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A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考试试题题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90190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2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A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考试试题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7A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考试试题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7A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考试试题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7A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考试试题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7A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考试试题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7A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考试试题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7A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考试试题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7A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考试试题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7A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考试试题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7A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考试试题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7A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考试试题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7A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考试试题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7A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考试试题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7A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考试试题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7A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考试试题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7A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考试试题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7A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考试试题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7A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考试试题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7A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考试试题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7A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考试试题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7A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考试试题题库.docx

《7A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考试试题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A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考试试题题库.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7A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考试试题题库.docx

7A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考试试题题库

《钢筋混凝土结构》试题题库(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钢筋的塑性变形性能通常用延伸率冷弯性能和两个指标来衡量。

2.结构的可靠性是安全、适用、耐久性的总和。

3.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由交合力、机械咬合力

和摩擦力三部分组成。

4.混凝土两个方向受压时,强度会增大。

5.结构上的作用按其随时间的变异可分为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和偶然作用。

6.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计算中,

是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它是用来考虑长细比对柱的承载力的影响。

7.在应用双筋矩形截面梁的基本计算公式时,应满足下列适用条件:

;②G大于2as;其中第①条是为了防止发生超筋破坏,第②条是为了保证受压钢筋达到抗压设计强度。

8.影响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为:

剪跨比、混凝土强度、箍筋的配筋率、箍筋强度以及纵筋配筋率。

9.受弯构件斜截面破坏的主要形态有斜拉破坏、斜压破坏、和剪压破坏。

10.对于相同截面及配筋的梁,承受集中荷载作用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比承受均布荷载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11.混凝土构件裂缝开展宽度及变形验算属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设计要求,验算时材料强度采用标准值,荷载采用标准值、准永久值。

12.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挠度计算中采用的最小刚度原则是指在相同符号弯矩范围内,假定其刚度为常数,并按截面处的最小刚度进行计算。

13.已知各项预应力损失:

锚具损失

;管道摩擦损失

;温差损失

;钢筋松弛损失

;混凝土收缩和徐变损失

;螺旋式钢筋对混凝土的挤压损失

先张法混凝土预压前(第一批)损失为;混凝土预压后(第二批)损失为。

后张法混凝土预压前(第一批)损失为;混凝土预压后(第二批)损失为。

14.先张法构件是依靠传递预应力的,后张法构件是依靠传递预应力的。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载速度越快,测得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越低

b、棱柱体试件的高宽比越大,测得的抗压强度越高

c、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比棱柱体试件能更好地反映混凝土的实际受压情况

d、混凝土试件与压力机垫板间的摩擦力使得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

2.若用S表示结构或构件截面上的荷载效应,用R表示结构或构件截面的抗力,结构或构件截面处于可靠状态时,对应于[]式。

a、R>S b、R=S c、R<S d、R≤S

3.一对称配筋的大偏心受压柱,承受的四组内力中,最不利的一组内力为[]。

a、M=500kN·mN=200KNb、M=491kN·mN=304kN

c、M=503kN·mN=398kNd、M=-512kN·mN=506kN

4.一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螺旋箍筋柱,柱长细比为

=10。

按螺旋箍筋柱计算该柱的承载力为200kN,按普通箍筋柱计算,该柱的承载力为350kN。

该柱的承载力应视为[]。

a、200kNb、250kNc、300kNd、350kN

5.两个轴心受拉构件的截面尺寸、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钢筋级别均相同,只是纵筋配筋率

不同,则即将开裂时[]。

a、配筋率

大的钢筋应力

也大b、配筋率

大的钢筋应力

c、直径大的钢筋应力

小d、两个构件的钢筋应力

相同

6.对钢筋混凝土单筋T形截面梁进行正截面截面设计时,当满足条件[]时,可判为第二类T形截面。

a、

b、

c、

;d、

7.在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时,必须对梁的截面尺寸加以限制(不能过小),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发生[]。

a、斜拉破坏;b、剪压破坏;

c、斜压破坏;d、斜截面弯曲破坏。

8.提高截面刚度的最有效措施是[]。

a、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b、增大构件截面高度;

c、增加钢筋配筋量;d、改变截面形状。

9.预应力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提高了[]。

a、正截面承载能力b、抗裂性能c、延性

10.对于两跨连续梁,[]

a、活荷载两跨满布时,各跨跨中正弯矩最大;

b、活荷载两跨满布时,各跨跨中负弯矩最大;

c、活荷载单跨布置时,中间支座处负弯矩最大;

d、活荷载单跨布置时,另一跨跨中负弯矩最大。

三、判断题(认为正确的在括号内打“√”;认为错误的打“×”。

每小题1分,共10分。

[]1.对于

的T形截面梁,因为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相当于宽度为

的矩形截面梁,所以其配筋率应按

计算。

[]2.超筋梁破坏时,受拉钢筋一般都能达到抗拉屈服强度。

[]3.混凝土在水中结硬时体积膨胀,在空气中结硬时体积收缩。

[]4.钢筋混凝土大小偏心受压构件破坏的共同特征是:

破坏时受压区混凝土均压碎,受压区钢筋均达到其强度值。

[]5.截面的平均应变符合平截面假定是指在开裂区段中的某一个截面的应变符合平截面假定。

[]6.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中,都采用荷载设计值,因为这样偏于安全。

[]7.钢筋混凝土梁的配筋中只有箍筋承受剪力,其它钢筋都不承受剪力。

[]8.结构构件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的目标可靠指标[β]值应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的目标可靠指标[β]值大。

[]9.采用两端张拉、超张拉可以减少预应力钢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损失。

[]10.连续梁在各种不利荷载布置情况下,任一截面的内力均不会超过该截面处内力包络图上的数值。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1分×10=10分)

1.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是指()。

A.原点弹性模量;

B.切线模量;

C.割线模量;

D.变形模量;

2.属于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有()。

A.冷拉钢筋;

B.钢丝;

C.热处理钢筋;

D.钢绞线;

3.对于高度、截面尺寸、配筋完全相同的柱,以支承条件为()时,其轴心受压承载力最大。

A.两端嵌固;

B.一端嵌固,一端不动铰支;

C.两端不动铰支;

D.一端嵌固,一端自由;

4.()作为受弯构件抗裂计算的依据。

A.Ⅰa状态;

B.Ⅱa状态;

C.Ⅲa状态;

D.第Ⅱ阶段;

5.对于无腹筋梁,当

时,常发生什么破坏()。

A.斜压破坏;

B.剪压破坏;

C.斜拉破坏;

D.弯曲破坏;

6.判别大偏心受压破坏的本质条件是:

()。

A.

B.

C.

D.

7.对于钢筋混凝土偏心受拉构件,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

,说明是小偏心受拉破坏;

B.小偏心受拉构件破坏时,混凝土完全退出工作,全部拉力由钢筋承担;

C.大偏心构件存在混凝土受压区;

D.大、小偏心受拉构件的判断是依据纵向拉力N的作用点的位置;

8.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受扭纵筋和箍筋的配筋强度比

说明,当构件破坏时,()。

A.纵筋和箍筋都能达到屈服;

B.仅箍筋达到屈服;

C.仅纵筋达到屈服;

D.纵筋和箍筋都不能达到屈服;

9.钢筋混凝土构件变形和裂缝验算中关于荷载、材料强度取值说法正确的是()。

A.荷载、材料强度都取设计值;

B.荷载、材料强度都取标准值;

C.荷载取设计值,材料强度都取标准值;

D.荷载取标准值,材料强度都取设计值;

10.预应力混凝土先张法构件中,混凝土预压前第一批预应力损失

应为()。

A.

B.

C.

D.

二.判断题(1分×10=10分)

1.混凝土在三向压力作用下的强度可以提高。

()

2.冷拉钢筋不宜用作受压钢筋。

()

3.轴心受压构件的长细比越大,稳定系数值越高。

()

4.对于

的T形截面梁,因为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相当于宽度为

的矩形截面梁,所以其配筋率应按

来计算。

()

5.梁剪弯段区段内,如果剪力的作用比较明显,将会出现弯剪斜裂缝。

()

6.轴向压力的存在对于偏心受压构件的斜截面抗剪能力是有提高的,但是不是无限制的。

()

7.小偏心受拉构件破坏时,混凝土完全退出工作,全部拉力由钢筋承担。

()

8.在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设计时,《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受扭纵筋和箍筋的配筋强度比应不受限制。

()

9.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两条裂缝之间的平均裂缝间距为1.0倍的粘结应力传递长度。

()

10.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可以避免构件裂缝的过早出现。

()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合肥学院2008至2009学年第1学期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考试(B)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受弯构件受压区混凝土应力图形的等效原则是压应力的合力不变和压应力合力作用点不变。

2.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由化学铰结力、摩擦力和机械咬合力和钢筋端部的锚固力组成。

3.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抗裂验算是以第一阶段末期状态为依据;裂缝宽度验算是以第二阶段应力阶段为依据;承载力计算是以第三阶段末期状态为依据;

4.在应用双筋矩形截面梁的基本计算公式时,应满足下列适用条件:

;②

;其中第①条是为了防止受压区纵向受拉钢筋在构件破坏时达不到抗压强度设计值,而第②条是为了保证受压区混凝土不在受拉区纵向受力钢筋屈服前压碎。

5.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计算中应满足

,其中

的目的是保证受扭箍筋在极限状态时屈服,

的目的是保证受扭纵筋在极限状态时屈服。

6.剪扭相关性体现了:

由于扭矩的存在,截面的抗剪承载力__降低___。

由于剪力的存在,截面的抗扭承载力降低_。

7.保证弯起钢筋弯起点离充分利用点之间的距离≥

h0,目的是斜截面抗弯承载力。

8.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基础是存在粘结作用和相同的线膨胀系数。

9.根据功能要求,结构极限状态可分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两大类,在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进行设计时,荷载效应及结构抗力需采用设计值。

二.单项选择题(每空1分,共20分)

1、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同时受到弯矩和剪力作用时,配筋时按下列[c]方式考虑:

a、不必考虑弯—剪相互作用,但必须考虑剪—扭和弯—扭相互作用;

b、考虑弯—剪和剪—扭相互作用,不考虑弯—扭相互作用;

c、只考虑剪—扭相互作用,不考虑弯—剪和弯—扭相互作用;

d、考虑弯—扭相互作用,不考虑弯—剪和剪—扭相互作用

2、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中,通过限制最小截面尺寸的条件是用来防止[a]。

a、斜压破坏;

b、斜拉破坏;

c、剪压破坏;

d、弯曲破坏;

3、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受扭纵筋和箍筋的配筋强度比

说明,当构件破坏时,[a]。

a、纵筋和箍筋都能达到屈服;

b、仅箍筋达到屈服;

c、仅纵筋达到屈服;

d、纵筋和箍筋都不能达到屈服;

4、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愈大,表明[b]。

a、裂缝间受拉混凝土参加工作程度愈大;

b、裂缝间受拉混凝土参加工作程度愈小;

c、裂缝间钢筋平均应变愈小;

d、与裂缝间受拉混凝土参加工作的程度无关。

5、提高截面刚度的最有效措施是[b]。

a、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b、增大构件截面高度;

c、增加钢筋配筋量;

d、改变截面形状。

6、下列正确的是[b]。

a、受拉纵筋越多,受弯构件的开裂弯矩越大;

b、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受弯构件的开裂弯矩越大;

c、截面相同时,┬形比┴形截面的开裂弯矩大;

d、肋宽相同时,┴形比□形截面的开裂弯矩小。

7、如图所示截面配筋,C20级混凝土(fcm=11N/mm2),as=as’=35mm,ξb=0.544,试比较

其抗弯承载力[]

a、MA=MB=MCb、MA

c、MA

8、钢筋混凝土T形和I形截面剪扭构件可划分成矩形块计算,此时[c]。

a、腹板承受截面的全部剪力和扭矩;

b、翼缘承受截面的全部剪力和扭矩;

c、截面的全部剪力由腹板承受,截面的全部扭矩由腹板和翼缘共同承受;

d、截面的全部扭矩由腹板承受,截面的全部剪力由腹板和翼缘共同承受。

9、一对称配筋构件,经检验发现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原设计低一级,则[]。

a、对纯弯承载力没有影响;

b、对轴压和轴拉承载力的影响程度相同;

c、对轴压承载力没有影响;

10、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对称配筋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大偏心受压,当轴向压力N值不变时,弯矩M值越大,所需纵向钢筋越多;

b、对大偏心受压,当弯矩M值不变时,轴向压力N值越大,所需纵向钢筋越多;

c、对小偏心受压,当轴向压力N值不变时,弯矩M值越大,所需纵向钢筋越多;

d、对小偏心受压,当弯矩M值不变时,轴向压力N值越大,所需纵向钢筋越多

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调幅法设计连续板提出的基本原则中,要求相对受压区高度

应满足的条件[b]。

a、0.1

0.25;

b、0.1

0.35;

c、0.1

0.45;

d、0.1

0.55;

12、保持不变的长期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中,混凝土徐变使[c]

a、混凝土压应力减少,钢筋的压应力也减少;

b、混凝土及钢筋的压应力均不变;

c、混凝土压应力减少,钢筋的压应力增大;

d、混凝土压应力增大,钢筋的压应力也减少。

13、下列[a]状态被认为超过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a、影响正常使用的变形;

b、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合于继续承载;

c、结构或构件丧失稳定;

d、连续梁中间支座产生塑性铰

14、在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活荷载的不利布置中,若求支座处的最大弯矩,则活荷载的正确布置是[b]

a、在该支座的右跨布置活荷载,然后隔跨布置;

b、在该支座的相邻两跨布置活荷载,然后隔跨布置;

c、在该支座的左跨布置活荷载,然后隔跨布置;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5、钢筋混凝土梁[c]

a、提高配箍率可以明显提高斜截面抗裂能力;

b、提高配箍率可以防止斜压破坏;

c、配置受压钢筋可以提高构件的延性;

d、提高纵筋配筋率可以明显提高梁的正截面抗裂能力。

16、计算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时,对板和次梁可采用折算荷载来计算,这是考虑到[c]

a、板的长跨方向也能传递一部分荷载;

b、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有利影响;

c、支座的弹性转动约束;

d、出现活荷载最不利布置的可能性较小。

17、等跨连续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按塑性设计应[d]

a、对跨中弯矩调幅使之减小;

b、对支座弯矩调幅使之减小,对跨中弯矩调幅使之减小;

c、对跨中和支座弯矩调幅使之减小;

d、对支座弯矩调幅使之减小,对跨中弯矩调幅使之增加,要满足平衡条件。

18、在梁的斜截面抗剪计算中,若V≥0.25βcfcbho,则应[b]。

a、增加腹筋数量;b、加大截面尺寸,或同时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c、减少截面尺寸;d、按构造配置箍筋。

19、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中存在内力重分布是因为:

[c]

a、钢筋混凝土的抗压性能不同;b、受拉混凝土不断退出工作;

c、各截面刚度不断变化,塑性铰的形成;d、结构由钢筋、混凝土两种材料组成

20、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的原因是[c]

a、螺旋箍筋直径受压;

b、螺旋箍筋使混凝土密实;

c、螺旋箍筋约束了混凝土的横向变形;

d、螺旋箍筋是混凝土中不出现微裂缝。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若

,则梁发生破坏时的受压区边缘混凝土纤维应变

,同时受拉钢筋的拉应变恰好为

,表明梁发生的破坏为界限破坏情况,与此相应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称为界限配筋率

[对]

2、钢筋混凝土大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时,若验算时G<2

则说明受压区(即靠近纵向压力的一侧)钢筋在构件中不能充分利用。

[对]

3、《混凝土规范》对于剪扭构件所采用的计算模式是混凝土承载力及钢筋承载力均考虑相关关系。

[错]

4、从对受弯构件裂缝出现的过程分析可以看出,裂缝的分布与粘结应力传递长度有很大关系。

传递长度短,则裂缝分布稀;反之,则密。

[错]

5、在次梁与主梁的交接处,为保证次梁上的荷载能传递各主梁,常设置鸭筋或吊筋,但不能采用浮筋。

[对]

6、对于素混凝土纯扭构件的抗扭承载力计算,应该是:

按弹性分析方法确定,且素混凝土纯扭构件的开裂扭矩和极限扭矩基本相等。

[对]

7、轴心受压柱采用螺旋箍筋可使柱的抗压承载力提高,因此,在长细比l0/D不超过15的范围内均可采用螺旋箍筋提高柱的承载力。

[错]

8、

时,一定为大偏心受压构件。

[错]

9、按弹性理论计算连续双向板时,可简化成单区格双向板计算,求某一区格板的跨中

最大正弯矩时,活载应按棋盘式布置---即在该区格上不能布置活载,而在其左、右、前、后区格上棋盘式布置活载。

[错]

10、当梁中配有计算需要的受压钢筋时,箍筋应为封闭式,而不能是开口箍筋。

[对]

一、概念选择题(均为单选题,答案请填写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总共40分)

1.如果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50,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A.抗压强度设计值fc=50MPa;B.抗压强度标准值fck=50MPa;

C.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50MPa;D.抗拉强度标准值ftk=50MPa。

2.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根据150mm×150mm×150mm的立方体抗压试验,按:

(B)

A.平均值μfcu确定;B.μfcu-1.645σ确定;C.μfcu-2σ确定;D.μfcu-σ确定。

3.减少混凝土徐变可采用的措施有:

(B)

A.增加水泥用量;B蒸汽养护混凝土;C提早混凝土的加荷龄期;D增加水用量。

4.以下关于混凝土收缩,正确的说法是:

(A)

(1)收缩随时间而增长

(2)水泥用量愈小,水灰比愈大,收缩愈大

(3)骨料弹性模量大级配好,收缩愈小(4)环境湿度愈小,收缩也愈小

(5)混凝土收缩会导致应力重分布

A.

(1)、(3)、(5);B.

(1)、(4);  C.

(1)~(5);  D.

(1)、(5)。

5.高碳钢筋采用条件屈服强度,以σ0.2表示,即:

(D)

A.取极限强度的20%;B.取应变为0.002时的应力;

C.取应变为0.2时的应力;D.取残余应变为0.002时的应力。

6.检验软钢性能的指标有:

(A )

(1)屈服强度

(2)抗拉强度(3)伸长率(4)冷弯性能

A.

(1)~(4);B.

(1)~(3);C.

(2)~(3);D.

(2)~(4)。

7.对于热轧钢筋(如HRB335),其强度标准值取值的依据是:

(B)

A.弹性极限强度;B.屈服极限强度;C.极限抗拉强度;D.断裂强度。

8.钢筋与混凝土这两种性质不同的材料能有效共同工作的主要原因是:

(D)

A.混凝土能够承受压力,钢筋能够承受拉力;

B.两者温度线膨系数接近;

C.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

D.混凝土硬化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产生了良好的粘结力,且两者温度线膨系数接近

9.关于设计值和标准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A.材料强度设计值大于其标准值,荷载设计值小于其标准值;

B.材料强度设计值小于其标准值,荷载设计值大于其标准值;

C.材料强度设计值等于其标准值,荷载设计值等于其标准值;

D.材料强度设计值大于其标准值,荷载设计值大于其标准值。

10.我国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采用的设计方法是:

(A)

A.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B.以单一安全系数表达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C.以多安全系数表达的安全系数设计方法;

D.容许应力法。

11.结构的功能概括为:

(A)

A.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B.实用、经济、美观;

C.强度、变形、稳定;D.可靠、经济。

12.现行《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规定的纪念性建筑的设计使用年限为:

(D)

A5年B25年C50年D100年

13.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

(A)

A.纵向受力钢筋的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

B.箍筋外表面至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

C.受力钢筋形心至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

D.受力钢筋合力点至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

14.适量配筋的钢筋混凝土梁与素混凝土梁相比,其承载力和抵抗开裂的能力:

(C)

A.均提高很多;B.承载力提高不多,抗裂提高很多;

C.承载力提高很多,抗裂提高不多;D.相同。

15.与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有关的因素为:

(A)

A.钢筋强度等级及混凝土强度等级;B.钢筋强度等级;

C.钢筋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截面尺寸;D.混凝土强度等级。

16.钢筋混凝土适筋梁破坏时,受拉钢筋应变εs和受压区边缘混凝土应变εc的特点是:

(B)

A.εs<εy,εc=εcu;B.εs>εy,εc=εcu;

C.εs<εy,εc<εcu;D.εs>εy,εc<εcu。

17.仅配筋不同的梁(1、少筋;2、适筋;3、超筋)的相对受压区高度满足:

(A)

A.3>2>1;B.3=2>1;C.2>3>1;D.3>2=1。

18.双筋矩形截面梁设计中如果满足

时,表明:

(D)

A.拉筋不屈服,压筋屈服;B.拉筋屈服,压筋不屈服;

C.拉压筋均不屈服;D.拉压钢筋均屈服。

19.某T形梁截面尺寸如图1所示,当按最小配筋率

置配纵向受力钢筋As时,设截面有效高度h0=465mm,则As为:

(C)

图1概念选择题19题图

A.

B.

C.

D.

20.关于受拉钢筋锚固长度说法,正确的是:

(C)

A.随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而增大;B.钢筋直径的增大而减小;

C.随钢筋等级提高而提高;D.条件相同,光面钢筋的锚固长度小于变形钢筋。

21.在梁的配筋率不变的条件下,梁高h与梁宽b相比,对受剪承载力Vu:

(A)

A.h影响大;B.两者相当;C.h影响小;D.不一定。

22.某无腹筋梁由于剪跨比的不同可能发生剪压、斜压、斜拉破坏,其破坏时承载力:

(C)

A.剪压>斜压>斜拉;B.剪压=斜压>斜拉;

C.斜压>剪压>斜拉;D.斜压>剪压=斜拉。

23.钢筋混凝土梁进行斜截面抗剪设计时,应满足V≤0.25βcfcbh0,目的是:

(A)

A.防止发生斜压破坏;B.防止发生斜拉破坏;

C.防止发生剪压破坏;D.防止发生剪切破坏。

24.钢筋混凝土梁内弯起多排钢筋时,相邻上下弯点间距应<SmaG,目的主要是保证:

(A)

A.斜截面受剪能力;B.斜截面受弯能力;

C.正截面受弯能力;D.正截面受剪能力。

25.在下列影响梁的受剪承载力的因素中,影响最小的是:

(C)

A.混凝土强度;B.截面尺寸;C.配筋率;D.配箍率。

26.设计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时,受扭纵筋与受扭箍筋的配筋强度比

=1.0时,有:

(B)

A.均布纵筋、箍筋部分屈服;B.均布纵筋、箍筋均屈服;

C.仅箍筋屈服;D.均布纵筋、箍筋均不屈服。

27.对于弯剪扭构件,当

时,不正确的措施为:

(A)

A.增加抗扭钢筋;B.提高混凝土标号;C.增加截面高度;D.增加截面宽度。

28.轴心受拉构件的承载力与何因素有关:

(B)

A.构件的截面尺寸;B.纵向受力钢筋;C.混凝土的强度等级;D.力的大小。

29.小偏心受拉构件偏心力作用位置应满足的条件为:

(A)

A.eo≤(h/2)-a;B.eo>(h/2)-a;C.G>Gb;D.G≤Gb。

30.配置螺旋箍筋的混凝土受压构件,其抗压强度高于fc是因为:

(C)

A.螺旋箍筋使混凝土中不出现裂缝;B.螺旋箍筋使混凝土密实;

C.螺旋箍筋约束了混凝土的横向变形;D.螺旋箍筋参与受压。

31.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