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法学院历年综合卷真题启示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85659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大学法学院历年综合卷真题启示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北京大学法学院历年综合卷真题启示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北京大学法学院历年综合卷真题启示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北京大学法学院历年综合卷真题启示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北京大学法学院历年综合卷真题启示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北京大学法学院历年综合卷真题启示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北京大学法学院历年综合卷真题启示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北京大学法学院历年综合卷真题启示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北京大学法学院历年综合卷真题启示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北京大学法学院历年综合卷真题启示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北京大学法学院历年综合卷真题启示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北京大学法学院历年综合卷真题启示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北京大学法学院历年综合卷真题启示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北京大学法学院历年综合卷真题启示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北京大学法学院历年综合卷真题启示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北京大学法学院历年综合卷真题启示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北京大学法学院历年综合卷真题启示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北京大学法学院历年综合卷真题启示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北京大学法学院历年综合卷真题启示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北京大学法学院历年综合卷真题启示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大学法学院历年综合卷真题启示录.docx

《北京大学法学院历年综合卷真题启示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大学法学院历年综合卷真题启示录.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大学法学院历年综合卷真题启示录.docx

北京大学法学院历年综合卷真题启示录

 1997

      刑法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2.5分,共10分)

      1、间接故意

      2、想象竞合犯

      3、刑事责任

      4、自首

      二、简述题(每题5分,共10分)

      1、我国刑法是如何体现对主犯从重处罚的?

      2、简述金融票据诈骗罪在客观方面的行为类型

      1998

      刑法学(共2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2.5分,共5分)

      1、犯罪集团

      2、集资诈骗罪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1、判处罚金,应当根据()决定罚金数额。

      2、犯罪后自首又有()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或者()中的私人财产,以公有财产论。

      4、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又出卖的,依照()定罪处罚。

      5、走私、()、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试述撤销假释的根据。

      2、我国新修订的《刑法》所规定的"持有型罪名"有哪几个?

      1999

      刑法学(共2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2.5分,共5分)

      1、犯罪中止

      2、侵占罪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

      1、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抢劫、()、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刑事责任的归责要素有:

主观恶性、客观危害以及()。

      3、死刑只适用于()的犯罪分子。

      4、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是指有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行为之一的。

      5、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而窃取财物的,依照()定罪从重处罚。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试述我国刑法关于主犯的种类以及承担刑事责任的规定。

      2、简述信用证诈骗罪在客观方面的行为类型。

      2000

      刑法学(共20分)

      一、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或数个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给分)(每题1分,共12分)

      1、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刑法基本原则有()

      A、罪责自负原则B、罪刑法定原则C、刑法面前人人平等D、罪责刑相适应原则E、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2、我国刑法第12条关于刑法溯及既往的效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E、从新兼从轻原则

      3、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下列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有()

      A、故意杀人B、故意伤害C、强****D、抢劫

      E、绑架F、贩卖毒品G、盗窃

      4、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区别的界限在于()

      A、防卫行为超过必要限度B、防卫行为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C、防卫行为是否造成严重损害D、防卫行为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且造成严重损害E、防卫行为是否适时

      5、我国刑法规定的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行()

      A、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具体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

      B、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

      C、准备犯罪工具的行为

      D、窥探作案现场的行为

      6、某甲与某乙有仇,企图借他人之手杀死某乙。

一天,某甲故意将装好子弹的猎枪交给某丙,并骗丙说枪中没有子弹,叫丙向乙空枪瞄准射击以使乙受惊吓。

结果乙中弹身亡。

某甲、某丙的行为属于()

      A、共同故意杀人罪B、共同过失致人死亡罪C、不属于共同犯罪

      7、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

      A、犯罪行为的个数B、犯罪结果的个数C、犯罪构成的个数D、犯罪对象的个数E、犯罪意图的个数

      8、我国刑法规定的死刑只适用于()的犯罪分子。

      A、罪大恶极B、罪行极其严重C、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D、主观恶性极其严重

      9、某国家机关财务室出纳李某与无业人员王某相勾结,共同盗窃财务室保管的现金。

一天晚上,李某用持有的财务室钥匙打开财务室大门,并在门口望风,王某进入财务室撬开了保险柜,窃取现金20000多元。

然后二人又伪造窃贼翻窗而入的现场。

李某、王某的行为构成()。

      A、王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李某的行为以盗窃罪的共犯论处

      B、李某的行为构成贪污罪,王某的行为以贪污罪的共犯论处

      C、李某的行为构成贪污罪,王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D、共同诈骗罪

      10、受贿罪侵犯的客体是()

      A、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B、公私财产权利

      C、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D、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

      11、下列刑罚方法中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的是:

()

      A、死刑B、有期徒刑C、罚金D、拘役E、没收财产

      12、根据我国刑法第269条之规定,犯罪分子犯盗窃、诈骗、抢夺诈骗罪而转化为抢劫罪的条件是()

      A、实施了已经构成犯罪的盗窃、诈骗、抢夺行为

      B、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行为

      C、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

      D、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

      E、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目的是为了继续犯罪

      F、使用暴力活以暴力相威胁的目的是为了抗拒逮捕、窝藏赃物、毁灭罪证

      二、简述题(每题4分,共8分)

      1、简述共同犯罪中主犯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

      2、简述我国刑法规定的贪污罪的构成特征。

      2001

      刑法:

20分

      一、试述我国刑法规定的正当防卫限度条件5分

      二、简述我国刑法规定的主犯种类及其刑事责任5分

      三、简述徇私枉法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5分

      四、案例分析

      李某深夜潜入本单位财务室,意图盗窃保险柜中的财务。

李用尽了各种方法,也未能将

      保险柜打开,感到十分沮丧。

正要离开时,恰逢保安员巡逻到此。

保安员发现财务室的

      门虚掩,即进去看看,与李某对个正着。

李某用撬棍将保安员打昏后逃走。

回到家中后

      ,李某恐保安员醒来后认出自己,就拿了一把匕首,欲将保安员杀死灭口。

刚刚返回单

      位大门,即被接到报案赶来的公安人员抓获。

      问:

对李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论处?

请说明理由。

5分

      2002

      刑法学(30)

      一.简答(每题5分)

      1.不作为犯的特征及作为义务产生的原因.

      2.教唆犯的处罚规定

      3.我国死刑政策及在中国刑法中的体现.

      4.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立法价值.

      2003

      刑法学

      1.不作为特征

      2.正当防卫条件

      3.案例(略)

      2004

      刑法40分

      6,请简述缓刑制度的概念和适用条件(10)

      7,请谈谈对我国刑法13条关于犯罪概念的但书规定的理解(15)

      8,案例(15)

      甲见乙旁有一摩托车(乙尚未发动),怀疑是偷来的,便装作认识问到”你到哪里去?

“,乙以为甲是车主,弃车而逃。

甲见四周无人,便欲据为己有,驶出一段距离后,被追来的车主抓获归案。

问此案如何定性?

      2004

      刑法40分

      6,请简述缓刑制度的概念和适用条件(10)

      7,请谈谈对我国刑法13条关于犯罪概念的但书规定的理解(15)

      8,案例(15)

      甲见乙旁有一摩托车(乙尚未发动),怀疑是偷来的,便装作认识问到”你到哪里去?

“,乙以为甲是车主,弃车而逃。

甲见四周无人,便欲据为己有,驶出一段距离后,被追来的车主抓获归案。

问此案如何定性?

      分析和总结:

      1.有关“主犯的种类和刑事责任”这一内容在97、99、00、01年均以试题的形式出现,这给我们两个启示:

(1)考过的题仍然会出现,需要重视历年的真题

      

(2)主犯的相关知识是一个重点,虽然近3年没有出现,但难保不会再考。

      2.除了03年,每年都有一题是针对分则中的一个具体罪名或者一个具体法条而设,这提醒我们:

要注意对刑法分则中几个重点罪名的熟悉,以及对重点法条的理解。

      3.自01年开始,每年都有一个案例分析题,在此也可见北大对实际分析能力的重视,今年也一定还有案例分析题,考察的重点还是在犯罪中止、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等刑法总则的重点上。

      4.01年和03年均考察了“正当防卫的条件”这题,这说明:

考过的题目仍有可能再考。

      5.02和03年均考察了“不作为犯罪”的相关内容,这更坚定了我上面的判断。

      6.从02年对“死刑政策”和04年对“缓刑制度”的考察可以看出:

需要有足够的敏感度把握当下的理论热点,北大是不会与热点问题的讨论脱节的,这将直接体现在考研的试题中。

联系到去年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有关惩治腐败的分则罪名,比如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等可能会是考察的重点。

      7.由历年试题可以看出:

北大不回避重点,重点永远是重点。

比如主犯、正当防卫、不作为犯罪、犯罪中止、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等知识点在历年的真题中均有出现。

      8.基础法条特别是总论,司法解释,立法解释要牢记,像04年的"谈谈对我国刑法13条关于犯罪概念的但书规定的理解",如果连13条说什么都不知道,麻烦了。

 

   

      北京大学法学院历年综合卷(97~04)真题启示录:

(2)民法学

      1997

      民法学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我国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因而()必然贯穿我国民法始终。

      2、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有权()进行意思表示。

      3、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按合同的约定或者()履行义务。

      4、附期限的民事行为,在所附期限到来时()。

      5、合伙经营期间发生亏损,退伙人已分担了合伙债务,退伙人对其参加合伙期间的全部债务()责任。

      6、保证人保证范围不明确的,推定保证人对()承担保证责任。

      7、侵权的民事责任,是指因违反了民事义务,侵害了财产所有权(包括经营管理权),人身权或()而产生的民事责任。

      8、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应当符合两个条件:

①具有独创性;②()。

      9、为()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则丧失继承权。

      10、无国籍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一般适用其定居国法律,如未定居的()法律。

      二、简答题(共10分)

      1、如何认定胁迫行为?

(3分)

      2、为维护国家、集体或他人合法权益而使自己受到损害,侵害人无力赔偿或者没有侵害人的情况下,受害人的损害能否得到补救?

应由谁来补救?

为什么?

(4分)

      3、土地、山岭、森林、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权属发生争议和因侵权发生纠纷,应由什么机关负责处理?

(3分)

      1998

      民法学(共20分)

      一、概述下列概念之间的区别(12分,每题3分)

      1、人格权与身份权

      2、诺成法律行为与实践法律行为

      3、代位继承与转继承

      4、相邻权与邻接权

      二、简答题(8分,每题4分)

      1、简述职务侵权的概念、主体、范围及责任。

      2、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

      1999

      民法学(共2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6分)

      1、附条件的法律行为

      2、无因管理

      3、婚姻终止

      二、简答题(共14分)

      1、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有什么特点?

(4分)

      2、无权代理有什么法律后果?

(5分)

      3、什么是作品的合理使用?

举3个离子说明作品的合理使用。

(5分)

      2000

      民法(共20分)

      一、简述设立监护制度的目的,并针对《民法通则》对设立监护人的主要规定,提出两条以上法律改进的意见。

(5分)

      二、什么是相邻关系?

处理相邻关系应遵循哪些原则?

(5分)

      三、什么是债?

举例说明产生债的主要法律事实。

(5分)

      四、法定继承中遗产分配的规则体现了我国继承法的哪些基本原则?

(5分)

      2001

      民法:

20分

      一、名词解释2分*5

      1、合伙

      2、他物权

      3、表见代理

      4、预期违约

      5、善意取得

      二、简答5分*2

      1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与可变更撤消的民事行为的区别

      2、抵押权和质权的区别

      2002

      民法(30)

      1.代理的法律特征.

      2.合同的相对效力原则.

      3.无过错原则的立法缘由及价值.

      4.动产物权与不动产物权的区别

      2003

      民法学

      1,简述违约金的性质及其法律适用

      2,简述债务承担的条件与效力

      3,案例(记忆版):

      作家刘某受作协委托,以本地知名人士张某为原形创作小说,在小说创作期间,刘某曾多次采访张某,张某还把自己当年的日记交给刘某参考。

小说出版后,在情节上有张某的初恋情人及二人情感的内容,都属首次公开,张某的妻子女儿也都是首次得知,家庭关系大受影响。

张某因此起诉刘某,认为其侵犯了自己的民事权益。

如果你是法官,请你判断法律责任问题并且提出处理意见。

      2004

      民法45分

      3,物权与债权在效力上有何不同(10)

      4,请比较过错责任、过错推定、无过错责任、公平责任的概念不同(10)

      5,什么是最高额抵押,它和一般抵押有何不同(10)

      6,案例

      甲与乙签定一房屋买卖合同,甲交付房屋、乙支付价金,但未到民政部门登记。

后甲将房屋转卖于丙,登记。

但丙未支付价金。

丙起诉甲,要求交付房屋,甲反诉丙,请求法院宣判甲丙合同无效。

请提出你的意见并说明理由(15)

      分析和总结:

      1.历年试题基本上没有重复出现的题目,只是像“代理”一块的相关内容在99、01、02年都有试题出现,不像刑法学试题有一模一样的题目出现。

      2.

      民法学试题最明显的特征是:

北大似乎特别注重对相近或具有可比性的概念的区别、比较。

比如98年的试题就有一个大题专门出了四个相近概念的区别,01年的对于“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与可变更撤消的民事行为”的区别和“抵押权和质权”的区别,02年的“动产物权与不动产物权”的区别,而04年的试题除了案例分析题,其他全部都是以概念的区别比较的题型出现!

这个启示我们:

在复习民法的时候,对于相近概念的比较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3.知识产权法、婚姻继承法、人身权的内容在98、99、00、03考试中均有试题出现,如果在05年的试题中见到这部分的题目不应该感到惊讶。

当然总则、物权、债权的内容仍是民法复习的重点。

      4.一些有特点的概念在历年的试题中频繁出现,比如:

98年的“职务侵权”,99年的“无因管理”,00年的“监护制度”,01年的“表见代理”、“善意取得”,02年的“无过错原则”,03年的“违约金”,04年的“最高额抵押”。

这些内容也是我们在本科阶段学习的重点内容。

因此,在复习中,我们应该提高对这些有特点的概念的注意。

      5.和以上有特点的概念考察相比,历年的试题更注重对于基础概念的考察。

我们可以看到:

98年试题中的“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99年试题中的“附条件的法律行为”、“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特点”,00年试题中的“相邻关系”、“债的概念和产生的原因”,01年试题中的“合伙”、“他物权”、“抵押权和质权”,02年试题中的“代理“的法律特征,03年试题中的“债务承担的条件和效力”,04年的“物权和债权的效力”,都是非常基础的题目。

所以,北大重基础,此言不虚。

这也启示我们:

对于民法的复习,尤其要注重对于基础概念的掌握。

      6.从03年的试题开始,每年都有案例分析。

今年也一定还有案例分析。

在复习的时候,不要忘了看案例。

      

 

      北京大学法学院历年综合卷真题启示录:

(3)刑事诉讼法学

     

      1997

      刑事诉讼法学(15分)

      一、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基本原则的规定增加了哪些新内容?

(7分)

      二、刑事诉讼的被告人有哪些诉讼权利?

(8分)

      1998

      刑事诉讼法学(15分)

      1、根据1996年3月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哪些情况下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对于这些不起诉的决定,该法规定了哪些制约措施?

(5分)

      2、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哪些情况下应当终止诉讼的进程?

在哪些情况下,它们应当分别作出哪几种决定?

(5分)

      3、

      某人民法院对被告人张某涉嫌抢劫一案,经过认真审理,认定检查官指控被告人有罪的关键证据--证人证言、书证、物证等已达到确实充分的程度。

但是,被告人在整个审判过程中始终保持沉默。

请问:

人民法院能否对被告人张某定罪判刑?

为什么?

(5分)

      1999

      刑事诉讼法学(共15分)

      1、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91条的规定:

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审理有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情形的,应当裁定撤消原则,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请问:

该条所说的情形主要有哪些?

法律为什么作此规定?

(8分)

      2、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的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请问:

该条所说的不起诉的实质和法律后果是什么?

法律为什么作此规定?

(7分)

      2000

      刑事诉讼法(共15分)

      一、试就刑事自诉程序与刑事简易程序作一简要比较。

(7分)

      二、

      刑事诉讼法第150条规定:

"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

"请问:

该条文的规定对我国审判方式的改革产生了哪些影响?

有何意义?

(8分)

      2001

      刑事诉讼法15分

      一、

      我国刑法第395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和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的,可以责令说明来源,本人不能说明其来源是合法的,差额部分以非法所得论。

"请结合这一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8分

      1、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的一般分配原则是什么?

      2、在"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件中,被告人应否承担证明责任?

如果应当承担,被告人与公诉人是如何分担证明责任的?

      二、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91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审理有下列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消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一)违反本法有关公开审判的规定的

      

(二)违反回避制度的

      (三)剥夺或者限制了当事人的法定诉讼权利,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

      请结合这一条文,回答下列问题7分

      1、你对第一审法院违反法律程序的法律后果是如何理解的?

      2、本条的规定对于维护程序法的尊严有何意义?

      2002

      1.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91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审理有下

      列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消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

      审判:

      

(一)违反本法有关公开审判的规定的

      

(二)违反回避制度的

      (三)剥夺或者限制了当事人的法定诉讼权利,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

      请结合这一条文,回答下列问题7分

      

(1).何谓公正审判?

      

(2).阐述此法条的立法价值.

      2.我国刑诉法上当事人是什么?

它有哪些?

检察机关是不是当事人?

      2003

      刑诉

      1.我国陪审制度特点

      2.逮捕的证据要求与定罪的证明之间的区别

      2004

      刑事诉讼法30分

      12,(理论)为什么说刑事诉讼法是宪法的适用法(10)

      13,(法条分析题)试根据刑事诉讼法156和157条的规定,谈谈对我国证人作证制度的看法(10)

      14,(基础知识题)简述我国刑事诉讼法中不起诉案件应履行的法律手(10)

      分析和总结:

      1.刑事诉讼法第191条之规定在99、01、02年的试题中均有涉及,或考法条内容,或阐述其背后的程序正义内涵,起码可以说明两点:

(1)刑事诉讼法和刑法学的考试内容都有可能重复出现,换汤不换药,要注意对历年真题的学习。

(2)程序正义的内容是重点。

      2.不起诉的相关内容在98、99、04年的试题中均有考察,虽然是不同的方面,但我们可以看到:

不起诉是刑诉考察的重点,还有可能重现。

      3.我估计:

出刑诉题的老师可能喜欢研究刑事诉讼法的法条,在98、99、00、01、02、04年的历年试题中均涉及到对相关具体法条的记忆和理解。

这给我们暗示:

对于刑诉法的复习,要结合法条来复习,并加深对法条规定的理解。

      4.从97年“被告的诉讼权利”,01年“举证责任的分配”,02年“当事人概念和分类”,04年“对刑诉法是宪法适用法的理解”可以看出:

北大仍重基础,重点仍是重点,每年的试题都会有很基础的题目。

加大对基础的复习,方向不会错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