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美术知识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79876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美术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四年级下美术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四年级下美术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四年级下美术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四年级下美术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四年级下美术知识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四年级下美术知识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四年级下美术知识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四年级下美术知识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四年级下美术知识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四年级下美术知识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四年级下美术知识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四年级下美术知识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四年级下美术知识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四年级下美术知识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四年级下美术知识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四年级下美术知识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四年级下美术知识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四年级下美术知识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四年级下美术知识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美术知识点.docx

《四年级下美术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美术知识点.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下美术知识点.docx

四年级下美术知识点

四年级美术下册知识点

一、填空

1、(门神画),是年画中比较特殊的一种,转贴于大门之上,以求(神灵庇护),(驱灾辟邪)。

2、门神画色彩(艳丽),大胆(夸张),造型(丰富饱满)。

3、(飘带、吊穗)解释飘带是代表神的(身份),吊穗是用来(美化服饰)的。

4、传说中的凤凰是采用(局部重组)的方法创造出来的吉祥形象

5、花的外形各式各样,常见的有(球形),(蝶形),(筒形)以及不规则形等。

6、观察与描画花卉时,应注意花朵的(朝向)与花瓣的(形态变化)。

观察角度不同,花卉的形态也(不一样)。

7、画水彩的时候,水分的多少依情况而定,画同样一件物体,天气干燥时,水分要适量(增加);而在潮湿的天气下作画,水分要适量(减少)。

8、水彩颜料可以用加水的(多少)来控制颜色的深浅变化。

9、在画校园一景时,以你选择的一处( 小景 )为主题,对周围环境适当取舍,避免构图的散和乱画面色彩总的倾向称为(色调),画家或设计师以此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和创造某种特定的氛围。

10、《我爱校园》,树的画法除了树干和树枝的形能体现树的特征外,(树冠)的外形也很重要。

11、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

12、在学习《蔬果的联想》一课时,需要根据蔬菜、瓜果的(形状)、(色泽)、(纹理)和(质感)给你带来的丰富联想来制作自己喜爱的作品.

13、在蔬果的基本形体上用刀(切)、(割)、(挖)出作品的大致造型后,可以用(镂刻)等方法来表现细节,有的还可以适当地进行(组合)与(插接)。

方法:

(切、割、挖、镂刻、组合、插接。

14、制作花朵时,叠绕产生的(皱褶)是花朵成形的关键。

褶皱的(数量)不同,花瓣的开放程度也不同。

15、(剪纸)是我国传统的装饰艺术,它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情和风俗,美化着我们的生活。

16、剪纸符号大致分为:

(小圆孔)、(月牙形)、(柳叶形)、(锯齿形)、花瓣形、逗号形、水滴形等。

17、剪纸中,剪出像锯齿的花纹叫做(锯齿纹),剪出像月牙的叫(月牙纹)。

18、画静物画是应注意物品间的(大小)、疏密、(前后)的关系。

19、(静物画)是以日常生活中静止的物体为表现对象的绘画。

作静物画时,要根据各种物体的(形状),(质地)以及色彩的(冷暖),明暗对比,进行适当的安排。

 

20、写生时,可对物体进行适当的(添加,(省略)或(位置调整)。

 

21、宣纸可以分为(生宣)和(熟宣)。

毛笔的笔触可以分文(中锋)、(侧缝)。

(中锋)执笔端正,避风垂直于纸面,所画线条圆润、工整。

(侧缝)执笔偏侧,(倾斜于纸面),笔锋在墨线的边缘。

22、邮票由(铭记)、(齿孔)、(图案)、(面值)和(志号)组成。

23、在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龙是一种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

24、龙的造型结合了:

龙的角是鹿的角; 龙的嘴巴是鳄鱼的嘴巴; 龙的身体是蛇的身体; 龙的爪子是老鹰的爪子;龙的鳞片是鱼的鳞片。

25、《有趣的线造型》一课中通过主要材料是__彩色电线____进行造型创作。

26、《有趣的造型》选择电线或其他塑性适宜的线材,采用(折、弯、绕、扭)等手法制作出有趣的造型。

27、藏书票被称为(微型版画)。

28、藏书票上通常印有国际通用藏书票标记“EX-LIBRIS(我的藏书)”以及“某某爱书”、“某某珍藏”等字样。

29、我国城乡各地几乎都会扎制风筝,但作为风筝荟萃之地当推北京、天津和山东淮坊,它们被称为“中国风筝_三大___产地。

30、《花卉册页之一》、《事事清白》属于中国画,是现代画家(齐白石)。

31、《春到西藏》(油画)画家是(董希文)。

32、《呐喊》(油画)画家是(蒙克),国家:

挪威。

33、《菜绿瓜肥产量多》属(年画),画家:

(金梅生)。

34、《大丽花》属(中国画),画家(林风眠)。

35、《老鼠上灯台》属(剪纸),是现代艺术家(程建理)。

36、《老汉牵驴》属(剪纸),是现代的(樊小梅)。

37、《鳜鱼》属(油画),画家(萧淑芳)。

38、《童年的回忆》(油画),画家(王俭)。

39、《南瓜和桃》(油画),画家是法国的(马奈)。

40、《有鸡蛋和锅的静物》(油画),画家是法国的(夏尔丹)。

41、《荷》(中国画),画家(刘海粟)。

42、《丝瓜》(中国画),画家(丁希宁)。

43、《墨龙图》(中国画),是宋代的画家(陈容)。

44、《红色的和谐》(油画),是法国画家(马蒂斯)。

二、选择

1、在《剪纸故事》一课的制作步骤的第一步是(A)。

  A随意剪出人物的外形B剪或刻出人物的细节

  C剪刻出其他人物D组合在一起,可适当添加背景或道具

2、在门墙上张贴表现喜庆和祥瑞的画,是我国民间早有的过年习俗,这些内容吉祥、画面喜庆的画叫( B)。

A、宣传画       B、年画        C、门神画

3、我国有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它的制作工艺主要是用剪刀剪和( C)两种形式,我们把它统称为“剪纸”。

A、绘制       B、手撕       C、刻刀刻

4、著名画作《呐喊》的作者是(A)

A、蒙克B、梵高C、毕加索

5、《变形的魅力》一课中,根据哈哈镜引起的变形特点是(B)

A、鲜艳B、夸张C、端正

6、一朵纸花由(B)部分组成?

A、花蕊、花瓣、花托、花根B、花蕊、花瓣、花托、花茎

C、花蕊、花瓣、花茎

7、在宣纸上运用(A)来作画是我国绘画特有的表现形式,这一形式的画叫中国画。

A、墨和色B、水和色C、画笔和墨汁

8、红色与蓝色混合渗化会变成(C)色,这种由两种颜色调和出来的色,我们又把它叫做间色。

A、橙B、绿C、紫

9、《银饰之美》一课中,我们知道了(B)民族的银饰以其多样的品种,奇美的造型和精巧的工艺而闻名。

A、畲族B、苗族C、彝族

10、《有趣的线造型》一课中,通过选择可塑性的电线材料,采用了(A)等手法制作粗喜欢的形象。

A、折、弯、绕、扭B、贴、剪、涂C、画、涂、剪

11、黑白画是用(   A   )的疏密组织来来表现的。

       

A、点、线、面    B、纹理的变化    C、线的粗细 

高考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提到桃花源,许多人会联想到瓦尔登湖。

真实的瓦尔登湖,早已成为▲的观光胜地,梭罗的小木屋前也经常聚集着▲的游客,不复有隐居之地的气息。

然而虚构的桃花源一直就在我们的心中,哪怕▲在人潮汹涌的现代城市,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

A.名闻遐迩闻风而至杂居B.名噪一时闻风而至栖居

C.名噪一时纷至沓来杂居D.名闻遐迩纷至沓来栖居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在南方,芭蕉栽植容易,几乎四季常青。

▲至于月映蕉影、雪压残叶,那更是诗人画家所向往的了。

①它覆盖面积大,吸收热量大,叶子湿度大。

②古人在走廊或书房边种上芭蕉,称为蕉廊、蕉房,饶有诗意。

③因此蕉阴之下,是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

④在旁边配上几竿竹,点上一块石,真像一幅元人的小景。

⑤在夏日是清凉世界,在秋天是分绿上窗。

⑥小雨乍到,点滴醒人;斜阳初过,青翠照眼。

A.①③②④⑥⑤B.①④②③⑥⑤

C.②①④③⑤⑥D.②③④①⑤⑥

3.下列诗句与“悯农馆”里展示的劳动场景,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②种密移疏绿毯平,行间清浅縠纹生

③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

④阴阴阡陌桑麻暗,轧轧房栊机杼鸣

A.①织布②插秧③车水④打稻B.①织布②车水③插秧④打稻

C.①打稻②插秧③车水④织布D.①打稻②车水③插秧④织布

4.阅读下图,对VR(即“虚拟现实”)技术的解说不正确的是一项是(3分)

A.VR技术能提供三个维度的体验:

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

B.现有的VR技术在精神体验上发展较快,而在知觉体验上发展较慢。

C.VR技术的未来方向是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的均衡发展。

D.期许的VR体验将极大提高行为体验的自由度和精神体验的满意度。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临川汤先生传

邹迪光

先生名显祖,字义仍,别号若士。

豫章之临川人。

生而颖异不群。

体玉立,眉目朗秀。

见者啧啧曰:

“汤氏宁馨儿。

”五岁能属对。

试之即应,又试之又应,立课数对无难色。

十三岁,就督学公试,补邑弟子员。

每试必雄其曹偶。

庚午举于乡,年犹弱冠耳。

见者益复啧啧曰:

“此儿汗血,可致千里,非仅仅蹀躞康庄也者。

丁丑会试,江陵公①属其私人啖以巍甲而不应。

曰:

“吾不敢从处女子失身也。

”公虽一老孝廉乎,而名益鹊起,海内之人益以得望见汤先生为幸。

至癸未举进士,而江陵物故矣。

诸所为附薰炙者,骎且澌没矣。

公乃自叹曰:

“假令予以依附起,不以依附败乎?

”而时相蒲州、苏州两公,其子皆中进士,皆公同门友也。

意欲要之入幕,酬以馆选,而公率不应,亦如其所以拒江陵时者。

以乐留都山川,乞得南太常博士。

至则闭门距跃,绝不怀半刺津上。

掷书万卷,作蠹鱼其中。

每至丙夜,声琅琅不辍。

家人笑之:

“老博士何以书为?

”曰:

“吾读吾书,不问博士与不博士也。

”寻以博士转南祠部郎。

部虽无所事事,而公奉职毖慎,谓两政府进私人而塞言者路,抗疏论之,谪粤之徐闻尉。

居久之,转遂昌令。

又以矿税事多所蹠戾②,计偕之日,便向吏部堂告归。

虽主爵留之,典选留之,御史大夫留之,而公浩然长往,神武之冠竟不可挽矣。

居家,中丞惠文,郡国守令以下,干旄往往充斥巷左,而多不延接。

即有时事,非公愤不及齿颊。

人劝之请托,曰:

“吾不能以面皮口舌博钱刀,为所不知后人计。

”指床上书示之:

“有此不贫矣。

”公于书无所不读,而尤攻《文选》一书,到掩卷而诵,不讹只字。

于诗若文无所不比拟,而尤精西京六朝青莲少陵氏。

公又以其绪余为传奇,若《紫箫》、《还魂》诸剧,实驾元人而上。

每谱一曲,令小史当歌,而自为之和,声振寥廓。

识者谓神仙中人云。

公与予约游具区灵岩虎丘诸山川,而不能办三月粮,逡巡中辍。

然不自言贫,人亦不尽知公贫。

公非自信其心者耶?

予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选自《汤显祖诗文集》附录,有删节)

[注]①江陵公:

指时相张居正,其为江陵人。

②蹠戾:

乖舛,谬误。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每试必雄其曹偶雄:

称雄

B.酬以馆选酬:

应酬

C.以乐留都山川乐:

喜爱

D.为所不知后人计计:

考虑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汤显祖持身端洁,拒绝了时相张居正的利诱,海内士人都以结识他为荣幸。

B.因为上书批评当权者徇私情、塞言路,汤显祖被贬官至广东,做了徐闻尉。

C.汤显祖辞官回家后,当地官员争相与他交往,而汤显祖不为私事开口求人。

D.汤显祖与邹迪光相约三月份到江南一带游玩,但没准备好粮食,因而作罢。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见者益复啧啧曰:

“此儿汗血,可致千里,非仅仅蹀躞康庄也者。

(2)然不自言贫,人亦不尽知公贫。

公非自信其心者耶?

予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8.请简要概括汤显祖读书为文的特点。

(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韩愈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9.本读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

请简要分析。

(6分)

10.诗歌后六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5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名余曰正则兮,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2)________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3)艰难苦恨繁霜鬓,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

(4)树林阴翳,__________________,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5)_____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6)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

(7)道之以德,__________________,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8)盖文章,经国之大业,__________________。

(曹丕《典论·论文》)

五、现代文阅读

(一)(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

表妹

林斤澜

矮凳桥街背后是溪滩,那滩上铺满了大的碎石,开阔到叫人觉着是不毛之地。

幸好有一条溪,时宽时窄,自由自在穿过石头滩,带来水草野树,带来生命的欢喜。

滩上走过来两个女人,一前一后,前边的挎着个竹篮子,简直有摇篮般大,里面是衣服,很有点分量,一路拱着腰身,支撑着篮底。

后边的女人空着两手,几次伸手前来帮忙,前边的不让。

前边的女人看来四十往里,后边的四十以外。

前边的女人不走现成的小路,从石头滩上斜插过去,走到一个石头圈起来的水潭边,把竹篮里的东西一下子控在水里,全身轻松了,透出来一口长气,望着后边的。

后边的走不惯石头滩,盯着脚下,挑着下脚的地方。

前边的说:

“这里比屋里清静,出来走走,说说话……再呢,我要把这些东西洗出来,也就不客气了。

说着就蹲下来,抓过一团按在早铺平好了的石板上,拿起棒槌捶打起来,真是擦把汗的工夫也节约了。

看起来后边的是客人,转着身于看这个新鲜的地方,有一句没一句地应着:

“水倒是清的,碧清的……树也阴凉……石头要是走惯了,也好走……”

“不好走,一到下雨天你走走看,只怕担断了脚筋。

哪有你们城里的马路好走。

“下雨天也洗衣服?

“一下天呢,二十天呢。

就是三十天不洗也不行。

嗐,现在一天是一天的事情,真是日日清,月月结。

客人随即称赞:

“你真能干,三表妹,没想到你有这么大本事,天天洗这么多。

主人微微笑着,手里捶捶打打,嘴里喜喜欢欢的:

事情多着呢。

只有晚上吃顿热的,别的两顿都是马马虎虎。

本来还要带子,现在托给人家。

不过洗完衣服,还要踏缝纫机。

客人其实是个做活的能手,又做饭又带孩子又洗衣服这样的日子都过过。

现在做客人看着人家做活,两只手就不知道放在哪里好。

把左手搭在树杈上,右手背在背后,都要用点力才在那里闲得住。

不觉感慨起来:

“也难为你,也亏得是你,想想你在家里的时候,比我还自在呢。

主人放下棒槌,两手一刻不停地揉搓起来:

“做做也就习惯了。

不过,真的,做惯了空起两只手来,反倒没有地方好放。

乡下地方,又没有什么好玩的,不比城里。

客人心里有些矛盾,就学点见过世面的派头,给人家看,也压压自己的烦恼:

“说的是,”右手更加用力贴在后腰上,“空着两只手不也没地方放嘛。

城里好玩是好玩,谁还成天地玩呢。

城里住长久了,一下乡,空气真就好,这个新鲜空气,千金难买。

单夸空气,好比一个姑娘没有什么好夸的,单夸她的头发。

主人插嘴问道:

“你那里工资好好吧?

提起工资,客人是有优越感的,却偏偏埋怨道:

“饿不死吃不饱就是了,连奖金带零碎也有七八十块。

“那是做多做少照样拿呀!

“还吃着大锅饭。

“不做不做也拿六七十吧?

“铁饭碗!

客人差不多叫出来,她得意。

主人不住手地揉搓,也微微笑着。

客人倒打起“抱不平”来:

“你好脾气,要是我,气也气死了,做多做少什么也不拿。

“大表姐,我们也搞承包了。

我们家庭妇女洗衣店,给旅店洗床单,给工厂洗工作服都洗不过来。

“那一个月能拿多少呢?

”客人问得急点。

主人不忙正面回答,笑道:

“还要苦干个把月,洗衣机买是买来了,还没有安装。

等安装好了,有时间多踏点缝纫机,还可以翻一番呢!

“翻一番是多少?

”客人急得不知道转弯。

主人停止揉搓,去抓棒槌,这功夫,伸了伸两个手指头。

客人的脑筋飞快转动:

这两个手指头当然不会是二十,那么是二百……听着都吓得心跳,那顶哪一级干部了?

厂长?

……回过头来说道:

“还是你们不封顶好,多劳多得嘛。

“不过也不保底呀,不要打算懒懒散散混日子。

客人两步扑过来,蹲下来抓过一堆衣服,主人不让,客人已经揉搓起来了,一边说:

“懒懒散散,两只手一懒,骨头都要散……乡下地方比城里好,空气第一新鲜,水也碧清……三表妹,等你大侄女中学一毕业,叫她顶替我上班,我就退下来……我到乡下来享几年福,你看怎么样?

(选自《十月》1984年第6期,有删改)

1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以自由流动的溪水所带来的“水草野树”以级“生命的欢喜”,暗示着农村的新气象。

B.小说中“一路拱着腰身”等动作描写,以及“真是日日清,月月结”等语言描写,为下文表妹承包洗衣服这件事做了铺垫。

C.表姐两次提到乡下空气“新鲜”,第一次是出于客套,第二次提到时,表姐对农村的好已有了更多体会。

D.表妹说的“不要打算懒懒散散混日子”,既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也流露出对自己得不到休息的些许不满。

13.请简要分析表姐这一人物形象。

(6分)

14.小说刻画了两个人物,作者以“表妹”为题,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

(6分)

六、现代文阅读

(二)(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

书家和善书者

沈尹默

“古之善书者,往往不知笔法。

”前人是这样说过。

就写字的初期来说,这句话,是可以理解的,正同音韵一样,四声清浊,是不能为晋宋以前的文人所熟悉的,他们作文,只求口吻调利而已。

笔法不是某一个人凭空创造出来的,而是由写字的人们逐渐地在写字的点画过程中,发现了它,因而很好地去认真利用它,彼此传授,成为一定必守的规律。

由此可知,书家和非书家的区别,在初期是不会有的。

写字发展到相当兴盛之后(尤其到唐代),爱好写字的人们,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就产生出一批好奇立异、相信自己、不大愿意守法的人,各人使用各人的手法,各人创立各人所愿意的规则。

凡是人为的规则,它本身与实际必然不能十分相切合,因而它是空洞的、缺少生命力的,因而也就不会具有普遍的、永久的活动性,因而也就不可能使人人都满意地沿用着它而发生效力。

在这里,自然而然地便有书家和非书家的分别了。

有天分、有休养的人们,往往依他自己的手法,也可能写出一笔可看的字,但是详细监察一下它的点画,有时与笔法偶然暗合,有时则不然,尤其是不能各种皆工。

既是这样,我们自然无法以书家看待他们,至多只能称之为善书者。

讲到书家,那就得精通八法,无论是端楷,或者是行草,他的点画使转,处处皆须合法,不能四号苟且从事,你只要看一看二王、欧、虞、褚、颜诸家遗留下来的成绩,就可以明白的。

如果拿书和画来相比着看,书家的书,就好比精通六法的画师的画;善书者的书,就好比文人的写意画,也有它的风致可爱处,但不能学,只能参观,以博其趣。

其实这也是写字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六朝及唐人写经,风格虽不甚高,但是点画不失法度,它自成为一种经生体,比之后代善书者的字体,要严谨得多。

宋代的苏东坡,大家都承认他是个书家,但他因天分过高,放任不羁,执笔单钩,已为当时所非议。

他自己曾经说过:

“我书意造本无法。

”黄山谷也尝说他“往往有意到笔不到处”。

就这一点来看,他又是一个道地的不拘拘于法度的善书的典型人物,因而成为后来学书人不须要讲究笔法的借口。

我们要知道,没有过人的天分,就想从东坡的意造入手,那是毫无成就可期的。

我尝看见东坡画的枯树竹石横幅,十分外行,但极有天趣,米元章在后边题了一首诗,颇有相互发挥之妙。

这为文人大开了一个方便之门,也因此把守法度的好习惯破坏无遗。

自元以来,书画都江河日下,到了明清两代,可看的书画就越来越少了。

一个人一味地从心所欲做事,本来是一事无成的。

但是若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自然不是意造的矩)的程度,那却是最高的进境。

写字的人,也需要做到这样。

(有删改)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善书而不知笔法,这一现象出现在写字初期,当时笔法还未被充分发现和利用。

B.唐代爱好写字的人渐多,有一批人好奇立异,自创规则,经生体就是这么产生的。

C.二王、欧、虞、褚、颜诸家都是严格遵守笔法的典型,他们都属于书家的行列。

D.元明清三代,书画创作每况愈下,优秀作品越来越少,与守法度的习惯被破坏有关。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写字过程中,那些与实际不能完全切合的人为的规则,不具有普遍的永久的活动性,因而不能称之为笔法。

B.书与画相似,书家之书正如画师之画,谨严而不失法度,而善书者之书正如文人的写意,别有风致。

C.苏东坡天分高,修养深,意造的书画自有天然之趣,但率先破法,放任不羁,成为后世不守法度的借口。

D.一味从心所欲做事是不可取的,但写字的人如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却能达到最高的境界。

17.书家和善书者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简要概括。

(6分)

七、现代文阅读(三)(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0题。

天津的开合桥

茅以升

开合桥就是可开可合的桥,合时桥上走车,开时桥下行船,一开一合,水陆两便,是一种很经济的桥梁结构。

但在我国,这种桥造得很少,直到现在,几乎全国的开合桥都集中在天津,这不能不算是天津的一种“特产”。

南运河上有金华桥,于牙河上有西河桥,海河上有全钢桥、全汤桥、解放桥。

这些都是开合桥。

为什么天津有这样多的开合桥呢?

对陆上交通说,过河有桥,当然是再好没有了。

但是河上要行船,有了桥,不但航道受限制,而且船有一定高度,如果桥的高度不变,水涨船高,就可能过不了桥。

要保证船能过桥,就要在桥下预留一个最小限度的空间高度,虽在大水时期,仍然能让最高的船通行无阻。

这个最小限度的空间高度,名为“净空”,要等于河上航行的船的可能最大高度。

根据河流在洪水时期的水位,加上净空,就定出桥面高出两岸的高度。

如果河水涨落差距特别大,如同天津的河流一样,那么,这桥面的高度就很惊人了。

桥面一高,就要在桥面和地面之间造一座有坡度的“引桥”,引桥不仅增加了桥梁的造价,而且对两旁的房屋建筑非常不利。

这在城市规划上成了不易解决的问题。

这便是水陆文通之同的一个矛盾。

为了陆上交通,就要有正桥过河,而正桥就妨碍了水上交通;为了水上交通,就要有两岸的引桥,而引桥又妨碍了陆上交通,因为上引桥的车辆有的是要绕道而行的,而引桥两旁的房屋也是不易相互往来的。

在都市里,除非长度有限,影响不大的以外,引桥总是一种障碍物,应当设法消除。

开合桥就是消除引桥的一种桥梁结构。

天津开河桥多,就是这个原因。

开合桥的种类很多,一种是“平旋桥”,把两孔桥联在一起,在两孔之间的桥墩上,安装机器,使这两孔桥围绕这桥墩在水面上旋转九十度,与桥的原来位置垂直,让出两孔航道,上下无阻地好过船。

一种“升降桥”,在一孔桥的两边桥墩上,各立塔架,安装机器,使这一孔桥能在塔架间升降,就像电梯一样,桥孔升高时,下面就可以过船了。

一种是“吊旋桥”,把一孔桥分为两叶,每叶以桥墩支座为中心,用机器转动,使其临空一头,逐渐吊起,高离水面,这样两叶同时展开,就可让出中间通道,以便行船。

一是“推移桥”把一孔桥用机器沿着水平面拖动,好像拉抽屉是一样,以使让出河道行船。

开合桥桥面不必高出地面,不用引桥,但开时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