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试题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91873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地中考试题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各地中考试题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各地中考试题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各地中考试题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各地中考试题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各地中考试题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各地中考试题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各地中考试题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各地中考试题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各地中考试题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各地中考试题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各地中考试题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各地中考试题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各地中考试题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题.docx

《各地中考试题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地中考试题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各地中考试题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题.docx

各地中考试题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2014年各地中考试题:

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2014-07-101716

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试题

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倔强(jué)    藩篱( fān )    遒劲(jìn )    吹毛求疵(cī )

B、胆怯(qiè)    脊梁( jǐ  )    剽悍(biāo)    相形见绌(chù) 

C、发髻(jì )    迷惘(wǎng)    叱咤(zhà )    味同嚼蜡(jué) 

D、虐杀(nüè)    弧线( hú )    涟漪( yī )    如法炮制(pá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狼藉    元宵    张皇失措    铤而走险 

B、飘渺    阴霾    销声匿迹    戒骄戒燥

C、讴歌    决别    栩栩如生    好高骛远

D、静谧    取谛    锲而不舍    引颈受戮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慈善家邵逸夫为内地的科教文卫事业捐赠近47.5亿港元,真是兼济天下,无所不为。

B、中海公园里,高低错落的树木鳞次栉比,游客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C、与书为友能够让我们获益匪浅,既能增长阅历,又能丰富知识,增添情趣。

 

D、面对这让人叹为观止的舌尖上的浪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中国式盛宴”。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中华好诗词》这个节目对我很熟悉,因为我每期必看。

 

B、针对各种交通乱象,滨州警方将全面整治并排查道路交通设施安全隐患。

 

C、运动不但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还能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团队配合意识。

 D、在诗歌中,借松、竹常用来表达诗人复杂的情感,成为古典文学中传统意象。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哎呀,真是美极了。

”皇帝说:

“我十分满意!

” 

B、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

“放学了,——你们走吧。

” C、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应成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箴言。

 D、5月19日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国务院把这一天确定为“中国旅游日”。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2分) 

“浅阅读”对我们增长学问、开阔眼界无疑起到促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使知识向精、深、专的方向挺进。

“深阅读”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国民素质的提升更加重要。

 

①而“深阅读”就是深度阅读,它讲究反复咀嚼、品味、思考②但是,浅阅读本身存在无法克服的缺点和不足 ③那么对于国家和民族将是灾难性的 ④如果仅限于浅阅读,过分热衷于浅阅读 ⑤表现为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泛泛而读 

A、①②④⑤③    B、②①④③⑤    C、⑤④③①②    D、②⑤④③①

7.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都是词。

齐总,“卜算子”和“天净沙”都是词牌名,“咏梅”和“秋思”都是题目。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C、小说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往往能折射出时代和社会的世态人情。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莫泊桑笔下的于勒、施耐庵笔下的范进都让我们难以忘记。

 

D、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人们称赞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代表作有《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汉江临眺》等。

 8.默写。

(7分) 

(1)-(6)题为必做题,(7)(8)题选做一题,都做以第(7)题为准。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艾青《我爱这土地》)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

(3)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赵师秀《约客》)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吴均《与朱元思书》)

(5)曾子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

”(《<论语>十则》) 

(6)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战斗的激烈场面,从气氛上向人们预示着战事的胜利。

 

(7)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奇特想象描写雪后美景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8)李白在《行路难》中运用细腻的动作描写表达内心苦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9.名著阅读。

(4分) 

(1)下列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武松武艺高强,性情刚烈,嫉恶如仇。

他“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温酒斩华雄”“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一步步走向反抗的道路。

 

B、祥子正直善良,吃苦耐劳。

他买第一辆车的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第二辆车被大兵抢走了,第三辆车为了给虎妞办丧事卖掉了。

在接二连三的打击下,他对生活彻底失去了信心。

 

C、《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

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D、《海底两万里》构思巧妙,情节惊险。

它主要讲述了贪婪的尼摩船长为了实现自己的发财梦想,乘坐“诺第留斯号”潜艇在海底探险、寻找沉船宝藏的故事。

 

(2)《昆虫记》是法布尔耗尽一生的光阴而创造的奇迹,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

书中除了真实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

全书充满了对_________________的关爱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2分)

 10.综合性学习。

(3分) 

随着电脑和手机的普及,汉字遭遇书写危机不再是危言耸听。

键盘录入、网络语言流行等使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提笔忘记的现象开始发生在各个年龄段的人身上。

 

(1)请给以上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0字。

(1分)  

材料一:

在当代教育制度的影响下,很多学生知识一味注重考试成绩,认为只要分数高,成绩好就可以了,至于书写的问题,根本没有兴趣,也完全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对于汉字书写有着如此“冷漠”的反应,那么字能不能写好也就可想而知了。

 

材料二:

现在的语文教学在不断创新,从以前的以读写背为主向注重理解过渡,这是好事,但是不能把前者完全剔除。

学校里,学生写的作业很多,但沉下心来写字的很少,老师讲课也大多以PPT为主,很少用粉笔板书,这都很难帮助学生对文字进行深刻理解。

 

(2)请根据以上材料,提出两条建议,来改善当前汉字书写的不良状况。

(2分)  

二、阅读(共42分) 

(一)古诗词鉴赏。

(4分) 

1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

(2)题。

 

虞美人·听雨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1)这首词按照____________顺序,截取了词人一生中三幅富有象征性的画面,形象地概括了不同时期在环境、生活、__________各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2分) 

(2)“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一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去国怀乡/西蜀之去南海    

B、不以物喜/以其境过清 

C、而或长烟一空/一鼓作气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辍耕之垄上 

13.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4.“古仁人”是怎样的一种人?

借“古仁人之心”表达了什么情怀?

(2分)   

【乙】永之氓①咸善游。

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②湘水。

中济,船破,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③。

其侣曰:

“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曰:

“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

“何不去之?

”不应,摇其首。

有顷,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

“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

④”又摇其首。

遂溺死。

吾哀之。

且若是,得不有⑤大货之溺大氓者乎?

 

[注释]①永之氓:

永州的百姓。

氓,泛指百姓。

②绝:

横渡。

③寻常:

古代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泛指长度短。

④何以货为:

还要钱干什么呢?

货:

钱财。

何……为,表示疑问或反问语气。

⑤得不有:

能不有。

 

15.下列成语中的“济”与“已济者立岸上”中的“济”含义相同的是(  )(2分) 

A、济世安民    B、无济于事    C、刚柔并济    D、同舟共济 

16.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17.请联系当今某些社会现象,谈谈这则寓言有什么现实意义?

(2分)  

(三)说明文阅读(10分) 

在大数据中“精准”生活

①万物皆互联,无处不计算。

因为互联网、手机、无线传感器的普及,实时监测、远程协作、SOHO工作、数据管理已成为平常之事,信息像水电一样通过网络供应汩汩传输,计算机上有形数据转化为无形的财富,深入并造福于现实生活。

 

②这标志着云计算与大数据时代的开启。

智能管理、社交网站、物联网、IPv6,当新技术风驰电掣般地驶入生活,我们如同搭上高铁列车,还来不及看清楚窗外的风景,就已呼啸着越过下一个站台。

大数据应用于健康管理,几乎表征了新媒体技术层面的全部特征:

电子档案高度个性化;人工智能帮助我们细分信息;远程协同记录用户的行为模式;数据挖掘预测人们的未来需要。

而智能终端与“可穿戴”计算设备的出现,更使得行为、位置、生理数据等细微变化成为可供记录和分析的精准对象。

 

③尽管大数据这个名词并不新鲜,但社会对于大数据价值的认识尚在深化。

20世纪80年代,美国人首先提出了这个概念。

雅虎的科学家发现,得益于计算 机技术和海量数据库的发展,个人在真实世界的活动能够得到前所未有的记录。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更新,如今,大数据的概念逐渐拓展,涵盖了从数字图像、新闻跟 帖、文本记录、视频文档、社交平台互动所提供的所有信息。

不仅如此,它还被视作一种能力,引发了社会和国家战略层面的深刻关注。

 

④大数据之“大”,不仅在于容量,更在于社会对其价值的洞悉:

在大数据所重塑的后信息环境中,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世界扑面而来。

正如学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所说,它的真实价值就像漂浮在海洋中的冰山,第一眼只能看到一角,绝大部分隐藏于表面之下。

 

⑤但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可以清楚察觉到大数据给社会带来的一些改变。

从谷歌的流行病分析系统到沈阳浑南居民的数据查询终端,基于信息的创新成为服务 的先导,连接民生,可以救助更广泛的普通大众;以云计算为基础的信息存储、分享和挖掘手段,推动着数据的交换、整合和分析,可以帮助人们发现新知,创造新 的价值;作为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大数据也影响到传统学科研究的分化,改变了人们的价值取向、知识结构和生活方式。

有学者将大数据比作观察人类自身社会 行为的显微镜和仪表盘。

而我们看到,这个新的测量工具,再一次引领新的繁荣,提供给人们更多的选择。

 

⑥作为发掘价值、征服数据的强大引擎,大数据所带来的更多改变蓄势待发。

站在创新、竞争和生产率提高的前沿,思索大数据对于生活的意义,如何将数 据、信息转化为知识,扩大人类的理性,实现技术与智能服务的跨越?

如何规避风险、应对它对管理世界所提出的挑战?

如何借助于大数据的力量将人类的观察和理 解推向“精准”,并衍生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答案还存在于人类智慧的彼此交融之中。

 

                                                    (选自《人民日报》2014年5月,有删改。

) 

18.简要概括第五段中大数据给社会带来了哪些改变?

(2分)  

19.第四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20.第二段中加点的“几乎”一词能否删去?

为什么?

(3分)  

21.下面的说法或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大数据这个名词早已出现,社会对于大数据价值的认识也早已深化。

 B、我们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可以“精准”规避风险,成功应对所有挑战。

 C、大数据作为一种新的测量工具,将再次引领新的繁荣,提供给人们更多的选择。

 D、大数据之“大”,仅仅是因为它的容量大,数据大。

  

(四)记叙文阅读(16分) 

奶奶的粽子 韩逸萌

①“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端午的歌谣是清晨的布谷鸟起得调,脆生,清亮,故乡从仲夏夜的梦中醒来,惺忪中瞅见阶前的青草里,缀满昨夜露珠的清香。

 

②奶奶的细碎的步伐,踩一地晨露的湿润,粗糙的手掌摩挲着我绒软的头发,我想在清凉的晨风中再赖会儿床,可端午的歌谣已在奶奶的厨房里吟唱,睡意便在那芬芳之中忽而散去。

 

③端午的香先是粽叶的清香,墨绿的叶子有竹叶可爱的形状和艾草气味的清爽,奶奶将两束叶子散乱地铺在白瓷的盆里,再浇一壶滚烫的水,水汽升起,携裹着袅袅清香,如同沸水冲茶,将叶里蕴着的香气点染出来,那香气就像活了一般,在奶奶手里,清香原来可以生长。

 

④我去看那泡了一夜的米,一粒粒透亮饱满,此时都相互倚着,慵懒得沉甸甸,像是饮了一夜的琼浆,浓睡不消残酒。

奶奶的粽子简单至极,只放红枣和糯米,青翠的叶裹红白的馅,不腻不甜,原始、纯粹,却有着独特的甘醇,令我的童年深深迷恋。

 

⑤我着迷的是奶奶包粽子的过程,三层粽叶错落着搭好,轻轻展开、抹平,两手轻轻一弯,便弯出小小的圆锥形状,一撮米添在尖尖的角里,捏三颗红枣点在 米中,再一撮米盖在上面。

奶奶不会让枣露出米外,于是红枣的汁液不会流出,全都浸在米里,不放糖,却更香更甜。

奶奶的大手紧紧捏着盛满馅的粽叶,一根线绳 紧紧绕过,缠两圈,系住,便成了一个精巧的四个角的粽子。

我赶紧捧过来,细细地看,满心满眼地喜欢。

我也试图包一个,铺好粽叶,弯成小圆锥,放米和枣,去 总是捏不住粽叶,缠不紧线,总是漏了米,或者包成了三个角的平面。

奶奶笑着说:

“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

”端午的阳光照在奶奶的背上,我坐在奶奶投下的影子里想,享一辈子福是不是每天都可以吃奶奶包的粽子…… 

⑥粽子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响,是端午的歌谣最贴切的唱腔,香气从厨房溢出,氤氲在整个院子上空,我不住地扒在门口张望,奶奶说,妮儿不急,越煮越香。

 奶奶的粽子包了三层叶,煮的时间越长,米越软糯,越能浸透叶的清香。

奶奶把火烧得细长,我在过午的温热中睡去……醒来时,粽子便已煮好,奶奶已经凉在盘 里。

我捧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要用一只来做量词,轻轻拉一下,线绳便解落,展开粽叶,精致的四个角的粽子煮得透亮,微微地染了青绿, 第一口是叶的清香,第二口是米得甜糯,我不爱吃红枣,奶奶用筷子轻轻划出,只留下那被枣浸得微红甜香的米。

奶奶说小孩儿吃了肚胀,便用那粗粗硬硬的手轻轻 揉着我吃得圆滚滚的肚子…… 

⑦我在端午的歌谣中成长,门前的小树隔年盈尺,奶奶却在我的鲜嫩反衬下日渐白头。

我后来吃过八宝粽、蛋黄粽、鲜肉粽,却都不及奶奶的粽子有着最纯粹 的清香;我后来见过长长的竹筒粽、缠着五彩线的迷你粽,却都不及奶奶那过着错落搭开的三层粽叶。

奶奶的粽子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⑧端午的歌谣又响起,奶奶的粽子隔着时光和故乡,与我相思凝望。

 

22.本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 ,围绕这个线索,依次写了奶奶为包粽子做精心准备、奶奶包粽子的灵活、煮粽子的漫长、我睡醒后吃粽子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

23.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4分)   

24.阅读文章,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4分) 

(1)联系语境,揣摩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分) 

我轻轻捧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

  

(2)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⑤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2分) 

奶奶笑着说:

“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

”  

25.奶奶的粽子无论配料还是做工都“简单至极”,为什么却会“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3分)  

26.在心里,故乡是奶奶手中一只只香甜的粽子。

对于青春年少的你来说,故乡又是什么呢?

请用一段话描述你对故乡的理解。

(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少于40字)(3分)  

三、作文(共50分) 

27.有一首小诗写道:

只要春天还在,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只要生命还在,纵使身陷茫茫沙漠,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只要明天还在,冬雪终会悄悄融化,春雷定将滚滚而来。

 

请以“只要________________还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表达真情实感。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4)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D 2.A 3.C 4.C 5.B 6.D 7.B 

8.

(1)因为我对土地爱得深沉 

(2)造化钟神秀 (3)闲敲棋子落灯花 (4)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5)士不可以不弘毅 

(6)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8)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评分:

共7分。

每小题1分,出现错别字或添字、漏字该题不得分。

 9.

(1)C

(2)昆虫的史诗;生命。

 10.

(1)汉字遭遇书写危机。

 

(2)示例一:

在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中加大对汉字书写的考查力度。

 

示例二:

创办一些以汉字书写研究为主的社团,培养师生对汉字书写的爱好。

 示例三:

举办类似于“汉字听写大赛”的活动,培养师生在汉字书写方面的兴趣。

 (或举办书法讲座,举办毛笔字,钢笔字书写展览或评比等活动) 

示例四:

掌握汉字工具性特征的同时,加强汉字演变和汉字符号背后的文化底蕴教育。

 评分:

共2分。

每条建议1分,合理即可得分。

 二、(共42分) 

(一)(4分) 

11.

(1)时间;心情(或感情) 

(2)描绘了一幅在水天辽阔、乌云低垂的江面上,一只在风雨中失群孤飞的大雁,在凛冽的西风中悲鸣的画面。

表达了远离家乡、孤独凄凉的愁苦之情。

 

评分:

共2分。

意思对即可。

 

(二)(共12分) 【甲】 12.B 

13.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14.“古仁人”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1分)。

借“古仁人之心”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1分) 【乙】 15.D 

16.你是最擅长游泳的,现在为什么(怎么)落后了呢?

 

17.提示:

当今社会,这种被钱财所累而“溺死”的人也很多。

从普通百姓到要职高官,有些人只一味追求金钱,误国误民,最终害己。

 

(三)(共10分) 

18.可以救助更广泛的普通大众;可以帮助人们发现新知,创造新的价值;改变了人们的价值取向、知识结构和生活方式。

 

评分:

共2分。

答对一点不得分,答对两点得1分,全对得2分。

 

19.打比方。

(1分)把大数据的真实价值比作“漂浮在海洋中的冰山”,具体形象地说明了它巨大的价值还未被发现,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2分)。

 评分:

共3分。

 

20.不能删去。

因为“几乎”是十分接近,差不多的意思,说明了“大数据应用于健康管理”差不多“表征了新媒体技术层面的全部特征”,删除后说法就太绝对了,不符合事实,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评分:

共3分。

 21.C 

评分:

共2分。

 (四)(共16分) 

22.奶奶的粽子(或粽子);我对奶奶的思念。

 评分:

共2分。

意思对即可。

 

23.文章开头先用歌谣点明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与结尾互相呼应;(2分)然后用环境描写渲染了故乡端午节清晨的美好景象,自然引出下文对童年的怀念,为奶奶早起包粽子做铺垫。

(2分) 

评分:

共4分。

意思对即可。

 

24.

(1)一个“捧”字,细致传神地写出了“我”对奶奶的粽子的喜爱和珍惜之情。

 评分:

共2分。

意思对即可。

 

(2)朴实的语言描写,体现了奶奶的慈爱和对孙女的疼惜,表达了奶奶希望孙女过上幸福日子的美好愿望。

 

评分:

共2分。

意思对即可。

 

25.因为奶奶的粽子是我儿时最美好、最温馨的回忆,一直伴随着我长大;奶奶的粽子有着独特的甘醇,那种纯粹的清香沉淀在心里,让我留恋难忘;奶奶的粽子包含着浓浓的温暖和关爱,也寄托着“我”对奶奶的思念。

 

评分:

共3分。

意思对即可。

 

26.示例一:

故乡是妈妈手中那碗热腾腾的手擀面,每一根都是我长长的思念,无论走到哪里,那种芳香都会让我沉醉留恋。

 

示例二:

故乡是春雨中静默沉睡的小村庄,青瓦窄巷,是一串柔美的音符,一个倾城的绮梦,一抹浅笑的时光。

 

评分:

共3分。

  

三、作文(共5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