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焊接规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77781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61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焊接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钢筋焊接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钢筋焊接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钢筋焊接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钢筋焊接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钢筋焊接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钢筋焊接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钢筋焊接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钢筋焊接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钢筋焊接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钢筋焊接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钢筋焊接规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钢筋焊接规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钢筋焊接规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钢筋焊接规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钢筋焊接规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钢筋焊接规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钢筋焊接规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钢筋焊接规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钢筋焊接规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筋焊接规范.docx

《钢筋焊接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焊接规范.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钢筋焊接规范.docx

钢筋焊接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部标准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84

主编单位:

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所

批准部门:

城乡建设环境保持部

试行日期:

1984年10月1日

编制说明

一九六五年,原建筑工程部颁发试行《钢筋焊接操作及验收规程》(BJG18-65)以来,经过近二十年时间,在生产实践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随着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钢筋焊接技术也有相应的进步和提高,积累了新的经验。

为了适应建设的需要,根据国家建筑工程总局(80)建工科字第269号文,由陕西省建筑工程局主管,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所负责,会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所、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低温建筑科学研究所、天津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南京市混凝土构件公司、陕西省机械施工公司等单位组成修编组,对原《钢筋焊接操作及验收规程》(BJG18-65)进行了修订。

该修编组先后提出《规程》多稿,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和试验验收,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最后经全国会议审查定稿。

在修编过程中,进行了多项试验研究工作,吸取了国内科学研究的成果和各地生产实践的有益经验,对原规程作了较大的修改和补充,增加了钢筋低温焊接、自动电渣压力焊、预埋件钢筋埋弧压力焊等新技术内容,并且对焊工考试和对焊接接头质量的检查和验收作出相应的规定。

本规程在实施过程中,希望各单位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如有需要补充或修改之处,请将意见和资料函寄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所《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管理组,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构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焊接及验收。

第1.0.2条从事钢筋焊接生产的焊工必须持有考试合格证。

第1.0.3条对从事钢筋焊接生产的班组及有关人员应经常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制定和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加强焊工的劳动保护,防止发生烧伤、触电及火灾等事故。

第1.0.4条凡与本规程有关而本规程又未规定的内容,应按国家、部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执行。

第二章材料

第2.0.1条适用于规程的热轧钢筋和冷拔低碳钢丝,其性能应分别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或规范的要求(见附录一);普通低碳钢热轧圆盘条应符合GB701-65的规定。

第2.0.2条预埋件接头、熔槽帮条焊接头,以及坡口焊接头中的钢板或型钢,一般可采用3号钢,其性能应符合《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700-79的要求。

第2.0.3条钢筋电弧焊所采用的焊条,其性能应符合低碳钢和低合金钢电焊条标准的有关规定,其牌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若设计未作规定时,可参照表2.0.3选用。

钢筋电弧焊焊条牌号表2.0.3

注:

①Ⅰ、Ⅱ级钢筋与3号钢钢板焊接时,可采用结42×焊条。

②重要结构中钢筋的焊接,应采用低氢型碱性焊条,并按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烘焙后使用。

③运输或存放中受潮的酸性焊条应烘焙后才能使用。

第2.0.4条进行钢筋电渣压力焊和埋弧压力焊所需的焊剂,可采用431焊剂或其他性能相近的焊剂(见附录二附表2.2)。

使用前,须经恒温250℃烘焙1~2小时。

焊剂回收重复使用时,应除去熔渣和杂物。

如果受潮,尚须按上述要求烘焙。

第2.0.5条凡施焊的各种材料均应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并分类管理和妥善存放,防止钢材品种混杂、锈蚀,以及避免焊条、焊剂受潮变质。

第三章钢筋焊接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3.1.1条本规程包括钢筋电阻点焊、闪光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和埋弧压力焊五种焊接方法,其适用范围见表3.1.1。

焊接方法适用范围表3.1.1

注:

①5号钢钢筋的焊接同Ⅱ级钢筋;50/75公斤级钢筋的焊接同Ⅳ级钢筋;

②电阻点焊时,适用范围的钢筋直径系指较小钢筋的直径。

采用其他焊接方法或其他品种、规格钢筋时,应经鉴定或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3.1.2条冷拉钢筋的焊接应在冷拉之前进行。

冷拉过程中,如在焊接的接头处发生断裂时,可在切除热影响区(每边长度按0.75钢筋直径计算)后,再焊再拉。

其冷拉工艺与要求应符合《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4-83的规定。

经过冷拉之后的钢筋,如需要进行焊接,按第3.1.1条的规定进行,并按冷拉之前热轧钢的标准强度使用。

第3.1.3条在工程开工或每批钢筋正式焊接之前,必须进行现场条件下钢筋焊接性能试验。

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

各种焊接方法的试件数量及质量要求,可参照第5.0.5条表5.0.5中的关规定执行。

第3.1.4条钢筋焊接生产之前,必须清除钢筋、钢丝或钢板焊接部位的铁锈、熔渣、油污等;钢筋端部的扭曲、弯折应予以矫直或切除。

第3.1.5条进行钢筋电阻点焊、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或埋弧压力焊时,班前应试焊两个接头。

经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按选定的焊接参数进行生产。

第3.1.6条在点焊机、对焊机、电渣压力焊机或埋弧压力焊机的电源开关箱内装设电压表,以便观察电压波动情况。

电阻点焊或闪光对焊时,如电源电压降大于5%,应适当提高变压器级数;如电源电压降达到8%时,停止焊接。

电渣压力焊或埋弧压力焊时,如电源电压降大于5%,则不宜进行焊接。

第3.1.7条焊接经常维护保养和定期检修,确保正常使用。

常用焊机的技术数据见附录三。

第二节钢筋电阻点焊

第3.2.1条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焊接骨架和焊接网片,宜采用电阻点焊制作。

第3.2.2条焊接骨架和焊接网片的焊点应符合设计要求。

设计未作规定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焊接;

一、当焊接骨架的受力钢筋为Ⅱ级时,所有相交点必须焊接。

二、当焊接网片的受力钢筋为Ⅰ级或冷拉Ⅰ级钢筋并只有一个方向受力时,两端边缘的两根锚固横向钢筋的相交点必须焊接;若网片在两个方向受力,则四周边缘的两根钢筋相交点均应焊接;其余相交点可间隔焊接。

三、当焊接网片的受力钢筋为冷拔低碳钢丝,另一方向的钢丝间距小于100毫米时,除两端边缘的两根锚固横向钢丝相交点,必须全部焊接外,中间部分的焊点距离可增大至250毫米。

注:

承受重复荷载并需进行疲劳验算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非预应力筋,不得采用焊接骨架和焊接网片。

第3.2.3条电阻点焊应根据钢筋级别、直径及焊机性能等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变压器级数、焊接通电时间和电极压力。

在焊接过程中应保持一定的预压时间和锻压时间,见图3.2.3。

当焊接不同直径的钢筋,其较小钢筋的直径小于10毫米时,大小钢筋直径之比,不宜大于3;若较小钢筋的直径为12毫米、14毫米时,大小钢筋直径之比,不宜大于2。

图3.2.3点焊过程示意图

t1-预压时间;t2-通电时间;t3-锻压时间

采用DN-75型点焊机焊按Ⅰ级钢筋和冷拔低碳钢丝时,焊接通电时间和电极压力分别见表3.2.3甲和表3.2.1乙。

 

采用DN-75型点焊机焊接通电时间(秒)表3.2.3甲

注:

点焊Ⅱ级钢筋时,焊接通电时间延长20~25%。

采用DN-75型点焊机电极压力(公斤)表3.2.3乙

第3.2.4条焊点的压入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热轧钢筋点焊时,压入深度为较小钢筋直径的30%~45%。

二、冷拔低碳钢丝点焊时,压入深度为较小钢丝直径的30~35%。

第3.2.5条钢筋多头点焊机适用于冷拔低碳钢丝同规格网片的成批生产。

点焊生产时,除按上述规定外,尚应准确调整好各个电极之间的距离,经常检查各个焊点的焊接电流和焊接通电时间是否均匀一致,以保证合适压入深度和网片尺寸。

第3.2.6条钢筋点焊时,电极的直径可参照表3.2.6选用。

钢筋直径与电极直径的关系表3.2.6

在点焊产生中,经常保持电极与钢筋之间接触表面的清洁平整。

若电极使用变形,应及时修整。

第3.2.7条钢筋点焊生产过程中,随时检查制品的外观质量,当发现焊接缺陷时,应参照表3.2.7查找原因,及时消除。

点焊制品焊接缺陷及防止措施表3.2.7

第三节钢筋闪光对焊

第3.3.1条钢筋的纵向连接宜采用闪光对焊,其焊接工艺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钢筋直径较小,可采用连续闪光焊,见3.3.1(a)。

钢筋直径较大,端面比较平整,宜采用预热闪光焊,见图3.3.1(b);端面不够平整,宜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见图3.3.1(c)。

Ⅵ级钢筋必须采用预热闪光焊或闪光--预热--闪光焊。

图3.3.1钢筋闪光对焊工艺过程图解

t1-烧化时间;t1·1-一次烧化时间;t1·2-二次烧化时间;t2-预热时间;t3-顶锻时间

连续闪光焊钢筋上限直径表3.3.2

第3.3.2条连续闪光焊所能灶接的最大钢筋直径,应随着焊机容量的降低和钢筋级别的提高而减小,见表3.3.2。

第3.3.3条采用连续闪光焊时,应合理选择调伸长度、烧化留量,顶锻留量以及变压器级数等;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时,除上述参数外,还应包括一次烧化留量、二次烧化留量、预热留量和预热时间等参数。

留量图解见图3.3.3(a)和图3.3.3(b)。

图3.3.3(a)钢筋连续交光焊留量图解

L1、L2-调伸长度;a1+a2-烧化留量;C1+C2-顶锻留量;C′1+C′2-有电顶锻留量;C″1+C″2-无电顶锻留量

图3.3.3(b)钢筋闪光-预热-闪光焊留量图解

L1、L2-调伸长度;a1·1+a2·1-一次烧化留量;a1·2+a2·2-二次烧化留量;b1+b2-预热留量;C1+C2-顶锻留量;C′1+c′2-有电顶锻留量;C″1+C″2-无电顶锻留量

第3.3.4条烧化留量和预热留量应根据焊接工艺合理选择。

连续闪光焊的烧化留量等于两钢筋切断时严重压伤部分之和,另加8毫米;预热闪光焊时的预热留量为4~7毫米,烧化留量为8~10毫米,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时,一次烧化留量等于两钢筋切断时刀口严重压伤部分之和,预热留量为2~7毫米,二次烧化留量为8~10毫米。

第3.3.5条顶锻留量应随着钢筋直径的增大和钢筋级别的提高而有所增加,可在4~6.5毫米的范围内选择。

其中,有电顶锻留量约占1/3,无电顶锻留量约占2/3。

第3.3.6条夹紧钢筋时,应使两钢筋端面的凸出部分相接触,以利均匀加热和保证焊缝与钢筋轴线相垂直;烧化过程应该稳定、强烈,防止焊缝金属氧化;顶锻应在足够大的压力下快速完成,保证焊口闭合良好和使接头处产生适当的墩粗变形。

第3.3.7条Ⅲ、Ⅵ级钢筋对焊时,向采用较大的调伸长度,较低的变压器级数和较低的预热频率。

低频预热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根据钢筋级别及其直径大小,预热接触时间宜介于0.5~2秒/次内选择。

预热间歇时间稍大于每次预热的接触时间。

二、预热时应有一定的接触压力。

三、预热程度宜采取预热留量与预热次数相结合的办法来控制。

第3.3.8条螺丝端杆与钢筋对焊时,宜事先对螺丝端杆进行预热,或适当减小螺丝端杆的调伸长度。

钢筋一侧的电极应调高,保证钢筋与螺丝端杆的轴线成一直线。

第3.3.9条Ⅳ级钢筋采用预热闪光焊或闪光--预热--闪光焊工艺时,其接头的力学性能不能符合质量要求时,可在焊后进行通电热处理,具体工艺要求如下:

一、待接头冷却至300℃(暗黑色)以下,电级钳口调至最大间距,接头居中,重新夹紧。

二、采用较低变压器级数,进行脉冲式通电加热,频率以0.5~1秒/次为宜。

三、热处理温度通过试验确定,一般在750~850℃(桔红色)范围内选择,随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

第3.3.10条采用半自动或自动的150型对焊机进行粗直径钢筋焊接时,宜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工艺。

采用UN2-150型半自动对焊机焊接直径25毫米及以上钢筋时,与手工对焊相比,调伸长度约增加20%,一次烧化留量可适当减小,预热程度稍有提高。

其具体参数为:

预热留量3~4毫米,二次烧化留量15毫米,顶锻留量6~7毫米,变压器级数13、14级,凸轮转速1.96转/分。

第3.3.11条在钢筋对焊生产中,操作过程的各个环节应密切配合,以保证焊接质量,若出现异常现象或焊接缺陷时,参照表3.3.11查找原因,及时消除。

钢筋对焊异常现象、焊接缺陷及防止措施表3.3.11

第四节钢筋电弧焊

第3.4.1条钢筋电弧焊可分搭接焊、帮条焊、坡口焊和熔槽帮条焊四种接头型式。

焊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帮条尺寸、坡口角度、钢筋端头间隙、以及钢筋轴线均应符合本规程有关规定。

二、焊接地线应与钢筋接触良好,防止因起弧而烧伤钢筋。

三、带有垫板或帮条的接头,引弧应在钢板或帮条上进行。

无钢板或无帮条的接头,引弧应在形成焊缝部位,防止烧伤主筋。

四、根据钢筋级别、直径、接头型式和焊接位置,选择适宜的焊条直径和焊接电流,保证焊缝与钢筋熔合良好。

五、焊接过程中及时清渣,焊缝表面光滑平整,加强焊缝应平缓过渡,弧坑应填满。

第3.4.2条钢筋帮条焊宜采用双面焊,见图3.4.2(a)。

不能进行双面焊时,也可采用单面焊,见图3.4.2(b)。

图3.4.2钢筋邦条焊接头

帮条宜采用与主筋同级别、同直径的钢筋制作,其帮条长度l,见表3.4.2。

如帮条级别与主筋相同时,帮条的直径可比主筋直径小一个规格。

如帮条直径与主筋相同时,帮条钢筋的级别可比主筋低一个级别。

钢筋帮条长度表3.4.2

注:

d为钢筋直径

第3.4.3条钢筋妆焊只适用于Ⅰ、Ⅱ级钢筋。

焊接时,宜采用双面焊,见图3.4.3(a)。

不能进行双面焊时,也可采用单面焊,见图3.4.3(b)。

搭接长度l应与帮条长度相同,见表3.4.3。

图3.4.3钢筋搭接焊接头

第3.4.4条钢筋帮条接头或搭接接头的焊缝厚度h应不小于0.3钢筋直径;焊缝宽度b不小于0.7钢筋直径,见图3.4.4。

图3.4.4焊缝尺寸示意图

b-焊缝宽度;h-焊缝厚度;

第3.4.5条钢筋帮条焊或搭接焊时,钢筋的装配和焊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帮条焊时,两主筋端头之间,应留2~5毫米的间隙。

二、搭接焊时,钢筋宜预弯,以保证两钢筋的轴线在一直线上。

三、帮条与主筋之间用四点定位焊固定,搭接焊时,用两点固定。

定位焊缝应离帮条或搭接端部20毫米以上。

四、焊接时,引弧应在帮条或搭接钢筋的一端开始,收弧应在帮条或搭接钢筋端头上,弧坑应填满。

第一层焊缝应有足够的熔深,主焊缝与定位焊缝,特别是在定位焊缝的始端与终端,应熔合良好。

注:

在现场预制构件安装条件下,节点处钢筋进行搭接焊时,如钢筋预弯确有困难,可不预弯。

第3.4.6条Ⅱ、Ⅲ级钢筋作为预应力主筋时,锚固端可采用帮条焊锚头,其形式见图3.4.6。

帮条尺寸及焊缝尺寸见表3.4.6。

帮条端面应平整,并与锚固板紧密接触,锚固板应与钢筋轴线相垂直,以利钢筋张拉时受力均匀,防止扭曲折断。

帮条锚头的焊接应在预应力钢筋冷拉之前进行。

严禁在主筋上引弧。

为了防止过热和烧伤,宜由几个锚头轮流施焊。

图3.4.6预应力钢筋帮条焊锚头

1-帮条;2-衬板;3-主筋

h-焊缝厚度;b-焊缝宽度;k-焊脚

 

帮条及焊缝尺寸表3.4.6

第3.4.7条钢筋熔槽帮条焊适用于直径大于或等于25毫米钢筋的现场安装焊接。

焊接时,应加角钢作垫模,接头形式见图3.4.7。

角钢尺寸和焊接工艺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角钢的边长为40~60毫米,长度为80~100毫米。

图3.4.7钢筋熔槽帮条焊接头

二、钢筋端头加工平整,两钢筋端面间隙为10~16毫米。

三、焊接时电流宜稍大。

从接缝根部引弧后连续施焊,形成熔池,保证钢筋端部熔合良好。

四、焊接过程中停焊敲渣一次。

焊平后,进行加强焊缝的焊接,其高度为2~3毫米。

五、钢筋与角钢垫模之间应焊一、二层侧面焊缝,使角钢直到帮条作用。

第3.4.8条预埋件T形接头电弧焊的接头形式分贴角焊和穿孔塞焊两种,见图3.4.8。

焊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钢板厚度δ不小于0.6钢筋直径,并不宜小于6毫米。

二、钢筋应采用Ⅰ、Ⅱ级。

受力锚固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毫米,构造锚固钢筋直径不宜小于6毫米。

锚固钢筋直径在18毫米以内,可采和贴角焊;锚固钢筋直径为18~22毫米时,宜采用穿孔塞焊。

图3.4.8预埋件T形接头(a)贴角焊;(b)穿孔塞焊

三、采用Ⅰ级钢筋时,贴角焊缝焊脚K不小于0.5钢筋直径;采用Ⅱ级钢筋时,焊缝焊脚K不小于

0.6钢筋直径。

四、焊接电流不宜过大,严禁烧伤钢筋。

第3.4.9条钢筋与钢板搭接焊时,接头形式见图3.4.9。

Ⅰ级钢筋的搭接长度l不小于4倍钢筋直径,Ⅱ级钢筋的搭接长度l不小于5倍钢筋直径,焊缝宽度b不小于0.5钢筋直径,焊缝厚度h不小于

0.35钢筋直径。

图3.4.9钢筋与钢板搭接接头

第3.4.10条在装配式框架结构的安装中,钢筋焊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柱间节点采用坡口焊时,当主筋为14根及以下,钢筋从混凝土表面伸出长度不小于250毫米;当主筋为14根以上,钢筋的伸出长度不小于350毫米。

采用搭接焊时,其伸出长度可适当增加。

以减少内应力和防止混凝土开裂。

二、两钢筋轴线偏移较大时,宜采用冷弯矫正,但不得用锤敲打。

如冷弯矫正有困难。

可采用氧乙炔焰加热后矫正,加热温度不得超过850℃,避免烧伤钢筋。

三、焊接时,应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对于柱间节点,可由两名焊工对称焊接,以减少结构的变形。

第3.4.11条钢筋坡口焊前的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钢筋坡口面平顺。

凹凸不平度不得超过1.5毫米,切口边缘不得有裂纹和较大的印边、缺棱。

二、钢筋坡口平焊时,V形坡口角度为55°~65°见图3.4.11(a);坡口立焊时,坡口角度为40~55°。

其中下钢筋为0°~10°,上钢筋为35°45°,见图3.4.11(b)。

图3.4.11钢筋坡口焊接头

三、钢垫板长度为40~60毫米,厚度为4~6毫米。

平焊时,钢垫板宽度为钢筋直径加10毫米;立焊时,其宽度等于钢筋直径。

四、钢筋根部间隙,平焊时,为4~6毫米;立焊时,为4~6毫米;立焊时,为3~5毫米。

最大间隙均不宜超过10毫米。

第3.4.12条钢筋坡口焊工艺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焊缝根部、坡口端面以及钢筋与钢垫板之间均应熔合良好。

焊接过程中经常清渣。

二、为了防止接头过热,采用几个接头轮流施焊。

三、加强焊缝的宽度应超过V形坡口的边缘2~3毫米;其高度亦为2~3毫米。

四、若发现接头有弧坑、未填满、气孔及咬边等缺陷时,应立即补焊。

Ⅲ级钢筋接头冷却后补焊时,需用氧乙炔焰预热。

第五节钢筋电渣压力焊

第3.5.1条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竖向或斜向(倾斜度在4∶1的范围内)钢筋的连接,宜采用自动或手工电渣压力焊进行焊接。

第3.5.2条电渣压力焊主要设备及其要求如下:

一、焊接电源:

宜采用BX2-1000型焊接变压器。

也可采用较小容量的同型号焊接变压器并联使用。

二、控制箱:

安装电压表、电流表和信号电铃,便于操作者控制焊接参数和准确掌握焊接通电时间。

三、焊接夹具:

应具有一定刚度,使用灵巧,坚固耐用、上、下钳口同心。

四、焊剂盒:

其内径为90~100毫米,与所焊钢筋的直径大小相适应。

自动电渣压力焊的设备,还包括控制系统及操作箱。

第3.5.3条钢筋电渣压力焊时,应采取措施,扶持钢筋上端,以防止上、下钢筋错位和夹具变形。

第3.5.4条钢筋手工电渣压力焊时,可采用直接引弧法。

先将上钢筋与下钢筋接触,接通焊接电源后,立即将上钢筋提升2~4毫米,引燃电弧;然后,继续缓缓上提钢筋数毫米,使电弧稳定燃烧。

之后,随着钢筋的熔化而渐渐下送,并转入电渣过程。

待钢筋熔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在切断焊接电源的同时,迅速进行顶压,持续数秒钟,方可松开操作杆,以免接头偏斜或接合不良。

钢筋的

提和下送均应适当,防止断路或短路。

自动电渣压力焊时,宜采用铁丝圈引弧法,铁丝圈高约10~12毫米,焊接的引弧、电渣、顶压过程,采用自动控制。

第3.5.5条电渣压力焊的参数主要包括:

渣也电压、焊接电流、焊接通电时间等,可参照3.5.5选用。

 

电渣压力焊焊接参数表3.5.5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焊接缺陷及防止措施表3.5.6

不同直径钢筋焊接时,应根据较小直径钢筋选择参数。

第3.5.6条在钢筋电渣压力焊的焊接生产中,如发现裂纹、未熔合、烧伤等焊接缺陷,参照表

3.5.6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及时消除。

第六节预埋件钢筋埋弧压力焊

第3.6.1条预埋件T形接头宜采用自动或手工埋弧压力焊进行焊接。

第3.6.2条埋弧压力焊的设备及其要求如下:

焊接电源宜采用BX2-1000型焊接变压器,也可采用较小容量的同型号焊接变压器并联使用。

焊接机构应装有高频引弧装置;焊接地线采取对称接地法,见图3.6.2。

控制箱装有电流表和电压表;采用自动控制时,还应有时间调节装置。

图3.6.2对称接地示意图

1-钢筋;2-钢板;3-焊剂;4-电弧;5-熔池;6-焊接变压器

第3.6.3条钢筋手工埋弧压力焊时,接通焊接电源后,立即将钢筋上提2.5~3.5毫米,引燃电弧。

随后,根据钢筋直径大小,适当延时,见图3.6.3(a),或者继续缓慢提升3~4毫米,再渐渐下送,见图3.6.3(b),使钢筋端部和钢板熔化,待达到一定时间后,迅速顶压。

钢筋自动埋弧压力焊时,在引弧之后,根据钢筋直径大小,延续一定时间进行熔化,随后,及时顶压,见图3.6.3(c)。

图3.6.3预埋件埋弧压力焊钢筋位移图解

第3.6.4条预埋件钢筋埋弧压力焊的焊接参数主要包括:

引弧提升高度、焊接电流、焊接通电时间、电弧电压等。

随着钢筋直径的增大,引弧提升高度相应增大,焊接电流也应增加,可参照表3.6.3选用。

第3.6.5条在预埋件钢筋埋弧压力焊生产中,引弧、维弧(钢筋维持原位或缓慢下送)和顶压等环节应密切配合,保持焊接地线的接触良好和对称接地,随时清除电极钳口的铁锈和污物,及时修整电极槽口的形状,以保证焊接质量。

 

预埋件钢筋埋弧压力焊焊接参数表3.6.4

当发现焊接缺陷时,参照表3.6.5查找原因,及时消除。

第七节钢筋低温焊接

第3.7.1条在环境温度低于-5℃的条件下进行钢筋闪光对焊或电弧焊时,为钢筋低温焊接。

低温焊接时,除遵守常温焊接的有关规定外,应调整焊接工艺参数,使焊缝和热影响区缓慢冷却。

风力超过4级时,采取挡风措施。

焊后未冷却的接头应避免碰到冰雪。

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不得进行施焊。

第3.7.2条钢筋低温闪光对焊,宜采用预热闪光焊或闪光一预热一闪光焊工艺。

焊接参数的选择,与常温焊接相比,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调伸长度增加10%~20%。

二、变压器级数降低一级或二级。

三、烧化过程中期的速度适当减慢。

 

预埋件钢筋埋弧压力焊接头焊接缺陷及防止措施表3.6.5

四、预热时的接触压力适当提高,预热间歇时间适当增长。

Ⅳ级钢筋采用上述焊接参数尚不能保证焊接质量时,焊后进行通电热处理,可参见第3.3.9条。

第3.7.3条钢筋低温电弧焊时,焊接工艺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进行帮条平焊或搭接平焊时,第一层焊缝,先从中间引弧,再向两端运弧;立焊时,先从中间向上方运弧,再从下端向中间运弧。

以使接头端部的钢筋达到一定的预热效果。

在以后各层焊缝的焊接时,采取分层控温施焊。

层间温度控制在150℃~350℃之间,以起到缓冷的作用。

二、坡口焊的加强焊缝的焊接,应分两层控温施焊。

三、Ⅱ、Ⅲ级钢筋电弧焊接头进行多层施焊时,采用“回火焊道施焊法”,即最后回火焊道的长度比前层焊道在两端各缩短4~6毫米,见图3.7.3,以消除或减少前层焊道及时热区的淬硬组织,以改善接头的性能。

四、焊接电流略微增大,焊接速度适当减慢。

图3.7.3钢筋低温电弧焊回火焊道示意图

(a)帮条焊;(b)搭接焊;(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