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心理教育学知识要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95193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育学心理教育学知识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小学教育学心理教育学知识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小学教育学心理教育学知识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小学教育学心理教育学知识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小学教育学心理教育学知识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小学教育学心理教育学知识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小学教育学心理教育学知识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小学教育学心理教育学知识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小学教育学心理教育学知识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小学教育学心理教育学知识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小学教育学心理教育学知识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小学教育学心理教育学知识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小学教育学心理教育学知识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小学教育学心理教育学知识要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小学教育学心理教育学知识要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小学教育学心理教育学知识要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小学教育学心理教育学知识要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小学教育学心理教育学知识要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小学教育学心理教育学知识要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小学教育学心理教育学知识要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学心理教育学知识要点.docx

《小学教育学心理教育学知识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学心理教育学知识要点.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教育学心理教育学知识要点.docx

小学教育学心理教育学知识要点

《教育学》复习要点(小幼)

【一级考点:

必需掌握的基本知识点,重点复习准备】

【二级考点:

扩展性知识点,在熟练掌握一级考点的基础上再进行复习】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级考点】

1.狭义的教育概念(填空)。

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填空与选择);

2.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填空与选择);

3.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与近代学制(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与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填空与选择);

4.“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代表着非制度化教育思潮,其代表人物为库姆斯(非正规教育)与伊里奇(非学校化观念),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正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填空与选择);

5.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1。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简答题);

6.二战后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中学普通化的趋势(填空与选择);

7.根据历史记载,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填空与选择);

8.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艺教育(礼、乐、射、御、书与数)(填空与选择);

9.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填空与选择);

10.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选择与填空);

11.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案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选择与填空);

12.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选择与填空);

13.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的教育是古代雅典。

培养忠一统治阶级的强悍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的教育是古代斯巴达(选择与填空);

14.20世纪以后的世界教育的特征(简答题):

1。

教育的终身化(选择与填空);2。

教育的全民化;3。

教育的民主化(简答题);4。

教育的多元化;5。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15.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其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

教案方法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诱导);

16.主张“弃圣绝智”、“弃仁绝义”,根据“道法自然”的哲学,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的教育便是最好的教育是道家的理论学说(选择与填空);

17.《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案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体现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君子之教,喻也”与“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启发式教案;“学不躐等”与“不陵节而施”体现循序渐进原则(选择与填空);

18.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分为三步:

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选择与填空);

19.柏拉图认为灵魂由理性、意志和情感三部分构成,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代表作《理想国》中。

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并提出“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其教育思想反映在著作《政治学》中(选择与填空);

20.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强调教育的自然性,并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其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大教案论》中。

对自然性思想作为新的阐述,并使之哲学化的法国卢梭所写的《受弥尔》,其主张是“人为的、根据社会要求强加给儿童的教育是坏的教育,让儿童顺其自然地发展才是好的教育,甚至越是远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才越是好的教育。

提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的是康德(选择与填空);

21.英国教育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并提出了绅士教育思想(选择与填空);

22.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

最早把教育学作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始于康德。

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并在教案把哲学中的统觉观念移用过来,形成传统教育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选择与填空);

23.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与“在做中学”三个观点,并认为引导学生了解发现真理的方法有两个因素:

一是智慧,二是探究,特别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

【二级考点】

1.形式化教育形态的特点:

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形成系列的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由以上因素结合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选择与填空);

2.近代教育的特征: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简答题);

3.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在全世界的传播,是近世纪人类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事件;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使得世界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填空);

第二章小学教育

【一级考点】

1.小学教育的教育对象一般为6-12岁的儿童。

我国的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

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正蒙书院附设的小班是近代小学的开端。

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1904年规定初等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选择与填空);

2.《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

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选择与填空);

3.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

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填空);

4.狭义的小学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

小学教育目的是小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贯穿于小学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小学教育活动具有指导意义:

导向作用,激励作用与评价作用(选择与填空);

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选择与填空);

6.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答简与填空或选择):

《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本精神:

首先,其次,再次;

7.素质教育的理论要点(简答、选择与填空):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二级考点】

1.制定小学教育目的的依据:

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人们的理想。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一级考点】

1.人的发展指个体从生到死的变化过程(填空);

2.人心理的发展包括认知和意向两方在的发展(填空);

3.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选择与填空):

内发论(概念与代表人物);外铄论(概念与代表人物);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4.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简答与填空):

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关键期或最佳期)、互补性与个别差异性(简答与填空);

5.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

遗传素质、社会生活条件、教育及个体的实践活动(填空);

6.遗传的概念(填空),遗传的作用(简答题);

7.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简答题与填空题):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8.人体的实践活动是个体发展得以实现,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填空);

9.童年期儿童的学习特征(简答题):

低年级儿童难以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学习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称赞、父母的夸奖;学习兴趣与习惯;对学习结果的重视随年龄而增;

10.小学教育的具体任务(简答题):

根据儿童的生理发展水平,允许他们进行系统的学习,但不应过度疲劳和过度紧张;培养小学生有目有的顺序地进行观察,引导儿童从知觉事物表面特征发展到知觉事物的本质特征;使小学生了解学习在人一生中的重大价值,培养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小学生初步的分辨是非的能力,逐步发展儿童对道德的理解能力,能对社会上的各种现象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思考,逐步学会科学地看待社会和人生问题;

【二级考点】

1.环境对人的作用(简答与填空):

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环境决定人的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

2.学校教育为什么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简答题):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3.个体的实践活动从活动水平看,分为生理活动、心理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三个层次(填空题);

第四章学生与教师

【一级考点】

1.(选择与填空)在诸种要素中,学生和教师是其最基本的要素。

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其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

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

“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未成年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概括有受教育权与人身权(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有丰富的一项权利)。

2.(简答题与填空题)学生的本质属性:

一是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人(学生是人——学生是能动的个体、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学生是具有独特创造价值;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的需要——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学生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人)。

二是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3.(选择与填空、简答题)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一般说来,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

传道者角色、授业与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父母与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

4.(简答题)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精通所教案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教师广泛的文化素养、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敬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教育理论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5.(填空)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个性的品质特征。

6.(简答、选择与填空)良好的师生关系的表现:

教案上的授受关系(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人格上的平等关系(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人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响)。

【二级考点】

1.(填空)教师的概念。

具体表现为: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第五章课程

【一级考点】

1.最早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教案大纲(学科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2.(选择、填空与简答)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具体而言:

一定历史时期地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课程理论。

3.(选择与填空)课程类型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

根据课程的任务,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根据课程的制定者,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4.(简答)基础型课程的概念。

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之间的关系。

5.(选择与填空)国家课程采用研制—开发—推广的开发模式,实施中央—外围即“自上而下”的政策。

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现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学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6.(选择与填空)教案科目的设置是课程计划的中心。

目前我国小学开设九门课程。

课程计划由教案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

7.(选择与填空)教案大纲即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案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案的主要依据,是衡量各科教案质量的重要标准。

一般由说明部分、本文部分和其他三部分构成。

8.(填空与选择)小学阶段课程的性质:

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我国小学课程设计的原则(简答):

高度的科学性和高度的思想性的统一;要以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为最终目的;要适合小学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9.(填空与简答)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

【二级考点】

1.(选择与填空)教科书是教案大纲的具体化。

(简答题)教科书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在内容上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第二,强调内容的基础性;第三,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第四,在教材的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案法要求的统一;第五,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第六,教科书的编排要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第六章教案(上)

【一级考点】

1.(选择与填空)教案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教案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小学教案的任务: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培养小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基础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教案过程是一种特定的认识活动,是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教案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与有领导的认识。

4.(简答题)教案过程的特点: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简答题)。

5.(选择与填空)教案过程的结构:

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是教案的中心环节,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第七章教案(下)

【一级考点】

1.(选择、填空、简答与论述)直观性原则的概念、代表人物与基本要求。

启发性原则的概念、代表人物与基本要求。

巩固性原则的概念、代表人物与基本要求。

循序渐进原则的概念、代表人物与基本要求。

困材施教原则的概念、代表人物与基本要求。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概念、代表人物与基本要求。

2.(简答与论述)讲授法的概念。

讲授法分为讲述、讲解与讲演三种方式。

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3.(简答与论述)谈话法(问答法)的概念,是小学常用的一种方法,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

谈话法的基本要求。

4.(简答与论述)讨论法的概念及基本要求。

演示法的概念及基本要求。

练习法的概念及基本要求。

5.(选择与填空)教案组织形式的概念。

在教案史上先后出现的教案组织形式有个别教案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案制、设计教案法和道尔顿制。

6.(选择与简答)班级授课制的概念及优缺点。

课的类型即课的分类。

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的数量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根据教案的任务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

班级授课制的特殊形式为复式教案(概念)。

班级授课的辅助形式:

现场教案和个别教案。

7.(选择与填空)教案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与设计教法)、上课(教案的中心环节)、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

8.(选择与填空)信度指测验结果的可靠程度。

效度指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它所要测出的东西。

9.(选择与填空)常用的记分法有百分制和等级制两种。

第八章德育

【一级考点】

1.(选择、填空与简答)小学德育的构成:

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

它们之间的关系:

政治、思想教育是目标,是方向,它完成的是儿童发展的定向性任务;道德教育是基础,是关键,它完成的是教人做“人”的思想与行为上的准备。

2.(选择与填空)小学德育目标是实施小学德育的出发点,也是检验小学德育是否达标的质量标准。

它不仅决定了小学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小学德育的基本过程。

3.(简答)我国小学德育目标包括:

首先,培养儿童正确的政治方向;其次,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再次,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的能力。

4.(填空)小学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要素组成。

其中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5.(简答)小学德育过程的特点:

德育过程是一个促使儿童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促使儿童品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多种因素互动、反复且长期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儿童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

6.小学德育的原则:

导向性原则(概念及基本要求)、疏导原则(概念、代表人物及基本要求)、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概念、代表人物及基本要求)、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概念及基本要求)、因材施教原则(概念、代表人物及基本要求)。

7.德育基本途径是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案。

8.德育方法:

说服法(概念及基本要求)、榜样法(概念、包括内容及基本要求)、锻炼法(概念及基本要求)、陶冶法(概念、包括内容及基本要求)、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概念及基本要求)。

【二级考点】

1.(填空)确立小学德育目标的依据:

我国社会发展对政治、思想与道德提出的新的要求;教育目的中对学校德育所要达成的结果所作出的总的规定;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等方面。

2.(填空)小学德育的内容:

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

第九章班主任工作

【一级考点】

1.(选择与填空)夸美纽斯的《大教案论》奠定了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基础。

中国1862北京的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了班级授课制。

2.(简答)班主任的作用: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是校长、教导主任的有力助手;班主任是各任课老师的协调者;班主任是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者。

3.(填空)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和评价。

4.(选择与填空)班会有三个特点:

集体性、自主性与针对性。

班会一般有常规班会、生活会和主题班会。

5.(选择、填空与简答)班集体必须具备四个特征:

明确的共同目标(这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一定的组织结构、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同、集体成员之间平等与心理相容的氛围。

6.(简答)如何形成与培养班集体:

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二级考点】

1.(填空)班主任是指全面负责一个教案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与生活等工作的教师。

2.(简答)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第十章课外活动

【一级考点】

1.(选择与填空)课外活动指学校在课堂教案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不包括选择修课与自习课。

2.(选择与填空)课外活动的特点:

自愿选择性、灵活多样性与自主性。

3.(选择与填空)确定小学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兴趣、爱好。

学科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

课外活动的形式分为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三类。

小组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包括学科小组、技术小组、艺术小组与体育小组。

【二级考点】

1.(简答)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小幼)

【一级考点:

必需掌握的基本知识点,重点复习准备】

【二级考点:

在熟练掌握一级考点的基础上再进行复习,次重点内容】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级考点】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选择、填空】

(1)要素:

学生(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学习的主体因素)、教师、教案内容(含义,教案大纲、教材、课程)、教案媒体(含义)、教案环境(物质环境+社会环境)

(2)过程:

学习(含义,知识、技能、态度)、教案、评价/反思

2.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选择、填空】

(1)四个时期的名称、年代

(2)初创时期: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1903)

(3)成熟时期:

布鲁纳-课程改革运动。

【二级考点】

1.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教育情境、学与教、基本心理规律【填空】

2.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填空】;了解问题等四个要点【简答】

3.完善时期的研究:

布鲁纳,主动、反思、合作、社会文化【选择、填空】

4.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1924,廖世承【选择、填空】

第二章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级考点】

1.心理发展:

含义、基本特征【名词解释、简答、选择、填空】

2.少年期:

半成熟半幼稚【选择、填空】

3.关键期:

含义、3个关键期【选择、填空】

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阶段名称、年龄、主要特点)【选择、填空、简答】

5.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八个阶段,五个阶段,发展危机,自我同一性(提出者、含义)【选择、填空、名词解释】

6.自我意识(含义、成分、三个自我的名称及成熟年龄)【名词、选择、填空】

7.认知方式:

场独立-场依存【选择、填空】;冲动与沉思的标准【填空】

8.智力差异:

斯-比量表;比率智商;韦克斯勒;个体差异-常态分布【选择、填空】

9.性格的特征差异【填空、简答】

10.特殊儿童:

类型【选择、填空】

【二级考点】

1.童年期、少年期的年龄阶段【选择、填空】

2.童年期的心理发展特征【论述】

3.学习准备【名词解释】

4.认知发展与教案的关系【简答】

5.人格与性格的含义比较【选择、填空】

6.自我意识对人格发展的影响【简答】

7.社会性发展表现(社会性认知、社会性交往)【选择】

8.社会性认知:

含义【名词解释】

9.认知方式:

含义【名词解释】

10.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简答】

11.特殊儿童的教育措施【简答】

第三章学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