清洗,洗涤间清洗按漏水测试、手工清洗、消毒液侵洗、无菌水洗净、妥善保管的程序进行。

(2)内镜本身不能进行高温高压灭菌(通常能高温高压灭菌会在外观上标有“AUTOCLAVE”或“AUTOCLAVABLE”或涂有绿色标识)。

(3)确认清洗工具没有脏污,防水盖内侧没有水滴,确认清洗工具没有磨损划痕、裂缝、扭曲、金属与刷毛脱落等,劣质清洗工具不但不能有效清洗内镜,反而能造成内镜破损。

(4)在保存内镜之前,请确认内镜表面和所有管道完全干燥,残留水汽有助于空气中的细菌在内镜内外繁殖增生,造成污染。

(5)干净的内镜应该垂直挂放在干燥、温度适中的地方,手提箱不宜用作保存清洗和消毒后的内镜,只可用作运输往来工具。

常见故障及维修

(1)喷嘴堵塞

⏹先端部不小心与硬物碰撞,喷嘴变形造成堵塞,在保养内镜时应尽量避免不适当的操作

⏹使用内镜后没有立即清洗,赃物凝固在喷嘴里造成堵塞,在使用内镜后应立即清洗。

⏹消毒前没有用洗涤剂彻底洗净内镜,消毒剂使蛋白质凝固造成堵塞,在内镜消毒前必须彻底洗净。

⏹擦拭镜面时方向错误,棉纱塞进喷嘴里造成堵塞,在擦拭镜面时应顺着喷嘴的方向。

⏹喷嘴堵塞后用针挑或将喷嘴自行拆除,喷嘴损坏或导致内部管更易堵塞,在喷嘴堵塞后切勿用针挑或将喷嘴自行拆除。

⏹消毒清洗时,使用有问题的清洗附件,赃物随灌洗送到内镜中造成堵塞,在清洗内镜前应彻底检查清洗附件是否有毛病。

(2)送水、送气不畅

⏹水瓶接口里的O型环损坏,水灌到送气管里导致送水、送气不畅和送水/送气按钮漏水,在平常操作内镜时要小心。

⏹水瓶盖里的O型环损坏/遗失/变形/安装不宜,气体从水瓶漏出导致不能送水、送气,在使用水瓶前应认真检查其密封性。

⏹不适当的清洗保养使内管堵塞或喷嘴导致送水、送气不畅,应严格按照清洗规程清洗内镜。

⏹使用内镜后没有立即清洗,赃物凝固在送水送气管内导致送水、送气不畅,在使用内镜后应立即清洗。

⏹清洗消毒时使用有问题的清洗附件,赃物随灌洗送到内镜中,赃物把送水/送气管堵住导致送水、送气不畅,在清洗内镜前应彻底检查清洗附件是否完好。

⏹消毒前没有彻底洗净内镜,消毒液使蛋白质凝固导致送水/送气管与喷嘴堵塞,在消毒内镜前必须彻底洗净。

(3)附件插入的问题

⏹内镜打弯的角度太大,治疗附件的柔软性被其先端硬质部分所限制导致产生附件插入的问题,在插入附件时要小心。

⏹内镜被折,导致钳子管道变形产生附件插入的问题,在插入附件时要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不正确的清洗消毒程序,赃物凝固和结晶形成在管道里导致产生附件插入的问题,必须正确的清洗消毒内镜。

⏹使用损坏的附件,附件在管道里打结导致产生附件插入的问题,在使用前应认真的检查附件。

(4)内镜漏水

⏹术中没有使用口垫,患者感到紧张,咬着插入部,弯曲橡皮破裂导致内镜漏水,在操作时要为被检查者使用口垫。

⏹保养不良,弯曲橡皮老化,弯曲橡皮容易破裂导致内镜漏水,提倡高质量的维护保养。

⏹内镜与尖锐工具一起清洗或清洗槽中有锐利棱角,弯曲橡皮被划破导致内镜漏水,内镜最好单独清洗。

⏹敲击先端部,弯曲橡皮破裂导致内镜漏水,在操作内镜时要尽量小心。

⏹使用破旧的清洗刷子,管道被刷破导致内镜漏水,提倡高质量的维护保养。

⏹使用不合适的治疗附件,钳子管道破裂导致内镜漏水,在操作内镜时要尽量小心。

⏹使用治疗附件不正确,钳子管道被插破导致内镜漏水,在操作内镜时要尽量小心。

⏹插入时遇到阻力,强行将治疗附件推进,钳子管道被插破导致内镜漏水,在操作内镜时要尽量小心。

⏹先端部不小心与硬物碰撞,镜头破裂导致内镜漏水,在操作内镜时要尽量小心。

⏹内镜不小心被夹,内镜损坏导致内镜漏水,在操作内镜时要尽量小心。

(5)内镜与附件损坏

⏹消毒前没有彻底洗净内镜,消毒液使蛋白质凝固,内镜变色不光滑,消毒内镜与附件前必须彻底洗净。

⏹使用未经验证的清洗消毒方法,不良的化学反应腐蚀内镜,内镜变色损坏,应避免使用非指定的消毒清洗方法。

⏹消毒前没有彻底洗净附件,消毒液使蛋白质凝固,使用活动部分卡住,附件操作异常并折断,消毒内镜与附件前必须彻底洗净。

⏹使用酸化水、盐酸类洗涤剂进行清洗消毒,不良的化学反应腐蚀金属部分,内镜及附件生锈损坏,应对内镜及附件进行超声清洗。

⏹使用未经验证的自动清洗消毒机,送水送气的压力过大,内镜的结构被压破,应避免使用非指定的自动清洗消毒机。

⏹光顾非指定的代理店进行购买与维修,使用旧的或非正式的零件或不正确的修理方法,导致内镜及附件的使用发生异常,请勿光顾非指定的代理店进行购买与维修。

(6)吸引的故障

⏹刷洗管道时,磨损按钮安装座,吸引按钮安装座损坏,导致按钮安装座漏水,按钮拔不出,吸引力不够。

在刷洗时清洗刷应保持平直,避免与按钮安装座产生摩擦,内镜使用前应检查吸引功能。

(7)光亮度调节故障

⏹将湿的导光杆部插到光源里,电子接触点生锈,导致电子讯号不能传输,失去调光功能,在内镜插入光源前,必须确认导光杆顶部彻底干燥,保持光源插座干燥。

⏹使用的操作不当导致零件松脱,电子接点接触不良,电子讯号不能传输,导致失去调光功能,在使用中应避免内镜碰撞。

⏹调光电缆没有接好,主机与光源之间连接不当,电子讯号不能传输,导致失去调光功能,在使用内镜前应该检查连接及调光功能是否正常。

3、支气管镜

维护和保养

(1)每次使用完毕后,必须卸下各阀门,进行终末消毒。

消毒后应彻底将支气管镜的内管道吹干。

(2)吸引按钮必须清洗、消毒、干燥,然后在关节部滴少许硅油,再安装支气管镜上。

(3)操作部及外壳用75%乙醇纱布擦拭干净,擦拭时用力不宜太大,不可折弯软管。

(4)先端部镜面必须用擦镜纸轻轻擦拭,擦拭后用擦镜纸涂少许硅腊、蜡或镜头清洁剂,再轻轻擦拭镜面,以保持镜片清洁明亮,切忌用粗糙的纸擦拭镜面。

(5)定时用漏水检测器检测纤维支气管镜是否漏水,接上漏水检测器后,将纤维支气管镜插入部、弯曲部和先端部寖于水中30s,观察有无气泡从先端部逸出,如有气泡不断逸出,应考虑有漏水,须立即送检维修。

(6)纤维支气管镜保存方式有横卧和悬挂两种方式,尽量以拉直的状态进行保管,打开所有弯曲角度卡锁,将角度调节钮放于自由位,卧式保管时,如镜柜不够大,需弯曲保管,其弯曲半径要大于搬运箱中的保管状态,以悬挂式保管时,光源接头部较重,应将光源接头部也挂起,以免损伤导光纤维。

(7)携支气管镜外出或需送维修中心维修时,要使用配套搬运箱,空运或长途运输时,要将ETO帽(通气盖)安装在通气接头上。

(8)定期进行消毒与保养,重点检查镜面是否有污物或霉点、各关节是否灵活、调节钮是否能动、通道是否通畅干燥。

4、显微镜

维护和保养

(1)电源工作电压不得超过正负5%.

(2)工作温度一般为5到40摄氏度。

(3)显微镜移动时,环境条件不可有剧烈变化。

(4)显微镜搬动和运输时必须避免强烈震动。

(5)保持环境清洁卫生,要防尘、防晒、防潮湿。

(6)光学表面不可用手触摸以免污染。

(7)具有张力作用的器件,使用完毕之后要让它回到自然松弛状态,任何可调节部件最好都不要让它处于极端状态。

(8)电源开关不要短时频繁开关,显微镜使用间歇要注意调低照明亮度。

(9)不可把标本长时间留放在载物台上,特别是有挥发性的物质。

(10)定期检查和维护暂时不用的显微镜。

常见故障和维修

(1)镜头成像质量降低

产生原因:

镜片膜层损坏;镜片表面生雾生霉。

维修方法:

用指定的化学药品熏蒸杀死镜头表面的霉菌孢子并擦拭之,更换膜层损坏的镜头或重新镀膜。

(2)双像不重合

产生原因:

受剧烈震动导致双目棱镜移动;分光棱镜的分光膜损坏。

维修方法:

校正双目棱镜的位置和角度,取下分光棱镜重新镀膜。

(3)胶合件脱胶

产生原因:

温度剧变,受力不均或受到剧震。

维修方法:

去除镜片上的余胶,重新上胶,并校正调整位置。

(4)视场中的光线不均匀

产生原因:

物镜、目镜、聚光镜等光学面变脏受损;物镜不在光路中;视场光阑不集中、太小。

维修方法:

用擦镜纸擦拭物镜、目镜、聚光镜等光学表面,重新调整视场光阑。

(5)双目显微镜中双眼视场不匹配

产生原因:

光瞳间距、补偿目镜管长未调整好;目镜不匹配。

维修方法:

调整光瞳间距、补偿目镜管长,调换合适的目镜。

(6)部分图像不聚集或有重影

产生原因:

物镜放置不到位,没有准确处在光路之中;标本不平。

维修方法:

调整物镜到位,放平标本并在标本上放置盖玻片把标本压平。

(7)观察图像有亮斑

产生原因:

聚光镜太低;光阑环太窄。

维修方法:

调整聚光镜的位置,增大光阑孔径。

二、物理治疗及康复类

1、高压氧治疗设备

维护和保养

(1)日常保养

⏹启动空气压缩机,作短时间保养性运转,检查各级气缸的压缩性能(压缩比、产气量等)及润滑情况,及时添加或更换润滑油至规定油位,检查冷却系统的运行性能。

⏹检查高压管路系统的气密性,发现泄漏等问题要及时解决。

⏹转动各阀门(有压力的气瓶除外)和各传动装置,应无缺陷、缺损。

⏹接通电源,检查测试各仪器(测氧仪、对讲机、应急呼叫装置、空调控制板、压力表的最高、最低电触点)运行性能。

⏹检查供氧系统的性能与气密性,整个系统发现有油脂污染时要及时进行脱脂处理,有漏氧的地方必须停用解决,检查供氧调节器、三通管中单向阀瓣、吸氧面罩的性能。

⏹清理舱内用品,检查舱内压力表、吸引器、舱外摄像头、应急供氧流量计、消防器材等装置,均须处于良好状态。

⏹查看使用记录,及时处理在使用中发现的问题。

(2)日常检修

⏹按空气压缩机累计运行时间确定空气压缩机的检修项目(结合各型压缩机说明书中的规定确定)。

⏹清洗供气系统中的油水分离器和进气除尘滤器。

⏹检查空气过滤装置的效能主要是分析过滤后气体的成分来判定,确定更换其过滤填料,必要时进行滤芯的更新。

⏹检查设备电器部分的绝缘和仪表指示是否正常,测试舱体的接地电阻是否正常。

⏹接通电源检查各仪器、仪表的性能。

⏹清洁并检查减压器、遥控阀门等。

⏹检查舱内各种装置的使用性能。

⏹清洁各传动装置或转动部件,并更换润滑油。

⏹检查各阀件有无内漏。

⏹检查舱内有无锈蚀,及时除锈。

⏹排除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可疑隐患(舱内漏氧、电器火花等)。

⏹将舱内升至高于常压压力,检查舱体、舱门和系统的气密性。

(3)定期检验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简称特设局)决定:

氧舱检验只有取得特设局签发的氧舱检验员资格或压力容器检验师资格的人员才可从事相应项目的检验工作。

⏹根据《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从事医用氧舱定期检验的单位应经特设局批准认可。

⏹氧舱的定期检验周期与一般压力容易的检验周期不同,一般分为一年期检验和三年期检验两种。

⏹与氧舱配套的压力容器实行年度检验和定期检验。

三、医用磁共振类

1、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MRI)

维护和保养

(1)机前先检查所有设备空间环境温度是否正常。

按厂家开机步骤指引进行。

(2)晚上关机时,关好屏蔽室大门,相关设备要正确逐一下电,尤其是计算机要正常shutdown完毕,才能关机。

(3)保持设备间的清洁也很重要,对各不同设备通风风扇要定期清理。

可大大减少过热而损坏设备。

(4)对磁体里、病床线圈上的金属物和金属粉要定期清除,可消除某些伪影,增加图像信噪比。

(5)线圈是磁共振系统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也是最容易损坏的部件,所以线圈应轻拿轻放,正拿正放,接插件时要小心,并定期檫洗接头。

常见故障及维修

(1)开机找不到频率,系统报幅度太低或给出错误频率。

找不到大部分是因为温控系统故障,使系统偏离工作频率而无法成像。

(2)图像中心有大十字光标,没有正确的影像。

主要是梯度系统没有工作,需要检查谱仪和梯度放大器。

(3)图像整体变短或变宽,主要是某一路梯度未工作。

需检查谱仪或梯度放大器。

(4)图像上部分区域偏暗,表现不均匀。

主要检查线圈及射频系统。

(5)图像严重崎变。

主要是MRI的匀场故障,首先要检查匀场系统。

(6)图像严重相位方向伪影,相关原因很多,电源、梯度及计算机等任何波动都会引起相位伪影,需根据具体情况排查故障。

四、医用放射类及附属设备

1、X光机

维护和保养

(1)操作人员应定期清洁机器外表,保持机器及机房的整洁、干燥,清洁外部尘土时最好用吸尘器,机器内部的尘土最好用电吹风和细毛刷清理,决不能用湿布擦抹,机房内应尽量少堆放或不堆放杂物。

(2)保持机房温度和适度,室温一般在15℃-25℃,湿度在40%-60%。

(3)每日开机前,先检查供电电源条件是否满足,每日开机后,应根据机房的温度和机器的结构特点,给予适当的预热时间。

(4)定期检查接地是否良好,X线管套有无漏油,管套温度是否过高,机器运转是否正常等等。

(5)发现异常,应立即切断机器电源,通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2、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DSA)

维护和保养

(1)每日工作前,用干布对机器进行一次清洁工作,并形成工作制度。

(2)机房要保持清洁、安静,严禁吸烟,工作人员、患者、陪同人员进入机房要换穿室内鞋。

(3)每天开机前后要认真记录机房温度、湿度,系统的指示参数,并与正常值对照,例行检查系统是否运转正常,及时发现并纠正。

(4)根据DSA机特点,严格按照各项操作规程工作。

(5)按机器的性能要求,每周或每日要做一次校对,测量系统各项参数和性能。

(6)按照说明书上的技术规范定期保养、维护机器,包括设备的清洁、机械部分润滑、电路的检查及必要的调整、系统的可靠性及稳定性检查。

(7)做好操作人员岗前培训,严格执行DSA机开、关操作规程,并填好各种扫描记录、工作日志。

(8)建立机器档案,机器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机,并报告上级和维修人员,及时记录故障发生时的有关情况及维修情况。

3、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设备(CT)

维护和保养

(1)温度

⏹在扫描状态下,温度保持在20°~28°(变化范围不超过5°/小时)。

⏹在外界温度小于0°或者大于35°的情况下,建议晚间不要关闭空调,每天开机准备扫描病人之前,应首先使室温保持在20°~28°半小时以上。

(2)湿度

⏹在扫描状态下,相对湿度保持30%~70%(无凝露)。

⏹在外界湿度较大的情况下,建议即便不使用设备,也应将除湿机打开.开机前如果湿度过大,建议先开除湿机,使湿度在允许的范围内半小时以上再开机扫描。

⏹如果相对湿度低于30%,建议使用室内蓄水池蓄水,湿度达到要求后,再开机扫描。

(3)清洁和消毒

⏹地面清洁应使用真空吸尘器,清洁时不要扬起灰尘。

⏹在需要使用水或液体清洁剂时,不要使水溅入机器内部。

⏹机架下面的地面应定期清理,并注意有无泄漏物。

⏹外罩清洁可使用中性清洁剂,用布擦去污迹.不可用强酸性或强碱性的清洁剂清洗外罩。

⏹与患者接触的应用部分应每次使用后用90%的洒精或消毒剂擦洗消毒,每次应最少擦洗三遍.擦洗时擦洗液不得溅入设备内部。

⏹如果屏幕有污迹,请用干净的软布擦拭屏幕.如果用玻璃清洁液,请不要用含有抗静电溶液或类似添加物的任何类型的清洁剂,因为可能操作损伤屏幕的涂覆层。

⏹不可用圆珠或螺丝刀等尖锐的物体去摩擦、触摸或敲打屏幕表面,因为可能会刮伤显像管。

⏹请用软布蘸温和的洗涤剂溶液擦拭清洁机壳,前面板和控制器.不可使用任何类型的砂纸、研磨粉和酒精、苯等溶剂。

⏹键盘可用软布清洁,不要将水或其他液体溅入键盘内。

⏹鼠标可定期(每周)打开轨迹球,清理内部的脏物。

⏹铺设在室内的电缆应定期检查,如果是电缆沟,应注意鼠害。

.

⏹在给病人做身体检查时常常会遇到很多特殊的情况,如病人在扫描过程中出现呕吐,流血,或小孩撒尿等,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即处理,防止进入机器内部,如果已经进入,应及时关闭机架电源,打开机架的前罩,进行内部清理,防止机器短路。

(4)CT球管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外部的三相电源检测,包括三相电源的相位、相辐平衡稳定,及相辐均衡,不移相及地线的阻值与接地良好与否。

⏹消灭老鼠与蟑螂等动物,由于它们咬断电线,污染线路板,引起火灾现象屡见不鲜。

⏹机房的温湿度要适宜,温度太高或太低,电子电路都不能正常工作,工作环境太干,容易引起静电,工作环境太湿,容易因氧化物灰尘等潮湿引起电路短路。

通常工作环境温度维持20℃~30℃,温度变化率≤30℃/h,湿度75%,湿度变化率≤5%/h。

⏹CT球管的各种工作参数的检测,包括CT球管的kV、Ma、温度等。

⏹高压电缆与球管的接触良好,接触零部件无杂质,每2年检查1次。

⏹每三个月用高压氧气或者气泵冲净CT球管冷却器内的灰尘和杂物。

⏹定期对球管的mA、KV、S基准值进行校准。

(5)主旋转轴承的保养

⏹CT机使用每三个月应加润滑脂一次,每次加润滑脂量根据使用的频度不同而不同。

⏹平均日患者大于20人次的设备则每次加润滑脂应不超过200克,平均日患者量小于10人次的设备则每次加润滑脂量应不超过100克。

⏹严禁使用添加二硫化钼的润滑脂。

(6)螺丝紧固

⏹根据需要打开机罩,在保证断电的情况下检查端子排上的螺丝是否松动,接插件是否牢靠,线扣及线托是否脱落,如发现则加固之。

(7)主旋转同步带的张紧调整

⏹每三个月应检查机架旋转同步带的松紧度,方法如下:

用约5KG的力度压同步皮带,其弧度应在14±0.5MM的范围内。

(8)扫描床机械系统的保养

⏹为减轻机械系统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需定期进行保养,添加润滑脂。

⏹扫描采用的润没脂可与旋转轴承的润滑脂一致。

(9)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维护

⏹在非扫描状态时,要关闭各类窗口,禁止使机器处于待曝光扫描状态。

   

⏹及时清理磁盘空间,以保证数据的畅通。

   

⏹开机和关机时,要严格按照机器程序及指令提示进行操作。

准备停电时要提前关机。

  

(10)其他 

⏹定期进行水模校准及空气校准,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使图像质量得以保证。

   

⏹当机器长时间搁置不用时,要定期开、关机一次,并进行一次预热扫描,以保证软件和硬件正常运行。

   

⏹禁止在机房及控制室内使用手机,防止电磁波干扰。

   

⏹减少旋转阳极的空转磨损,(不曝光时,禁止旋转阳极空转)。

   

⏹认真记录机器每天的运行情况。

⏹与维修工程师保持密切联系,稍有隐患立即排除。

   

⏹每三个月检查清洁板箱风扇,顶罩风扇及各应急开关是否灵敏。

4、激光相机

维护和保养

(1)切勿替换或拆卸集成的安全装置。

(2)切勿遮盖通风口。

(3)不要给打印机加润滑油。

(4)进行任何维护工作前,务必关闭设备并从插座中拔下电源线(未关闭电源时,可以清除胶片卡塞或清洁打印机热敏头)。

(5)激光相机表面清洁流程:

关闭设备;从插座上拔下电源插头;用干净、柔软的湿布擦拭表面,如果需要,可使用适量的肥皂水或洗洁剂清洗,但切勿使用氨基清洁剂,清洁时要小心谨慎,切勿使任何液体进入电源线端或流人相机内部;插上电源后开启

(6)激光头的清洁流程:

关闭电源;按照相机说明书打开设备;用浸有少量乙醇不起毛的布,沿同一个方向轻轻地擦拭,不要将布抬起,切勿对激光头施加任何压力,以免造成损坏;

(7)激光相机发生卡片时,一般有故障提示。

造成卡片的原因很多。

如:

胶片输入盘无法送片、传动轴轴问摩擦力不匹配、传感器失灵、突然停电等。

因此,需要认真分析,准确判断卡片位置,清除被卡的胶片。

五、临床检验类

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维护保养

(1)保持室温在18~25℃之间,湿度控制在45%~60%之间。

(2)防尘及防腐蚀,因地制宜,尽量减少灰尘污染,化学试剂特别是挥发类试剂如盐酸、硝酸等不能放在仪器工作室。

(3)防震和防电磁干扰,机器应固定在地面,尽可能远离震动源,最好采用专线供电,不得与其他大功率仪器公用电源。

(4)配备稳压器,必须接地线。

(5)及时更换光源灯。

(6)每天清洗流动池。

(7)定期更换蠕动泵。

(8)保持单色器和检测器的干燥环境。

常见故障和维修

(6)采样针、试剂针运行不到位

产生原因:

采样针、试剂针的水平传感器和垂直传感器故障;传感器与电路板的插头接触不良;采样针、试剂针主轴摩擦力太大。

维修方法:

用棉签蘸无水乙醇擦拭传感器,用砂纸打磨插头,除去其表面氧化层,为采样针、试剂针主轴添加润滑油。

(2)试剂仓致冷器不致冷

产生原因:

散热系统散热效果不佳。

维修方法:

清洗进气口的海绵滤网,清除进气管道的灰尘。

(3)供水系统压力增大

产生原因:

更换新管道后,新、旧管道阻力差异,使供水系统压力出现较大变化。

维修方法:

重新调节供水系统的总阀门压力与各管道电磁阀的压力调节旋钮。

(4)传感器故障

产生原因:

传感器沾上灰尘和水;传感器接头表面被氧化。

维修方法:

用蘸有无水乙醇的棉签擦拭传感器,用砂纸打磨插头表面的氧化层。

(7)采样针与比色盘转动不同步

产生原因:

采样针主轴缺乏润滑;比色盘传感器沾有水或灰尘传感器插头松动。

维修方法:

为采样针主轴添加润滑油,用蘸有无水乙醇的棉签擦拭传感器,紧固传感器插头。

(8)搅拌器不到位(搅拌器不转动或发生摩擦音)

产生原因:

搅拌器紧固螺丝松动;搅拌器传感器故障;搅拌器马达与搅拌棒连接处形成试剂结晶与其他污物,导致马达不旋转或旋转不畅。

维修方法:

上紧搅拌器紧固螺丝,用无水乙醇擦拭传感器,打磨传感器插头,清洗马达并用轻质润滑油润滑马达转轴。

(9)采样针加样故障(不到位及堵塞)

产生原因:

采样针液面传感器敏感度下降。

维修方法:

用清洗剂清洗采样针,重新调节液面传感器敏感度调节旋钮,用注射器加水冲洗采样针,如仍不能疏通则用特制金属丝进行疏通。

(10)供水、排水系统漏水

产生原因:

针头部分或完全堵塞;管道内长霉。

维修方法:

用针灸针拔出管路针头上的污物,用注射器吸蒸馏水冲洗管道,用2%次录酸钠浸泡管道1小时,再用大量蒸馏水冲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