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 中考历史试题汇编含答案讲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89227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1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 中考历史试题汇编含答案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陕西省 中考历史试题汇编含答案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陕西省 中考历史试题汇编含答案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陕西省 中考历史试题汇编含答案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陕西省 中考历史试题汇编含答案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陕西省 中考历史试题汇编含答案讲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陕西省 中考历史试题汇编含答案讲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陕西省 中考历史试题汇编含答案讲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陕西省 中考历史试题汇编含答案讲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陕西省 中考历史试题汇编含答案讲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陕西省 中考历史试题汇编含答案讲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陕西省 中考历史试题汇编含答案讲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陕西省 中考历史试题汇编含答案讲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陕西省 中考历史试题汇编含答案讲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陕西省 中考历史试题汇编含答案讲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陕西省 中考历史试题汇编含答案讲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陕西省 中考历史试题汇编含答案讲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陕西省 中考历史试题汇编含答案讲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陕西省 中考历史试题汇编含答案讲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 中考历史试题汇编含答案讲解.docx

《陕西省 中考历史试题汇编含答案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 中考历史试题汇编含答案讲解.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陕西省 中考历史试题汇编含答案讲解.docx

陕西省中考历史试题汇编含答案讲解

陕西省2011年中考试题(历史部分)

一、选择题:

13.《博物志》记载: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经归,故名安石榴。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张骞最初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A.引进果树品种B.推动经济交流

C.加强友好交往D.寻求军事联盟

14.小华同学对右图所示的水利工程、农业工具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认识和思考正确的是

A.都江堰在秦朝时修建,简车是唐朝时出现

B.都江堰是防洪工程,筒车是耕种工具

C.它们都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D.看来中国只在这两朝代时能“以农为本”

15.毛泽东在给蔡元培的信中说:

“……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与农工政策,行之于1925年至1927年之第一次大革命而有效,国共两党合作之时期,亦即国民党最革命之时期……。

”纵观中国近代历史,国共两党在以下哪些方面有过合作

A.辛亥革命、黄埔军校、北伐战争B.黄埔军校、北伐战争、抗日战争

C.黄埔军校、北伐战争、解放战争D.辛亥革命、长征、抗日战争

16.以下这组图片中,体现我党既维护了国家主权和统一,又具有创新精神的是D

A.开国大典B.一汽投产C.“863”成就展D.香港回归

人类历史的发展,就是不断追求和实现社会进步的过程。

请回答17-18题

17.民主政治的进步推动社会发展。

对以下史实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A.英国的《权利法案》加强了王权巩固B.日本进行明治维新,扬起近代化的船帆

C.俄国解放农奴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D.俄国十月革命把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

18.爱因斯坦知道美国对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杀伤许多平民时他感到非常痛心。

他在一封千美国公民书中说:

“必须限制原子能绝对不能使用来杀害全人类,而是用来增进人类的幸福方面。

”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②美国对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标志着二战结束③原子能的广泛应用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④科技发展要为人类的和平、进步服务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4分)

19.(7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16世纪的欧洲,充满了新时代到来前夜思想文化变革的蓬勃朝气和人类反封建神学、向自然挑战的无畏精神。

材料二:

启蒙运动的倡导者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思想文化革命”指的是_________。

(1分)材料二油画中人物应该有_______(1分)

(2)选做题:

以下两小题,请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依据材料一、二,说明这两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性质,以及启蒙运动的作用。

(3分)

②依据材料三,说出发生在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历史地位。

(3分)

(3)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2分)

(1)文艺复兴(1分)伏尔泰(1分)

(2)①都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1分)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也促进了传播这些国家的思想解放。

(2分)

②新文化运动(1分)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2分)

(3)思想解放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社会变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2分)

20.(8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以来,随着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殖民扩张的触角伸向世界各地。

18-19世纪,在北美殖民大陆上,美国经过两次血与火的战争洗礼,诞生并迅速发展起来。

材料二:

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中国标数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

中美关系是中国最重要的外交关系,它不仅关系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一定意义上也超过两国的范围……对话比对抗好,合作比遏制好,伙伴比对手好。

——温家宝总理

(1)依据材料一,试举“殖民扩张的触角伸向世界各地”的具体做法一例(1分)经过两次战争洗礼,对美国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2分)

(2)依据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初,中国在联合国获得的支持率呈现怎样的趋势?

(1分)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是什么?

(2分)

(3)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国际关系应如何健康发展?

(2分)

(1)如:

三角贸易、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等(1分)赢得了国家独立,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分)

(2)上升趋势(1分)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中共的正确领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推动等。

(2分)

(3)要加强国际间的友好交往与合作;要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2分)

21.(13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调整经济政策和结构,是我党关注民生,富民爱民的体现。

小华与同学们以“探究经济发展政策,思考富民道路”为主题,进行历史探究活动。

请你也加入其中。

【以农为本的变迁】

材料一:

中国古代以农立国,以农为本,商鞅变法采取了重农轻商的措施;宋代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轻商的观念有了一些改变,商业、海外贸易繁荣。

然而,随着近代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经济处于落后状态。

(1)商鞅变法哪一措施体现了“重农轻商”的观念?

(1分)请举一例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2分)

(2)举例说明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

(1分)简要说出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2分)

【近代工业的艰难】

材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图

(3)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发展的特点?

(1分)简要说明这种特点形成的原因。

(2分)

【新时代与时俱进】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封建土地制度彻底废除,并确立了新的经济所有制。

新的时期,中国经济的腾飞开始于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创新,中国经济顺应世界的潮流,插上科技的翅膀,奋起直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充满光明。

(4)材料三中,请说出新的时期中国经济腾飞的主要原因(1分)。

世界经济又是什么?

(1分)

【汲取历史的智慧】

(5)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同学们对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充满信心,同时还懂得一个道理,请你写出这个道理。

(2分)

(1)奖励耕战(1分)自然条件优越,江南地区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北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统治者的重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等(2分)

(2)表现:

①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南方的商业尤为发达。

那里商业都市很多,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

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

②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③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1分)

原因:

政府的重视和鼓励政策。

(2分)

(3)曲折发展(1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

(2分)

(4)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政策。

(1分)全球化(1分)

(5)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1分)

 

陕西省2012年中考历史部分

一、选择题

13、隋朝就其历史地位而言,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C)

A、以关中为中心统治全国B、开凿了大运河

C、开创了为后世沿用的制度D、为统治者提供了教训

17、《共产党宣言》之所有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主要原因是(D)

A、由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起草

B、确立了无产阶级必须在中心城市发动武装起义的方针

C、提出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主张

D、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18、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因病逝世,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仰,把他葬在牛顿的墓旁。

这主要是因为(B)

A、达尔文和牛顿都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B、达尔文和牛顿一样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C、达尔文发展了牛顿的经典力学

D、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牛顿经典力学

二、非选择题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物不产於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二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

宣帝改曰都护,元帝又置戊己校尉。

——《后汉书·西域传》

材料三碑文曰:

维大唐开元二十一年,岁次壬申,

舅甥修其旧好,同为一家。

往日贞观十年,初通和好,远降文成公主入藩。

以后景龙二年,重为婚媾,金城公主因兹降藩。

自此以来,完事休贴。

见者边吏不谨,互有侵轶,越在遐荒,因之隔阂。

今遵永旧,咸与维新,帝式藏用,不违厥旨。

⑴从材料一划线处课看出:

秦统一中国的重要条件之一是重用人才。

秦统一后,丞相的主要职责是分管行政,延续一千五百多年的丞相制度在明朝(朝代)被废除。

⑵选做题:

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

①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是如何使“西域内属”的?

有何意义?

措施:

打败匈奴;张骞出使西域;设置“使者校尉”管理。

意义:

沟通了与西域各族的往来,开拓了我国西北边疆。

②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藩之间的关系。

《唐蕃会盟碑》有何历史价值?

关系: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姻亲关系;合同为一家;有过冲突,以和为主。

价值:

此碑是汉藏两族友好关系的见证。

⑶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认识: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日益巩固;促进发展是个时代的共同主题,各民族对祖国发展都作出了贡献。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时尚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材料二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威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材料三不论你愿意与否,全球化进程都会不断深入地发展……甚至连反全球化也经历了一个“反全球化的全球化”过程。

⑴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世界”的因素。

因素:

确立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财。

⑵材料二中“当今我们生活在最和平的时期”的论断,你是否赞同?

简要说明理由。

赞同。

理由:

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发展;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等。

不赞同。

理由:

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强权政治、霸权主义;核威胁;恐怖主义威胁等。

⑶综合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材料三种“全球化”和“反全球化运动”的认识。

认识“全球化”:

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历史发展的趋势,有利于经济发展与交流,要顺应潮流,把握给予;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存在着不公平、不合理现象;给世界带来了新的挑战,要改变不利条件,争取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

“反全球化运动”:

有利于认识全球化的弊端,防止全球化不利影响的蔓延;促使国际社会正式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促使全球化的利益分配更加合理;其本身就是一种全球化运动。

21、某校九年级⑴班同学,以“向海洋进军”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文明差异】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地中海孕育了希腊雅典舰队,成为近代海军的摇篮,导致海权意识的早熟……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发达,投入农业经营的人口占绝大多数,政府的赋税也主要来源于农业……海军和海权意识在中国很难萌发出发。

⑴依据材料一,指出“海军和海权意识在中国很难萌发”的原因。

原因:

农业文明发达;长期封建保守。

【两种选择】

材料二十七世纪是中英两国发展的分水岭。

英国选择了民主,而中国选择了专制;英国选择了海洋,而中国选择了陆地……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大门。

此后,在西方列强的武力威胁下,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放了多处通商口岸。

右图是近代被迫开放的主要通商口岸分布图。

⑵材料二中“英国选择了海洋,而中国选择了陆地”对两国各自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英国:

争夺世界市场;进行殖民扩张;成为世界海洋霸主。

中国: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遭到外来侵略;逐渐脱离世界工业化大潮。

⑶读《近代被迫开放的主要通商口岸》图,指出A、B分别是《马关条约》开放的哪两个通商口岸?

通商口岸在分布上有何特点?

口岸:

A为苏州B为重庆。

特点:

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由沿海向内地推进。

【晚晴海防】

材料三右图为《大国崛起》中插图

⑷透过材料三,你获得了那些重要历史信息?

信息:

清政府发展近代海军的历程;开始重视海洋主权,洋务运动中建立了近代海军;政治制度腐败,甲午战争失败没有实现国家强大;把受挫的原因归结为不利的外部环境。

【进军海洋】

材料四1987年邓小平吹响了进军海洋的号角……仙子阿中国已经置身于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心,从开普敦到巴芬岛,到处都是忙碌着的中国人的身影。

在上海的街头,你放佛深处曼哈顿广场,中国拥抱海洋的时代已经到来。

⑸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拥抱海洋的时代已经到来”的因素。

通过上述探究你得到了哪些认识?

因素:

实行改革开放,坚持走具有中国有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

认识:

不同文明致使海权意识不同,海权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应增强全民海权意识;发展经济与军事并重,应加强海军建设;深化改革,发展海洋经济,进一步提升我国综合国力。

 

2013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13.有学者在论及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

“民众的贫穷、愚昧既是统治者造成的,又成为它得以长存的最好社会条件。

”以下最符合该论断的制度是(C)

A.分封制B.郡县制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D.闭关锁国政策

14.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提到:

“(1903年)梁启超否定了儒教中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

”材料中梁启超观点提出的背景不包括(D)

A.民族危机的加深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D.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15.《共产党宣言》指出: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的措施中客观上符合上述思想的有(A)

①“一五计划”经济建设②“三大改造”③“大跃进”运动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6.下图是某同学所记录的一节历史课笔记(部分),这节课内容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B)

经济世界: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形成

中国:

创办军事、民用工业,开始近代化探索

政治世界: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中国:

清政府在内外交困下进行社会改革

A.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B.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C.十九世纪末期D.二十世纪初期

英国和前苏联在世界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据此回答17~18题。

17.有学者这样评价近代英国:

“它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国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

”以下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有(C)

①利用议会限制王权②最终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③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④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和进化论学说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8.右边漫画主要反映了前苏联(A)

A.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B.二战结束,持久和平到来

C.农业经济迅速发展

D.工业建设成就突出军转民——飞机锯木

二、非选择题

19.(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至(元)中叶以后,杂剧家悉为杭州人。

……盖杂剧之根本地,已移而至南方,岂非以南宋旧都,文化颇盛之故欤。

……盖自唐宋以来,士之竞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现在)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

一一王国维《宋元戏曲考》

材料二这座城(杭州)方圆约有一百英里,它的街道和运河都十分宽阔,还有许多广场或集市……。

这些广场的位置十分利于交易,每个市场……四、五万人来赶集。

所有你能想到的商品,在市场上都有销售……每一方形市场的对面有两个大公署,署内驻有大汗任命的官吏,负责解决外商与本地居民间所发生的各种争执。

一一((马可·波罗游记》

材料三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行省官员的权力相当大。

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中学历史教学史料汇编》

⑴隋朝时杭州称作余杭(1分),南宋时称作临安,五四运动时称作杭县(1分)。

从材料一画线处可看出王国维认为杭州成为元杂剧中心的原因是废科举儒士移情于词曲(1分)。

⑵选做题:

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依据材料二,归纳杭州商业繁荣的表现,并结合材料一概括城市的主要功能。

(3分)

表现:

打破市坊界限;市场规模大;商品种类多;交易量可观;注重市场管理。

(符合题意,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

功能:

文化中心;商业中心。

(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

②依据材料三,归纳行省的主要职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设置行省的积极影响。

(3分)

职能:

行省是元朝地方行政机构;行省官员具有处理政治、军事、经济等权力;聚集地方财

富上交中央。

)符合题意,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积极影响:

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对边疆的管辖;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省”制对

后世影响深远。

(打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

⑶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古代政府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2分)

作用:

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稳定;发展民族关系,巩固国家统一;加强经济管理,推动

经济发展;沟通对外交往,促进文明交融;弘扬传统文化,促进文化繁荣。

(符合题意,言

之有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20.(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日我国之上策,与其坐等邻国开明而共兴亚洲,毋宁不与他们为伍,而与西洋文明共进退;与支那朝鲜接触时,也不必因为他们是邻国就特别客气,而以西洋人的方式处理即可。

——(日)福泽谕吉《脱亚论》(1885年)

材料二

 

材料三1951年9月,美日签署《美日安保条约》,规定美国享有在日本国内及周围驻扎陆海空军之权利,以维持远东的国际和平和日本免受外来武装进攻之安全。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⑴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福泽谕吉主张产生的历史背景,举一例日本政府“以西洋人的方式”处理与邻国关系的史实。

(3分)

背景:

明治维新后,军国主义势力抬头;新航路开辟后,亚洲许多国家沦为西方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西方国家先进。

(符合题意,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史实:

发动甲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发动秦朝战争,使朝鲜沦为殖民地;发动九一八事变,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

⑵材料二漫画反映了当时美国政府怎样的态度?

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美两方面分析为什么罗斯福后来会说“美国的远东政策应以中美两国政府的紧密合作为基础”?

(3分)

态度:

隔岸观火(或置身事外)(1分)

原因:

中国:

中国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地位重要。

(1分)美国:

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卷入二战。

(1分)

⑶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这只是,分析《美日安保条约》的签订对二战后亚太地区局势的影响。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当前亚太地区局势,就美国对日外交政策谈谈你的看法。

影响:

加剧了亚太地区冷战局势和热战危机;加强了美国对亚太地区的政治渗透和军事占领;形成了对新中国的军事包围;促使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等。

(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

看法:

面对目前亚太局部地区局势紧张,日本军国主义甚嚣尘上的局势,美国应吸取历史教训,稳定区域局势;阻止日本政坛极右势力发展,不能养虎为患。

(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

21.(12分)某校九年级13班同学以“民族复兴之路”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辉煌与领先】

材料一(古代)中国的温文有礼、文化腾达和威力远被,同西方世界的腐败、混乱和分裂对照得那样地鲜明,以致在文明史上立刻引起一些最有意思的问题。

中国由于迅速恢复了秩序和统一而赢得了这个伟大的领先。

——韦尔斯《世界史纲》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庇尔在起草《人权宣言》时,还将《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写入其中。

——顾立雅《孔子中国之道》

⑴列举古代中国“文化腾达和威力远被”的表现,并指出罗伯斯庇尔引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图。

(2分)

表现: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如日本大化改新;以“四大发明”为核心的先进科学技术。

(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

意图:

反对特权,维护人权(或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反对等级制度)(符合题意即可得1分)

【屈辱与反思】

中国蛋糕

材料二1858年4月、1900年7月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登载了题为《没有开花的中国佬》和《中国就要崩溃了》的漫画。

同一时期,法国报纸也登载了题为《中国蛋糕》的绘画。

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当时的社会现状和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

⑵分析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并说明1900年前后西

方国家使中国怎样“崩溃”的?

(2分)

看法:

中国愚昧落后,可任意宰割。

(1分)

崩溃:

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通知中国的工具,变成

了“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分)

材料三中国从前是很强盛很文明的国家……(为何)到了现在便一落千丈呢?

此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由于我们失了民族的精神。

我们今天要恢复民族的地位,便先要恢复民族的精神。

……除了大家联合起来做成一个国族团体以外,就要把固有的旧道德先恢复起来。

……就是固有的知识也应该唤醒他……要把我们固有的能力一齐都恢复起来……还要去学欧美之所长,然后才可以和欧美并驾齐驱。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

⑶依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为实现民族复兴提出的主张。

(2分)

主张:

民众团结;恢复民族精神;恢复固有道德、知识、能力;学欧美之所长。

(2分)

【革命与独立】

材料四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阶段),第一步(阶段),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

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

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

⑷依据材料四,说明“第一步(阶段)”的革命性质,并指出该阶段革命胜利的标志。

(2分)

性质:

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1分)标志:

新中国成立。

(1分)

【发展与复兴】

材料五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奏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