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材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手册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80377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33.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教材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手册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校本教材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手册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校本教材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手册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校本教材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手册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校本教材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手册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校本教材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手册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校本教材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手册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校本教材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手册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校本教材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手册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校本教材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手册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校本教材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手册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校本教材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手册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校本教材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手册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校本教材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手册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校本教材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手册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校本教材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手册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校本教材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手册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校本教材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手册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校本教材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手册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校本教材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手册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本教材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手册簿.docx

《校本教材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手册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教材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手册簿.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校本教材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手册簿.docx

校本教材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手册簿

校本教材

北师大某某附中

文明礼仪教育手册

教育处

二○一六年八月

前言

 

礼仪是一个人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是做人的根本要求。

但是,在当今的青少年学生中,不少人礼仪观念淡薄,思想品德滑坡。

为此应加强礼仪教育,培养中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内在优秀素质,外在良好形象。

孔子说:

“礼者何也?

即中之治也。

君子有其事,必有其治。

〞管子也说:

“礼者,因人之情,象义之理,而为之节乐者也。

〞所以,礼仪是治事待人的准如此,亦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规X。

礼仪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标志源远流长,早在周朝时期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礼仪制度。

礼仪已深深地融入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之中,使中国素有“礼仪之邦〞 的美称, 身为礼仪之邦的华夏子孙,礼仪修养应该成为每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局部。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敬业奉献〞的根本道德规X。

在这二十个字的方针中,已经把礼仪教育的内容融进了公民道德建设的系统工程。

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礼仪教育,是贯彻同志“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的具体措施,是加强学校德育实效性的重要切入点,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号称“礼仪之邦〞。

孔夫子曾说过:

“不学礼,无以立。

〞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

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也曾说过:

“礼仪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如今,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社交面的扩大,礼仪已成为社会文明的标志,人们的正常生活都离不开礼仪。

在人际交往中,讲究礼仪不仅是自尊的表现,而且是对他人的尊重。

礼仪在治国安邦、立身处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上下、有无教养的尺度,也是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精神文明的具体表现。

古人云“人无礼如此不生,事无礼如此不成,国无礼如此不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礼仪的重要性。

要使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开展,礼仪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内容。

 

    今天的中学生将是未来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礼仪行为如何十分重要。

教育重在育人。

加强礼仪教育,不仅能有效地加强学校管理工作,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升华,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继承和发扬祖国的优良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具有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谈吐文明、讲究卫生的举止行为。

在我们的德育教育中,一个重要的弊端,就是概括性的道德开展境界方面的要求多,行为养成强调的少,空泛的大道理讲得多,操作性的技能技巧讲得少,道德的知识性传授多,扎扎实实的行为训练少。

使得一些学生不知道该如何把社会普遍提倡的道

德规X,具体地转化为个人的道德行为。

在中学生中根底文明方面的问题比拟突出,例如,屡禁不绝的课桌文学;在卫生间、校园里、教室的墙壁上可见的污言秽语;上课迟到早退;讲粗话、乱扔纸屑果皮等。

更令人不安的是,有的中学生把无视校规校纪,行为不羁,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看成是有个性;有的学生强烈地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知尊人为何物,难以与别人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

这种受教育没教养,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人才质量,已经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尽管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我们的学校德育过大、过空、过泛,质量不高,效果不尽人意,难以“入耳、入心、入脑〞不无关系。

把礼仪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从最根本的礼仪规X入手,引导同学们在约束和规X自身行为的同时,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进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

因而,对现在的中学生进展礼仪教育势在必行。

 

 

 

第一章 个人礼仪

〔一〕仪表  

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表现。

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根本要求。

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假如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

不要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展,否如此,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

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对人口沫四溅。

  

〔二〕言谈  

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

 

1、礼貌:

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

  

2、用语:

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

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

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麻烦别人称“打扰〞;托人办事为“拜托〞等等。

要努力养成使用敬语的习惯。

现在,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

“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

这十个字表现了说话文明的根本的语言形式。

  

〔三〕仪态举止  

1、谈话姿势:

谈话的姿势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和文明素质。

所以,交谈时,首先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X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

否如此,会给人心不在焉、傲慢无理等不礼貌的印象。

  

2、站姿:

站立是人最根本的姿势,是一种静态的美。

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收颁、抬头、双肩放松。

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

站立时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场合不宜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识地做些小动作,那样不但显得拘谨,给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仪态的庄重。

  

3、坐姿:

坐,也是一种静态造型。

端庄优美的坐,会给人以文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

正确的坐姿应该:

腰背挺直,肩放松。

女性应两膝并拢;男性膝部可分开一些,但不要过大,一般不超过肩宽。

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或椅子扶手上。

在正式场合,入座时要轻柔和缓,起座要端庄稳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乱响,造成尴尬气氛。

不论何种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钟〞。

假如坚持这一点,那么不管怎样变换身体的姿态,都会优美、自然。

  

4、起姿:

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动作,走姿是一种动态的美。

“行如风〞就是用风行水上来形容轻快自然的步态。

正确的走姿是:

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肩放松,两眼平视,面带微笑,自然摆臂。

  

第二章 校园文明礼仪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专门场所,礼仪教育是德育、美育的重要内容。

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因此,学生应具有的礼仪常识是学校礼仪教育重要的一局部。

学生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在与教师和同学相处过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礼仪。

 

 一、尊敬教师 

〔一〕相遇 

1、一天中要遇见教师好几次,每次都要行礼问好,不同的是,早上入校和晚上离校的见面、告别要X重地、正式地行鞠躬礼,其他时候见面可行点点礼、挥手礼。

 

2、与教师在门口相遇,要主动为教师开门、关门,并请教师先进、先出。

动作要轻柔。

教师上下课时,要主动帮助教师拿教具。

3、与教师在楼梯口相遇,应靠右站立,请教师先上先下,与教师保持两到三个台阶的距离。

 

4、如果教师在楼梯口与你说话,你应该站在教师的下方,不能让教师抬着头和你说话。

 

5、进入教师办公室,要先报告或敲门,得到允许后方能进入,并向在场的所有教师问好;离开时要同教师道再见。

在公共场所遇见教师要主动问好,主动给教师让座,并提供教师需要的帮助。

 

〔二〕上课 

1、课前先要预习上课内容,并准备好上课所需的学习用品。

 

2、课堂回答如下问题要先举手,切莫随便发言。

 

3、教师假如有失误,不要直接提出,让教师难堪,也不要自以为是地逞能,而应该举手得到允许后提出,或写在纸条上交给教师。

 

〔三〕交谈 

1、选择适当的时间和教师交谈,不要打扰教师工作或影响教师休息。

可利用课间休息时间,或者另约时间交谈。

 

2、对教师要使用文雅、谦逊、尊敬的语言。

和教师交谈时,注意语言的得体,符合自己的身份。

 〔四〕误解 

1、抑制委屈心理。

对教师的错怪要谅解。

 

2、消除反感情绪。

相信教师主观上是公正无私的,只是一时不小心才出了错。

 

3、事情发生后可以亲自或委托班干部去向教师解释。

 

二、友爱同学 

〔一〕相处 

1、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2、学校是承受文明的地方,因此同学间要和睦相处,不能骂人,不说下流话,更不许抽烟、酗酒、打架斗殴。

 

3、善于发现同学的优点和长处,赞扬的时候要发自内心,不能嫉妒。

 

4、自己的长处也可以让同学学习,但不是为了炫耀。

 

5、帮助别人的时候,不要老想着得到回报。

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不是做生意。

 

6、不要歧视学习差的同学,要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二〕共建 

1、要有团结宽容的精神。

 

2、对于脾气暴躁的同学,在忍让之余可以适当地泼点冷水。

 

3、狂妄的同学也许有点真本领,但也要注意虚心向他人学习。

 4、目标互促,人格互尊,感情互慰,困境互助,过失互谅,性格品质互相吸引,才能把大家团结到一起。

 

〔三〕女生优先 

1、男生力气大,应该照顾女生,多干一些体力活。

 

2、在日常生活中,男生要遵守女生优先的原如此。

这是一种风度和品质。

 

3、作为女生,力所能与的事情也要自己干,不能老给别人添麻烦。

 

4、互相关心,女生也要利用自己心细慎重的特点,主动照顾男生。

 

〔四〕关于“小报告〞 

1、同学难免有缺点、错误,不一定都要“坦白〞给教师。

同学之间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不要一有问题就马上找教师。

 

2、有较严重的问题时,应尽快找教师解决。

3、班干部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应该向教师汇报。

 

4、打“小报告〞,要以帮助同学为目的。

不能为了嫉妒、报复等阴暗动机而向教师告状。

不要耻笑和侮辱犯错误的同学,要帮助他们,不能刺伤他们的自尊心。

三、绿化、美化、净化校园 

1、绿化校园、美化校园、净化校园是每个教师、学生应尽的义务。

 

2、在树上、墙上乱刻乱画是一种不文明礼貌的行为,也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不但自己不这样做,还要敢于同这种不良行为作斗争。

 

3、将果皮、纸屑、塑料袋、包装袋、餐巾纸以与其它废弃物丢放在果皮箱里,乱丢乱扔是不文明的行为。

随地吐痰损害中学生的形象,不可为之。

 

4、爱护花草树木,不要攀折。

 

5、敢于同一切损害公共设施、公共财物、攀折花草树木的坏行为作斗争。

 

第三章 家庭文明礼仪

一、孝敬父母 

〔一〕请示 

1、出门时一定要和父母打个招呼,回家时一定要和父母打个照面。

 

2、无论是干什么事情,不要老是中途改变;事情虽小,做事之前尽可能请示父母,一来表示尊重,二来也可以顺便求教,以便少走弯路。

如果擅自做了,会违背作子女的道理。

 

〔二〕劝谏与医护 

1、父母有错误,要劝他改正。

劝说时脸色要和悦,声音要轻柔。

2、父母得了病,服药时要先尝一尝,伺候时日夜守在床前。

 

〔三〕问安 

1、在家时,每天早晚向父母问候,是对父母为你操劳的回报,也是有礼貌的表现。

 

2、在自己生病时,要想想自己生病时父母是怎样照顾自己的,要好好报答。

 

3、假假如父母为你过生日,要表示感谢,同时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过生日要简朴,不能铺X浪费;同学朋友过生日,可以送些小礼品,但不要太昂贵。

在你过生日时,可别忘了父母。

 

〔四〕理解 

1、当你和父母发生矛盾时,千万不要顶撞、吵闹,甚至离家出走,这是对父母最大的不敬。

 

2、在尊重父母的根底上,经常与父母沟通,争取做到相互理解,预先制止矛盾发生。

 

3、当你的正确意见不能为父母承受时,不妨先放一放,慢慢想方法说服父母。

 

4、父母之间发生矛盾而生气时,要尽量逗他们开心。

 

〔五〕错怪 

1、父母错怪你,你有责任帮助他们了解真相,而不是为了让他们低头认错。

 

2、父母错怪时,当场顶撞,可能会把事情越搞越乱,于事无补。

 

3、说明理由时抓住要点,言语有礼,父母也许最终会明白真相;风波过后要互相谅解,不要耿耿于怀。

 

二、尊长爱幼 

〔一〕行止 

1、吃饭的时候,长辈要先入席;走路或就座时,应让长辈走在前面或先入座;长辈找人,要帮助代呼唤,与长辈相约,自己要先到相约地点等候。

 

2、称呼尊长,不能直呼其名;在长辈面前,不能逞能。

 

3、在路上遇见长辈,要赶快去行礼;长辈说话完了,要恭敬地站在一旁。

 

〔二〕相处 

1、对于长辈的宠爱,要理智对待,不能照单全收;对于长辈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尽量理解;对于长辈的旧观念,不能求全责备。

 

2、尊重、理解和信赖是和长辈相处的三原如此。

 

三、团结邻里 

〔一〕关照 

1、住到一个地方,首先要和邻里搞好关系,如果有邻里搬来,要主动提供帮助。

 

2、理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对待邻里的孩子要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

 

3、不能听信流言蜚语,或在背后搬弄是非。

 

〔二〕谦让 

将心比心,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处理与邻里的任何事情,都 要有友好谦让的态度。

 

第四章 社交文明礼仪

一、社交礼仪 

〔一〕介绍 

1、介绍别人时,言谈举止从容大方,介绍双方要清楚、周到,对待双方要一视某某。

介绍切忌神情慌X,手脚不安稳,显得胆怯拘谨。

 

2、介绍时应注意顺序:

把学生介绍给教师,把晚辈介绍给长辈、把客人介绍给主人、把一般人介绍较尊贵的客人。

 

3、被别人介绍时要脸带微笑,向对方鞠躬行礼,对方伸手要起身或上前去握,对长辈要用两只手。

别人到你面前介绍,切忌坐着不起来,显得傲慢无礼。

 

〔二〕称呼 

1、称呼亲戚长辈不能直呼其名,要称呼“伯父〞、“阿姨〞、“奶奶〞等。

 

2、称呼非亲属长辈,可以在前面加上对方的姓氏,如“X爷爷〞、“王叔叔〞等。

 

3、在正式场合,称呼夫妇要用“先生〞和“夫人〞,对于女子,可称“小姐〞或“女士〞。

 

4、还有称呼职称或头衔的,如“教授〞、“经理〞等,在我国也可以以“同志〞相称。

〔三〕礼貌用语 

1、见面要说“您好〞、“见到您真高兴〞、“您身体怎么样〞等。

 

2、告别时要说“再见〞、“晚安〞、“欢迎您再来〞、“明天见〞等。

 

3、麻烦别人时要说“对不起〞、“打扰您了〞、“真不好意思〞等。

 

4、感谢时要说“谢谢〞、“要是没你的帮助,我真不知怎么办〞、“真是太感谢您了〞等。

 

5、应答时要说“不客气〞、“没关系〞、“这是我应该做的〞、“我还能为您做点什么〞等。

 

6、拒绝时要说“对不起〞、“实在不好意思〞、“很遗憾〞、“很抱歉〞等。

 

〔四〕交谈 

1、交谈时不要传播荒诞离奇、低级庸俗的奇闻轶事,也不要传播小道消息。

 

2、如果对方不主动提起,交谈时不要涉与对方的私人生活。

 

3、交谈时注意对方的态度,不要侃侃而谈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而不管对方是不是承受。

 

4、在社交场合沉默寡言或一言不发,容易让人误解你的情绪。

 二、通讯礼仪 

〔一〕书信往来 

1、信封的填写要符合邮局规定,确保对方能如期收到你的信。

 

2、写信要保持书写整洁,不能乱涂乱画,也不能用红笔或铅笔写。

 

3、收到信后尽快给对方回信。

〔二〕打 

1、如果你接听,拿起听筒的第一句话,就能显示你的修养上下程度,所以一定要有礼貌。

无论是谁,要一视某某地有礼貌,绝对不能中途挂断别人的。

 

2、如果你拨打,要注意时间,太早或太晚,除非有紧急情况,不然都不要打,以免影响别人休息。

里说事情要简洁明了,不要在里跟人聊天。

为了表示对师长和尊重,要让对方先挂断。

 

3、公用是公共设施,要像爱护家中的一样爱护它,打时要排队等候。

说话要尽量简单明了,以免后面的人有意见。

 

三、宴会礼仪 

〔一〕赴宴 

对于别人的邀请要与时答复,可以打,也可以写信;参加宴会时,最好带一点小礼品,或者带一束鲜花,显得客气;在用餐时不要贸然入座,要根据主人的安排,或者挑选与自己身份相符的位臵入座;告别时要向主人表示感谢。

 

〔二〕用餐 

1、从椅子左边入座,尽量不要发出声音。

可以帮助女士挪动一下椅子,等她入座后再往前轻微推动。

 

2、保持优雅的坐姿,不要趴在桌上,也不要仰靠在椅背上。

 

3、等到主人招呼后,方可开始吃,用餐时最好自己夹菜,不要烦劳别人;饭后剔牙时要用餐巾挡着嘴,不要引人注目;吃完后要等长辈、主人吃完后再离席,如果有事必须先离开,要说“请慢用〞。

 四、送礼礼仪 

1、逢年过节、喜庆之日,可以适当向亲友馈赠一些小礼品,选择礼品时要根据对方的兴趣、爱好而定,礼品价格不一定昂贵,因为是你精心挑选的,所以饱含着你的一片心意。

 

2、你也可以自己动手制用小礼品,送给朋友,更能打动人。

 

3、购置礼品后一定要记住撕下标价签。

 

五、探望和待客 

〔一〕探望病人 

1、在医院规定的探望时间内前去探望。

2、买些水果、鲜花、补品。

 

3、在病房内,说话、动作都要轻柔,不要影响他人。

 

4、稍作停留后,即可告辞离去,以免影响病人休息。

 

〔二〕参加葬礼 

1、参加追悼会、葬礼,神情一定要严肃。

如果和熟人、朋友嘻嘻哈哈打招呼、聊天,如此是一种没有修养的表现。

 

2、着装要注意庄重,穿黑色或其它深色衣服为宜,并劝慰家属节哀,化悲痛为力量。

 

〔三〕招待客人 

1、客人前来拜访时,要出门迎接、甚至下楼恭候。

 

2、给客人倒茶时,不要倒满。

 

3、如果客人来访时正碰上用餐,要真诚邀请一起用餐。

 

4、家人的朋友来访时,要走出房间打招呼并接待。

 

六、感谢和道歉 

〔一〕感谢 

1、对生活中给自己关怀的人,要真诚地道声“谢谢〞。

 

2、表达谢意要与时要自然大方,声音要响亮,不然人家会觉得你不够真诚。

 

〔二〕道歉 

1、在妨碍或损害他人利益时,要敢于承认并改正错误,并请求对方谅解。

道歉要真诚,不能敷衍了事,可以当面道歉、写信道歉或托人表示歉意。

 

2、道歉用语有“请原谅〞、“请多多包涵〞、“真对不起〞、“给你添麻烦了〞、“非常过意不去〞等。

 

第五章 公共场所文明礼仪

一、厅堂馆所礼仪 

〔一〕课堂 

1、课堂上专心听讲,是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因此要聚精会神听讲、开动脑筋思考。

 

2、在课堂上不 要做与上课无关的事,师生共同努力,维护良好的课堂秩序。

 

〔二〕图书馆(室) 

1、不能穿背心、睡衣、拖鞋进入,遇见熟人,轻柔点头或挥挥手,不要高声喧哗、问长问短,以免影响他人学习。

 

2、爱护书籍、桌椅等公共财产,剪、撕书页或把图书窃为己有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3、注意讲究公共卫生,不要乱丢乱扔废弃物。

 

〔三〕参观、游览场所 

1、在文物上乱刻乱涂乱画,是破坏文物的犯罪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

 

2、不要乱丢果皮、纸屑、塑料袋、包装纸以与其它废弃物。

 

3、不要在人多的地方躺卧停留,也不要一人独霸一X长凳、长椅。

 

4、爱护花草树木。

 

二、道路交通礼仪 

〔一〕道路行走 

1、行人靠右走人行道,过马路走斑马线,这是必须遵守的交通规如此。

2、走路时,中间的位臵让给教师、长辈,有保护教师、长辈的意思。

 

3、男孩子要走在人行道外侧,有保护他人的安全的意思。

 4、为老弱幼病残提供帮助。

 

〔二〕上下楼道 

1、注意右侧通行的原如此,不要靠左侧或居中,以免影响他人上下楼。

 

2、要用前脚掌上下楼梯,这样走路时就不会“咚咚〞作响。

3、对待长辈、女士或贵宾,上楼时请他们先走;下楼时,你要走在前面,以便保护、搀扶。

 

4、在前面时要向客人微侧身子,以示礼貌。

 

5、学生课间要保持安静,不要高声喧哗,更不要追逐打闹。

在走廊上要靠右站立,以免影响过往行人。

 6、不得在校园内吹口哨。

 

〔三〕乘车 

1、上车时,按照排队次序先下后上,不能一拥而上。

 

2、帮助老弱病残幼,遇见老幼病残孕乘客,要主动让座,为他们提供方便。

 

3、上车放行李时,注意不要穿鞋去踩座位, 防止弄脏座位,令他人难以入座。

 

4、同其他旅客交谈时,要不卑不亢,注意礼貌。

不要轻易将地址、留给陌生人。

 

5、不往窗外扔东西,以免砸伤路人和养路工人,更不好的是造成环境污染。

 

第六章 庆典仪式文明礼仪

一、升降旗仪式 

1、在国旗升降的过程中,参加者应当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少先队员要行队礼。

 

2、升旗时,必须将国旗升至旗杆顶;降旗时,不得使国旗落地。

 

3、升降国旗时,参加者要唱《中华人民某某国国歌》。

 

二、参加大会 

1、遵守会场纪律,不迟到早退、不交头接耳、不招摇过市、不发出怪声、不鼓倒掌引人注目。

 

2、每当有人上台发言,要礼貌鼓掌。

 

3、注意卫生,有废弃物应当等会后扔进果皮箱。

第七章中学生文明礼仪要求

1、坐要正、立要直、行走要稳健。

坐是一种静态造型,坐姿不正确显得懒散无礼貌。

端庄优美的坐姿会给人以文雅、稳重、大方的美感。

对坐姿的要求是:

腰背挺直,肩放松,两腿自然弯曲,两脚平稳着地,女生双膝并拢,男生双膝可分开一些,但不超过肩宽,两手放在双膝上。

对站姿的要求是:

站正;两脚跟相靠,身体不要东倒西歪,不可单脚轻浮地抖动,手不可在身前后摆来摆去。

 

2、服饰仪表整洁、大方,学生穿学生服,不烫发、化妆、佩戴首饰。

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根本要求。

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假如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

不要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展,否如此,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

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对人口沫四溅。

服饰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之上下,审美情趣之雅俗。

具体说来,它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X或原如此。

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还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并努力在穿着打扮的各方面与时间、地点、目的保持协调一致。

佩戴首饰是属于成年人的事情,与学生身份不相符。

学生应佩戴校徽和有教育、纪念意义的徽章。

 

3、用好礼貌用语,见到教师、同学要主动行礼、打招呼,要讲普通话,不说粗话、脏话。

在日常生活中,礼貌用语使用频率最高的,要经常使用,形成习惯,它们是:

请、谢谢、对不起、再见、您好。

校内讲普通话。

早晨要向教师招呼:

教师早、教师好。

见到同学要热情招呼:

xxx,你好。

 

4、尊敬教师,上课起立向教师问好,下课起立向教师道再见,课上认真听讲,发言先举手,不随便走进教师办公室或别的教室,进教师办公室要先招呼或轻敲门,以允许方可进入。

和教师谈话进应注视教师,谈话不应做别的事,不要随便打断教师讲话,也不东X西望。

尊敬教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见到教师,要主动招呼,行好礼节。

在人多的地方,要让教师先行;与教师交谈,要给教师让座。

背地里,不要随便议论教师,更不可对教师直呼其名。

上课前要准备好学习用品。

上下课要起立向教师问好,动作要迅速、统一。

遇特殊情况迟到,应在教室门口止步,喊‚报告‛或轻敲门,得到教师许可后,方可进入教室,并主动向教师说明迟到的原因。

态度要诚实,得到教师谅解和许可后,方可入座。

课上要认真听讲,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当教师提问时,如要回答,应先举手,在教师点到自己的名字时,方可站起来回答,不可随便插话或抢先答话。

教师点到自己而又不能作答时,应站立端正,以抱歉的语调向教师实事求是明确。

不可抓头挠耳,东扭西歪,一言不发,待教师许可后方可坐下。

下课后要让教师先走出教室。

作为教师办公地点,学生不应随便进出,影响教师工作,有事进办公室必须先招呼或轻敲门,经允许后方可进入,进了办公室,应主动向教师问好,谈完话或干完事,应有礼貌地道别,马上离开办公室。

不可在办公室逗留,更不可随便翻教师的东西。

 

5、同学之间友好团结、相互尊重,真诚帮助。

不在通道走廊追逐乱跑,不影响教师办公。

同学关系是纯洁的,共同学习,朝夕相见,应以团结友爱,互相尊重、真诚帮助、增进友谊为重。

相处要配合,不要拉帮结派,同学有了错误、缺点要诚恳地批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