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朝花夕拾》常见考点练习题答案及语文学习方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78379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朝花夕拾》常见考点练习题答案及语文学习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中语文《朝花夕拾》常见考点练习题答案及语文学习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中语文《朝花夕拾》常见考点练习题答案及语文学习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初中语文《朝花夕拾》常见考点练习题答案及语文学习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初中语文《朝花夕拾》常见考点练习题答案及语文学习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初中语文《朝花夕拾》常见考点练习题答案及语文学习方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初中语文《朝花夕拾》常见考点练习题答案及语文学习方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初中语文《朝花夕拾》常见考点练习题答案及语文学习方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初中语文《朝花夕拾》常见考点练习题答案及语文学习方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初中语文《朝花夕拾》常见考点练习题答案及语文学习方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初中语文《朝花夕拾》常见考点练习题答案及语文学习方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初中语文《朝花夕拾》常见考点练习题答案及语文学习方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朝花夕拾》常见考点练习题答案及语文学习方法.docx

《初中语文《朝花夕拾》常见考点练习题答案及语文学习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朝花夕拾》常见考点练习题答案及语文学习方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语文《朝花夕拾》常见考点练习题答案及语文学习方法.docx

初中语文《朝花夕拾》常见考点练习题答案及语文学习方法

初中语文《朝花夕拾》常见考点练习题答案及语文学习方法

常见考点

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

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

2、《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3、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

4、《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鉴略》,让我感到痛苦。

5、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百草园玩耍。

6、《二十四孝图》中,子路负米、敦巨埋儿、老菜娱亲等都是孝道故事的名称。

7、鲁迅在仙台学医时发生了三件重大的事。

8、“赛神会”中“我”和许多人喜欢看活无常。

9、迅在《琐记》中记叙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又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

10、“好。

那么,走罢!

”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一语出自鲁迅的《琐记》篇。

11、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乌烟瘴气”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

12、鲁迅在《琐记》中写自己一有空闲,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表现出鲁迅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13、《范爱农》一文中,作者追述了在日本留学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14、《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弃医从文的一生中重要的经历。

15、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16、《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17、鲁迅在《藤野先生》深切表达了对日本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

18、作者回忆少年读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之类。

而“哭竹生笋”的故事则有些可疑,还有“卧冰求鲤”的故事,如模仿则有性命之忧了。

19、作者在文中用“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

”,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妨害白话者”的愤怒之情。

20、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竞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琐记》中提及。

21、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说起儿时生活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如《无常》,《五猖会》。

22、在《琐记》一文中鲁迅先生曾描述了新学堂与旧学堂的区别。

23、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无常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24、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他的老师藤野先生的照片。

25、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范爱农。

26、在《五猖会》中,父亲强迫我背诵《鉴略》一书后,才可去玩。

考点练习

(一)常见考题

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青年不同经历和体验的一部散文集。

其中很多故事令我们回味无穷,难以忘记。

如: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雪天捕鸟的故事,《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给我买《山海经》的故事,《藤野先生》中藤野先生给“我”修改讲义的故事。

2.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如《藤野先生》中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中善良淳朴、不拘小节的长妈妈(或:

虽然有些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的长妈妈)。

3.《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

作品《藤野先生》中的人物藤野先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4.《朝花夕拾》最初发表时总题目为“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先生的十篇回忆性散文。

集子记述了先生少年时代以至到日本的若干生活片段,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冬天里的捕鸟活动;《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在新年到来之时教作者说吉祥祝福的话;《父亲的病》中作者为给父亲治病四处索求药引的情景;《琐记》中作者在矿路学堂求学开始接触新书…这一篇篇文章,展现了当时的世态人情、地方民俗,流露出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高水平的回忆性散文。

5.在《朝花夕拾》10篇文章中,你最喜欢哪一篇?

理由是什么?

(2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理由:

记述了作者童年上学前后的一段生活经历,语言优美流畅,生动幽默,妙趣横生。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都是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在这两篇散文里,鲁迅回忆了他的两位老师。

其中,藤野先生以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等高尚品质赢得了鲁迅的尊敬与怀念。

7.读《朝花夕拾》,我认识了严谨治学的老师藤野先生;读《朝花夕拾》,我走进了鲁迅先生童年生活过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读《朝花夕拾》,我从阿长身上感受到了善良的好品质。

8.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许多篇章都写出了儿童天然的兴趣和爱好,体现出作者关心儿童的真挚情怀。

作者儿时,读长妈妈(阿长)给“我”买《山海经》,看闰土父亲雪地捕鸟,坐船看目连戏……这些内容,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代美好生活的留恋;对百草园拔何首乌、摘覆盆子与三味书屋折梅花(寻蝉蜕)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儿童天性的肯定;而在《二十四孝图》中,对郭巨埋儿故事极度为反感的态度,表达了作者对束缚儿童健康成长的封建思想文化的批判。

16.上文选自哪一部古典文学名著?

作者是谁?

(2分)

《朝花夕拾》鲁迅

1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段所写的内容。

(2分)

儿时热切盼望去看五猖会的我,被父亲强令背一字也不懂的书。

18.文中“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这篇文章揭示了什么样的主题?

(4分)

表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揭露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19.分析本文段的写作特色,并找出一处来说说它的作用。

(4分)

(1)开头写家人为看五猖会做准备的忙碌场景和结尾部分“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形成鲜明的对比,烘托父亲让我背书给我带来的痛苦感受,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

(2)“我”开始“跳来跳去”很兴奋与后来背完书的落寂之情作对比(“我”被父亲强令背书前后心情的强烈反差)表现以父亲为代表的封建家长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借以批判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写出一点即可)

(3)在文章最后,家人们兴奋的心情与我心情的对比,分析同第1点。

(二)范爱农之死、报馆案风波

20.第二天爱农就上城来,戴着农夫常用的毡帽,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

我要去看看光复的绍兴。

我们同去。

这两句分别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对刻画范爱农这一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4分)

外貌描写(或神态描写)、语言描写;表现了革命后的范爱农心情愉快的一面,刻画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的特点。

(三)文段内容:

A百草园的景物描写

B出发前对赛会的介绍

21、这两段文字选自哪部文学名著?

A段和B段又分别选自哪篇文章?

(3分)

《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

22、请分析A段“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的表达效果。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油蛉、蟋蟀叫声的悦耳动听,表达了百草园给儿时的“我”无限的乐趣。

23、B段中的“我”为什么希望得一场重病?

父亲让我去看庙会给我提了个什么条件?

①因为我那时希望在赛会上“扮犯人”,这在当时的我看来是一件很光荣、很幸运、很出风头的事,我生一场重病,好使母亲到庙里给我许个“扮犯人”的心愿。

②父亲以让我背完《鉴略》为条件。

24、结尾最后一句“我至今已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有何作用?

画龙点睛,含蓄地批判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四)出发前父亲强迫我背《鉴略》

25、请概括《五猖会》的主要思想内容。

《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的伤害,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26、选文开头写家人为看五猖会作准备的忙碌场景和结尾部分“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烘托父亲让“我”背书给“我”带来的痛苦感受,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

27、从选文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父亲是一个专制、不了解儿童心理的封建家长。

28、阅读选文后,你有怎样的感受?

家长应了解孩子的心理,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强制学习是收不到预期的效果的。

(五)记叙了作者认识范爱农的事

1、请归纳选文①-⑨段的主要情节,并分析其作用。

记叙了作者曾经在茶馆认识范爱农的事。

作用:

先抑后扬。

先抒发自己对他的憎恶,为后文写他的亲切友善作铺垫。

2、第⑿段中划线句子“在衙门里的人物,穿布衣来的,不上十天也大概换上皮袍子了,天气还并不冷。

”这句话有何含义,对刻画范爱农有何作用?

这里写光复后的绍兴现实,换汤不换药,没有什么变化,对写范爱农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3、对人物的刻画,鲁迅一向是主张“画眼睛、勾灵魂”的。

评析语句: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藐视。

这是鲁迅对范爱农的客观描述,范爱农的“白眼”,是愤世嫉俗的心灵的真实写照。

在他的冷漠外表下是对时势现实的焦虑、担忧、沉思,甚至不满。

4、上文选自哪本名著?

作者是谁?

《朝花夕拾》鲁迅

(六)文段内容:

A去赛会前父亲强迫我背《鉴略》

B把人类和动物作对比,人类虚伪、残忍,远不如动物真诚

21、A、B两段文字选自哪一部文学名著?

两段文字各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分)

《朝花夕拾》(1分)A段揭示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作者对此进行了批判。

(2分)B段作者对说空话、虚伪、自作聪明的所谓“正人君子们”进行辛辣的嘲讽,表现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2分)

22、A段“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

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

”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环境描写(1分)。

说明背书的时间很长,衬托“我”当时心情的急躁、无奈。

(2分)

23、B段中写“虫蛆、鸷禽猛兽”的目的是什么?

(2分)

目的是将“正人君子们”与“虫蛆、鸷禽猛兽”作对比,将他们虚伪、丑恶的灵魂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学好语文应培养的习惯和学习方法

01

语文学习十大习惯

一、熟读、背诵的习惯。

二、阅读优秀课外读物的习惯。

三、推敲语言文字的习惯。

四、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

五、记日记的习惯。

六、规范地书写的习惯。

七、专注地听人说话的习惯。

八、说普通话、说话文明得体的习惯。

九、勤思考、爱质疑的习惯。

十、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02

语文学习五种方法

1.大量阅读

博览群书是培养孩子语文素养基本功之一,甚至可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

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孩子语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

美国心理学家克拉森的心理实验研究表明,学生充满兴趣的课外阅读对提高他们写作能力的作用,远远大于机械的写作训练。

语文成绩好的孩子几乎都是特别喜欢课外书。

这些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积累:

语词的积累、素材的积累、情感的积累等。

这样的孩子在写作上往往有突出的构思、神奇的用词,在阅读理解方面有杰出的见地,在说话方面有超出他人的见识等。

总之,他们由于见多识广而语文根底厚实。

坚持阅读是培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

特别是多读一些文辞优美、气魄宏大的散文,对提高理解能力很有帮助,比如《鲁迅文集》,《读者》杂志对培养这些能力和素养都很有帮助。

博览群书不但是孩子语文素养的基本功之一,而且是孩子成材的一个重要条件。

因为丰富的知识是创造力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也是见识增长、智慧来源的途径之一。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不能远离名著,培养孩子阅读经典名著要从小引导,循序渐进。

同时要注意不但要阅读,而且要写读书笔记或者书评。

2.背诵经典

背诵经典文章、名言佳句也是培养孩子语言素养基本功之一,中学毕业孩子如果能背诵150首古今诗词、25首白话诗歌、40篇精美的文言散文(每篇三五百字)、10篇精美的现代白话文(每篇800到1000多字)、200多条古今中外格言警句,那么他的语文功底应该是不错的。

如果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间——16岁之前,让孩子记诵大量的语言精华,那么,这个孩子从小就奠定了坚实的语文根底。

如果不能在孩子们阅读背诵的“童子功”季节引导他们走向阅读的海阔天空,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的基础,将来孩子就很难成为高尚的、文明的、具有创造性的现代人。

3.勤写日记

日记能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辨别能力,增强孩子的自我约束力,提高孩子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更重要的是能磨练孩子的意志力和积累作文素材。

写日记的好处大大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培养孩子写日记的习惯要循序渐进,开始可以写短些,每天一、两句,到每天三、五行,慢慢提高增长。

内容也不拘格,什么都可以写,想象的、现实的、国内的、国外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国家大事、小到鸡毛蒜皮等等,要做到有闻必记、有为必记、有见必记、有感必记。

但一定不能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哪怕一两句也要写上,写得荒诞一点,不合常规也行,但必须要写下去,目的是为了习惯的养成,终止了,就前功尽弃了。

只要老师与家长引导得当,一定能够大幅提升孩子的写作水平与语文水平。

4.开阔眼界

要孩子懂得: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

语文学习应该在课堂上,但绝对不是只靠课堂就能学好的,生活也是语文学习的课堂,语文学习还要在广阔的天地中,引导孩子睁开惊奇的眼睛面对世界,去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去逛书店、旅游、看展览、做采访、搞调查、看焦点访谈;讨论下岗分流、西部开发、腐败现象、庸俗文化……

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懂得我们生活在奇妙的大自然里,生活在多变的信息社会中,感受人世间的爱与恨、美与丑。

5.写好作文

作文是需要灵性的,是需要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世界各国的学校都非常重视,例如美国从小学开始,写作就是孩子们的必修课,到博士毕业都是如此。

那么怎么样才能写好作文呢?

我们提供建议如下:

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万件事。

概括起来,写好作文要做好以下四点:

A.玩中丰富自己的人生。

实践证明,会玩的人往往容易取得成功,科学史上许多重大的发明,都和玩有关系哦。

爱玩瓶瓶罐罐的爱迪生成了大发明家,终身玩炸药的诺贝尔成了大化学家。

而那些文学家、大诗人呢,似乎个个都是旅行家,游山玩水,写出了精美的散文、游记。

所以,写好作文的第一秘诀——会玩。

玩得丰富多彩一些,自然比闭门不出好多了。

B.读中丰富自己的情感。

立品同白玉,读书上青云。

爱读书的孩子,没有坏孩子。

所以,写好作文的第二秘诀——多读。

精读与泛读像结合,深度与广度相结合,变他人所知为自己所知,充实自己的头脑,丰富自己的情感。

C.思中激发创造的灵感。

鲁迅先生说过:

“一味只读,就变成了书橱。

”这就是孔子警示我们的“学而不思则罔”。

只有在经历了、阅读了之后深入地思考,才会不断激发创作的灵感,使自己文思泉涌。

所以,写好作文的第三秘诀——会思。

D.写好表达自己的情感。

“好脑子不如烂笔头”。

清朝唐彪写过《文章惟多做始能精熟》,强调了多做文章的妙处:

“多读乃藉人之功夫,多做乃切实求己功夫,其益相去远矣。

”由此可见,多写,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才能锻炼出良好的表达能力。

写好,作文的最大秘诀——多写。

能说出来就能写出来

我话表我心,我手写我话,就能打消孩子对写作文的距离感和畏惧感。

说的时候就是“话”,把它写在纸上就是“文”,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大人有大人的想法和说法,孩子有孩子的想法和说法,不同的人都有各自的想法和说法,所以每个人写出来的文章都不一样,这就是写作的秘诀。

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写

所谓作文就是让真挚的思想感情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要给予过多的约束和限制,不要给予太多的标准,不能把大人自以为是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强加在他们头上,最需要的是宽容。

忠实自己的心灵和生活,是打开作文大门的第一把钥匙。

要多用短句子,多用白话,多用具体事例,少用概括性句子,多采用描述性语言。

做人要直,作文要曲。

多练多改

巴金说:

“只有写,才能写出好文章。

”鲁迅说:

“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

”修改是写作文最后一个步骤,并且非常重要。

文学巨匠托尔斯泰一部《复活》就改了六次之多。

素材积累

引导和促使孩子通过观察、调查、访谈、上网、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让孩子多体验生活。

写作成功秘诀在于写熟悉的事,写具体的事,写感动自己的事,写自己喜欢的事,写自己体验尝试实践过的事。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多读名家之言,多欣赏名篇做积累是根本。

作文素材积累途径概括为以下三点:

A观察,B阅读,C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